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37A - 中文字父汉字系统及其中文键盘 - Google Patents

中文字父汉字系统及其中文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37A
CN1165337A CN 97105072 CN97105072A CN1165337A CN 1165337 A CN1165337 A CN 1165337A CN 97105072 CN97105072 CN 97105072 CN 97105072 A CN97105072 A CN 97105072A CN 1165337 A CN1165337 A CN 1165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d
chinese
father
shape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710507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树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710507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3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文字父汉字系统及其中文键盘,由二十五个汉字基本构形单位组成“中文字父”符号系统,并将它们按其意义分为科学、艺术、生活、经贸、文教等五类,这五类同蓝、红、黄、白、黑五色相对应,并可分别用此五色作其代表。该系统采用“虚点输入”和“散点输入”的方法,在输入汉字时无需字母的中介,也不拆字,而是直接按形击键,最长三码,动态平均一点五码即可完成一个字的输入,简单、明了、亲切、自然,是一种易学、实用、高效的新型的汉字系统。

Description

中文字父汉字系统及其中文键盘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过程中采用的汉字编码系统及其键盘。
本发明为一项全新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它有着完整的思想体系及理论依据,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现有的电脑键盘汉字输入法的设计思想,一般均为以西文键盘为核心的间接编码式设计,这种设计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本发明改变了这一设计思想,变“以键盘为核心”为“以汉字为核心”,变“间接编码式设计”为“直接取形式设计”,可以说这是输入方法上的一个变革。本发明从汉字的基本构形单位和结构方式中抽象出了一套汉字自己的取形符号系统——“中文字父”,这套字父起“金”终“目”共二十五个,它使无序的汉字排列成了一个唯一的汉字字形形位序列,其排列方式具有民族特点,亲切而自然。这二十五个字父及次序很好记忆,对中国人来说.要比记住二十六个拉丁字母及次序容易得多。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中文字父汉字系统,该系统采用“以汉字为核心的直接取形式”汉字键盘输入法:
(1).由二十五个汉字基本构形单位组成的“中文字父”符号系统,并将它们按其意义分为科学、艺术、生活、经贸、文教等五个类,这五类同蓝、红、黄、白、黑五色相对应,并可分别用此五色作其代表;
(2).将汉字的部首、笔划和字型作为汉字构形的三个层级,并将部首分为真、美、善、势、体五族,将笔划分为直、平、曲、斜、点五势,将字型分为并、叠、侧、仄、正五体,这五族、五势、五体与中文字父的五个类相对应,并将其作为中文字父所蕴含的三重信息(如附表一所示),同时它们也可用蓝、红、黄、白、黑五色代表;
(3).将汉字字形分为首形、本形、型形和间形,在输入汉字时不拆字,而是直接按形击键。
2.中文字父汉字系统使用的中文键盘:
(1).中文键盘为十个高频字单独设立了键位;
(2).中文键盘增设了“中文”、“西文”和“动态”三个键位;
(3).中文键盘将西文键盘上的长条空格键一分为二,改为左、右两个虚键,以便实现“虚点输入”;
(4).中文键盘除设有二十五定点字父键外,同时还设立了具有双重功能的二十五个散点字父键,用以实现“散点输入”;
(5).中文键盘将“锁定键”作为中文状态下的简、繁体字的转换键。
应用本发明输入汉字,无需字母和数字的中介,也不拆字,而是直接提取一个字的首形(字首)、本形(字本)和型形(字型),按形击键,最长三码,动态平均一点五码,即可完成一个字的输入,简单而明了。同时本发明提出了“虚点输入”和“散点输入”两个概念,其中的“虚点输入”不但大大的简化于输入过程,同时还很好的解决了所谓“重码字”问题,使每一组输入键所对应的都是唯一的一个汉字。其中的“散点输入”变现有的“单向式一维定点键盘操作”为“放射式多维散点键盘操作”,使键盘键位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将使目前电脑键盘输入汉字的效率平均提高一倍以上。本发明直正做到了易学而高效的目标。它不但适合普通汉字使用者,同时更适用于专职录入人员的快速操作。我们知道方块汉字的二维平面形式在信息储存方面优于西方文字的一维线性形式,中文字父的建立可以使我们看到在信息处理方面汉字同样优于西文,汉字的信息传递效率将远远高于西文。下面将本发明同现阶段在我国大陆专职录入人员中应用最广的“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做以比较。
1、“五笔字型”优选了200多字根,将其分配在25个键位上,平均每键八个字根,最多的达到十几个字根,并为此编制了一个210字的助记词表,可见其记忆量之大之难,本发明只设了55个部首,并按其意义类联配成25个部对,每键一对,简单明了。
2、“五笔字型”将汉字的结构分为左右、上下、杂合三型,在国标6763个汉字中左右型字约占65%,上下型汉字约占25%,而杂合型字只占10%,从这个百分比中可见其离散重码字的作用有限。本发明将汉字的结构分为并、叠、侧、仄、正、五体,其中每体所辖汉字都在20%左右,基本均衡,从而有效的离散了重码字,这也是本发明优于其它输入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3、“五笔字型”编码要拆字,并为此而制定了流程图、拆字原则、口决,码歌等名目,而拆字本身就忽视了汉字的完整性,不符合人们认知汉字的心理,所以难以为普通汉字使用者所接受。本发明输入汉字则不拆字,而是直取一个字的字首,字本和字型的三个信息,按形击键,简捷直观,易学好用。
4、“五笔字型”最大码长4,平均码长2.6,本发明最大码长3,动态平均码长1.5。同样一段文字用五笔字型操作如需最少击键一百次的话,那么用本发明操作则只需击键五十到六十次即可完成。
5、“五笔字型”三码重码率达27%,“多得使你无法快速输入”,本发明三码重码率为15%,且大多为两字重码,为非常用字,对快速输入影响不大,并且由于采用了虚点定位等于无重码。“五笔字型”四码仍然有3%的重码,本发明四码无重码。
6、“五笔字型”的单字输入与词输入存在重码冲突,本发明字词分离无冲突。
7、“五笔字型”只适用于专职录入人员,本发明即适用于专职录入人员,又适用于普通的汉字使用者。
8、本发明可方便的直接输入GB-2312基本集前三区中的全部符号,“五笔字型”无此功能。
9、本发明除了应用于电脑键盘汉字输入外,同时它还是一种新的汉字排序与检索法,可广泛的应用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五笔字型则无能为力。
除以上所列之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个自己独有的“动态输入”操作方式,它集打字、编辑、排版于一体,集中西文输入于一体,它无需死记由英文构成的各种形式的所谓“命令”,即可轻松的进行各种操作,“动态输入”的提出,建立起了一个以汉字为核心的多文种大文字信息处理系统,它将使目前的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技术跃上一个新高度。
下面结合附表及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
附表一、中文字父表
附表二、二十五部对所含部件表。
附表三、一父虚点字表
附表四、定点符号与虚点符号对应表
附图一、中文键盘总图
附图二、中文字父定点键位图
现在,从中文字父、中文键盘、  四形汉字和输入方法等四个方面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一中文字父
按我国传统的文字学理论,形、音、义为构成汉字的三个基本要素,其形为父,其音为母,其义为子。在我国传统的训诂学里,有两条基本的释义原则,即:“形训”(以形索义)和“音训”(因声求义),就是分别从一个字的“父系”和“母系”来探求字源字义的两种方法。现在我们将汉字里的一个基本表音单位(音位)叫“中文字母”,将汉字里的一个基本表形单位(形位)叫“中文字父”。
现在的汉字有数万之众,常用的也有数千,但这都是孳乳的结果,从源头上看,它们的基本构形单位是不多的。我们从汉字的源头中,选取其最具活力,最具代表性的二十五个原始初文,并将它们定义为“中文字父”。这二十五个中文字父经由历史的锤炼,现做为楷书的基本构成成份而活跃在现代汉字中。我们根据它们所代表的传统意识范畴结合现代意义将其分为科学、艺术、生活、经贸、文教五个类,这五个类在使用中可分别用蓝、红、黄、白、黑五种颜色做其代表,这五类二十五字父为:
科学类(蓝):金、木、水、火、土。
艺术类(红):虫、草、山、石、月。
生活类(黄):口、手、女、食、衣。
经贸类(白):日、车、阜、犬、米。
文教类(黑):竹、丝、广、人、目。可以这样说,这二十五个中文字父,它们中每一个都凝聚着我们先民对世界及自身的一个认识和意念,它们是汉字的活水源头。是文字将人类由野蛮带入了文明,所以这二十五个中文字父不但是华夏文字的根,同时也是华夏文明的根。它们从远古走来,写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它们也必将走向明天,写出未来世界的辉煌。
一个字父即为一个独立的表形单位,它们中每一个都有其特定的内含,都蕴含着汉字字形的三重信息,这三重信息的具体内容及与字父的对应关系见附表一“中文字父表”,下面对表中的三重信息说明如下:
(一)部首 汉字中的一个基本形意单位叫部首,它是东汉的许傎按其六书理论从小篆字体中分析出的汉字表意形旁,共五百四十个。在《说文解字》一书中用其对汉字进行分部排序,形成了沿用至今的部首检字法,现代字典编排一般选用部首在一百几十个到二百几十个之间。《(易·系辞》曰:“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据此我们选取了五十五个部首作为中文字父所代表的第一重信息,这五十五个部首中有二十五个是由字父形体转化而来的,我们称其为“天数部首”,另三十个我们称其为“地数部首”,天地相配构成了与二十五字父相对应的二十五个“部对”,其中有二十对为一天一地相配,每对两个部首,另有五对为一天二地相配,每对三个部首。比照字父的类将这二十五部对分为真、美、善、势、体五族,这“五族部对”构成了中文字父的第一个五。
注:有的部首包括其变形及形近部体,具体见附表二“二十五部对所含部件表”
(二)笔划
汉字中最小的构形单位叫笔划,写字时由落笔到抬笔间所形成的各种形状的线和点都是笔划。我们的古文字字形是以“四象”造字法造成来的,初起都是拟实的,尤以象实物之形的象形字为其基础。到了小篆将古文字中写实性的不规则线条做了匀圆处理,变得较为统一,但仍不失其具象性质,这时的文字中尚没有“笔划”这个概念,只有“笔意”由线条构成的形意。隶变后古文和小篆中写实性的匀圆曲线一变而为方折,形成了方块式的今文字,同时也产生了现在意义上的“笔划”这个概念,这是汉字体制的一次大变革,使汉字形体由具象变为抽象,奠定了二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的汉字形体的基础。如果说小篆部首的产生是对汉字形体的一级抽象,那么今文笔划和部件的产生则是二级抽象的产物。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对笔划的分类也不同,现代字典为检字的需要大多将笔划分为横、竖、撇、点、折五种,我们按笔划书写时的走向将其分为直、平、曲、斜、点五势,并将其做为中文字父所代表的第二重信息,它们是:
1、直势:写字时由上到下形成的一垂直线段叫直笔划。笔形:竖(|)。
2、平势:写字时由左到右形成的一水平线段叫平笔划。笔形:横(一)
3、曲势:写字时笔形带钩或有转折而形成的一曲折线段叫曲笔划。笔形:折(亅、
Figure A9710507200071
乛.
Figure A9710507200073
)。
4、斜势:写字时由左上到右下或由右上到左下形成的一倾斜线段叫斜笔划。笔形:撇和捺(丿.)。
5、点势:写字时落笔和抬笔之间距离很小,构不成明显线段的,不论其走向都叫点笔划。笔形:点和提(丶 )。
我们将这五势笔划俩俩配合构成了与二十五个字父相对应的二十五个“笔双”(即每个字父代表两个笔划)。这“五势笔双”构成了中文字父的第二个五。
《(荀子·礼论》云:“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连而变化起”,“笔双”有前后两个笔划,前笔为阳性,后笔为阴性,阴阳一体。汉字中的一个基本构形单位叫“部件”,部件也有阴阳两种状态,当一个部件处于一个字的起笔处时为阳性,处于一个字的收笔处时为阴性,而笔双则可以从阴阳两个方面来代表部件。当一个部件呈阳性时就用这个部件的前两个笔划所对应的笔双(阳性笔双)做它的代表,而当一个部件呈阴性时就用这个部件的末两笔划所对应的笔双(阴性笔双)做它的代表。例如:部件“且”在“助”字中为起笔部件为阳性,那么就用且的前两个笔划“直曲”(字父‘水’)做它的代表,在“祖”字中部件“且”为收笔部件为阴性,那么就用“且”的末两个笔划“平平”(字父‘草’)做它的代表。这样二十五个笔双可将任何部件统统归于自己名下此谓之曰:“建类俩笔,阴阳相授,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三)字型  汉字字体内各部件间的组合结构方式叫字型。它是从楷书字形中分析出的汉字结构类型。西方字是线性排列不存在字型问题,而我们的汉字是平面二维结构体,这种结构视觉形象鲜明,并且其自身就包含着汉字的大量信息。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结构体,部首是它的一级结构项,部件(笔划)是它的二级结构项,而字型则是它的结构式。如果说部首和部件(笔划)是对汉字形体进行抽象的两个层级的话,那么字型就是对汉字形体的另一个层级的抽象。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字型的分类也不同,如“五笔字型”将汉字分为左右、上下、杂合三型,我们则将字型归纳为并、叠、侧、仄、正五体,并将它们做为中文字父所代表的第三重信息,它们是:
1、并体:由两个部件左右排列,或由三个部件左中右排列构成一字的叫并体字。
字例   种   锄
图示:
Figure A9710507200081
Figure A9710507200082
2、叠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上下排列,其中有一个部件独占方块的上部或者下部构成一字的叫叠体字。
字例:  忠  意  想  霜  慧  箭
图示:
Figure A9710507200083
Figure A9710507200085
Figure A9710507200086
3、侧体:由一个部件独占方块左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成单列相叠占据方块的右侧构成一字的叫侧体字。
字例: 楼   摸
图示:
注:以上并、叠、侧三体字的构成成份中不得有仄式结构,也不得有中坐式、离分式、三围式、四围式、四角式等结构,否则则分别归入仄体和正体。
4、仄体:仄体有下面两种结构式。
(1)全仄字:由一个部件(或偏旁)独占方块的两个边,对其它部件成半包围式构成一字的叫全仄字。
字例:  建  庆  句  斗  旭  题
图示:
Figure A97105072000811
Figure A97105072000812
Figure A97105072000813
Figure A97105072000814
Figure A97105072000815
Figure A97105072000816
(2)混仄字:如果一个字的大结构为并体、叠体或者侧体,而在其构成成份中有仄式结构的,这样的字叫混仄字。
例:    键  笱  惰  扩
图示:
Figure A97105072000818
Figure A97105072000819
Figure A97105072000820
5、正体:上面并、叠、侧、仄四体之外的各种型体的字全部归入正体,共有下面八种结构式。
(1)独形字:由一个部件构成的字叫独形字,独形字有下面三种情况。
①单体式独形字:由一个构件构成的独形字。
例字:月 木 山 目
图示:□ □ □ □
②交连式独形字:由一个构件同一个或多个笔划交叉接连构成的独形字。
例字:币 本 申 弗 必 史
图示:□ □ □ □ □ □
③穿插式独形字:由两个或多个构件复合穿插构成的独形字。
例字:束 夷 秉 臾 出
图示:□ □ □ □ □
(2)中坐字:一个部件居中,其它部件嵌入其间的叫中坐字。
例字:  巫    幽     噩    鼎     兆    坐
图示:
(3)离合字:一个部件两分,中间加入其它部件的叫离合字。
例字: 哀     胤
图示:
(4)三围字:一个部件独占方块的三个边,对其它部件构成三面包围的叫三围字。
例字: 周     匠    凶     闪     威
图示:
Figure A9710507200093
(5)四围字:一个部件独占方块的四个边,对其它部件构成全包围的叫四围字。
例字: 国     圆
图示:
Figure A9710507200094
(6)四角字:一个字的四个角各有一个部件的叫四角字。
例字: 疑     能     器
图示:
Figure A9710507200095
(7)混形字:如果一个字的大结构为并体、叠体或者侧体,而在其构成成份中有中坐式、离合式、三围式、四围式或四角式结构的,这样的字叫混形字。
例字: 筮     锿     讽    茴     缀
图示:
Figure A9710507200096
(8)杂形字:由并体、叠体、侧体相同组合构成的各种型体及其它特殊型体,统称之为杂形字。
例字: 剽     撬     撵    潮     搬    勰     弱     鹾
图示:
Figure A9710507200097
以上并、叠、侧、仄、正五体为汉字字体的五个“主型”。另外我们设了直、平、曲、斜、点五个间笔做为离散主型的五个“辅型”,辅型用1、2、3、4、5五个数字代表,主辅相配构成了对应于二十五个字父的二十五个型式,这“五体型式”就是中文字父的第三个五。
《易、系辞》曰:“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逐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这里提出了“变”和“数”两个概念。《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对变与数之间关系的经典阐释,是我国传统科学中的精华,它反映了人类思维活动及物质运动变化中最普遍最一般的形式。北宋王安石则将其具体论述为“道立于两、成于三、变于五、而天地之数具。”我们的字父及其内含正反映了王公的这一表达式,在字父的内部它所蕴含的每一重信息中都存在着二元对立,即天与地、阴与阳,主与辅的对立,此谓“立于两”,在二元对立之中,天与地的对立构成了“部对”,阴与阳的对立构成了“笔双”,主与辅的对立构成了“型式”,这三重对立构成了字父所代表的三重字形信息,此谓“成于三”。同时部对分“五族”,笔双分“五势”,型式分“五体”,此谓“变于五”。这五族、五势、五体为字父所代表的全部内容,了解了它也就是“通其变”、“极其数”,就可以按这“三个五”去对字父加以自由运用了,就可以“成天下之文”,“定天下之象”。
二、中文键盘
为适应汉字的需要,本发明对标准西文键盘进行了一点改动,同时对其原有键位重新进行了命名,用我们的中文字父取代西文字母,用汉字叫法取代英文称呼,也就是对西文键盘进行全面“汉化”,这个汉化后的键盘我们叫它做“中文键盘”。这是一个以汉字为核心的多文种大文字键盘。“中文键盘”各键位按排见附图一“中文键盘总图”,下面对该键盘图说明如下:
(一)二十五个中文字父定点键。西文键盘上除“Z”键之外的25个字母键在中文键盘上被分别定义为25个字父键。它们的键位对应关系见附图二“中文字父定点键位图”,从图中可知字父与字母的对应关系如下:
        字父                    字母科学类:金  木  水  火  土——Y  U  I  O  P艺术学:虫  革  山  石  月——T  R  E  W  Q生活类:口  手  女  食  衣——B  N  V  C  X经贸类:日  车  阜  犬  米——G  F  D  S  A文教类:竹  丝  广  人  目——H  J  K  L  M在键盘上字父的这五个类可分别用与其相对应的五种颜色来代表。
(二)十个高频字键。西文键盘上的十个数字键,在中文键盘上被定义为十个高频字,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高频字                数字的、一、了、不、这——6、7、8、9、0是、在、有、人、和——5、4、3、2、1
(三)十一个符号键。西文键盘上的六个西文标点键在中文键盘上被定义为中文标点,它们是:1、西文句号改为中文句号。2、西文单引号改为中文双引号。上档西文双引号改为中文单引号。3、左方括号改为中文双书名号,上档左花括号改为中文单书名号。4、左方括号改为中文顿号,上档右花括号改为间隔号。5、反斜线改为中文省略号,上档竖线改为中文破折号。6、西文左点改为中文着重号。其余五个符号键位不变,中西相同。
(四)十个操作键。西文键盘上以英文命名的十个操作键,我们将其改为中文名称,它们是:跳格键(TAB),锁定键(CAPSLOCK),退格键(BACKSPACE)回车键(ENTER),左、右换档键(SHIFT),左、右转换键(ALT),左、右控制键(CTRL)。
(五)三个新增键。此三键是标准西文键盘上所没有的,它们位于西文键盘Q、A、Z三个字母键的左侧,从上到下分别为西文键、中文键和动态键。
(六)左虚键和右虚键。西文以单词为其基本单位,单词与单词之间要有一间隔,这是西文的特点。为适应这一特点,西文键盘上特设了一长条空格键,用以输入这一间隔,它的利用率高,对西文十分重要。中文是以单字为其基本单位的,而单字与单字之间无需间隔,这是中文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空格键对汉字的输入用处不大,为使键盘更好的为汉字服务我们将这一长条键由中间断开,一分为二,左边的我们称其为“左虚键”,右边的我们称其为“右虚键”。左、右虚键的设立适应中文的特点,使汉字的输入不但可定点操作,同时又可虚点操作,它的设立不但大大的简化了汉字的输入过程,同时还很好的解决了所谓“重码字”问题。
(七)小虚键。西文键盘上的“Z”键,在中文键盘上被定义为“小虚键”,改称后其功能也相应虚化,在中文状态下单用用于输入空格,与其它键配合可实现各种模糊功能。
(八)二十五个中文字父散点键。所谓“散点”键是对应于“定点”键而说的,它们由十个高频字键,十一个符号键,三个新增键和一个小虚键构成。这二十五个键有双重身份,即在一个汉字输入结束后它们具有其原有功能,而在一个汉字输入结束前它们则作为中文字父的散点键存在(每一字父所在散点键位见附图一)。散点键的设立充分利用了这些键位原有功能的闲置间隙,使汉字的输入不但可以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单向式定点”操作,同时又可进行立体意义上的“放射式散点”操作。
三、四形汉字
根据我国传统的音韵学理论,每一个汉字的字音都有声、韵、调三个部分,字声、字韵、字调为汉字的“三音”,这三音构成了汉语里的一个“音节”。根据我国传统的体势学理论(见注)每一个汉字的字形都有首、本、型三个部分,字首、字本、字型为汉字的“三形”,这三形构成了汉语里的一个“形节”。汉字的三音可分别用声母、韵母和调母(调号)来表达,此谓汉字的“三母”。汉字的三形则可分别用首父、本父和型父(图示)来表达,此谓汉字的“三父”。字音在“声”和“韵”之间可以有一“介”音,这样声、韵、调、介构成了汉字的“四音”,同样字形在“首”和“本”之间可以有一“间”形,这样首、本、型、间构成了汉字的“四形”。
注:唐代长孙无忌等在其所撰《隋书·经藉志)》里,正式将文字学分为“训诂、音韵、体势”三个门类,其中“体势学”为文字学的核心,它是研究汉语书面语的构成方式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问,大到篇章结构,小到一文一字的构成都是它研究的对象。
本发明输入汉字不拆字,而是直接按形击键,下面对汉字的“四形”说明如下:
(一)首形:一个字起笔处所在的部首或笔双叫做这个字的“首形”,首形所对应的字父叫做这个字的“首父”。例如:
单字:明  宋  清  唐  民
首形:日  宀  氵  广  民(曲平)
首父:日  女  水  广  手注:“宀”为字父“女”所属部首,“民”的阳性笔双是“曲平”,为字父“手”所属。
(二)本形:一个字收笔处所在的部首或笔双叫做这个字的“本形”,本形所对应的字父叫做这个字的“本父”,例如
单字:明  宋  清  唐  民
本形:月  木  月  口  民(平曲)
本父:月  木  月  口  山
注:
Figure A9710507200121
是部首“月”的变形部件,为字父“月”所属,“民”的阴性笔双是“平曲”,为字父“山”所属。
(三)型形:型形分主型和辅型,主型指的是一个字的并、叠、侧、仄、正五体、辅型指的是一个字的直、平、曲、斜、点五个“间笔”。所谓“间笔”指的是一个字去掉本形后的最后一个笔划,也就是本形部首或笔双的上一个笔划。主辅相配就构成了一个字的“型形”,型形所对应的字父叫做这个字的“型父”。例如:
单字:明    宋    清    唐    民
主型:并    叠    侧    仄    正
辅型:平    曲    平    直    曲
型形:并2   叠3   侧2   仄1   正3
型父:木    山    手    日    广
注:型形中用1、2、3、4、5五个数字代表直、平、曲、斜、点五个笔划。
(四)间形:一个字首形和本形中同的一个部件或笔双叫做这个字的“间形”,间形所对应的字父叫做这个字的“间父”。间形的取法有下面四种情况:
1、独体字间形取法
(1)奇数笔划独体字用其正中间一笔的重复笔双做其间形。例如:
单    字: 卫        民
笔 划 数: 3         5
中间一笔: 竖(丨)    折( )
间    形: 直直      曲曲
间    父: 金        女
(2)偶数笔划独体字用其正中间两笔的笔双做其间形。例如:
单  字:    书              中
笔划数:    4               4
中间两笔:  折竖(、丨)    折横(.一)
间  形:    曲直            曲平
间  父:    石              手
2、两部件合体字间形取法
两部件合体字取其前一个部件的末笔划和后一个部件的首笔划构成的笔双做其间形。例如:
单字:              明        宋
前一部件的末笔形:横(一)    折(乛)
后一部件的首笔形:撇(丿)    横(一)
间形:            平斜      曲平
间父:             食       手
注:如果两个部件间有一单笔的用这一单笔的重复笔双作其间形,如“局”字、前部件为“尸”、后部件为“口”,中间有一单笔“折()”那么该字的间形为“曲曲”,间父为“女”。
3、多部件合体字间形取法
由三个及三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合体字一律取其第二个部件做其间形。例如:
单字:  华   燕
部件数:3    5
间型:   口
间父:  石   口
4、对称型字间形取法
一个或多个可替换部件居中、其它部件成均衡对称式列其两侧、三边或四角的、这类字叫做对称型字。对称型字取其可替换部件作其间形。例如:
单字: 辩      街  赢  微       器
间形:讠(点曲)士      贝    几(斜曲)    犬
间父:广      土      阜    阜          犬
四、输入方法
现有输入法一般采用的操作方式可以统称之为:“单向式定点”键盘操作,本发明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了“模糊式虚点”和“放射式散点”两种新的键盘操作方式。这两种方式的提出不但充分的利用了键盘键位的有限空间,同时还大大的简化了输入过程。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个“动态输入”概念,它建立起了一个以汉字为核心的多文种大文字信息处理系统。下面分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单字输入
单字输入以三父定点输入为基础,以三父虚点输入作为补充,以十个高频字一键输入及一父、二父虚点输入为主导。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三父定点及虚点输入
取一个字的首、本、型三形,击其相对应的三个定点字父键等长三键完成该单字的键入,此为“三父定点”输入。例如:“唐”字的首形为“广”,本形为“口”,型形为“仄1”,此三形对应的三父为:“广、口、日”击该三父的三个定点键,即完成“唐”字的输入。这里的“定点字”相当于一般编码方案中所说的“全码字”,不同之处在于“全码字”通常要取“四码”击“四键”,本方案的“定点字”则取“三形”击“三键”。
            三父取形字例
单字  首形        本形     型形   字 父
夏    平斜(百)    夂       叠2    石竹草
商    点平(亠)    口       正5    丝口目
周    斜曲(
Figure A9710507200141
Figure A9710507200142
     正1    阜食竹
秦   
Figure A9710507200143
       木       叠4    衣木石
汉    氵          又       并5    水竹土
晋    平直(亚)    日       叠5    虫日月
隋    阝          月       仄2    阜月车
唐    广          口       仄1    广口日
宋    宀          木       叠3    女木山
元    元                          金目目
明    日          月       并2    日月木
清    氵          月       侧2    水月手
民    曲平(民)    平曲(民) 正3    手山广
中    中          中       正1    虫虫竹
华    亻    十    叠3    人车山
如果一个字的三形字父所对应的不只是一个汉字,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时,那么这几个字叫做“三形同父字”。输入这样的字,击其三个定点字父键后这几个同父字同时显示在提示行中,其中使用频度相对较高的一个字位于提示行的中央叫“中点字”,其它的则分列其左、右两侧叫左、右“虚点字”。“中点字”击完三个定点字父键后,即进入正文,“虚点字”则按其在提示行中的左、右位序用加击一下或二下左、右虚键的方式完成其输入。例如:“淑、溆、潋、滠、黢”五个字的三形字父同为“水、竹、目”,输入时击“水、竹、目”三个定点键、提示行显示:
|黢  潋  (淑) 溆  滠|
其中“淑”字为“中点字”,击三键后直接进入正文,如加击一下右虚键则“溆”字进入正文,如加击两下右虚键则“滠”字进入正文,如加击一下左虚键则“潋”字进入正文,如加击两下左虚键则“黢”字进入正文。左、右两侧的这四个字可分别叫做右一虚点字,右二虚点字、左一虚点字、左二虚点字。这里的三父“虚点字”相当于一般编码方案中所说的“重码字”,不同之处在于“重码字”通常用数字键选择输入,本方案的“虚点字”则用左、右虚键为其定位输入。
在国标6763个汉字中,三父虚点字约占15%,其中右一虚点字830个,左一虚点字170个,右二虚点字只有22个、左二虚点字则仅有6个。三父虚点字都属低频字,在一般使用中很少出现。所以不会影响输入效率。对专业录入人员来说更是如此。
2、十个高频字输入
中文键盘上有“的、是、了、不、这、一、在、有、人、和”十个高频字键位,这十个字击该键位即可一键输入。
根据我们的统计这十个高频字在一般应用中其使用率高达百分之十二以上,另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的统计,这十个字的使用率则高达15.84635%,从中可见这十个字在中文中的特殊地位,为此本方案为其单设键位,它将大大的提高汉字的输入效率。
3、一百个一父虚点字输入
所谓“一父虚点字”相当于一般编码方案中所说的“一级简码字”,不同之处在于“一级简码字”的字数通常在二十几个到三十几个之间,采用取一个字的首码加空格键截取输入,本方案“一父虚点字”的字数则高达一百个,采用取一个字的首父然后加击左、右虚键为其定位输入。
按一个字的首父为汉字分部,25字父可将汉字分成二十五部,本方案将每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四个字定为“一父虚点字”,25×4,一父虚点字共一百个,我们将这一百字按其字频高低分为一父右一虚点字,一父左一虚点字,一父右二虚点字和一父左二虚点字四个位级(见附表三:“一父虚点字表”)。这一百字输入时,只击其首形一个定点字父键,然后加击一下或二下左、右虚键为其定位即可。例如“人”部的四个一父虚点字为“个、为、们、他”输入时击“人”一个定点键,提示行显示:
|他 为 [人] 个 们|
其中央方括号内为所击首父,其右侧“个”为右一虚点字,“们”为右二虚点字,其左侧“为”为左一虚点字,“他”为左二虚点字,只要按其各自左、右位序加击一下或二下左、右虚键即可定位输入。
根据我们的粗略统计,这一百个字的使用率在百分这三十以上,加上十个高频字,这一百一十个字的累计使用率达百分之四十二以上,也就是说本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有百分之四十二以上的字可以用一键或者一父来输入。
4、一千二百五十个二父虚点字输入
所谓“二父虚点字”相当于一般编码方案中所说的“二级简码字”,不同之处在于“二级简码字”的字数通常在六百几十个字左右,采用取一个字的前两码加空格键截取输入,本方案“二父虚点字”的字数则为一千二百五十个。采用取一个字的首本两父然后加击左右虚键为其定位输入。
按一个字的首本两父为汉字分组,25×25可将汉字分成625组,本方案将每组中较常用的二个字定为“二父虚点字”,625×2,二父虚点字共一千二百五十个。这一千二百五十个字按其常用率分为“二父右虚点字”和“二父左虚点字”两个位级(具体见《中文字父检字表》)。这一千二百五十个字输入时,只击其首本二形二个定点字父键,然后加击一下右或左虚键为其定位即可。例如首本两父为“木丝”的二个虚点字为“构”和“松”,输入时击“木丝”二个定点字父键,提示行显示:
|松 [木丝] 构|
其中央方括号内的为所击首本二父,其右侧“构”为右虚点字,其左侧“松”为左虚点字,只要按其各自左右位置加击一下右或左虚键即可定位输入。
根据我们的估计,这1250个字的使用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加上十个高频字,一百个一父虚点字,这1360个字的累计使用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也就是说本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字可以分别用一键、一父或二父来输入。
(二)复字输入
这里的“复字输入”相当于一般偏码方案中所说的“词组输入”,不同之处在于通常“词组输入”与“单字输入”混杂在一起相互冲突,本方案“复字输入”采用“散点”方式与“单字输入”互不干扰。复字分为双复字、三复字、四复字和多复字。复字输入以“三父散点输入”为基础,以简捷方便的“二父散点输入”为主导,以各自的虚点输入作为补充,下面分别介绍。
1、复字的三父
(1)双复字:由两个单字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复字叫双复字。双复字的三父取其前一单字的首本两父和后一单字的首父。
如:“茶叶”的三父为“草、木、口”。
“茶杯”的三父为“草、木、木”。
(2)三复字:由三个单字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复字叫三复字。三复字的三父分别取其三个单字的首父。
如:“茶叶花”的三父为“草、口、草”。
“茶话会”的三父为“草、广、人”。
(3)四复字和多复字:由四个单字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复字叫四复字,由四个以上单字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复字叫多复字。四复字和多复字的三父分别取其前两个单字的首父和最后一个单字的首父。
如:“粗茶淡饭”的三父为“米、草、食”。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三父为“木、日、木”。
注:现代汉语中有单音词和复音词之分,其实它们就是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单名和兼名。《荀子·正名》曰:“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就是说用一个字可以表达的意思就用一个字来表达,用一个字表达不清楚的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来表达,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如经常一起使用,固定在一起就成为了“兼名”。“兼名”也叫“复名”(见《尹文子·大道》),“古者曰名,今世曰字”(皇侃),“名,书文也,今谓之字。”(郑玄),所以“兼名”又叫“兼字”或“复字”。我们采用“复字”这一叫法,它同“单字”相对应,指的是中文里由两上或两个以上的字所构成的可以独立运用的一个复合文字单位。其中包括语言学用语中的多音词和词组,也包括其它可做整体使用的文字单位,如成语、熟语等。现在一般编码方案中对复字的叫法不一,如:词、单词、词汇、词组等,这些叫法不符合语言学中对这几个概念的界定,当然更不符合中国文字学的传统叫法。
2、三父散点复字输入 取一个复字的三父,其中前两父击其相对应的两个定点键,后一父则要击其相对应的一个散点键,二定一散等长三键完成该复字的输入,此为“三父散点复字输入”。例如:“茶叶”的三父为“草、木、口”,其中前二父“草、木”击其相对应的定点键,后一父“口”则要击其相对应的散点键、二定一散完成“茶叶”的输入。再如:“肝胆相照”的三父为“月、月、日”其中前二父“月、月”击其相对应的定点键,后一父“日”则要击其相对应的散点键,二定一散三键完成“肝胆相照”的输入。
如果一个复字的三父所对应的不只是一个复字,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复字时,那么这几个复字叫做“三形同父复字”。输入这样的复字、击其二定一散三键后,这几个同父复字同时显示在提示行中,而其中使用频度相对较高的一个位于提示行的中央叫“中点复字”,其它的则分列其左、右两侧,叫“左、右虚点复字”。中点复字击二定一散三键后即进入正文。虚点复字则要按其在提示行中的左、右位序用加击左右虚键的方式完成其输入。例如:“指挥、指导、拍摄”,三个复字的三父同为“手、日、手”,输入时击其二定一散三个字父键,提示行显示:
|拍摄 (指挥) 指导|
其中中点复字“指挥”击二定一散三键后直接进入正文,如加击右虚键则“指导”进入正文,加击左虚键则“拍摄”进入正文。如果同父复字超过三个可分别用加击二下左、右虚键的方式输入。
3、二父散点复字输入
取一个复字的两父,其中前一父击其相对应的一个定点键,后一父则击其相对应的一个散点键,一定一散等长二键完成该复字的输入,此为“二父散点复字输入”。
按复字的前两父分组,25×25共625组,本方案将每组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三个复字625×3共1875个定为“二父散点复字”。三个中频度最高的一个为“中点复字”,另外两个依次为右虚点复字和左虚点复字。例如前两父为“人木”的使用频率较高的三个复字分别为“休息、保留、保健”,这三个复字即为二父散点复字,其中“休息”为中点复字,“保留”为右虚点复字,“保健”为左虚点复字,输入时击其一定一散两个字父键,提示行显示:
|保健 (休息) 保留|
其中“休息”击一定一散两键后直接进入正文,如加击右虚键则“保留”进入正文,加击左虚键则“保健”进入正文。
以上复字输入,那些为二父散点复字,那些为中点复字,那些需加击虚键,可根据综合频度由系统统一制定,也可由使用者根据需要灵活自定。
(三)符号输入
符号输入是文字处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般编码方案中可供直接输入的符号很少,大多数要靠死记编码,使用起来极不方便,输入效率低。本方案采用定点与虚点相结合的方式可方便的直接输入各种常用符号,同时采用动点切换方式可灵活的直接输入其它各种各类符号,简单而便捷,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定点符号输入
在中文键盘上共有46个字符键位,其中25个为字父定点键,其下档用于输入汉字,其上档可由用户自定义25个符号或符号串(也可以是汉字或汉字串)。其余21个为符号定点键。上面列有上下档共42个符号,这42个在中文键盘上明确标出的符号即为“定点符号”,“定点符号”下档只需击其定点键位一下即可输入,上档则需同时击换档键。
这42个定点符号与西文键盘上的42个符号相对应,其中将西文键盘上十个西文标点改作了中文标点,将西文键盘上的十个数字改作了十个高频字,将“$”号改作为 号,其它符号中西文键盘相同。另外“<>《》‘’“””等四对八个符号由于它们总是成对出现,所以我们将其每对作为一个定点符号处理,在第一次击键时输入其左符号,在第二次击键时则输入其右符号,自动配对,如果在第一次按键时要求输入右符号或者第二次按键时要求输入左符号时,只需加击一下“动态”键即可变过来。
注:这里的21个符号定点键,只有在一个汉字输入结束后才具有输入符号的功能,在一个汉字输入结束前它们是做为字父的散点键位而存在的,此时不能用它们输入符号。
2、虚点符号输入
所谓“虚点符号”指的是那些与定点符号相对应的在键盘键位上没有标出的符号,其中每键对应四组,这四组分别为:右一虚点符号,左一虚点符号,右二虚点符号和左二虚点符号。这四组虚点符号与定点符号的对应关系见附表四:“定点符号与虚点符号对应表”,表中包括了GB-2312基本集前二区中的全部符号。输入时只要击其定点键位,然后按提示行中的左右位序分别加击一下或二下左右虚键即可。例如击“!/和”定点键、提示行显示:
|/I(一)/①(!/和) (1)/1 (11)/11|
其中“和”字为定点字符,击键后直接进入正文,如加击一下右虚键则“1”进入正文,击二下右虚键则“11”进入正文,击一下左虚键则“①”进入正文,击二下左虚键则“I”进入正文。如同时按下换档键,则输入其相应的上档符号。
3、动点符号输入
定点符号和虚点符号之外的各个种类的符号组统称之为动点符号,输入前要先选“组”,击“锁定+动态”键提示行显示:
|逻辑电子化学数字(制表)  音标 拼音 注音 音乐|
这里给出了九组符号状态,其中“制表”组为“中点”组,击键后即进入该组状态,其两则分别为左、右1-4虚点组,需按其左右位序分别加击1-4下左右虚键即可进入其相对应的符号组。不管进入那一组符号状态,屏幕下部即可给出一张当前状态的符号键位图,只要按图击键即可输入当前状态下的各种符号。
各符号组的选择也可采用击其相对应的功能键的方式,各虚点组所对应的功能键如下:
左四 左三 左二 左一 中点  右一 右二 右三 右四
F3   F4   F5   F6   中点  F7   F8   F9   F10
另外提示行可以左右翻页,这样可以扩大符号组群,方法是按住左虚键击右虚键为右翻页,相反按住右虚键击左虚键为左翻页。
(四)动态输入
所谓“动态输入”是本发明提出的一个自己独有的输入操作方式,动态输入集中西文输入于一体,集打字、编辑、排版于一体,并且无需死记由英文构成的众多的各种形式的所谓“命令”,即可轻松的进行各种输入操作。“动态输入”的提出建立起了一个以汉字为核心的多文种大文字信息处理系统,它将使目前的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下面从三个方面简要加以说明。
1、中文动态输入
(1)击一下“中文”键,进入汉字输入状态,此时提示行显示九种汉字字体:
|姚体 行楷 标宋 黑体(宋体) 仿宋 楷体 魏碑 隶书|
击二下“中文”键,提示行显示九种汉字字号:
|2#  3# 4# -4# (5#) -5# 6# 7# 1#|
击三下“中文”键,提示行显示九种汉字的变形体:
|镜像 立体 左斜 上角(原形) 下角 右斜 空心 虚像|
击一下“中文”键后系统默认宋体5号原形字(中点标准字形),如果需要改变当前字体,可按提示行中所列字体的左右位序分别加击相对应的1-4下左右虚键进行选择。如果要改变字号和字型则要击二下或三下“中文”键,然后按提示行进行选择,这样在输入汉字时可随时改变一个字的字体、字号、字型、打、编、排同步进行。
(2)在汉字输入状态下“锁定”键为汉字简繁体之间的转换键。如果当前处于简体字状态下,击该键后则转化为繁体字状态,相反如果当前处于繁体字状态下,击该键后则转化为简体字状态。其转换形式就如在西文状态下英文大小写字母之间的转换。并且在简体字状态下不论按简体字的字形击键,还是按繁体字的字形击键,输入的均为简体字,相反在繁体字状态下不论按繁体字的字形击键,还是按简体字的字形击键,输入的均为繁体字。
(3)在中文状态下输入的字符为“全角”字符,击“中文+西文”键后则将“全角”字符转换为“半角”字符。
(4)在中文状态下“小虚”键为空格键。
(5)击“锁定+中文”键,提示行显示九种输入方式:
|电报 区位 注音 拼音(三父) 四父 回勾 结构 顺写|
击键后系统默认中点“三父(天地序)”输入方式,如要改变当前输入方式,可按提示加击左右虚键来选择。
注:字父输入法有“三父”和“四父”两种输入方式,所谓“三父”输入方式指的是只取一个字的三形,击其相对应的三个字父键,完成一个字的输入,此法可用于输入国标2312基本集中的6763个汉字,也可将其定义为台湾、日本、韩国的通用汉字。一个汉字的“三形”可有多种排列次序,以“首、本、型”为序叫“天地序”,以“型、首、本”为序的叫“结构序”,以“首、本、间”为序的叫“回勾序”,以“首、间、本”为序的叫“顺写序”,其它还有“阴阳序”、“逆写序”等,根据不同人的不同习惯和需要,可选择不同的取形次序击键输入。所谓“四父”输入方式,指的是取一个字的首、本、型、间四形、击其相对应的四个字父键完成一个字的输入。此方式可用于输入国际标准ISO-10646CJK字符集中的20902个汉字,也可用于输入《汉语大字典》中的54602个汉字或者更多的汉字,这是一个全汉字输入系统。
2、西文动态输入
(1)击一下“西文”键,中文键盘自动转换为ASCII码键盘,进入西文输入状态,此时提示行显示九种英文字体:
|花体 细圆 方斜 白斜(正白) 黑正 黑斜 方正 细体|
击二下“西文”键,提示行显示与中文字号相对应的九种英文字号:
|2# 3# 4# -4# (5#) -5# 6# 7# 1#|
击三下“西文”键,提示行显示九种英文变形体
|镜像 立体 左斜 上角 (原形) 下角 右斜 空心 虚像|
与中文动态输入相同,进入西文状态后,可分别按提示随时改变一个字母的字体、字号、字型,即打、即编、即排同步进行。
(2)大小写字母转换与标准西文输入方式相同。
(3)在西文状态下输入的字符为“半角”字符,击“西文+中文”键则将“半角”字符转换为“全角”字符。
(4)在西文状态下,“小虚”键仍为字母“Z”键,“右虚”键则为空格键。
(5)在“西文状态”下,不但可以输入“英文”,同时还可以用来输入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文字,击“锁定+西文”键提示行显示九种不同文种:
|意文 俄文 德文 法文(英文) 假名 谚文 维文 蒙文|
击键后系统默认文种为中点“英文”,如要改变当前文种可按提示行击相应的左右虚键来选择。对各文种的输入法,我们都在其原有基础上作以适当的创新,使其更适合于操作者的应用。另外对各不同文种除了传统的一键一符式定点输入外,均可同时加入散点和虚点输入概念,进行整词输入和高频词的定位输入。
3、动态键的功能
(1)“动态”键单用时为一重复键,击一下该健在中文状态下重复输入一个字或复字,在西文状态下重复输入一个词。击二下重复输入一小句(以逗号为限),击三下重复输入一大句(以句号为限)。
(2)击“动态+小虚”键等于一模糊键。
(3)动态键与中、西两键的配合应用,辅之以提示可完成各种复杂的编辑、排版功能。
注:1、上面所列提示行均可左右翻页,扩大内容含量。
2、对提示行所列项目除用击左右虚键的方式进行选择外,还可用击其相对应的功能键的方式完成。
3、中文、西文、动态三键,在中文状态下,只有在一个汉字输入结束后才具有其自身功能,而在一个汉字输入结束前它们是做为字父的散点键位而存在的。
五、附录
(一)取形规则
1、取形时要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平后直、先外后内、先中后边、先里后围的笔顺规则。
2、取形时一个部件做为一个整体不能拆散,如“匠、夷”两字的首形分别为:“匚大”,本形分别为:“斤弓”。此规则也适用于间笔的取形,如“恩”字的间笔要取方框内的“大”的末笔“点”而不取方框的末笔“平”。再如“剌”的间笔取“口”的末笔“平”,而不取“木”的末笔“点”。
3、取形时同一字的首形笔划和本形笔划可重复使用,如“耒”字其首形为“丰”,本形为“木”,其中间的“平直”两个笔划为首本形共用,再如“与”字的首形为笔双“平曲”,本形为笔双为“曲平”,其中间一笔“曲”为首本共用。
4、二十五个字父本身都可做为独立的单字,这二十五个单字我们称其为“天父字”,天父字取形时,其首形用其自身,本形和型形均用“金”父,如“金”字的三父为“金金金”,“虫”字的三父为“虫金金”。二十五字父将汉字分成了二十五部,这二十五个天父字就是“中文字父检字表”中二十五部的首字。
5、三十个地数部首的本身也都可做为独立的单字,这三十个单字我们称其为“地父字”。地父字中“可、、、酉、巾”五字取形时其首形用其自身、本形和型形均用“人”父,如“可”的三父为“口人人”,“巾”的三父为“衣人人”,其余二十五个地父字取形时,其首形用其自身、本形和型形均用“目”父,如“元”字的三父为“金目目”,“龙”字的三父为“虫目目”。这二十五个地父字就是“中文字父检字表”中二十五部的尾字。
6、部首所含部件成字的叫“部件字”,由两个笔划构成的字叫“两笔划字”。部件字和两笔划字取形时视其为首本同形,如“中”为部件字其首本两形均为“中”,“丁”为两笔划字,其首本两形同为笔划“平曲”。上面两种字的“间笔”,一律取其首笔如“中、丁”二个字的间笔分别为“直、平”。
7、字父和部首在做构字成份时均视其为一个部件,不要误分为二。如“淦”字为“氵”和“金”两个部件左右排列的并体字,不要将其做为:“氵、人、 ”三个部件左单右叠的侧体字。“筑”字为“竹、工、凡”三个部件构成的叠体字,不要将其做为“ 、工、凡”四个部件构成的四角字。
8、汉字中以部首“艹”为首形的字数量大,且集中为叠式结构,做为离散特规定凡是是以“艹”为首形的上下结构字一律去掉草头看“型形”。如“花”字去掉草头为并体字,“芯”字去掉草头为正体字。
9、“儿、
Figure A9710507200233
十、八、口、日”六个部件如其上一笔的笔形为“横”时,应将其作为部件“ 干、
Figure A9710507200236
Figure A9710507200238
”看待,取间笔时用其“横”的上一笔划,如“兄、表、辛、共、吉、音”等六个字的本形应分别视其为:“
Figure A97105072002310
干、
Figure A97105072002312
”,它们的间笔则分别为:“曲、直、点、直、直、点”,而不是“平”。
10、“甫、术、求、发、尤、勺”这六个字形的本形分另为“、
Figure A97105072002314
木、 又、
Figure A97105072002316
勹”,它们的末笔散点不进入笔双,散点做为它们的“间笔”。
(二)注意事项
1、下列部件在做左偏旁时,其末笔由“平”变形为“点”(提),它们是“工、子、马、王、车、止、牛、业、且、生、丘、立、耳、血、、 鱼”,这类部件的末笔做单笔取形时应按变化后的笔势取形,如“助”字的间笔为“点(提)”,不为“平”,其型形为“并5”不是“并2”。
2、下列部件在处于一个字的左边、中间或包围结构的里边时,其末笔由“斜”变形为“点”,它们是:“人、又、大、夫、木、文、火、ㄨ、米、攵、水、兼、豕、
Figure A97105072002318
”等,这类部件的末笔作单笔取形时也应按其变化后的笔势取形,如“林”字的间笔为“点”,不是“斜”,其型形为“并5”不是“并2”。(注:“斜”与“点”的区别是,斜势笔划的收尾处为尖形,点势笔划的收尾处为圆形。)
3、部首“米”的含件“丷”和“八”为附着部件,不要将其作为独立的部件,如:“
Figure A9710507200241
羊、
Figure A9710507200242
Figure A9710507200243
半、 兰、并、兼、关、首、单、弟、平、典、具、其、共、兵、只、兴”等,均作为独形字或独形偏旁,而不作为上下结构的叠体字或叠体偏旁。
4、下列为一部件偏旁,不要误为两个部件,它们是:“元、见、 更、百、丑、 幺、
Figure A9710507200247
乍、年、午、缶、
Figure A9710507200248
Figure A9710507200249
贝、 豸、鱼、首、 立、云、示、穴。”
5、下列为两部件偏旁,不要误为单体,这们是:“卡、占、骨、黑、去、
Figure A97105072002411
革、镸、页、乏、卑、鼠、直、 、隹”
6、“十、、丰”三个部件的区别
(1)、一平一直相交的为“十”。如“克、卖、直、古、卉”等字的首形,“斗、 千、卓”等字的本形。
(2)二平一直相交的为 ,如:“击”字的首形,“用、甲、牛、羊”等字本形。
(3)三平一直相交的为“丰”如:“耒”字的首形,“单”字的本形。如果与“直”笔相交的笔划中除“平”笔外,还有其它笔势的,那么该部件应按“笔双”取形,如“甫、聿”二字的本形为笔双“平直”。
7、单笔划独占一面时,视其为独立部件,如:“礼、旧、引、幻”等为并体结构,“丛、、丽、乏”等为叠体结构。
(三)疑难字形辨析
1、失、夹、矢、美、头、夭、央、
Figure A97105072002415
夫等字形的本形为“大”不要误为“人”,内、臾、
Figure A97105072002416
三字的本形为“人”不要误为“大”。
2、 束、柬、本、
Figure A97105072002418
等字形的首形为“木”,耒、末、未、来、朱、禾、果等字形的本形为“木”。
3、电、申、由、曳、曲等字形的首形为“日”,“电”的本形为“平曲”,“申”的本形为“平直”,“曳”的本形为“曲斜”,“曲”的本形为“直直”。
4、甲、果、禺、里等字形的首形为“田”。
5、里、重、垂、冉、再、壬、坐等字形的本形为“土”,生、堇等字形的本形为“”要分清。
6、亏、亍、于、开、无、夫、专、井等字形的前两个平笔上短下长为“示”的含件“二”,字父为“广”,不要误为笔双“平平”。韦、末、 等字形的首形才是笔双“平平”
7、出、 屮、幽等字形的首形为“山”,缶、出、击等字形的本形为“山”。
8、吉、吾、言、合等字形的本形是 ,字父为“食”,不要误为“口”。
9、共、巷、昔、恭、黄等字形的首形是 ,笔双“平直”,字父“虫”,不要误为部首“艹”。
10、“穴”字头按笔双取形,首形为“点点”字父为“目”,不要误为部首“宀”。
11、永、求、隶等字形的本形均为“水”。
12、必、弗、噩、匹、平、吏、兆、襄、因、式、威、束、秉、吏、巫、哀等字形的首形分别为“心、弓、王、匚、干、丈、儿、衣、口、、、木、禾、丈、工、衣”,根据不拆散取形的规则,它们的本形分别为“斜点、斜直、口、儿、、口、斜点、直直、大、工、女、口、、口、入、口”。
13、“八、入、八、”四个部件的两个笔划均为笔双“斜斜”,字父为“犬”,如:“分、氽、父、杀、刈”等字的首形均为“犬”,不要误为“米”的属件“八”或者笔双“斜点”。
14、“以”字的本形为“人”,本父为“人”,“亥”字的本形为笔双“斜点”,本父为“米”,两字的本形要分清。
15、戍、戌、成三字的首本两形均为
Figure A9710507200252
,中间的单笔做“间笔”。
16、真、南、克、五等字中的第二划为“直”笔,不要误为“斜笔”。
17、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部件为“忄”的第一、二两笔为笔双“点直”,不要误为“点点”。
附表一:中文字父表
Figure A9710507200261
附表二:二十五部对所含部件表注:括号内为所含部件
附表三:一父虚点字表
    首  父
右一虚点字
左一虚点字
右二虚点字
左二虚点字
  女   食   衣   日   车   阜   犬   米   竹   丝   广   人   目
  子   发   以   工   我   用   分   善   对   主   于   个   大
  实   路   社   时   生   阶   行   前   性   动   进   为   学
  家   些   三   自   年   多   后   里   等   产   说   们   斗
  好   此   通   电   种   争   得   关   第   就   度   他   资
附表四:定点符号与虚点符号对应表
定点符号   !和   @人   #有   ¥在   %一   ^的     &是   ★了
右一虚点符号 ∝≈ ⑴⒈ ⑵⒉ ⑶⒊ ⑷⒋ ⑸⒌ ⑹⒍ ⑺⒎ ⑻⒏
左一虚点符号 ≌∽ ㈠① ㈡② ㈢③ ㈣④ ㈤⑤ ㈥⑥ ㈦⑦ ㈧⑧
右二虚点符号 ∮∫ ⑾⒒ ⑿⒓ ⒀⒔ ⒁⒕ ⒂⒖ ⒃⒗ ⒄⒘ ⒅⒙
左二虚点符号 ∞§
  (不   )这    —-   +=    —…      <>《》    ·、     :;     ‘’“”   <,     >。     ?/
  ⑽⒐   ⑽⒑.   ‰№   ±X   ≡11     「」「」     △▲     :∵     ←→   ≤乛     ≥♀     ″々
  ㈨⑨   ㈩⑩  ¢£   ≠÷   ⊥=     〖〗【】     □■     ¨∵     ↓↑   ≮П     ≯♂     ¤√
  ⒆⒚   ⒇⒛   |   |      ∩〔〕     ◇◆     ∷※     ☆★   ∠П     ∨∧
    {}[]     ○●     ○⊙     ″/   ℃∈

Claims (2)

1.一种中文字父汉字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采用“以汉字为核心的直接取形式”汉字键盘输入法:
(1).由二十五个汉字基本构形单位组成“中文字父”符号系统,并将它们按其意义分为科学、艺术、生活、经贸、文教等五个类,这五类同蓝、红、黄、白、黑五色相对应,并可分别用此五色作其代表;
(2).将汉字的部首、笔划和字型作为汉字构形的三个层级,并将部首分为真、美、善、势、体五族,将笔划分为直、平、曲、斜、点五势,将字型分为并、叠、侧、仄、正五体,这五族、五势、五体与中文字父的五个类相对应,并将其作为中文字父所蕴含的三重信息(如附表一所示),同时它们也可用蓝、红、黄、白、黑五色代表;
(3).将汉字字形分为首形、本形、型形和间形,在输入汉字时不拆字,而是直接按形击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文字父汉字系统使用的中文键盘,其特征是:
(1).中文键盘为十个高频字单独设立了键位;
(2).中文键盘增设了“中文”、“西文”和“动态”三个键位;
(3).中文键盘将西文键盘上的长条空格键一分为二,改为左、右两个虚键,以便实现“虚点输入”;
(4).中文键盘除设有二十五定点字父键外,同时还设立了具有双重功能的二十五个散点字父键,用以实现“散点输入”;
(5).中文键盘将“锁定键”作为中文状态下的简、繁体字的转换键。
CN 97105072 1997-01-31 1997-01-31 中文字父汉字系统及其中文键盘 Pending CN11653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7105072 CN1165337A (zh) 1997-01-31 1997-01-31 中文字父汉字系统及其中文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7105072 CN1165337A (zh) 1997-01-31 1997-01-31 中文字父汉字系统及其中文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37A true CN1165337A (zh) 1997-11-19

Family

ID=5167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7105072 Pending CN1165337A (zh) 1997-01-31 1997-01-31 中文字父汉字系统及其中文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3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6654A (zh) * 2019-09-30 2020-01-21 韦松波 一种汉字输入法、语音合成方法、汉语普通话学习方法、汉字输入系统及键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6654A (zh) * 2019-09-30 2020-01-21 韦松波 一种汉字输入法、语音合成方法、汉语普通话学习方法、汉字输入系统及键盘
CN110716654B (zh) * 2019-09-30 2024-04-02 韦松波 一种汉字输入法、语音合成方法、汉字输入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85101817A (zh) 安子介式汉字笔形电脑编码法及其键盘
CN1577229A (zh) 输入音符串进入计算机及文句生产方法及其计算机与媒体
CN1900886A (zh) 单击与多键并击混合输入中、英文的方法和键盘
CN1101139A (zh) 图符编码计算机输入法
CN1165337A (zh) 中文字父汉字系统及其中文键盘
CN1031302C (zh) 汉字部首分类编码输入方法
CN1154502A (zh) 教育规范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及其装置
CN1163815C (zh) 汉语形声字输入方法
CN1026924C (zh) 汉字析音编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CN1025896C (zh) 新概念编码计算机汉字输入键盘
CN1489024A (zh) 多键并击式汉字输入键盘及其输入方法
CN1045021C (zh) 中文数码电脑汉字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00351754C (zh) 计算机、掌上电脑、手机、电话机“线符五笔法”的输入方法
CN1089919C (zh) 一种叠加式按形归类的文字拆分编码输入方法及键盘
CN1417674A (zh) 汉语音节双读方案和汉语键盘及其信息输入处理方法
CN1038366C (zh)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CN1043209A (zh) 计算机汉字处理方法
CN1116634C (zh) 一种汉字拼音语言文字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CN1276337C (zh) 计算机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CN1908870A (zh) 单击与多键并击混合输入中英文的方法和键盘
CN1529219A (zh) 语言码输入法
CN1259615C (zh) 字母键盘和数字键盘通用汉字输入法及其左半字形识别法
CN1129836C (zh) 形意类字母汉字多功能输入法
CN1110806A (zh) 智能五笔双拼码字—词链环式定位联想输入方法
CN1059280C (zh) 部首编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