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7795A - 通信交互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交互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7795A
CN116527795A CN202310566510.4A CN202310566510A CN116527795A CN 116527795 A CN116527795 A CN 116527795A CN 202310566510 A CN202310566510 A CN 202310566510A CN 116527795 A CN116527795 A CN 116527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ommunication
supply unit
uni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665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彦亮
庄宪
钱争千
李标
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e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b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e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b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665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77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7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7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44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power to a repeater along the transmission lin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45Authentication, i.e. circuits for check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one component, e.g. a battery or a battery charger, and another component, e.g. a power sour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6Special purpose or proprietary protocols or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交互方法及使用该通信交互方法的通信交互系统。所述通信交互方法用于用电单元与供电单元之间的通信交互,配置一通信模组,执行以下操作:接收第一识别信息,并至少判定出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接收第二识别信息,并至少判定出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基于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新串行通信协议,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新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匹配供电单元和用电单元采用相应的旧串行通信协议或新串行通信协议。本发明的通信交互系统通过设置通信模组,可在不改变现有供电单元和用电单元的通信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使用两种不同的串行通信协议的供电单元和用电单元之间的通信连接。

Description

通信交互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交互方法及使用该通信交互方法的通信交互系统,属于园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池与放电工具,电池与充电器之间存在数据通信,由于之前产品技术和成本等限制,现有的通信方式能够传输的数据量较小,通信时还可能严重占用处理器宝贵的资源。随着技术的进步,用户体验需要提升,工具产品间需要更多、更快的数据交互,但是由于上一代的通信方式存在较多缺陷,无法满足新的需求。那么新一代的产品就面临是否支持老一代产品这个艰难的选择,如果直接采用新的通信方式,则无法实现新老产品间的兼容。如新的电池通信方式为B,老的电池通信方式为A,当新电池匹配老充电器充电,或者匹配工具放电时,都无法交互有效的信息,因为新旧产品的通信方式不通,无法识别彼此的信息。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通信交互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交互方法及使用该通信交互方法的通信交互系统,该通信交互方法通过设置通信模组,可在不改变供电单元和用电单元的通信结构的基础上,实现通信交互系统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或不同的串行通信协议的供电单元和用电单元之间的通信连接。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交互方法,用于用电单元和供电单元之间的通信交互:
配置一具有通信结构且用于在所述用电单元和所述供电单元之间建立通信的通信模组,所述通信模组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所述供电单元发送的第一识别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至少判定出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
接收所述用电单元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所回复的第二识别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至少判定出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旧串行通信协议;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旧串行通信协议;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旧串行通信协议;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新串行通信协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包括第一识别字节和第二识别字节,所述第一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供电单元的型号信息,第二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通信协议类型;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包括第三识别字节和第四识别字节,所述第三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用电单元的型号信息,第四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用电单元的所述通信协议类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0X00AA,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供电单元为使用旧串行通信协议的上一代供电单元;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0XCCAA,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供电单元为使用新串行通信协议的新一代供电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若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0X00BB,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用电单元为使用旧串行通信协议的上一代用电单元;若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0XDDBB,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用电单元为使用新串行通信协议的新一代用电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信模组还可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匹配同时适用于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方式,且所述通信方式至少包括可通信连接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线路的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信线路包括UART、1-WIRE、CAN以及IIC中的一种或几种数据总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信模组配置在所述供电单元或所述用电单元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供电单元为电池包时,所述用电单元为通过所述电池包进行供电并工作的园林工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供电单元为充电器时,所述用电单元为电池包或充电式园林工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交互方法,用于用电单元和供电单元之间的通信交互,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用电单元或所述供电单元上配置一通信模组;
所述供电单元通过所述通信模组向所述用电单元发送第一识别信息,所述通信模组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至少判定出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
所述用电单元通过所述通信模组向所述供电单元回复第二识别信息,所述通信模组基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至少判定出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所述通信模组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旧串行通信协议;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所述通信模组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旧串行通信协议;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所述通信模组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旧串行通信协议;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所述通信模组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新串行通信协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包括第一识别字节和第二识别字节,所述第一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供电单元的型号信息,第二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通信协议类型;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包括第三识别字节和第四识别字节,所述第三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用电单元的型号信息,第四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用电单元的所述通信协议类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0X00AA,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供电单元为使用旧串行通信协议的上一代供电单元;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0XCCAA,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供电单元为使用新串行通信协议的新一代供电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若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0X00BB,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用电单元为使用旧串行通信协议的上一代用电单元;若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0XDDBB,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用电单元为使用新串行通信协议的新一代用电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信模组还可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匹配同时适用于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方式,且所述通信方式至少包括可通信连接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线路的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信线路包括UART、1-WIRE、CAN以及IIC中的一种或几种数据总线。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交互系统,包括供电单元、用电单元以及用于通信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模组,所述通信模组包括硬件电路、连接端子以及集成在所述硬件电路上的供电线路及通信线路;且所述通信模组在其本身具有的通信结构的基础上,匹配和调用同时适用于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的串行通信协议和通信方式,以在所述用电单元和所述供电单元之间建立通信;且所述通信交互系统还可用于前述的通信交互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通信交互方法通过通信模组判定供电单元和用电单元的串行通信协议及通信方式,在不改变现有供电单元、用电单元以及通信模组的通信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使用两种不同的串行通信协议和通信方式的供电单元和用电单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同时,使用该通信交互方法的通信交互系统,保证了不同代的供电单元、用电单元之间的通信兼容,有效延长了供电单元和用电单元的使用时间及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通信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通信交互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供电单元与用电单元之间的通信发起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供电单元与用电单元之间的通信发起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供电单元与用电单元之间的通信发起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供电单元与用电单元之间的通信发起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供电单元与用电单元之间的通信发起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供电单元与用电单元之间的通信发起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供电单元与用电单元之间的通信发起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供电单元与用电单元之间的通信发起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信交互方法,该通信交互方法用于用电单元1与供电单元2之间的通信交互,具体来讲,通信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供电单元1与用电单元2之间的通信模组3;
供电单元1通过通信模组3向用电单元2发送第一识别信息;
用电单元2通过通信模组1解析第一识别信息;以及
通信模组3在其本身具有的通信结构的基础上,匹配和调用同时适用于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的串行通信协议,以在用电单元1和供电单元2之间建立通信。
进一步的,通信交互方法还包括用电单元2根据通信模组3解析的第一识别信息,通过通信模组3向供电单元1回复第二识别信息,并经由通信模组3进行解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的通信结构是指供电单元1、用电单元2以及通信模组3本身具有的用于进行交互通信的串行通信协议及通信方式,且在本申请中,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信线路的结构与数量。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得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为相对设置供电和用电器具,具体来讲,在园林机械领域中,若供电单元1为电池包,则用电单元2可为通过电池包进行供电并工作的园林工具,如割草机、扫雪机、链锯等;而当供电单元1位充电器时,用电单元2则可为充电电池包或充电式园林工具,即,在本发明中,通信交互系统200中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的具体选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于此不予限制。
具体来讲,本发明的通信交互方法主要应用于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通信建立的起始阶段,即在通信建立的起始阶段由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之中的至少一方发起通信请求(在本发明中以供电单元1发起请求为例),另一方(在本发明中以用电单元2为例)在接收到解析后的数据后发送相应的通信信息进行答复,最终供电单元1继续发送下一帧数据,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之间的通信建立结束。
进一步的,通信模组3用于提供供电单元1与用电单元2之间的通信接口,包括硬件电路、连接端子以及集成在硬件电路上的供电线路及通信线路;进一步的,通行模组3上集成有多种串行通信协议及通信方式,如此设置,使得通信模组3可在其本身具有的通信结构的基础上,匹配和调用同时适用于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的串行通信协议及通信方式,以在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之间建立通信。
具体来讲,供电单元1通过通信模组3向用电单元2发送第一识别信息,用电单元2通过通信模组3解析第一识别信息并向供电单元1传递的第二识别信息,其中,通信模组3还可同时或分别对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解析;且在本发明中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均包含至少两组识别字节,两组识别字节中至少一组识别字节携带有供电单元和用电单元的串行通信协议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识别信息包含携带有供电单元1的型号信息的第一识别字节和携带有供电单元1的串行通信协议信息的第二识别字节;第二识别信息包含携带有用电单元2的型号信息的第三识别字节和携带有用电单元2的串行通信协议信息的第四识别字节;如此,可在方便通信模组3对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的型号及串行通信协议进行识别及匹配的同时,简化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携带的信息内容,保证通信模组3信息识别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通信模组3还可通过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匹配同时适用于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的通信方式,在本发明中,通信方式受到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的型号的影响,且通信方式至少包括供电单元1与用电单元2的通信线路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通信模组3包括用于连接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的电源正极(P+),电源负极(P-),通信线(Data),其中,通信线仅以设置有1根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事实上,由于供电单元1与用电单元2的型号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两者之间的通信方式,即通信线路的设置数量可能不同,因此,供电单元1与用电单元2中通信线路的数量可能存在差异,且当供电单元1与用电单元2之间通信线路的数量存在差异时,通信模组3可调用同时匹配于供电单元1与用电单元2的通信方式,且通信模组3的硬件电路和连极端子并不因此发生变化。
优选的,用于在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之间建立通信通道的通信方式包括UART、1-WIRE、CAN以及IIC数据总线中的一种或几种,即,在本发明中,通信模组3可在解析并选定相应的串行通信协议的基础上选定与串行通信协议相匹配的通信线路作为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之间的通信方式,保证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之间的通信稳定。
以下说明书部分将以第一识别信息包括携带有供电单元1型号信息的第一识别字节以及携带有供电单元1的串行通信协议的第二识别字节;第二识别信息包括携带有用电单元2型号信息的第三识别字节以及携带有用电单元2的串行通信协议的第四识别字节为例,并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通信交互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1为采用旧串行通信方式的上一代供电单元,用电单元2为采用新串行通信方式的新一代用电单元。
进一步的,通信模组3集成在用电单元2中且在保证用电单元2和通信模组3本身的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信模组3可接收供电单元1发送的第一识别信息,并进行解析以协助用电单元2匹配适应于供电工具1的串行通信协议及通信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开启用电单元2,用电单元2和通信模组3上电,将供电单元1通过通信模组3与用电单元2电性连接,且供电单元1被激活,然后,供电单元1发送第一识别信息0x00AA,通信模组3解析第一识别信息0x00AA中携带的第二识别字节是否为0xAA,若第二识别字节是为0xAA,则解析第一识别信息0x00AA中携带的第一识别字节是否为0xCC,若第二识别字节不为0xCC,则判定供电单元1为使用旧串行通信协议的上一代供电单元。
进一步的,用电单元2根据通信模组3解析的第一识别信息0x00AA通过通信模组3回复匹配于第一识别信息0x00AA的第二识别信息0x00BB,并通过通信模组3匹配与旧串行通信协议及与上一代供电单元符合的通信线路,进一步接收供电单元1发出的下一帧通信数据,继而进入旧串行通信阶段,完成用电单元1与供电单元2之间的通信建立。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1为采用新串行通信方式的新一代供电单元,用电单元2为采用旧串行通信方式的上一代用电单元。
进一步的,通信模组3集成在用电单元2中且在保证用电单元2和通信模组3本身的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信模组3可接收供电单元1发送的第一识别信息,并进行解析以协助供电单元1匹配适应于用电单元2的串行通信协议及通信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开启用电单元2,用电单元2和通信模组3上电,供电单元1通过通信模组3与用电单元2电性连接,使得供电单元1被激活,然后,供电单元1发送第一识别信息0xCCAA,通信模组3解析第一识别信息0x00AA中携带的第二识别字节是否为0xAA,若第二识别字节是为0xAA,则判定供电单元1为采用新串行通信协议的供电单元1。
用电单元2通过通信模组3回复第二识别信息0x00BB,通信模组3解析第二识别信息0x00BB,判定用电单元2为采用旧串行通信协议的上一代用电单元2,进一步的,通信模组3还可用于解析第一识别字节0xCC和第三识别字节0x00,判定供电单元1为新一代供电单元;用电单元2为上一代用电单元,由于供电单元1使用的新串行通信协议可向下兼容用电单元2使用的旧串行通信协议,则通信模组3匹配同时符合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的旧串行通信协议及与上一代用电单元符合的通信线路,进一步接收供电单元1发出的下一帧通信数据,继而进入旧串行通信阶段,完成用电单元1与供电单元2之间的通信建立。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1为采用新串行通信方式的新一代供电单元,用电单元2为采用新串行通信方式的新一代用电单元。
进一步的,通信模组3集成在用电单元2中且在保证用电单元2和通信模组3本身的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信模组3可接收供电单元1发送的第一识别信息及用电单元2发送的第二识别信息,通信连接供电单元1与用电单元2。
具体来讲,在本实施例中,开启用电单元2,用电单元2和通信模组3上电,将供电单元1通过通信模组3与用电单元2电性连接,且供电单元1被激活,供电单元1通过通信模组3发送第一识别信息0xCCAA,通信模组3解析第一识别信息0xCCAA中携带第二识别字节是否为0xAA,若第二识别字节是为0xAA,则解析第一识别信息0xCCAA中携带的第一识别字节是否为0xCC,若第二识别字节为0xCC,则判定供电单元1为使用新串行通信协议的新一代供电单元。
进一步的,用电单元2根据通信模组3解析的第一识别信息0xCCAA判定供电单元1为使用新串行通信协议的新一代供电单元,则通过通信模组3回复匹配于新一代供电单元第一识别信息0xCCAA的第二识别信息0xDDBB,且通信模组3可判定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均为采用新串行通信协议的新一代器具,则此时通信模组3采用新串行通信协议通信连接供电单元1与用电单元2,完成用电单元1与供电单元2之间的通信建立。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9、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1为采用旧串行通信方式的上一代供电单元,用电单元2为采用旧串行通信方式的上一代用电单元。
进一步的,通信模组3集成在用电单元2中且在保证用电单元2和通信模组3本身的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信模组3可接收供电单元1发送的第一识别信息及用电单元2发送的第二识别信息,通信连接供电单元1与用电单元2。
具体来讲,在本实施例中,开启用电单元2,用电单元2和通信模组3上电,供电单元1通过通信模组3与用电单元2电性连接,使得供电单元1被激活。供电单元1通过通信模组3发送第一识别信息0x00AA,通信模组3解析第一识别信息0x00AA中携带的第二识别字节是否为0xAA,若第二识别字节是为0xAA,则通信模组3解析第一识别字节0x00,判定供电单元1为采用旧串行通信协议的上一代供电单元。
用电单元2根据通信模组3解析的第一识别信息0x00AA通过通信模组3回复匹配于第一识别信息0x00AA的第二识别信息0x00BB,判定用电单元2为采用旧串行通信协议的上一代供电单元,由于供电单元1使用的新串行通信协议可向下兼容用电单元2使用的旧串行通信协议,则通信模组3匹配同时符合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的旧串行通信协议及与上一代用电单元符合的通信线路,进一步接收供电单元1发出的下一帧通信数据,继而进入旧串行通信阶段,完成用电单元1与供电单元2之间的通信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仅以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中有且仅有两组识别字节,且第一识别字节携带有用于判定供电单元1或用电单元2的型号信息,而第二识别字节则携带有用于判定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的串行通信协议及相应的通信方式信息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可分别包括有多组不同的识别字节,且每个字节均可携带有不同的识别信息,即,在本发明中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中包含的识别字节的数量及识别字节所携带的信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内容仅是示例性的,不应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交互系统,通信交互系统200包括供电单元1、用电单元2以及用于通信连接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的通信模组3,且在本发明中,通信模组3包括硬件电路、连接端子以及集成在硬件电路上的供电线路及通信线路;且通信模组在其本身具有的通信结构的基础上,可匹配和调用同时适用于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的串行通信协议,以在用电单元2和供电单元1之间建立通信;且本发明的通信交互系统还可用于执行前述的通信交互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为相对设置供电和用电器具,具体来讲,在园林机械领域中,若供电单元1为电池包,则用电单元2可为通过电池包进行供电并工作的园林工具,如割草机、扫雪机、链锯等;而当供电单元1位充电器时,用电单元2则可为充电电池包或充电式园林工具,即,在本发明中,通信交互系统200中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的具体选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于此不予限制。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均以通信模组3设置在用电单元2上为例进行说明,事实上,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通信模组3还可设置在供电单元1上,或是作为单独的组件存在,即,本发明中通信模组3的具体设置位置及形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于此不予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通信交互方法通过通信模组3判定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的串行通信协议及通信方式,在不改变现有供电单元1、用电单元2以及通信模组3的通信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使用两种不同的串行通信协议和通信方式的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之间的通信连接。同时,使用该通信交互方法的通信交互系统,保证了不同代的供电单元1、用电单元2之间的通信兼容,有效提升了供电单元1和用电单元2的使用时间及适用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通信交互方法,用于用电单元和供电单元之间的通信交互,其特征在于:
配置一具有通信结构且用于在所述用电单元和所述供电单元之间建立通信的通信模组,所述通信模组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所述供电单元发送的第一识别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至少判定出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
接收所述用电单元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所回复的第二识别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至少判定出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旧串行通信协议;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旧串行通信协议;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旧串行通信协议;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新串行通信协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包括第一识别字节和第二识别字节,所述第一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供电单元的型号信息,第二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通信协议类型;
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包括第三识别字节和第四识别字节,所述第三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用电单元的型号信息,第四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用电单元的所述通信协议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0X00AA,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供电单元为使用旧串行通信协议的上一代供电单元;
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0XCCAA,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供电单元为使用新串行通信协议的新一代供电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0X00BB,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用电单元为使用旧串行通信协议的上一代用电单元;
若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0XDDBB,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用电单元为使用新串行通信协议的新一代用电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组还可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匹配同时适用于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方式,且所述通信方式至少包括可通信连接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线路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线路包括UART、1-WIRE、CAN以及IIC中的一种或几种数据总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组配置在所述供电单元或所述用电单元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供电单元为电池包时,所述用电单元为通过所述电池包进行供电并工作的园林工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供电单元为充电器时,所述用电单元为电池包或充电式园林工具。
10.一种通信交互方法,用于用电单元和供电单元之间的通信交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用电单元或所述供电单元上配置一通信模组;
所述供电单元通过所述通信模组向所述用电单元发送第一识别信息,所述通信模组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至少判定出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
所述用电单元通过所述通信模组向所述供电单元回复第二识别信息,所述通信模组基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至少判定出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所述通信模组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旧串行通信协议;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所述通信模组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旧串行通信协议;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旧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所述通信模组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旧串行通信协议;
基于所述供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协议类型为新串行通信协议的判定结果,所述通信模组匹配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采用所述新串行通信协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包括第一识别字节和第二识别字节,所述第一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供电单元的型号信息,第二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通信协议类型;
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包括第三识别字节和第四识别字节,所述第三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用电单元的型号信息,第四识别字节携带有所述用电单元的所述通信协议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0X00AA,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供电单元为使用旧串行通信协议的上一代供电单元;
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0XCCAA,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供电单元为使用新串行通信协议的新一代供电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0X00BB,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用电单元为使用旧串行通信协议的上一代用电单元;
若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0XDDBB,所述通信模组判定所述用电单元为使用新串行通信协议的新一代用电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组还可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匹配同时适用于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方式,且所述通信方式至少包括可通信连接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线路的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线路包括UART、1-WIRE、CAN以及IIC中的一种或几种数据总线。
16.一种通信交互系统,包括供电单元、用电单元以及用于通信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的通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组包括硬件电路、连接端子以及集成在所述硬件电路上的供电线路及通信线路;且所述通信模组在其本身具有的通信结构的基础上,匹配和调用同时适用于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用电单元的串行通信协议和通信方式,以在所述用电单元和所述供电单元之间建立通信;且所述通信交互系统还可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交互方法。
CN202310566510.4A 2020-10-22 2020-10-22 通信交互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5277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66510.4A CN116527795A (zh) 2020-10-22 2020-10-22 通信交互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9062.2A CN112291219B (zh) 2020-10-22 2020-10-22 通信交互方法及系统
CN202310566510.4A CN116527795A (zh) 2020-10-22 2020-10-22 通信交互方法及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9062.2A Division CN112291219B (zh) 2020-10-22 2020-10-22 通信交互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7795A true CN116527795A (zh) 2023-08-01

Family

ID=744236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9062.2A Active CN112291219B (zh) 2020-10-22 2020-10-22 通信交互方法及系统
CN202310566510.4A Pending CN116527795A (zh) 2020-10-22 2020-10-22 通信交互方法及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9062.2A Active CN112291219B (zh) 2020-10-22 2020-10-22 通信交互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96905B2 (zh)
EP (1) EP3989386A1 (zh)
CN (2) CN112291219B (zh)
AU (1) AU20212546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9747B2 (en) 2007-03-15 2010-03-02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Washer for use with a surgical stapling instrument
PL2449379T3 (pl) 2009-07-02 2017-12-29 Sloan-Ketterin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Fluorescencyjne nanocząstki na bazie krzemionki
CN111682615A (zh) * 2020-06-18 2020-09-18 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电路、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70659A1 (en) * 2008-09-17 2010-03-18 Kenneth Ma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nd/or charging a battery powered usb device based on a usb port type
CN201681422U (zh) * 2010-05-25 2010-12-22 李元熙 基于rfid和can总线技术的设备取电管理系统
US8954762B2 (en) * 2010-06-08 2015-02-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eer to peer power management
KR101813125B1 (ko) * 2011-11-18 2017-12-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 및 검출 파라미터에 기초한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US9240700B2 (en) * 2012-09-07 2016-01-19 Apple Inc. Cascading power for accessories
WO2014155904A1 (ja) * 2013-03-29 2014-10-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蓄電池パック、電気機器、通信制御方法
CN206217652U (zh) * 2016-10-10 2017-06-06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充电站及电动车充电系统
DE102017204727A1 (de) * 2017-03-21 2018-09-27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Aufbau einer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Fahrzeug-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und Ladestations-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CN107425998B (zh) * 2017-04-13 2020-03-20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业wifi的通信链路保障方法
CN109660483A (zh) * 2017-10-10 2019-04-19 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嵌入式硬件通信协议及通信系统
CN110460557B (zh) * 2018-05-07 2021-02-1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的充电管理方法、装置、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车
CN108833436B (zh) * 2018-07-03 2021-07-16 一重集团(黑龙江)专项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设备通信互联的通信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1219B (zh) 2023-06-13
CN112291219A (zh) 2021-01-29
AU2021254663A1 (en) 2022-05-12
EP3989386A1 (en) 2022-04-27
US11996905B2 (en) 2024-05-28
US20220131570A1 (en) 2022-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91219B (zh) 通信交互方法及系统
CN20500322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检测仪
CN101692675B (zh) 多通道智能化数据通信处理系统
CN108963353A (zh) 电池包的主从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516919B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器
CN102413484A (zh) 一种终端设备网络链接性能的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01187811A (zh) 基于dsp的发电机励磁控制器通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034206A (zh) 一种采用后绑定通信插件的工业数据采集系统
CN105281407A (zh)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加速方法及系统
CN213228366U (zh) 充换电柜控制系统
CN206820519U (zh) 一种充放电电路和移动电源
CN103884929B (zh) 一种基于iec61850的采样率自适应电能质量监测装置
CN212231119U (zh) 一种多协议输入多协议输出快充线材
CN201464583U (zh) 基于透明转发技术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CN212012257U (zh) 具备电网检测及用电负荷辩识能力的能源网关
CN200947108Y (zh) 基于因特网的单相电能表
CN105425023A (zh) 一种电池组电压采集系统及方法
CN213340483U (zh) 一种简单的电池管理构架
CN2907796Y (zh) 游戏机套件
CN112259811A (zh) 一种简单的电池管理构架及方法
CN110401245A (zh) 电池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电池系统配电装置
CN212627313U (zh) 一种配电网状态感知与智能管理系统
CN212751843U (zh) 一种支持数据交换的移动电源电路
CN117630675A (zh) 一种电池数据交互方法及混合式电池管理系统
CN206490691U (zh) 一种深水多协议自适应通讯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