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4836A - 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4836A
CN116524836A CN202310326681.XA CN202310326681A CN116524836A CN 116524836 A CN116524836 A CN 116524836A CN 202310326681 A CN202310326681 A CN 202310326681A CN 116524836 A CN116524836 A CN 116524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vehicle
mounted display
low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266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天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266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48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4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48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收集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当车载显示端进入黑夜模式时,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当车载显示端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时,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亮度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进行调节。本申请的方法,增加了车载显示端画面的清晰度,提高了车载显示端亮度调节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车载上应用多种显示器件,部分显示器件参与了实际的辅助功能,如倒车影像显示、流媒体显示器、侧后方电子后视镜、行车记录显示等等。当在暗环境(如夜晚)使用这些显示器时,如遇到外界的高亮光源刺激,会导致显示器内容的局部高亮。由于在暗环境中人眼瞳孔会放大,从而适应黑暗,如果黑暗中突然看到亮光,会刺激视网膜影响视力,甚至灼伤双眼。在人眼瞳孔的调整过程中,眼睛也会因为无法正确调整而怕光。
现有技术中对于暗环境显示的情况,通常的处理方法为降低整个显示画面的最高亮度,例如车载上的夜晚模式。
然而,这种处理方式虽然降低了显示器件局部高亮对人眼的伤害和刺激,但是会导致暗环境中非明亮物体的显示不清晰,车载显示的画面清晰度低的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车载显示的画面清晰度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包括:
收集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
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判断所述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
当所述车载显示端进入黑夜模式时,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判断所述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
当所述车载显示端进入所述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时,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所述亮度参数对所述车载显示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进行调节。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收集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判断所述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车载显示端进入黑夜模式时,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判断所述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
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车载显示端进入所述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时,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所述亮度参数对所述车载显示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进行调节。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设备,包括:
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车载显示端;
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交互;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收集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当车载显示端进入黑夜模式时,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当车载显示端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时,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亮度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进行调节,其中,黑夜模式下的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可以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亮度参数,对低亮环境中部分待显示区域亮度较低的区域进行调节,实现了提高了车载显示端亮度调节的准确性,有效的提高了该模式下车载显示端画面的清晰度,提高了用户体验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白天模式以及黑夜模式下非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亮度调节曲线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调节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亮度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进行调节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黑夜模式以及A设置下的低亮高清显示模式下的亮度调节曲线;
图9为黑夜模式以及B设置下、C设置下以及D设置下的低亮高清显示模式下的亮度调节曲线;
图10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现有技术中对于暗环境显示的情况,通常的处理方法为降低整个显示画面的最高亮度,例如车载上的夜晚模式。然而,这种处理方式虽然降低了显示器件局部高亮对人眼的伤害和刺激,但是会导致暗环境中非明亮物体的显示不清晰,车载显示的画面清晰度低的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本申请通过收集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当车载显示端进入黑夜模式时,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当车载显示端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时,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亮度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进行调节,其中,黑夜模式下的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可以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亮度参数,对低亮环境中部分待显示区域亮度较低的区域进行调节,提高了车载显示端亮度调节的准确性,有效的提高了该模式下车载显示端画面的清晰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单元,例如:可以由车机中的MPU执行。或者,如果车载显示端如果具有MCU,则可以由MCU和车机中的MPU配合执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收集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
具体地,可以收集待调节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以用于根据收集到的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对待调节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进行调节。
具体地,可以通过光照传感器和/或其他信息源实时收集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其中,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可以包括多个亮度参数类型,例如: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参数以及车载显示端的屏幕的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参数等。
步骤S102、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
具体地,可以根据步骤S101中收集到的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判断车辆的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具体地,可以从步骤S101中收集到的亮度参数中提取与判断是否进入黑夜模式相关的亮度参数,以用于结合黑夜模式的参数,例如:黑夜模式的环境亮度阈值等参数,判断车辆的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其中,黑夜模式是指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参数小于一定值时,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调节模式。
可选的,可以设置手动切换的方式进行黑夜模式的切换,例如:用户可根据周围环境的亮度以及车载显示端的清晰度判断是否需要切换至黑夜模式。
步骤S103、当车载显示端进入黑夜模式时,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
具体地,根据步骤S102的判断,当从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中提取到的与判断是否进入黑夜模式相关的亮度参数,符合黑夜模式的参数要求时,确认车辆的车载显示端进入黑夜模式。此时,可以根据步骤S101中收集到的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具体地,可以从步骤S101中收集到的亮度参数中提取与判断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相关的亮度参数,以用于结合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参数,例如: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亮度差阈值、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低环境亮度阈值以及亮度比值等参数,判断车辆的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其中,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是指在步骤S102中描述的车载显示端的黑夜模式下,待显示区域包含一定比例的亮度较低的部分范围或待显示区域的最高亮度数据以及最低亮度数据的差值大于等于一定比值时,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调节模式。
可选的,可以设置手动切换的方式进行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切换,例如:用户可根据车载显示端的清晰度判断是否需要切换至低亮高清显示模式。
具体地,根据步骤S102的判断,当从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中提取到的与判断是否进入黑夜模式相关的亮度参数,不符合黑夜模式的参数要求时,确认车辆的车载显示端不进入黑夜模式。此时,可以根据非黑夜模式,即白天模式的亮度调节方法对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进行调节,其中,白天模式的亮度调节方法包括所有可能的白天模式的亮度调节方法。例如:当车载显示端为白天模式时,可以设置白天模式的灰阶数量,例如:256个,以及最高灰阶的最高亮度值例如:1000nit,可以根据Gamma2.2亮度曲线L1=(n/255)^2.2*L255对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进行调节,其中n为灰阶(0~255),L255为最高灰阶,即255灰阶的最高亮度值1000nit。
步骤S104、当车载显示端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时,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亮度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进行调节。
具体地,根据步骤S103中的判断,当从步骤S101中收集到的亮度参数中提取与判断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相关的亮度参数符合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参数要求时,确认车辆的车载显示端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此时,可以根据上述提取的与判断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相关的亮度参数以及低亮高清显示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进行调节。其中,低亮高清显示参数是指低亮高清显示模式下,与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调节相关的参数,可以包括: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参数以及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亮度参数等参数。
具体地,根据步骤S103中的判断,当从步骤S101中收集到的亮度参数中提取与判断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相关的亮度参数不符合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参数要求时,确认车辆的车载显示端不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此时,可以根据黑夜模式下非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亮度调节方法,对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进行调节,其中,黑夜模式下非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亮度调节方法包括所有可能的黑夜模式下非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亮度调节方法。例如:当车载显示端为黑夜模式下的非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时,可以设置黑夜模式下的非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灰阶数量,例如:256个,以及最高灰阶的最高亮度值例如:200nit,可以根据Gamma2.2亮度曲线L1=(n/255)^2.2*L255对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进行调节,其中n为灰阶(0~255),L255为最高灰阶,即255灰阶的最高亮度值200nit。图2为白天模式以及黑夜模式下非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亮度调节曲线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调节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调节方法,通过收集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当车载显示端进入黑夜模式时,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当车载显示端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时,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亮度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进行调节,其中,黑夜模式下的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可以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亮度参数,对低亮环境中部分待显示区域亮度较低的区域进行调节,提高了车载显示端亮度调节的准确性,有效的提高了该模式下车载显示端画面的清晰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4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的流程示意图。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包括: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参数,以及屏幕显示亮度参数,屏幕显示亮度参数是指屏幕的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参数,本实施例对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的过程进行了展开描述。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设置黑夜模式的环境亮度阈值。
具体地,可以设置黑夜模式的环境亮度阈值,黑夜模式的环境亮度阈值是指用于判断车辆的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的黑夜模式的参数,其中,黑夜模式的环境亮度阈值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人需求进行设置。
步骤S402、从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参数中提取环境的亮度平均值数据。
具体地,可以从步骤S101中收集到的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中提取环境的亮度平均数值,环境的亮度平均数值是指用于判断车辆的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的亮度参数,例如:可以从步骤S101中收集到的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中提取一定时间范围内收集到的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参数,计算一定时间范围内收集到的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参数的平均值,将其作为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平均值数据,其中,时间范围的设置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置。
步骤S403、根据环境亮度阈值以及环境的亮度平均值数据判断车辆的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
具体地,可以根据步骤S401设置的黑夜模式的环境亮度阈值以及步骤S402提取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平均数值,判断车辆的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例如:当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平均数值小于等于黑夜模式的环境亮度阈值时,车辆的车载显示端进入黑夜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的过程,通过设置黑夜模式的环境亮度阈值,以及从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参数中提取环境的亮度平均值数据,并进一步地根据环境亮度阈值以及环境的亮度平均值数据判断车辆的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有效的将黑夜模式以及白天模式进行区分,为黑夜模式下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判断提供基础,提高了车载显示端亮度调节的准确性,提高了车载显示端画面的清晰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5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流程示意图。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进行了展开描述。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从车辆的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参数中提取待显示区域的最高亮度数据以及最低亮度数据。
具体地,可以预先设置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亮度差阈值。如步骤S103中的描述,当车载显示端进入黑夜模式时,可以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具体地,可以设置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亮度差阈值,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亮度差阈值是指用于判断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参数。其中,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亮度差阈值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人需求进行设置。
具体地,如图4所示实施例的描述,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包括: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参数,以及屏幕显示亮度参数,屏幕显示亮度参数是指屏幕的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参数,可以从车辆的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参数中提取待显示区域的最高亮度数据以及最低亮度数据,以用于结合上述描述中预先设置的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亮度差阈值,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其中,待显示区域的最高亮度数据以及最低亮度数据可以选取一定时间范围内待显示区域的最高亮度数据以及最低亮度数据的平均值。
步骤S502、若待显示区域的最高亮度数据以及与最低亮度数据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亮度差阈值,则判断车载显示端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
具体地,可以根据步骤S501中预先设置的低亮高清显示模式亮度差阈值,以及步骤S501中提取的待显示区域的最高亮度数据以及最低亮度数据,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例如:当待显示区域的最高亮度数据以及最低亮度数据的差值大于或等于上述低亮高清显示模式亮度差阈值时,车辆的车载显示端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当待显示区域的最高亮度数据以及最低亮度数据的差值小于上述低亮高清显示模式亮度差阈值时,车辆的车载显示端不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过程,通过从车辆的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参数中提取待显示区域的最高亮度数据以及最低亮度数据,若待显示区域的最高亮度数据以及与最低亮度数据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亮度差阈值,则判断车载显示端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有效的将黑夜模式下的低亮高清显示模式以及非低亮高清显示模式进行区分,为黑夜模式下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判断提供基础,提高了车载显示端亮度调节的准确性,提高了车载显示端画面的清晰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流程示意图。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进行了展开描述。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将车辆的待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面积相同的子待显示区域,从屏幕显示亮度参数中获取各子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平均值数据。
具体地,可以预先设置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低环境亮度阈值以及亮度比值。如步骤S103中的描述,当车载显示端进入黑夜模式时,可以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具体地,可以设置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低环境亮度阈值以及亮度比值,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低环境亮度阈值以及亮度比值是指用于判断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参数。其中,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低环境亮度阈值以及亮度比值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人需求进行设置。
具体地,可以将车辆的待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面积相同的子待显示区域,如图4所示实施例的描述,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包括: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参数,以及屏幕显示亮度参数,屏幕显示亮度参数是指屏幕的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参数,可以根据上述划分的多个面积相同的子待显示区域,从屏幕显示亮度参数中获取各子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平均值数据,以用于结合预先设置的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低环境亮度阈值,判断各子待显示区域是否为低亮度区域。其中,子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平均值数据可以为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子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平均值数据。
步骤S602、根据低环境亮度阈值以及各子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平均值数据,判断各子待显示区域是否为低亮度区域,计算低亮度区域在待显示区域中所占的比例。
具体地,可以根据步骤S601中预设的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低环境亮度阈值以及步骤S601中获取的各子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平均值数据,对步骤S601中划分的多个面积相同的子待显示区域进行判断,判断各子待显示区域是否为低亮度区域,低亮度区域是指车辆的车载显示端中亮度较低的区域。例如:当子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平均值数据低于或等于低环境亮度阈值时,该子待显示区域为低亮度区域;当子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平均值数据高于低环境亮度阈值时,该子待显示区域为非低亮度区域。
具体地,在对步骤S601中划分的多个面积相同的子待显示区域完成判断,即确定了所有的低亮度区域后,可以根据低亮度区域的判断结果,计算低亮度区域在待显示区域中所占的比例,例如:当划分的子待显示区域为100个,判断低亮度区域为30个时,计算得到的低亮度区域在待显示区域中所占的比例为30%。
步骤S603、若低亮度区域在待显示区域中所占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亮度比值,则判断车载显示端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
具体地,可以根据步骤S601中预设的亮度比值以及步骤S602中计算得到的低亮度区域在待显示区域中所占的比例,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例如:当低亮度区域在待显示区域中所占的比例大于或等于亮度比值时,车载显示端进入低高清显示模式;当低亮度区域在待显示区域中所占的比例小于亮度比值时,车载显示端不进入低高清显示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过程,通过将车辆的待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面积相同的子待显示区域,从屏幕显示亮度参数中获取各子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平均值数据,根据低环境亮度阈值以及各子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平均值数据,判断各子待显示区域是否为低亮度区域,计算低亮度区域在待显示区域中所占的比例,若低亮度区域在待显示区域中所占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亮度比值,则判断车载显示端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有效的将黑夜模式下的低亮高清显示模式以及非低亮高清显示模式进行区分,为黑夜模式下低亮高清显示模式的判断提供基础,提高了车载显示端亮度调节的准确性,提高了车载显示端画面的清晰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7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亮度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进行调节的流程示意图。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低亮高清显示参数包括: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数值以及屏幕显示亮度数据,本实施例对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亮度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进行调节的过程进行了展开描述。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亮度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进行调节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1、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数值以及屏幕显示亮度数据,确定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调节曲线,亮度调节曲线包括:第一亮度调节曲线以及第二亮度调节曲线。
具体地,可以预先设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低亮高清显示参数包括: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数值以及屏幕显示亮度数据,可选的,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对上述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数值以及屏幕显示亮度数据进行设置。
具体地,在根据预设的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亮度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数值以及屏幕显示亮度数据,确定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调节曲线,亮度调节曲线包括:第一亮度调节曲线以及第二亮度调节曲线。可选的,上述亮度调节曲线的数量与上述预设的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数量有关,亮度调节曲线的方程与上方预设的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数值以及屏幕显示亮度数据有关,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预设。
其中,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是指上方描述的第一亮度曲线与第二亮度曲线相交的节点,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处对应的灰阶数值以及屏幕显示亮度数据即为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数值以及屏幕显示亮度数据。
例如:对于A设置来说,有一个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该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为100,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亮度为70nit;对于B设置来说,有一个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该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为100,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亮度为100nit;对于C设置来说,有一个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该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为50,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亮度为100nit;对于D设置来说,有三个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该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分别为64、128以及192,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亮度分别为50nit、100nit以及150nit。
具体地,可以根据上述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数值以及屏幕显示亮度数据,确定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调节曲线。例如:对于有一个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设置,第一亮度调节曲线L低=(n/m)^2.2*L’,其中m为灰阶的分界点的灰阶值,即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数值,n为灰阶(0~m),L’为m灰阶的最高亮度,即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屏幕显示亮度数据;第二亮度调节曲线L高=[n’/(255-m)]^2.2*L”+L’,其中n’为灰阶(m~255),L”为255灰阶的最高亮度。例如:对于A设置来说,有一个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该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为100,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亮度为70,亮度调节曲线部分0~100灰阶,第一亮度调节曲线L低=(n/100)^2.2*70nit,n=0~100;第二亮度调节曲线L高=(n’/155)^2.2*200nit+70nit,n’=101~255。图8为黑夜模式以及A设置下的低亮高清显示模式下的亮度调节曲线。图9为黑夜模式以及B设置下、C设置下以及D设置下的低亮高清显示模式下的亮度调节曲线。
步骤S702、从亮度参数中提取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根据第一亮度调节曲线对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进行调节。
具体地,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包括: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参数,以及屏幕显示亮度参数,可以从步骤S101中收集的亮度参数数据中提取与步骤S701中描述的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并根据步骤S701中确定的第一亮度调节曲线对上述描述中提取的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进行调节,得到调节完成的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
步骤S703、从亮度参数中提取第二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根据第二亮度调节曲线对第二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进行调节。
具体地,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包括: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参数,以及屏幕显示亮度参数,可以从步骤S101中收集的亮度参数数据中提取与步骤S701中描述的第二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并根据步骤S701中确定的第二亮度调节曲线对上述描述中提取的第二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进行调节,得到调节完成的第二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
步骤S704、根据调节完成的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及调节完成的第二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进行调节。
具体地,可以根据步骤S702中得到的调节完成的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以及根据步骤S703中得到的调节完成的第二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提供的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亮度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进行调节的过程,通过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数值以及屏幕显示亮度数据,确定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调节曲线,亮度调节曲线包括:第一亮度调节曲线以及第二亮度调节曲线,从亮度参数中提取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根据第一亮度调节曲线对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进行调节,从亮度参数中提取第二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根据第二亮度调节曲线对第二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进行调节,根据调节完成的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及调节完成的第二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进行调节,其中,预先设置的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数值以及屏幕显示亮度数据可以确定多个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调节曲线,根据多个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调节曲线对待车载显示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进行调节,提高了车载显示端亮度调节的准确性,提高了车载显示端画面的清晰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10为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装置100包括采集模块101、判断模块102以及调节模块103。
采集模块101,用于收集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
判断模块102,用于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
判断模块102,还用于当车载显示端进入黑夜模式时,根据亮度参数判断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
调节模块103,用于当车载显示端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时,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亮度参数对车载显示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图1到图7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的第七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设备110包括:传感器111,处理器112,存储器113,通信接口114,车载显示端115;
传感器111用于采集车辆的车载显示端115相关的亮度参数;
存储器113用于存储处理器112的可执行指令;
通信接口114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交互;
其中,处理器112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
可选的,在上述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设备中,处理器为车机中的MPU;或者处理器包括:车机中的MPU和车载显示端的MCU。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结构中,处理器包括:车机中的MPU和车载显示端的MCU,具体地,光照传感器或者其他信息源将环境亮度参数传递给车机的数据处理模块MPU,判断亮度数据并处理后传递给串行器Ser,通过解串器Des解析数据并传递给屏端微控单元MCU,MCU调用闪存Flash中程序、显示器参数Gamma中存取的数据进行判断或处理,再传递数据给时序控制器Tcon,Tcon将需求显示的画面信息解析到屏端面板panel的源极Source IC和门级Gate IC,进而实现处理后的画面显示。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结构中,处理器为车机中的MPU,具体地,如果屏端不带有微控单元MCU,则相应的数据处理均可通过车机的MPU实现,如下图所示。光照传感器或者其他信息源将环境亮度参数传递给车机的MPU,判断亮度数据并处理后传递给串行器Ser,通过解串器Des解析数据并传递给Tcon,通过调用flash和Gamma中的数据,再将图像画面信息解析到屏端panel的源极Source IC和门级Gate IC,进而实现处理后的画面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图1到图7任一项的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并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提供有相应的操作入口,供用户选择授权或者拒绝。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
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判断所述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
当所述车载显示端进入黑夜模式时,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判断所述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
当所述车载显示端进入所述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时,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所述亮度参数对所述车载显示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包括:所述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参数,以及屏幕显示亮度参数,所述屏幕显示亮度参数是指所述屏幕的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判断所述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包括:
设置黑夜模式的环境亮度阈值;
从所述车载显示端所处的环境的亮度参数中提取环境的亮度平均值数据;
根据所述环境亮度阈值以及所述环境的亮度平均值数据判断所述车辆的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判断所述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包括:
从所述车辆的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参数中提取待显示区域的最高亮度数据以及最低亮度数据;
若所述待显示区域的最高亮度数据与最低亮度数据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亮度差阈值,则判断所述车载显示端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判断所述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包括:
将所述车辆的待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面积相同的子待显示区域,从所述屏幕显示亮度参数中获取各所述子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平均值数据;
根据低环境亮度阈值以及各所述子待显示区域的亮度平均值数据,判断各所述子待显示区域是否为低亮度区域,计算所述低亮度区域在所述待显示区域中所占的比例;
若所述低亮度区域在所述待显示区域中所占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亮度比值,则判断所述车载显示端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亮高清显示参数包括: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数值以及屏幕显示亮度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所述亮度参数对所述车载显示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进行调节包括:
根据所述低亮高清显示分界点的灰阶数值以及屏幕显示亮度数据,确定所述车载显示端的亮度调节曲线,所述亮度调节曲线包括:第一亮度调节曲线以及第二亮度调节曲线;
从所述亮度参数中提取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对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进行调节;
从所述亮度参数中提取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根据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曲线对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进行调节;
根据调节完成的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及调节完成的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曲线的灰阶数值对应的屏幕显示亮度参数,对所述车载显示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进行调节。
8.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收集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判断所述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黑夜模式;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车载显示端进入黑夜模式时,根据所述亮度参数判断所述车载显示端是否进入低亮高清显示模式;
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车载显示端进入所述低亮高清显示模式时,根据低亮高清显示参数以及所述亮度参数对所述车载显示端的屏幕显示亮度进行调节。
9.一种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车载显示端;
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车载显示端相关的亮度参数;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交互;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车机中的MPU;或者所述处理器包括:车机中的MPU和所述车载显示端的MCU。
1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
CN202310326681.XA 2023-03-30 2023-03-30 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5248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6681.XA CN116524836A (zh) 2023-03-30 2023-03-30 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6681.XA CN116524836A (zh) 2023-03-30 2023-03-30 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4836A true CN116524836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94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26681.XA Pending CN116524836A (zh) 2023-03-30 2023-03-30 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48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72624A1 (en) Display of images
US985249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ndering a display to compensate for a viewer's visual impairment
CN101847372B (zh) 用于确定光源的强度设置的方法和系统
EP3739431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oint of gaze, contrast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virtual reality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60110846A1 (en) Automatic display image enhancement based on user's visual perception model
JP4399174B2 (ja) 自動車のディスプレイユニット、自動車の夜間視認装置および自動車の赤外線夜間視認装置を備えた車両
CN110364123B (zh) 背光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11407B (zh) 显示效果调节方法、调节装置、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954568B1 (en) Screen control method, screen control apparatus, in-vehicle screen and vehicle
CN113204281A (zh) 终端屏幕亮度动态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68718A (zh) 用于专注力训练的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506181B (zh) 设备亮度自动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47432B (zh) 显示系统、电子装置及其显示调整方法
CN116524836A (zh) 车载显示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E102011010315A1 (de) Erkennung von Objekten
US20150029204A1 (en) Dynamic localized contrast enhancement method for imag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of the same
CN108597435B (zh) 用于控制显示面板的显示的方法及其装置、显示装置
CN113726981B (zh) 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584114B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102423052B1 (ko) 개용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US11675431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display control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JP6616536B1 (ja) 視認性評価装置、視認性評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視認性評価方法
EP1976273A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CN109313882A (zh) 校正数据生成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校正数据生成方法
CN113312569B (zh) 一种伪随机展示网页背景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