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6882A - 一种功率变换器及其启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率变换器及其启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6882A
CN116526882A CN202310488350.6A CN202310488350A CN116526882A CN 116526882 A CN116526882 A CN 116526882A CN 202310488350 A CN202310488350 A CN 202310488350A CN 116526882 A CN116526882 A CN 116526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side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side conversion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883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宗军
李岩
李晓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883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68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6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68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02M1/08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for the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02M3/1582Buck-boost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功率变换器及其启动方法。在该启动方法中,在接收到开机指令后,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而当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时,自身输入电压不会被拉低,因此每一时刻下均存在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电压不会被拉低,即实现了该控制器的供电与该功率变换器的功率变换的解耦,从而该启动方法可以避免该控制器出现欠压停机的问题,进而可以避免功率变换器出现启机打嗝现象;又由于功率变换器可以为光伏逆变器,所以该启动方法也可以避免光伏逆变器出现启机打嗝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功率变换器及其启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功率变换器及其启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逆变器的直流侧通常与多路光伏组串相连,并能够对每路光伏组串进行功率控制,以实现更加精细的功率跟踪控制。
在早上或晚上等低光照环境下,光伏组串的输入功率较低,光伏逆变器启机并网瞬间很容易将光伏组串的输出电压拉低,而光伏逆变器中的控制器从光伏组串或光伏逆变器中的直流母线处取电,从而控制器很容易欠压停机,进而导致光伏逆变器直接关机;在光伏逆变器关机后,光伏组串的输出电压又恢复正常,光伏逆变器会再次启动并网,如此循环反复,这种现象称为启机打嗝,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Pout,如图1所示。
但是,每次光伏逆变器重新启动都需要进行各种检测,需要一定时间,从而反复打嗝会明显降低光伏逆变器的有效发电量,并会影响光伏逆变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避免光伏逆变器出现启机打嗝的现象,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变换器及其启动方法,以降低光伏逆变器出现启机打嗝现象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应用于所述功率变换器中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供电端与所述功率变换器中的至少一路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相连;所述启动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开机指令;
若接收所述开机指令,则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为输入侧与所述控制器的供电端相连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
可选的,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包括:
使至少一路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进行限功率功率变换;
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零功率状态,包括:
使至少一路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不进行功率变换。
可选的,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包括:
使至少两路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交替进行所述限功率功率变换;
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零功率状态,包括:
使至少两路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交替不进行功率变换。
可选的,间隔进行所述限功率功率变换的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交替进行所述限功率功率变换和第一设定功率变换;
间隔不进行功率变换的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在进行所述第一设定功率变换和不进行功率变换之间交替切换。
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定功率变换为每一时刻下的功率均为自身当前最大功率的功率变换。
可选的,在执行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的步骤之前、之后或者同时,还包括:
在每一时刻下,使其余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中的至少一路处于功率变换状态。
可选的,在每一时刻下,使其余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中的至少一路处于功率变换状态,包括:
使其余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中的至少一路进行第二设定功率变换。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定功率变换为每一时刻下的功率均为自身当前最大功率的功率变换。
可选的,在执行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全部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电参数是否均小于预设值;
若全部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电参数均小于所述预设值,则执行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的步骤。
可选的,若全部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电参数未均小于所述预设值,则使全部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进行第三设定功率变换。
可选的,所述第三设定功率变换为每一时刻下的功率均为自身当前最大功率的功率变换。
可选的,在每一时刻下,处于所述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的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包括:输入侧电压小于其他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功率变换器,包括:控制器、辅助电源以及至少两路输入侧变换电路;其中:
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与至少一路所述光伏组串相连;
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出侧级联在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侧,或者,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出侧并联在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侧;
所述控制器的供电端通过所述辅助电源与至少一路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相连;
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受控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如本申请上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启动方法。
可选的,还包括:输出侧变换电路;其中:
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出侧级联在所述输出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或者,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出侧并联在所述输出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
所述输出侧变换电路的输出侧与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侧相连;
所述输出侧变换电路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可选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为DC/DC变换电路,所述输出侧变换电路为DC/AC变换电路;或者,
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为DC/AC变换电路,所述输出侧变换电路为AC/AC变换电路。
可选的,所述DC/DC变换电路,包括:Boost拓扑、Buck拓扑、Buck-Boost拓扑、反激式变换拓扑或者DAB直流变换拓扑。
可选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为DC/AC变换电路。
可选的,所述DC/AC变换电路,包括:H桥逆变拓扑或者DAB逆变拓扑。
可选的,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个数大于1;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为输入侧与所述控制器的供电端相连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
若全部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负极均相连,则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正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辅助电源的正极相连。
可选的,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个数大于1;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为输入侧与所述控制器的供电端相连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
若全部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负极未均相连,则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正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辅助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负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辅助电源的负极相连。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应用于功率变换器中的控制器,控制器的供电端与功率变换器中的至少一路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相连。在该启动方法中,在接收到开机指令后,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而当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时,自身输入电压不会被拉低,因此每一时刻下均存在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电压不会被拉低,即实现了该控制器的供电与该功率变换器的功率变换的解耦,从而该启动方法可以避免该控制器出现欠压停机的问题,进而可以避免功率变换器出现启机打嗝现象;又由于功率变换器可以为光伏逆变器,所以该启动方法也可以避免光伏逆变器出现启机打嗝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光伏逆变器发生启机打嗝时的输出功率的示意图;
图2-图10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的九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一种工作方式的示意图;
图12为在图11所示的工作方式下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功率的一种示意图;
图13为在图11所示的工作方式下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功率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4-图17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变换器的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DAB逆变拓扑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Boost拓扑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反激式变换拓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降低光伏逆变器出现启机打嗝现象的可能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其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该启动方法应用于功率变换器中的控制器,控制器的供电端与功率变换器中的至少一路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相连。
该启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0、判断是否接收到开机指令。
若接收开机指令,则执行步骤S120;若未接收到开机指令,则停止执行该启动方法。
其中,开机指令是用于通知控制器是否控制功率变换器启机的信号。
S120、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
步骤S120中,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为输入侧与控制器的供电端相连的输入侧变换电路。
步骤S120中,限功率状态为输入侧变换电路进行功率变换但其输出功率小于预设功率的状态,而预设功率为输入侧变换电路在进行功率变换时会使其输入电压降低的最大功率,即:若一路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则该路输入侧变换电路进行功率变换时不会拉低自身输入电压;通常情况下,预设功率是根据功率变换器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步骤S120中,零功率状态为输入侧变换电路不进行功率变换的状态。
可选的,在每一时刻下,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的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可以为:输入侧电压小于其他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另外,由于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的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为:输入侧电压小于其他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所以其余输入侧变换电路的总可用功率最大,从而将其作为优选实施方式。
由上述可知,当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时,自身输入电压不会被拉低,所以该启动方法使得每一时刻下均存在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电压不会被拉低,因此实现了该控制器的供电与该功率变换器的功率变换的解耦,从而该启动方法可以避免该控制器出现欠压停机的问题,进而可以避免功率变换器出现启机打嗝现象;又由于功率变换器可以为光伏逆变器,所以该启动方法也可以避免光伏逆变器出现启机打嗝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光伏逆变器中控制器的供电稳定,即减少了打嗝次数,进而提高了光伏逆变器的发电效能。
值得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打嗝次数较多,所以增加了光伏逆变器中机械零件的使用次数,从而降低了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在本申请中,由于降低了打嗝次数,所以提高了光伏逆变器的寿命。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在每一时刻下,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0、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进行限功率功率变换。
步骤S210中,限功率功率变换为输出功率小于预设功率的功率变换;至于预设功率,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20、使至少两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交替进行限功率功率变换。
比如,假设需要使三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交替进行限功率功率变换,则可以先使第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进行限功率功率变换,之后使第二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代替第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进行限功率功率变换,然后使第三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代替第二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进行限功率功率变换,再然后,使第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代替第三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进行限功率功率变换,如此循环往复。
需要说明的是,使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进行限功率功率变换已经在上面进行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20中,至少两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交替进行限功率功率变换,相当于这些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间隔进行限功率功率变换,具体而言,间隔进行限功率功率变换的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交替进行限功率功率变换和第一设定功率变换。
可选的,第一设定功率变换可以为每一时刻下的功率均为自身当前最大功率的功率变换,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由于第一设定功率变换为每一时刻下的功率均为自身当前最大功率的功率变换,可以使得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功率最大,所以将此实施方式作为优选实施方式。
上述仅为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的两种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提供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零功率状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30、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不进行功率变换。
本实施例提供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零功率状态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具体流程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40、使至少两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交替不进行功率变换。
比如,假设需要使三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交替不进行功率变换,则先使第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不进行功率变换,之后使第二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代替第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不进行功率变换,然后使第三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代替第二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不进行功率变换,再然后,使第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代替第三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不进行功率变换,如此循环往复。
步骤S240中,至少两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交替不进行功率变换,相当于这些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间隔不进行功率变换,具体而言,间隔不进行功率变换的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在进行第一设定功率变换和不进行功率变换之间交替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定功率变换已经在上面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仅为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零功率状态的两种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启动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具体流程可参见图7(图7仅在图2的基础上以步骤S310在步骤S120之前为例进行展示),此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启动方法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执行步骤S120之前、之后或同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0、在每一时刻下,使其余输入侧变换电路中的至少一路处于功率变换状态。
步骤S310中,其余输入侧变换电路指的是:除步骤S120中处于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的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之外的输入侧变换电路。
步骤S310中,功率变换状态为输入侧变换电路进行功率变换时的状态,即当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功率变换状态时,表明输入侧功率变换电路进行功率变换。
上述仅为其余输入侧变换电路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比如,在每一是时刻下,使其余输入侧变换电路中的全部均处于零功率状态,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另外,由于功率变换器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功率变换,所以将前者作为优选实施方式。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步骤S31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具体流程如图8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0、使其余输入侧变换电路中的至少一路进行第二设定功率变换。
可选的,第二设定功率变换可以为每一时刻下的功率均为自身当前最大功率的功率变换,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由于第二设定功率变换为每一时刻下的功率均为自身当前最大功率的功率变换,可以使得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功率最大,所以将此实施方式作为优选实施方式。
上述仅为步骤S310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启动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具体流程可参见图9(图9仅在图7的基础上进行展示),此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步骤S12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510、判断全部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电参数是否均小于预设值。
若全部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电参数均小于预设值,则执行步骤S120。
可选的,输入侧电参数可以为输入侧电流,也可以为输入侧电压,还可以为输入侧功率,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预设值为与输入侧变换电路相连的光伏组串处于高光照环境时输入侧电参数的最小值,即:若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电参数小于预设值,则表明与该输入侧变换电路相连的光伏组串处于低光照环境,若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电参数大于等于预设值,则表明与该输入侧变换电路相连的光伏组串处于高光照环境;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与此同理,此处不再赘述;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预设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全部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电参数未均小于预设值时,功率变换器存在不同的控制方式,会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若启动方法同时步骤S510和步骤S310,则如图9所示,步骤S510在步骤S310之前,并且当全部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电参数均小于预设值时,先执行步骤S310,之后再执行步骤S510。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启动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具体流程可参见图10(图10仅在图9的基础上进行展示),此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判断出全部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电参数未均小于预设值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520、使全部输入侧变换电路进行第三设定功率变换。
可选的,第三设定功率变换可以为每一时刻下的功率均为自身当前最大功率的功率变换,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由于第三设定功率变换为每一时刻下的功率均为自身当前最大功率的功率变换,可以使得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功率最大,所以将此实施方式作为优选实施方式。
以第一设定功率变换、第二设定功率变换、第三设定功率变换均为每一时刻下的功率均为自身当前最大功率的功率变换为例,下面以具体示例展示功率变换器中各输入侧变换支路的具体工作方式,具体示例如下所述:
功率变换器包括四路输入侧变换支路,并且其全部为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每路输入侧变换电路的工作方式如图11所示,输入侧变换电路01进行限功率功率变换,输入侧变换电路02~输入侧变换电路04均进行第一设定功率变换;另外,第一设定功率变换为每一时刻下的功率均为自身当前最大功率的功率变换。
若输入侧变换电路02~输入侧变换电路04的输入功率不是很小,则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功率Pout如图12所示,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功率可以稳定在一个较低的功率值。
若输入侧变换电路02~输入侧变换电路04的输入功率仍然很小,则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功率Pout如图13所示,在开始进行第一设定功率变换后不久,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电压就会被拉低到控制器能够正常工作的供电电压范围之外,从而导致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出功率Pout先由零升高后降低为零,之后其输入电压恢复后,其又开始进行第一设定功率变换,即其输出功率Pout又先由零升高后降低为零,如此往复,其输出功率形成一个类似打嗝的间歇性曲线,但是,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相比,由于控制器没有欠压停机,所以打嗝时间t0有所缩短,从而使得有效发电时长增加。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功率变换器,其具体结构如图14(图14仅以两路输入侧变换电路30且两路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输出侧级联为例进行展示)所示,具体包括:控制器10、辅助电源20以及至少两路输入侧变换电路30;各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如下所述:
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输入侧与至少一路光伏组串40相连;各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输出侧级联在功率变换器的输出侧,或者,各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输出侧并联在功率变换器的输出侧;控制器10的供电端通过辅助电源20与至少一路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输入侧相连;输入侧变换电路30受控于控制器10,控制器10用于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启动方法。
可选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为DC/AC变换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可选的,DC/AC变换电路,可以为H桥逆变拓扑,也可以为DAB逆变拓扑,如图18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功率变换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此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输出侧变换电路50;此器件与其他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如下所述:
各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输出侧级联在输出侧变换电路50的输入侧,或者,各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输出侧并联在输出侧变换电路50的输入侧;输出侧变换电路50的输出侧与功率变换器的输出侧相连;输出侧变换电路50受控于控制器10。
在一具体示例中,输入侧变换电路30为DC/DC变换电路,输出侧变换电路50为DC/AC变换电路;在另一具体示例中,输入侧变换电路30为DC/AC变换电路,输出侧变换电路50为AC/AC变换电路。
上述两种示例仅展示了输入侧变换电路30与输出侧变换电路50之间的两种搭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可选的,DC/AC变换电路,可以为H桥逆变拓扑,也可以为DAB逆变拓扑,如图18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可选的,DC/DC变换电路,可以为Boost拓扑,如图19所示,也可以为Buck拓扑,还可以为Buck-Boost拓扑,又可以为反激式变换拓扑如图19所示,甚至可以为DAB((DualActiveBridge,双源有桥)直流变换拓扑,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功率变换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适用于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个数大于1、全部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输入侧负极均相连的情况,其中,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为输入侧与控制器10的供电端相连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
此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如图16(图16仅在图15的基础上进行展示)所示,其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在此实施方式中,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输入侧正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辅助电源20的正极相连。
在此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输入侧正极与辅助电源20的正极之间增设二极管,所以可以避免因电流倒流而对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或辅助电源20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还提供功率变换器的又一种实施方式,其适用于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个数大于1、全部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输入侧负极未均相连的情况,其中,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为输入侧与控制器10的供电端相连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
此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如图17(图17仅在图15的基础上进行展示)所示,其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在此实施方式中,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输入侧正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辅助电源20的正极相连,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输入侧负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辅助电源20的负极相连。
在此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输入侧正极与辅助电源20的正极之间增设二极管,并且,在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的输入侧负极与辅助电源20的负极之间增设二极管所以可以避免因电流倒流而对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30或辅助电源20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提供了功率变换器的两种实施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所述功率变换器中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供电端与所述功率变换器中的至少一路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相连;所述启动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开机指令;
若接收所述开机指令,则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为输入侧与所述控制器的供电端相连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包括:
使至少一路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进行限功率功率变换;
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零功率状态,包括:
使至少一路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不进行功率变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包括:
使至少两路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交替进行所述限功率功率变换;
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零功率状态,包括:
使至少两路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交替不进行功率变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间隔进行所述限功率功率变换的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交替进行所述限功率功率变换和第一设定功率变换;
间隔不进行功率变换的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在进行所述第一设定功率变换和不进行功率变换之间交替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功率变换为每一时刻下的功率均为自身当前最大功率的功率变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的步骤之前、之后或者同时,还包括:
在每一时刻下,使其余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中的至少一路处于功率变换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时刻下,使其余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中的至少一路处于功率变换状态,包括:
使其余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中的至少一路进行第二设定功率变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功率变换为每一时刻下的功率均为自身当前最大功率的功率变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全部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电参数是否均小于预设值;
若全部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电参数均小于所述预设值,则执行在每一时刻下,使至少一路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处于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全部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电参数未均小于所述预设值,则使全部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进行第三设定功率变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设定功率变换为每一时刻下的功率均为自身当前最大功率的功率变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功率变换器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时刻下,处于所述限功率状态或零功率状态的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包括:输入侧电压小于其他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
13.一种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辅助电源以及至少两路输入侧变换电路;其中:
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与至少一路所述光伏组串相连;
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出侧级联在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侧,或者,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出侧并联在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侧;
所述控制器的供电端通过所述辅助电源与至少一路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相连;
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受控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启动方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侧变换电路;其中:
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出侧级联在所述输出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或者,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出侧并联在所述输出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
所述输出侧变换电路的输出侧与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侧相连;
所述输出侧变换电路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为DC/DC变换电路,所述输出侧变换电路为DC/AC变换电路;或者,
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为DC/AC变换电路,所述输出侧变换电路为AC/AC变换电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电路,包括:Boost拓扑、Buck拓扑、Buck-Boost拓扑、反激式变换拓扑或者DAB直流变换拓扑。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为DC/AC变换电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7或所述的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C/AC变换电路,包括:H桥逆变拓扑或者DAB逆变拓扑。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项所述的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个数大于1;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为输入侧与所述控制器的供电端相连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
若全部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负极均相连,则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正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辅助电源的正极相连。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项所述的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个数大于1;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为输入侧与所述控制器的供电端相连的所述输入侧变换电路;
若全部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负极未均相连,则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正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辅助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标的输入侧变换电路的输入侧负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辅助电源的负极相连。
CN202310488350.6A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功率变换器及其启动方法 Pending CN1165268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88350.6A CN116526882A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功率变换器及其启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88350.6A CN116526882A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功率变换器及其启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6882A true CN116526882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95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88350.6A Pending CN116526882A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功率变换器及其启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68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5308B (zh) 光伏快速关断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装置和系统
CN111585307A (zh) 一种光伏快速关断系统的启动方法、应用装置和系统
JP2009142013A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JP2008199808A (ja) 系統連系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02412717A (zh) 无损耗的变频器软启动装置及其方法
WO2011135658A1 (ja) 系統連系形インバータ
EP3758208A1 (en) Two-stage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starting the same, llc converter, and application system
CN116247778A (zh) 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储能设备
EP3258580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direct current source
JP6119332B2 (ja)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6301186A (zh) 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光伏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9022246A (ja) Dc/dcコンバータ、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及び電源システム
CN116526882A (zh) 一种功率变换器及其启动方法
WO2022199341A1 (zh) 光伏组件关断器、逆变器、光伏快速关断系统及其启动方法
WO2019015205A1 (zh) 一种转换器及其降压方法、电子设备
CN114902545A (zh) 光伏发电系统
CN102843120B (zh) 断电延迟电路及电源供应系统
CN106787644B (zh) 电源管理系统及其电力供应方法
JP5532429B2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運転制御方法
JP2021027749A (ja) 充放電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バッテリ並びに直流給電システム
CN117240057B (zh) 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光伏发电系统
CN105337325A (zh) 一种ups电路
CN214380235U (zh) 太阳能充电电路及系统
AU2021290491B9 (en) Control method for photovoltaic rapid switching-off system, and applica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therefor
CN113938001B (zh) 三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