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9343A - 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9343A
CN116539343A CN202211701639.3A CN202211701639A CN116539343A CN 116539343 A CN116539343 A CN 116539343A CN 202211701639 A CN202211701639 A CN 202211701639A CN 116539343 A CN116539343 A CN 116539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r
groups
comprehensive
ring
sedi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016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文文
谷东起
郝林华
黄沛
杜军
徐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MNR
Original Assigne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MN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MNR filed Critical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117016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393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39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9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2/00Buo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2/00Buoys
    • B63B22/18Buoys having means to control attitude or position, e.g. reaction surfaces or tether
    • B63B22/20Ballast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04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solid state, e.g. by cutting
    • G01N1/08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solid state, e.g. by cutting involving an extracting tool, e.g. core bi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1/16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with provision for intake at several lev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2/00Buoys
    • B63B2022/006Buo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asuring or watch purpo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2001/1006Dispersed sol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包括综合支柱,所述综合支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组合圆柱,所述组合圆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综合圆盘,所述综合圆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取样器,所述综合圆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组均匀布置的调节机构,四组所述调节机构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取样器,所述主取样器和辅助取样器内壁的中部均螺纹连接有密封圆盘,所述主取样器和辅助取样器底端开口处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组合圆环,所述组合圆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呈环形布置的三角弹片。本发明中,可根据是否取样来通过防水电推杆的伸缩控制由多组三角弹片所围合形成的封底结构的开、合,以此方便取样以及取样结束后封闭取样器管体。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
背景技术
水体中的颗粒物通过沉积作用沉降到海洋、湖泊、河流底部,形成沉积物,因其记录环境、气候信息,及本身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赋存生物,沉积物是地质、环境、生物、化学及工程等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载体,故需要使用沉积物取样器来采取所需样品,取样器中较为常见的是重力柱状取样器,其获取的样品质量与取样器的配重密切相关,一般配重越大,获取的样品长度越大、质量越好,并且可以保证沉积物样品的自然层次不被打乱,连续获取各层次的沉积信息、生物记录的垂直分布状况,是研究长时间尺度的气候环境演化、生物分布特征,以及沉积物物理力学性质垂向差异等必不可缺的调查采样手段;
而现有技术中取样器于水底进行取样的过程中,通常是在取样器筒体的底部设置两组可开合的半圆板,随着取样器筒体往沉积物内层深入,两组半圆板受到来自下方沉积物的挤压 ,促使两组合并成圆形状态的两组半圆板逐渐打开,而后沉积物进入取样器筒体的空间内部,之后取样结束后,在带动取样器筒体上升的过程中,两组半圆板自主往下恢复原状,但是由于部分沉积物针对于两组半圆板向上的挤压力度不足以支撑两组半圆板逐渐打开时,则会导致取样器此次下水无效取样;
相关技术中,通过利用负压的作用来控制样品留存在取样器的筒体内部,但是其负压状态若是出现意外状况时,取样器筒体内部的样品会自然往下掉落,继而造成无效取样;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包括综合支柱,所述综合支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组合圆柱,所述组合圆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综合圆盘,所述综合圆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取样器,所述综合圆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组均匀布置的调节机构,且四组调节机构等距环绕在主取样器的周围,四组所述调节机构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取样器,所述主取样器和辅助取样器内壁的中部均螺纹连接有密封圆盘,所述主取样器和辅助取样器底端开口处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组合圆环,所述组合圆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呈环形布置的三角弹片,所述密封圆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推杆,且防水电推杆的伸缩端活动贯穿由多组三角弹片围合形成的环形内部,所述防水电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钢支杆,所述钢支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圆环,所述挤压圆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呈环形布置的拉绳,且多组拉绳的顶部分别与多组三角弹片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的构造包括卡合槽柱、嵌合柱、螺纹杆和滑块,所述卡合槽柱固定连接于综合圆盘的底部,所述嵌合柱转动连接于卡合槽柱的内部,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于嵌合柱的底部,所述滑块螺纹套接在螺纹杆的外表面,且滑块的一侧与辅助取样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综合圆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组呈方形等距布置的T型柱,四组所述T型柱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圆板,四组所述支撑圆板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筒,四组所述螺纹套筒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紧固柱,所述螺纹套筒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补充配重板,且补充配重板的顶部与紧固柱顶面板块的底部贴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综合支柱的构造包括限位底板、直立柱、螺纹槽和限位长钉,所述限位底板的底部与组合圆柱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直立柱的底部与限位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槽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螺纹槽上下均匀布置在直立柱的外表面,其中一组所述螺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限位长钉。
作为优选的,所述直立柱 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多组上下布置的配重铅环,且最下方一组配重铅环的底部与限位底板的顶部贴合,最上方一组所述配重铅环的顶部与限位长钉的底部贴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的构造还包括转盘和借力圆柱,所述转盘固定安装在螺纹杆的底部,所述借力圆柱固定连接在转盘的外表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综合圆盘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圈,所述综合圆盘的外表面通过螺纹圈螺纹连接有限位罩环,且限位罩环的内壁分别与四组支撑圆板的外表面贴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综合支柱的构造还包括吊环,所述吊环固定安装在直立柱的顶部。
作为优选的,该多管取样器的工作步骤如下:
S1、采用深度探测设备测量海面距离水下待取样地点之间的距离,而后计算出本取样器下水后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之后根据所测算出的浮力值来往本取样器中配备相应数量的配重铅环和补充配重板;
S2、其中,在往直立柱的外表面套接设定最高数量的配重铅环后,本取样器仍然未达到与此次下水所受浮力相适配的重量时,通过对限位罩环施加向下的转动力,促使其顶部与综合圆盘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而后对依次对四组支撑圆板施加转动力 ,促使其沿着T型柱的外表面旋转180°,之后将设定重量值的补充配重板套设在螺纹套筒的外表面,用以对本取样器补充整体重力,然后采用与设定数量补充配重板的综合高度相适配的紧固柱插入至螺纹套筒的内部;
S3、工作人员利用地质钢缆通过吊环牵引本取样器下放,依靠本取样器中的配重铅环、补充配重板以及其它部件本身的重力,带动本取样器扎入水底沉积物内,同时配合运行防水电推杆,促使其相应进行向内收缩作业,继而通过钢支杆带动挤压圆环向上移动设定距离,在挤压圆环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其逐渐对由多组三角弹片所围合形成的封底产生向上的挤压力,促使多组三角弹片逐渐打开,之后随着水下机器人带动本取样器逐渐往砂质基地的内层深入,砂质基地内层的沉积物会逐渐进入至主取样器或辅助取样器的空间内部;
S4、待取样结束后,再次运行防水电推杆,促使其进行向下延伸作业,继而通过钢支杆带动挤压圆环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多组拉绳能够分别对多组三角弹片的上半部分产生向下的拉力,促使张开的多组三角弹片逐渐合并,以达到封锁主取样器或辅助取样器底部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防水电推杆进行向上收缩作业,带动钢支杆和挤压圆环向上移动设定距离,而后挤压圆环逐渐对由多组三角弹片所围合形成的封底结构产生向上的挤压力,促使多组三角弹片逐渐打开,此时方便取样,取样结束之后,通过防水电推杆进行向下延伸作业,使得钢支杆、挤压圆环对多组拉绳产生向下的拉力,促使张开的多组三角弹片逐渐合并,其中相邻两组三角弹片的外表面相互贴合时,表明此由多组三角弹片所围合形成的结构呈封闭状态,以达到封锁主取样器或辅助取样器底部的目的,继而有效避免后续在水下机器人带动本取样器上升高度时样品往下掉落,其根据是否取样的状态,来通过防水电推杆的伸缩控制由多组三角弹片所围合形成的封底结构的开、合,进而有效。
2、本发明中,四组辅助取样器以及主取样器的应用,一次采样动作可获取多管沉积物样品,可有效提高采样量,且在采样之前,将四组辅助取样器调整至不同高度位置,能够方便五组采样器管采取不同深度位置的样品,为后续实验、检测数据提供对比性。
3、本发明中,通过往直立柱的外表面套设设定数量的配重铅环,而后通过将限位长钉插入较上方一组配重铅环之上的一组螺纹槽的内部,此时配重铅环的上方受到来自限位长钉的限定,故本取样器在下水之后,配重铅环不容易与直立柱之间出现无故脱离的状况。
4、本发明中,采用两组配重增长的模式,其中采样下水较浅时,根据下水所受最大浮力,来往直立柱的外表面套设设定数量的配重铅环,以此来促使取样器整体重力达到与此次采样所受浮力相匹配的状态,当往直立柱的外表面套接设定最高数量的配重铅环后,本取样器仍然未达到与此次下水所受浮力相适配的重量时,可通过将四组支撑圆板往外转出,之后将设定重量值的补充配重板套设在螺纹套筒的外表面,用以对本取样器补充整体重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取样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组合圆环与三角弹片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防水电推杆与钢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调节机构与辅助取样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综合圆盘与支撑圆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综合圆盘与限位罩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综合支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综合支柱;2、组合圆柱;3、综合圆盘;4、主取样器;5、调节机构;6、辅助取样器;7、密封圆盘;8、组合圆环;9、三角弹片;10、防水电推杆;11、钢支杆;12、挤压圆环;13、拉绳;14、卡合槽柱;15、嵌合柱;16、螺纹杆;17、滑块;18、T型柱;19、支撑圆板;20、螺纹套筒;21、紧固柱;22、补充配重板;23、限位底板;24、直立柱;25、螺纹槽;26、限位长钉;27、配重铅环;28、转盘;29、借力圆柱;30、限位罩环;31、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包括综合支柱1,综合支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组合圆柱2,组合圆柱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综合圆盘3,综合圆盘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取样器4,综合圆盘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组均匀布置的调节机构5,且四组调节机构5等距环绕在主取样器4的周围,四组调节机构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取样器6,主取样器4和辅助取样器6内壁的中部均螺纹连接有密封圆盘7,主取样器4和辅助取样器6底端开口处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组合圆环8,组合圆环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呈环形布置的三角弹片9,密封圆盘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推杆10,且防水电推杆10的伸缩端活动贯穿由多组三角弹片9围合形成的环形内部,防水电推杆10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钢支杆11,钢支杆1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圆环12,挤压圆环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呈环形布置的拉绳13,且多组拉绳13的顶部分别与多组三角弹片9的底部固定连接。
在使用本取样器针对于水底砂质基底处的沉积物进行采样的过程中,当本取样器的底部达到待取样位置时,通过运行防水电推杆10,促使其相应进行向内收缩作业,用以对钢支杆11产生向上的拉力,之后此拉力传递至挤压圆环12所在处,促使挤压圆环12跟随向上移动设定距离,而后逐渐对由多组三角弹片9所围合形成的封底产生向上的挤压力,促使多组三角弹片9逐渐打开,此时随着本取样器往下深入,砂质基地内层的沉积物会逐渐进入至主取样器4或辅助取样器6的空间内部,以此达到取样的目的,其中主取样器4和辅助取样器6的空间内部满载后,促使防水电推杆10,进行向下延伸作业,继而通过钢支杆11带动挤压圆环12向下移动,同时多组拉绳13能够分别对多组三角弹片9的上半部分产生向下的拉力,促使张开的多组三角弹片9逐渐合并,以达到封锁主取样器4或辅助取样器6底部的目的,继而有效避免后续在水下机器人带动本取样器上升高度时,样品往下掉落;
具体的,密封圆盘7与主取样器4或辅助取样器6之间采用螺纹衔接的组合方式,且组合圆环8与主取样器4或辅助取样器6之间同样采用螺纹衔接的组合方式,使得密封圆盘7和组合圆环8具备可拆卸性,继而在取样结束之后,方便在将组合圆环8从主取样器4或辅助取样器6的内壁上转取下来之后,使得主取样器4或辅助取样器6空间内部所装载的样品径直往下掉落,以便于达到转移样品的目的。
调节机构5的构造包括卡合槽柱14、嵌合柱15、螺纹杆16和滑块17,卡合槽柱14固定连接于综合圆盘3的底部,嵌合柱15转动连接于卡合槽柱14的内部,螺纹杆16固定连接于嵌合柱15的底部,滑块17螺纹套接在螺纹杆16的外表面,且滑块17的一侧与辅助取样器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对螺纹杆16施加设定方向的转动力,能够带动嵌合柱15于卡合槽柱14的空间内部旋转,同时滑块17跟随转动方向沿着螺纹杆16的外表面向上或向下移动,继而带动辅助取样器6调整所处高度位置,以此来根据需求将四组辅助取样器6调整至不同高度位置,四组辅助取样器6以及主取样器4的应用,一次采样动作可获取多管沉积物样品,可有效提高采样量,且在采样之前,将四组辅助取样器6调整至不同高度位置,能够方便五组采样器管采取不同深度位置的样品,为后续实验、检测数据提供对比性。
综合圆盘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组呈方形等距布置的T型柱18,四组T型柱18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圆板19,四组支撑圆板19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筒20,四组螺纹套筒20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紧固柱21,螺纹套筒20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补充配重板22,且补充配重板22的顶部与紧固柱21顶面板块的底部贴合,综合支柱1的构造包括限位底板23、直立柱24、螺纹槽25和限位长钉26,限位底板23的底部与组合圆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直立柱24的底部与限位底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螺纹槽25的数量为多组,多组螺纹槽25上下均匀布置在直立柱24的外表面,其中一组螺纹槽25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限位长钉26,直立柱 24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多组上下布置的配重铅环27,且最下方一组配重铅环27的底部与限位底板23的顶部贴合,最上方一组配重铅环27的顶部与限位长钉26的底部贴合。
根据所测算出本取样管下水后的浮力值来往本取样器中配备相应数量的配重铅环27和补充配重板22,首先将限位长钉26拆取下来之后,通过往直立柱24的外表面套设设定数量的配重铅环27,以此来增加本取样器的抗浮力作用,而后通过将限位长钉26插入较上方一组配重铅环27之上的一组螺纹槽25的内部,此时配重铅环27的上方受到来自限位长钉26的限定,故本取样器在下水之后,配重铅环27不容易出现无故脱离的状况,继而避免造成材料的浪费;
具体的,在往直立柱24的外表面套接设定最高数量的配重铅环27后,本取样器仍然未达到与此次下水所受浮力相适配的重量时,将限位罩环30的高度调整至与综合圆盘3同一水平的状态,而后对依次将四组支撑圆板19往外转出,之后将设定重量值的补充配重板22套设在螺纹套筒20的外表面,用以对本取样器补充整体重力,然后采用与设定数量补充配重板22的综合高度相适配的紧固柱21插入至螺纹套筒20的内部,以此来在本取样器整体重力与水深不相匹配的状况下,通过继续增加配重来进一步提高本取样器的抗浮力作用。
调节机构5的构造还包括转盘28和借力圆柱29,转盘28固定安装在螺纹杆16的底部,借力圆柱29固定连接在转盘28的外表面。
转盘28的外表面相较于螺纹杆16更加光滑,且其直径大于螺纹杆16的直径,继而在通过其对螺纹杆16施加转动力时,舒适性较高,通过握住转盘28,并促使食指抵住借力圆柱29,而后手动带动转盘28旋转,用以达到对螺纹杆16施加转动力的目的。
综合圆盘3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圈,综合圆盘3的外表面通过螺纹圈螺纹连接有限位罩环30,且限位罩环30的内壁分别与四组支撑圆板19的外表面贴合,综合支柱1的构造还包括吊环31,吊环31固定安装在直立柱24的顶部。
在往支撑圆板19顶面所放置的N组补充配重板22的整体高度大于组合圆柱2的高度时,需要将支撑圆板19向外转动,且此时限位罩环30的高度与综合圆盘3顶面的高度一致,反之,支撑圆板19的顶部未放置或仅放置一组补充配重板22时,支撑圆板19仍然处于综合圆盘3的顶面上,此时通过对限位罩环30施加向上的转动力,促使其顶面向上移动,高于综合圆盘3的顶面,用以将四组支撑圆板19限定在综合圆盘3的上表面。
该多管取样器的工作步骤如下:
S1、采用深度探测设备测量海面距离水下待取样地点之间的距离,而后计算出本取样器下水后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之后根据所测算出的浮力值来往本取样器中配备相应数量的配重铅环27和补充配重板22;
S2、其中,在往直立柱24的外表面套接设定最高数量的配重铅环27后,本取样器仍然未达到与此次下水所受浮力相适配的重量时,通过对限位罩环30施加向下的转动力,促使其顶部与综合圆盘3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而后对依次对四组支撑圆板19施加转动力,促使其沿着T型柱18的外表面旋转180°,之后将设定重量值的补充配重板22套设在螺纹套筒20的外表面,用以对本取样器补充整体重力,然后采用与设定数量补充配重板22的综合高度相适配的紧固柱21插入至螺纹套筒20的内部;
S3、工作人员利用地质钢缆通过吊环31牵引本取样器下放,依靠本取样器中的配重铅环27、补充配重板22以及其它部件本身的重力,带动本取样器扎入水底沉积物内,同时配合运行防水电推杆10,促使其相应进行向内收缩作业,继而通过钢支杆11带动挤压圆环12向上移动设定距离,在挤压圆环1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其逐渐对由多组三角弹片9所围合形成的封底产生向上的挤压力,促使多组三角弹片9逐渐打开,之后随着水下机器人带动本取样器逐渐往砂质基地的内层深入,砂质基地内层的沉积物会逐渐进入至主取样器4或辅助取样器6的空间内部;
S4、待取样结束后,再次运行防水电推杆10,促使其进行向下延伸作业,继而通过钢支杆11带动挤压圆环1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多组拉绳13能够分别对多组三角弹片9的上半部分产生向下的拉力,促使张开的多组三角弹片9逐渐合并,以达到封锁主取样器4或辅助取样器6底部的目的。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利用地质钢缆通过吊环31牵引本取样器下放,依靠本取样器中的配重铅环27、补充配重板22以及其它部件本身的重力,带动本取样器扎入水底沉积物内,同时配合防水电推杆10进行向内收缩作业,继而通过钢支杆11带动挤压圆环12向上移动设定距离,使得挤压圆环12逐渐对由多组三角弹片9所围合形成的封底产生向上的挤压力,促使多组三角弹片9逐渐打开,之后随着水下机器人带动本取样器逐渐往砂质基地的内层深入,砂质基地内层的沉积物会逐渐进入至主取样器4或辅助取样器6的空间内部,其取样结束后,防水电推杆10进行向下延伸作业,通过钢支杆11、挤压圆环12和多组拉绳13分别对多组三角弹片9的上半部分产生向下的拉力,促使张开的多组三角弹片9逐渐合并,以达到封锁主取样器4或辅助取样器6底部的目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9)

1.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包括综合支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支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组合圆柱(2),所述组合圆柱(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综合圆盘(3),所述综合圆盘(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取样器(4),所述综合圆盘(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组均匀布置的调节机构(5),且四组调节机构(5)等距环绕在主取样器(4)的周围,四组所述调节机构(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取样器(6),所述主取样器(4)和辅助取样器(6)内壁的中部均螺纹连接有密封圆盘(7),所述主取样器(4)和辅助取样器(6)底端开口处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组合圆环(8),所述组合圆环(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呈环形布置的三角弹片(9),所述密封圆盘(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推杆(10),且防水电推杆(10)的伸缩端活动贯穿由多组三角弹片(9)围合形成的环形内部,所述防水电推杆(10)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钢支杆(11),所述钢支杆(1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圆环(12),所述挤压圆环(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呈环形布置的拉绳(13),且多组拉绳(13)的顶部分别与多组三角弹片(9)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的构造包括卡合槽柱(14)、嵌合柱(15)、螺纹杆(16)和滑块(17),所述卡合槽柱(14)固定连接于综合圆盘(3)的底部,所述嵌合柱(15)转动连接于卡合槽柱(14)的内部,所述螺纹杆(16)固定连接于嵌合柱(15)的底部,所述滑块(17)螺纹套接在螺纹杆(16)的外表面,且滑块(17)的一侧与辅助取样器(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圆盘(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组呈方形等距布置的T型柱(18),四组所述T型柱(18)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圆板(19),四组所述支撑圆板(19)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筒(20),四组所述螺纹套筒(20)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紧固柱(21),所述螺纹套筒(20)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补充配重板(22),且补充配重板(22)的顶部与紧固柱(21)顶面板块的底部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支柱(1)的构造包括限位底板(23)、直立柱(24)、螺纹槽(25)和限位长钉(26),所述限位底板(23)的底部与组合圆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直立柱(24)的底部与限位底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槽(25)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螺纹槽(25)上下均匀布置在直立柱(24)的外表面,其中一组所述螺纹槽(25)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限位长钉(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柱 (24)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多组上下布置的配重铅环(27),且最下方一组配重铅环(27)的底部与限位底板(23)的顶部贴合,最上方一组所述配重铅环(27)的顶部与限位长钉(26)的底部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的构造还包括转盘(28)和借力圆柱(29),所述转盘(28)固定安装在螺纹杆(16)的底部,所述借力圆柱(29)固定连接在转盘(28)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圆盘(3)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圈,所述综合圆盘(3)的外表面通过螺纹圈螺纹连接有限位罩环(30),且限位罩环(30)的内壁分别与四组支撑圆板(19)的外表面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支柱(1)的构造还包括吊环(31),所述吊环(31)固定安装在直立柱(24)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其特征在于,该多管取样器的工作步骤如下:
S1、采用深度探测设备测量海面距离水下待取样地点之间的距离,而后计算出本取样器下水后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之后根据所测算出的浮力值来往本取样器中配备相应数量的配重铅环(27)和补充配重板(22);
S2、其中,在往直立柱(24)的外表面套接设定最高数量的配重铅环(27)后,本取样器仍然未达到与此次下水所受浮力相适配的重量时,通过对限位罩环(30)施加向下的转动力,促使其顶部与综合圆盘(3)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而后对依次对四组支撑圆板(19)施加转动力 ,促使其沿着T型柱(18)的外表面旋转180°,之后将设定重量值的补充配重板(22)套设在螺纹套筒(20)的外表面,用以对本取样器补充整体重力,然后采用与设定数量补充配重板(22)的综合高度相适配的紧固柱(21)插入至螺纹套筒(20)的内部;
S3、工作人员利用地质钢缆通过吊环(31)牵引本取样器下放,依靠本取样器中的配重铅环(27)、补充配重板(22)以及其它部件本身的重力,带动本取样器扎入水底沉积物内,同时配合运行防水电推杆(10),促使其相应进行向内收缩作业,继而通过钢支杆(11)带动挤压圆环(12)向上移动设定距离,在挤压圆环(1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其逐渐对由多组三角弹片(9)所围合形成的封底产生向上的挤压力,促使多组三角弹片(9)逐渐打开,之后随着水下机器人带动本取样器逐渐往砂质基地的内层深入,砂质基地内层的沉积物会逐渐进入至主取样器(4)或辅助取样器(6)的空间内部;
S4、待取样结束后,再次运行防水电推杆(10),促使其进行向下延伸作业,继而通过钢支杆(11)带动挤压圆环(1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多组拉绳(13)能够分别对多组三角弹片(9)的上半部分产生向下的拉力,促使张开的多组三角弹片(9)逐渐合并,以达到封锁主取样器(4)或辅助取样器(6)底部的目的。
CN202211701639.3A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 Pending CN1165393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1639.3A CN116539343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1639.3A CN116539343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9343A true CN116539343A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51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01639.3A Pending CN116539343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393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1171A (zh) * 2024-03-13 2024-04-12 太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一种河道淤泥取样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1171A (zh) * 2024-03-13 2024-04-12 太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一种河道淤泥取样装置
CN117871171B (zh) * 2024-03-13 2024-05-24 太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一种河道淤泥取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7757B (zh) 一种海洋勘探用取样结构及取样方法
CN116539343A (zh) 一种具有抗浮力功能的砂质基底沉积物多管取样器
CN112729898B (zh) 一种便于样本回收的重力振动复合型深海柱状取样器
CN213422663U (zh) 一种岩土取样设备
CN113959752A (zh) 一种地质勘查用取土装置
CN218512110U (zh) 一种河道淤泥取样装置
CN112255037B (zh) 一种具有防扰动结构的重力振动复合型深海状取样器
CN209432524U (zh) 一种环境工程用水取样演示装置
CN103900851B (zh) 湖泊底泥采样器
CN113654834A (zh) 一种挂载于无人平台的土壤样品自动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CN112962562A (zh) 一种双贯入模式海底静力触探装备
CN215894075U (zh) 一种水利工程勘察用取样装置
CN210665132U (zh) 一种采泥器
CN212110696U (zh) 一种生态环境地质勘查土壤取样装置
CN113340662A (zh) 一种分层分时取样装置
CN115683690A (zh) 一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式沉积物表层取样器
CN218067147U (zh) 一种沉积物采样器
CN107449632B (zh) 多舱式泥沙采样器及采样方法
CN215414525U (zh) 一种分层分时取样装置
CN113882802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地质变化勘测用信息管理系统
CN212568039U (zh) 一种海洋工程用泥沙取样装置
CN113884325A (zh) 一种浅海海滩的多功能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CN112124607A (zh) 无人机的抽吸管绕管机构
CN219319830U (zh) 一种桶式箱式取样器
CN218122260U (zh) 一种基于阻抗的构造地震应力变化实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