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2507B - 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2507B
CN116522507B CN202310619294.5A CN202310619294A CN116522507B CN 116522507 B CN116522507 B CN 116522507B CN 202310619294 A CN202310619294 A CN 202310619294A CN 116522507 B CN116522507 B CN 1165225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
steering
trailer
tractor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192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22507A (zh
Inventor
赵轩
周辰雨
艾睿
袁晓磊
王姝
贺伊琳
史培龙
朱国华
张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6192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25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2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2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22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2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半挂汽车车辆稳态转向模型和半挂汽车车辆瞬态转向模型,通过半挂汽车车辆稳态转向模型获取半挂汽车稳态运动轨迹,通过半挂汽车车辆瞬态转向模型获取半挂汽车瞬态运动轨迹,将半挂汽车稳态运动轨迹和半挂汽车瞬态运动轨迹进行拼接,获得半挂汽车在预设速度以及转向角度时完整的转向轨迹;将车辆转向轨迹与所需测验的实际弯道进行对比,分析半挂汽车在目前设定的参数下能否安全通过弯道而不触碰两侧边界,如果能安全通过则记录车辆安全通过弯道时的车速以及转向角度,如果不能则修改设定的参数重新分析。

Description

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弯道转向模型构建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道路、郊区公路、乡村公路、高速公路等各类型道路修建过程中,弯道的设计过程尤为复杂。工程人员需要考虑轿车、货车、公交车以及半挂汽车等各类型车辆在某一速度、某一转向角度下能否顺利过弯且不驶出弯道的两侧边界。其中,半挂汽车需要满足的条件较为苛刻,其车身长度较长,铰接结构较为复杂。
现有技术中的车辆转向模型主要依据两轴车进行构建,而半挂汽车轴数一般在五轴以上,且车辆的长宽高远大于现有模型参数。半挂汽车铰接式结构较为复杂,在其模型构建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牵引车即车头的运动过程,还要考虑半挂车车身的转向轨迹。现有技术对半挂汽车研究较少,没有对应的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满足分析现有弯道建设中,半挂车能否以一定速度及转向角度顺利通过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来解决在现有弯道建设中,半挂车能否以一定速度及转向角度顺利通过的安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半挂汽车车辆稳态转向模型和半挂汽车车辆瞬态转向模型,通过半挂汽车车辆稳态转向模型获取半挂汽车稳态运动轨迹,通过半挂汽车车辆瞬态转向模型获取半挂汽车瞬态运动轨迹,将半挂汽车稳态运动轨迹和半挂汽车瞬态运动轨迹进行拼接,获得半挂汽车在预设速度以及转向角度时完整的转向轨迹;
将车辆转向轨迹与所需测验的实际弯道进行对比,分析半挂汽车在目前设定的参数下能否安全通过弯道而不触碰两侧边界,如果能安全通过则记录车辆安全通过弯道时的车速以及转向角度,如果不能则修改设定的参数重新分析;
所述半挂汽车车辆稳态模型构建过程中对车辆受力平衡关系进行分析,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及轮胎侧偏角计算模型;
所述半挂汽车车辆瞬态模型构建过程中对车辆瞬态转向过程进行分析,建立牵引车瞬态转向模型以及半挂车进出弯道瞬态转向模型。
优选的,所述半挂汽车车辆稳态转向模型构建包括以下过程,
对半挂汽车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建立整车线性模型,根据实用性简化为四自由度线性单轨模型;所述四自由度线性单轨模型中的四个自由度分别为牵引车侧向运动、牵引车横摆运动、半挂车侧向运动和半挂车横摆运动;
依据四自由度线性单轨模型对车辆受力平衡关系进行分析;
并且依据轮胎侧偏角计算模型计算半挂汽车转向运动过程中轮胎受到侧向力的作用产生的侧偏角度。
对半挂汽车动力学模型及轮胎侧偏角计算模型联立分析,获得半挂汽车的牵引车在设定速度以及转向角度下的转向半径;
根据车辆线性模型中的几何关系计算半挂汽车中半挂车的转向半径,并由此画出在所测弯道下半挂汽车的稳态转向轨迹。
进一步的,车辆受力平衡关系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式中:、/>分别为牵引车和半挂车的质量;/>分别为牵引车和半挂车的横摆转动惯量;/> />分别为牵引车和半挂车的横摆角速度;/> /> />分别对应于牵引车前轴、牵引车后轴和半挂车后轴的侧向力;/>为牵引车和半挂车之间的侧向牵引力;/> />分别为牵引车质心到牵引车前、后轴的距离;/> />分别为半挂车质心到鞍座和半挂车后轴的距离;/>为牵引车质心到鞍座的距离;/>分别为牵引车和半挂车的侧向加速度,/>为牵引车转向角度。
进一步的,轮胎侧偏角计算模型为
式中:为牵引角,即牵引车与半挂车转向时的夹角;/>为牵引车质心位置的侧向速度;/>分别为牵引车前轴车轮侧偏角,牵引车后轴车轮侧偏角以及半挂车后车轮侧偏角;/>为车辆行驶速度。
进一步的,牵引车的转向半径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半挂汽车牵引车转向半径,/>为稳定性因数,与车辆转向角度有关。
优选的,所述半挂汽车车辆瞬态转向模型构建包括以下过程,
牵引车瞬态转向模型利用两个参数,方向盘从正常状态到单方向打死所用时间以及半挂汽车车轮的最大转向角度/>得到牵引车瞬态转向轨迹;
半挂车瞬态转向模型利用牵引车和半挂车的角速度差值进行积分,获得半挂车进出弯道的运动距离,再根据几何关系求出半挂车的瞬态转向轨迹;
将牵引车瞬态转向轨迹和半挂车的瞬态转向轨迹进行拼接形成半挂汽车瞬态运动轨迹。
进一步的,牵引车瞬态转向模型所用参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半挂汽车转过特定角度所需要的时间;/>为半挂汽车车轮最大转向角度;为设定的转向角度;/>为方向盘从正常状态到单方向打死所用时间;/>为时间/>分成的小段时间;/>为每一小段时间半挂汽车行驶过的距离;/>为车辆行驶速度。
进一步的,半挂车瞬态转向模型进出弯道距离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半挂车进入弯道和离开弯道即车辆转向及回正所走过的距离;/>为牵引车转向半径;/>为半挂车长度;/>为牵引车与半挂车之前牵引角的稳态角度;/>为回正后牵引角的角度;/>为车辆行驶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建立半挂汽车车辆稳态转向模型及瞬态转向模型,对车辆整体转向轨迹进行设计。在得到车辆转向轨迹后,将其与所需测验的实际弯道进行对比,观察半挂汽车在目前设定的参数下能否安全通过弯道而不触碰两侧边界,如果能安全通过则记录车辆安全通过弯道时的车速以及转向角度。本发明相比于大多数单参数及低速模型,可以同时考虑车辆行驶速度与转向角度对于车辆转向轨迹的影响。通过输入车辆过弯时的速度和转向角度可计算出半挂汽车的转向轨迹,为弯道规划提供便利。本发明引入车辆最大转向角度及方向盘打死时间,从而进一步优化车辆瞬态转向过程。在转弯过程中,不同车速,不同转向角度及不同驾驶员都会对方向盘打死时间产生影响。可以通过改变时间参数进一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分析多种情况下的半挂汽车瞬态转向轨迹。本发明将半挂车的运动轨迹进行了详细分析。引入牵引车和半挂车两车角速度差进行积分,获得半挂车进出弯道时的运动轨迹。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只对半挂汽车整体考虑,忽视半挂车牵引角变化时的瞬态运动而言,本发明更加贴近于实际情况,更为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申请提供的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申请提供的半挂汽车弯道转向平面模型图。
图3为本发明申请提供的半挂汽车中半挂车进出弯道建模原理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结果示意图。
附图中:1为牵引车,2为半挂车、3为弯道外侧线、4为弯道内侧线、5为半挂汽车左前轮转向轨迹、6为半挂汽车右后轮转向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本发明的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半挂汽车车辆稳态转向模型;
半挂汽车主要由牵引车和半挂车组成,中间通过铰接式连接。首先对半挂汽车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建立其整车线性模型,根据实用性将其简化为四自由度线性单轨模型。四个自由度分别为牵引车侧向运动、牵引车横摆运动、半挂车侧向运动和半挂车横摆运动。在计算过程中,将会对牵引车和半挂车的受力关系和力矩关系进行分析,其运动微分方程分别:
式中: />分别为牵引车和半挂车的质量;/>分别为牵引车和半挂车的横摆转动惯量;/>、/>分别为牵引车和半挂车的横摆角速度;/>、/>和/>分别对应于牵引车前轴、牵引车后轴和半挂车后轴的侧向力;/>为牵引车和半挂车之间的侧向牵引力;/>、/>分别为牵引车质心到牵引车前、后轴的距离;/>、/>分别为半挂车质心到鞍座和半挂车后轴的距离;/>为牵引车质心到鞍座的距离;/>分别为牵引车和半挂车的侧向加速度,/>为牵引车转向角度。
车辆在转向运动过程中,轮胎受到侧向力的作用会发生侧偏现象。对于半挂汽车来说,需要考虑牵引车前后车轮及半挂车后车轮的侧偏情况,其轮胎侧偏角方程如下:
式中:为牵引角,即牵引车与半挂车转向时的夹角;/>为牵引车质心位置的侧向速度;/>分别为牵引车前轴车轮侧偏角,牵引车后轴车轮侧偏角以及半挂车后车轮侧偏角;/>为车辆行驶速度。
通过对上述公式进行推导,可获得半挂汽车的牵引车在一定速度及转向角度下的转向半径,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半挂汽车牵引车转向半径,/>为稳定性因数,与车辆转向角度有关。
根据车辆线性模型中的几何关系可计算半挂汽车中半挂车的转向半径,并由此可画出在所测弯道下半挂汽车的稳态转向轨迹。
建立半挂汽车车辆瞬态转向模型;
半挂汽车在转弯时,速度和转向角度并不会直接到达稳定状态,其在中间经历转向角及速度变化的瞬态过程。因此本发明为了更好的实际应用,对半挂汽车在瞬态转向时的转向轨迹进行了相关计算。
为了准确的反映出驾驶员转动方向盘及方向盘回正这段转向角度变化的瞬态转向过程,本发明引入了方向盘从正常状态到单方向打死所用时间及半挂汽车车轮的最大转向角度/>。在设置特定的稳态转向角度后,通过比值关系可知当方向盘转至该角度时,转动方向盘所用的时间即半挂汽车瞬态运动所需的时间。再将总的时间分成多个小份,计算每一小短时间内车辆变化转向角度所对应的转向半径。在获得上述参数后,通过车速乘每一段时间获得车辆行驶的弧状距离,最终获得半挂汽车牵引车瞬态的运动轨迹。设计方法所用公式如下:
式中,为半挂汽车转过特定角度所需要的时间;/>为半挂汽车车轮最大转向角度;为设定的转向角度;/>为方向盘从正常状态到单方向打死所用时间;/>为时间/>分成的小段时间;/>为每一小段时间半挂汽车行驶过的距离。
半挂汽车牵引车的运动轨迹可以等效为两轴四轮汽车的运动轨迹,但半挂车的转向轨迹需要特殊考虑。在半挂汽车转向过程中,牵引车的车轮转角在一定时间内会从零变化到稳态,而牵引车与半挂车的夹角则会在时间/>内变化到稳态,/>。所以需对半挂车的瞬态运动轨迹进行单独考虑,该过程包括半挂车进弯道和半挂车出弯道两个过程。所涉及运动微分方程如下:
式中:为半挂车进入弯道和离开弯道即车辆转向及回正所走过的距离;/>为牵引车转向半径;/>为半挂车长度;/>为牵引车与半挂车之前牵引角的稳态角度;/>为回正后牵引角的角度。在本过程计算中主要利用牵引车与半挂车转向时角速度的差值进行积分,获得半挂车进出弯道的运动距离,再根据几何关系求出半挂车的瞬态转向轨迹。
从上述过程中,可获得半挂车和牵引车的稳态瞬态整个运动过程。在实际应用中,首先将半挂汽车的各项参数输入到模型中,然后设定车辆在弯道的某一位置进入,以一定速度和转向角在弯道中行驶,判断半挂汽车能否在该速度和转向角下顺利驶出弯道。
本发明相比于大多数单参数及低速模型,可以同时考虑车辆行驶速度与转向角度对于车辆转向轨迹的影响。通过输入车辆过弯时的速度和转向角度可计算出半挂汽车的转向轨迹,为弯道规划提供便利。
本发明引入车辆最大转向角度及方向盘打死时间,从而进一步优化车辆瞬态转向过程。在转弯过程中,不同车速,不同转向角度及不同驾驶员都会对方向盘打死时间产生影响。可以通过改变时间参数进一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分析多种情况下的半挂汽车瞬态转向轨迹。
本发明将半挂车的运动轨迹进行了详细分析。引入牵引车和半挂车两车角速度差进行积分,获得半挂车进出弯道时的运动轨迹。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只对半挂汽车整体考虑,忽视半挂车牵引角变化时的瞬态运动而言,本发明更加贴近于实际情况,更为准确。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半挂车弯道转向模型的构建方法,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对半挂汽车稳态和瞬态的转向模型分开考虑。半挂汽车稳态模型构建过程中要对车辆受力平衡关系进行分析,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及轮胎侧偏角计算模型;半挂汽车瞬态模型构建过程中,对车辆瞬态转向过程进行分析,建立牵引车1瞬态转向模型以及半挂车2进出弯道瞬态转向模型。完成模型构建后,输入一定车速和转向角度得到半挂汽车的转向轨迹,与所需测验的弯道进行对比,获得车辆安全顺利通过弯道的车速及转向角度。
本发明中半挂汽车稳态转向模型构建原理如附图2所示,半挂汽车主要由牵引车1和半挂车2组成,中间通过铰接式连接。半挂汽车结构较为复杂,分析过程中不仅要对牵引车1和半挂车2受力进行分析,还需对车辆中间的铰接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在半挂汽车稳态模型构建过程中,首先对半挂汽车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建立其整车线性模型,根据实用性将其简化为四自由度线性单轨模型。该模型中四个自由度分别为牵引车1侧向运动、牵引车1横摆运动、半挂车2侧向运动和半挂车2横摆运动。牵引车1侧向运动主要受到前车轮处的轮胎侧向力、后车轮处的轮胎侧向力/>及铰接点处的牵引力/>;牵引车1横摆运动在侧向运动受力基础上进行分析,获得牵引车1力矩平衡关系;半挂车2侧向运动主要受到后车轮处的轮胎侧向力力/>和铰接点处的牵引力/>;半挂车2横摆运动在其侧向运动基础上进行分析,获得半挂车2的力矩平衡关系。在计算过程中,牵引车1和半挂车2的受力关系和力矩关系的运动微分方程分别为:
式中:、/>分别为牵引车1和半挂车2的质量;/>分别为牵引车1和半挂车2的横摆转动惯量;/> />分别为牵引车1和半挂车2的横摆角速度;/> /> />分别对应于牵引车1前轴、牵引车后轴和半挂车2后轴的侧向力;/>为牵引车1和半挂车2之间的侧向牵引力;/> />分别为牵引车1质心到牵引车1前、后轴的距离;/> />分别为半挂车2质心到鞍座和半挂车2后轴的距离;/>为牵引车1质心到鞍座的距离;/>分别为牵引车1和半挂车2的侧向加速度,/>为牵引车1转向角度。
本发明中半挂汽车在进行转向时,轮胎受到侧向力的作用会发生侧偏现象,为了保证模型符合实际情况,建立半挂汽车轮胎侧偏模型。在构建时,需对牵引车1前轮胎和后轮胎,半挂车2后轮胎综合考虑后进行侧偏分析,其轮胎侧偏模型构建方程如下:
式中:为牵引角,即牵引车1与半挂车2转向时的夹角;/>为牵引车1质心位置的侧向速度;/>分别为牵引车1前轴车轮侧偏角,牵引车1后轴车轮侧偏角及半挂车2后车轮侧偏角;/>为车辆行驶速度。
本发明中通过对半挂汽车动力学模型及轮胎侧偏模型联立分析,可获得半挂汽车的牵引车1在一定速度以及转向角度下的转向半径,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半挂汽车牵引车1转向半径,/>为稳定性因数,与车辆转向角度有关。在获得牵引车1稳态转向半径后,可根据车辆线性模型中的几何关系计算半挂汽车中半挂车2的转向半径/>,并由此可画出在所测弯道下半挂汽车稳态转向轨迹。
本发明中半挂汽车在转弯时,速度和转向角度并不是直接到达稳定状态,其在中间经历转向角及速度变化的瞬态过程。所以本发明为符合实际情况,计算了半挂汽车在瞬态转向时的转向轨迹。
本发明中,牵引车1的瞬态模型构建是为了准确的反映出驾驶员转动方向盘以及方向盘回正这段转向角度变化的瞬态转向过程,在构建过程中引入了方向盘从正常状态到单方向打死所用时间及半挂汽车车轮的最大转向角度/>。时间参数/>可以随着车速、转向角度的大小及驾驶员的习惯进行输入,使瞬态模型更加灵活,更符合实际情况。在设置特定的稳态转向角度后,通过比值关系可知方向盘转至该角度时,转动方向盘所用的时间即半挂汽车瞬态运动所用的时间。再将总的时间分成多个小份,计算每一短时间内车辆变化的转向角度所对应的转向半径。在获得上述参数后,通过车速乘每一段时间获得车辆行驶的弧状距离,最终获得半挂汽车牵引车1瞬态的运动轨迹。设计方法所用公式如下
式中,为半挂汽车转过特定角度所需要的时间;/>为半挂汽车车轮最大转向角度;为设定的转向角度;/>为方向盘从正常状态到单方向打死所用时间;/>为时间/>分成的小段时间;/>为每一小段时间半挂汽车行驶过的距离。
本发明中,半挂车2的瞬态转向轨迹需要进行特殊考虑。如附图3所示,在半挂汽车转向过程中,牵引车1的转向角度在一定时间内会从零变化到稳态,而牵引车与半挂车之间的牵引角则不会同时变化到稳态,牵引角变化所用时间为/>,/>.所以需对半挂车2的瞬态运动轨迹进行单独考虑,此过程包括半挂车2进弯道和半挂车2出弯道两个过程。所涉及运动微分方程如下:
式中:为半挂车2进入弯道和离开弯道即车辆转向及回正所走过的距离;/>为牵引车1转向半径;/>为半挂车2长度;/>为牵引车1与半挂车2之间牵引角的稳态角度;/>为回正后牵引角的角度。在本过程计算中主要利用牵引车1与半挂车2转向时角速度的差值进行积分,获得半挂车2进出弯道的运动距离,再根据几何关系求出半挂车2的瞬态转向轨迹。根据上述过程中,可获得牵引车1和半挂车2稳态瞬态的运动轨迹,将两类轨迹进行拼接,即可获得半挂汽车在一定速度以及转向角度时完整的转向过程。在实际应用中,首先将半挂汽车的参数如车辆各项长度参数以及车速、转向角度等输入到模型中。然后设定车辆在弯道的某一位置进入,以一定速度和转向角度在弯道中行驶,判断半挂汽车能否在该速度和转向角度下顺利驶出弯道。具体模型实施结果如附图4所示,包括弯道外侧线3、弯道内侧线4、半挂汽车左前轮转向轨迹5、半挂汽车右后轮转向轨迹6。
半挂汽车弯道模型构建过程中,由于半挂汽车牵引车1与半挂车2铰接式连接的复杂结构,需要对半挂汽车进行稳态转向模型以及瞬态转向模型构建。半挂汽车稳态转向模型包括半挂汽车动力学模型以及轮胎侧偏模型,动力学模型中需要输入参数牵引车1质量、半挂车2质量/>; 牵引车1质心到牵引车1前、后轴的距离/> />; 半挂车2质心到鞍座和半挂车2后轴的距离/> />; 牵引车1质心到鞍座的距离/>;牵引车1转向角度/>以及车速/>。得到动力学平衡关系后,与轮胎侧偏模型联立分析,求得牵引车1稳态转向半径/>,并根据几何关系求得半挂车2稳态转向半径/>。建立完稳态转向模型后,构建半挂汽车瞬态转向模型,牵引车1瞬态转向模型利用参数方向盘从正常状态到单方向打死所用时间/>,以及半挂汽车车轮的最大转向角度/>得到牵引车1在瞬态转向过程中的轨迹。半挂车2瞬态转向模型利用牵引车1和半挂车2的角速度差值进行积分得到半挂车2的瞬态转向轨迹。综合半挂汽车的稳态瞬态时的运动轨迹,即可获得整个弯道上的转向轨迹。获得轨迹后,设定所需要评估的弯道以及车辆在弯道上的出发点,进行模拟转向,观察在一定速度以及转向角度时,半挂汽车能否顺利驶出弯道而不触碰到两侧边界。

Claims (6)

1.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半挂汽车车辆稳态转向模型和半挂汽车车辆瞬态转向模型,通过半挂汽车车辆稳态转向模型获取半挂汽车稳态运动轨迹,通过半挂汽车车辆瞬态转向模型获取半挂汽车瞬态运动轨迹,将半挂汽车稳态运动轨迹和半挂汽车瞬态运动轨迹进行拼接,获得半挂汽车在预设速度以及转向角度时完整的转向轨迹;
将车辆转向轨迹与所需测验的实际弯道进行对比,分析半挂汽车在目前设定的参数下能否安全通过弯道而不触碰两侧边界,如果能安全通过则记录车辆安全通过弯道时的车速以及转向角度,如果不能则修改设定的参数重新分析;
所述半挂汽车车辆稳态模型构建过程中对车辆受力平衡关系进行分析,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及轮胎侧偏角计算模型;
所述半挂汽车车辆瞬态模型构建过程中对车辆瞬态转向过程进行分析,建立牵引车瞬态转向模型以及半挂车进出弯道瞬态转向模型;
所述半挂汽车车辆稳态转向模型构建包括以下过程,
对半挂汽车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建立整车线性模型,简化为四自由度线性单轨模型;所述四自由度线性单轨模型中的四个自由度分别为牵引车侧向运动、牵引车横摆运动、半挂车侧向运动和半挂车横摆运动;
依据四自由度线性单轨模型对车辆受力平衡关系进行分析;
并且依据轮胎侧偏角计算模型计算半挂汽车转向运动过程中轮胎受到侧向力的作用产生的侧偏角度;
对半挂汽车动力学模型及轮胎侧偏角计算模型联立分析,获得半挂汽车的牵引车在设定速度以及转向角度下的转向半径;
根据车辆线性模型中的几何关系计算半挂汽车中半挂车的转向半径,并由此画出在所测弯道下半挂汽车的稳态转向轨迹;
所述半挂汽车车辆瞬态转向模型构建包括以下过程,
牵引车瞬态转向模型利用两个参数,方向盘从正常状态到单方向打死所用时间以及半挂汽车车轮的最大转向角度/>得到牵引车瞬态转向轨迹;
半挂车瞬态转向模型利用牵引车和半挂车的角速度差值进行积分,获得半挂车进出弯道的运动距离,再根据几何关系求出半挂车的瞬态转向轨迹;
将牵引车瞬态转向轨迹和半挂车的瞬态转向轨迹进行拼接形成半挂汽车瞬态运动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受力平衡关系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式中: 、/>分别为牵引车和半挂车的质量; />分别为牵引车和半挂车的横摆转动惯量;/> />分别为牵引车和半挂车的横摆角速度; /> /> />分别对应于牵引车前轴、牵引车后轴和半挂车后轴的侧向力;/>为牵引车和半挂车之间的侧向牵引力; />分别为牵引车质心到牵引车前、后轴的距离; /> />分别为半挂车质心到鞍座和半挂车后轴的距离;/>为牵引车质心到鞍座的距离;/>分别为牵引车和半挂车的侧向加速度,/>为牵引车转向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轮胎侧偏角计算模型为
式中:为牵引角,即牵引车与半挂车转向时的夹角;/>为牵引车质心位置的侧向速度;/>分别为牵引车前轴车轮侧偏角,牵引车后轴车轮侧偏角以及半挂车后车轮侧偏角;/>为车辆行驶速度;/>为牵引车的横摆角速度;/>为半挂车长度;/> />分别为牵引车质心到牵引车前、后轴的距离;/>为牵引车转向角度;/>为牵引车质心到鞍座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牵引车的转向半径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半挂汽车牵引车转向半径,/>为稳定性因数,与车辆转向角度有关;/>为牵引车转向角度;/>为车辆行驶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牵引车瞬态转向模型所用参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半挂汽车转过特定角度所需要的时间;/>为半挂汽车车轮最大转向角度;/>为设定的转向角度;/>为方向盘从正常状态到单方向打死所用时间;/>为时间/>分成的/>小段时间;/>为每一小段时间半挂汽车行驶过的距离;/>为车辆行驶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半挂车瞬态转向模型进出弯道距离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半挂车进入弯道和离开弯道即车辆转向及回正所走过的距离;/>为牵引车转向半径;/>为半挂车长度;/>为牵引车与半挂车之前牵引角的稳态角度;/>为回正后牵引角的角度;/>为车辆行驶速度。
CN202310619294.5A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 Active CN1165225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9294.5A CN116522507B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9294.5A CN116522507B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2507A CN116522507A (zh) 2023-08-01
CN116522507B true CN116522507B (zh) 2024-04-26

Family

ID=87395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19294.5A Active CN116522507B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250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6430A (zh) * 2016-09-30 2017-02-22 长安大学 一种半挂车弯道超车风险分析方法
CN110843781A (zh) * 2019-11-27 2020-02-28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驾驶员行为的车辆弯道自动控制方法
CN111267837A (zh) * 2020-03-10 2020-06-12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弯道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3830088A (zh) * 2021-10-08 2021-12-24 中南大学 一种智能半挂牵引车轨迹跟踪预测控制方法与车辆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6430A (zh) * 2016-09-30 2017-02-22 长安大学 一种半挂车弯道超车风险分析方法
CN110843781A (zh) * 2019-11-27 2020-02-28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驾驶员行为的车辆弯道自动控制方法
CN111267837A (zh) * 2020-03-10 2020-06-12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弯道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3830088A (zh) * 2021-10-08 2021-12-24 中南大学 一种智能半挂牵引车轨迹跟踪预测控制方法与车辆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双半挂汽车列车转弯运动轨迹仿真分析;王郭俊;许洪国;刘宏飞;;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0228(02);全文 *
基于横向力系数的汽车急转防侧翻车速计算模型与仿真;范李;李刚炎;陈冉;梁浩彤;杨键;曹林伟;孟利航;;农业工程学报;20160208(03);全文 *
弯道制动工况下车辆参数估计;赵轩等;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906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2507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7520B (zh) 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车的前轮侧向力估计方法
CN105835721B (zh) 一种四轮轮毂电动汽车车速控制方法
CN104773173A (zh) 一种自主驾驶车辆行驶状态信息估计方法
CN103407451B (zh) 一种道路纵向附着系数估计方法
Wu et al. Differential speed steering control for four-wheel independent driving electric vehicle
CN106347457A (zh) 一种列车轨迹跟随控制方法、系统及列车
CN107380161A (zh) 一种辅助驾驶员实现理想行驶轨迹的主动转向控制装置
CN108482379A (zh) 轮毂电机驱动车辆路面附着系数及路面坡度同步实时估算系统及方法
CN107885932A (zh) 一种考虑人机和谐的汽车紧急避撞分层式控制方法
CN105857304A (zh) 基于四轮驱动汽车力矩分配控制系统
CN110827535A (zh) 非线性车辆队列协同自适应抗扰纵向控制方法
CN106515716A (zh) 轮式驱动电动汽车底盘集成控制系统协调控制装置及方法
WO2023125754A1 (zh) 一种自动成列行驶车辆系统及控制方法
Domina et al. Comparison of path following controllers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Tian et al. Vehicle state estimation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fusion
CN116522507B (zh) 一种半挂汽车弯道转向模型构建方法
CN109670266A (zh) 一种用于创建矿用车辆动力学模型的方法
CN107856733B (zh) 一种面向人机和谐的汽车躲避动障碍物控制方法
CN105579824B (zh) 用于模拟转弯行驶的方法
CN111361571B (zh) 一种基于gpi的同时估计车辆质心侧偏角和扰动的方法
CN113771864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新能源车辆侧翻预警方法
CN115422837A (zh) 一种基于深度高斯过程的智能汽车动力学预测模型、训练数据获取方法、以及训练方法
CN114044003B (zh) 前后双轴转向车辆的循迹控制方法
CN111674387B (zh) 一种基于导数迭代预测产生新型侧翻预警指标的方法
CN111703417B (zh) 一种高低速统一预瞄滑膜驾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