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18582A -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18582A
CN116518582A CN202310589305.XA CN202310589305A CN116518582A CN 116518582 A CN116518582 A CN 116518582A CN 202310589305 A CN202310589305 A CN 202310589305A CN 116518582 A CN116518582 A CN 116518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let
outlet
valve
fluorin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893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玉优
林海佳
李蓉
任启峰
赖桃辉
康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058930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185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18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85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2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for separating lubricants from the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具有氟泵热管模式,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储液部,具有用于存储制冷剂液体的储液腔和与储液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液口;蒸发器,具有回液口,回液口可通断地设置以可选择地与第一进液口相连通或相断开;当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处于氟泵热管模式时,以使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液体依次通过回液口和第一进液口进入储液腔内,本发明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氟泵压缩制冷系统的储液罐内留存的制冷剂液体逐渐减少而对氟泵的运行可靠性造成威胁的问题。

Description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4G的大量应用以及5G的逐渐普及,各种数据处理设备的发热量越来越大,数据中心对空调设备的制冷量和节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过渡季节和寒冷冬季的室外自然冷源对数据中心进行冷却,能大幅度降低空调设备的运行费用,常见的是采用氟泵空调,在冬季启用氟泵热管模式,停止压缩机的运行利用氟泵驱动制冷剂实现热管制冷运行,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运行费用。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属于复合系统,氟泵热管系统与压缩制冷系统共用蒸发器和冷凝器,以及一些共用的制冷剂管道、系统零部件等。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在氟泵热管模式下,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气体可能携带有大量的未蒸发完毕的制冷剂液体,这些制冷剂液体在进入冷凝器之前的气体管道上容易出现堆积导致堵液问题,从而阻挡制冷剂气体在某些通道上的流通,因此会影响到冷凝器的分气均匀性和换热效率;堵液还会影响氟泵热管循环的流动阻力,容易破坏氟泵的稳定性运行。因此有必要把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液体截留下来不让其返回冷凝器,然而,截留下来的制冷剂液体越多,储液罐内留存的制冷剂液体越少,对氟泵的运行可靠性造成威胁。
其中,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气液分离器内部设置有液位计及联动控制的电加热器,用液位计检测气液分离器内部的液位高低,从而决定电加热器的电热功率大小,对气液分离器内部的积液进行加热气化,防止气液分离器内的积液过多。但是该制冷系统存在浪费电能、未蒸发气化的制冷剂液体直接加热气化浪费制冷能力,降低了系统的整体能效。
此外,现有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中经常采用一个单向阀旁通压缩机,氟泵模式下压缩机停止运行,从蒸发器出口返回的制冷剂气体从该单向阀流过旁通压缩机,然后返回冷凝器。制冷剂气体经过单向阀时流动阻力非常大,间接地加大了氟泵的扬程,从而降低了氟泵热管循环的能效比,这不利于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氟泵压缩制冷系统的储液罐内留存的制冷剂液体逐渐减少而对氟泵的运行可靠性造成威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具有氟泵热管模式,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储液部,具有用于存储制冷剂液体的储液腔和与储液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液口;蒸发器,具有回液口,回液口可通断地设置以可选择地与第一进液口相连通或相断开;当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处于氟泵热管模式时,以使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液体依次通过回液口和第一进液口进入储液腔内。
进一步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设置在回液口和第一进液口之间,第一单向阀的进口与回液口相连通,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一进液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蒸发器包括集气管和第一浮塞,回液口设置在集气管的底部;第一浮塞设置在集气管内,第一浮塞根据集气管内的制冷剂液体的液位高低打开和关闭回液口。
进一步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管路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与蒸发器连接且与回液口相连通,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且相连通;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与储液部连接且与第一进液口相连通,第一单向阀设置在第二连接管上。
进一步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相连通的出液口,出液口可通断地设置以可选择地与第一进液口相连通或相断开,当出液口打开时,使容纳腔内的制冷剂液体流至储液腔内;其中,第一单向阀位于出液口和第一进液口之间,第一单向阀的进口与出液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管路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的第一端与气液分离器连接且与出液口相连通,第三连接管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且相连通;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与储液部连接且与第一进液口相连通,第一单向阀设置在第二连接管上。
进一步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二浮塞,第二浮塞设置在容纳腔内,第二浮塞根据容纳腔内的制冷剂液体的液位高低打开和关闭出液口。
进一步地,回液口与第一进液口位于同一高度或高于第一进液口设置。
进一步地,出液口与第一进液口位于同一高度或高于第一进液口设置。
进一步地,壳体具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冷凝器,冷凝器的出口与储液部的储液部进口相连通;压缩机;阀门,具有第一阀门进口、第二阀门进口和阀门出口,阀门具有第一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连通且第二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断开的第一连通状态,以及第一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断开且第二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连通的第二连通状态,阀门在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之间可切换地设置;其中,第一阀门进口与第二出口相连通,压缩机的进口与第三出口相连通,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二阀门进口相连通,阀门出口与冷凝器的进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蒸发器还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第一出口设置在蒸发器的集气管的顶部;壳体具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第二进口,第一出口与第二进口相连通;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节流阀,节流阀的出口与第一进口相连通;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进口与储液部的出口相连通,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节流阀的进口相连通;氟泵,氟泵和第二单向阀并联设置在节流阀和储液部之间,氟泵的进口与储液部的出口相连通,氟泵的出口与节流阀的进口相连通。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储液部和蒸发器,储液部具有用于存储制冷剂液体的储液腔和与储液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液口,蒸发器具有回液口,当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处于氟泵热管模式时,回液口与第一进液口连通,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液体依次通过回液口和第一进液口进入储液腔内,避免储液腔中的制冷剂液体在氟泵压缩制冷系统逐渐减少,影响氟泵的运行,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氟泵压缩制冷系统的储液罐内留存的制冷剂液体逐渐减少而对氟泵的运行可靠性造成威胁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的实施例的简化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储液部;11、储液腔;12、第一进液口;15、储液部进口;20、蒸发器;21、回液口;22、集气管;23、第一浮塞;24、第一进口;25、第一出口;30、第一单向阀;41、第一连接管;42、第二连接管;43、第三连接管;50、气液分离器;51、壳体;511、容纳腔;512、出液口;513、第二进口;53、第二出口;54、第三出口;60、冷凝器;70、压缩机;80、阀门;81、第一阀门进口;82、第二阀门进口;83、阀门出口;84、活塞;85、弹簧;90、节流阀;100、第二单向阀;110、氟泵。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请参考图1至图3,具有氟泵热管模式,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储液部10,具有用于存储制冷剂液体的储液腔11和与储液腔11相连通的第一进液口12;蒸发器20,具有回液口21,回液口21可通断地设置以可选择地与第一进液口12相连通或相断开;当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处于氟泵热管模式时,以使蒸发器20内的制冷剂液体依次通过回液口21和第一进液口12进入储液腔11内。
本发明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储液部10和蒸发器20,储液部10具有用于存储制冷剂液体的储液腔11和与储液腔11相连通的第一进液口12,蒸发器20具有回液口21,当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处于氟泵热管模式时,回液口21与第一进液口12连通,蒸发器20内的制冷剂液体依次通过回液口21和第一进液口12进入储液腔11内,避免储液腔11中的制冷剂液体在氟泵压缩制冷系统逐渐减少,影响氟泵的运行,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氟泵压缩制冷系统的储液罐内留存的制冷剂液体逐渐减少而对氟泵的运行可靠性造成威胁的问题。
具体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30,设置在回液口21和第一进液口12之间,第一单向阀30的进口与回液口21相连通,第一单向阀30的出口与第一进液口12相连通。
具体实施时,第一单向阀30的流向仅允许制冷剂液体由回液口21流向储液部10,避免储液部10内的制冷剂从第一进液口12直接返回到蒸发器20,导致储液部10中的制冷剂液体减少,影响氟泵运行。
具体地,蒸发器20包括集气管22和第一浮塞23,回液口21设置在集气管22的底部;第一浮塞23设置在集气管22内,第一浮塞23根据集气管22内的制冷剂液体的液位高低打开和关闭回液口21。
具体实施时,第一浮塞23的作用是通液阻气(使得液体通过但阻挡气体通过),当集气管22内的制冷剂液体较多时,第一浮塞23受到的浮力较大,使得密度较小的第一浮塞23克服重力向上升,从而打开回液口21使得制冷剂液体顺利地从回液口21流出;当缺乏制冷剂液体时,第一浮塞23不受到浮力的作用或者所受到的浮力不足,第一浮塞23在重力作用下堵塞回液口21,从而阻挡制冷剂气体从回液口21流出。因此,当集气管22底部的液体液位较高时,制冷剂液体能及时使得第一浮塞23上升并打开回液口21,制冷剂液体能及时通过回液口21、第一单向阀30和第一进液口12返回到储液部10,防止氟泵运行缺乏制冷剂液体。
具体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管路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41和第二连接管42,第一连接管41的第一端与蒸发器20连接且与回液口21相连通,第一连接管41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管42的第一端连接且相连通;第二连接管42的第二端与储液部10连接且与第一进液口12相连通,第一单向阀30设置在第二连接管42上。
具体实施时,制冷剂液体从回液口21流出蒸发器20后,依次流经第一连接管41、第二连接管42和第一进液口12回到储液腔11内,避免储液腔11中的制冷剂液体在氟泵压缩制冷系统逐渐减少,影响氟泵的运行。
具体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50,包括壳体51,壳体51具有容纳腔511和与容纳腔511相连通的出液口512,出液口512可通断地设置以可选择地与第一进液口12相连通或相断开,当出液口512打开时,使容纳腔511内的制冷剂液体流至储液腔11内;其中,第一单向阀30位于出液口512和第一进液口12之间,第一单向阀30的进口与出液口512相连通。
具体实施时,当出液口512与第一进液口12连通时,容纳腔511内的制冷剂液体依次流经出液口512和第一进液口12回到储液腔11内,避免储液腔11中的制冷剂液体在氟泵压缩制冷系统逐渐减少,影响氟泵的运行,且可以防止气液分离器50内的积液过多;第一单向阀30的流向仅允许制冷剂液体由气液分离器50流向储液部10,避免储液部10内的制冷剂从第一进液口12和出液口512直接返回到气液分离器50,导致储液部10中的制冷剂液体减少,影响氟泵运行。
具体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管路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管42和第三连接管43,第三连接管43的第一端与气液分离器50连接且与出液口512相连通,第三连接管43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管42的第一端连接且相连通;第二连接管42的第二端与储液部10连接且与第一进液口12相连通,第一单向阀30设置在第二连接管42上。
具体实施时,制冷剂液体从出液口512流出气液分离器50后,依次流经第三连接管43、第二连接管42和第一进液口12回到储液腔11内,避免储液腔11中的制冷剂液体在氟泵压缩制冷系统逐渐减少,影响氟泵的运行。
具体地,气液分离器50还包括第二浮塞,第二浮塞设置在容纳腔511内,第二浮塞根据容纳腔511内的制冷剂液体的液位高低打开和关闭出液口512。
具体实施时,第二浮塞的作用是通液阻气(使得液体通过但阻挡气体通过),当容纳腔511内的制冷剂液体较多时,第二浮塞受到的浮力较大,使得密度较小的第二浮塞克服重力向上升,从而打开出液口512使得制冷剂液体顺利地从出液口512流出;当缺乏制冷剂液体时,第二浮塞不受到浮力的作用或者所受到的浮力不足,第二浮塞在重力作用下堵塞出液口512,从而阻挡制冷剂气体从出液口512流出。因此,当容纳腔511内的液体液位较高时,制冷剂液体能及时使得第二浮塞上升并打开出液口512,制冷剂液体能及时通过第三连接管43和第二连接管42返回到储液部10,防止氟泵运行缺乏制冷剂液体。
具体地,回液口21与第一进液口12位于同一高度或高于第一进液口12设置,这样的设置使得集气管22中的制冷剂液体更加顺利地进入储液部10中。
具体地,出液口512与第一进液口12位于同一高度或高于第一进液口12设置,这样的设置使得气液分离器50中的制冷剂液体更加顺利地进入储液部10中。
具体地,第一进液口12位于储液部的顶部,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一进液口12浸没于储液部10内部的制冷剂中,受到储液部10内部的制冷剂液体的重力影响,导致气液分离器50和集气管22内部的制冷剂液体不容易进入储液部10,影响制冷剂液体的回流效率。
具体地,壳体51具有与容纳腔511相连通的第二出口53和第三出口54;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冷凝器60,冷凝器60的出口与储液部10的储液部进口15相连通;压缩机70;阀门80,具有第一阀门进口81、第二阀门进口82和阀门出口83,阀门80具有第一阀门进口81与阀门出口83相连通且第二阀门进口82与阀门出口83相断开的第一连通状态,以及第一阀门进口81与阀门出口83相断开且第二阀门进口82与阀门出口83相连通的第二连通状态,阀门80在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之间可切换地设置;其中,第一阀门进口81与第二出口53相连通,压缩机70的进口与第三出口54相连通,压缩机70的出口与第二阀门进口82相连通,阀门出口83与冷凝器60的进口相连通。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阀门80还包括弹簧和活塞,活塞84的第一端抵设在第二阀门进口82处,活塞84的第二端与弹簧85的第一端连接,弹簧85的第二端抵设在第一阀门进口81处。当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处于压缩制冷模式时,压缩机70运行,第二阀门进口82处的压力大于第一阀门进口81处的压力,活塞84克服弹簧85弹力的作用向靠近第一阀门进口81处移动,直至第一阀门进口81与阀门出口83相断开且第二阀门进口82与阀门出口83相连通,即阀门80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制冷剂气体只能从第三出口54流出,依次流经压缩机70、第二阀门进口82和阀门出口83后流入冷凝器60;当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处于氟泵制冷模式时,压缩机70停止运行,第二阀门进口82处与第一阀门进口81处的压力差逐渐减小,弹簧复位,活塞84在弹簧85的弹力作用下朝向靠近第二阀门进口82处移动,直至第一阀门进口81与阀门出口83相连通且第二阀门进口82与阀门出口83相断开,即阀门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制冷剂气体只能从第二出口53流出后依次流经第一阀门进口81、阀门出口83后流入冷凝器60,阀门80可以减小制冷剂气体流通时受到的阻力,有利于提升氟泵热管循环的能效比。
具体地,第一阀门进口81不能与压缩机70的进口共同连接到第三出口54,主要原因在于:气液分离器50还包括出气管,出气管与第三出口54连通,出气管的底部设置有回油孔,出气管为U型管,一旦气液分离器50内部存在积液,积液的液面漫过U型管底部的回油孔,则制冷剂液体和/或润滑油将会进入U型管内部形成液堵。氟泵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剂气体从U型管通过时会受到这些液体的封堵阻力,这就会形成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现有技术问题或者缺陷。因此,第一阀门进口81与第二出口53相连通,压缩机70的进口与第三出口54相连通。
具体地,蒸发器20还具有第一进口24和第一出口25,第一出口25设置在蒸发器20的集气管22的顶部;壳体51具有与容纳腔511相连通的第二进口513,第一出口25与第二进口513相连通;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节流阀90,节流阀90的出口与第一进口24相连通;第二单向阀100,第二单向阀100的进口与储液部10的出口相连通,第二单向阀100的出口与节流阀90的进口相连通;氟泵110,氟泵110和第二单向阀100并联设置在节流阀90和储液部10之间,氟泵110的进口与储液部10的出口相连通,氟泵110的出口与节流阀90的进口相连通。
具体实施时,节流阀90设置在蒸发器的第一进口24和第二单向阀100的出口之间,同时也设置在蒸发器的第一进口24和氟泵110的出口之间,用于对进入蒸发器20的制冷剂液体进行节流;蒸发器20出口的制冷剂气体和未蒸发完毕的制冷剂液体依次经过第一出口25和第二进口513进入气液分离器50,在气液分离器50内分离储存,制冷剂液体返回到储液部10,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60,避免蒸发器20的未蒸发完毕的制冷剂液体影响到冷凝器60的可靠运行。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当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处于压缩制冷模式时,氟泵110停止运行,第二单向阀100的出口处的压力低于第二单向阀100的进口处的压力,第二单向阀100导通,制冷剂液体从储液部10流出后流经第二单向阀100、节流阀90和第一进口24后流入蒸发器20;当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处于氟泵制冷模式时,氟泵110开始运行,第二单向阀100的进口处的压力低于第二单向阀100的出口处的压力,第二单向阀100处于反向高压截止关闭状态,制冷剂液体从储液部10流出后流经氟泵110、节流阀90和第一进口24后进入蒸发器20。
具体实施时,氟泵压缩制冷系统由压缩机70、阀门80、冷凝器60、储液部10、氟泵110、节流阀90、蒸发器20和气液分离器50顺次连接而成,压缩制冷模式时制冷剂循环为:压缩机70→第二阀门进口82→阀门出口83→冷凝器60→储液部10→第二单向阀100→节流阀90→蒸发器20→气液分离器50→压缩机70;氟泵制冷模式(即氟泵热管模式)时制冷剂循环为:氟泵110→节流阀90→蒸发器20→气液分离器50→第一阀门进口81→阀门出口83→冷凝器60→储液部10→氟泵110。
具体实施时,氟泵热管模式时,蒸发器的集气管底部聚积大量未蒸发完毕的制冷剂液体、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气体可能携带有大量的未蒸发完毕的制冷剂液体,这些制冷剂液体使得储液罐内留存的制冷剂液体越少,对氟泵的运行非常不利,且在进入冷凝器之前的气体管道上容易出现堆积导致堵液问题,从而阻挡制冷剂气体在某些通道上的流通,因此会影响到冷凝器的分气均匀性和换热效率。而本申请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的第一浮塞23打开回液口21,第二浮塞打开出液口512,以回收集气管内的制冷剂液体,并把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液体截留下来返回储液部,不让其返回冷凝器。压缩制冷模式时,受压力影响,第一单向阀30处于反向高压截止状态,第二连接管42无制冷剂流通,蒸发器的集气管底部的制冷剂液体打开第一浮塞23,通过第一连接管41和第三连接管43进入气液分离器50。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通过气液分离器50实现制冷剂的气液分离;通过在第二连接管42上设置第一单向阀30,防止当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处于压缩制冷模式时制冷剂从储液部10反向泄露到气液分离器50和集气管22;通过第二浮塞根据容纳腔511内的制冷剂液体的液位高低打开和关闭出液口512,保证气液分离器50内截留的制冷剂液体能顺利返回储液部10,通过第一浮塞23根据集气管22内的制冷剂液体的液位高低打开和关闭回液口21,从而可以防止制冷剂液体从蒸发器20进入冷凝器60,进而克服了气体管道上出现液堵现象,在保证冷凝器60的性能同时确保储液部10内有足够的制冷剂液体以供氟泵110安全运行,解决了氟泵热管模式下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液体截留和转移问题及其控制方法,同时用阀门80替换单向阀,减小制冷剂气体的流通阻力,解决了制冷剂气体流经单向阀阻力过大问题。
本发明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储液部10和蒸发器20,储液部10具有用于存储制冷剂液体的储液腔11和与储液腔11相连通的第一进液口12,蒸发器20具有回液口21,当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处于氟泵热管模式时,回液口21与第一进液口12连通,蒸发器20内的制冷剂液体依次通过回液口21和第一进液口12进入储液腔11内,避免储液腔11中的制冷剂液体在氟泵压缩制冷系统逐渐减少,影响氟泵的运行,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氟泵压缩制冷系统的储液罐内留存的制冷剂液体逐渐减少而对氟泵的运行可靠性造成威胁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具有氟泵热管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包括:
储液部(10),具有用于存储制冷剂液体的储液腔(11)和与所述储液腔(11)相连通的第一进液口(12);
蒸发器(20),具有回液口(21),所述回液口(21)可通断地设置以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进液口(12)相连通或相断开;当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处于所述氟泵热管模式时,以使所述蒸发器(20)内的制冷剂液体依次通过所述回液口(21)和所述第一进液口(12)进入所述储液腔(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30),设置在所述回液口(21)和所述第一进液口(12)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30)的进口与所述回液口(21)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30)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液口(1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0)包括集气管(22)和第一浮塞(23),所述回液口(21)设置在所述集气管(22)的底部;所述第一浮塞(23)设置在所述集气管(22)内,所述第一浮塞(23)根据所述集气管(22)内的制冷剂液体的液位高低打开和关闭所述回液口(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
管路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41)和第二连接管(42),所述第一连接管(41)的第一端与所述蒸发器(20)连接且与所述回液口(21)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4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42)的第一端连接且相连通;
所述第二连接管(42)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液部(10)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进液口(12)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3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42)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
气液分离器(50),包括壳体(51),所述壳体(51)具有容纳腔(511)和与所述容纳腔(511)相连通的出液口(512),所述出液口(512)可通断地设置以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进液口(12)相连通或相断开,当所述出液口(512)打开时,使所述容纳腔(511)内的制冷剂液体流至所述储液腔(11)内;
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30)位于所述出液口(512)和所述第一进液口(12)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30)的进口与所述出液口(512)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
管路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管(42)和第三连接管(43),所述第三连接管(43)的第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50)连接且与所述出液口(512)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4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42)的第一端连接且相连通;
所述第二连接管(42)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液部(10)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进液口(12)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3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42)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50)还包括第二浮塞,所述第二浮塞设置在所述容纳腔(511)内,所述第二浮塞根据所述容纳腔(511)内的制冷剂液体的液位高低打开和关闭所述出液口(51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口(21)与所述第一进液口(12)位于同一高度或高于所述第一进液口(12)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512)与所述第一进液口(12)位于同一高度或高于所述第一进液口(12)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1)具有与所述容纳腔(511)相连通的第二出口(53)和第三出口(54);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
冷凝器(60),所述冷凝器(60)的出口与所述储液部(10)的储液部进口(15)相连通;
压缩机(70);
阀门(80),具有第一阀门进口(81)、第二阀门进口(82)和阀门出口(83),所述阀门(80)具有所述第一阀门进口(81)与所述阀门出口(83)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阀门进口(82)与所述阀门出口(83)相断开的第一连通状态,以及所述第一阀门进口(81)与所述阀门出口(83)相断开且所述第二阀门进口(82)与所述阀门出口(83)相连通的第二连通状态,所述阀门(80)在所述第一连通状态和所述第二连通状态之间可切换地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阀门进口(81)与所述第二出口(53)相连通,所述压缩机(70)的进口与所述第三出口(54)相连通,所述压缩机(70)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阀门进口(82)相连通,所述阀门出口(83)与所述冷凝器(60)的进口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0)还具有第一进口(24)和第一出口(25),所述第一出口(25)设置在所述蒸发器(20)的集气管(22)的顶部;所述壳体(51)具有与所述容纳腔(511)相连通的第二进口(513),所述第一出口(25)与所述第二进口(513)相连通;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
节流阀(90),所述节流阀(90)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24)相连通;
第二单向阀(100),所述第二单向阀(100)的进口与所述储液部(10)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100)的出口与所述节流阀(90)的进口相连通;
氟泵(110),所述氟泵(110)和所述第二单向阀(100)并联设置在所述节流阀(90)和所述储液部(10)之间,所述氟泵(110)的进口与所述储液部(10)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氟泵(110)的出口与所述节流阀(90)的进口相连通。
CN202310589305.XA 2023-05-23 2023-05-23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Pending CN1165185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9305.XA CN116518582A (zh) 2023-05-23 2023-05-23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9305.XA CN116518582A (zh) 2023-05-23 2023-05-23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8582A true CN116518582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04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89305.XA Pending CN116518582A (zh) 2023-05-23 2023-05-23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185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92575A1 (en) Sola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P0134015A2 (en) Space cooling and heating and hot water supplying apparatus
CN202928186U (zh) 一种双油位开关螺杆并联式压缩冷凝机组
CN219913528U (zh)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CN104654679A (zh) 一种冷凝系统、风冷式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7936979A (zh) 一种储能柜电池热管理冷媒直冷直热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7305044A (zh) 一种节能机房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6518582A (zh)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US20110278307A1 (en) Water tank for use with a sola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8087392A (zh) 带球型泄压阀的液压旁路的四通式工业恒温机的工作方法
CN219797566U (zh)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CN219913529U (zh)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CN204460863U (zh) 一种冷凝系统和风冷式空调系统
CN116576597A (zh) 集气与排气组件及冷水机组
US11015870B2 (en) Water tank for use in an air-conditioning or heating system
CN116321975A (zh) 两相液冷系统
CN104964476A (zh) 风冷热泵机组
CN116558148A (zh)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CN114811998B (zh) 双模式氟泵制冷系统的吸油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机房空调
CN116499136A (zh)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CN1195185C (zh) 一种能提供热水的地热空调系统
CN114811999B (zh) 双模式氟泵制冷装置的回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机房空调
CN219868610U (zh) 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CN114812000B (zh) 双模式氟泵制冷系统的回油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机房空调
CN217686020U (zh) 用于冷冻机组的室外机、冷冻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