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1637A - 更变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更变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1637A
CN116521637A CN202310416690.8A CN202310416690A CN116521637A CN 116521637 A CN116521637 A CN 116521637A CN 202310416690 A CN202310416690 A CN 202310416690A CN 116521637 A CN116521637 A CN 1165216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transaction
change
servic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166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166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16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1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16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8File system types
    • G06F16/1805Append-only file systems, e.g. using logs or journals to store data
    • G06F16/1815Journaling fil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Finance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更变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用于大数据领域。该更变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从多个业务系统中确定发生交易的业务系统为目标业务系统;调取目标业务系统对应的目标配置文件和预设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以获取目标业务系统在当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更变数据;根据更变数据,对当前交易进行信息处理,得到信息处理结果;根据信息处理结果,确定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交易参数,并将目标交易参数发送至目标业务系统,目标交易参数用于指示目标业务系统将其当前交易参数更新为的目标交易参数,其中,目标交易参数包括针对目标用户分配的交易流量。本申请的方法能够提升对更变数据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更变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大数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更变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应用场景逐渐丰富,各行各业对于大数据的投入和研发持续加强,数据需求也日益增大,在银行系统中,数据繁杂,数量众多,且涉及多方交易,参与主体涵盖银行数据供给方、数据需求方、数据交易平台、评估机构、服务机构,以及外围的其他部门。
其中,因为电子商务的普及,在银行系统中,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大量的业务交易,同时也会产生的众多繁杂的更变数据。
然而,目前对业务交易中产生的更变数据的处理往往比较困难,例如。对于银行客户的洗钱风险的管理,需要银行提供数据支持,且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从而分析出数据中存在洗钱风险的特征,帮助银行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但是目前的银行对更变数据的处理方式中,需要专业人员来分析更变数据,对于大量的更变数据,处理起来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更变数据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目前在对业务交易中产生的更变数据处理时,存在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更变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从多个业务系统中确定发生交易的业务系统为目标业务系统,其中,所述多个业务系统中的每一业务系统用于执行一种业务的交易流程;
调取所述目标业务系统对应的目标配置文件和预设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以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系统在当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更变数据;其中,所述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用于从业务系统中抓取数据,所述目标配置文件用于指示所述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从所述目标业务系统中抓取所述目标配置文件所规定的待抓取数据;
根据所述更变数据,对所述当前交易进行信息处理,得到信息处理结果,其中,所述信息处理结果包括所述当前交易的合法性和针对所述当前交易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新业务开发概率,所述新业务开发概率表征所述目标用户进行新业务交易的概率;
根据所述信息处理结果,确定针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交易参数,并将所述目标交易参数发送至所述目标业务系统,所述目标交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业务系统将其当前交易参数更新为所述的目标交易参数,其中,所述目标交易参数包括针对所述目标用户分配的交易流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更变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从多个业务系统中确定发生交易的业务系统为目标业务系统,其中,所述多个业务系统中的每一业务系统用于执行一种业务的交易流程;
获取模块,用于调取所述目标业务系统对应的目标配置文件和预设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以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系统在当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更变数据;其中,所述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用于从业务系统中抓取数据,所述目标配置文件用于指示所述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从所述目标业务系统中抓取所述目标配置文件所规定的待抓取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变数据,对所述当前交易进行信息处理,得到信息处理结果,其中,所述信息处理结果包括所述当前交易的合法性和针对所述当前交易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新业务开发概率,所述新业务开发概率表征所述目标用户进行新业务交易的概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处理结果,确定针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交易参数,并将所述目标交易参数发送至所述目标业务系统,所述目标交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业务系统将其当前交易参数更新为所述的目标交易参数,其中,所述目标交易参数包括针对所述目标用户分配的交易流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更变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从多个业务系统中确定发生交易的业务系统为目标业务系统,其中,多个业务系统中的每一业务系统用于执行一种业务的交易流程;并调取目标业务系统对应的目标配置文件和预设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SDK),以获取目标业务系统在当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更变数据;其中,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用于从业务系统中抓取数据,目标配置文件用于指示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从目标业务系统中抓取目标配置文件所规定的待抓取数据;由于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可以读取目标配置文件从目标业务系统中抓取下相应的且需要关注的更变数据,从而不必更改目标业务系统中的程序代码来进行相应更变数据的获取,避免了目标业务系统中程序更变、重新测试、上线等一些列工作,进而提升了更变数据的抓取效率。另外,通过根据更变数据,对当前交易进行信息处理,得到信息处理结果,其中,信息处理结果包括当前交易的合法性和针对当前交易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新业务开发概率,新业务开发概率表征目标用户进行新业务交易的概率;再根据信息处理结果,确定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交易参数,并将目标交易参数发送至目标业务系统,目标交易参数用于指示目标业务系统将其当前交易参数更新为的目标交易参数,其中,目标交易参数包括针对目标用户分配的交易流量,从而可以根据更变数据对当前交易进行自动评估出当前交易潜在的含义,并根据该含义及时地为该目标用户分配相应的交易参数,以保证业务交易的安全性以及方便目标用户进行后续的交易,避免了非专业人员难以对更变数据进行处理的问题,使得业务交易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更变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微服务终端的微服务架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更变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更变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更变数据处理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微服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客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并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提供有相应的操作入口,供用户选择授权或者拒绝。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更变数据处理方法可用于数字货币领域,也可用于除数字货币领域之外的任意领域,本申请的更变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的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在银行系统中,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大量的业务交易,同时也会产生的众多繁杂的更变数据。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业务系统来与银行进行不同业务交易,其中,不同的业务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支付系统、基金系统、债券系统等等。其中,不同的业务系统用于执行不同的业务交易流程。
针对每一次业务交易,银行需要该次业务交易中产生的更变数据进行处理,例如通过分析该更变数据来判断该次业务交易是否合法等等。但是目前对业务交易中产生的更变数据的处理往往比较困难。
一方面来说,银行针对不同的业务系统所要抓取的更变数据是不同的,但是如果想要针对不同的业务系统自动抓取出银行想要的变更数据就需要为不同的业务系统设置新的抓取程序,这样不仅会影响业务系统原本的运行程勋,还会导致业务系统需要对新程序进行重新测试及重新上线等流程,大大增加了对更变数据的处理工作量。
另一方面来说,银行从业务系统中抓取出的变更数据通常为日志形式,且数量非常大,如果不是专业人员很难对其进行处理,另外,还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分析出变更数据的潜在含义,所以处理起来效率非常低下。
本申请提供的更变数据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业务交易场景,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所示,该业务交易场景中可以包括银行的微服务终端以及客户终端,客户终端与微服务终端通信连接,其中,客户终端可以包括个人用户对应的终端(可简称个人终端)、企业用户对应的终端(可简称企业终端)以及合作方用户对应的终端(可简称合作方终端)等等。客户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等。
其中,该微服务终端采用的是微服务架构,如图2所示,该微服务架构包括业务网关、注册中心以及多个微服务,该业务网关分别与客户终端、注册中心以及多个微服务连接,该注册中心分别多个微服务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微服务架构是一个用于信息系统的通用架构,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大的系统拆成一些小的系统(也就是微服务),这些小的系统通过网络相互之间可以调用彼此的功能,这些小的系统组合起来的功能和原先一个大的系统是一样的,但这样的好处就是每个小的系统可以独立的运行维护,独立的升级。
另外,微服务架构的是由一个个微服务组成的,某个微服务要知道另一个微服务的调用地址是通过做注册中心的组件完成的。
其中,业务网关是一个特殊的微服务,它设置在其它所有微服务的前方,用于接收用户的请求,它知道这个系统内所有微服务的地址和每个微服务到底是干什么的,当它收到某个用户请求后,可以根据将该用户请求转发给相应的微服务进行处理。
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的业务往往有诸多的合作方,具体到某个业务上又有非常复杂的上下游合作关系;业务中的数据流和资金流等数据需要进行强可追溯的处理。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更变数据处理方法,如图3所述,该方法可以包括:
110、从多个业务系统中确定发生交易的业务系统为目标业务系统,其中,多个业务系统中的每一业务系统用于执行一种业务的交易流程。
可选地,该更变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中的微服务终端,多个业务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支付系统、纪念币销售系统、债券系统、基金系统等等。可选地,上述业务系统可以是设置在上述微服务终端中,也可以设置在与微服务终端通信连接的其它终端上,在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例如,当微服务终端检测到用户通过支付系统进行支付交易时,可以将支付系统确定为目标业务系统。
120、调取目标业务系统对应的目标配置文件和预设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以获取目标业务系统在当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更变数据;其中,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用于从业务系统中抓取数据,目标配置文件用于指示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从目标业务系统中抓取目标配置文件所规定的待抓取数据。
其中,不同的业务系统预先对应了不同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规定了预设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需要从相应的业务系统中的待抓取数据,即关注的数据。例如支付系统对应的配置文件所关注的数据包括数据a、数据b、数据c。基金系统对应的配置文件所关注的数据包括数据a、数据d、数据e。当预设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读取支付系统对应的配置文件时,可以从支付系统中抓取出当前交易所产生的数据a、数据b、数据c。
示例性地,以资金更变为例,在执行资金变更的操作时,银行会涉及资金变更系统,比如通过资金变更系统等的某个类的某个方法来完成的,既然是方法肯定有入参和返回值,而入参和返回值里包含这笔资金变更的具体信息,比如收款人账号、付款人账号、金额、币种、交易时间以及资金变更是否成功等信息,所以需要在资金变更系统处理每一笔业务的时候,获得如上数据并存储在一个地方(比如数据库)。具体地,可以把关注的资金变更的类和方法(即接口)的信息和关注的资金变更的具体信息(比如收款人账号、付款人账号、金额、币种、交易时间以及资金变更是否成功等)写在一个文本文件(即目标配置文件)中和资金变更的程序放在一起,并将对应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程序包也和资金变更的程序放在一起。
此后,在银行的微服务终端需要抓取更变数据时,SDK包程序可以读取目标配置文件得知要关注的资金变更系统哪个类哪个方法的哪些参数和返回值,需要被存储在数据库中,当交易真实发生的时候,复制一份数据存入一个数据库中。这样原来的资金变更系统程序就不用任何改动,只需要引入一个目标配置文件和一个SDK包程序就可以抓取出更变数据了。
可以理解的是,当前交易可以为一次交易或多次交易,在此不做限定。
130、根据更变数据,对当前交易进行信息处理,得到信息处理结果,其中,信息处理结果包括当前交易的合法性和针对当前交易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新业务开发概率,新业务开发概率表征目标用户进行新业务交易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将更变数据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信息处理模型中,并获取信息处理模型输出的信息处理结果。其中,可以通过对每日累积的资金变更数据进行数据抽取、探索诊断清理整合、特征衍生、模型训练、模型评估等步骤来得到信息处理模型;得到的信息处理模型可以根据输入的更变数据,判断更变数据是有利于当前交易的业务的、还是会造成风险的,或者发现潜在的业务发展机会等。
可选地,更变数据可以包括更变金额、更变时间以及用户账号、用户实时位置等等,其中,用户可以包括收款人和付款人。示例性地,例如银行的微服务终端确定用户实时位置处于特殊地理范围(如境外),且更变金额超过预设金额阈值时,可以确定信息处理结果为当前交易是不合法的。或者,微服务终端根据更变时间确定目标用户交易的相邻的两侧交易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可以确定信息处理结果为当前交易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新业务开发概率增大。
140、根据信息处理结果,确定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交易参数,并将目标交易参数发送至目标业务系统,目标交易参数用于指示目标业务系统将其当前交易参数更新为的目标交易参数,其中,目标交易参数包括针对目标用户分配的交易流量。
示例性地,例如,如果信息处理结果为当前交易是不合法的,则微服务终端可以将针对目标用户分配的交易流量设置为0,即在所有业务系统中关闭对目标用户的业务开关,防止该目标用户继续进行非法交易。又例如,如果信息处理结果为当前交易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新业务开发概率增大,表明目标用户很可能还会继续进行业务交易,则微服务终端可以将针对目标用户分配的交易流量升高,从而避免目标用户因交易流量达到上限,而无法继续进行业务交易。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多个业务系统中确定发生交易的业务系统为目标业务系统,其中,多个业务系统中的每一业务系统用于执行一种业务的交易流程;并调取目标业务系统对应的目标配置文件和预设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以获取目标业务系统在当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更变数据;其中,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用于从业务系统中抓取数据,目标配置文件用于指示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从目标业务系统中抓取目标配置文件所规定的待抓取数据;由于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可以读取目标配置文件从目标业务系统中抓取下相应的且需要关注的更变数据,从而不必更改目标业务系统中的程序代码来进行相应更变数据的获取,避免了目标业务系统中程序更变、重新测试、上线等一些列工作,进而提升了更变数据的抓取效率。另外,通过根据更变数据,对当前交易进行信息处理,得到信息处理结果,其中,信息处理结果包括当前交易的合法性和针对当前交易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新业务开发概率,新业务开发概率表征目标用户进行新业务交易的概率;再根据信息处理结果,确定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交易参数,并将目标交易参数发送至目标业务系统,目标交易参数用于指示目标业务系统将其当前交易参数更新为的目标交易参数,其中,目标交易参数包括针对目标用户分配的交易流量,从而可以根据更变数据对当前交易进行自动评估出当前交易潜在的含义,并根据该含义及时地为该目标用户分配相应的交易参数,以保证业务交易的安全性以及方便目标用户进行后续的交易,避免了非专业人员难以对更变数据进行处理的问题,使得业务交易更加高效。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更变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微服务终端,微服务终端包括业务网关,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210、从多个业务系统中确定发生交易的业务系统为目标业务系统,其中,多个业务系统中的每一业务系统用于执行一种业务的交易流程。
220、调取目标业务系统对应的目标配置文件和预设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以获取目标业务系统在当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更变数据;其中,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用于从业务系统中抓取数据,目标配置文件用于指示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从目标业务系统中抓取目标配置文件所规定的待抓取数据。
其中,步骤210至步骤22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步骤110至步骤120,故不在此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配置文件所规定的待抓取数据包括收款人账号、付款人账号、更变金额、币种、更变时间以及表征资金变更是否成功的更变结果。
230、响应于合作方终端的更变比对请求,通过业务网关调用微服务终端中与更变比对请求对应的微服务程序,将更变数据与从合作方终端获取的与当前交易对应的更变记录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其中,合作方终端用于与微服务终端共同执行目标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更变比对请求用于指示微服务终端将当前交易时产生的更变数据与合作方终端对应当前交易的更变记录进行比对。
示例性地,请再次参阅图2,业务网关连接的多个微服务程序(以下可简称微服务)中的不同微服务可以用于处理不同的用户请求。当微服务终端中的业务网关接收到合作方终端的发送的更变比对请求时,可以响应于该更变比对请求,调用微服务终端中与更变比对请求对应的微服务程序,微服务程序可以用于执行从合作方终端获取的与当前交易对应的更变记录,并将该更变记录与更变数据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的操作。
可选地,该更变比对请求中可以包括更变数据中的待比对数据,例如待比对数据可以包括更变金额、更变时间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通过目标业务系统进行当前交易时,合作方终端也可以获取当前交易中产生的更变数据,并记录得到更变记录。可选地,合作方终端可以包括与银行合作的金融机构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23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包括:
通过区块链共识算法,将更变数据与从合作方终端获取的与当前交易对应的更变记录进行比对。
考虑到银行的系统经常完成一个业务需要上下游很多系统串联调用,比如一个资金变更交易,涉及和客户相连的结算系统、银行自己内部的清算系统、和最终的账务系统。所以保持一笔交易的数据在这个长长的调用链路上的一致性就很重要。达成一致需要不通系统之间相互比对数据,而比对是耗时的,并且并不是交易本身的步骤。现有的银行系统如果涉及和其他机构合作的话,往往都是在各自的系统中分别记账,等到日终对照彼此的对账单进行对账,如果发现有不一致的场景往往要设计手工的调账和核实;缺点是共识的达成比较费时费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区块链共识算法,将更变数据与从合作方终端获取的与当前交易对应的更变记录进行比对,从而能够在减少更变数据和更变记录的比对耗时的情况下,降低数据比对的出错率,减少了耗时那么单位时间内处理业务的数量就提升了,使银行可以更快地处理下一个业务,也就提升了对更变数据的处理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区块链共识算法(Consensus algorithm)是区块链建立信任的核心技术,能使彼此不信任的参与者以分散的方式对区块链系统中事务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达成一致,通常区块链共识算法可以包括有工作量证明算法(Proof of Work,PoW),权益证明算法(Proof of Stake,PoS),股份授权证明机制算法(Delegated Proof of Stake,DPoS),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PBFT),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需求从上述算法中选择合适的共识算法来进行比对。
240、若确定比对结果为更变数据与更变记录匹配,则确定微服务终端与合作方终端对当前交易达成共识,并记录更变数据。
示例性地,如果确定上述更变记录和上述更变数据中的当前交易对应的更变金额、更变时间、币种、收款人账号以及付款人账号全部一致,则确定比对结果为更变数据与更变记录匹配,并确定微服务终端与合作方终端对当前交易达成共识,并记录本次更变数据,即确认当前交易完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当前交易有多个,例如当前交易包括交易1、交易2、交易3…等等,若确定微服务终端与合作方终端对当前交易中的交易1达成共识后,银行的微服务端则可以继续参照上述方式对后续的交易2、交易3进行共识判断。如果微服务终端与合作方终端对当前交易没有达成共识,则可以将生成没有达成共识的比对结果,并将该比对结果发送至合作方终端。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微服务终端也可以将更变数据发送至合作方终端,合作方终端可以通过区块链共识算法进行比对后,将比对结果反馈给微服务终端。
250、根据更变数据,对当前交易进行信息处理,得到信息处理结果,其中,信息处理结果包括当前交易的合法性和针对当前交易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新业务开发概率,新业务开发概率表征目标用户进行新业务交易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更变数据包括多个更变时间和多个更变金额,多个更变时间和多个更变金额一一对应,步骤25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包括:
251a、将多个更变时间中处于指定时间段内更变时间,确定为目标更变时间。
示例性地,例如多个更变时间和多个更变金额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更变时间 更变金额
t1(17:00) N1
t2(00:15) N2
t3(00:30) N3
T4(01:15) N4
假设指定时间段为00:00-06:00,那么根据表1,可以将t2、t3以及t4确定为目标更变时间。
252a、若确定目标更变时间的数量与多个更变时间的数量之间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一比例阈值,则将多个更变金额中小于或等于指定金额的更变金额,确定为目标更变金额。
沿用上述示例,可以确定目标更变时间的数量与多个更变时间的数量之间的比例为75%,假设第一比例阈值为60%,则可以将多个更变金额中小于或等于指定金额的更变金额,确定为目标更变金额。例如表1中的N2、N3、N4均小于指定金额N,那么可以将N2、N3、N4确定为目标更变金额。
253a、若确定目标更变金额的数量与多个更变金额的数量之间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比例阈值,则得到表征当前交易为不合法的信息处理结果。
沿用上述示例,可以确定目标更变金额的数量与多个更变金额的数量之间的比例为75%,假设第二比例阈值为60%,则可以得到表征当前交易为不合法的信息处理结果。
考虑到在夜间的时候,如果检测用户正在件多笔小额交易,那么表明该用户正在洗钱,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多个更变时间中处于指定时间段内更变时间,确定为目标更变时间;若确定目标更变时间的数量与多个更变时间的数量之间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一比例阈值,则将多个更变金额中小于或等于指定金额的更变金额,确定为目标更变金额;若确定目标更变金额的数量与多个更变金额的数量之间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比例阈值,则得到表征当前交易为不合法的信息处理结果,从而可以准确有效地鉴定出当前交易的合法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25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包括:
251b、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多个更变时间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多个更变时间。
252b、若确定排序后的多个更变时间中,任意一个更变时间对应的更变金额大于在其之前的相邻的更变时间对应的更变金额,则得到新业务开发概率大于0的信息处理结果。
沿用上述示例,请再次参阅表1,根据表1可知,排序后的多个更变时间为:t1、t2、t3以及t4,如果确定N1<N2<N3<N4,则可以得到新业务开发概率大于0的信息处理结果。
考虑到用户在交易过程中更变的金额如果呈上升趋势的话,那么该用户有极大的可能继续进行交易,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多个更变时间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多个更变时间,若确定排序后的多个更变时间中,任意一个更变时间对应的更变金额大于在其之前的相邻的更变时间对应的更变金额,则得到新业务开发概率大于0的信息处理结果,从而可以准确、有效地确定出该用户潜在的新业务开发概率的情况。
260、根据信息处理结果,确定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交易参数,并将目标交易参数发送至目标业务系统,目标交易参数用于指示目标业务系统将其当前交易参数更新为的目标交易参数,其中,目标交易参数包括针对目标用户分配的交易流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应于步骤251a至步骤253a,步骤26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包括:
若确定信息处理结果为当前交易为不合法,则将目标交易参数中的交易流量确定为0。
示例性地,银行的微服务终端可以在确定信息处理结果为当前交易为不合法的情况下,将目标业务系统中针对目标用户的交易流量确定为0,即关闭目标业务系统对目标用户的交易业务权限,避免目标用户继续进行非法交易。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目标用户的交易流量表示目标用户在目标业务系统中可进行的交易量上限,相同时间段内,交易流量越高,该目标用户在在目标业务系统中可进行的交易数量就越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应于步骤251b至步骤253b,步骤26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包括:
若确定信息处理结果为新业务开发概率大于0,则增加目标交易参数中的交易流量。
示例性地,银行的微服务终端可以在确定信息处理结果为新业务开发概率大于0的情况下,增加目标交易参数中的交易流量,即提高目标用户在目标业务系统中可进行的交易量上限,避免目标用户在增加交易量时被限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增加目标交易参数中的交易流量,可以包括:
获取排序后的多个更变时间中每两个相邻的更变时间对应的更变金额之间的差值,得到多个金额差值。
计算多个金额差值的平均值,并根据多个金额差值的平均值,确定交易流量的增加量,其中,多个金额差值的平均值与交易流量的增加量之间正相关。
根据交易流量的增加量,调整目标交易参数中的交易流量。
沿用上述示例,请在此参阅表1,若N4-N3=d3,N3-N2=d2,N2-N1=d1,则可以计算
ˉˉ
多个金额差值的平均值d=(d1+d2+d3)/3,交易流量的增加量x可以表示为x=k*d。其中,k≥1,可选地,k可以为根据用户需求自定义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对当前交易的交易数量进行检测,若当前交易的交易数量大于或等于数量阈值,则该银行的微服务终端可以采用相应的微服务来采用消息队列进行异步处理,即将微服务终端中的数据变更数据库中记录变更数据的操作调整为异步操作,并使用消息队列的方式,从而满足交易量较大的场景下对更变数据的处理稳定性。可选地,该数据变更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更变数据,该数据变更数据库可以是关系型分布式数据库,也可以是非关系型的数据库,在此不做限定。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更变数据处理装置,如图5所示,该装置400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10,用于从多个业务系统中确定发生交易的业务系统为目标业务系统,其中,多个业务系统中的每一业务系统用于执行一种业务的交易流程;
获取模块420,用于调取目标业务系统对应的目标配置文件和预设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以获取目标业务系统在当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更变数据;其中,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用于从业务系统中抓取数据,目标配置文件用于指示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从目标业务系统中抓取目标配置文件所规定的待抓取数据;
处理模块430,用于根据更变数据,对当前交易进行信息处理,得到信息处理结果,其中,信息处理结果包括当前交易的合法性和针对当前交易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新业务开发概率,新业务开发概率表征目标用户进行新业务交易的概率;
第二确定模块440,用于根据信息处理结果,确定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交易参数,并将目标交易参数发送至目标业务系统,目标交易参数用于指示目标业务系统将其当前交易参数更新为的目标交易参数,其中,目标交易参数包括针对目标用户分配的交易流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更变数据包括多个更变时间和多个更变金额,多个更变时间和多个更变金额一一对应,该处理模块430具体用于将多个更变时间中处于指定时间段内更变时间,确定为目标更变时间;若确定目标更变时间的数量与多个更变时间的数量之间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一比例阈值,则将多个更变金额中小于或等于指定金额的更变金额,确定为目标更变金额;若确定目标更变金额的数量与多个更变金额的数量之间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比例阈值,则得到表征当前交易为不合法的信息处理结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二确定模块440具体用于若确定信息处理结果为当前交易为不合法,则将目标交易参数中的交易流量确定为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处理模块430具体还用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多个更变时间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多个更变时间;若确定排序后的多个更变时间中,任意一个更变时间对应的更变金额大于在其之前的相邻的更变时间对应的更变金额,则得到新业务开发概率大于0的信息处理结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二确定模块440具体还用于若确定信息处理结果为新业务开发概率大于0,则增加目标交易参数中的交易流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二确定模块440具体还用于获取排序后的多个更变时间中每两个相邻的更变时间对应的更变金额之间的差值,得到多个金额差值;计算多个金额差值的平均值,并根据多个金额差值的平均值,确定交易流量的增加量,其中,多个金额差值的平均值与交易流量的增加量之间正相关;根据交易流量的增加量,调整目标交易参数中的交易流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配置文件所规定的待抓取数据包括收款人账号、付款人账号、更变金额、币种、更变时间以及表征资金变更是否成功的更变结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应用于微服务终端,微服务终端包括业务网关,该装置400还包括:
比对模块,用于响应于合作方终端的更变比对请求,通过业务网关调用微服务终端中与更变比对请求对应的微服务程序,将更变数据与从合作方终端获取的与当前交易对应的更变记录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其中,合作方终端用于与微服务终端共同执行目标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更变比对请求用于指示微服务终端将当前交易时产生的更变数据与合作方终端对应当前交易的更变记录进行比对。
记录模块,用于若确定比对结果为更变数据与更变记录匹配,则确定微服务终端与合作方终端对当前交易达成共识,并记录更变数据。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微服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微服务终端可以是计算机,服务器等。如图6所示,该微服务终端具体可以包括接收器40、发送器41、处理器42以及存储器43。其中,上述接收器40和发送器41用于实现微服务终端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上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更变数据处理方法。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客户终端的框图,该客户终端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客户终端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客户终端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客户终端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客户终端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客户终端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客户终端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客户终端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客户终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客户终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客户终端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客户终端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客户终端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客户终端800或客户终端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客户终端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客户终端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客户终端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客户终端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客户终端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客户终端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相当于上述微服务终端。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更变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多个业务系统中确定发生交易的业务系统为目标业务系统,其中,所述多个业务系统中的每一业务系统用于执行一种业务的交易流程;
调取所述目标业务系统对应的目标配置文件和预设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以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系统在当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更变数据;其中,所述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用于从业务系统中抓取数据,所述目标配置文件用于指示所述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从所述目标业务系统中抓取所述目标配置文件所规定的待抓取数据;
根据所述更变数据,对所述当前交易进行信息处理,得到信息处理结果,其中,所述信息处理结果包括所述当前交易的合法性和针对所述当前交易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新业务开发概率,所述新业务开发概率表征所述目标用户进行新业务交易的概率;
根据所述信息处理结果,确定针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交易参数,并将所述目标交易参数发送至所述目标业务系统,所述目标交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业务系统将其当前交易参数更新为所述的目标交易参数,其中,所述目标交易参数包括针对所述目标用户分配的交易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变数据包括多个更变时间和多个更变金额,所述多个更变时间和所述多个更变金额一一对应,所述根据所述更变数据,对所述当前交易进行信息处理,得到信息处理结果,包括:
将所述多个更变时间中处于指定时间段内更变时间,确定为目标更变时间;
若确定所述目标更变时间的数量与所述多个更变时间的数量之间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一比例阈值,则将所述多个更变金额中小于或等于指定金额的更变金额,确定为目标更变金额;
若确定所述目标更变金额的数量与所述多个更变金额的数量之间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比例阈值,则得到表征所述当前交易为不合法的信息处理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息处理结果,确定针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交易参数,包括:
若确定所述信息处理结果为所述当前交易为不合法,则将所述目标交易参数中的交易流量确定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变数据包括多个更变时间和多个更变金额,所述多个更变时间和所述多个更变金额一一对应,所述根据所述更变数据,对所述当前交易进行信息处理,得到信息处理结果,包括: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所述多个更变时间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多个更变时间;
若确定所述排序后的多个更变时间中,任意一个更变时间对应的更变金额大于在其之前的相邻的更变时间对应的更变金额,则得到所述新业务开发概率大于0的信息处理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息处理结果,确定针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交易参数,包括:
若确定所述信息处理结果为新业务开发概率大于0,则增加所述目标交易参数中的交易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所述目标交易参数中的交易流量,包括:
获取所述排序后的多个更变时间中每两个相邻的更变时间对应的更变金额之间的差值,得到多个金额差值;
计算所述多个金额差值的平均值,并根据所述多个金额差值的平均值,确定所述交易流量的增加量,其中,所述多个金额差值的平均值与所述交易流量的增加量之间正相关;
根据所述交易流量的增加量,调整所述目标交易参数中的交易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配置文件所规定的待抓取数据包括收款人账号、付款人账号、更变金额、币种、更变时间以及表征资金变更是否成功的更变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微服务终端,微服务终端包括业务网关,在所述调取所述目标业务系统对应的目标配置文件和预设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以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系统在当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更变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合作方终端的更变比对请求,通过所述业务网关调用微服务终端中与所述更变比对请求对应的微服务程序,将所述更变数据与从所述合作方终端获取的与所述当前交易对应的更变记录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其中,所述合作方终端用于与所述微服务终端共同执行所述目标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所述更变比对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微服务终端将当前交易时产生的更变数据与所述合作方终端对应所述当前交易的更变记录进行比对;
若确定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更变数据与所述更变记录匹配,则确定所述微服务终端与所述合作方终端对所述当前交易达成共识,并记录所述更变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更变数据与从所述合作方终端获取的与所述当前交易对应的更变记录进行比对,包括:
通过区块链共识算法,将所述更变数据与从所述合作方终端获取的与所述当前交易对应的更变记录进行比对。
10.一种更变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从多个业务系统中确定发生交易的业务系统为目标业务系统,其中,所述多个业务系统中的每一业务系统用于执行一种业务的交易流程;
获取模块,用于调取所述目标业务系统对应的目标配置文件和预设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以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系统在当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更变数据;其中,所述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用于从业务系统中抓取数据,所述目标配置文件用于指示所述软件开发工具包程序从所述目标业务系统中抓取所述目标配置文件所规定的待抓取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变数据,对所述当前交易进行信息处理,得到信息处理结果,其中,所述信息处理结果包括所述当前交易的合法性和针对所述当前交易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新业务开发概率,所述新业务开发概率表征所述目标用户进行新业务交易的概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处理结果,确定针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交易参数,并将所述目标交易参数发送至所述目标业务系统,所述目标交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业务系统将其当前交易参数更新为所述的目标交易参数,其中,所述目标交易参数包括针对所述目标用户分配的交易流量。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416690.8A 2023-04-18 2023-04-18 更变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5216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16690.8A CN116521637A (zh) 2023-04-18 2023-04-18 更变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16690.8A CN116521637A (zh) 2023-04-18 2023-04-18 更变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1637A true CN116521637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02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16690.8A Pending CN116521637A (zh) 2023-04-18 2023-04-18 更变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163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59776A1 (en) Dynamic pre-qualification
US20130179285A1 (en) Capturing of unique identifier in m-commerce transaction
US20140089188A1 (en) System for funds transfer using source atm and delivering atm
US20200279332A1 (en) Currency settl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60140969A (ko) 당일 결제 거래의 용이화
US20140095383A1 (en) System for anonymous funds transfer using adhoc staging accounts
CN106341313A (zh) 获取账单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51935A (zh) 一种分账方法及装置
US20140188716A1 (en) Automated first party debt collection system
GB2569207A (en) Remittan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6630074A (zh) 发票报销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521637A (zh) 更变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4248B (zh) 卡组织拒付调单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77842A (zh) 虚拟货币兑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31471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base sharding using dynamic IDs
CN112712353B (zh) 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系统及终端
US11227266B2 (en) Digital holding account
CN114066446A (zh) 区块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区块链节点
US20240144227A1 (en) Device for resource dispensing using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rails
CN112785380B (zh) 交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102081B (zh) 生成区块链的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区块链网络
US2021031255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exchange
CN113298420A (zh) 基于任务数据的现金流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4240442A (zh) 资源转移数据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73949A (zh) 资金池的账户类型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