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7191B - 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7191B
CN116527191B CN202310634409.8A CN202310634409A CN116527191B CN 116527191 B CN116527191 B CN 116527191B CN 202310634409 A CN202310634409 A CN 202310634409A CN 116527191 B CN116527191 B CN 116527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ervice
equipment
checking
abnormal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344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27191A (zh
Inventor
刘小峰
仲伟
陈浩
赵言飞
郝逸凡
李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Dongfang Ruichuang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Dongfang Ruichuang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Dongfang Ruichuang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Dongfang Ruichuang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344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7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7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7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27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7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设备管理的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授时设备的授时反馈信息;基于授时反馈信息判断授时设备是否正常;若否,则基于授时反馈信息获取权限授予指令;基于权限授予指令以开启相应的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基于修改权限和授时反馈信息以修正授时设备。本申请具有尽可能避免由于误操作对正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操作,降低正常的授时设备发生错误的概率,尽可能保证授时设备的正常工作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管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授时系统是指通过光纤传输高精度的时间信号,实现对时钟设备进行校准和时间同步的一种系统。该系统在计时、测量、通讯等领域广泛应用,可以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时钟校准服务。
光纤授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高精度的时间源信号传输到授时终端,再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纤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为多个授时设备提供精准的时间同步。该系统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抗干扰性强、信号传输稳定性好等优点。
为了方便授时系统对授时设备进行管理,通常会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操作,这样能够提高操作的灵活性。但是,通过移动终端对授时设备进行操作,可能会由于误操作对正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操作,进而可能会导致正常的授时设备发生错误,影响授时设备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尽可能避免由于误操作对正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操作,降低正常的授时设备发生错误的概率,尽可能保证授时设备的正常工作,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授时设备的授时反馈信息;
基于所述授时反馈信息判断所述授时设备是否正常;
若否,则基于所述授时反馈信息获取权限授予指令;
基于所述权限授予指令以开启与授时设备相对应的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
基于所述修改权限和所述授时反馈信息以修正所述授时设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授时反馈信息判断授时设备是否正常,从而确定是否获取权限授予指令,如果获取则根据权限授予指令开启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从而对授时设备进行修正。能够仅仅针对发生异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权限开启,从而能够尽可能避免由于误操作对正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操作,降低正常的授时设备发生错误的概率,尽可能保证授时设备的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还包括:
若所述授时设备正常,则判断是否接收到权限获取请求;
若接收到,则获取管理员的审核信息;
若所述审核信息为通过,则获取所述权限授予指令以开启所述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
若所述审核信息为未通过,则不获取所述权限授予指令;
其中,所述管理员为企业的股东成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授时设备正常需要进行调整时,通过获取股东成员的审核信息,从而确定是否给予修改权限,能够进一步提高权限给予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基于所述修改权限和所述授时反馈信息以修正所述授时设备,包括:基于所述授时反馈信息获取授时差值和光纤连接状态;
当所述光纤连接状态为正常时,基于所述修改权限以重启所述授时设备;
当所述光纤连接状态为异常时,将所述授时差值作为修正参数;
基于所述修改权限和所述修正参数以修正所述授时设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定光纤连接状态为正常或者异常,从而确定是重启授时设备还是获取修正参数对授时设备进行修正,能够提高授时设备修正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当所述光纤连接状态为异常时,还包括:
将所述光纤连接状态为异常的所述授时设备,作为状态异常设备;
获取所述状态异常设备的局域网连接信息;
基于所述局域网连接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状态异常设备处于相同局域网的所述授时设备;若存在,则将相应的所述授时设备作为同网设备;
获取所述同网设备的授时信息并同步至所述状态异常设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局域网连接信息确定是否存在与状态异常设备处于相同局域网的授时设备,从而能够确定是否能够通过同网设备对状态异常设备进行授时同步,进而能够提高设备管理的便捷性。
作为优选,将所述授时信息同步至所述状态异常设备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局域网的局域网络流量;
判断所述局域网络流量是否超过预设流量;
若未超过,则继续执行将所述授时信息同步至所述状态异常设备的步骤;
若超过,则获取局域网监控信息;
基于所述局域网监控信息判断所述局域网的带宽利用率是否超过预设值;
若是,则获取带宽限制指令以使所述局域网络流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流量;
若否,则继续执行将所述授时信息同步至所述状态异常设备的步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局域网络流量是否超过预设流量,能够判断网络是否发生拥堵,进而确定是否获取局域网监控信息,如果获取局域网监控信息,则通过判断带宽利用率是否超过预设值,能够确定是否有设备大量占用带宽,从而确定是否获取带宽限制指令使局域网络流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流量,进而能够尽可能保证授时信息同步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当所述授时设备不正常时,还包括:
获取所有所述授时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自检调整时间以及自检设备位置;
将不正常的所述授时设备作为异常设备,并获取所述异常设备的位置,作为异常位置;
获取所述异常设备的当前自检时间;
判断所述当前自检时间与所述自检调整时间是否相同;
若不同,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异常位置相同的所述自检设备位置;
若存在,则获取自检指令以开启相应的所述自检设备位置对应的所述授时设备的自检功能;若不存在,则获取修正指令以修正所述异常设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定当前自检时间与自检调整时间是否相同,能够确定是否获取自检指令开启自检设备位置对应的授时设备的自检功能,从而确定是否对没有到达自检时间的设备进行自检,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设备授时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获取所述异常设备的当前自检时间,包括:
获取所述授时设备的初始自检时间和初始自检间隔时长;
获取所述异常设备的授时异常次数;
基于所述授时异常次数获取时长减少值;
基于所述初始自检间隔时长和所述时长减少值获取当前自检间隔时长;
基于初始自检时间和所述当前自检间隔时长获取所述当前自检时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初始自检时间、初始自检间隔时长以及授时异常次数,能够获取时长减少值,进而获取当前自检间隔时长,然后获得当前自检时间。使当前自检时间能够根据授时异常次数进行确定,从而能够提高当前自检时间获取的实时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授时设备的授时反馈信息;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授时反馈信息判断所述授时设备是否正常;
指令获取模块,若所述授时设备不正常时,用于基于所述授时反馈信息获取权限授予指令;权限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权限授予指令以开启与授时设备相对应的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授时修正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修改权限和所述授时反馈信息以修正所述授时设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通过授时反馈信息判断授时设备是否正常,从而确定是否获取权限授予指令,如果获取则根据权限授予指令开启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从而对授时设备进行修正。能够仅仅针对发生异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权限开启,从而能够尽可能避免由于误操作对正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操作,降低正常的授时设备发生错误的概率,尽可能保证授时设备的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授时反馈信息判断授时设备是否正常,从而确定是否获取权限授予指令,能够仅仅针对发生异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权限开启,从而能够尽可能避免由于误操作对正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操作,降低正常的授时设备发生错误的概率,尽可能保证授时设备的正常工作;
2.当授时设备正常需要进行调整时,通过获取股东成员的审核信息,从而确定是否给予修改权限,能够进一步提高权限给予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1至步骤S14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1至步骤S24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1至步骤S35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1至步骤S47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1至步骤S57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61至步骤S65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信息获取模块;2、状态判断模块;3、指令获取模块;4、权限控制模块;5、授时修正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方便授时系统对授时设备进行管理,通常会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操作,这样能够提高操作的灵活性,且为了尽可能避免由于误操作对正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操作,降低正常的授时设备发生错误的概率,尽可能保证授时设备的正常工作,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
参照图1,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包括:
S1.获取授时设备的授时反馈信息;
也就是当授时设备获取到授时信息之后,授时设备就会将授时的数据上传至系统中,也就是授时反馈信息中包括授时设备被授时的授时数据,例如授时的具体时间值,也可以是获取一个固定时间值后,获取在这个固定时间值,授时设备获取的传输数据。
S2.基于授时反馈信息判断授时设备是否正常;
也就是将授时设备获取的具体时间值与管理系统中的授时时间进行对比,并判断二者是否相同,如果相同证明授时设备正常,否则就是不正常。当然,判断授时设备获取的具体时间值与管理系统中的授时时间是否相同,可以是确定二者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范围值内,如果在范围值内,证明二者相同,否则就是不同。
同样的,判断方式还可以是获取管理系统在固定时间值发送的数据,并判断这个数据与授时设备获取的传输数据是否相同,如果相同,证明授时设备正常,否则就是不正常。
S3.若否,则基于授时反馈信息获取权限授予指令;
如果授时设备不正常,证明此时授时设备需要进行调整,所以此时根据授时反馈信息获取权限授予指令,也就是授时反馈信息中包括授时设备的标记,每个授时设备都有唯一的标记,然后可以根据获取的标记,生成权限授予指令。
S4.基于权限授予指令以开启与授时设备相对应的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
不同的授时设备对应有不同的终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独立的设备,也可以是管理程序中不同的管理模块,每个管理模块对应一个唯一的授时设备。
所以,当获取权限授予指令之后,即可以根据权限授予指令中的标记确定对应的终端设备,从而有目的性地开启对应的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此时终端设备才可以进行管理操作。
而如果授时设备正常,此时不获取权限授予指令,而这时终端设备仅具有查看功能而不具有修改功能,从而能够尽可能防止误操作情况的发生。
S5.基于修改权限和授时反馈信息以修正授时设备;
最后,当获取修改权限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修改权限通过终端设备对授时设备进行修正。修正的方式可以根据授时反馈信息进行,授时反馈信息中包括授时设备获取的授时的时间,然后根据系统的时间以及授时设备获取的授时设备,获取在同一时刻二者之间的误差值,并根据这个误差值对授时设备进行修正,从而使授时设备与系统之间的授时误差值在预设的范围内,进而实现对授时设备的修正。
因而,通过上述的方式,能够仅仅针对发生异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权限开启,从而能够尽可能避免由于误操作对正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操作,降低正常的授时设备发生错误的概率,尽可能保证授时设备的正常工作。
参照图2,为了提高授时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授时设备正常,还包括:
S11.判断是否接收到权限获取请求;
当授时设备正常,而需要通过终端设备对授时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时,需要判断系统是否接收到权限获取请求,即终端设备此时只有查看权限,而没有修改权限,所以此时如果需要修改,则需要获取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所以此时就需要通过终端设备发送权限获取请求。
S12.若接收到,则获取管理员的审核信息;
如果接收到权限获取请求,则需要对权限获取请求进行审核,因此此时获取管理员的审核信息,审核信息为通过或者不通过。其中,管理员为企业的股东成员。
也就是,当系统接收到权限获取请求之后,会将这个请求的流程节点发送至管理员的审核节点,如果管理员点击通过,则审核信息就是通过,如果管理员点击未通过,则审核信息就是未通过。
而管理员如果为企业的普通成员,则可能会出现管理员损害公司的利益,导致随意通过审核情况的发生。而管理员为企业的股东成员,能够尽可能防止损害公司利益情况的发生,进而能够提高权限审核的严谨性和安全性。
当然,如果没有接收到权限获取请求,则不需要获取审核信息。
S13.若审核信息为通过,则获取权限授予指令以开启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
如果审核信息为通过,证明经过管理员的审核,确定可以对相应的授时设备的参数进行调整,因而此时获取权限授予指令,并发送至相应的终端设备,进而开启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对相应的授时设备进行调整。
S14.若审核信息为未通过,则不获取权限授予指令;
如果审核信息为未通过,证明权限获取请求没有通过管理员的审核,此时不允许通过终端设备进行授时设备的调整,所以此时不获取权限授予指令,因此终端设备也就不能进行参数调整。进而通过上述的方式,能够尽可能保证授时设备调整的安全性,并尽可能保证数据的安全。
参照图3,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授时设备进行管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修改权限和授时反馈信息以修正授时设备,包括:
S21.基于授时反馈信息获取授时差值和光纤连接状态;
也就是授时反馈信息中包括授时差值和光纤连接状态,其中,授时差值可以通过计算获得,而光纤连接状态同样可以通过光纤监测设备检测获得并上传,当然还可以是人工检测并上传后获得。
其中,光纤连接状态包括正常和异常两种状态,光纤连接状态正常是指光纤的压力以及温度参数均正常的状态,光纤连接状态异常是指光纤的温度以及压力等参数异常。
S22.当光纤连接状态为正常时,基于修改权限以重启授时设备;
当光纤连接状态为正常时,证明此时授时设备发生异常可能是自身设备异常导致,此时开启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从而通过终端设备远程重启授时设备,进而能够对授时设备的异常进行排除,操作较为方便。
S23.当光纤连接状态为异常时,将授时差值作为修正参数;
而当光纤连接状态为异常时,证明此时通过光纤进行授时设备的授时操作,大概率会一直出现授时异常,所以此时就需要对授时设备接收的授时数据进行修正,所以此时将授时差值作为修正参数。
S24.基于修改权限和修正参数以修正授时设备;
最后,开启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从而通过终端设备对授时设备进行修改,修改的方式就是用授时设备获取的授时数据,减去修正参数从而获取新的授时数据,进而实现对授时设备的修正。进而可以通过上述方式根据光线连接状态实现对授时设备的重启或修正。
参照图4,为了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异常的授时设备进行调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光纤连接状态为异常时,还包括:
S31.将光纤连接状态为异常的授时设备,作为状态异常设备;
当光纤连接状态为异常时,此时将光纤连接状态为异常的授时设备,作为状态异常设备。
S32.获取状态异常设备的局域网连接信息;
然后获取状态异常设备的局域网连接信息,其中,局域网连接信息包括状态异常设备所在的局域网信息,例如局域网IP地址,以及同一个局域网中所有的设备信息,例如设备的标记以及编号等。
S33.基于局域网连接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与状态异常设备处于相同局域网的授时设备;也就是确定局域网连接信息中是否含有其他的设备信息,如果存在其他的设备信息,也就证明存在与状态异常设备处于相同局域网的授时设备,否则就是不存在。
S34.若存在,则将相应的授时设备作为同网设备;
如果存在与状态异常设备处于相同局域网的授时设备,此时将与状态异常设备处于相同局域网的授时设备作为同网设备。
如果不存在与状态异常设备处于相同局域网的授时设备,此时可以继续执行根据修改权限和修正参数修正授时设备的步骤。
S35.获取同网设备的授时信息并同步至状态异常设备;
当获取到同网设备之后,接着获取同网设备的授时信息,并将同网设备的授时信息同步至状态异常设备,从而可以通过局域网实现以局域网的授时信息对状态异常设备进行授时的修正。
进而,可以不需要修正授时设备的参数,当光纤修理完成之后,可以继续对状态异常设备进行光纤授时,而不需要根据修正参数进行修正之后,重新将修正之后的授时数据重新还原。
参照图5,同一个局域网可能存在网络拥堵的情况,而这也会导致通过相同局域网的授时设备进行授时的数据不够准确,所以在进行授时信息同步之前,还需要对局域网进行检测。所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将授时信息同步至状态异常设备之前,还包括:
S41.获取局域网的局域网络流量;
局域网络流量的获取方式可以通过授时设备上安装的网络监控软件获取,并上传至系统后获取。
S42.判断局域网络流量是否超过预设流量;
判断局域网络流量是否超过预设流量,就是判断局域网的网络是否会变得拥堵,从而导致设备之间的通信变得缓慢或失败。预设流量为当前局域网可能发生拥堵时的最大允许流量。
如果局域网络流量超过预设流量,证明网络会变得拥堵,也就说明可能会发生通信缓慢,因而会导致授时信息的不准确。而如果局域网络流量没有超过预设流量,证明网络正常。
S43.若未超过,则继续执行将授时信息同步至状态异常设备的步骤;
如果局域网络流量未超过预设流量,此时可以继续执行将授时信息同步至状态异常设备的步骤,从而能够实现对状态异常设备的授时操作。
S44.若超过,则获取局域网监控信息;
如果局域网络流量超过预设流量,证明此时直接执行将授时信息同步至状态异常设备的步骤,会导致同网设备进行授时同步时,授时的不准确。所以此时获取局域网监控信息,局域网监控信息包括局域网的带宽利用率,带宽利用率同样可以通过网络监测软件监测获得。
S45.基于局域网监控信息判断局域网的带宽利用率是否超过预设值;
也就是判断带宽利用率是否经常被占用,其中预设值为会影响同局域网设备进行数据传递速度的临界值。如果局域网的带宽利用率超过预设值,那么可能就是因为局域网中频繁进行大型文件的传输导致。
S46.若是,则获取带宽限制指令以使局域网络流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流量;
如果局域网的带宽利用率超过预设值,此时获取带宽限制指令,从而根据带宽限制指令能够限制局域网中其他的授时设备的带宽利用率,也就是限制其他授时设备的数据传输的最大带宽,从而降低授时设备的带宽利用率,进而使局域网络流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流量。
当局域网络流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流量时,证明此时进行授时信息的同步不会导致授时信息的异常,所以此时可以继续执行将授时信息同步至状态异常设备的步骤。
S47.若否,则继续执行将授时信息同步至状态异常设备的步骤;
当然,如果局域网的带宽利用率未超过预设值,此时就可以继续执行将授时信息同步至状态异常设备的步骤。从而,通过上述的方式,能够尽可能保证局域网网络的通畅性,进而能够尽可能保证授时数据的准确性。
参照图6,当同一个位置的授时设备中,有一个的授时数据不准确时,为了能够更好的确定其他的授时设备是否正常,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授时设备不正常时,还包括:
S51.获取所有授时设备的设备信息;
其中,设备信息包括自检调整时间以及自检设备位置,其中,自检调整时间是指授时设备进行自我检测的时间。
S52.将不正常的授时设备作为异常设备,并获取异常设备的位置,作为异常位置;接着将不正常的授时设备作为异常设备,并获取异常设备的位置,作为异常位置,而异常设备的位置的获取方式,可以是系统中预存储有设备的位置,当然也可以通过GPS定位系统定位获得。
S53.获取异常设备的当前自检时间;
当前自检时间就是指,异常设备处于现在的状态下,进行自检的时间,当然设备的自检的时间均为一个固定的时间或者有规律的时间。
S54.判断当前自检时间与自检调整时间是否相同;
也就是判断,是否存在与异常设备同时进行自检的设备,如果当前自检时间与自检调整时间相同,证明存在,否则就是不存在。
S55.若不同,判断是否存在与异常位置相同的自检设备位置;
如果当前自检时间与自检调整时间相同,此时不需要进行其他的操作。如果当前自检时间与自检调整时间不同,证明存在与异常设备不同时进行自检的授时设备。
而此时为了进一步确定是否需要对其他授时设备进行自检,需要确定异常设备与其他的授时设备是否在相同的区域,所说此时判断是否存在与异常位置相同的自检设备位置。
S56.若存在,则获取自检指令以开启相应的自检设备位置对应的授时设备的自检功能;如果存在与异常位置相同的自检设备位置,也就说明存在与异常设备在相同范围内的其他的授时设备,证明此时其他的授时设备也可能会存在异常,而此时即使其他的授时设备没有到达自检的时间,此时也需要进行自检,从而能够及时发现自身是否存在异常,从而方便及时进行修正。
所以,此时获取自检指令,并发送至与异常位置相同的自检设备位置对应的授时设备,从而开启相应的自检设备位置对应的授时设备的自检功能。
S57.若不存在,则获取修正指令以修正异常设备;
如果不存在与异常位置相同的自检设备位置,也就说明不存在与异常设备在相同范围内的其他的授时设备,则此时不需要对其他的授时设备进行自检,因此,此时获取修正指令从而单独对异常设备进行修正。
所以通过上述的方式,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是否需要对还没有到达自检时间的授时设备进行自检,从而能够尽可能保证授时设备授时的准确性的同时,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自检步骤。
参照图7,为了能使授时设备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设置自检时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异常设备的当前自检时间,包括:
S61.获取授时设备的初始自检时间和初始自检间隔时长;
系统中预存储有每个授时设备的初始自检时间和初始自检间隔时长,每个授时设备的初始自检时间和初始自检间隔时长均相同,初始自检时间也就是每个授时设备第一次进行自检的时间,而初始自检间隔时长是指授时设备第一次进行自检到下一次自检的间隔时长。
S62.获取异常设备的授时异常次数;
每次异常设备异常系统均会记录,通过获取系统记录的次数,即可确定授时异常次数。
S63.基于授时异常次数获取时长减少值;
系统中预存储有异常的次数以及异常的次数对应的减少值,当获取到异常次数之后,即可与系统中的次数对比,当对比成功之后,即可获取对应的次数对应的减少值,即为时长减少值。
S64.基于初始自检间隔时长和时长减少值获取当前自检间隔时长;
出现异常的次数越多,证明授时设备也需要进行频繁地自检,所以此时自检时间的间隔就需要减小,所以此时用初始自检间隔时长减去时长减少值获取当前自检间隔时长,获取的值就是当前自检间隔时长。
S65.基于初始自检时间和当前自检间隔时长获取当前自检时间;
也就是用初始自检时间加上当前自检间隔时长,获取新的自检时间就是当前自检时间,当然还可以是根据初始自检时间获取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一次自检的时间,并将其作为新的初始自检时间,然后用新的初始自检时间加上当前自检间隔时长,获取的就是当前自检时间,然后依此类推即可获取当前自检间隔时长再次调整之前的每次自检的时间。
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不同的授时设备设置不同的当前自检时间,进而能够更好的对授时设备进行管理,提高管理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授时反馈信息判断授时设备是否正常,从而确定是否获取权限授予指令,如果获取则根据权限授予指令开启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从而对授时设备进行修正。能够仅仅针对发生异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权限开启,从而能够尽可能避免由于误操作对正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操作,降低正常的授时设备发生错误的概率,尽可能保证授时设备的正常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系统,能够达到如上述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同样的技术效果。
参照图8,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授时设备的授时反馈信息;
状态判断模块2,用于基于授时反馈信息判断授时设备是否正常;
指令获取模块3,若授时设备不正常时,用于基于授时反馈信息获取权限授予指令;
权限控制模块4,用于基于所述权限授予指令以开启与授时设备相对应的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
授时修正模块5,用于基于修改权限和授时反馈信息以修正授时设备。
具体来说,信息获取模块1获取授时设备的授时反馈信息,并发送给与其相连的状态判断模块2,然后状态判断模块2基于授时反馈信息判断授时设备是否正常,并将判断的结果发送给与其相连的指令获取模块3。
若授时设备不正常时,指令获取模块3基于授时反馈信息获取权限授予指令,并发送给与其相连的权限控制模块4,然后权限控制模块4基于权限授予指令以开启与授时设备相对应的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并发送给与其相连的授时修正模块5。
最后,授时修正模块5基于修改权限和授时反馈信息以修正授时设备。通过上述的方式,能够仅仅针对发生异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权限开启,从而能够尽可能避免由于误操作对正常的授时设备进行操作,降低正常的授时设备发生错误的概率,尽可能保证授时设备的正常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智能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在运行智能计算机程序时,能够执行上述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智能计算机程序能够采用公知的处理程序对数据进行查询、对比、判断等一系列步骤,从而实现对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的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授时设备的授时反馈信息;
基于所述授时反馈信息判断所述授时设备是否正常;
若否,则基于所述授时反馈信息获取权限授予指令;
基于所述权限授予指令以开启与授时设备相对应的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
基于所述修改权限和所述授时反馈信息以修正所述授时设备;
若所述授时设备正常,则判断是否接收到权限获取请求;
若接收到,则获取管理员的审核信息;
若所述审核信息为通过,则获取所述权限授予指令以开启所述终端设备的修改权限;
若所述审核信息为未通过,则不获取所述权限授予指令;
其中,所述管理员为企业的股东成员;
所述基于所述修改权限和所述授时反馈信息以修正所述授时设备,包括:
基于所述授时反馈信息获取授时差值和光纤连接状态;
当所述光纤连接状态为正常时,基于所述修改权限以重启所述授时设备;
当所述光纤连接状态为异常时,将所述授时差值作为修正参数;
基于所述修改权限和所述修正参数以修正所述授时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纤连接状态为异常时,还包括:
将所述光纤连接状态为异常的所述授时设备,作为状态异常设备;
获取所述状态异常设备的局域网连接信息;
基于所述局域网连接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状态异常设备处于相同局域网的所述授时设备;
若存在,则将相应的所述授时设备作为同网设备;
获取所述同网设备的授时信息并同步至所述状态异常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授时信息同步至所述状态异常设备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局域网的局域网络流量;
判断所述局域网络流量是否超过预设流量;
若未超过,则继续执行将所述授时信息同步至所述状态异常设备的步骤;
若超过,则获取局域网监控信息;
基于所述局域网监控信息判断所述局域网的带宽利用率是否超过预设值;
若是,则获取带宽限制指令以使所述局域网络流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流量;
若否,则继续执行将所述授时信息同步至所述状态异常设备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授时设备不正常时,还包括:
获取所有所述授时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自检调整时间以及自检设备位置;
将不正常的所述授时设备作为异常设备,并获取所述异常设备的位置,作为异常位置;
获取所述异常设备的当前自检时间;
判断所述当前自检时间与所述自检调整时间是否相同;
若不同,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异常位置相同的所述自检设备位置;
若存在,则获取自检指令以开启相应的所述自检设备位置对应的所述授时设备的自检功能;
若不存在,则获取修正指令以修正所述异常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异常设备的当前自检时间,包括:
获取所述授时设备的初始自检时间和初始自检间隔时长;
获取所述异常设备的授时异常次数;
基于所述授时异常次数获取时长减少值;
基于所述初始自检间隔时长和所述时长减少值获取当前自检间隔时长;
基于初始自检时间和所述当前自检间隔时长获取所述当前自检时间。
CN202310634409.8A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527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4409.8A CN116527191B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4409.8A CN116527191B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7191A CN116527191A (zh) 2023-08-01
CN116527191B true CN116527191B (zh) 2024-04-23

Family

ID=87390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4409.8A Active CN116527191B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719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0238A (zh) * 2020-04-16 2020-08-07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监控机载时钟同步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CN112511257A (zh) * 2020-11-24 2021-03-16 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授时状态的处理方法
CN115551067A (zh) * 2022-08-30 2022-12-30 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05247B4 (de) * 2013-12-05 2023-11-02 Deutsche Post Ag Auswahl von Zugangskontrollvorrichtungen auf einer Zugangsberechtigungsnachweisvorrichtung basierend auf Information einer Sendu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0238A (zh) * 2020-04-16 2020-08-07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监控机载时钟同步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CN112511257A (zh) * 2020-11-24 2021-03-16 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授时状态的处理方法
CN115551067A (zh) * 2022-08-30 2022-12-30 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7191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82914B2 (ja) デバイスインテグリティの認証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8006142B2 (en) GPON Rogue-ONU detection based on error counts
EP324466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network element state
EP214438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failure detection, as well as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system
US20100070213A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Energy Quality in an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System, Power Quality Field Device and Power Quality System
US824944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ulating rogue behavior in optical network transmission devices
CN112436888B (zh) 光模块的选定关键属性的值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726648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终端安全云控系统
CN116527191B (zh) 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WO2017166546A1 (zh) 一种长发光光网络单元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光线路终端
US20220116296A1 (en)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and network management method
US852186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orting defects within a network
JPH11259423A (ja) 伝送装置の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US96805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ien device identification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JP6640139B2 (ja) 障害判定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光ファイバ通信システム
CN108737184B (zh) 一种容灾系统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5378841B (zh) 设备接入云平台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01253712A (zh) 自动光学链路功率控制
CN116545570B (zh) 一种光纤授时系统的数据监控方法及系统
KR101622386B1 (ko) WiBro Access 시스템의 프로토콜 시험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CN110198249B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系统测试方法及系统
KR101594153B1 (ko) 가입자 반사 필터가 없는 수동형 광가입자 망 광선로 감시 시스템의 운용 방법
CN117319640B (zh) 监控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7390707A (zh) 一种基于数据存储设备的数据安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KR100198428B1 (ko) 10gbps 동기식 전송 장치에서의 성능 임계치 객체 관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