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8343A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8343A
CN116528343A CN202310573450.9A CN202310573450A CN116528343A CN 116528343 A CN116528343 A CN 116528343A CN 202310573450 A CN202310573450 A CN 202310573450A CN 116528343 A CN116528343 A CN 116528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channel quality
node
wireless sign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734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琦
张晓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7345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83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8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8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36/28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6Deriving transmission power values from anothe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5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383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power control in peer-to-peer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54Signalisation aspects of the TPC commands, e.g. frame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第一节点首先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且当触发条件满足时,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所述触发条件;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本申请通过上述设计,实现车辆网系统中针对副链路的PHR触发同时与副链路的信道质量和蜂窝链路的信道质量建立联系,进而降低控制信息的负载,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以下原申请的分案申请:
--原申请的申请日:2019年02月15日
--原申请的申请号:201910116747.6
--原申请的发明创造名称: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车联网系统中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元化,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系统提出了不同的性能要求。为了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不同性能需求,在3GPP(3rdGenerationPartner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RAN(RadioAccessNetwork,无线接入网)#72次全会上决定对新空口技术(NR,NewRadio)(或FifthGeneration,5G)进行研究,在3GPPRAN#75次全会上通过了NR的WI(WorkItem,工作项目),开始对NR进行标准化工作。
针对迅猛发展的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业务,3GPP也开始启动了在NR框架下的标准制定和研究工作。目前3GPP已经完成了面向5GV2X业务的需求制定工作,并写入标准TS22.886中。3GPP为5GV2X业务定义了4大应用场景组(UseCaseGroups),包括:自动排队驾驶(Vehicles Platnooning),支持扩展传感(ExtendedSensors),半/全自动驾驶(AdvancedDriving)和远程驾驶(RemoteDriving)。在3GPPRAN#80次全会上已启动基于NR的V2X技术研究,且在RAN12019第一次AdHoc会议上同意将V2X对中发送端和接收端的Pathloss(路损)作为V2X的发送功率的参考。
Rel-12/13/14的D2D(DevicetoDevice,设备对设备)及V2X的讨论中,副链路(Sidelink)上的发送功率往往基于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路损(Pathloss)获得,以保证副链路上发送的无线信号不会对基站的上行接收产生影响。Rel-15基于NR的V2X中,各个V2X链路之间的无线信号的干扰也需要被考虑。
发明内容
LTE及NR系统中,终端设备通过向基站发送PHR(PowerHeadroomReport,功率头汇报)以通知基站终端还剩余多少功率能被用于上行发送,进而帮助基站合理的对终端的发送功率进行调整和控制。V2X系统中,当V2X对中发送端和接收端的Pathloss作为V2X的发送功率的参考时,针对副链路的PHR同样能够改进副链路上功率控制的性能。目前NR中PHR的触发机制之一是当终端监测到的根据来自基站的参考信号获得的两次路损变化大于一定门限时,终端就会触发PHR上报。基于上述方式,一种简单的副链路PHR触发机制就是当来自V2X对中的发送端的参考信号的两次路损变化大于一定门限时,终端就会触发针对副链路的PHR上报。然而V2X传输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对蜂窝网的干扰,且一个终端同时会和多个终端进行V2X通信,上述简单的方式会导致终端频繁触发PHR上报,控制信令的负载,降低频谱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基站中,与此同时,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
当触发条件满足时,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所述触发条件;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第一链路(Sidelink)上PHR的上报受限于第二链路(Cellular Link)的信道质量,避免频繁汇报第一链路的PHR,且保证只有在不对第二链路上的传输产生干扰时,才会触发对第一链路的功率控制机制的调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当蜂窝链路的信道质量发生明显变化时,终端才会汇报针对副链路的PHR;即只有当蜂窝链路可以容忍的V2X链路的干扰变大时,终端才能增大V2X的发送功率值以提高V2X的性能;进而避免频繁的触发PHR汇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当副链路的信道质量发生明显变化时,终端才会汇报针对副链路的PHR;即只有当V2X对之间距离变远,导致需要增加副链路上的发送功率值时,才需要触发PHR汇报;进而改进副链路上的传输性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计时器,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计时器,所述第一节点在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计时器和所述第二计时器均已过期。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分别为副链路和蜂窝链路配置不同的计时器,只有在各自配置的计时器超时时,才触发PHR汇报,进而降低控制信令负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中的一个第一类无线信号,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中的一个第一类信道质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分别被K1个终端发送,所述K1个终端均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V2X传输,所述K1个终端共享一个PHR汇报,进而降低PHR汇报的频率,进一步降低控制信令的开销。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功率值和第二功率值;
其中,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与所述第一功率值的差等于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值;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与所述第二功率值的差等于第二参数,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功率值;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和所述第一定时器中的至少之一。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触发条件,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计时器,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计时器,所述第一节点在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计时器和所述第二计时器均已过期。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中的一个第一类无线信号,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分别被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用于确定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中的一个第一类信道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与第一功率值的差等于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值;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与第二功率值的差等于第二参数,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功率值;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和所述第一定时器中的至少之一。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三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触发条件,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接收者包括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计时器,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计时器,所述第一节点在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计时器和所述第二计时器均已过期。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中的一个第一类无线信号,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分别被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用于确定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中的一个第一类信道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与所述第一功率值的差等于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值;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与所述第二功率值的差等于第二参数,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功率值;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
第一发射机,当触发条件满足时,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所述触发条件;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射机,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触发条件,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三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发射机,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触发条件,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接收者包括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
作为一个实施例,和传统方案相比,本申请具备如下优势:
-.第一链路上PHR的上报受限于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避免频繁汇报第一链路的PHR,且保证只有在不对第二链路上的传输产生干扰时,才会触发对第一链路的功率控制机制的调整。
-.当蜂窝链路的信道质量发生明显变化时,终端才会汇报针对副链路的PHR;即只有当蜂窝链路可以容忍的V2X链路的干扰变大时,终端才能增大V2X的发送功率值以提高V2X的性能;进而避免频繁的触发PHR汇报。
-.当副链路的信道质量发生明显变化时,终端才会汇报针对副链路的PHR;即只有当V2X对之间距离变远,导致需要增加副链路上的发送功率值时,才需要触发PHR汇报;进而改进副链路上的传输性能。
-.分别为副链路和蜂窝链路配置不同的计时器,只有在各自配置的计时器超时时,才触发PHR汇报,进而降低控制信令负载。
-.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分别被K1个终端发送,所述K1个终端均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V2X传输,所述K1个终端共享一个PHR汇报,进而降低PHR汇报的频率,进一步降低控制信令的开销。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中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节点的处理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信息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确定触发条件是否满足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触发条件满足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触发条件满足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触发条件满足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触发条件满足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第一节点中的结构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第二节点中的结构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第三节点中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实施例1示例了一个第一节点的处理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在附图1所示的100中,每个方框代表一个步骤。在实施例1中,本申请中的第一节点在步骤101中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当触发条件满足时,所述第一节点在步骤102中发送第一信息。
在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所述触发条件;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是PC-5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是Uu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是V2X中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是蜂窝网中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针对副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针对蜂窝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针对所述第一链路的PHR。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是针对所述第一链路的PHR。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在所述第一链路上被配置的最大发送功率值与当前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差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在所述第一链路上被配置的最大发送功率值与在所述第一链路上期望的最大发送功率值之间的差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在所述第一链路上被配置的最大发送功率值与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链路上估计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差值。
作为上述三个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被配置的最大发送功率值是针对所述第一链路的。
作为上述三个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被配置的最大发送功率值是标称(Norminal)的第一节点最大发送功率值。
作为上述三个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在所述第一链路上被配置的最大发送功率值的单位是dBm(毫分贝);所述当前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发送功率值的单位是dBm,或者所述第一链路上期望的最大发送功率值的单位是dBm,或者所述第一链路上估计的发送功率值的单位是dBm;所述第一参数的单位是dB(分贝)。
作为上述三个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链路上被配置的所述最大发送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在所述第一链路上被配置的最大发送功率值与当前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比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在所述第一链路上被配置的最大发送功率值与在所述第一链路上期望的最大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比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在所述第一链路上被配置的最大发送功率值与所述第一节点估计的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比值。
作为上述三个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在所述第一链路上被配置的最大发送功率值的单位是mW;所述当前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发送功率值的单位是mW,或者所述第一链路上期望的最大发送功率值的单位是mW,或者所述第一链路上估计的发送功率值的单位是mW。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请求增加在所述第一链路上被配置的最大发送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请求降低在所述第一链路上被配置的最大发送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请求调整在所述第一链路上被配置的最大发送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不能超过所述第一参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低于所述第一参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等于所述第一参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无线信号的最大发送功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的单位是dBm。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的单位是mW。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参考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PSCCH(PhysicalSidelinkControlChannel,物理副链路控制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PSSCH(PhysicalSidelinkSharedChannel,物理副链路共享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PSBCH(PhysicalSidelinkBroadcastChannel,物理副链路广播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PSDCH(PhysicalSidelinkDiscoveryChannel,物理副链路发现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PSFCH(PhysicalSidelinkFeedbackChannel,物理副链路反馈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PSSS(PrimarySidelinkSynchronizationSignal,主副链路同步信号)和SSSS(SecondarySidelinkSynchronizationSignal,辅副链路同步信号)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包括Pathloss。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包括当前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距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包括RSRP(ReferenceSignalReceiver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包括RSRQ(ReferenceSignalReceiver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包括SINR(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信干噪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HARQ-ACK(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 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包括BLER(BlockErrorRate,误块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TPC(TransmissionPowerControl,发送功率控制)相关信息,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包括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期望的所述第一节点的发送功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包括参考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包括路损。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包括RSRP。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包括RSRQ。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包括SINR。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包括当前在所述第二链路上的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发送者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距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所占用的物理层信道包括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一个MACCEs(MediumAccessControlControlElements,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参数不被应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一链路中的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下降的值超过第二特定阈值。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下降的值超过第二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路损,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前确定的路损是K1(dB),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后确定的路损是K2(dB),所述K1小于所述K2,且所述K2与所述K1的差超过所述第二特定阈值。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下降的值超过第二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RSRP,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前确定的RSRP是K1(dBm),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后确定的RSRP是K2(dBm),所述K1大于所述K2,且所述K1与所述K2的差超过所述第二特定阈值。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下降的值超过第二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RSRQ,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前确定的RSRQ是K1(dB),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后确定的RSRQ是K2(dB),所述K1大于所述K2,且所述K1与所述K2的差超过所述第二特定阈值。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下降的值超过第二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发送者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距离,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前估计的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发送者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距离是K1(m),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后估计的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发送者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距离是是K2(m),所述K1小于所述K2,且所述K2与所述K1的差超过所述第二特定阈值。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特定阈值的单位是dB。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特定阈值的单位是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下降的值超过第一特定阈值。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下降的值超过第一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路损,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前确定的路损是Q1(dB),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后确定的路损是Q2(dB),所述Q1小于所述Q2,且所述Q2与所述Q1的差超过所述第一特定阈值。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下降的值超过第一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RSRP,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前确定的RSRP是Q1(dBm),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后确定的RSRP是Q2(dBm),所述Q1大于所述Q2,且所述Q1与所述Q2的差超过所述第一特定阈值。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下降的值超过第一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RSRQ,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前确定的RSRQ是Q1(dB),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后确定的RSRQ是Q2(dB),所述Q1大于所述Q2,且所述Q1与所述Q2的差超过所述第一特定阈值。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下降的值超过第一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距离,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前估计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距离是Q1(m),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后估计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距离是是Q2(m),所述Q1小于所述Q2,且所述Q2与所述Q1的差超过所述第一特定阈值。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特定阈值的单位是dB。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特定阈值的单位是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是预定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特定阈值是预定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是通过RRC信令配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特定阈值是通过RRC信令配置的。
实施例2
实施例2示例了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
图2说明了5GNR,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及LTE-A(Long-TermEvolution Advanced,增强长期演进)系统的网络架构200的图。5GNR或LTE网络架构200可称为EPS(Evolved PacketSystem,演进分组系统)200某种其它合适术语。EPS200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201,以及包括一个与UE201进行副链路通信的UE241,NG-RAN(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202,EPC(EvolvedPacketCore,演进分组核心)/5G-CN(5G-CoreNetwork,5G核心网)210,HSS(HomeSubscriberServer,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220和因特网服务230。EPS可与其它接入网络互连,但为了简单未展示这些实体/接口。如图所示,EPS提供包交换服务,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了解,贯穿本申请呈现的各种概念可扩展到提供电路交换服务的网络或其它蜂窝网络。NG-RAN包括NR节点B(gNB)203和其它gNB204。gNB203提供朝向UE201的用户和控制平面协议终止。gNB203可经由Xn接口(例如,回程)连接到其它gNB204。gNB203也可称为基站、基站收发台、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器、收发器功能、基本服务集合(BSS)、扩展服务集合(ESS)、TRP(发送接收节点)或某种其它合适术语。gNB203为UE201提供对EPC/5G-CN210的接入点。UE201的实例包括蜂窝式电话、智能电话、会话起始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非地面基站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装置、视频装置、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相机、游戏控制台、无人机、飞行器、窄带物联网设备、机器类型通信设备、陆地交通工具、汽车、可穿戴设备,或任何其它类似功能装置。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将UE201称为移动台、订户台、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装置、无线装置、无线通信装置、远程装置、移动订户台、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汽车、交通工具或某个其它合适术语。gNB203通过S1/NG接口连接到EPC/5G-CN210。EPC/5G-CN210包括MME(MobilityManagement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AMF(AuthenticationManagementField,鉴权管理域)/UPF(UserPlaneFunction,用户平面功能)211、其它MME/AMF/UPF214、S-GW(ServiceGateway,服务网关)212以及P-GW(PacketDateNetwork Gate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13。MME/AMF/UPF211是处理UE201与EPC/5G-CN210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大体上,MME/AMF/UPF211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所有用户IP(InternetProtocal,因特网协议)包是通过S-GW212传送,S-GW212自身连接到P-GW213。P-GW213提供UEIP地址分配以及其它功能。P-GW213连接到因特网服务230。因特网服务230包括运营商对应因特网协议服务,具体可包括因特网、内联网、IMS(IPMultimedia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和包交换串流服务。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gNB203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41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与所述gNB203之间的空中接口是Uu接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与所述UE241之间的空中接口是PC5接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与所述gNB203之间的无线链路是蜂窝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与所述UE241之间的无线链路是副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是所述UE201,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节点是所述gNB203覆盖内的一个终端。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是所述UE201,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节点是所述gNB203覆盖外的一个终端。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均被所述第二节点服务。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属于一个终端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一辆汽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节点是一辆汽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一个交通工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节点是一个交通工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是一个基站。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一个RSU(RoadSideUnit,路边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节点是一个RSU。
实施例3
实施例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附图3所示。附图3是说明用于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无线电协议架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用三个层展示用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层1、层2和层3。层1(L1层)是最低层且实施各种PHY(物理层)信号处理功能。L1层在本文将称为PHY301。层2(L2层)305在PHY301之上,且负责通过PHY301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链路。在用户平面中,L2层305包括MAC(MediumAccess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子层302、RLC(RadioLinkControl,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子层303和PDCP(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304,这些子层终止于网络侧上的第二节点处。虽然未图示,但第一节点可具有在L2层305之上的若干上部层,包括终止于网络侧上的P-GW处的网络层(例如,IP层)和终止于连接的另一端(例如,远端UE、服务器等等)处的应用层。PDCP子层304提供不同无线电承载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PDCP子层304还提供用于上部层数据包的标头压缩以减少无线电发射开销,通过加密数据包而提供安全性,以及提供第二节点之间的对UE的越区移交支持。RLC子层303提供上部层数据包的分段和重组装,丢失数据包的重新发射以及数据包的重排序以补偿由于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造成的无序接收。MAC子层302提供逻辑与输送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MAC子层302还负责在第一节点之间分配一个小区中的各种无线电资源(例如,资源块)。MAC子层302还负责HARQ操作。在控制平面中,用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对于物理层301和L2层305来说大体上相同,但没有用于控制平面的标头压缩功能。控制平面还包括层3(L3层)中的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电资源控制)子层306。RRC子层306负责获得无线电资源(即,无线电承载)且使用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RRC信令来配置下部层。
作为一个实施例,附图3中的无线协议架构适用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附图3中的无线协议架构适用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附图3中的无线协议架构适用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于所述RRC子层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于所述PHY30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于所述MAC子层30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生成于所述PHY30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生成于所述MAC子层30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生成于所述PHY30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生成于所述MAC子层30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中的任一第一类无线信号生成于所述PHY30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中的任一第一类无线信号生成于所述MAC子层30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息生成于所述RRC子层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息生成于所述MAC子层30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息生成于所述PHY301。
实施例4
实施例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的示意图,如附图4所示。图4是在接入网络中相互通信的第一通信设备450以及第二通信设备410的框图。
第一通信设备450包括控制器/处理器459,存储器460,数据源467,发射处理器468,接收处理器456,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57,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发射器/接收器454和天线452。
第二通信设备410包括控制器/处理器475,存储器476,接收处理器470,发射处理器416,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72,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发射器/接收器418和天线420。
在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的传输中,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处,来自核心网络的上层数据包被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475。控制器/处理器475实施L2层的功能性。在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的传输中,控制器/处理器475提供标头压缩、加密、包分段和重排序、逻辑与输送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以及基于各种优先级量度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控制器/处理器475还负责丢失包的重新发射,和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的信令。发射处理器416和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发射处理器416实施编码和交错以促进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处的前向错误校正(FEC),以及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振幅调制(M-QAM))的信号群集的映射。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对经编码和调制后的符号进行数字空间预编码,包括基于码本的预编码和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和波束赋型处理,生成一个或多个空间流。发射处理器416随后将每一空间流映射到子载波,在时域和/或频域中与参考信号(例如,导频)多路复用,且随后使用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以产生载运时域多载波符号流的物理信道。随后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对时域多载波符号流进行发送模拟预编码/波束赋型操作。每一发射器418把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提供的基带多载波符号流转化成射频流,随后提供到不同天线420。
在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的传输中,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处,每一接收器454通过其相应天线452接收信号。每一接收器454恢复调制到射频载波上的信息,且将射频流转化成基带多载波符号流提供到接收处理器456。接收处理器456和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实施L1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对来自接收器454的基带多载波符号流进行接收模拟预编码/波束赋型操作。接收处理器456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将接收模拟预编码/波束赋型操作后的基带多载波符号流从时域转换到频域。在频域,物理层数据信号和参考信号被接收处理器456解复用,其中参考信号将被用于信道估计,数据信号在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中经过多天线检测后恢复出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为目的地的任何空间流。每一空间流上的符号在接收处理器456中被解调和恢复,并生成软决策。随后接收处理器456解码和解交错所述软决策以恢复在物理信道上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发射的上层数据和控制信号。随后将上层数据和控制信号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459。控制器/处理器459实施L2层的功能。控制器/处理器459可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460相关联。存储器460可称为计算机可读媒体。在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50的传输中,控制器/处理器459提供输送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多路分用、包重组装、解密、标头解压缩、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来自核心网络的上层数据包。随后将上层数据包提供到L2层之上的所有协议层。也可将各种控制信号提供到L3以用于L3处理。
在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的传输中,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处,使用数据源467来将上层数据包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459。数据源467表示L2层之上的所有协议层。类似于在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的传输中所描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处的发送功能,控制器/处理器459基于无线资源分配来实施标头压缩、加密、包分段和重排序以及逻辑与输送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实施用于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L2层功能。控制器/处理器459还负责丢失包的重新发射,和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的信令。发射处理器468执行调制映射、信道编码处理,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57进行数字多天线空间预编码,包括基于码本的预编码和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和波束赋型处理,随后发射处理器468将产生的空间流调制成多载波/单载波符号流,在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57中经过模拟预编码/波束赋型操作后再经由发射器454提供到不同天线452。每一发射器454首先把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57提供的基带符号流转化成射频符号流,再提供到天线452。
在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的传输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处的功能类似于在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的传输中所描述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处的接收功能。每一接收器418通过其相应天线420接收射频信号,把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化成基带信号,并把基带信号提供到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72和接收处理器470。接收处理器470和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72共同实施L1层的功能。控制器/处理器475实施L2层功能。控制器/处理器475可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476相关联。存储器476可称为计算机可读媒体。在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的传输中,控制器/处理器475提供输送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多路分用、包重组装、解密、标头解压缩、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来自UE450的上层数据包。来自控制器/处理器475的上层数据包可被提供到核心网络。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装置至少: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以及当触发条件满足时,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所述触发条件;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包括:一种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产生动作,所述动作包括: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以及当触发条件满足时,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所述触发条件;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装置至少:发送第二无线信号;以及接收第一信息;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触发条件,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装置包括:一种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产生动作,所述动作包括:发送第二无线信号;以及接收第一信息;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触发条件,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装置至少: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触发条件,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接收者包括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装置包括:一种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产生动作,所述动作包括: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触发条件,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接收者包括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对应本申请中的第一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对应本申请中的第二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对应本申请中的第三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是一个UE。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是一个UE。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是一个基站。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452,所述接收器454,所述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所述接收处理器456,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59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接收第一无线信号;所述天线420,所述发射器418,所述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所述发射处理器416,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75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452,所述接收器454,所述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所述接收处理器456,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59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接收第二无线信号;所述天线420,所述发射器418,所述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所述发射处理器416,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75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452,所述发射器454,所述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57,所述发射处理器468,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59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所述天线420,所述接收器418,所述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72,所述接收处理器470,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75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接收第一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452,所述接收器454,所述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所述接收处理器456,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59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接收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所述天线420,所述发射器418,所述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所述发射处理器416,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75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发送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452,所述接收器454,所述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所述接收处理器456,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59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接收第二信息;所述天线420,所述发射器418,所述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所述发射处理器416,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75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发送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发射器454,所述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57,所述发射处理器468,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59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确定第一功率值和第二功率值。
实施例5
实施例5示例了一个第一信息的流程图,如附图5所示。在附图5中,第一节点U1第二节点U2之间通过空中接口进行通信,且第一节点U1和第三节点U3之间也通过空中接口进行通信。图中所示的方框F0和F1中的步骤是可选的。
对于第一节点U1,在步骤S10中接收第二信息,在步骤S11中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在步骤S12中确定第一功率值和第二功率值,在步骤S13中确定触发条件满足并发送第一信息。
对于第二节点N2,在步骤S20中发送第二信息,在步骤S21中发送第二无线信号,在步骤S22中接收第一信息。
对于第三节点U3,在步骤S30中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实施例5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所述触发条件;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与所述第一功率值的差等于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值;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与所述第二功率值的差等于第二参数,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功率值;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数;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和所述第一定时器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路损,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前确定的路损是L1(dB),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后确定的路损是L2(dB),所述L1与所述L2的差的绝对值超过所述第二特定阈值。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RSRP,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前确定的RSRP是L1(dBm),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后确定的RSRP是L2(dBm),所述L1与所述L2的差的绝对值超过所述第二特定阈值。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RSRQ,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前确定的RSRQ是L1(dB),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后确定的RSRQ是L2(dB),所述L1与所述L2的差的绝对值超过所述第二特定阈值。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发送者到所述第一节点U1的距离,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前估计的所述第二节点N2到所述第一节点U1的距离是L1(m),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之后估计的所述第二节点N2到所述第一节点U1的距离是是L2(m),所述L1与所述L2的差的绝对值超过所述第二特定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指示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所述变化。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路损,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前确定的路损是L1(dB),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后确定的路损是L2(dB),所述L1与所述L2的差的绝对值超过所述第一特定阈值。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RSRP,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前确定的RSRP是L1(dBm),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后确定的RSRP是L2(dBm),所述L1与所述L2的差的绝对值超过所述第一特定阈值。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RSRQ,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前确定的RSRQ是L1(dB),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后确定的RSRQ是L2(dB),所述L1与所述L2的差的绝对值超过所述第一特定阈值。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所述第三节点U3到所述第一节点U1的距离,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前估计的所述第三节点U3到所述第一节点U1的距离是L1(m),所述第一节点U1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之后估计的所述第三节点U3到所述第一节点U1的距离是是L2(m),所述L1与所述L2的差的绝对值超过所述第一特定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计时器,且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计时器,所述第一节点U1在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计时器和所述第二计时器均已过期。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计时器通过RRC信令配置。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计时器通过RRC信令配置。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计时器是所述第一链路专属的。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计时器是所述第二链路专属的。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计时器针对副链路。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计时器针对蜂窝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中的一个第一类无线信号,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中的一个第一类信道质量。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分别由K1个终端发送。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K1个终端属于同一个终端组。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K1个终端分别属于K1个终端组,且所述K1个终端分别是所述K1个终端组的组头(GroupHead)。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K1个终端分别属于K1个终端组,且所述K1个终端分别是所述K1个终端组的组管理者(GroupManager)。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中的任一第一类无线信号包括参考信号。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分别是根据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获得的K1个路损,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路损中最大的一个。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分别是根据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获得的K1个RSRP,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RSRP中最小的一个。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分别是根据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获得的K1个RSRQ,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RSRQ中最小的一个。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分别是根据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获得的K1个距离,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距离中最大的一个。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分别是根据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获得的K1个路损变化值,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对应所述K1个路损变化值中最大的路损变化值所对应的第一类无线信号上获得的信道质量。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分别是根据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获得的K1个RSRP变化值,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对应所述K1个RSRP变化值中最大的RSRP变化值所对应的第一类无线信号上获得的信道质量。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分别是根据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获得的K1个RSRQ变化值,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对应所述K1个RSRQ变化值中最大的RSRQ变化值所对应的第一类无线信号上获得的信道质量。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分别是根据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获得的K1个距离变化值,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对应所述K1个距离变化值中最大的距离变化值所对应的第一类无线信号上获得的信道质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的单位是dBm。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通过RRC信令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通过MACCE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通过物理层动态信令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功率值是所述第一节点U1将要采用的在所述第一链路上进行无线发送的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功率值是所述第一节点U1最近采用的在所述第一链路上进行无线发送的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的单位是dBm。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通过RRC信令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通过MACCE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通过物理层动态信令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功率值是所述第一节点U1将要采用的在所述第二链路上进行无线发送的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功率值是所述第一节点U1最近采用的在所述第二链路上进行无线发送的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同时包括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参数是针对所述第二链路的PHR。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在所述第一信息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和所述第一定时器。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定时器。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是RRC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TS38.331中的PHR-Config。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是针对Sidelink的phr-PeriodicTimer,所述phr-PeriodicTimer参考TS38.33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定时器是针对Sidelink的phr-ProhibitTimer,所述phr-ProhibitTimer参考TS38.33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定时器是针对Cellular链路的phr-PeriodicTimer,所述phr-PeriodicTimer参考TS38.33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定时器是针对Cellular链路的phr-ProhibitTimer,所述phr-ProhibitTimer参考TS38.331。
实施例6
实施例6示例了一个确定触发条件是否满足的流程图,如附图6所示。在附图6中,第一节点U1执行以下步骤以确定触发条件是否满足,以及是否发送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息的流程图。
在步骤S200中,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判断所述触发条件是否被满足;
如果触发条件被满足,在步骤S201中,发送第一信息;
如果触发条件未被满足,在步骤S202中,放弃发送第一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特定阈值,且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所述触发条件被满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下降超过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特定阈值,且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下降超过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所述触发条件被满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下降超过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特定阈值,且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上升超过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所述触发条件被满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上升超过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特定阈值,且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下降超过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所述触发条件被满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上升超过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特定阈值,且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上升超过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所述触发条件被满足。
实施例7
实施例7示例了一个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的示意图,如附图7所示。在附图7中,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三节点构成一个V2X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进行蜂窝网通信;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之间的无线链路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无线链路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配置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值随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路损的变化而变化。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路损变大,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值变大。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路损变小,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最大发送功率值变小。
实施例8
实施例8示例了一个触发条件满足的示意图,如附图8所示。在附图8中,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一时间窗中检测到的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一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1),且检测到的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二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2);随后在第二时间窗中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一无线信号检测到的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三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3),且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二无线信号检测到的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四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4);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差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且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差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其中虚线框箭头表示所述第一节点的移动轨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均是路损;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一特征阈值,且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二特征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均是RSRP;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三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一特征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四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二特征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均是距离;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一特征阈值,且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二特征阈值。
实施例9
实施例9示例了另一个触发条件满足的示意图,如附图9所示。在附图9中,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一时间窗中检测到的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一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1),且检测到的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二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2);随后在第二时间窗中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一无线信号检测到的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三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3),且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二无线信号检测到的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四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4);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好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且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好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其中虚线框箭头表示所述第一节点的移动轨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均是路损;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三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一特征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四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二特征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均是RSRP;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一特征阈值,且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二特征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均是距离;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三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一特征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四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二特征阈值。
实施例10
实施例10示例了另一个触发条件满足的示意图,如附图10所示。在附图10中,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一时间窗中检测到的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一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1),且检测到的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二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2);随后在第二时间窗中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一无线信号检测到的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三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3),且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二无线信号检测到的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四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4);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好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且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差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其中虚线框箭头表示所述第一节点的移动轨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均是路损;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三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一特征阈值,且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二特征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均是RSRP;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一特征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四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二特征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均是距离;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三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一特征阈值,且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二特征阈值。
实施例11
实施例11示例了另一个触发条件满足的示意图,如附图11所示。在附图11中,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一时间窗中检测到的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一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1),且检测到的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二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2);随后在第二时间窗中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一无线信号检测到的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三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3),且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二无线信号检测到的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是第四信道质量(对应图中S4);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差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且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好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其中虚线框箭头表示所述第一节点的移动轨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均是路损;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一特征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四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二特征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均是RSRP;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三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一特征阈值,且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二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二特征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均是距离;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一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一特征阈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质量减去所述第四信道质量的差大于第二特征阈值。
实施例12
实施例12示例了一个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的示意图,如附图12所示。在附图12中,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分别被K1个终端发送,所述K1个终端分别对应图中的终端#1至终端#K1。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K1个终端分别构成K1个V2X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K1个终端中的任一终端的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均受限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个终端属于一个终端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个终端中的任一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的距离均不大于第一距离阈值且不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二距离阈值的单位均是米;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二距离阈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二距离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个终端中的任一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的路损均不大于第一路损阈值且不小于第二路损阈值;所述第一路损阈值和所述第二路损阈值的单位均是米;所述第一路损阈值和所述第二路损阈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路损阈值和所述第二路损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实施例13
实施例13示例了一个第一节点中的结构框图,如附图13所示。附图13中,第一节点1300包括第一接收机1301和第一发射机1302。
第一接收机1301,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
第一发射机1302,当触发条件满足时,发送第一信息;
实施例13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所述触发条件;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计时器,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计时器,所述第一节点在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计时器和所述第二计时器均已过期。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中的一个第一类无线信号,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中的一个第一类信道质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发射机1302确定第一功率值和第二功率值;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与所述第一功率值的差等于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值;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与所述第二功率值的差等于第二参数,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功率值;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接收机1301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和所述第一定时器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接收机1301包括实施例4中的天线452、接收器454、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接收处理器456、控制器/处理器459中的至少前4者。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发射机1302包括实施例4中的天线452、发射器454、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57、发射处理器468、控制器/处理器459中的至少前4者。
实施例14
实施例14示例了一个第二节点中的结构框图,如附图14所示。附图14中,第二节点1400包括第二发射机1401和第二接收机1402。
第二发射机1401,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第二接收机1402,接收第一信息;
实施例14中,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触发条件,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计时器,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计时器,所述第一节点在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计时器和所述第二计时器均已过期。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中的一个第一类无线信号,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分别被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用于确定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中的一个第一类信道质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与第一功率值的差等于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值;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与第二功率值的差等于第二参数,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功率值;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发射机1401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和所述第一定时器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发射机1401包括实施例4中的天线420、发射器418、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发射处理器416、控制器/处理器475中的至少前4者。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接收机1402包括实施例4中的天线420、接收器418、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72、接收处理器470、控制器/处理器475中的至少前4者。
实施例15
实施例15示例了一个第三节点中的结构框图,如附图15所示。附图15中,第三节点1500包括第三发射机1501。
第三发射机1501,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实施例15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触发条件,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接收者包括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计时器,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计时器,所述第一节点在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计时器和所述第二计时器均已过期。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中的一个第一类无线信号,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分别被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用于确定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中的一个第一类信道质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与所述第一功率值的差等于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值;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与所述第二功率值的差等于第二参数,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功率值;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发射机1501包括实施例4中的天线420、发射器418、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发射处理器416、控制器/处理器475中的至少前4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硬盘或者光盘等。可选的,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于任何特定形式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本申请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上网卡,低功耗设备,eMTC设备,NB-IoT设备,车载通信设备,交通工具,车辆,RSU,飞行器,飞机,无人机,遥控飞机等无线通信设备。本申请中的基站包括但不限于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家庭基站,中继基站,eNB,gNB,传输接收节点TRP,GNSS,中继卫星,卫星基站,空中基站,RSU等无线通信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
第一发射机,当触发条件满足时,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或者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且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是通过RRC信令配置的;所述第二特定阈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二特定阈值是通过RRC信令配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计时器,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计时器,所述第一节点在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计时器和所述第二计时器均已过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中的一个第一类无线信号,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中的一个第一类信道质量,所述K1是大于1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机确定第一功率值和第二功率值;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与所述第一功率值的差等于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值;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与所述第二功率值的差等于第二参数,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功率值;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
6.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射机,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当触发条件满足时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或者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且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是通过RRC信令配置的;所述第二特定阈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二特定阈值是通过RRC信令配置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第一计时器,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第二计时器,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在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计时器和所述第二计时器均已过期。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中的一个第一类无线信号,所述K1个第一类无线信号分别被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用于确定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第一类信道质量中的一个第一类信道质量,所述K1是大于1的正整数。
9.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三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发射机,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触发条件,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或者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且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接收者包括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是通过RRC信令配置的;所述第二特定阈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二特定阈值是通过RRC信令配置的。
10.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
当触发条件满足时,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或者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且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是通过RRC信令配置的;所述第二特定阈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二特定阈值是通过RRC信令配置的。
11.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触发条件,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或者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且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是通过RRC信令配置的;所述第二特定阈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二特定阈值是通过RRC信令配置的。
12.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三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分别被用于确定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质量共同被用于确定触发条件,当所述触发条件满足时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或者所述触发条件满足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二特定阈值且所述第一链路的所述信道质量的变化超过第一特定阈值;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仅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接收者包括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特定阈值是通过RRC信令配置的;所述第二特定阈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二特定阈值是通过RRC信令配置的。
CN202310573450.9A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65283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3450.9A CN116528343A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6747.6A CN111586826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202310573450.9A CN116528343A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6747.6A Division CN111586826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8343A true CN116528343A (zh) 2023-08-01

Family

ID=720408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73450.9A Pending CN116528343A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201910116747.6A Active CN111586826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6747.6A Active CN111586826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284323B2 (zh)
CN (2) CN11652834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7186B (zh) * 2018-02-13 2020-06-3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812394B2 (en) * 2019-08-08 2023-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transmit power control commands
US20220095244A1 (en) * 2020-09-21 2022-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headroom report for sidelinks in dual connectivity configuration
US20220095243A1 (en) * 2020-09-21 2022-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headroom report for sidelinks in dual connectivity configu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40366B1 (ko) * 2010-06-28 2017-05-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최대 전송 전력을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070417B2 (en) * 2012-05-23 2018-09-04 Kyocer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device-to-device (D2D) control data from a first D2D device to a second D2D device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562658B (en) * 2012-10-10 2016-12-11 Apple Inc Triggering cell transition in an uplink power limited condition
CN103781111A (zh) * 2012-10-23 2014-05-07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功率余量的方法
WO2015020440A1 (en) * 2013-08-06 2015-02-12 Lg Electronics Inc. Th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361833B2 (en) * 2013-12-11 2019-07-23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451282A (zh) * 2014-08-22 2016-03-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中继终端重选的方法及设备
WO2016162803A1 (en) * 2015-04-09 2016-10-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transmission methods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16183710A1 (zh) * 2015-05-15 2016-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用于选择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EP3777259A1 (en) * 2018-04-09 2021-02-1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V2x communication over multiple radio access types
EP3815450A1 (en) * 2018-06-28 2021-05-05 Convida Wireless, Llc Prioritization procedures for nr v2x sidelink shared channel data transmission
US11936593B2 (en) * 2019-07-22 2024-03-19 Ofinno, Llc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6826B (zh) 2023-06-16
US20200267621A1 (en) 2020-08-20
CN111586826A (zh) 2020-08-25
US11284323B2 (en)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6826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07998A1 (zh) 一种用于功率调整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67830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1005164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use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ode
CN112468271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5623594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06681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90291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1866790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26473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23389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23779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51658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88760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24320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04921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98560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51021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used in node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2019180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0771058B (zh) 一种被用于波束赋形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7579238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6234034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7459198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7675135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6015373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