CN116541007B - 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1007B
CN116541007B CN202310812027.XA CN202310812027A CN116541007B CN 116541007 B CN116541007 B CN 116541007B CN 202310812027 A CN202310812027 A CN 202310812027A CN 116541007 B CN116541007 B CN 116541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an body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medicine
mapping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120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41007A (zh
Inventor
李斯帆
罗广波
温武
梁耀佳
蔡洁标
张贵有
江嘉宁
王海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r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ar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r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ar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120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41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41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1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41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1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8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for implementing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20Software design
    • G06F8/24Object-oriented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9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alternative medicines, e.g. homeopathy or oriental medicin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及系统,涉及中医智慧化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从构建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出发,考虑性别,根据中医维度,划分人体病位,并以中医辨证论维度,建立体征表现形式,对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元素级拆分,采用多层叠加映射,形成人体图像模型,定义映射呈现驱动协议,驱动人体图像模型,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将中医辨证思路可视化应用,减少中医临床辨证论理解差异化,提高中医临床经验传播的保真率,并且通过人体病位、病性体征的全面可视化呈现,使得医生临床辨证更直接、更准确、更全面,提升中医的发展水平和促进中医应用广泛化。

Description

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智慧化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几千年来防病治病的实践结晶和理论积淀,内涵深厚,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其中的“证”就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疾病趋势等所作出的病理性的概括。
当前,中医辨证论基本上以文字性描述或者简易图形表格化方式进行表达,甚至也有“口传心授”的方式。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复杂性、多因素、疑难性疾病的真实临床应用分析,采用文字化、口传等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中医辨证论的应用分析和经验传播要求,而且因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导致理解情况不同,导致对中医临床辨证论的理解差异化大,因此,临床经验传播的保真率低,不利于中医诊疗水平的提升。
中医辨证方法多杂且交错,临床分析的视角、层次不同,各有范围和特点,各有应用优劣,这要求临床医生高效掌握并分析数据,如果中医临床医生未进行全面学习和深刻系统直观认知,直接多辨证方式并存,将导致不同理论和临床情况脱节,导致辨证结果不一,对部分临床医生而言,也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也出现了“以证套症”的逆向中医诊断,因此,最终无法理解不同中医辨证论的思路,而且无法进行准确合理应用。
此外,临床辨证主观因素影响大,辨证过程凭借医生个人体感官和临床经验,对患者当下的临床信息情况进行采集分析和诊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也往往缺乏了病患中医临床整体系统性的考虑和分析,导致了中医辨证结论不准的后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当前中医辨证的表达方式限制了中医临床经验的保真率和中医高效合理应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及系统,将中医辨证要素通过可视化映射呈现,降低中医临床辨证论理解差异化程度,辅助临床医生更直接准确地作出诊疗结论,提升中医的发展水平和促进中医应用广泛化。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
S2.考虑性别,根据中医维度,划分人体病位,并以中医辨证论维度,建立体征表现形式,实现对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元素级拆分;
S3.基于已拆分的元素级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多层叠加映射,形成人体图像模型;
S4.定义映射呈现驱动协议,驱动人体图像模型,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
S5.对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从构建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出发,考虑性别,根据中医维度,划分人体病位,并以中医辨证论维度,建立体征表现形式,对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元素级拆分,采用多层叠加映射,形成人体图像模型,定义映射呈现驱动协议,驱动人体图像模型,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将中医辨证思路可视化应用,减少中医临床辨证论理解差异化,提高中医临床经验传播的保真率,并且通过人体病位、病性体征的全面可视化呈现,使得医生临床辨证更直接、更准确、更全面,并且对于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形成可供外部调用的文件,提高了后续可用性水平,提升中医的发展水平,促进中医应用广泛化。
优选地,在步骤S1中,根据中医学术素材需求,定义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的表现形式,所述的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的表现形式包括:人体模型框架、人体病位及中医临床理论病性,基于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的表现形式以及2D/3D绘图技术,进行画像描点转换控制,构建出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实现中医人体模型框架、人体病位、中医临床理论病性图像元素的转化绘制表达处理。
优选地,在步骤S2中,对人体模型框架进行元素级拆分后,得到:男性和女性;根据中医维度,划分人体病位,对人体病位进行元素级拆分后,得到:骨骼、经脉、肝、心、脾、肺、肾、胆、小肠、胃、大肠、膀胱、表、半表半里、胞宫、精室、肌肤、经络、筋骨关节、脑、上焦胸膈、下焦少腹;以中医辨证论维度,建立体征表现形式,实现对中医临床理论病性的元素级拆分,得到:动风、外风、寒、暑、湿、燥、火热、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气滞、气闭、动血、血瘀、血热、血寒、血虚、精亏、津液亏、痰、饮、水停、脓、食积、虫积、毒、阴虚、亡阴、阳浮、亡阳、阳亢、阳虚。
优选地,利用网页端WebGL三维绘图渲染技术引擎,加载人体模型框架,并将人体模型框架作为载体,将元素级拆分后的人体病位对应的骨骼、经脉、肝、心、脾、肺、肾、胆、小肠、胃、大肠、膀胱、表、半表半里、胞宫、精室、肌肤、经络、筋骨关节、脑、上焦胸膈、下焦少腹,划分为依次覆盖的骨骼层、血管层及器官层,其中,器官层包括依次覆盖的表层器官、内器官和深层器官,按与载体相同的比例,逐层叠加映射至人体模型框架,形成人体图像模型。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基于依次覆盖的表层器官、内器官和深层器官,多层级叠加组成人体图像模型的整体器官,然后叠加血管层,最后是骨骼层,多层级叠加呈现人体图像模型。
优选地,在步骤S4中,基于人体图像模型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具体过程为:
S41.建立画像原始元素映射呈现驱动协议,所述画像原始元素映射呈现驱动协议用于对人体图像模型的对外暴露底层元素进行驱动匹配,所述对外暴露底层元素包括:人体性别、病位及病性;
S42.解析患者病历病案数据,获取病历病案对应的病性、病位辨识数据;
S43.将病历病案对应的病性、病位辨识数据添加至画像原始元素映射呈现驱动协议,利用画像原始元素映射呈现驱动协议将添加的病性、病位辨识数据驱动匹配至人体图像模型的对外暴露底层元素,实现体征在人体图像模型上的可视化映射呈现。
优选地,在步骤S4中,还包括:建立以中医辨证分型结论为画像渲染支点的映射呈现驱动协议,所述映射呈现驱动协议用于对人体图像模型进行渲染,实现病位、病症的可视化映射呈现,过程为:
S401.对患者病历病案数据进行解析,获取中医辨证分型结论数组;
S402.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结论数组,得到中医辨证分型病症体征,并对病位进行解析,以病位、病症体征作为对象标识;
S403.剔除遮挡的对象标识,将已剔除遮挡的对象标识可视化映射至人体图像模型。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结合人体图像模型的底层元素级、中医辨证分型的双层级驱动协议,首先直接驱动控制人体对外暴露底层元素,对人体图像模型进行渲染映射,中医辨证的思维过程是对患者表现的整体病位、病性做出判断,做出对应的中医辨证分型结论,本方案利用以中医辨证分型结论为画像渲染支点的映射呈现驱动协议,简化画像原始元素映射呈现驱动协议调用的复杂度,同时适应临床对复合证、兼夹证等复杂多变表现情况。
优选地,在步骤S5中,利用“html+javascript+css”技术对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以形成可供外部调用的javascript文件,提高后续系统可用性。
优选地,对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后,若网页为B/S架构,直接引用网页组件,调用人体图像模型进行渲染,调用时的过程满足:
S51.引进javascript,搭建html项目;
S52.进行实例初始化,包括初始化画布参数以及继承实例对象;
S53.注册API接口,包括光源、视角、人体病位以及病症、器官,进行工具加载;
S54.调用接口,输出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
优选地,对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后,若网页为C/S架构,C/S架构网页的应用软件或硬件通过自身程序内置于浏览器内核后,再进行网页组件化的调用,规避因为应用媒介的架构环境不同导致的应用问题。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系统,所述系统用于实现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包括:
人体模型画像素材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
画像素材元素拆分模块,考虑性别,根据中医维度,划分人体病位,并以中医辨证论维度,建立体征表现形式,实现对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元素级拆分;
人体图像模型构建模块,基于已拆分的元素级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多层叠加映射,形成人体图像模型;
可视化映射呈现模块,基于人体图像模型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
封装模块,用于对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将中医辨证思路可视化应用支持,减少中医临床辨证论理解差异化,提高中医临床经验传播的保真率,辅助医生临床辨证更直接、更准确、更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及系统,从构建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出发,考虑性别,根据中医维度,划分人体病位,并以中医辨证论维度,建立体征表现形式,对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元素级拆分,采用多层叠加映射,形成人体图像模型,定义映射呈现驱动协议,驱动人体图像模型,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将中医辨证思路可视化应用,减少中医临床辨证论理解差异化,提高中医临床经验传播的保真率,并且通过人体病位、病性体征的全面可视化呈现,使得医生临床辨证更直接、更准确、更全面,并且对于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形成可供外部调用的文件,提高了后续可用性水平,提升中医的发展水平,促进中医应用广泛化。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出的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出的多层叠加映射至人体框架,形成人体图像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出的多层叠加映射至人体框架形成人体图像模型的层次组成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出的基于画像原始元素映射呈现驱动协议和人体图像模型,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流程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出的基于以中医辨证分型结论为画像渲染支点的映射呈现驱动协议和人体图像模型,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流程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出的以中医辨证分型结论为画像渲染支点的映射呈现驱动协议下形成人体图像模型渲染效果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出的网页为B/S架构时,调用人体图像模型进行渲染的流程图;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中提出的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位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内容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该方法的流程图可参见图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
在步骤S1中,根据中医学术素材需求,如:五脏、六腑、三焦等,定义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的表现形式,在本实施例中,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的表现形式包括:人体模型框架、人体病位及中医临床理论病性,基于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的表现形式以及2D/3D绘图技术,进行画像描点转换控制,构建出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实现中医人体模型框架、人体病位、中医临床理论病性图像元素的转化绘制表达处理。
S2.考虑性别,根据中医维度,划分人体病位,并以中医辨证论维度,建立体征表现形式,实现对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元素级拆分;
具体的,对人体模型框架进行元素级拆分后,得到:男性和女性;根据中医维度,划分人体病位,对人体病位进行元素级拆分后,得到:骨骼、经脉、肝、心、脾、肺、肾、胆、小肠、胃、大肠、膀胱、表、半表半里、胞宫、精室、肌肤、经络、筋骨关节、脑、上焦胸膈、下焦少腹;以中医辨证论维度,建立体征表现形式,实现对中医临床理论病性的元素级拆分,得到:动风、外风、寒、暑、湿、燥、火热、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气滞、气闭、动血、血瘀、血热、血寒、血虚、精亏、津液亏、痰、饮、水停、脓、食积、虫积、毒、阴虚、亡阴、阳浮、亡阳、阳亢、阳虚。
S3.基于已拆分的元素级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多层叠加映射,形成人体图像模型;
S4.定义映射呈现驱动协议,驱动人体图像模型,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
S5.对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
本实施例从构建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出发,考虑性别,根据中医维度,划分人体病位,并以中医辨证论维度,建立体征表现形式,对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元素级拆分,采用多层叠加映射,形成人体图像模型,定义映射呈现驱动协议,驱动人体图像模型,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将中医辨证思路可视化应用,减少中医临床辨证论理解差异化,提高中医临床经验传播的保真率,并且通过人体病位、病性体征的全面可视化呈现,使得医生临床辨证更直接、更准确、更全面,提升中医的发展水平和促进中医应用广泛化。
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已拆分的元素级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多层叠加映射,形成人体图像模型的过程为:
利用网页端WebGL三维绘图渲染技术引擎,加载人体模型框架1,参见图2,将人体模型框架1作为载体,将元素级拆分后的人体病位对应的骨骼、经脉、肝、心、脾、肺、肾、胆、小肠、胃、大肠、膀胱、表、半表半里、胞宫、精室、肌肤、经络、筋骨关节、脑、上焦胸膈、下焦少腹,划分为依次覆盖的骨骼层、血管层及器官层,对应的骨骼层框架2、血管层框架3及器官层4可参见图2,此外,如图3所示,器官层包括依次覆盖的表层器官、内器官和深层器官,按与载体相同的比例,逐层叠加映射至人体模型框架,形成人体图像模型,多层叠加映射至人体框架,形成图2所示的人体图像模型,在该过程中,进行API元素颜色控制,将元素和2维、3维数据结合,描绘成像坐标,然后绘制颜色到WebGL缓冲区,在WebGL缓冲区进行顶点着色和片元着色。
参见图3,基于依次覆盖的表层器官、内器官和深层器官,多层级叠加组成人体图像模型的整体器官,将整体器官作为第1层,然后叠加第2层血管层,最后叠加第3层骨骼层,在人体模型框架基础上,多层级叠加呈现人体图像模型,从人体图像模型到人体模型框架,实现层级从低到高淡化,从高到低恢复结构。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结合人体图像模型的底层元素级驱动协议,首先直接驱动控制人体对外暴露底层元素,对人体图像模型进行渲染映射,具体过程为:
S41.建立画像原始元素映射呈现驱动协议,所述画像原始元素映射呈现驱动协议用于对人体图像模型的对外暴露底层元素进行驱动匹配,所述对外暴露底层元素包括:人体性别、病位及病性。
S42.解析患者病历病案数据,获取病历病案对应的病性、病位辨识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医院临床辅助决策系统或设备对患者病历病案数据进行解析。
S43.将病历病案对应的病性、病位辨识数据添加至画像原始元素映射呈现驱动协议,利用画像原始元素映射呈现驱动协议将添加的病性、病位辨识数据驱动匹配至人体图像模型的对外暴露底层元素,实现体征在人体图像模型上的可视化映射呈现。
考虑中医辨证的思维过程是对患者表现的整体病位、病性做出判断,做出对应的中医辨证分型结论,利用以中医辨证分型结论为画像渲染支点的映射呈现驱动协议简化画像原始元素映射呈现驱动协议调用的复杂度,同时适应临床对复合证、兼夹证等复杂多变表现情况。在步骤S4中,还包括:建立以中医辨证分型结论为画像渲染支点的映射呈现驱动协议,所述映射呈现驱动协议用于对人体图像模型进行渲染,实现病位、病症的可视化映射呈现,参见图5,过程为:
S401.对患者病历病案数据进行解析,获取中医辨证分型结论数组;
S402.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结论数组,得到中医辨证分型病症体征,并对病位进行解析,以病位、病症体征作为对象标识;
S403.剔除遮挡的对象标识,将已剔除遮挡的对象标识可视化映射至人体图像模型。形成的中医辨证分型渲染效果示意图可参见图6。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html+javascript+css”技术对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由html决定网页的结构,css决定网页的样式,javascript决定网页的行为,以形成可供外部调用的javascript文件,提高后续系统可用性。
对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后,若网页为B/S架构,直接引用网页组件,调用人体图像模型进行渲染,如图7所示,调用时的过程满足:
S51.引进javascript,搭建html项目;
S52.进行实例初始化,包括初始化画布参数以及继承实例对象;
S53.注册API接口,包括光源、视角、人体病位以及病症、器官,进行工具加载;
S54.调用接口,输出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
对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后,若网页为C/S架构,C/S架构网页的应用软件或硬件通过自身程序内置于浏览器内核后,再进行网页组件化的调用,规避因为应用媒介的架构环境导致应用问题。
实施例3参见图8,本实例提出一种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系统,所述系统用于实现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包括:
人体模型画像素材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
画像素材元素拆分模块,考虑性别,根据中医维度,划分人体病位,并以中医辨证论维度,建立体征表现形式,实现对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元素级拆分;
人体图像模型构建模块,基于已拆分的元素级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多层叠加映射,形成人体图像模型;
可视化映射呈现模块,基于人体图像模型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
封装模块,用于对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将中医辨证思路可视化应用支持,减少中医临床辨证论理解差异化,提高中医临床经验传播的保真率,辅助医生临床辨证更直接、更准确、更全面。
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
S2.考虑性别,根据中医维度,划分人体病位,并以中医辨证论维度,建立体征表现形式,实现对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元素级拆分;
S3.基于已拆分的元素级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多层叠加映射,形成人体图像模型;
利用网页端WebGL三维绘图渲染技术引擎,加载人体模型框架,并将人体模型框架作为载体,将元素级拆分后的人体病位对应的骨骼、经脉、肝、心、脾、肺、肾、胆、小肠、胃、大肠、膀胱、表、半表半里、胞宫、精室、肌肤、经络、筋骨关节、脑、上焦胸膈、下焦少腹,划分为依次覆盖的骨骼层、血管层及器官层,其中,器官层包括依次覆盖的表层器官、内器官和深层器官,按与载体相同的比例,逐层叠加映射至人体模型框架,形成人体图像模型;
S4.定义映射呈现驱动协议,基于人体图像模型,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
在步骤S4中,基于人体图像模型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具体过程为:
S41.建立画像原始元素映射呈现驱动协议,所述画像原始元素映射呈现驱动协议用于对人体图像模型的对外暴露底层元素进行驱动匹配,所述对外暴露底层元素包括:人体性别、病位及病性;
S42.解析患者病历病案数据,获取病历病案对应的病性、病位辨识数据;
S43.将病历病案对应的病性、病位辨识数据添加至画像原始元素映射呈现驱动协议,利用画像原始元素映射呈现驱动协议将添加的病性、病位辨识数据驱动匹配至人体图像模型的对外暴露底层元素,实现体征在人体图像模型上的可视化映射呈现;
S5.对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
在步骤S5中,利用“html+javascript+css”技术对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
对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后,若网页为B/S架构,直接引用网页组件,调用人体图像模型进行渲染,调用时的过程满足:
S51.引进javascript,搭建html项目;
S52.进行实例初始化,包括初始化画布参数以及继承实例对象;
S53.注册API接口,包括光源、视角、人体病位以及病症、器官,进行工具加载;
S54.调用接口,输出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
对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后,若网页为C/S架构,C/S架构网页的应用软件或硬件通过自身程序内置于浏览器内核后,再进行网页组件化的调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根据中医辨证要点需求,定义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的表现形式,所述的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的表现形式包括:人体模型框架、人体病位及中医临床理论病性,基于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的表现形式以及2D/3D绘图技术,进行画像描点转换控制,构建出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对人体模型框架进行元素级拆分后,得到:男性和女性;根据中医维度,划分人体病位,对人体病位进行元素级拆分后,得到:骨骼、经脉、肝、心、脾、肺、肾、胆、小肠、胃、大肠、膀胱、表、半表半里、胞宫、精室、肌肤、经络、筋骨关节、脑、上焦胸膈、下焦少腹;以中医辨证论维度,建立体征表现形式,实现对中医临床理论病性的元素级拆分,得到:动风、外风、寒、暑、湿、燥、火热、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气滞、气闭、动血、血瘀、血热、血寒、血虚、精亏、津液亏、痰、饮、水停、脓、食积、虫积、毒、阴虚、亡阴、阳浮、亡阳、阳亢、阳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还包括:建立以中医辨证分型结论为画像渲染支点的映射呈现驱动协议,所述映射呈现驱动协议用于对人体图像模型进行渲染,实现病位、病症的可视化映射呈现,过程为:
S401.对患者病历病案数据进行解析,获取中医辨证分型结论数组;
S402.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结论数组,得到中医辨证分型病症体征,并对病位进行解析,以病位、病症体征作为对象标识;
S403.剔除遮挡的对象标识,将已剔除遮挡的对象标识可视化映射至人体图像模型。
5.一种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包括:
人体模型画像素材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
画像素材元素拆分模块,考虑性别,根据中医维度,划分人体病位,并以中医辨证论维度,建立体征表现形式,实现对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元素级拆分;
人体图像模型构建模块,基于已拆分的元素级基础人体模型画像素材,进行多层叠加映射,形成人体图像模型;
可视化映射呈现模块,基于人体图像模型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
封装模块,用于对已进行体征可视化映射呈现的人体图像模型进行网页组件化封装。
CN202310812027.XA 2023-07-04 2023-07-04 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541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2027.XA CN116541007B (zh) 2023-07-04 2023-07-04 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2027.XA CN116541007B (zh) 2023-07-04 2023-07-04 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1007A CN116541007A (zh) 2023-08-04
CN116541007B true CN116541007B (zh) 2023-10-03

Family

ID=87454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12027.XA Active CN116541007B (zh) 2023-07-04 2023-07-04 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4100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7872A (zh) * 2017-05-24 2017-10-13 祁本洲 一种约定医疗服务系统及其方法
CN108324246A (zh) * 2018-01-19 2018-07-27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诊断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09830299A (zh) * 2019-02-14 2019-05-31 南京大经中医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体模型的中医病机辨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734711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北京鹰之眼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中医证候的诊断方法和系统
WO2021096054A1 (ko) * 2019-11-13 2021-05-20 부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자동 의료그림 생성시스템, 이를 이용한 자동 의료그림 생성 방법 및 머신 러닝 기반의 자동 의료그림 생성 시스템
CN115115810A (zh) * 2022-06-29 2022-09-2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空间姿态捕捉的多人协同病灶定位与增强展示方法
CN115248842A (zh) * 2022-06-20 2022-10-28 北京雅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与检索引擎的icd智能编码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8734A (zh) * 2021-08-02 2021-11-09 浙江海心智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临床决策智能推荐功能的肿瘤科电子医嘱系统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7872A (zh) * 2017-05-24 2017-10-13 祁本洲 一种约定医疗服务系统及其方法
CN108324246A (zh) * 2018-01-19 2018-07-27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诊断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09830299A (zh) * 2019-02-14 2019-05-31 南京大经中医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体模型的中医病机辨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1096054A1 (ko) * 2019-11-13 2021-05-20 부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자동 의료그림 생성시스템, 이를 이용한 자동 의료그림 생성 방법 및 머신 러닝 기반의 자동 의료그림 생성 시스템
CN112734711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北京鹰之眼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中医证候的诊断方法和系统
CN115248842A (zh) * 2022-06-20 2022-10-28 北京雅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与检索引擎的icd智能编码的系统
CN115115810A (zh) * 2022-06-29 2022-09-2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空间姿态捕捉的多人协同病灶定位与增强展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1007A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ermesant et al.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ardiovascular imaging
US20220051416A1 (en) 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Robb Virtual endoscopy: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using the Visible Human datasets
Guo et al. Dual attention enhancement feature fusion network for segmenta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aediatric echocardiography
Szmigielski et al. Real-time 3D fusion echocardiography
CN102411795A (zh) 一种关于冠状动脉的多模图像的联合显示方法
CN110956076B (zh) 基于容积渲染在三维超声数据中进行结构识别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16333A (zh) 经食道心脏超声可视化仿真系统及方法
JP2019103848A (ja) 医用画像処理方法、医用画像処理装置、医用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医用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EP3080777A1 (en) Model-based segmentation of an anatomical structure
CN101036585A (zh) 一种虚拟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4187296B (zh) 胶囊内窥镜图像病灶分割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Milletari et al. Cloud deployment of high-resolution medical image analysis with TOMAAT
CN116541007B (zh) 基于中医辨证论的体征可视化映射封装方法及系统
Chen et al. Deep learning-based 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of the aorta using XR-MSF-U-Net
Eulzer et al. Vessel Maps: A Survey of Map‐Like Visualization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Li et al. Category guided attention network for brain tumor segmentation in MRI
US20230005153A1 (en) Quantific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myocardium fibrosis of human heart
CN112164447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ng et al. Using ultrasound in ICU
Mansencal et al. Comparison of accuracy of left ventricular echocardiographic measurements by fundamental imaging versus second harmonic imaging
CN110189407B (zh) 一种基于hololens的人体三维重建模型系统
Guo et al. Thin sectional anatomy,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the heart from the Chinese Visible Human
CN115965837A (zh) 图像重建模型训练方法、图像重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Wang et al. Anatomy aware-based 2.5 D bronchoscope tracking for image-guided bronchoscopic navig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