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8760B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8760B
CN111988760B CN201910430092.XA CN201910430092A CN111988760B CN 111988760 B CN111988760 B CN 111988760B CN 201910430092 A CN201910430092 A CN 201910430092A CN 111988760 B CN111988760 B CN 111988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channel information
node
candidat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00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88760A (zh
Inventor
蒋琦
张晓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027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6984A/zh
Priority to CN201910430092.XA priority patent/CN111988760B/zh
Priority to CN202210417606.XA priority patent/CN1148452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8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8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88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87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第一节点首先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第一信道信息;其次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随后发送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本申请通过设计将第一信道信息和第二信道信息共同用于确定第一索引,进而将信道占用情况体现到调制编码方式的选择中,以优化副链路的传输性能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物联网或车联网系统中副链路上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迅猛发展的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业务,3GPP也开始启动了在NR框架下的标准制定和研究工作。目前3GPP已经完成了面向5G V2X业务的需求制定工作,并写入标准TS22.886中。3GPP为5G V2X业务定义了4大应用场景组(Use Case Groups),包括:自动排队驾驶(Vehicles Platnooning),支持扩展传感(Extended Sensors),半/全自动驾驶(Advanced Driving)和远程驾驶(Remote Driving)。在3GPP RAN#80次全会上已启动基于NR的V2X技术研究,且在RAN1 2019第一次AdHoc会议上同意将V2X对中发送端和接收端的Pathloss(路损)作为V2X的发送功率的参考。
Rel-15基于NR的V2X中,副链路上的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被引入到物理层汇报中以增加副链路上频谱效率,进而在PSSCH(Physical SidelinkShared Channel,物理副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端,如何通过CQI汇报来确定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式)的方法将会需要被重新设计。
发明内容
Rel-13/14的V2X系统中,终端可以通过感知(Sensing)子信道(Subchannel)的占用情况,自行确定PSCCH(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副链路控制信道)以及PSSCH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基于NR的V2X中,可以通过副链路上的CQI的汇报来体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信道质量,进而提高副链路上传输的频谱效率。信道感知的CBR(ChannelBusy Ratio,信道忙碌比率)结果是在发送端感知到的子信道占用情况,而CQI是接收端感知的副链路的信道质量;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以实现将CBR及CQI同时应用到副链路的调度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基站中。与此同时,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第一信道信息;
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
发送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当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对应所述第一节点测量获得的CBR,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对应所述第一节点收到的来自副链路数据信道接收端的CQI反馈时;所述第一节点在综合考虑第一信道信息和第二信道信息确定合适的所述第一索引,即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进而改进副链路上的性能。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原理在于:当CBR较大时,即使CQI反馈说明副链路上信道较好,所述第一节点也需要较为保守的选择MCS,以避免潜在的其他用户的干扰;同样的,当CBR较小时,即使CQI反馈说明副链路上信道一般,所述第一节点也可采用较为激进的MCS选择,以提高副链路频谱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一偏移量的和;所述第一偏移量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将第一偏移量和第一信道信息建立联系,通过第一偏移量将CBR考虑到MCS的选择中;当CBR较大时,通过第一偏移量将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者推荐的CQI所对应的码率适当降低并应用于第二信号,以保证传输性能;当CBR较小时,通过第一偏移量将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者推荐的CQI所对应的码率适当提高并应用于第二信号,以提高频谱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二偏移量的和,且所述第一索引不小于第二索引与第三偏移量的差;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均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将第二偏移量以及第三偏移量和第一信道信息建立联系,通过第二偏移量和第三偏移量将CBR考虑到MCS的选择中;进而根据CQI反馈以及第二偏移量和第三偏移量,在结合CBR的基础上给第一节点更大的MCS选择空间,进而灵活配置码率,改进副链路传输性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第一索引集合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任一候选索引均属于所述第一索引集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用于指示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对应第二频谱效率值,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对应第一频谱效率值区间,所述第二频谱效率值不属于所述第一频域值效率区间;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包括K1个第一类索引;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小的第一类索引,或者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大的第一类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当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者所报告的CQI超出第一节点配置的基于CBR的MCS集合时,所述第一节点采用配置的MCS集合中最大或最小的MCS发送,在保证调度自主性下保证传输性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者包括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
接收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
其中,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一偏移量的和;所述第一偏移量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二偏移量的和,且所述第一索引不小于第二索引与第三偏移量的差;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均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第一索引集合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任一候选索引均属于所述第一索引集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用于指示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对应第二频谱效率值,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对应第一频谱效率值区间,所述第二频谱效率值不属于所述第一频域值效率区间;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包括K1个第一类索引;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小的第一类索引,或者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大的第一类索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机,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第一信道信息;
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
第一发射机,发送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射机,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
第三接收机,接收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
其中,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和传统方案相比,本申请具备如下优势:
-.第一信道信息对应第一节点测量获得的CBR,第二信道信息对应第一节点收到的来自副链路数据信道接收端的CQI反馈;第一节点在综合考虑第一信道信息和第二信道信息后确定合适的第一索引,即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进而改进副链路上的性能;
-.当CBR较大时,即使CQI反馈说明副链路上信道较好,所述第一节点也需要较为保守的选择MCS,以避免潜在的其他用户的干扰;同样的,当CBR较小时,即使CQI反馈说明副链路上信道一般,所述第一节点也可采用较为激进的MCS选择,以提高副链路频谱效率;
-.将第一偏移量和第一信道信息建立联系,通过第一偏移量将CBR考虑到MCS的选择中;当CBR较大时,通过第一偏移量将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者推荐的CQI所对应的码率适当降低并应用于第二信号,以保证传输性能;当CBR较小时,通过第一偏移量将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者推荐的CQI所对应的码率适当提高并应用于第二信号,以提高频谱效率;或者,将第二偏移量以及第三偏移量和第一信道信息建立联系,通过第二偏移量和第三偏移量将CBR考虑到MCS的选择中;进而根据CQI反馈以及第二偏移量和第三偏移量,在结合CBR的基础上给第一节点更大的MCS选择空间,进而灵活配置码率,改进副链路传输性能;
-.当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者所报告的CQI超出第一节点配置的基于CBR的MCS集合时,所述第一节点采用配置的MCS集合中最大或最小的MCS发送,在保证调度自主性下保证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中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节点的处理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信号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测量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信道信息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偏移量和第一索引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偏移量和第三偏移量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偏移量、第三偏移量和第一索引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索引集合和候选索引集合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索引集合和候选索引集合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第一节点中的结构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第二节点中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实施例1示例了一个第一节点的处理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在附图1所示的100中,每个方框代表一个步骤。在实施例1中,本申请中的第一节点在步骤101中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第一信道信息;在步骤102中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在步骤103中发送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
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CBR。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不小于0且不大于100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指示在给定时间窗中检测到的第一频域资源集合上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道强度指示)大于给定门限的时隙数。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给定时间窗是连续的。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给定时间窗包括100个时隙。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给定门限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给定门限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给定门限的单位是dBm(毫分贝),或者所述给定门限的单位是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信息被用于表示第一子信道的信道占用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信息被用于表示第一子信道的占空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信息被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子信道上的平均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包括正整数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正整数个候选索引中的一个候选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候选索引集合包括正整数个候选索引,所述正整数个候选索引中的任一候选索引是一个MCS Index。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一个CQI。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一个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反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包括针对副链路数据传输的HARQ-ACK(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包括在目标时间窗中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发送者统计的NACK(Non-Acknowledgement)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副链路是Sidelink。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副链路对应PC-5(Proximity Communication-5,临近通信-5)接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副链路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所述第一节点到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所述第一节点到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的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发送者检测到的SINR。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号的MCS。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包括Q1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Q1个候选索引中的一个候选索引。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Q1个候选索引分别对应Q1个MCS索引。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Q1个候选索引分别对应Q1个不同的频谱效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在副链路上被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物理层信道包括PSFCH(Physical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物理副链路反馈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物理层信道包括PSS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测量在第一频域资源集合上执行,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不超过所述第一频域资源集合。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集合是一个BWP(BandwidthPart,带宽部分)。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集合是一个CC(ComponentCarrier,分量载波)。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集合是一个Subchannel(子信道)。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集合包括正整数个连续的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所占用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测量包括X次信道感知,所述X次信道感知分别在X个时域单元中被执行,所述X次信道感知被用于确定X个第一类测量值,所述X个第一类测量值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所述X是正整数。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个时域单元是X个时隙。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X等于100,所述X个时域单元是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隙之前的100个连续的时隙。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包括R,所述R是不小于0且不大于100的整数,所述R被用于指示所述X个第一类测量值中大于给定门限值的测量值。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X个第一类测量值中的任一测量值是在对应时域单元中检测到的S-RSSI(Sidelink RSSI,副链路接收信道强度指示)。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X个第一类测量值中的任一测量值的单位是dBm。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X个第一类测量值中的任一测量值的单位是瓦或毫瓦。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给定门限值的单位是dBm。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给定门限值的单位是瓦或毫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一个SCI(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副链路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所占用的物理层信道包括PSC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物理层信道包括PSSC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包括基带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被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包括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包括基带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空中接口被传输。
实施例2
实施例2示例了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
图2说明了5G NR,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及LTE-A(Long-TermEvolution Advanced,增强长期演进)系统的网络架构200的图。5G NR或LTE网络架构200可称为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分组系统)200某种其它合适术语。EPS 200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201,以及包括一个与UE201进行副链路通信的UE241,NG-RAN(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202,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分组核心)/5G-CN(5G-Core Network,5G核心网)210,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220和因特网服务230。EPS可与其它接入网络互连,但为了简单未展示这些实体/接口。如图所示,EPS提供包交换服务,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了解,贯穿本申请呈现的各种概念可扩展到提供电路交换服务的网络或其它蜂窝网络。NG-RAN包括NR节点B(gNB)203和其它gNB204。gNB203提供朝向UE201的用户和控制平面协议终止。gNB203可经由Xn接口(例如,回程)连接到其它gNB204。gNB203也可称为基站、基站收发台、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器、收发器功能、基本服务集合(BSS)、扩展服务集合(ESS)、TRP(发送接收节点)或某种其它合适术语。gNB203为UE201提供对EPC/5G-CN 210的接入点。UE201的实例包括蜂窝式电话、智能电话、会话起始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非地面基站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装置、视频装置、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相机、游戏控制台、无人机、飞行器、窄带物联网设备、机器类型通信设备、陆地交通工具、汽车、可穿戴设备,或任何其它类似功能装置。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将UE201称为移动台、订户台、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装置、无线装置、无线通信装置、远程装置、移动订户台、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某个其它合适术语。gNB203通过S1/NG接口连接到EPC/5G-CN 210。EPC/5G-CN 210包括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AMF(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Field,鉴权管理域)/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平面功能)211、其它MME/AMF/UPF214、S-GW(Service Gateway,服务网关)212以及P-GW(Packet Date Network Gate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13。MME/AMF/UPF211是处理UE201与EPC/5G-CN 210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大体上,MME/AMF/UPF211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所有用户IP(Internet Protocal,因特网协议)包是通过S-GW212传送,S-GW212自身连接到P-GW213。P-GW213提供UE IP地址分配以及其它功能。P-GW213连接到因特网服务230。因特网服务230包括运营商对应因特网协议服务,具体可包括因特网、内联网、IMS(IP Multimedia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和包交换串流服务。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41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与所述gNB203之间的空中接口是Uu接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与所述gNB203之间的无线链路是蜂窝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与所述UE241之间的空中接口是PC-5接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与所述UE241之间的无线链路是副链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是所述gNB203覆盖内的一个终端。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是所述gNB203覆盖外的一个终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属于一个V2X对(Pair)。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进行基于单播的V2X通信。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进行基于组播的V2X通信。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一辆汽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是一辆汽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一个交通工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是一个交通工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一个RSU(Road Side Unit,路边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是一个RSU。
实施例3
实施例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附图3所示。图3是说明用于用户平面350和控制平面300的无线电协议架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用三个层展示用于第一通信节点设备(UE,gNB或V2X中的RSU)和第二通信节点设备(gNB,UE或V2X中的RSU),或者两个UE之间的控制平面300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层1、层2和层3。层1(L1层)是最低层且实施各种PHY(物理层)信号处理功能。L1层在本文将称为PHY301。层2(L2层)305在PHY301之上,且负责通过PHY301在第一通信节点设备与第二通信节点设备以及两个UE之间的链路。L2层305包括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子层302、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子层303和PDCP(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304,这些子层终止于第二通信节点设备处。PDCP子层304提供不同无线电承载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PDCP子层304还提供通过加密数据包而提供安全性,以及提供第二通信节点设备之间的对第一通信节点设备的越区移动支持。RLC子层303提供上部层数据包的分段和重组装,丢失数据包的重新发射以及数据包的重排序以补偿由于HARQ造成的无序接收。MAC子层302提供逻辑与传输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MAC子层302还负责在第一通信节点设备之间分配一个小区中的各种无线电资源(例如,资源块)。MAC子层302还负责HARQ操作。控制平面300中的层3(L3层)中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电资源控制)子层306负责获得无线电资源(即,无线电承载)且使用第二通信节点设备与第一通信节点设备之间的RRC信令来配置下部层。用户平面350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包括层1(L1层)和层2(L2层),在用户平面350中用于第一通信节点设备和第二通信节点设备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对于物理层351,L2层355中的PDCP子层354,L2层355中的RLC子层353和L2层355中的MAC子层352来说和控制平面300中的对应层和子层大体上相同,但PDCP子层354还提供用于上部层数据包的标头压缩以减少无线电发射开销。用户平面350中的L2层355中还包括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数据适配协议)子层356,SDAP子层356负责QoS流和数据无线承载(DRB,Data Radio Bearer)之间的映射,以支持业务的多样性。虽然未图示,但第一通信节点设备可具有在L2层355之上的若干上部层,包括终止于网络侧上的P-GW处的网络层(例如,IP层)和终止于连接的另一端(例如,远端UE、服务器等等)处的应用层。
作为一个实施例,附图3中的无线协议架构适用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附图3中的无线协议架构适用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在所述PHY301,或者所述PHY351生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在所述MAC352,或者所述MAC302生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在所述RRC306生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所述PHY3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生成于所述MAC352,或者所述MAC302。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生成于所述RRC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在所述PHY301,或者所述PHY351生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在所述MAC352,或者所述MAC302生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所述PHY3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所述PHY3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生成于所述MAC352,或者所述MAC302。
实施例4
实施例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的示意图,如附图4所示。图4是在接入网络中相互通信的第一通信设备450以及第二通信设备410的框图。
第一通信设备450包括控制器/处理器459,存储器460,数据源467,发射处理器468,接收处理器456,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57,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发射器/接收器454和天线452。
第二通信设备410包括控制器/处理器475,存储器476,接收处理器470,发射处理器416,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72,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发射器/接收器418和天线420。
在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的传输中,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处,来自核心网络的上层数据包被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475。控制器/处理器475实施L2层的功能性。在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的传输中,控制器/处理器475提供标头压缩、加密、包分段和重排序、逻辑与输送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以及基于各种优先级量度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控制器/处理器475还负责丢失包的重新发射,和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的信令。发射处理器416和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发射处理器416实施编码和交错以促进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处的前向错误校正(FEC),以及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振幅调制(M-QAM))的信号群集的映射。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对经编码和调制后的符号进行数字空间预编码,包括基于码本的预编码和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和波束赋型处理,生成一个或多个空间流。发射处理器416随后将每一空间流映射到子载波,在时域和/或频域中与参考信号(例如,导频)多路复用,且随后使用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以产生载运时域多载波符号流的物理信道。随后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对时域多载波符号流进行发送模拟预编码/波束赋型操作。每一发射器418把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提供的基带多载波符号流转化成射频流,随后提供到不同天线420。
在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的传输中,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处,每一接收器454通过其相应天线452接收信号。每一接收器454恢复调制到射频载波上的信息,且将射频流转化成基带多载波符号流提供到接收处理器456。接收处理器456和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实施L1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对来自接收器454的基带多载波符号流进行接收模拟预编码/波束赋型操作。接收处理器456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将接收模拟预编码/波束赋型操作后的基带多载波符号流从时域转换到频域。在频域,物理层数据信号和参考信号被接收处理器456解复用,其中参考信号将被用于信道估计,数据信号在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中经过多天线检测后恢复出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为目的地的任何空间流。每一空间流上的符号在接收处理器456中被解调和恢复,并生成软决策。随后接收处理器456解码和解交错所述软决策以恢复在物理信道上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发射的上层数据和控制信号。随后将上层数据和控制信号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459。控制器/处理器459实施L2层的功能。控制器/处理器459可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460相关联。存储器460可称为计算机可读媒体。在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50的传输中,控制器/处理器459提供输送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多路分用、包重组装、解密、标头解压缩、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来自核心网络的上层数据包。随后将上层数据包提供到L2层之上的所有协议层。也可将各种控制信号提供到L3以用于L3处理。
在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的传输中,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处,使用数据源467来将上层数据包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459。数据源467表示L2层之上的所有协议层。类似于在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的传输中所描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处的发送功能,控制器/处理器459基于无线资源分配来实施标头压缩、加密、包分段和重排序以及逻辑与输送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实施用于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L2层功能。控制器/处理器459还负责丢失包的重新发射,和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的信令。发射处理器468执行调制映射、信道编码处理,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57进行数字多天线空间预编码,包括基于码本的预编码和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和波束赋型处理,随后发射处理器468将产生的空间流调制成多载波/单载波符号流,在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57中经过模拟预编码/波束赋型操作后再经由发射器454提供到不同天线452。每一发射器454首先把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57提供的基带符号流转化成射频符号流,再提供到天线452。
在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的传输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处的功能类似于在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的传输中所描述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处的接收功能。每一接收器418通过其相应天线420接收射频信号,把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化成基带信号,并把基带信号提供到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72和接收处理器470。接收处理器470和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72共同实施L1层的功能。控制器/处理器475实施L2层功能。控制器/处理器475可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476相关联。存储器476可称为计算机可读媒体。在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的传输中,控制器/处理器475提供输送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多路分用、包重组装、解密、标头解压缩、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来自UE450的上层数据包。来自控制器/处理器475的上层数据包可被提供到核心网络。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装置至少: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第一信道信息;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以及发送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包括:一种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产生动作,所述动作包括: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第一信道信息;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以及发送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装置至少: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接收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装置包括:一种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产生动作,所述动作包括: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接收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对应本申请中的第一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对应本申请中的第二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450是一个UE。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410是一个UE。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452,所述接收器454,所述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所述接收处理器456,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59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第一信道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452,所述接收器454,所述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所述接收处理器456,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59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所述天线420,所述发射器418,所述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所述发射处理器416,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75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所述天线452,所述发射器454,所述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57,所述发射处理器468,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59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发送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所述天线420,所述接收器418,所述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72,所述接收处理器470,所述控制器/处理器475中的至少之一被用于接收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
实施例5
实施例5示例了一个第一信号的流程图,如附图5所示。在附图5中,第一节点U1与第二节点U2之间通过副链路进行通信。
对于第一节点U1,在步骤S10中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第一信道信息;在步骤S11中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在步骤S12中发送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
对于第二节点U2,在步骤S20中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在步骤S21中接收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
实施例5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一偏移量的和;所述第一偏移量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候选索引集合包括所有不大于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一偏移量的和的候选索引。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索引是一个CQI。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索引对应一个频谱效率值。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偏移量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取值范围不超过L1个区间,所述L1个区间分别对应L1个偏移量,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取值属于L1个区间中的给定区间,所述第一偏移量等于所述L1个偏移量中所述给定区间所对应的偏移量。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L1个偏移量分别是L1个整数。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L1个区间分别对应L1个取值范围,所述L1个取值范围中的任一取值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均是非负整数。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L1个区间分别对应L1个SINR范围。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偏移量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信道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偏移量。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偏移量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信道信息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偏移量。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偏移量是一个正整数。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偏移量是一个负整数。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偏移量等于0。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索引。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索引。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包括目标CQI,所述第二索引是第二MCS索引,且所述第二MCS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不大于所述目标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第二MCS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是所有不大于所述目标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中最大的一个频谱效率值。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包括目标RSRP,所述目标RSRP值对应所述第二索引,且所述第二索引是一个MCS索引。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包括目标RSRQ,所述目标RSRQ对应所述第二索引,且所述第二索引是一个MCS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二偏移量的和,且所述第一索引不小于第二索引与第三偏移量的差;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均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候选索引集合包括所有不大于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偏移量的和,且不小于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三偏移量的差的候选索引。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均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值范围不超过L1个区间,所述L1个区间分别对应L1个偏移量对,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值属于L1个区间中的给定区间,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分别等于所述L1个偏移量对中所述给定区间所对应的偏移量对中的两个偏移量。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L1个偏移量对分别是L1个整数对,所述L1个整数对中的任一整数对包括两个整数。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L1个偏移量对分别是L1个非负整数对,所述L1个整数对中的任一非负整数对包括两个非负整数。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L1个区间分别对应L1个取值范围,所述L1个取值范围中的任一取值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均是非负整数。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L1个区间分别对应L1个SINR范围。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均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信道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均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信道信息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偏移量是一个非负整数。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三偏移量是一个非负整数。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索引。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索引。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包括目标CQI,所述第二索引是第二MCS索引,且所述第二MCS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不大于所述目标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第二MCS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是所有不大于所述目标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中最大的一个频谱效率值。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包括目标RSRP,所述目标RSRP值对应所述第二索引,且所述第二索引是一个MCS索引。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包括目标RSRQ,所述目标RSRQ对应所述第二索引,且所述第二索引是一个MCS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索引集合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任一候选索引均属于所述第一索引集合。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包括K1个第一类索引,所述K1个第一类索引分别对应K1个MCS Index。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值范围不超过L2个区间,所述L2个区间分别对应L2个第一类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值属于L2个区间中的给定区间,所述第一索引集合是所述L2个第一类索引集合中所述给定区间所对应的第一类索引集合。
作为该子实施例的一个附属实施例,所述L2个区间与所述L2个第一类索引集合均通过RRC信令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用于指示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对应第二频谱效率值,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对应第一频谱效率值区间,所述第二频谱效率值不属于所述第一频域值效率区间;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包括K1个第一类索引;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小的第一类索引,或者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大的第一类索引。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对应所述第一频谱效率值区间的意思包括:所述K1个第一类索引集合中最大的第一类索引集合对应第一给定频谱效率值,所述K1个第一类索引集合中最小的第一类索引集合对应第二给定频谱效率值,所述第一频谱效率值区间对应不大于所述第一给定频谱效率值且不小于所述第二给定频谱效率值的频谱效率值区间。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频谱效率值不属于所述第一频域值效率区间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频谱效率值大于所述第一给定频谱效率值。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频谱效率值不属于所述第一频域值效率区间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二频谱效率值小于所述第二给定频谱效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者包括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阈值等于0.1。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阈值等于0.00001。
实施例6
实施例6示例了第一测量的示意图,如附图6所示。在附图6中,所述第一测量包括包括X次信道感知,所述X次信道感知分别在X个时域单元中被执行,所述X次信道感知被用于确定X个第一类测量值,所述X个第一类测量值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所述X是正整数;且所述第一测量均是针对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子信道的测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个时域单元分别是X个连续的时隙(Slo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个时域单元分别是X个连续的子帧(Subframe)。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个时域单元分别是X个连续的微时隙(Mini-slo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在第n个时域单元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X个时域单元是所述第(n-100)至第(n-1)个时域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等于100。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子信道在频域占用正整数个连续的PRB所对应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所述第一子信道。
实施例7
实施例7示例了一个第一信道信息的示意图,如附图7所示。针对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取值,存在L1个整数区间,分别是整数区间#1至整数区间#L1;整数区间#i是L1个整数区间中的第i个整数区间;所述整数区间#i的上限是R(i),且所述整数区间#i的下限是R(i-1);所述R(i)和所述R(i-1)均是正整数;所述L1个整数区间分别对应L1个偏移量,即图中所示的偏移量#1至偏移量#L1;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值属于所述整数区间#i,所述第一偏移量等于所述L1个偏移量中所述整数区间#i对应的偏移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L1个偏移量中的任一偏移量是一个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取值范围不小于0且不大于100。
实施例8
实施例8示例了一个第一偏移量和第一索引的示意图,如附图8所示。在附图8中,表格中的MCS是所述第一节点在不考虑所述第一偏移量和所述第一索引下能够采用的所有的MCS;虚线框中的部分是所述第一偏移量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确定的本申请中的所述候选索引集合;图中斜线填充的频谱效率值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所述第二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不大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等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是小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中最大的一个频谱效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自行从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选出一个候选索引作为所述第一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对应最高频谱效率的MCS。
实施例9
实施例9示例了一个第二偏移量和第三偏移量的示意图,如附图9所示。针对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取值,存在L1个整数区间,分别是整数区间#1至整数区间#L1;整数区间#i是L1个整数区间中的第i个整数区间;所述整数区间#i的上限是R(i),且所述整数区间#i的下限是R(i-1);所述R(i)和所述R(i-1)均是正整数;所述L1个整数区间分别对应L1个偏移量对,即图中所示的偏移量对#1至偏移量对#L1;所述偏移量对#1至偏移量对#L1中的任意偏移量对包括两个偏移量;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值属于所述整数区间#i,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分别等于所述L1个偏移量对中所述整数区间#i对应的偏移量对所包括的两个偏移量;图中斜线填充的频谱效率值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所述第二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不大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等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是小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中最大的一个频谱效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L1个偏移量对中的任一偏移量对所包括的偏移量是一个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的取值范围不小于0且不大于100。
实施例10
实施例10示例了一个第二偏移量、第三偏移量和第一索引的示意图,如附图10所示。在附图10中,表格中的MCS是所述第一节点在不考虑所述第一偏移量和所述第一索引下能够采用的所有的MCS;虚线框中的部分是所述第二偏移量、第三偏移量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确定的本申请中的所述候选索引集合;图中斜线填充的频谱效率值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所述第二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不大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等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索引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是小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中最大的一个频谱效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自行从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选出一个候选索引作为所述第一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对应最高频谱效率的MCS。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对应最低频谱效率的MCS。
实施例11
实施例11示例了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索引集合和候选索引集合示意图,如附图11所示。在附图11中,图中的表格中的所有MCS Index组成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图中斜线填充的频谱效率值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大于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的任意MCS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一个候选索引,所述候选索引是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对应频谱效率值最大的MCS。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一个候选索引,所述候选索引是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对应的频谱效率对应的MCS。
实施例12
实施例12示例了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索引集合和候选索引集合示意图,如附图12所示。在附图12中,图中的表格中的所有MCS Index组成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图中斜线填充的频谱效率值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小于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的任意MCS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一个候选索引,所述候选索引是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所对应的MCS。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一个候选索引,所述候选索引是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对应频谱效率值最小的MCS,如图中指示的第一候选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候选索引集合包括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所包括的CQI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值所对应的MCS到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对应频谱效率值最小的MCS的所有MCS,如图中指示的第一候选索引集合。
实施例13
实施例13示例了一个第一节点中的结构框图,如附图13所示。附图13中,第一节点1300包括第一接收机1301、第二接收机1302和第一发射机1303。
第一接收机1301,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第一信道信息;
第二接收机1302,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
第一发射机1303,发送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
实施例13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一偏移量的和;所述第一偏移量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二偏移量的和,且所述第一索引不小于第二索引与第三偏移量的差;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均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索引集合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任一候选索引均属于所述第一索引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用于指示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对应第二频谱效率值,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对应第一频谱效率值区间,所述第二频谱效率值不属于所述第一频域值效率区间;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包括K1个第一类索引;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小的第一类索引,或者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大的第一类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者包括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接收机1301包括实施例4中的天线452、接收器454、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接收处理器456、控制器/处理器459中的至少前4者。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接收机1302包括实施例4中的天线452、接收器454、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58、接收处理器456、控制器/处理器459中的至少前4者。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发射机1303包括实施例4中的天线452、发射器454、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57、发射处理器468、控制器/处理器459中的至少前4者。
实施例14
实施例14示例了一个第二节点中的结构框图,如附图14所示。附图14中,第二节点1400包括第二发射机1401和第三接收机1402。
第二发射机1401,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
第三接收机1402,接收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
实施例14中,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一偏移量的和;所述第一偏移量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二偏移量的和,且所述第一索引不小于第二索引与第三偏移量的差;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均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索引集合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任一候选索引均属于所述第一索引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用于指示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对应第二频谱效率值,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对应第一频谱效率值区间,所述第二频谱效率值不属于所述第一频域值效率区间;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包括K1个第一类索引;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小的第一类索引,或者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大的第一类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发射机1401包括实施例4中的天线420、发射器418、多天线发射处理器471、发射处理器416、控制器/处理器475中的至少前4者。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接收机1402包括实施例4中的天线420、接收器418、多天线接收处理器472、接收处理器470、控制器/处理器475中的至少前4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硬盘或者光盘等。可选的,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于任何特定形式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本申请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上网卡,低功耗设备,eMTC设备,NB-IoT设备,车载通信设备,交通工具,车辆,RSU,飞行器,飞机,无人机,遥控飞机等无线通信设备。本申请中的基站包括但不限于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家庭基站,中继基站,eNB,gNB,传输接收节点TRP,GNSS,中继卫星,卫星基站,空中基站,RSU等无线通信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2)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机,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第一信道信息;
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
第一发射机,发送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一偏移量的和;所述第一偏移量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二偏移量的和,且所述第一索引不小于第二索引与第三偏移量的差;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均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第一索引集合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任一候选索引均属于所述第一索引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用于指示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对应第二频谱效率值,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对应第一频谱效率值区间,所述第二频谱效率值不属于所述第一频谱效率值区间;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包括K1个第一类索引;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小的第一类索引,或者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大的第一类索引。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者包括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者包括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者包括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射机,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
第三接收机,接收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
其中,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一偏移量的和;所述第一偏移量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二偏移量的和,且所述第一索引不小于第二索引与第三偏移量的差;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均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第一索引集合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任一候选索引均属于所述第一索引集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用于指示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对应第二频谱效率值,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对应第一频谱效率值区间,所述第二频谱效率值不属于所述第一频谱效率值区间;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包括K1个第一类索引;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小的第一类索引,或者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大的第一类索引。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1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第一信道信息;
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
发送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一偏移量的和;所述第一偏移量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二偏移量的和,且所述第一索引不小于第二索引与第三偏移量的差;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均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索引集合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任一候选索引均属于所述第一索引集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用于指示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对应第二频谱效率值,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对应第一频谱效率值区间,所述第二频谱效率值不属于所述第一频谱效率值区间;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包括K1个第一类索引;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小的第一类索引,或者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大的第一类索引。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者包括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者包括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者包括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2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二信道信息;
接收第一信令和第二信号;
其中,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执行第一测量以确定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索引是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一个候选索引;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针对副链路的信道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一偏移量的和;所述第一偏移量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共同用于确定候选索引集合的意思包括:所述第一索引不大于第二索引与第二偏移量的和,且所述第一索引不小于第二索引与第三偏移量的差;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均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索引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有关。
28.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索引集合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有关,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中的任一候选索引均属于所述第一索引集合。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被用于指示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对应第二频谱效率值,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对应第一频谱效率值区间,所述第二频谱效率值不属于所述第一频谱效率值区间;所述第一索引集合包括K1个第一类索引;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小的第一类索引,或者所述候选索引集合仅包括所述第一索引集合中最大的第一类索引。
30.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假设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采用所述第一索引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所对应的传输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阈值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
CN201910430092.XA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19887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2754.4A CN114866984A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201910430092.XA CN111988760B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202210417606.XA CN114845270A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0092.XA CN111988760B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7606.XA Division CN114845270A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202210402754.4A Division CN114866984A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8760A CN111988760A (zh) 2020-11-24
CN111988760B true CN111988760B (zh) 2022-05-24

Family

ID=7343603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7606.XA Pending CN114845270A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201910430092.XA Active CN111988760B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202210402754.4A Pending CN114866984A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7606.XA Pending CN114845270A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02754.4A Pending CN114866984A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484527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205A (zh) * 2007-02-09 2008-08-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每空间子信道的速率和功率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7615807A (zh) * 2015-05-14 2018-01-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995605A (zh) * 2016-10-27 2018-05-04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直通单播发送控制方法
WO2019050446A1 (en) * 2017-09-11 2019-03-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 INFORMATION ON A DATA CHANNEL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205A (zh) * 2007-02-09 2008-08-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每空间子信道的速率和功率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7615807A (zh) * 2015-05-14 2018-01-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995605A (zh) * 2016-10-27 2018-05-04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直通单播发送控制方法
WO2019050446A1 (en) * 2017-09-11 2019-03-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 INFORMATION ON A DATA CHANNEL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8760A (zh) 2020-11-24
CN114845270A (zh) 2022-08-02
CN114866984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5350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68271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13483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37989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2469124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55411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18398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23318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54874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55385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53597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88760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95132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88758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12550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98611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95764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70362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及其方法
CN117459198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7579234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7135591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6133023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7425170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7675135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4465700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