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13363A - 一种可变型船及其变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型船及其变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13363A
CN116513363A CN202310481881.2A CN202310481881A CN116513363A CN 116513363 A CN116513363 A CN 116513363A CN 202310481881 A CN202310481881 A CN 202310481881A CN 116513363 A CN116513363 A CN 116513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cylinder
deck
ship
buoyancy tank
guide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818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万宏
陈南华
冯凯
鲁寒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p And Ocea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65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 And Ocea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65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 And Ocea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65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 Corp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 And Ocea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65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4818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133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13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33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00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 B63B1/02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lift mainly from water displacement
    • B63B1/10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lift mainly from water displacement with multiple hu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00Hu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component parts
    • B63B3/14Hull parts
    • B63B3/48De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型船及其变形方法,包括第一浮箱甲板、第二浮箱甲板、第三浮箱甲板。需要快速行驶时,第二升降缸缩回带动甲板本体向上移动,再通过第一升降缸和第三升降缸伸出以船体为基准带动甲板本体向上移动,在节省空间的条件下尽可能将第二浮箱甲板压缩使得第一浮箱甲板和第三浮箱甲板形成分体式船体,排出第二浮箱甲板的水体后降低整船的吃水深度,从而降低整船受到的摩擦力,提高船体行驶速度;在浅水滩涂等地势复杂的环境下行驶时,通过第一升降缸和第三升降缸缩回、第二升降缸伸出使得甲板本体下降至与第一浮箱甲板和第三浮箱甲板平整,整船变换为平底船,从而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变型船及其变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型船及其变形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登陆船仍然以传统的排水型单体船型或全垫升式气垫登陆艇为主,采用直接抵滩的方式执行登陆、登岛任务,为加强我国海防建设,特别是领海岛礁的防护等需求出发,需研制一型具有变吃水能力的登陆船型,既可以在浅水滩涂中的环境使用,也具有在深水环境快速行驶的能力,以满足快速抢滩登陆任务,有效进行人员、物资或装备输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变吃水能力的可变型船及其变形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变型船及其变形方法,包括第一浮箱甲板、第二浮箱甲板、第三浮箱甲板,所述第二浮箱甲板设于所述第一浮箱甲板和所述第三浮箱甲板之间。所述第二浮箱甲板包括甲板本体、船体和若干个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缸、第二升降缸、第三升降缸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升降缸、所述第二升降缸、所述第三升降缸的固定端依次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缸和所述第三升降缸的伸缩端与所述船体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缸与所述甲板本体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升降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甲板本体铰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浮箱甲板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第二连接件、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分别安装于所述甲板本体和所述船体,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沿竖直方式设置,且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均为伸缩杆,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或所述第二安装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或所述第一安装座。
可选的,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和第二连接件均装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连接件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壳体的一侧开口且所述开口侧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上。
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的数量至少为四个,所述甲板本体的四角均装设有所述升降组件。
本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基于上述的可变型船的变形方法,包括步骤升起甲板本体和降落甲板本体,其中,
升起甲板本体包括,所述第二升降缸解锁,所述第二升降缸缩回带动所述甲板本体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升降缸完全缩回后将所述第二升降缸锁定,解锁所述第一升降缸和所述第三升降缸,所述第一升降缸和所述第三升降缸伸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带动所述甲板本体向上移动后,锁定所述第一升降缸和所述第三升降缸;
降落甲板本体包括,解锁所述第一升降缸和所述第三升降缸,所述第一升降缸和所述第三升降缸缩回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带动所述甲板本体向下移动,锁定所述第一升降缸和所述第三升降缸并解锁所述第二升降缸,所述第二升降缸伸出带动所述甲板本体向下移动,锁定所述第二升降缸。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可变型船及其变形方法,需要快速行驶时,第二升降缸缩回带动甲板本体向上移动,再通过第一升降缸和第三升降缸伸出以船体为基准带动甲板本体向上移动,在节省空间的条件下尽可能将第二浮箱甲板压缩使得第一浮箱甲板和第三浮箱甲板形成分体式船体,排出第二浮箱甲板的水体后降低整船的吃水深度,从而降低整船受到的摩擦力,提高船体行驶速度;在浅水滩涂等地势复杂的环境下行驶时,通过第一升降缸和第三升降缸缩回、第二升降缸伸出使得甲板本体下降至与第一浮箱甲板和第三浮箱甲板平整,整船变换为平底船,从而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浮箱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可变型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浮箱甲板,
200、第二浮箱甲板,
300、第三浮箱甲板,
1、甲板本体,
2、船体,
3、升降组件,31、第一升降缸,32、第二升降缸,33、第三升降缸,34、第一连接件,
4、导向组件,41、第一导向柱,42、第二导向柱,43、第二连接件,431、第二通孔,44、第一安装座,45、第二安装座,46、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型船,包括第一浮箱甲板100、第二浮箱甲板200、第三浮箱甲板300,第二浮箱甲板200设于第一浮箱甲板100和第三浮箱甲板300之间。第二浮箱甲板200包括甲板本体1、船体2和若干个升降组件3,升降组件3包括第一升降缸31、第二升降缸32、第三升降缸33和第一连接件34,第一升降缸31、第二升降缸32、第三升降缸33的固定端依次与第一连接件34连接,第一升降缸31和第三升降缸33的伸缩端与船体2连接,第二升降缸32与甲板本体1的连接。需要快速行驶时,第二升降缸32缩回带动甲板本体1向上移动,再通过第一升降缸31和第三升降缸33伸出以船体2为基准带动甲板本体1向上移动,在节省空间的条件下尽可能将第二浮箱甲板200压缩使得第一浮箱甲板100和第三浮箱甲板300形成分体式船体2,排出第二浮箱甲板200的水体后降低整船的吃水深度,从而降低整船受到的摩擦力,提高船体2行驶速度;在浅水滩涂等地势复杂的环境下行驶时,通过第一升降缸31和第三升降缸33缩回、第二升降缸32伸出使得甲板本体1下降至与第一浮箱甲板100和第三浮箱甲板300平整,整船变换为平底船,从而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使用。
较佳的,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升降缸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4和甲板本体1铰接。在整船运行的过程中,受到水流的作用甲板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晃动,将第二升降缸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4和甲板本体1铰接,在第二浮箱甲板200或船体2收到晃动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缓冲,降低第二升降缸32被破坏的可能性。
较佳的,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浮箱甲板200还包括导向组件4,导向组件4包括第一导向柱41、第二导向柱42、第二连接件43、第一安装座44和第二安装座45,第一安装座44和第二安装座45分别安装于甲板本体1和船体2,第一导向柱41和第二导向柱42沿竖直方式设置,且第一导向柱41和第二导向柱42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座44和第二安装座45,第一导向柱41和第二导向柱4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43之间固定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柱41和第二导向柱42均为伸缩杆,第一导向柱41和第二导向柱4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座44、第二安装座45固定连接。在第一升降缸31、第二升降缸32和第三升降缸33带动甲板本体1移动的过程中,在导向组件4的伸缩杆的作用下对甲板本体1的移动位置形成限制,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阻力导致甲板本体1发生偏移的情况。
较佳的,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组件4还包括壳体46,第一导向柱41、第二导向柱42和第二连接件43均装设于壳体46内,连接件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431,壳体46的一侧开口且开口侧设于第二通孔431的延伸方向上。在第一导向柱41和第二导向柱42滑动的过程中,容易有异物卡在第一导向柱41和第一安装座44之间、第二导向柱42和第二安装座45之间,通过开口侧向第二通孔431观察壳体46内的情况,可以及时清除异物保持第一导向柱41和第二导向柱42的顺畅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壳体46对第一导向柱41、第二导向柱42和第二连接件43形成保护。
较佳的,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3的数量至少为四个,甲板本体1的四角均装设有升降组件3。通过四个升降组件3使得甲板本体1可以平稳地升降。
本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的可变型船的变形方法,包括步骤升起甲板本体1和降落甲板本体1,其中,
升起甲板本体1包括,第二升降缸32解锁,第二升降缸32缩回带动甲板本体1向上移动,第二升降缸32完全缩回后将第二升降缸32锁定,解锁第一升降缸31和第三升降缸33,第一升降缸31和第三升降缸33伸出通过第一连接件34带动甲板本体1向上移动后,锁定第一升降缸31和第三升降缸33;
降落甲板本体1包括,解锁第一升降缸31和第三升降缸33,第一升降缸31和第三升降缸33缩回通过第一连接件34带动甲板本体1向下移动,锁定第一升降缸31和第三升降缸33并解锁第二升降缸32,第二升降缸32伸出带动甲板本体1向下移动,锁定第二升降缸32。
实施例二:
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44或第二安装座45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导向柱41和第二导向柱42的一端插设于第一通孔,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安装座45或第一安装座44。在第一升降缸31、第二升降缸32和第三升降缸33带动甲板本体1移动的过程中,在导向组件4的第一通过的作用下对甲板本体1的移动位置形成限制,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阻力导致甲板本体1发生偏移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可变型船及其变形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需要快速行驶时,第二升降缸32缩回带动甲板本体1向上移动,再通过第一升降缸31和第三升降缸33伸出以船体2为基准带动甲板本体1向上移动,在节省空间的条件下尽可能将第二浮箱甲板200压缩使得第一浮箱甲板100和第三浮箱甲板300形成分体式船体2,排出第二浮箱甲板200的水体后降低整船的吃水深度,从而降低整船受到的摩擦力,提高船体2行驶速度。
二、在浅水滩涂等地势复杂的环境下行驶时,通过第一升降缸31和第三升降缸33缩回、第二升降缸32伸出使得甲板本体1下降至与第一浮箱甲板100和第三浮箱甲板300平整,整船变换为平底船,从而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使用。
三、在第一导向柱41和第二导向柱42滑动的过程中,容易有异物卡在第一导向柱41和第一安装座44之间、第二导向柱42和第二安装座45之间,通过开口侧向第二通孔431观察壳体46内的情况,可以及时清除异物保持第一导向柱41和第二导向柱42的顺畅度。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变型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浮箱甲板、第二浮箱甲板、第三浮箱甲板,所述第二浮箱甲板设于所述第一浮箱甲板和所述第三浮箱甲板之间;
所述第二浮箱甲板包括甲板本体、船体和若干个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缸、第二升降缸、第三升降缸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升降缸、所述第二升降缸、所述第三升降缸的固定端依次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缸和所述第三升降缸的伸缩端与所述船体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缸与所述甲板本体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甲板本体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浮箱甲板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第二连接件、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分别安装于所述甲板本体和所述船体,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沿竖直方式设置,且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均为伸缩杆,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或所述第二安装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或所述第一安装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和第二连接件均装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连接件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壳体的一侧开口且所述开口侧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的数量至少为四个,所述甲板本体的四角均装设有所述升降组件。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型船的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升起甲板本体:所述第二升降缸解锁,所述第二升降缸缩回带动所述甲板本体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升降缸完全缩回后将所述第二升降缸锁定,解锁所述第一升降缸和所述第三升降缸,所述第一升降缸和所述第三升降缸伸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带动所述甲板本体向上移动后,锁定所述第一升降缸和所述第三升降缸;
降落甲板本体:解锁所述第一升降缸和所述第三升降缸,所述第一升降缸和所述第三升降缸缩回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带动所述甲板本体向下移动,锁定所述第一升降缸和所述第三升降缸并解锁所述第二升降缸,所述第二升降缸伸出带动所述甲板本体向下移动,锁定所述第二升降缸。
CN202310481881.2A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可变型船及其变形方法 Pending CN1165133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81881.2A CN116513363A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可变型船及其变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81881.2A CN116513363A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可变型船及其变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3363A true CN116513363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04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81881.2A Pending CN116513363A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可变型船及其变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133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97062B1 (ko) 개선된 컨버터블 선박
US7156040B2 (en) Extended semi-submersible vessel (ESEMI)
US6375524B1 (en) Vessel comprising a retractable thruster
AU2005226752A1 (en) Single column extendable draft offshore platform
US4312287A (en)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ubmersibles at sea
CN104203746B (zh) 具有用于干式停靠船只的可动潜式平台的半潜式平台
EP2243695B1 (en) Mating of buoyant hull structure with truss structure
US20160201285A1 (en) Floating Deep Draft Semi-Submersible Offshore Platform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and Deploying Same
KR20070049636A (ko) 선박
CN116513363A (zh) 一种可变型船及其变形方法
CN107187554B (zh) 用于半潜式钻井平台干拖运输的双体半潜驳船及作业方法
US4860681A (en)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operations under water
EP0794115B1 (en) Trim adjusting device for planing hull
KR101186257B1 (ko) 부력용 부유체를 구비하는 크레인선 및 그의 안정화 방법
KR102396228B1 (ko) 해양 선박을 위한 선내 분리 가능한 접이식 스러스터 및 해양 선박
CN112119006A (zh) 海上作业设施及其建造方法
CN201209019Y (zh) 船用伸缩式桅杆
US718844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bringing ashore or refloating a floating body
CN216918395U (zh) 半潜式海工起重吊装平台
CN220518507U (zh) 船舶
CN215906730U (zh) 一种可自主安装拆卸的汽车接驳浮体
CN221068398U (zh) 具有船管连接装置的沉管运输船
KR200402590Y1 (ko) 소형선박양륙시스템
CN114014178A (zh) 半潜式海工起重吊装平台
GB1571112A (en) Ssacv straddle cargo transpor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