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8105A - 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及充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及充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8105A
CN116528105A CN202310805496.9A CN202310805496A CN116528105A CN 116528105 A CN116528105 A CN 116528105A CN 202310805496 A CN202310805496 A CN 202310805496A CN 116528105 A CN116528105 A CN 116528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ower switch
pmic
earphone charging
ear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054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28105B (zh
Inventor
陈湘程
唐闻
王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guang Tongxi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guang Tongxi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guang Tongxi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guang Tongxi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054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81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8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8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28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8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25Accumulators or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消费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及充电方法,其中,所述自启动放电电路,包括: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包括使能端EN和升压端VOUT;唤醒电路,包括第一功率开关管Q1、采样电阻R2和电压比较器U1,所述采样电阻R2一端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U1输入端与采样电阻R2串联,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功率开关管Q1和使能端EN相连接;耳机充电电路,包括耳机充电接口J1,所述耳机充电接口J1的高电位端与升压端VOUT相连接,所述耳机充电接口J1的低电位端与采样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接,并通过第一功率开关管Q1与使能端EN相连接。

Description

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及充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费电子产品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及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真无线立体声耳机(1 Wireless Stereo,TWS)通常包括无线蓝牙耳机和充电仓。充电仓通过激活功率输出的方式为耳机充电,当耳机电量充满后,充电仓通过检测并断开功率输出的方式进入低功耗模式。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充电仓一般采用霍尔元件、按键或保持高功耗等方式提供功率输出,然而,霍尔元件或按键等结构会对增加充电仓的空间局限性和成本,同时保持高功耗也会增加充电仓的耗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及充电方法,实现在保持低功耗的情况下,降低充电仓的空间局限性和充电仓的制作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包括: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包括使能端EN和升压端VOUT;
唤醒电路,包括第一功率开关管Q1、采样电阻R2和电压比较器U1,所述采样电阻R2一端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U1输入端与采样电阻R2串联,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功率开关管Q1和使能端EN相连接;
耳机充电电路,包括耳机充电接口J1,所述耳机充电接口J1的高电位端与升压端VOUT相连接,所述耳机充电接口J1的低电位端与采样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接,并通过第一功率开关管Q1与使能端EN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Q1为P沟道场效应管,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源极与耳机充电接口J1的低电位端相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漏极与PMIC的使能端EN相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栅极与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唤醒电路,还包括:
分压电阻R1,一端与采样电阻R2串联,另一端与所述耳机充电接口J1的负端相连接;
第二功率开关管Q2,并联在分压电阻R1的两端并与第一功率开关管Q1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Q2为N沟道场效应管,第二功率开关管Q2的漏极与耳机充电接口J1的低电位端相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Q2的源极与采样电阻R2串联后接地,第二功率开关管Q2的栅极与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压比较器U1的第一输入端外接参考电压VREF,其中,参考电压VREF的电压值大于采样电阻R2与耳机低功耗电流阈值的乘积,电压比较器U1的第二输入端与采样电阻R2串联,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栅极、第二功率开关管Q2的栅极和PMIC的使能端EN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还包括:
供电端VCC,为PMIC与的电源输入正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电路的外部电源VBAT+端相连接;
接地端GND,为PMIC电路的电源输入负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电路的
外部电源VBAT-端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耳机充电电路,还包括:
第一二极管D1,正极与外部电源VBAT+端相连接,负极与耳机充电接口J1的高电位端相连接;
第二二极管D2,正极与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升压端VOUT相连接,负极与耳机充电接口J1的高电位端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唤醒电路,还包括:
对地电阻R3,一端与唤醒电路的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栅极和唤醒电路的第二功率开关管Q2的栅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耳机充电仓的充电方法,应用于如本申请所述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包括:
在无线耳机放置于耳机充电接口J1的情况下,耳机充电接口J1产生充电电流,并通过第一功率开关管Q1向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使能端EN发送一个高电平的激活信号;
PMIC根据接收到所述激活信号,通过升压端VOUT开始向耳机充电接口J1输出功率;
唤醒电路的采样电阻R2在所述充电电流作用下产生的采样电压;
在所述采样电压大于电压比较器U1的参考电压VREF的情况下,第一功率开关管Q1关断,所述电压比较器U1持续向PMIC的使能端EN输出高电平的使能信号,以使PMIC持续向耳机充电接口J1输出功率。
可选地,所述充电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采样电压小于唤醒电路的电压比较器U1的参考电压VREF的情况下,第一功率开关管Q1导通,所述电压比较器U1持续向PMIC的使能端EN输出低电平的使能信号,以使PMIC停止向耳机充电接口J1输出功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及充电方法,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设计唤醒电路,通过唤醒电路采样电阻R2采集流经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电流而形成采样电压,在采样电压足够大时使电压比较器U1持续向PMIC的使能端EN输出高电平的使能信号,以使PMIC持续向耳机充电接口J1输出功率,从而实现PMIC的持续激活。这样,在无需使用霍尔元件和按键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充电仓在低耗模式下耳机进入后自启动开始功率输出功能。从而,降低了充电仓的空间局限性以及充电仓的制作成本。此外,本公开实施例在兼顾能源节省的情况下实现更多地充电仓设计方向,有效地降低了充电仓的辐射。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充电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耳机充电仓的充电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术语“对应”可以指的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A与B相对应指的是A与B之间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
在相关技术中,无线耳机可以与手机、笔记本电脑、手表等电子设备配合使用,处理电子设备的媒体、通话等音频业务,以及其他一些数据业务。例如,该音频业务可以包括为用户播放音乐、录音、视频文件中的声音、游戏中的背景音乐、来电提示音等媒体业务。还可以包括在电话、微信语音消息、音频通话、视频通话、游戏、语音助手等通话业务场景下,为用户播放对端的语音数据,或采集用户的语音数据发送给对端等。
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充电仓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为在需要充电仓进行功率输出时,通过一些操作(例如:开关充电仓的盖子、按下充电仓的按键等)使得霍尔元件或者按键产生一个信号。接收到信号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ower Management IC,PMIC)开始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现有设计中霍尔元件或者按键在充电仓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会增加产品设计的局限性、增加设计难度和制作成本。例如,使用霍尔元件和按键等方式直接激活PMIC。或者,霍尔元件和按键等等方式控制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通过MCU激活PMIC。或者,使用霍尔元件和按键等方式直接激活电源的系统级芯片(System-on-a-Chip,SoC)。或者,PMIC维持在高功耗而不进入低功耗。或者,增加霍尔元器件需要搭配磁铁一同使用,同时需要考虑到霍尔元器件摆放位置周围不能有磁场干扰等等。此外,使用按键元件会对PCB线路板在充电仓内的位置有贴近外壳的要求,或者需要两个PCB线路板互相连接实现。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应用于无线耳机的充电仓,该无线耳机可以包括配合用户的左、右耳使用的一对耳机本体。该耳机本体具体可以为耳塞式,挂耳式或入耳式耳机等。例如,该无线耳机可以是真无线立体声(1Wireless Stereo,TWS)耳机,结合图2所示,自启动放电电路包括可向无线耳机提供功率输出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11、唤醒电路12和耳机充电电路13。其中,电源管理集成电路11包括使能端EN和升压端VOUT,唤醒电路包括第一功率开关管Q1、采样电阻R2和电压比较器U1,耳机充电电路包括耳机充电接口J1。具体地,采样电阻R2一端接地。电压比较器U1输入端与采样电阻R2串联,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功率开关管Q1和使能端EN相连接。耳机充电接口J1的高电位端与升压端VOUT相连接,耳机充电接口J1的低电位端与采样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接,并通过第一功率开关管Q1与使能端EN相连接。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指令码优化的方法,通过设计唤醒电路,通过唤醒电路采样电阻R2采集流经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电流而形成采样电压,在采样电压足够大时使电压比较器U1持续向PMIC的使能端EN输出高电平的使能信号,以使PMIC持续向耳机充电接口J1输出功率,从而实现PMIC的持续激活。这样,在无需使用霍尔元件和按键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充电仓在低耗模式下耳机进入后自启动开始功率输出功能。从而,降低了充电仓的空间局限性以及充电仓的制作成本。此外,本公开实施例在兼顾能源节省的情况下实现更多地充电仓设计方向,有效地降低了充电仓的辐射。
可选地,结合图2所示,电源管理集成电路11还包括供电端VCC和接地端GND,供电端VCC为PMIC的电源输入正端,连接耳机充电电路13中的外部电源VBAT+端。接地端GND为PMIC的电源输入负端,连接耳机充电电路13中的外部电源VBAT-端。此外,升压端VOUT在PMIC工作时(输出功率)输出5V电压,在进入低功耗模式后输出不输出电压。使能端EN为PMIC工作的使能端口,通过高电平的信号可使PMIC电路工作。
可选地,结合图2所示,唤醒电路12还包括分压电阻R1、第二功率开关管Q2和对地电阻R3。具体地,第一功率开关管Q1为P沟道场效应管,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源极与耳机充电接口J1的低电位端相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漏极与PMIC的使能端EN相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栅极与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相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Q2为N沟道场效应管,并联在分压电阻R1的两端并与第一功率开关管Q1相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Q2的漏极与耳机充电接口J1的低电位端相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Q2的源极与采样电阻R2串联后接地,第二功率开关管Q2的栅极与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相连接。电压比较器U1的第一输入端外接参考电压VREF,其中,参考电压VREF的电压值大于采样电阻R2与耳机低功耗电流阈值的乘积,电压比较器U1的第二输入端与采样电阻R2串联,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栅极、第二功率开关管Q2的栅极和PMIC的使能端EN相连接。分压电阻R1与采样电阻R2串联在耳机充电接口J1的低电位端与地之间。分压电阻R1用于在耳机放入时在耳机充电电路13中耳机充电接口J1的低电位端产生高电平作用,采样电阻R2用于采样无线耳机的充电电流并通过电压表现出来。
可选地,结合图2所示,耳机充电电路13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具体地,耳机充电电路13的外部电源正端VBAT+连接第一二级管D1的正极,耳机充电电路13的外部电源负端VBAT-连接 PMIC电路11的地端GND。第一二级管D1的正极连接外部电源正端VBAT+,第一二级管D1的负端连接耳机充电接口J1的高电位端。第二二级管D2的正极连接PMIC电路11的升压端VOUT,第二二级管D2的负端连接耳机充电接口J1的高电位端。耳机充电接口J1的高电位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负端,耳机充电接口J1的低电位端连接唤醒电路12中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S极、第二功率开关管Q2的D极和采样电阻R1的连接点。
这样,本申请能够实现充电仓耳机进入后自启动开始功率输出功能,并且在不影响PMIC功率输出效率的情况下,解决了低功耗TWS充电仓所必须安装霍尔元件或者按键的问题。
结合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耳机充电仓的充电方法,应用于如本申请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包括:
步骤301:在无线耳机放置于耳机充电接口J1的情况下,耳机充电接口J1产生充电电流,并通过第一功率开关管Q1向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使能端EN发送一个高电平的激活信号。
步骤302:PMIC根据接收到激活信号,通过升压端VOUT开始向耳机充电接口J1输出功率。
步骤303:唤醒电路的采样电阻R2在充电电流作用下产生的采样电压。
步骤304:在采样电压大于电压比较器U1的参考电压VREF的情况下,第一功率开关管Q1关断,电压比较器U1持续向PMIC的使能端EN输出高电平的使能信号,以使PMIC持续向耳机充电接口J1输出功率。
步骤305:在采样电压小于唤醒电路的电压比较器U1的参考电压VREF的情况下,第一功率开关管Q1导通,电压比较器U1持续向PMIC的使能端EN输出低电平的使能信号,以使PMIC停止向耳机充电接口J1输出功率。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PMIC电路在低功耗状态下,耳机充电电路会持续检测无线耳机是否放入耳机充电接口J1中。在耳机充电电路中的耳机充电接口J1检测到无线耳机被放入,耳机充电接口J1充电低电位端产生一个高电平的激活信号。激活信号传输到PMIC电路的使能端EN,使PMIC电路的升压端VOUT开始输出5V电压。如未检测到激活信号,则PMIC电路进保持低功耗状态并持续检测无线耳机是否放入耳机充电接口J1中。循环检测唤醒电路中采样电阻R2上电压是否大于唤醒电路中电压比较器U1的参考电压VREF(即耳机低功耗阈值电压)。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果唤醒电路中采样电阻R2检测到的采样电压大于唤醒电路中电压比较器U1的参考电压VREF。则唤醒电路中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从而导通唤醒电路中的第二功率开关管Q2,关闭唤醒电路中的第一功率开关管Q1。并持续向PMIC的使能端EN输出低电平的使能信号,使得PIMC电路中的升压端VOUT持续输出5V电压。此时,PMIC电路开始向无线耳机输出功率。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持续检测唤醒电路中的采样电阻R2上的采样电压。在无线耳机充满或者移除的情况下,如果唤醒电路中的采样电阻R2检测到的采样电压小于唤醒电路中电压比较器U1的参考电压VREF(即耳机低功耗阈值电压)。则唤醒电路中的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从而关闭唤醒电路中的第二功率开关管Q2和PMIC电路中升压端VOUT的输出,导通唤醒电路中的第一功率开关管。使得PMIC电路进入低功耗模式,待有无线耳机接入耳机充电电路中的耳机充电接口J1后重复过程。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包括使能端EN和升压端VOUT;
唤醒电路,包括第一功率开关管Q1、采样电阻R2和电压比较器U1,所述采样电阻R2一端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U1输入端与采样电阻R2串联,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功率开关管Q1和使能端EN相连接;
耳机充电电路,包括耳机充电接口J1,所述耳机充电接口J1的高电位端与升压端VOUT相连接,所述耳机充电接口J1的低电位端与采样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接,并通过第一功率开关管Q1与使能端EN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Q1为P沟道场效应管,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源极与耳机充电接口J1的低电位端相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漏极与PMIC的使能端EN相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栅极与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电路,还包括:
分压电阻R1,一端与采样电阻R2串联,另一端与所述耳机充电接口J1的负端相连接;
第二功率开关管Q2,并联在分压电阻R1的两端并与第一功率开关管Q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Q2为N沟道场效应管,第二功率开关管Q2的漏极与耳机充电接口J1的低电位端相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Q2的源极与采样电阻R2串联后接地,第二功率开关管Q2的栅极与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器U1的第一输入端外接参考电压VREF,其中,参考电压VREF的电压值大于采样电阻R2与耳机低功耗电流阈值的乘积,电压比较器U1的第二输入端与采样电阻R2串联,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栅极、第二功率开关管Q2的栅极和PMIC的使能端EN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还包括:
供电端VCC,为PMIC与的电源输入正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电路的外部电源VBAT+端相连接;
接地端GND,为PMIC电路的电源输入负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电路的
外部电源VBAT-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电路,还包括:
第一二极管D1,正极与外部电源VBAT+端相连接,负极与耳机充电接口J1的高电位端相连接;
第二二极管D2,正极与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升压端VOUT相连接,负极与耳机充电接口J1的高电位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电路,还包括:
对地电阻R3,一端与唤醒电路的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栅极和唤醒电路的第二功率开关管Q2的栅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
9.一种用于耳机充电仓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包括:
在无线耳机放置于耳机充电接口J1的情况下,耳机充电接口J1产生充电电流,并通过第一功率开关管Q1向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使能端EN发送一个高电平的激活信号;
PMIC根据接收到所述激活信号,通过升压端VOUT开始向耳机充电接口J1输出功率;
唤醒电路的采样电阻R2在所述充电电流作用下产生的采样电压;
在所述采样电压大于电压比较器U1的参考电压VREF的情况下,第一功率开关管Q1关断,所述电压比较器U1持续向PMIC的使能端EN输出高电平的使能信号,以使PMIC持续向耳机充电接口J1输出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采样电压小于唤醒电路的电压比较器U1的参考电压VREF的情况下,第一功率开关管Q1导通,所述电压比较器U1持续向PMIC的使能端EN输出低电平的使能信号,以使PMIC停止向耳机充电接口J1输出功率。
CN202310805496.9A 2023-07-03 2023-07-03 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及充电方法 Active CN116528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5496.9A CN116528105B (zh) 2023-07-03 2023-07-03 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及充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5496.9A CN116528105B (zh) 2023-07-03 2023-07-03 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及充电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8105A true CN116528105A (zh) 2023-08-01
CN116528105B CN116528105B (zh) 2023-10-13

Family

ID=87390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5496.9A Active CN116528105B (zh) 2023-07-03 2023-07-03 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及充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810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6309A1 (en) * 2014-09-05 2016-03-10 Epickal AB Longitudinal arranged wireless earbuds and the charging thereof
CN109756808A (zh) * 2018-12-14 2019-05-14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便携电子设备、充电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3328504A (zh) * 2021-08-02 2021-08-31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充电电路及充电盒
CN113541220A (zh) * 2020-04-21 2021-10-22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检测电路及充电系统
WO2022042708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西安稳先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片上系统、电池组件、电子装置、电池保护电路、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蓝牙耳机、船运模式设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36898A (zh) * 2022-03-08 2022-04-12 深圳市思远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仓的无线耳机识别与充电电路及方法
CN217406709U (zh) * 2022-03-22 2022-09-0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仓、耳机及tws耳机
WO2023040654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芯片及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6309A1 (en) * 2014-09-05 2016-03-10 Epickal AB Longitudinal arranged wireless earbuds and the charging thereof
CN109756808A (zh) * 2018-12-14 2019-05-14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便携电子设备、充电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3541220A (zh) * 2020-04-21 2021-10-22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检测电路及充电系统
WO2022042708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西安稳先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片上系统、电池组件、电子装置、电池保护电路、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蓝牙耳机、船运模式设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28504A (zh) * 2021-08-02 2021-08-31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充电电路及充电盒
WO2023011278A1 (zh) * 2021-08-02 2023-02-09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充电电路及充电盒
WO2023040654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芯片及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CN114336898A (zh) * 2022-03-08 2022-04-12 深圳市思远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仓的无线耳机识别与充电电路及方法
CN217406709U (zh) * 2022-03-22 2022-09-0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仓、耳机及tws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8105B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6808B (zh) 无线便携电子设备、充电装置、系统和方法
JP5714274B2 (ja) 半導体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ら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202797874U (zh)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3607676B (zh) 一种用于耳机的线控装置及耳机
CN102404666A (zh) 音频连接器检测和配置
CN101965708A (zh) 多重发射器系统及方法
CN111869038B (zh) 电子设备的充电电路及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CN113009995B (zh) 一种供电装置及供电方法
KR20140101963A (ko) 충전 및 데이터 통신을 수행할 수 있는 시스템
EP367490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ype c usb interface, control method for type c usb interfa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407687A (zh) 一种复位电路
CN111949107B (zh) 控制包括USB Type-C接口的电子设备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09756000B (zh) 一种切换充电电路、充电器、负载终端、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16528105B (zh) 用于耳机充电仓的自启动放电电路及充电方法
KR20230035251A (ko) 용량형 변환기를 위한 구동 회로망
CN103888871A (zh) 一种用于耳机的线控装置及耳机
CN210579146U (zh) 一种低功耗电路及tws蓝牙耳机
CN107690813B (zh) 耳机及耳机的供电电路
CN203608336U (zh) 一种用于耳机的线控装置及耳机
CN104735570B (zh) 向耳机接口电路提供接口电压的电路及耳机电路
CN112003458B (zh) 通路管控制电路、电源管理芯片以及电源装置
CN104868528A (zh) 一种集成时钟功能的智能手表充电底座
JP2013025696A (ja) 多入力電源回路
CN211236604U (zh) 一种霍尔控制电路、半导体芯片及蓝牙耳机
CN101621280A (zh) 防止爆音产生的音讯输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