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7615A -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7615A
CN116527615A CN202310347424.4A CN202310347424A CN116527615A CN 116527615 A CN116527615 A CN 116527615A CN 202310347424 A CN202310347424 A CN 202310347424A CN 116527615 A CN116527615 A CN 116527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nt messaging
account
message
messaging software
soft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74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利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474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76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7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76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即时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公开致力于实现跨APP的即时通信,提高即时通信效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消息;目标消息为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第一账户向第一虚拟账户发送的消息;第一虚拟账户与第二账户关联,第二账户为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账户;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与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为不同的软件;目标消息包括目标内容;将目标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转换消息,并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转换消息用于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向第二账户输出目标内容。

Description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时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无线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以及数据处理终端设备尤其是移动数据处理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迅速进步,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各种类型的数据处理终端的各种即时通信软件(APP)进行即时通信。
现有技术中,即时通信只能在同一种APP之间进行,不同APP之间是无法进行多媒体信息交互的。例如如果用户1和用户2需要进行即时通信,则需要在用户1和用户2的数据处理终端上都安装相同的即时通信APP,才能进行诸如音视频的即时通信。
但是随着用户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多样性以及用户终端上所安装的APP数目的急剧膨胀,通常一个用户的数据处理终端上安装有多种即时通信APP,该用户在每一种即时通信APP上都有对应的好友,如果用户在使用当前即时通信APP的时候希望与另一种即时通信APP中的好友进行即时通信,则需要从当前即时通信APP的界面退出,并切换到所述另一种即时通信APP且要用相应的账号登录该即时通信APP,才能与该即时通信APP中的好友进行即时通信;如果希望同时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即时通信APP的好友进行即时通信,则需要用户在这些即时通信APP之间来回切换。这样一来,用户需要与数据处理终端进行多次复杂的人机交互进行切换,严重影响了用户的即时通信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即时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致力于实现跨APP的即时通信,提高即时通信效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即时通信方法,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消息;目标消息为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第一账户向第一虚拟账户发送的消息;第一虚拟账户与第二账户关联,第二账户为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账户;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与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为不同的软件;目标消息包括目标内容;将目标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转换消息,并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转换消息用于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向第二账户输出目标内容。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账户,并根据第二账户生成第一虚拟账户;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一账户与第一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账户,并根据第一账户生成第二虚拟账户;第二虚拟账户与第一账户关联;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二账户与第二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可选的,将目标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转换消息,包括:确定第一即时通信软件的第一可识别格式以及第二即时通信软件的第二可识别格式;将目标消息从第一可识别格式转换为第二可识别格式,得到转换消息。
可选的,获取目标消息之后,方法还包括:对目标消息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在校验结果通过的情况下,同意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在校验结果未通过的情况下,停止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
可选的,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一账户与第一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包括:调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预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一账户与第一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可选的,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二账户与第二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包括:调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预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二账户与第二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监控校验结果,并将校验结果进行记录,得到校验通过的消息数量以及校验未通过的消息数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即时通信装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发送单元;获取单元,被配置为用于获取目标消息;目标消息为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第一账户向第一虚拟账户发送的消息;第一虚拟账户与第二账户关联,第二账户为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账户;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与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为不同的软件;目标消息包括目标内容;处理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将目标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转换消息;发送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转换消息用于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向第二账户输出目标内容。
可选的,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二账户,并根据第二账户生成第一虚拟账户;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一账户与第一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可选的,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一账户,并根据第一账户生成第二虚拟账户;第二虚拟账户与第一账户关联;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二账户与第二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可选的,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第一即时通信软件的第一可识别格式以及第二即时通信软件的第二可识别格式;将目标消息从第一可识别格式转换为第二可识别格式,得到转换消息。
可选的,获取目标消息之后,处理单元还用于:对目标消息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在校验结果通过的情况下,同意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在校验结果未通过的情况下,停止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
可选的,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调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预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一账户与第一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可选的,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调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预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二账户与第二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可选的,处理单元还用于:监控校验结果,并将校验结果进行记录,得到校验通过的消息数量以及校验未通过的消息数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即时通信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的即时通信方法。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通信装置获取目标消息。其中,目标消息为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第一账户向第一虚拟账户发送的消息;第一虚拟账户与第二账户关联,第二账户为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账户;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与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为不同的软件;目标消息包括目标内容。即目标消息为用户1跨APP向用户2发送的消息。进一步的,即时通信装置将目标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转换消息,并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转换消息用于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向第二账户输出目标内容。因此,本公开可以实现将不同终端不同即时通信APP之间的跨APP的多媒体数据的转发。可以使得用户在使用即时通信APP时,即使终端的操作系统不同、终端设备不同、使用的即时通信APP的种类不同,也可同其他用户进行即时通信,实现了跨APP的即时通信,且期间不必进行即时通信APP间的切换,减少了人与终端设备间的人机交互操作,提高了用户的即时通信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及时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信方法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账户关系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账户关系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装置的桥接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消息校验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需要说明的,本公开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用户行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程序代码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在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相关术语以及相关技术进行介绍。
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IM):是指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信息的业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实时的传递文本、图片、视频、语音等多媒体资源。
KIM:快手企业开发设计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用于企业人员的办公聊天。
商家APP:快手电商出品的APP,供商家使用该APP进行店铺管理、接受买家咨询等。
Kafka:由Apache软件基金会开发的一个开源流处理平台,是一种高吞吐量的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
ClickHouse:一种开源的用于在线分析处理查询(Online AnalyticalProcessing,OLAP)大规模并行处理(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MPP)架构的列式存储数据库(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能够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Query Language,SQL)查询实时生成分析数据报告。
Grafana:一个开源的监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
大型平台电商公司的运营人员需要经常和商家沟通平台策略、活动以及运营指导。然而运营人员通常使用KIM软件,商家则使用商家APP和买家沟通,这样一来,导致无论是运营人员还是商家都得在多个聊天软件来回切换,沟通成本高,数据安全不可控,建联路径长且效率较低。
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即时通信方法,建立一套桥接系统,运营人员通过桥接系统把相关商家加好友或加群,运营人员的消息经过内部聊天软件(如KIM),经过桥接系统转发给商家(商家APP),以实现运营人员和商家之间跨APP通信。同理商家的消息通过桥接系统转发给运营人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方法可以适用于及时通信系统,图1示出了该及时通信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及时通信系统10包括第一用户终端11、及时通信装置(以下简称通信装置)12以及第二用户终端13。其中,第一用户终端11通过通信装置12与第二用户终端13连接。第一用户终端11与通信装置12之间可以采用有线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无线方式连接,第二用户终端13与通信装置12之间可以采用有线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无线方式连接,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用户终端11中部署有第一即时通信软件,第二用户终端13中部署有第二即时通信,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与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为不同的软件。
第一用户终端11以及第二用户终端13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桌上型计算机、云端服务器等,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用户终端11以及第二用户终端13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制。
通信装置12用于获取目标消息,将目标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转换消息,并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
通信装置12可以是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
通信装置12可以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即时通信方法。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为中转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等,本公开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制。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通信装置12和电子设备可以为相互独立的设备,也可以集成于同一设备中,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通信装置12和电子设备集成于同一设备时,通信装置12和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为该设备内部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这种情况下,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流程与“通信装置12和电子设备之间相互独立的情况下,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流程”相同。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以下实施例中,以通信装置12和电子设备相互独立设置为例进行说明。
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即时通信方法可以应用到如图1所示的通信装置,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类似设备。
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方法,包括下述S201-S203。
S201、通信装置获取目标消息。
其中,目标消息为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第一账户向第一虚拟账户发送的消息;第一虚拟账户与第二账户关联,第二账户为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账户;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与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为不同的软件;目标消息包括目标内容。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实时监测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第一账户向第一虚拟账户发送的消息,从而获取到目标消息。
需要说明的,第一账户对应的用户对象即为使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的第一用户对象,第二账户对应的用户对象即为使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的第二用户对象。第一虚拟账户则为第二用户对象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虚拟账户,该虚拟账户与第二用户对象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第二账户相关联。同理,第二虚拟账户则为第一用户对象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虚拟账户,该虚拟账户与第一用户对象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第一账户相关联。
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第一账户与第一虚拟账户具有社交关系。例如,第一虚拟账户位于第一账户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的好友列表中,或者,第一账户与第一虚拟账户位于第一即时通信软件的同一聊天群组中。
同理,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第二账户与第二虚拟账户具有社交关系。例如,第二虚拟账户位于第二账户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的好友列表中,或者,第二账户与第二虚拟账户位于第二即时通信软件的同一聊天群组中。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账户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内发送的目标消息会进入Kafka。通信装置监听Kafka的消息,当Kafka中进入新的目标消息后,通信装置则从Kafka中获取该目标消息。
S202、通信装置将目标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转换消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将目标消息的格式转换为第二即时通信软件能够识别的格式,得到转换消息。
此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本公开实施例的后续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203、通信装置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
其中,转换消息用于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向第二账户输出目标内容。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转换得到转换消息之后,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一用户对象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通过第一账户向第一虚拟账户发送目标消息,该目标消息进入Kafka中。通信装置从Kafka中获取目标消息,并将目标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转换消息。进一步的,通信装置通过Kafka将转换消息发生至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以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向第二账户输出目标内容,即此时第二用户对象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通过第二账户接收到第二虚拟账户发送的消息。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通信装置获取目标消息。其中,目标消息为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第一账户向第一虚拟账户发送的消息;第一虚拟账户与第二账户关联,第二账户为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账户;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与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为不同的软件;目标消息包括目标内容。即目标消息为用户1跨APP向用户2发送的消息。进一步的,即时通信装置将目标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转换消息,并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转换消息用于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向第二账户输出目标内容。因此,本公开可以实现将不同终端不同即时通信APP之间的跨APP的多媒体数据的转发。可以使得用户在使用即时通信APP时,即使终端的操作系统不同、终端设备不同、使用的即时通信APP的种类不同,也可同其他用户进行即时通信,实现了跨APP的即时通信,且期间不必进行即时通信APP间的切换,减少了人与终端设备间的人机交互操作,提高了用户的即时通信效率。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使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第一账户与第一虚拟账户之间通信,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方法还包括:
S301、通信装置获取第二账户,并根据第二账户生成第一虚拟账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从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获取第二账户,将第二账户转换成符合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账户的形式,以此生成第二账户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对应的第一虚拟账户。
示例性的,通信装置根据第一即时通信软件提供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Transfer Protocol,HTTP)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创建符合第一即时通信软件规则的账号(Identity document,ID),然后桥接系统会把账号ID存到MySQL数据库,用于后续消息发送双方的鉴权。
S302、通信装置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一账户与第一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调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预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一账户与第一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通信装置通过上一步骤生成的虚拟账号以及第一即时通信软件提供出来的HTTP API能力,可以实现跨平台的加好友和建群,以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呈现出第一账户与第一虚拟账户之间的社交关系。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使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第二账户与第二虚拟账户之间通信,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方法还包括:
S401、通信装置获取第一账户,并根据第一账户生成第二虚拟账户。
其中,第二虚拟账户与第一账户关联。
此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S301,此处不再赘述。
S402、通信装置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二账户与第二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此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S301,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通信装置通过上一步骤生成的虚拟账号以及第二即时通信软件提供出来的HTTP API能力,可以实现跨平台的加好友和建群,以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呈现出第一账户与第一虚拟账户之间的社交关系。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得到转换消息,如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S202具体包括:
S2021、通信装置确定第一即时通信软件的第一可识别格式以及第二即时通信软件的第二可识别格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从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获取第一可识别格式,以及,通信装置从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获取第二可识别格式。
S2022、通信装置将目标消息从第一可识别格式转换为第二可识别格式,得到转换消息。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通信装置的桥接系统中部署有消息协议转换模块。若目标消息为文本,通信装置则文本字符串内容翻译成第二即时通信软件能够识别的格式;若目标消息为图片,通信装置则将图片统一资源定位系统(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图片大小、图片格式翻译成第二即时通信软件能够识别的格式;若目标消息为视频,通信装置则将视频文件URL、视频大小、视频播放格式翻译成第二即时通信软件能够识别的格式;若目标消息为语音,通信装置则将语音文件URL、语音大小、语音播放格式翻译成第二即时通信软件能够识别的格式;若目标消息为文件,通信装置则将文件URL、文件大小、文件播放格式翻译成第二即时通信软件能够识别的格式;若目标消息为表情(表情是一段特殊的文本字符),通信装置则将该表情对应的文本字符翻译成第二即时通信软件能够识别的格式。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对消息进行过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方法还包括:
通信装置对目标消息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在校验结果通过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同意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在校验结果未通过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停止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用户发送的消息(普通文本、图片、视频、语音)会识别成不同的消息类型,进入分控模型判断是否包含敏感词、敏感数据,如果通过风控校验则允许发送,否则阻塞发送提示用户包含敏感信息。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对校验结果进行监控,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信方法还包括:
通信装置监控校验结果,并将校验结果进行记录,得到校验通过的消息数量以及校验未通过的消息数量。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通信装置的桥接系统中还包括监控告警模块,通信装置将目标消息进行校验后,将校验日志(即校验结果)存储到ClickHouse数据库,然后通过Grafana监控工具配置相关监控告警。重点监控不同消息类型翻译成功/失败的数量,翻译成功/失败的用户以及风控通过/阻塞的消息数量。
上述实施例主要从装置(设备)的角度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方法,装置或设备包含了执行各个方法流程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这些执行各个方法流程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可以构成一个电子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公开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装置或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装置或设备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50,包括获取单元501、处理单元502以及发送单元503。
获取单元501,被配置为用于获取目标消息;目标消息为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第一账户向第一虚拟账户发送的消息;第一虚拟账户与第二账户关联,第二账户为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账户;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与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为不同的软件;目标消息包括目标内容;处理单元502,被配置为用于将目标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转换消息;发送单元503,被配置为用于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转换消息用于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向第二账户输出目标内容。
可选的,获取单元501还用于:获取第二账户,并根据第二账户生成第一虚拟账户;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一账户与第一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可选的,获取单元501还用于:获取第一账户,并根据第一账户生成第二虚拟账户;第二虚拟账户与第一账户关联;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二账户与第二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可选的,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确定第一即时通信软件的第一可识别格式以及第二即时通信软件的第二可识别格式;将目标消息从第一可识别格式转换为第二可识别格式,得到转换消息。
可选的,获取目标消息之后,处理单元502还用于:对目标消息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在校验结果通过的情况下,同意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在校验结果未通过的情况下,停止向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转换消息。
可选的,获取单元501,具体用于:调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预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在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一账户与第一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可选的,获取单元501,具体用于:调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预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在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第二账户与第二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可选的,处理单元502还用于:监控校验结果,并将校验结果进行记录,得到校验通过的消息数量以及校验未通过的消息数量。
图12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电子设备6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602其中,处理器601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602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即时通信方法。
另外,电子设备60还可以包括通信总线6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604。
处理器601可以是一个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微处理单元502603602601,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公开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总线603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6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6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602用于存储执行本公开方案的指令,并由处理器6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2中存储的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即时通信方法中的功能。
作为一个示例,结合图11,通信装置50中的获取单元501、处理单元502以及发送单元503实现的功能与图12中的处理器601的功能相同。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6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2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电子设备6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1中的处理器601和处理器6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电子设备6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605和输入设备606。输出设备605和处理器6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6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606和处理器6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对象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6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6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另外,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即时通信方法。
另外,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即时通信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1)

1.一种即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消息;所述目标消息为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第一账户向第一虚拟账户发送的消息;所述第一虚拟账户与第二账户关联,所述第二账户为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账户;所述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与所述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为不同的软件;所述目标消息包括目标内容;
将所述目标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转换消息,并向所述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所述转换消息;所述转换消息用于在所述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向所述第二账户输出所述目标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账户,并根据所述第二账户生成所述第一虚拟账户;
在所述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所述第一账户与所述第一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账户,并根据所述第一账户生成第二虚拟账户;所述第二虚拟账户与所述第一账户关联;
在所述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所述第二账户与所述第二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转换消息,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即时通信软件的第一可识别格式以及所述第二即时通信软件的第二可识别格式;
将所述目标消息从所述第一可识别格式转换为所述第二可识别格式,得到所述转换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根据校验结果,确定是否同意向所述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所述转换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所述第一账户与所述第一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包括:
调用所述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预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在所述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所述第一账户与所述第一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所述第二账户与所述第二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包括:
调用所述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预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在所述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建立所述第二账户与所述第二虚拟账户的社交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即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控所述校验结果,并将所述校验结果进行记录,得到校验通过的消息数量以及校验未通过的消息数量。
9.一种即时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发送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被配置为用于获取目标消息;所述目标消息为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中的第一账户向第一虚拟账户发送的消息;所述第一虚拟账户与第二账户关联,所述第二账户为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的账户;所述第一即时通信软件与所述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为不同的软件;所述目标消息包括目标内容;
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将所述目标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转换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向所述第二即时通信软件发送所述转换消息;所述转换消息用于在所述第二即时通信软件中向所述第二账户输出所述目标内容。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即时通信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即时通信方法。
CN202310347424.4A 2023-04-03 2023-04-03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5276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7424.4A CN116527615A (zh) 2023-04-03 2023-04-03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7424.4A CN116527615A (zh) 2023-04-03 2023-04-03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7615A true CN116527615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00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7424.4A Pending CN116527615A (zh) 2023-04-03 2023-04-03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761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5180B2 (en) Native activity tracking using credential and 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in scalable data networks
US10673787B2 (en) Virtual agent conversation service
US20240127117A1 (en) Automated data extraction and adaptation
US20130077775A1 (en) Implementing a network of intelligent virtual service agents to provide personalized automated responses
JP2021182424A (ja) グループベース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を介して外部アクションを開始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22123053A (ja) リモートデータオブジェクトのためのリモートリソースとインタラクトするグループベース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US20150281163A1 (en) User recommendations in a social media network
US2021014968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external application functionality into a workflow facilitated by a group-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2065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sonalization as a service
US10938589B2 (en) Communications analysis and participation recommendation
CN114816499A (zh) 一种电子资源分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728498A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09218041B (zh) 用于服务器系统的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1238122B2 (en) Managing content sharing in a social network
CN111669445A (zh) 仲裁系统的信息订阅方法及装置
LU501006B1 (e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storage system
CN103729451B (zh) 一种数据库的信息录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527615A (zh)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528241B2 (en) Format-dynamic string processing in group-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5242422A (zh) 数据互通处理方法、装置及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14302207A (zh) 一种弹幕显示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78709A (zh) 接口调用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6418769A (zh) 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62910A (zh) 一种单据监控方法和装置
Chellatamilan et al. Effective deployment of multi-cloud customizable chatbot application for COVID-19 datase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