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6407B - 语音通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语音通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06407B
CN116506407B CN202310740031.XA CN202310740031A CN116506407B CN 116506407 B CN116506407 B CN 116506407B CN 202310740031 A CN202310740031 A CN 202310740031A CN 116506407 B CN116506407 B CN 116506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s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voice call
calling terminal
voic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400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06407A (zh
Inventor
方翟
姚怡东
唐志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400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06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06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6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06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6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ub-Exchange Stations And Push- Button Telephon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移动专网中实现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大、硬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语音通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网络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用户对于不受位置限制地进行语音通信的需求,如今语音通信与数据连接仍然是移动网络基本的两大功能。在4G/5G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IMS)能够提供原生的语音支持,相关技术中虽然使用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也能通过移动数据管道实现语音通话,但却无法像使用IMS系统那样便捷地进行拨号,也无法直接得到网络对于通话质量和安全通话的支持。在专用移动网络中,对于仅限于专网范围内的语音通信和非运营商的专网使用者,传统IMS系统功能冗余、资源使用多、运维难度大,并且系统内外接口复杂,不易实现、对接和组网,由此限制了IMS在专网的部署应用。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移动专网中实现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大、硬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响应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基于认证结果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进行语音通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语音通信系统,包括:相互隔离设置的多个虚拟服务容器,多个虚拟服务容器包括:注册服务容器,用于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以及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以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代理服务容器,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以及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语音通信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为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进而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随后在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时,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并在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时,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由此降低了IMS使用成本和使用门槛,实现语音通信功能在移动专网中的快速部署。
容易注意的是,本申请提供的语音通信方法通过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进而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随后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并且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从而能够在移动专网中快速部署语音通信功能。由此,本申请实施例达到了简化实现专网语音通信功能时的组网操作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在移动专网中部署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和硬件成本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移动专网中实现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大、硬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容易注意到的是,上面的通用描述和后面的详细描述仅仅是为了对本申请进行举例和解释,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语音通信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移动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又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又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语音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又一种语音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语音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一种语音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首先,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名词或术语适用于如下解释:
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IMS):是一种用于支持实时语音、视频和其他多媒体应用程序的技术,包括呼叫控制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功能。
核心网控制面:核心网控制信令处理功能总称,负责在移动设备和服务之间建立和维护连接,管理和分配资源,并提供网络中其他关键功能,如身份验证、计费等。
核心网用户面:核心网控制数据转发功能总称,负责在移动设备和服务之间传输数据包、视频、音频、图像和其他信息,实现网络中的实时数据交换和应用。
5G核心网用户面数据转发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是一种网络元素,负责处理和转发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主要用于支持高速移动场景下的大量数据传输和低延迟应用。
5G核心网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Function,AMF):是一种网络元素,主要负责终端设备的接入、认证和安全控制等工作,并提供移动性管理服务。
5G核心网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是一种网络元素或模块,负责建立、修改和终止5G网络中的用户会话,能够支持多个会话同时进行,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对其进行优化配置。
5G核心网统一数据管理功能(The 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是指在5G网络中,所有用户的身份、位置和服务信息等数据都被集中存储和管理在一个系统中,以提供更高效、安全、可靠的服务。
5G核心网策略管理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是一种网络元素,在5G核心网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主要负责制定和实现网络的策略控制机制,以确保终端设备可以高效地访问和使用网络资源。
4G核心网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网络架构的关键设备,用于存储和管理移动通信网中所有用户的信息,可以提供准确、快速的用户身份识别和认证服务。
4G核心网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是一个网络节点,用于控制和管理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策略和收费规则,负责根据用户的服务需求、网络条件和运营商政策等因素,为每个用户分配相应的带宽资源,并实现对不同服务类型进行不同收费方式的管理。
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lization Protocol,SIP):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应用层协议,主要用于建立、修改和释放实时通信会话。
互联网安全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IPSec):是一种用于保障网络通信安全的协议,能够为数据包提供了加密、认证和完整性保护等功能。
容器:包含在任何环境中运行所需的所有元素的软件包,一种开源操作系统(Linux)虚拟化技术。
虚拟以太设备(TAP):一种Linux虚拟网络设备,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包。
数据平面开发套件(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DPDK):是一种开源的数据平面开发工具集,主要用于高性能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
实施例1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语音通信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移动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计算机终端10(或移动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采用102a,102b,……,102n来示出)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6。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USB)端口(可以作为BUS总线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网络接口、电源和/或相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计算机终端10(或移动设备)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语音通信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语音通信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计算机终端10(或移动设备)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图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或移动设备)可以包括硬件元件(包括电路)、软件元件(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代码)、或硬件元件和软件元件两者的结合。应当指出的是,图1仅为特定具体实例的一个实例,并且旨在示出可存在于上述计算机设备(或移动设备)中的部件的类型。
在上述运行环境下,本申请提供了如图2所示的语音通信方法。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
步骤S22,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步骤S23,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
步骤S24,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上述语音通信方法可以由运行服务化语音通信系统的设备执行,在该语音通信系统中包括相互隔离设置的多个虚拟服务容器,如注册服务容器,代理服务容器、认证鉴权服务容器、安全隧道服务容器、授权服务容器等。
上述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处于同一个移动专网中的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可以进行本地语音通信。其中,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是发起呼叫请求的一方,被叫终端则是接收呼叫请求并进行通话的一方。主叫终端负责发起呼叫请求并提供所需通信信息,而被叫终端需要接收来自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并根据需求对呼叫请求做出响应或拒绝。
上述注册请求为会话初始化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注册请求,SIP注册请求是一种协议消息,向SIP注册服务容器发送SIP请求以注册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具体的,当一个主叫终端需要与其他被叫终端进行通信时,需要首先向其所属的SIP注册服务容器发出注册请求,以获取注册信息。SIP注册请求中可以包含多个终端的身份信息和验证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等,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成功地完成注册过程。
上述注册信息中可以包括多个终端的唯一标识符,例如移动台国际用户识别码(Mobile Station International Subscriber Directory Number,MSISDN),即语音号码,注册信息中还包括多个终端对应的注册状态、安全上下文、通信地址等。SIP注册服务容器基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后,可以将注册信息进行存储,以用于验证或者查询多个终端的身份并授权其访问特定资源或服务。
上述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可以为会话初始化协议邀请(SIP INVITE)请求,用于启动一个新的语音通话。SIP INVITE中包含有关呼叫的信息,例如被叫终端的地址、媒体类型等。上述语音呼叫结束请求为会话初始化协议结束(SIP BYE)请求,用于结束一个当前的语音通话,SIP BYE请求能够确保语音通话正常关闭并释放所有相关资源,例如音频流资源或者视频流资源等。
基于上述步骤S21至步骤S24,通过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进而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随后在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时,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并在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时,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由此降低了IMS使用成本和使用门槛,实现语音通信功能在移动专网中的快速部署。
容易注意的是,本申请提供的语音通信方法通过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进而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随后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并且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从而能够在移动专网中快速部署语音通信功能。由此,本申请实施例达到了简化实现专网语音通信功能时的组网操作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在移动专网中部署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和硬件成本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移动专网中实现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大、硬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语音通信方法进行进一步介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2,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包括:
步骤S221,响应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
步骤S222,基于认证结果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具体的,在SIP注册服务容器接收到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后,可以利用认证鉴权服务容器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在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的过程中,认证鉴权服务容器可以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查询多个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进而利用鉴权信息生成、更新安全上下文,从而认证多个终端的接入合法性。
基于上述可选实施例,通过响应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进而基于认证结果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从而能够实现多个终端的快速注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21,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包括:
步骤S2211,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多个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
步骤S2212,利用鉴权信息生成安全上下文;
步骤S2213,基于安全上下文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
上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基于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Open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OpenAPI)扩展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3GPP)定义的服务化接口(Service-Based Interface,SBI),SBI可以作为一个自动化系统与另一个自动化系统之间的共享边界,如以4G或5G核心网控制面作为服务入口,便于快速实现语音系统的接入和语音能力的集成。SBI定义了以下服务操作:
操作一:鉴权信息查询,该操作的描述为查询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该操作所需使用的参数为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所获得的响应信息包括签约密钥、运营商算法配置参数。
操作二:申请QoS授权,该操作的描述为请求建立语音专用承载,该操作所需使用的参数为IMSI、被叫终端的地址、通知授权结果的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 ResourceIdentifier,URI)。
操作三:通知QoS授权结果,即通知语音专用承载建立的结果,该操作所需使用的参数为IMSI、授权结果。
操作四:取消QoS授权,该操作的描述为释放语音专用承载,该操作所需使用的参数为IMSI。
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SBI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多个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进而利用多个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生成安全上下文(Security context),并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从而得到认证结果,其中,安全上下文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有效的安全属性或规则,上述认证结果可以表面多个终端通过认证鉴权或者未通过认证鉴权。
基于上述可选实施例,通过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多个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进而利用鉴权信息生成安全上下文,最后基于安全上下文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能够实现对于多个终端的快速认证鉴权。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22,基于认证结果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包括:
步骤S2221,响应于认证结果表明多个终端通过认证鉴权,利用安全上下文与多个终端建立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
步骤S2222,基于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在认证结果表明多个终端通过认证鉴权时,利用安全上下文在安全隧道服务容器与多个终端之间建立互联网安全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IPSec)连接。其中,IPSec连接用于在互联网上保护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认证,从而使得两个节点之间可以建立一个安全的通信隧道,并对通过该隧道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验证。IPSec连接可用于虚拟专用网络和远程访问等场景中,确保用户与企业资源之间的通信受到保护。
进一步的,在利用安全上下文在安全隧道服务容器与多个终端之间建立IPSec连接之后,SIP注册服务容器继续按照3GPP协议标准处理并完成终端注册。
基于上述可选实施例,通过响应于认证结果表明多个终端通过认证鉴权,利用安全上下文与多个终端建立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进而基于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能够快速基于认证结果多个终端进行高效注册。
下面提供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在移动专网中实现终端注册功能的实施例。
应用场景1:终端注册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
步骤S302,基于注册请求向认证鉴权服务容器发送认证请求;
步骤S303,基于认证请求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查询多个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
步骤S304,获取多个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
步骤S305,利用鉴权信息生成安全上下文,并基于安全上下文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
步骤S306,将认证结果返回至注册服务容器;
步骤S307,响应于认证结果表明多个终端通过认证鉴权,利用安全上下文与多个终端建立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
步骤S308,基于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基于上述步骤S301至步骤S308,利用服务化专网语音系统能够对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进行快速注册,由此简化了在移动专网中的终端注册流程,进一步提升语音通信功能的部署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3,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包括:
步骤S231,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
步骤S232,响应于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授权结果;
步骤S234,利用授权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信。
具体的,当主叫终端发起语音呼叫时,经由IPSec连接向SIP代理服务容器发送SIPINVITE请求,SIP代理服务容器在接收到SIP INVITE请求后对其进行响应,基于注册信息请求QoS授权服务容器对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进行QoS授权,得到QoS授权结果,进而利用授权结果在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信。
基于上述可选实施例,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进而响应于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授权结果,最后利用授权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信,能够在移动专网中快速部署语音通信建立功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32,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授权结果包括:
步骤S2321,基于注册信息,调用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为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建立语音专用承载;
步骤S2322,经由服务化接口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的建立语音专用承载的授权结果。
具体的,SIP代理服务容器向SIP注册服务容器查询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注册信息,根据注册信息可以将SIP消息转发给被叫终端。基于被叫终端的注册信息向QoS授权服务容器发送授权请求,调用SBI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为被叫终端建立语音专用承载,随后经由SBI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的建立被叫终端语音专用承载的授权结果。基于主叫终端的注册信息向QoS授权服务容器发送授权请求,调用SBI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为主叫终端建立语音专用承载,随后经由SBI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的建立主叫终端语音专用承载的授权结果。
基于上述可选实施例,通过基于注册信息,调用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为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建立语音专用承载,进而经由服务化接口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的建立语音专用承载的授权结果,能够快速完成对于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服务质量授权,从而在移动专网中快速建立语音通信。
下面提供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在移动专网中实现语音通话建立功能的实施例。
应用场景2:语音通话建立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又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
步骤S402,基于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向注册服务容器查询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注册信息;
步骤S403,获取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注册信息;
步骤S404,基于注册信息向授权服务容器发送授权请求;
步骤S405,调用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对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
步骤S406,响应于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完成被叫终端的语音专用承载的建立,经由服务化接口通知被叫终端的服务质量授权结果;
步骤S407,调用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对主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
步骤S408,响应于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完成主叫终端的语音专用承载的建立,经由服务化接口通知主叫终端的服务质量授权结果;
步骤S409,向代理服务容器返回完成授权后的授权结果;
步骤S410,利用授权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信。
基于上述步骤S401至步骤S410,利用服务化专网语音系统能够对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进行快速授权,进而利用授权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信,由此简化了在移动专网中建立语音通信的流程,进一步提升语音通信功能的部署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4,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包括:
步骤S241,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中任一终端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
步骤S242,响应于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取消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取消结果;
步骤S243,利用取消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具体的,当主叫终端或者被叫终端的任一用户结束当前语音通信时,SIP代理服务容器经由IPSec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中任一终端的SIP BYE请求。SIP代理服务容器在接收到SIP BYE请求后对其进行响应,基于注册信息请求QoS授权服务容器对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进行QoS授权,得到QoS授权取消结果,进而利用取消结果在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基于上述可选实施例,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中任一终端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进而响应于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取消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取消结果,最后利用取消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能够在移动专网中快速部署语音通话释放功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42,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取消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取消结果包括:
步骤S2421,基于注册信息,调用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为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释放语音专用承载;
步骤S2422,经由服务化接口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的释放语音专用承载的取消结果。
具体的,SIP代理服务容器向SIP注册服务容器查询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注册信息,根据注册信息可以将SIP消息转发给被叫终端。基于注册信息向QoS授权服务容器发送取消授权请求,调用SBI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释放被叫终端的语音专用承载,并经由SBI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释放被叫终端的语音专用承载的取消结果;调用SBI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释放主叫终端的语音专用承载,并经由SBI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释放主叫终端的语音专用承载的取消结果。
基于上述可选实施例,通过基于注册信息,调用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为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释放语音专用承载,进而经由服务化接口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的释放语音专用承载的取消结果,能够快速取消对于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服务质量授权,从而在移动专网中快速释放语音通话。
下面提供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在移动专网中实现语音通话释放功能的实施例。
应用场景3:语音通话释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又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中任一终端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
步骤S502,基于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向注册服务容器查询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注册信息;
步骤S503,获取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注册信息;
步骤S504,基于注册信息向授权服务容器发送取消授权请求;
步骤S505,调用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取消对被叫终端的服务质量授权;
步骤S506,响应于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释放被叫终端的语音专用承载,经由服务化接口通知被叫终端的服务质量授权取消结果;
步骤S507,调用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取消对主叫终端的服务质量授权;
步骤S508,响应于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释放主叫终端的语音专用承载,经由服务化接口通知主叫终端的服务质量授权取消结果;
步骤S509,向代理服务容器返回完成取消授权后的取消结果;
步骤S510,利用取消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基于上述步骤S501至步骤S510,利用服务化专网语音系统能够对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进行取消授权,进而利用取消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由此简化了在移动专网中释放语音通话的流程,进一步提升语音通信功能的部署效率。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语音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语音通信系统不包含与电路交换网络互通、漫游互通、运营商增值服务等服务于公共移动网络的能力,聚焦于专网本地语音通信,基于服务化架构进行了重新定义,服务化专网语音通信系统中相互隔离设置的多个虚拟服务容器,如注册服务容器,代理服务容器、认证鉴权服务容器、安全隧道服务容器、授权服务容器等。
注册服务容器能够处理终端发起的IMS注册流程,并分配MSISDN,以及保存终端的注册信息,如注册状态、安全上下文、语音号码、通信地址等,并提供查询。代理服务容器能够在语音通话发起和结束时,代理主叫和被叫终端的SIP信令,转发至正确的目的终端;在代理SIP信令的同时,实现网络控制行为,如授权发起、来电显示添加、会话超时取消等。授权服务容器能够代理向核心网请求QoS授权,建立语音专用承载,如语音通话建立过程中;代理向核心网取消QoS授权,删除语音专用承载,如语音通话结束时。认证鉴权服务容器能够向核心网查询终端的签约密钥;生成、更新安全上下文;认证终端的接入合法性。安全隧道服务容器能够建立和维护与终端之间的IPSec连接,为SIP信令提供安全传输。
在图6所示系统架构中,通过扩展3GPP定义的服务化接口,以统一的接口接入核心网控制面,完成签约数据查询、语音专用承载的动态拆建等操作,实现简单、耦合度低、扩展能力强。
利用移动网络用户面的透明传输,基于标准SIP信令,控制移动终端的IMS接入、语音通话的协商、建立、删除等流程,由不同服务容器之间协同完成,节省了传统IMS网络多节点之间的网络开销。
此外,每个服务能够以Linux容器的形式部署,可进行独立生命周期管理,可与核心网融合部署,如共享硬件、平台等,资源利用起步低、效率高,可根据负载独立扩缩容。通过借助云原生平台的编排能力和服务发现机制,该系统服务可实现自动部署、自动组网,显著降低语音通信功能在移动专网中的部署难度。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又一种语音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服务化专网融合语音通信系统可与移动核心网共享硬件平台融合部署。具体的,使用Linux容器部署语音系统中的各个服务,实现与核心网各网元运行环境的相互隔离;利用云原生平台的编排能力和服务发现机制,实现系统的自动部署和自动组网;通过容器网络插件,实现以统一的服务IP与核心网控制面的互通;语音系统通过主机内部虚拟IP提供SIP服务,利用移动网络用户面的隧道能力,可保证终端发往虚拟IP的SIP信令以南北向流量的形式到达核心网用户面;通过使用Linux TAP设备或者DPDK内核网络接口(Kernel NetworkInterface,KNI)设备,可将原本穿越核心网用户面的南北向流量转换为主机或主机集群内的东西向流量,从而实现语音系统与终端之间的SIP信令互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语音通信方法遵循终端使用3GPP IMS语音通话的标准,可以通过手机原生拨号实现高清语音通话,具备移动通信网络的QoS保障、用户鉴权、安全传输等能力,并且具有以下特点:
轻量化:容器部署,聚焦专网语音设计,资源使用起步低、效率高;
易运维:利用云原生平台的编排能力和服务发现机制,实现自动部署和自动组网;
弹性可扩展:服务化设计,可根据服务自身负载独立扩容;
本申请实施例聚焦于专网本地语音通信,基于服务化架构重新定义了遵循3GPPIMS语音通话标准的语音通信系统,该系统使用基于OpenAPI的服务化接口,简化了实现、对接和组网,且扩展性强,支持与核心网融合部署,节省硬件成本,简化组网,总体上降低了IMS的使用成本和使用门槛,有助于在专网中快速部署语音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并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提供有相应的操作入口,供用户选择授权或者拒绝。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1,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
步骤S82,响应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
步骤S83,基于认证结果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步骤S84,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进行语音通信。
基于上述步骤S81至步骤S84,通过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而响应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随后基于认证结果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最后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进行语音通信。由此,本申请实施例达到了简化实现专网语音通信功能时的组网操作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在移动专网中部署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和硬件成本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移动专网中实现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大、硬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语音通信方法进行进一步介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84,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进行语音通信包括:
步骤S841,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其中,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利用安全上下文建立,安全上下文利用鉴权信息生成,鉴权信息通过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从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得到;
步骤S842,响应于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授权结果;
步骤S843,利用授权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发起语音通话。
基于上述可选实施例,能够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快速建立语音通信,降低了IMS的使用成本和使用门槛,有助于在专用移动网络中快速部署语音能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语音通信方法还包括:
步骤S844,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中任一终端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
步骤S845,响应于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取消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取消结果;
步骤S846,利用取消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结束语音通话。
基于上述可选实施例,能够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快速释放语音通话,降低了IMS的使用成本和使用门槛,有助于在专用移动网络中快速部署语音能力。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实施例1的相关描述,不予赘述。
实施例3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语音通信系统,包括:相互隔离设置的多个虚拟服务容器,多个虚拟服务容器包括:
注册服务容器,用于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以及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以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
代理服务容器,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以及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进而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随后在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时,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并在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时,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由此降低了IMS使用成本和使用门槛,实现语音通信功能在移动专网中的快速部署。
容易注意的是,本申请提供的语音通信方法通过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进而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随后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并且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从而能够在移动专网中快速部署语音通信功能。由此,本申请实施例达到了简化实现专网语音通信功能时的组网操作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在移动专网中部署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和硬件成本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移动专网中实现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大、硬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语音通信系统进行进一步介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虚拟服务容器还包括:
认证鉴权服务容器,还用于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多个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利用鉴权信息生成安全上下文,以及基于安全上下文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以得到认证结果;
安全隧道服务容器,用于利用安全上下文与多个终端建立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虚拟服务容器还包括:
授权服务容器,用于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授权结果,以利用授权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以及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取消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取消结果,以利用取消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实施例1的相关描述,不予赘述。
实施例4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语音通信方法的语音通信装置,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语音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
生成模块902,用于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建立模块903,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
释放模块904,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可选地,生成模块902还用于:响应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基于认证结果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可选地,生成模块902还用于: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多个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利用鉴权信息生成安全上下文;基于安全上下文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
可选地,生成模块902还用于:响应于认证结果表明多个终端通过认证鉴权,利用安全上下文与多个终端建立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基于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可选地,建立模块903还用于: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响应于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授权结果;利用授权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信。
可选地,建立模块903还用于:基于注册信息,调用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为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建立语音专用承载;经由服务化接口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的建立语音专用承载的授权结果。
可选地,释放模块904还用于: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中任一终端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响应于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取消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取消结果;利用取消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可选地,释放模块904还用于:基于注册信息,调用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为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释放语音专用承载;经由服务化接口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的释放语音专用承载的取消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进而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随后在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时,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并在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时,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由此降低了IMS使用成本和使用门槛,实现语音通信功能在移动专网中的快速部署。
容易注意的是,本申请提供的语音通信方法通过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进而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随后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并且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从而能够在移动专网中快速部署语音通信功能。由此,本申请实施例达到了简化实现专网语音通信功能时的组网操作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在移动专网中部署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和硬件成本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移动专网中实现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大、硬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接收模块901、生成模块902、建立模块903和释放模块904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21至步骤S24,四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实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或单元可以是存储在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04)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02a,102b,……,102n)处理的硬件组件或软件组件,上述模块也可以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运行在实施例1提供的计算机终端10中。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一种语音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
认证模块1002,用于响应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
生成模块1003,用于基于认证结果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通信模块1004,用于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进行语音通信。
可选地,通信模块1004还用于: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其中,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利用安全上下文建立,安全上下文利用鉴权信息生成,鉴权信息通过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从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得到;响应于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授权结果;利用授权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发起语音通话。
可选地,接收模块1001还用于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中任一终端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语音通信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1005,用于响应于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取消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取消结果;处理模块1005还用于利用取消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结束语音通话。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而响应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随后基于认证结果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最后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进行语音通信。由此,本申请实施例达到了简化实现专网语音通信功能时的组网操作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在移动专网中部署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和硬件成本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移动专网中实现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大、硬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接收模块1001、认证模块1002、生成模块1003和通信模块1004对应于实施例2中的步骤S81至步骤S84,四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实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2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或单元可以是存储在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04)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02a,102b,……,102n)处理的硬件组件或软件组件,上述模块也可以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运行在实施例1提供的计算机终端10中。
实施例5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计算机终端,该计算机终端可以是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设备。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也可以替换为移动终端等终端设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可以执行语音通信方法中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可以执行语音通信方法中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响应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基于认证结果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进行语音通信。
可选地,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12、存储器114、存储控制器、以及外设接口,其中,外设接口与射频模块、音频模块和显示器连接。
其中,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语音通信方法和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语音通信方法。存储器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处理器可以通过传输装置调用存储器存储的信息及应用程序,以执行下述步骤: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响应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基于认证结果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多个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利用鉴权信息生成安全上下文;基于安全上下文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响应于认证结果表明多个终端通过认证鉴权,利用安全上下文与多个终端建立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基于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响应于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授权结果;利用授权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信。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基于注册信息,调用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为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建立语音专用承载;经由服务化接口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的建立语音专用承载的授权结果。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中任一终端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响应于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取消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取消结果;利用取消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基于注册信息,调用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为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释放语音专用承载;经由服务化接口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的释放语音专用承载的取消结果。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响应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基于认证结果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进行语音通信。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其中,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利用安全上下文建立,安全上下文利用鉴权信息生成,鉴权信息通过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从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得到;响应于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授权结果;利用授权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发起语音通话。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中任一终端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响应于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取消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取消结果;利用取消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结束语音通话。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进而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随后在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时,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并在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时,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由此降低了IMS使用成本和使用门槛,实现语音通信功能在移动专网中的快速部署。
容易注意的是,本申请提供的语音通信方法通过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进而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随后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并且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从而能够在移动专网中快速部署语音通信功能。由此,本申请实施例达到了简化实现专网语音通信功能时的组网操作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在移动专网中部署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和硬件成本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移动专网中实现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大、硬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计算机终端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s,MID)等终端设备。图11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如网络接口、显示装置等),或者具有与图11所示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实施例6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用于保存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提供的语音通信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中,或者位于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中。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响应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基于认证结果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多个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利用鉴权信息生成安全上下文;基于安全上下文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响应于认证结果表明多个终端通过认证鉴权,利用安全上下文与多个终端建立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基于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响应于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授权结果;利用授权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信。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基于注册信息,调用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为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建立语音专用承载;经由服务化接口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的建立语音专用承载的授权结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中任一终端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响应于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取消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取消结果;利用取消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基于注册信息,调用服务化接口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为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释放语音专用承载;经由服务化接口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的释放语音专用承载的取消结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响应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基于认证结果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进行语音通信。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其中,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利用安全上下文建立,安全上下文利用鉴权信息生成,鉴权信息通过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从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得到;响应于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授权结果;利用授权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发起语音通话。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中任一终端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响应于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基于注册信息申请取消对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取消结果;利用取消结果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结束语音通话。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进而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随后在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时,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并在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时,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由此降低了IMS使用成本和使用门槛,实现语音通信功能在移动专网中的快速部署。
容易注意的是,本申请提供的语音通信方法通过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进而基于注册请求对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随后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并且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注册信息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释放语音通话,从而能够在移动专网中快速部署语音通信功能。由此,本申请实施例达到了简化实现专网语音通信功能时的组网操作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在移动专网中部署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和硬件成本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移动专网中实现语音通信功能时的部署难度大、硬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化专网语音通信系统,所述服务化专网语音通信系统包括:相互隔离设置的多个虚拟服务容器,包括:
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
基于所述注册请求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所述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在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
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在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释放所述语音通话;
其中,基于所述注册请求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所述多个终端的所述注册信息包括: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基于所述认证结果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所述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其中,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所述认证结果包括: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向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所述多个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利用所述鉴权信息生成安全上下文;基于所述安全上下文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所述认证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认证结果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所述多个终端的所述注册信息包括:
响应于所述认证结果表明所述多个终端通过认证鉴权,利用所述安全上下文与所述多个终端建立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
基于所述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所述多个终端的所述注册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在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建立所述语音通话包括:
经由所述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所述主叫终端的所述语音呼叫发起请求;
响应于所述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基于所述注册信息申请对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授权结果;
利用所述授权结果在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建立所述语音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注册信息申请对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所述授权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注册信息,调用所述服务化接口向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为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建立语音专用承载;
经由所述服务化接口接收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的建立所述语音专用承载的所述授权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在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释放所述语音通话包括:
经由所述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中任一终端的所述语音呼叫结束请求;
响应于所述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基于所述注册信息申请取消对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取消结果;
利用所述取消结果在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释放所述语音通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注册信息申请取消对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所述取消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注册信息,调用所述服务化接口向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申请为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释放所述语音专用承载;
经由所述服务化接口接收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的释放所述语音专用承载的所述取消结果。
7.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化专网语音通信系统,所述服务化专网语音通信系统包括:相互隔离设置的多个虚拟服务容器,包括:
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
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
基于所述认证结果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所述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在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进行语音通信;
其中,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所述认证结果包括: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向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所述多个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利用所述鉴权信息生成安全上下文;基于所述安全上下文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所述认证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在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进行语音通信包括:
经由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接收来自于所述主叫终端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其中,所述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利用安全上下文建立,所述安全上下文利用鉴权信息生成,所述鉴权信息通过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从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得到;
响应于所述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基于所述注册信息申请对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进行服务质量授权,得到授权结果;
利用所述授权结果在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发起语音通话。
9.一种语音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隔离设置的多个虚拟服务容器,所述多个虚拟服务容器包括:
注册服务容器,用于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以及基于所述注册请求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注册以生成所述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其中,所述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
代理服务容器,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在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以及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在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释放所述语音通话;
其中,所述多个虚拟服务容器还包括:认证鉴权服务容器,还用于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向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所述多个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利用所述鉴权信息生成安全上下文,以及基于所述安全上下文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以得到认证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语音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虚拟服务容器还包括:
安全隧道服务容器,用于利用所述安全上下文与所述多个终端建立互联网安全协议连接。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语音通信方法。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应用于服务化专网语音通信系统,所述服务化专网语音通信系统包括相互隔离设置的多个虚拟服务容器,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为所述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
接收来自于多个终端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多个终端包括:在移动专网本地待执行语音通信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
基于所述注册请求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所述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发起请求,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在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建立语音通话;
响应于接收到的语音呼叫结束请求,利用所述注册信息在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之间释放所述语音通话;
其中,基于所述注册请求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所述多个终端的所述注册信息包括: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认证结果;基于所述认证结果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注册,生成所述多个终端的注册信息;
其中,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所述认证结果包括:调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服务化接口向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获取所述多个终端签约的鉴权信息;利用所述鉴权信息生成安全上下文;基于所述安全上下文对所述多个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得到所述认证结果。
CN202310740031.XA 2023-06-20 2023-06-20 语音通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506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0031.XA CN116506407B (zh) 2023-06-20 2023-06-20 语音通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0031.XA CN116506407B (zh) 2023-06-20 2023-06-20 语音通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6407A CN116506407A (zh) 2023-07-28
CN116506407B true CN116506407B (zh) 2023-11-14

Family

ID=87323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40031.XA Active CN116506407B (zh) 2023-06-20 2023-06-20 语音通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0640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7764A (zh) * 2013-11-29 2014-03-19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语音业务实现方法和单芯片终端
WO2016165672A1 (zh) * 2015-07-08 2016-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业务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06714137A (zh) * 2016-12-14 2017-05-24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注册、呼叫方法、装置和应用服务器及系统
CN112738737A (zh) * 2020-12-07 2021-04-30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5g集群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3810989A (zh) * 2020-06-12 2021-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873494A (zh) * 2020-06-30 2021-12-3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244812A (zh) * 2021-12-16 2022-03-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501683A (zh) * 2020-10-23 2022-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835202A (zh) * 2022-10-10 2023-03-21 中通服中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鉴权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35095B2 (ja) * 2009-06-30 2011-02-16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サー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7764A (zh) * 2013-11-29 2014-03-19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语音业务实现方法和单芯片终端
WO2016165672A1 (zh) * 2015-07-08 2016-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业务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06714137A (zh) * 2016-12-14 2017-05-24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注册、呼叫方法、装置和应用服务器及系统
CN113810989A (zh) * 2020-06-12 2021-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873494A (zh) * 2020-06-30 2021-12-3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501683A (zh) * 2020-10-23 2022-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738737A (zh) * 2020-12-07 2021-04-30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5g集群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4244812A (zh) * 2021-12-16 2022-03-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835202A (zh) * 2022-10-10 2023-03-21 中通服中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鉴权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 Richer, Ed. ; M. Jones ; Microsoft ; J. Bradley ; Ping Identity ; M. Machulak ; Newcastle University ; P. Hunt ; Oracle Corporation ; .OAuth 2.0 Dynamic Client Registration Protocol.IETF .2015,全文. *
叶勇 ; 蔡宇翔 ; 章剑涛 ; 罗义旺 ; 刘燕秋.基于LTE-230MHz无线专网的语音调度业务接入技术.电气时代.2017,全文. *
王宏延 ; 完颜绍澎 ; 顾舒娴 ; 于佳.VoLTE在1.8 GHz电力无线专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6407A (zh) 2023-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95157B2 (en) 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0048512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710545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10120416A1 (en) Secure inter-mobile network communication
EP231769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for 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 transmission
WO2022159725A1 (en) Federated identity management in fifth generation (5g) system
KR20210024160A (ko)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6325845A (zh) 一种安全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307296A (zh) 对国际位置中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12954768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653395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of a mobile terminal to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radio access network component
WO2018170703A1 (zh)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6210252A (zh) 接收用于边缘计算的用户同意的网络操作
WO2010124569A1 (zh) 用户接入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6506407B (zh) 语音通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2067831A1 (zh) 一种建立安全通信方法及装置
Corici et al. IoT inter-security domain trust transfer and service dispatch solution
WO2022174398A1 (en) Authentication indication for edge data network relocation
US11968530B2 (en) Network authentication for user equipment access to an edge data network
US20220304079A1 (en) Security protection on user consent for edge computing
EP4262170A1 (en) Multipath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WO202406764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通信系统
WO2023216273A1 (zh) 密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1318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026927A1 (zh) 通信方法和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