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6032A - 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及带宽拓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及带宽拓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06032A
CN116506032A CN202310790702.3A CN202310790702A CN116506032A CN 116506032 A CN116506032 A CN 116506032A CN 202310790702 A CN202310790702 A CN 202310790702A CN 116506032 A CN116506032 A CN 116506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trend
bandwidth
signal
cur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907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06032B (zh
Inventor
黄拥军
危明
黎孝华
李登炜
李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907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060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06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6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06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6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0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B17/104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of other parameters, e.g. DC offset, delay or propagation tim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10Resonant slot antennas
    • H01Q13/106Microstrip slo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2001/0491Circuits with frequency synthesizers, frequency converters or modul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及带宽拓展方法,本发明涉及微带缝隙天线技术领域,解决了未将不同带宽状态下,信号是否存在异常波动的情况考虑在内,若出现了严重的异常波动,会造成信号的质量变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使用正常的标准带宽,对所产生的信号波形图进行确认,再确认对应的标准参数区间,并将此标准参数区间作为一个基准,再依次将带宽进行调整,再分析出属于此信号波形图的趋势值;依次分析将趋势值与对应的标准参数区间进行比对,确认可使用的最大带宽值,此种方式,可实时确认出最大的带宽值,所确认的带宽值在进行信号传输时,不会对信号传输造成影响,保障天线信号能正常传输。

Description

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及带宽拓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带缝隙天线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及带宽拓展方法。
背景技术
微带天线的结构一般由介质基板、辐射体及接地板构成;介质基板的厚度远小于波长,基板底部的金属薄层与接地板相接,正面则通过光刻工艺制作具有特定形状的金属薄层作为辐射体,IMT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主要有蜂窝系统,集群系统,AdHoc网络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分组无线网,无绳电话系统,无线电传呼系统等;
专利公告号为CN110012511B的发明公开了使用灵活带宽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管理,提供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一些实施例包括:在用户设备(UE)处,确定诸如一个或多个带宽缩放因子N和/或灵活带宽之类的带宽信息的方法,其中,可以不将该带宽信息发送给该UE;用于确定带宽信息的实施例包括:随机顺序的带宽缩放因子方法、延迟顺序的带宽缩放因子方法、在UE邻居记录中存储带宽缩放因子值方法、频谱测量方法、频谱计算方法和/或先验方法;灵活带宽载波系统可以使用不够宽以至于不能适应正常波形的频谱部分;可以通过相对于正常带宽载波系统,扩增或者缩减灵活带宽载波系统的时间、帧长度、带宽、或码片速率,来生成该灵活带宽载波系统。
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在进行信号传输时,需采用所适配带宽的传输通道进行信号传输,在进行带宽拓展时,一般直接将带宽数值进行调整,再分析信号是否可正常传输,若可正常传输,则使用对应的带宽,但此种方式,并未将不同带宽状态下,信号是否存在异常波动的情况考虑在内,若出现了严重的异常波动,会造成信号的质量变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及带宽拓展方法,解决了未将不同带宽状态下,信号是否存在异常波动的情况考虑在内,若出现了严重的异常波动,会造成信号的质量变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包括:
信号生成端,用于生成微带缝隙天线所传输的信号,并将所传输的信号传输至拓展中心内;
天线传输单元,根据所产生的传输信号,并将传输信号通过微带缝隙天线内所使用的传输通道进行从传输,并将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信号波动数据传输至波形构建单元内;
波形构建单元,根据所产生的信号波动数据,对传输信号的信号波形图进行构建,并将所构建的信号波形图传输至波形分析单元内,具体方式为:
从信号波动数据内,确认不同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值,根据时间点的具体走向以及具体的信号强度值,再根据对应的二维坐标系,依次确定不同时间点所对应的参数,再将若干组参数进行合并连线,得到所构建的信号波形图,其中,若干个时间点的时间长度为传输过程中的初始时间点以及结尾时间点;
波形分析单元,对所构建的信号波形图进行分析,依次确认不同时间点之间的趋势参数,后续根据趋势参数确认异常偏差点,根据异常偏差点,将信号波形图进行分段,根据分段的波形,确认对应的标准参数区间,具体方式为:
根据所接收的信号波形图,对信号波形图内所存在的转折点进行确认,其中所确认的转折点两端曲线的趋势为正负相反状,若一端曲线的趋势参数为正值,另一端曲线的趋势参数便为负值;
将第一组转折点的两端曲线的趋势参数进行获取,获取上升曲线趋势值的具体方式为:将后一组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值减去前一组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值,得到相邻时间点的对应差值,再将上升曲线内若干个对应差值进行均值处理,得到属于该上升曲线的趋势值,并标记为Qi,其中i代表不同的上升曲线;
将若干组趋势值Qi进行均值处理,得到第一均参,再采用Qi-第一均参=上升核对值Hi,将上升核对值Hi与预设值Y1进行比对,且Y1的具体取值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拟定,当Hi≤Y1时,不进行任何处理,反之,将对应的转折点标记为异常偏差点;
将此异常偏差点的前方曲线与下一组异常偏差点与此异常偏差点之间的曲线进行相似度分析,若为相同曲线,则停止计算,若为不相同曲线,则以下一组异常偏差点为初始偏差点,再获取初始偏差点的前方曲线与下一组异常偏差点之间的曲线进行相似度分析,直至获得相同曲线时停止;
获取下降曲线的趋势值:同样获取相邻时间点之间的差值,再进行均值处理,得到属于该下降曲线的趋势值,并标记为Qk,其中k代表不同的下降曲线;
将若干组趋势值Qk进行均值出处理,得到第二均参,再使用Qk-第二均参=下降核对值Hk,将下降核对值Hk与预设值Y2进行比对,且Y2的具体取值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拟定,当Hk≤Y2时,不进行任何处理,反之,将对应的转折点标记为异常偏差点;
从所确认的曲线内,确认趋势值Qi以及Qk,并根据最大值以及最小值构建对应的标准参数区间,并将所确认的标准参数区间传输至数值确认单元内;
所述数值确认单元,将所确认的标准参数区间进行确认,并进行存储,所存储的数值还包括对应频带的带宽数值;
所述带宽调整单元,对微带缝隙天线所使用的带宽值逐步提升,在每个提升阶段,将每个阶段所产生的波形图进行确认,再依次经过波形构建单元以及波形分析单元,确认出不同阶段的若干个趋势值,并生成对应阶段的趋势值数据包,并将趋势值数据包传输至数值比对单元内;
所述数值比对单元,将趋势值数据包内若干个趋势值与数值确认单元内所确认的标准参数区间进行比对,确认可使用带宽值,具体方式为:
将趋势值数据包内若干个趋势值与数值确认单元内所确认的标准参数区间进行比对,当趋势值均属于标准参数区间时,将对应所调整的带宽标记为可使用带宽值;
当趋势值不属于标准参数区间时,将对应所调整的带宽标记为不可使用带宽值;
将所产生的若干个可使用带宽值传输至展示单元内进行展示。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及带宽拓展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使用正常的标准带宽,对所产生的信号波形图进行确认,后续通过所确认的信号波形图,从此波形图内确认上升的趋势值以及下降的趋势值,后续再将若干组趋势值合并,确认对应的标准参数区间,并将此标准参数区间作为一个基准,再依次将带宽进行调整,并分析确认出调整后带宽所产生的信号波形图,再分析出属于此信号波形图的趋势值;
依次分析将趋势值与对应的标准参数区间进行比对,确认可使用的最大带宽值,此种方式,可实时确认出最大的带宽值,同时,所确认的带宽值在进行信号传输时,不会对信号传输造成影响,保障天线信号能正常传输,不会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了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包括信号生成端、拓展中心以及展示单元;
其中信号生成端与拓展中心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拓展中心与展示单元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拓展中心包括天线传输单元、带宽调整单元、波形构建单元、波形分析单元、数值比对单元以及数值确认单元,所述天线传输单元与带宽调整单元之间双向连接,所述天线传输单元与波形构建单元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波形构建单元与波形分析单元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波形分析单元与数值比对单元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波形分析单元与数值确认单元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值确认单元与数值比对单元之间双向连接,所述数值比对单元与展示单元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信号生成端,用于生成微带缝隙天线所传输的信号,并将所传输的信号传输至拓展中心内;
所述天线传输单元,根据所产生的传输信号,并将传输信号通过微带缝隙天线内所使用的传输通道进行从传输,并将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信号波动数据传输至波形构建单元内,具体的,此时传输通道所使用的带宽参数为标准带宽值,且标准带宽值为预设值,其具体取值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拟定;
所述波形构建单元,根据所产生的信号波动数据,对传输信号的信号波形图进行构建,并将所构建的信号波形图传输至波形分析单元内,其中,进行构建的具体方式为:
从信号波动数据内,确认不同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值,根据时间点的具体走向以及具体的信号强度值,再根据对应的二维坐标系,依次确定不同时间点所对应的参数,再将若干组参数进行合并连线,得到所构建的信号波形图,其中,若干个时间点的时间长度为传输过程中的初始时间点以及结尾时间点。
所述波形分析单元,对所构建的信号波形图进行分析,依次确认不同时间点之间的趋势参数,后续根据趋势参数确认异常偏差点,根据异常偏差点,将信号波形图进行分段,根据分段的波形,确认对应的标准参数区间,其中,进行分段的具体方式为:
根据所接收的信号波形图,对信号波形图内所存在的转折点进行确认,其中所确认的转折点两端曲线的趋势为正负相反状,若一端曲线的趋势参数为正值,另一端曲线的趋势参数便为负值;
将第一组转折点的两端曲线的趋势参数进行获取,获取上升曲线趋势值的具体方式为:将后一组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值减去前一组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值,得到相邻时间点的对应差值,再将上升曲线内若干个对应差值进行均值处理,得到属于该上升曲线的趋势值,并标记为Qi,其中i代表不同的上升曲线,其中i=1、2、……、n;
将若干组趋势值Qi进行均值处理,得到第一均参,再采用Qi-第一均参=上升核对值Hi,将上升核对值Hi与预设值Y1进行比对,且Y1的具体取值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拟定,当Hi≤Y1时,不进行任何处理,反之,将对应的转折点标记为异常偏差点;
再获取下降曲线的趋势值:同样获取相邻时间点之间的差值,再进行均值处理,得到属于该下降曲线的趋势值,并标记为Qk,其中k代表不同的下降曲线,其中k=1、2、……、m;
将若干组趋势值Qk进行均值出处理,得到第二均参,再使用Qk-第二均参=下降核对值Hk,将下降核对值Hk与预设值Y2进行比对,且Y2的具体取值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拟定,当Hk≤Y2时,不进行任何处理,反之,将对应的转折点标记为异常偏差点;
将此异常偏差点的前方曲线与下一组异常偏差点与此异常偏差点之间的曲线进行相似度分析,若为相同曲线,便就是趋势参数一样的曲线,则停止计算,若为不相同曲线,则以下一组异常偏差点为初始偏差点,再获取初始偏差点的前方曲线与下一组异常偏差点之间的曲线进行相似度分析,直至获得相同曲线时停止;
从所确认的曲线内,确认趋势值Qi以及Qk,并根据最大值以及最小值构建对应的标准参数区间,并将所确认的标准参数区间传输至数值确认单元内;
具体的,此处所进行分析的波形为正常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波形,所采用的频带带宽也未最适合传输信号的带宽,并不是速度最快的带宽,且在正常传输过程中,对应信号的传输波形是存在规律的,会存在若干个相似的波形,故采用此种方式,将相似的波形确定出,后续,再从相似的波形内,确认对应的趋势值,根据趋势值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确认对应的标准参数区间;
此处的标准参数区间,后续需通过此区间来确定所提升的带宽是否合规,作为一个基准,从而对带宽进行拓展时,能得到约束。
所述数值确认单元,将所确认的标准参数区间进行确认,并进行存储,所存储的数值还包括对应频带的带宽数值;
实施例二
所述带宽调整单元,对微带缝隙天线所使用的带宽值逐步提升,在每个提升阶段,将每个阶段所产生的波形图进行确认,再依次经过波形构建单元以及波形分析单元,确认出不同阶段的若干个趋势值,并生成对应阶段的趋势值数据包,并将趋势值数据包传输至数值比对单元内;
所述数值比对单元,将趋势值数据包内若干个趋势值与数值确认单元内所确认的标准参数区间进行比对,当趋势值均属于标准参数区间时,将对应所调整的带宽标记为可使用带宽值;
当趋势值不属于标准参数区间时,将对应所调整的带宽标记为不可使用带宽值;
将所产生的若干个可使用带宽值传输至展示单元内进行展示,供外部人员进行查看。
实施例三
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的带宽拓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优先采用标准带宽进行信号传输,并将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信号波动数据进行确认,并根据所确认的信号波动数据构建对应的信号波形图;
步骤二、对所构建的信号波形图进行分析,依次确认不同时间点之间的趋势参数,再根据所确认的趋势参数,判定异常偏差点,后续再根据异常偏差点,将相同的曲线进行确认,后续再从相同的曲线内,确认对应的标准参数区间;
步骤三、后续再对频带的带宽进行调整,将其逐渐提升,并将每个提升阶段的波形图进行确认,后续再确认出不同阶段的若干个不同的趋势值,再将若干个不同的趋势值进行捆绑,得到趋势值数据包;
步骤四、将趋势值数据包与标准参数区间进行比对,确认出可使用的带宽值,外部人员可提取最大的带宽值进行信号传输,完成带宽的整体拓展。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包含上述三组实施例的全部实施过程。
上述公式中的部分数据均是去其纲量进行数值计算,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法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生成端,用于生成微带缝隙天线所传输的信号,并将所传输的信号传输至拓展中心内;
天线传输单元,根据所产生的传输信号,并将传输信号通过微带缝隙天线内所使用的传输通道进行从传输,并将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信号波动数据传输至波形构建单元内;
波形构建单元,根据所产生的信号波动数据,对传输信号的信号波形图进行构建,并将所构建的信号波形图传输至波形分析单元内;
波形分析单元,对所构建的信号波形图进行分析,依次确认不同时间点之间的趋势参数,后续根据趋势参数确认异常偏差点,根据异常偏差点,将信号波形图进行分段,根据分段的波形,确认对应的标准参数区间;
所述数值确认单元,将所确认的标准参数区间进行确认,并进行存储,所存储的数值还包括对应频带的带宽数值;
所述带宽调整单元,对微带缝隙天线所使用的带宽值逐步提升,在每个提升阶段,将每个阶段所产生的波形图进行确认,再依次经过波形构建单元以及波形分析单元,确认出不同阶段的若干个趋势值,并生成对应阶段的趋势值数据包,并将趋势值数据包传输至数值比对单元内;
所述数值比对单元,将趋势值数据包内若干个趋势值与数值确认单元内所确认的标准参数区间进行比对,确认可使用带宽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构建单元,对传输信号的信号波形图进行构建的具体方式为:
从信号波动数据内,确认不同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值,根据时间点的具体走向以及具体的信号强度值,再根据对应的二维坐标系,依次确定不同时间点所对应的参数,再将若干组参数进行合并连线,得到所构建的信号波形图,其中,若干个时间点的时间长度为传输过程中的初始时间点以及结尾时间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分析单元,确认标准参数区间的具体方式为:
根据所接收的信号波形图,对信号波形图内所存在的转折点进行确认,其中所确认的转折点两端曲线的趋势为正负相反状,若一端曲线的趋势参数为正值,另一端曲线的趋势参数便为负值;
将第一组转折点的两端曲线的趋势参数进行获取,获取上升曲线趋势值的具体方式为:将后一组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值减去前一组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值,得到相邻时间点的对应差值,再将上升曲线内若干个对应差值进行均值处理,得到属于该上升曲线的趋势值,并标记为Qi,其中i代表不同的上升曲线;
将若干组趋势值Qi进行均值处理,得到第一均参,再采用Qi-第一均参=上升核对值Hi,将上升核对值Hi与预设值Y1进行比对,且Y1的具体取值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拟定,当Hi≤Y1时,不进行任何处理,反之,将对应的转折点标记为异常偏差点;
将此异常偏差点的前方曲线与下一组异常偏差点与此异常偏差点之间的曲线进行相似度分析,若为相同曲线,则停止计算,若为不相同曲线,则以下一组异常偏差点为初始偏差点,再获取初始偏差点的前方曲线与下一组异常偏差点之间的曲线进行相似度分析,直至获得相同曲线时停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下降曲线的趋势值:同样获取相邻时间点之间的差值,再进行均值处理,得到属于该下降曲线的趋势值,并标记为Qk,其中k代表不同的下降曲线;
将若干组趋势值Qk进行均值出处理,得到第二均参,再使用Qk-第二均参=下降核对值Hk,将下降核对值Hk与预设值Y2进行比对,且Y2的具体取值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拟定,当Hk≤Y2时,不进行任何处理,反之,将对应的转折点标记为异常偏差点;
从所确认的曲线内,确认趋势值Qi以及Qk,并根据最大值以及最小值构建对应的标准参数区间,并将所确认的标准参数区间传输至数值确认单元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比对单元,确认可使用带宽值的具体方式为:
将趋势值数据包内若干个趋势值与数值确认单元内所确认的标准参数区间进行比对,当趋势值均属于标准参数区间时,将对应所调整的带宽标记为可使用带宽值;
当趋势值不属于标准参数区间时,将对应所调整的带宽标记为不可使用带宽值;
将所产生的若干个可使用带宽值传输至展示单元内进行展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单元,将所生成的若干个可使用带宽值进行展示,供外部操作人员进行查看。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的带宽拓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优先采用标准带宽进行信号传输,并将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信号波动数据进行确认,并根据所确认的信号波动数据构建对应的信号波形图;
步骤二、对所构建的信号波形图进行分析,依次确认不同时间点之间的趋势参数,再根据所确认的趋势参数,判定异常偏差点,后续再根据异常偏差点,将相同的曲线进行确认,后续再从相同的曲线内,确认对应的标准参数区间;
步骤三、后续再对频带的带宽进行调整,将其逐渐提升,并将每个提升阶段的波形图进行确认,后续再确认出不同阶段的若干个不同的趋势值,再将若干个不同的趋势值进行捆绑,得到趋势值数据包;
步骤四、将趋势值数据包与标准参数区间进行比对,确认出可使用的带宽值,外部人员可提取最大的带宽值进行信号传输,完成带宽的整体拓展。
CN202310790702.3A 2023-06-30 2023-06-30 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及带宽拓展方法 Active CN116506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0702.3A CN116506032B (zh) 2023-06-30 2023-06-30 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及带宽拓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0702.3A CN116506032B (zh) 2023-06-30 2023-06-30 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及带宽拓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6032A true CN116506032A (zh) 2023-07-28
CN116506032B CN116506032B (zh) 2023-08-29

Family

ID=87328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90702.3A Active CN116506032B (zh) 2023-06-30 2023-06-30 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及带宽拓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0603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39956A (zh) * 2023-08-10 2023-11-10 福建雄风电气有限公司 基于光伏储能新技术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系统
CN117158991A (zh) * 2023-09-18 2023-12-05 宜兴市人民医院 一种两电极心电图智能定位系统
CN117454829A (zh) * 2023-11-08 2024-01-26 美世乐(广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路拓扑模型的线路优化系统
CN117786508A (zh) * 2024-02-28 2024-03-29 江苏时同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单向时频同步信号传递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53767A1 (en) * 2004-05-12 2005-11-17 I-Ru Liu Microstrip antenna having slot structure
US20080037665A1 (en) * 2006-05-24 2008-02-14 Akira Maeki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bandwidth of channel
KR20110039683A (ko) * 2009-10-12 2011-04-20 영우통신 주식회사 Cdma/wcdma 기반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용 디지털 전송 중계기 및 디지털 전송 중계기에서의 전송 방법
JP2014004991A (ja) * 2012-05-29 2014-01-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地上子情報読取装置
WO2014036687A1 (zh) * 2012-09-04 2014-03-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207460117U (zh) * 2017-09-29 2018-06-05 中国人民解放军75836部队 一种可编程信号波形产生系统
EP2509215B1 (en) * 2011-04-05 2018-12-12 EM Microelectronic-Marin SA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with means for tuning wave shape of ASK RF signal envelope,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e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CN110012511A (zh) * 2011-11-07 2019-07-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灵活带宽系统中的动态带宽调整
US20190319659A1 (en) * 2018-04-11 2019-10-17 Booz Allen Hamilton Inc.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nd training a neural network
CN114355310A (zh) * 2022-01-11 2022-04-15 吉林大学 一种认知雷达的多模捷变波形生成及其处理方法
CN114994419A (zh) * 2022-05-07 2022-09-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一种相控阵雷达天线收发保护时间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5021848A (zh) * 2022-08-03 2022-09-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旋转式机械天线的频率调制信号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5884121A (zh) * 2022-11-29 2023-03-31 深圳市金瑞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300835A (zh) * 2023-05-19 2023-06-23 深圳市磐锋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自动化检测设备远程诊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53767A1 (en) * 2004-05-12 2005-11-17 I-Ru Liu Microstrip antenna having slot structure
US20080037665A1 (en) * 2006-05-24 2008-02-14 Akira Maeki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bandwidth of channel
KR20110039683A (ko) * 2009-10-12 2011-04-20 영우통신 주식회사 Cdma/wcdma 기반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용 디지털 전송 중계기 및 디지털 전송 중계기에서의 전송 방법
EP2509215B1 (en) * 2011-04-05 2018-12-12 EM Microelectronic-Marin SA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with means for tuning wave shape of ASK RF signal envelope,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e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CN110012511A (zh) * 2011-11-07 2019-07-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灵活带宽系统中的动态带宽调整
JP2014004991A (ja) * 2012-05-29 2014-01-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地上子情報読取装置
WO2014036687A1 (zh) * 2012-09-04 2014-03-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207460117U (zh) * 2017-09-29 2018-06-05 中国人民解放军75836部队 一种可编程信号波形产生系统
US20190319659A1 (en) * 2018-04-11 2019-10-17 Booz Allen Hamilton Inc.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nd training a neural network
CN114355310A (zh) * 2022-01-11 2022-04-15 吉林大学 一种认知雷达的多模捷变波形生成及其处理方法
CN114994419A (zh) * 2022-05-07 2022-09-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一种相控阵雷达天线收发保护时间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5021848A (zh) * 2022-08-03 2022-09-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旋转式机械天线的频率调制信号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5884121A (zh) * 2022-11-29 2023-03-31 深圳市金瑞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300835A (zh) * 2023-05-19 2023-06-23 深圳市磐锋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自动化检测设备远程诊断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39956A (zh) * 2023-08-10 2023-11-10 福建雄风电气有限公司 基于光伏储能新技术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系统
CN117039956B (zh) * 2023-08-10 2024-04-02 福建雄风电气有限公司 基于光伏储能新技术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系统
CN117158991A (zh) * 2023-09-18 2023-12-05 宜兴市人民医院 一种两电极心电图智能定位系统
CN117158991B (zh) * 2023-09-18 2024-03-15 宜兴市人民医院 一种两电极心电图智能定位系统
CN117454829A (zh) * 2023-11-08 2024-01-26 美世乐(广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路拓扑模型的线路优化系统
CN117454829B (zh) * 2023-11-08 2024-04-19 美世乐(广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路拓扑模型的线路优化系统
CN117786508A (zh) * 2024-02-28 2024-03-29 江苏时同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单向时频同步信号传递方法
CN117786508B (zh) * 2024-02-28 2024-04-26 江苏时同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单向时频同步信号传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6032B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506032B (zh) 基于imt的宽频带微带缝隙天线系统及带宽拓展方法
CN103765802B (zh) 用于lte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截短的zadoff‑chu序列
US10396865B2 (en) Spectral analysis signal identification
CN102075467B (zh) 同相正交信号iq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
CN1543749A (zh) 在一个使用码分多址的分时双工通信系统中交叉小区用户设备干扰的降低
US9203467B2 (en) Method of management for operating a broad 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narrow 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implemented in a same frequency band
US20240129923A1 (en) Reporting bandwidth capability of a bandwidth-limi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553991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EP350936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825740B2 (en) Method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transmission an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carrier aggregation transmission
CN108064049A (zh) 一种上行波形获取、反馈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5915312B (zh)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接入点和站点
CN102694559A (zh) 基于前导的Wi-Fi发射机射频指纹的检测方法
US11770732B2 (en) Link condition announcement method employed by wireless fidelity multi-link device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MX2007000185A (es) Reporte mejorado de sitio en red inalambrica ieee 802.11.
CN103096456B (zh) 同步链路的建立方法及控制器
WO2019029496A1 (zh) 同步信号块指示及确定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8289001B (zh) 一种td-lte基站pdsch信道电磁辐射预测方法
KR20140078308A (ko) 고속데이터 직렬접속 정합장치, 그 cpri 송신방법 및 수신방법
CN102821072A (zh) 一种同相正交信号iq数据发送、接收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050282501A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interferen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4954089B (zh) 一种基于多天线瞬时功率比较的频谱感知方法
EP3499831A1 (en) Data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2469071A (zh) 一种WiFi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
WO2017190501A1 (zh) 一种室内高密度网络的天线云节点通讯实现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