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9356A - 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9356A
CN116499356A CN202310282494.6A CN202310282494A CN116499356A CN 116499356 A CN116499356 A CN 116499356A CN 202310282494 A CN202310282494 A CN 202310282494A CN 116499356 A CN116499356 A CN 116499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rdinate system
axis
reference target
dimensional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824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超
徐微雨
崔晓
刘京亮
李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Beijing Precis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for Aircraft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AVIC Beijing Precis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for Aircraft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Beijing Precis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for Aircraft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AVIC Beijing Precis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for Aircraft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23102824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993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99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93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coordinates
    • G01B11/00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coordinates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coordina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影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该靶标装置包括底座、三维姿态调整机构和基准靶标,三维姿态调整机构安装于底座,基准靶标固定于三维姿态调整机构;基准靶标为硬质合金钢材料,其形状为立方体;该方法包括步骤:设置XS、YS和ZS轴的正方向;确定原点OS的XS0坐标分量、YS0坐标分量、ZS0坐标分量,通过上述步骤设置的XS、YS和ZS轴的正方向以及解算出的原点OS的三维坐标(XS0,YS0,ZS0),完成基准坐标系OS‑XSYSZS的建立。该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的目的是解决标准球无法满足工业影像测量系统的参考基准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影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几何量测量是测量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是指为确定被测几何量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几何量测量设备与系统呈现为坐标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趋势。这不仅显著提高了仪器设备的测量准确性,而且降低了仪器设备的制造成本,实现了仪器设备的通用性和适用性,从而适应了现代化工业生产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变化的测量需求。其中,工业影像测量系统是一种较新型的几何量测量仪器,是图像处理技术和坐标测量技术的有机结合,是配置有非接触式的光学影像测头或工业相机的坐标测量机。工业影像测量系统为二维参数测量提供了测量手段,而最新的技术发展使之也可以测量三维物体表面的参数。因此,进入本世纪以来,工业影像测量系统在企业、科研机构和生产现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工业影像测量系统利用工业相机采集被测工件的影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各种复杂形状工件表面的坐标点,再利用坐标变换和数据处理技术转换成坐标测量空间中的各种几何要素,从而计算得到被测工件的实际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关系。在应用过程中,通常需要设置和建立基准坐标系。基准坐标系是以工业影像测量系统工作台上的一个固定不变的点为基准而建立的一个参考基准,使得在变换了工业相机,或者在关机后重新启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根据该参考基准简便、快捷地重新恢复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对于传统的接触式三坐标测量机而言,基准坐标系通常设置在一个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标准球上,通过测量一个固定在三坐标测量机工作台上的标准球,而后以它的球心为原点来建立基准坐标系。而对于非接触式的工业影像测量系统而言,其前端传感器为工业相机,不同于常规的接触式测头和激光三角法测头,其具有一定的景深范围,并且输出为被测物体的二维图像。同时,在工业相机的成像过程中,通过将三维场景投影到二维像面上而形成被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丢失了空间深度信息,并且无法使标准球处于工业相机的物方焦平面上。因此,具有空间三维特征的标准球等不适合作为工业影像测量系统的参考基准,无法应用其建立基准坐标系。由于工业相机的输出为被测物体的二维图像,并且对被测物体的棱边、尖角等突变部位较为敏感,因而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来设置参考基准,以用于确定和建立工业影像测量系统中的基准坐标系。
在以工业相机作为前端传感器的工业影像测量系统中,需要以一个固定不变的点作为参考基准来建立基准坐标系,从而使得在变换了工业相机,或者在关机后重新启动的情况下,仍能根据该参考基准重新恢复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工业影像测量系统通常用于实现二维平面测量,而通用的、具有空间三维特征的标准球等无法处于工业相机的物方焦平面上,因而不适合作为此类测量系统的参考基准。
因此,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解决了标准球无法满足工业影像测量系统的参考基准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所述靶标装置包括底座、三维姿态调整机构和基准靶标,所述三维姿态调整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基准靶标固定于所述三维姿态调整机构;所述基准靶标为硬质合金钢材料,其形状为立方体;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基准坐标系OS-XSYSZS的XS轴、YS轴和ZS轴的正方向分别与工业影像测量系统的机器坐标系O-XYZ的X轴、Y轴和Z轴的正方向相同;
移动工业相机,当所述基准靶标前表面处于所述工业相机的物方焦平面上时,确定X直线运动轴的光栅尺读数为基准坐标系OS-XSYSZS原点OS的XS0坐标分量;
锁定X轴并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工业相机,当基准靶标前棱边处于所述工业相机的视场中心时,确定Y直线运动轴的光栅尺读数为基准坐标系OS-XSYSZS原点OS的YS0坐标分量;
锁定X轴并沿Z轴方向移动所述工业相机,当基准靶标上棱边处于所述工业相机的视场中心时,确定Z直线运动轴的光栅尺读数为基准坐标系OS-XSYSZS原点OS的ZS0坐标分量;
依据XS轴、YS轴和ZS轴的正方向以及解算出的原点OS的三维坐标(XS0,YS0,ZS0),建立基准坐标系OS-XSYSZS
进一步地,所述基准靶标的各个表面均为光滑、平整、纹理均匀的亚光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基准靶标的各个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均≤2μm。
进一步地,所述基准靶标的各条棱边均为锋利、连续且完整的直边。
进一步地,所述三维姿态调整机构包括一维手动角位台A、一维手动角位台B、一维手动旋转台、多个锁紧螺母及多个调节手柄,所述基准靶标安装于所述一维手动旋转台;
所述一维手动角位台A、所述一维手动角位台B依次叠加安装且分别用于在对应的所述调节手柄带动下调整所述基准靶标绕X轴的转动角度α和绕Y轴的转动角度β,并通过对应的所述锁紧螺母进行位置锁紧;
所述一维手动旋转台叠加安装于所述一维手动角位台A或所述一维手动角位台B且用于在对应的所述调节手柄带动下调整所述基准靶标绕Z轴的转动角度γ,并通过对应的所述锁紧螺母进行位置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于所述底座、所述三维姿态调整机构及所述基准靶标。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为透明材质的立方体中空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的防护罩前表面上开设有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用于固定在工业影像测量系统的工作台上。
(3)有益效果
综上,本发明通过对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中的基准靶标采用特殊设计的几何结构特征,具有光滑、平整、纹理均匀的亚光表面和锋利、连续且完整的棱边,便于工业相机的自动对焦及边缘准确识别和提取,并且具有几何特征简单、易于加工、形位精度易于保证的特点,是工业相机的最佳测量对象。该方法通过工业相机对基准靶标进行自动对焦及边缘准确识别和提取而实现基准坐标系的建立,充分发挥了工业影像测量系统测量平面特征的优势,并且具有原理简单、使用便捷、易于实现自动化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三维姿态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靶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准坐标系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基准坐标系过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准靶标前棱边处于所述工业相机的视场中心时的图像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准靶标上棱边处于所述工业相机的视场中心时的图像示意图。
图中:
1-底座;11-安装孔;2-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1-一维手动角位台A;22-一维手动角位台B;23-一维手动旋转台;24-锁紧螺母;25-调节手柄;3-基准靶标;31-基准靶标前表面;32-基准靶标上表面;33-基准靶标侧表面;34-基准靶标上棱边;35-基准靶标前棱边;4-防护罩;41-防护罩前表面;411-窗口;5-工业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零件、部件和连接方式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靶标装置包括底座1、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和基准靶标3,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安装于底座1,基准靶标3固定于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基准靶标3为硬质合金钢材料,其形状为立方体;其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确定基准坐标系OS-XSYSZS的XS轴、YS轴和ZS轴的正方向分别与工业影像测量系统的机器坐标系O-XYZ的X轴、Y轴和Z轴的正方向相同;
S200、移动工业相机5,当基准靶标前表面31处于工业相机5的物方焦平面上时,确定X直线运动轴的光栅尺读数为基准坐标系OS-XSYSZS原点OS的XS0坐标分量;
S300、锁定X轴并沿Y轴方向移动工业相机5,当基准靶标前棱边35处于工业相机5的视场中心时,确定Y直线运动轴的光栅尺读数为基准坐标系OS-XSYSZS原点OS的YS0坐标分量;
S400、锁定X轴并沿Z轴方向移动工业相机5,当基准靶标上棱边34处于工业相机5的视场中心时,确定Z直线运动轴的光栅尺读数为基准坐标系OS-XSYSZS原点OS的ZS0坐标分量;
S500、依据XS轴、YS轴和ZS轴的正方向以及解算出的原点OS的三维坐标(XS0,YS0,ZS0),建立基准坐标系OS-XSYSZS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步骤S100中,工业影像测量系统回零后,将基准坐标系OS-XSYSZS的XS、YS和ZS轴的正方向分别设置为工业影像测量系统机器坐标系O-XYZ的X、Y和Z轴的正方向相同。
步骤S200中,控制工业影像测量系统的X、Y和Z轴带动工业相机5运动,使基准靶标前表面31进入到工业相机5的视场中,设置X轴方向上的对焦区间与步长,通过自动对焦过程使工业相机5沿着X轴正确对焦于基准靶标前表面31,此时基准靶标前表面31位于工业相机5的物方焦平面上,工业相机5能够采集到最清晰的基准靶标前表面31的正焦图像。记录此时工业影像测量系统的X、Y和Z三个直线运动轴的光栅尺读数为(X1,Y1,Z1),解算出OS的XS0坐标分量,公式如下:
XS0=X1 (1)。
步骤S300中,锁住X轴,使工业相机5沿着Y轴正方向或负方向移动,直到基准靶标前棱边35出现在工业相机5的视场中心,如图8所示,采集此时的图像并记录此时X、Y和Z三个直线运动轴的光栅尺读数为(X2,Y2,Z2)(X2=X1),解算出OS的YS0坐标分量,公式如下:
YS0=Y2 (2)。
步骤S400中,继续锁住X轴,使工业相机5沿着Z轴正方向移动,直到基准靶标上棱边34出现在工业相机5的视场中心,如图9所示,采集此时的图像并记录此时X、Y和Z三个直线运动轴的光栅尺读数为(X3,Y3,Z3)(X3=X1),解算出OS的ZS0坐标分量,公式如下:
ZS0=Z3 (3)。
步骤S500中,完成基准坐标系OS-XSYSZS的建立后,即可确定机器坐标系O-XYZ与基准坐标系OS-XSYSZS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从而将在机器坐标系O-XYZ下的测量数据转换到基准坐标系OS-XSYSZS下,使得在变换了工业相机,或者在关机后重新启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根据该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重新恢复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同时,底座1下部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11,用于通过螺钉将底座1固定和安装在工业影像测量系统的工作台上。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通过螺钉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面。基准靶标3通过装夹或粘接方式安装并固定在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上。
基准靶标3采用特殊设计的几何结构特征,具有光滑、平整、纹理均匀的亚光表面和锋利、连续且完整的棱边,便于工业相机5的自动对焦及边缘准确识别和提取,并且具有几何特征简单、易于加工、形位精度易于保证的特点,是工业相机5的最佳测量对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准靶标3的各个表面均为光滑、平整、纹理均匀的亚光表面。
具体地,如图4所示,基准靶标3的材质为硬质合金钢或者特殊合金钢,其形状为长方体,具有良好的形位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各个表面均为光滑、平整、纹理均匀的亚光表面,并且各个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均不大于2μm。相邻的表面之间相互垂直,相对的表面之间相互平行。基准靶标3的各条棱边均为锋利、连续且完整的直边,直线度良好,没有倒角,也未被倒钝。基准靶标前表面31为基准靶标3朝向工业影像测量系统中的工业相机5的表面,基准靶标上表面32为基准靶标3朝向Z轴正方向的表面,基准靶标侧表面33为基准靶标3朝向Y轴正方向或负方向的表面。基准靶标上棱边34为基准靶标前表面31与基准靶标上表面32相交处的棱边,基准靶标前棱边35为基准靶标前表面31与基准靶标侧表面33相交处的棱边。
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安装在工业影像测量系统的工作台上后,应用千分表、电感测微仪等辅助工具并通过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对基准靶标3的空间姿态和方位进行调整。首先,使基准靶标前表面31与YOZ面平行,此时需要调整基准靶标3的β角和γ角,调节姿态调整机构2中与之相对应的一维手动角位台B22和一维手动旋转台23的调节手柄25;然后,使基准靶标上表面32与XOY面平行,此时需要调整基准靶标3的α角和β角,调节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中与之相对应的一维手动角位台A21、一维手动角位台B22的调节手柄25。交替进行上述步骤,直到基准靶标前表面31与YOZ面平行且基准靶标上表面32与XOY面平行,拧紧各个锁紧螺母24使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的状态固定,从而使基准靶标3的状态固定且保持不变。此时,基准靶标上棱边34处于与Y轴平行的方位;基准靶标前棱边35处于与Z轴平行的方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包括一维手动角位台A21、一维手动角位台B22、一维手动旋转台23、多个锁紧螺母24及多个调节手柄25,基准靶标3安装于一维手动旋转台23;
一维手动角位台A21、一维手动角位台B22依次叠加安装且分别用于在对应的调节手柄25带动下调整基准靶标3绕X轴的转动角度α和绕Y轴的转动角度β,并通过对应的锁紧螺母24进行位置锁紧;
一维手动旋转台23叠加安装于一维手动角位台A21或一维手动角位台B22且用于在对应的调节手柄25带动下调整基准靶标3绕Z轴的转动角度γ,并通过对应的锁紧螺母24进行位置锁紧。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一维手动角位台A21、一维手动角位台B22叠加装配在一起且角度调节方向相互垂直,分别用于调整基准靶标3绕X轴的转动角度α和绕Y轴的转动角度β,通过调节手柄25进行-30°~+30°范围内的一维角度位置调节,并且通过锁紧螺母24进行位置锁紧;一维手动旋转台23用于调整基准靶标3绕Z轴的转动角度γ,通过调节手柄25进行0°~360°范围内的一维角度位置调节,并且通过锁紧螺母24进行位置锁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还包括防护罩4,防护罩4罩设于底座1、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及基准靶标3。
具体地,如图5所示,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位于防护罩4内部,并且与防护罩4的各个内表面均无接触。防护罩4安装并固定在工业影像测量系统的工作台上,用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防尘、防碰、防撞及保护。防护罩4是由透明亚克力材料制成的长方体中空壳体,以便于观察和确认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状态。防护罩4能够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上方、左方、右方、前方和后方5个方向将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罩在内部。防护罩前表面41为防护罩4上处于基准靶标3与工业相机5之间的表面。在防护罩前表面41上开设有窗口411,以使工业相机5能够观测到基准靶标前表面31、基准靶标上棱边34和基准靶标前棱边35。
如图6-7所示,基准靶标3用于作为工业影像测量系统测量空间内的一个参考基准,从而建立工业影像测量系统的基准坐标系OS-XSYSZS。基准坐标系OS-XSYSZS为空间直角坐标系,XS、YS和ZS轴的正方向分别与工业影像测量系统的机器坐标系O-XYZ的X、Y和Z轴的正方向相同,原点OS位于基准靶标上棱边34与基准靶标前棱边35的交点上,其在机器坐标系O-XYZ中的三维坐标为(XS0,YS0,ZS0)。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步骤和结构。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制于本申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标装置包括底座(1)、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和基准靶标(3),所述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安装于所述底座(1),所述基准靶标(3)固定于所述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所述基准靶标(3)为硬质合金钢材料,其形状为立方体;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基准坐标系OS-XSYSZS的XS轴、YS轴和ZS轴的正方向分别与工业影像测量系统的机器坐标系O-XYZ的X轴、Y轴和Z轴的正方向相同;
移动工业相机(5),当所述基准靶标前表面(31)处于所述工业相机(5)的物方焦平面上时,确定X直线运动轴的光栅尺读数为基准坐标系OS-XSYSZS原点OS的XS0坐标分量;
锁定X轴并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工业相机(5),当基准靶标前棱边(35)处于所述工业相机(5)的视场中心时,确定Y直线运动轴的光栅尺读数为基准坐标系OS-XSYSZS原点OS的YS0坐标分量;
锁定X轴并沿Z轴方向移动所述工业相机(5),当基准靶标上棱边(34)处于所述工业相机(5)的视场中心时,确定Z直线运动轴的光栅尺读数为基准坐标系OS-XSYSZS原点OS的ZS0坐标分量;
依据XS轴、YS轴和ZS轴的正方向以及解算出的原点OS的三维坐标(XS0,YS0,ZS0),建立基准坐标系OS-XSYSZ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靶标(3)的各个表面均为光滑、平整、纹理均匀的亚光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靶标(3)的各个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均≤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靶标(3)的各条棱边均为锋利、连续且完整的直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靶标(3)的相邻的表面之间相互垂直,相对的表面之间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包括一维手动角位台A(21)、一维手动角位台B(22)、一维手动旋转台(23)、多个锁紧螺母(24)及多个调节手柄(25),所述基准靶标(3)安装于所述一维手动旋转台(23);
所述一维手动角位台A(21)、所述一维手动角位台B(22)依次叠加安装且分别用于在对应的所述调节手柄(25)带动下调整所述基准靶标(3)绕X轴的转动角度α和绕Y轴的转动角度β,并通过对应的所述锁紧螺母(24)进行位置锁紧;
所述一维手动旋转台(23)叠加安装于所述一维手动角位台A(21)或所述一维手动角位台B(22)且用于在对应的所述调节手柄(25)带动下调整所述基准靶标(3)绕Z轴的转动角度γ,并通过对应的所述锁紧螺母(24)进行位置锁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4),所述防护罩(4)罩设于所述底座(1)、所述三维姿态调整机构(2)及所述基准靶标(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4)为透明材质的立方体中空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4)的防护罩前表面(41)上开设有窗口(41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4)用于固定在工业影像测量系统的工作台上。
CN202310282494.6A 2023-03-21 2023-03-21 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Pending CN1164993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2494.6A CN116499356A (zh) 2023-03-21 2023-03-21 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2494.6A CN116499356A (zh) 2023-03-21 2023-03-21 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9356A true CN116499356A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22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82494.6A Pending CN116499356A (zh) 2023-03-21 2023-03-21 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9935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8958B (zh) 一种四轴视觉测量装置中的转台中心位置的标定方法
US10189133B2 (en) Measurement, calibration and compens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chine tool
CN110834322B (zh) 具有辅助测量位置坐标确定系统的机器人系统
CN109520420B (zh) 一种转台回转中心的空间坐标确定方法
JP5448634B2 (ja) 機械の誤差同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295408A1 (en) Process for positioning a workpiece
CN108827149B (zh) 一种基于线激光位移传感器和漫反射量块的转台标定方法
CN110487210B (zh) 蜂窝芯表面轮廓测量方法
JP2006258612A (ja) 軸間角度補正方法
CN110504191A (zh) 检查治具和检查方法
CN110645935B (zh) 数控回转轴集成位移传感器安装偏置的精确校准方法
CN110640546B (zh) 用于大型齿轮在机旁置测量的被测齿轮回转轴线测定方法
CN110864624A (zh) 一机两用型测量仪器
CN116499356A (zh) 基于用作参考基准的靶标装置的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CN113639633B (zh) 一种多轴视觉测量装置中夹具角向零位找正方法
CN116481422A (zh) 一种多自由度靶标装置及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JP6757391B2 (ja) 測定方法
CN114964056A (zh) 一种针对微装配设备的自标定方法
CN115735094A (zh) 工作机械的旋转轴中心位置计测方法
CN108444433B (zh) 基于面型基准的转台转角误差检测方法
CN211373502U (zh) 一机两用型测量仪器
CN116481470A (zh) 一种视觉坐标测量装置的回转中心坐标的测量方法
EP3960368B1 (en) Method for calibrating the geometric errors of a machine tool
CN116358467A (zh) 一种应用绝对位置靶标确定回转轴线位置的方法
CN211373501U (zh) 多功能测量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