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9329A - 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及其爆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及其爆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9329A
CN116499329A CN202310394666.9A CN202310394666A CN116499329A CN 116499329 A CN116499329 A CN 116499329A CN 202310394666 A CN202310394666 A CN 202310394666A CN 116499329 A CN116499329 A CN 116499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detonation
detonating
explosiv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946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忠龙
张少秋
符小海
郁奇
张风华
查静枝
白铭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g'an Blast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g'an Blast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g'an Blast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g'an Blast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946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993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99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93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DBLASTING
    • F42D5/00Safety arrangements
    • F42D5/04Rendering explosive charges harmless, e.g. destroying ammunition; Rendering detonation of explosive charges harmles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CMINING OR QUARRYING
    • E21C47/00Machines for obtaining or the removal of materials in open-pit m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DBLASTING
    • F42D1/00Bla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e.g. loading or tamping
    • F42D1/04Arrangements for ignition
    • F42D1/045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ign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DBLASTING
    • F42D3/00Particular applications of blasting techniques
    • F42D3/04Particular applications of blasting techniques for rock bla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Drilling And Exploitation, And Mining Machines And Methods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及其爆破方法,其包括排列设于矿山平台上的若干炮孔和设于每个炮孔内的爆破体,还包括第一引爆机构、第一导爆管和设于每个爆破体位于炮孔外的第二引爆机构,每个所述爆破体内设有堵塞段、炸药件、设于炸药件内的第一起爆件和第一传爆件,所述堵塞段设于爆破体靠近炮孔的一端,所述第一传爆件与第二引爆机构间设有导电管,所述第一导爆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引爆机构,所述第一导爆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于每个第一起爆件的引爆管,所述第一传爆件与第一起爆件间设有第二导爆管。本申请通过一种爆破方法,对盲炮再次进行远程引爆,降低盲炮出现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及其爆破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爆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及其爆破方法。
背景技术
爆破是利用炸药在空气、水、土石介质或物体中爆炸所产生的压缩、松动、破坏、抛掷及杀伤作用,达到预期目的的一门技术。药包或装药在土石介质或结构物中爆炸时,使土石介质或结构物产生压缩、变形、破坏、松散和抛掷的现象,主要用于土石方工程,以及金属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拆除等。
目前,爆破矿山开采一般是中深孔露天台阶爆破开采,先通过钻孔机在山体台阶钻深炮孔,再向炮孔内装炸药和雷管,最后再对炮孔进行填充以平行作业方式进行爆区准备,待整个爆区形成后再统一连线起爆。
在对炮孔进行填充时,一般用岩粉、黏土等堵塞材料,但是堵塞材料会由于潮湿或表面冻结成大块体,从而出现夹扁、挤压和拉扯导爆管与雷管的连接问题,使得导爆管无法正常引爆雷管,从而出现盲炮,一旦产生盲炮,对人员及设备安全和施工进度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炸药出现无法引爆而产生盲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排列设于矿山平台上的若干炮孔和设于每个炮孔内的爆破体,还包括第一引爆机构、第一导爆管和设于每个爆破体位于炮孔外的第二引爆机构,每个所述爆破体包括堵塞段、炸药件、第一传爆件和设于炸药件内的第一起爆件,所述堵塞段设于爆破体靠近炮孔的一端,所述第一传爆件与第二引爆机构间设有导电管,所述第一导爆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引爆机构,所述第一导爆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于每个第一起爆件的引爆管,所述第一传爆件与第一起爆件间设有第二导爆管;所述第二引爆机构设有延迟机构,所述延迟机构驱动第二引爆机构的启动时间迟于第一引爆机构的启动时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起爆件将炸药件引爆,并通过两种方式引燃第一起爆件。一种是通过第一引爆机构将第一导爆管引燃,第一导爆管的轰击波将第一起爆件引爆,从而将炸药件引爆;第二引爆机构通过导电管将第一传爆件引爆,从而引燃第二导爆管,通过第二导爆管的轰击波将第一起爆件引燃,从而将炸药件引爆。当第一引爆机构未将炸药件引爆后,再利用第二引爆机构将炸药引爆,实现了对盲炮的二次引爆效果,从而降低了盲炮的最后出现率。
优选的,所述第二引爆机构包括框体、设于框体内的第一电池件、第二电池件和绝缘板,所述第一电池件的负极相对第二电池件的正极设置并设有间隙,所述绝缘板的一端竖直贯穿间隙设置,所述第二电池件远离绝缘板的一侧设有弹簧导电片,所述延迟机构移动绝缘板并使得绝缘板的另一端经过间隙,所述框体内设有分别用于固定第一电池件和第二电池件的放置框体,所述绝缘板远离间隙的一侧设有导电铜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池件和第二电池件的连通向导电管输送电流,第一电池件和第二电池件之间设置的间隙使得第二引爆机构处于无法供电状态。延迟机构移动绝缘板移动处间隙后,使得绝缘板脱离开第一电池件,弹簧导电片会将第二电池件推向第一电池件,使得第一电池的负极和第二电池件的正负极接触后进行发电,从而实现了第二引爆机构的延迟导电,提高了盲炮二次引爆的安全性;第一电池件和第二电池件为固定设置,两者的间隙使得两者处于断电状态,当限位板下降后,导电铜件移动到第一电池件和第二电池件之间,处于通电状态,提高了通电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延迟机构包括限位板和气囊,所述限位板设于绝第一电池件和第二电池件的下端,所述绝缘板位于间隙的一端连接于限位板,所述气囊设于限位板的下方,所述气囊设有出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囊内气体的缓慢流出从而实现限位板的自动升降操作,结构简单,成本降低,便于操作。
优选的,所述炸药件包括从堵塞段至炮孔底部依次设置的一级炸药区、隔塞段和二级炸药区,所述第一起爆件设于一级炸药区内,所述二级炸药区内设有第二起爆件,所述第二起爆件和第一起爆件间设有导爆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炸药区设置成两个,离堵塞段近的第一起爆件先起爆,通过导爆件引爆第二起爆件,通过第二起爆件将二级炸药区引爆,从而对山体进行二次爆破,第一次的引爆能减少山体顶部大块石块的产生。
优选的,所述导爆件包括设于第二起爆件与第一起爆件间的第二导爆管,所述第一传爆件设于隔塞段内,所述第二导爆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一传爆件,另一端连通于第三导爆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导爆管成功引爆第一起爆件后,第一起爆件也能成功引燃第三导爆管,通过第三导爆管引爆第二起爆件后,对二级炸药区进行引爆;当第二导爆管未成功引爆第一起爆件,则通过第一传爆件分别将第一起爆件和第二起爆件引爆。
优选的,所述导爆件包括第二传爆件、依次设于第一起爆件至第二传爆件间的喷射件和击发针,所述第二传爆件设于二级炸药区靠近隔塞段的一端,所述第二传爆件与第二起爆件间设有第四导爆管,所述喷射件设有竖直贯通的通气腔,所述击发针设有竖直朝向第二传爆件的针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传爆件用于引燃第四导爆管,通过第三导爆管将第二起爆件引爆,喷射件用第一起爆件起爆时产生冲击波的引流,冲击波带动击发针瞬间向第二传爆件撞击,从而引燃了第四导爆管。
优选的,所述喷射件靠近击发针的一侧设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侧面设有间隙,所述喷头内卡设有撞击珠,所述击发针靠近喷头的一端设有弧形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撞击珠提高对击发针推动的力度,通过撞击珠射出后嵌入到弧形凹槽内继续推动击发针第二传爆件移动,从而防止击发针的力度不够无法引爆第二传爆件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二级炸药区与隔塞段间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板、下板和设于上板与下板间的第二弹簧件,所述击发针固定于上板,所述下板固定于二级炸药区上,所述下板设有供击发针贯穿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架将击发针限位于离第二传爆件一定距离,第二弹簧件用于上板向下板移动,进一步提高了击发针的撞击方向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炸药件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引爆机构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呈密封结构,所述导电管的一端贯穿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二引爆机构,所述导电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壳体连接于炸药件,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缓冲腔室且位于导电管远离炸药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位于缓冲腔室内设有减振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第一引爆对地面产生形变,会对未引爆的爆破体产生挤压问题,那么缓冲机构能减少挤压的力,对导电管产生保护的作用,进一步确保二次引爆的效果。
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的爆破方法,所述爆破方法包括如下,
爆破准备,在矿山平台挖设多个炮孔,每个炮孔内埋设爆破体,通过第一导爆管将每个爆破体的引爆端连接于第一引爆机构,操作者在安全区通过控制器远程启动第一引爆机构;
一级引爆,启动控制器,第一引爆机构的击发器通过爆破母线将起爆针撞击第一导爆管的引爆管,使得第一导爆管被点燃,被点燃的第一导爆管引爆第一起爆件,从而引爆一级炸药区的炸药,引爆产生的冲击波进入到喷射件内,将撞击珠推出喷头,脱离喷头的撞击珠射向击发针,击发针受到撞击珠的瞬间撞击后,击发针的针头瞬间撞击第二传爆件,使得第二传爆件被引爆,从而将第四导爆管引燃,再通过第四导爆管引爆第二起爆件,最后引爆二级炸药区的炸药;
二级引爆,第一导爆管若未成功将第一起爆件引爆,打开第二引爆机构,先让第二引爆机构的气囊里气体流出,导电铜件位于第一电池件和第二电池件之间,第二引爆机构通过导电管引爆第一传爆件,第一传爆件点燃第二导爆管,通过第二导爆管将第一起爆件引爆,从而引爆一级炸药区的炸药,引爆产生的冲击波进入到喷射件内,将撞击珠推出喷头,脱离喷头的撞击珠射向击发针,击发针受到撞击珠的瞬间撞击后,击发针的针头瞬间撞击第二传爆件,使得第二传爆件被引爆,从而将第四导爆管引燃,再通过第四导爆管引爆第二起爆件,最后引爆二级炸药区的炸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善了炸药出现无法引爆而产生盲炮的问题,提高了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施工的进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控制一个总的第一引爆机构同时引爆多个爆破体,每个爆破体设置两个引爆机构,通过第一引爆机构对爆破体内的炸药件进行第一次引爆,若第一引爆后有出现盲炮,则再次通过第二引爆机构对爆破体内的炸药件进行第二次引爆,从而实现远程二次引爆盲炮,降低了盲炮的出现率,减少了人工后处理盲炮的工作量,方法简单,操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中的第二引爆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中的第二引爆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第二引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爆破体;111、第一壳体;1111、内壳体;1112、外壳体;112、第二壳体;2、堵塞段;3、炸药件;31、一级炸药区;32、隔塞段;33、二级炸药区;4、第一起爆件;41、非电雷管;42、起爆药包;5、第一传爆件;6、第一引爆机构;61、起爆针;62、爆破母线;63、击发器;64、控制器;7、第一导爆管;8、第二引爆机构;81、框体;82、第一电池件;83、第二电池件;84、绝缘板;85、延迟机构;8521、限位板;8522、气囊;8523、出气口;8524、控流阀门;86、导电铜件;87、放置框体;88、弹簧导电片;9、第二导爆管;10、导电管;11、引爆管;12、第二起爆件;13、第三导爆管;14、喷射件;15、击发针;16、第二传爆件;17、第四导爆管;18、喷头;19、间隙;20、撞击珠;21、弧形凹槽;22、支撑架;221、上板;222、下板;223、第二弹簧件;224、通孔;23、矿山平台;24、通气腔;25、导电片;26、缓冲腔室;27、第一缓冲海绵件;28、第二缓冲海绵件;29、第一限位抵部;30、第二限位抵部;34、缓冲卡环;341、第一弹性部;342、第二弹性部;343、第三弹性部;344、第四弹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示,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包括第一引爆机构6、第一导爆管7、控制器64和多个排列设置的爆破体1,每个爆破体1内嵌于矿山平台23上的炮孔内,第一导爆管7的一端为引爆端,第一引爆机构6配合设于第一导爆管7的引爆端,第一导爆管7的另一端与每个爆破体1之间连接有第一引爆管11。
第一引爆机构6包括起爆针61、爆破母线62、击发器63和控制器64,爆破母线6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引爆针和击发器63。击发器63为一个总的启动装置,通过爆破母线62让起爆针61引爆第一导爆管7的引爆端,然后再引燃第一导爆管7,最后第一导爆管7通过每根第一引爆管11将每个爆破体1引爆。控制器64为远程遥控器,击发器63内设有远程通讯模块,远程遥控器通过远程通讯模块控制击发器63的启闭。对矿山平台23进行距离的计算,从而规划出每个炮孔间的距离,再通过钻孔机在矿山的平台上进行工作。
参照图2所示,每个爆破体1包括设于炮孔内的第一壳体111和设于炮孔外侧的第二壳体112,第一壳体111内从靠近第二壳体112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堵塞段2和炸药件3。炸药件3内远离堵塞段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起爆件4和第一传爆件5,第一起爆件4包括起爆药包42和设于爆药包内的非电雷管41,第一传爆件5与非电雷管41间连接有第二导爆管9,第一传爆件5为电引火头,第一传爆件5与第二引爆机构8间连接有导电管10。
参照3图和图4所示,第二引爆机构8安装于第二壳体112内,导电管10位于第一壳体111内,导电管10的一端贯穿第二壳体112连接于第二引爆机构8的电流输出端,另一端贯穿出第一壳体111连接于第一传爆件5。第二引爆机构8包括框体81、安装于框体81内的第一电池件82、第二电池件83和绝缘板84,第一电池件82的负极相对第二电池件83的正极设置并设有间隙19,第一电池件82与框体81之间设有导电片25,第二电池件83与框体81之间的弹簧导电片88。框体81内安装有用于固定第一电池件82和第二电池件83的放置框体87,放置框体87将框体81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
参照3图和图4所示,第二引爆机构8设置延迟机构85且位于下腔体内,延迟机构85驱动第二引爆机构8的启动时间迟于第一引爆机构6的启动时间。延迟机构85包括限位板8521和气囊8522,限位板8521设置于气囊8522和绝缘板84之间,限位板8521可以通过气囊8522进行升降运动。绝缘板84的一端连接于限位板8521,绝缘板84的另一端竖直穿过间隙19位于上腔体内,绝缘板84位于上腔体内的一端安装一个导电铜件86。第二壳体112上设置一个连通于气囊8522的出气口8523,出气口8523设置一个控流阀门8524,通过控流阀门8524调节气囊8522里气体输出的流速,使得限位板8521能缓慢下降,从而带动绝缘板84缓慢下落。
参照3图和图4所示,气囊8522处于密封状态时,绝缘板84靠近限位板8521的绝缘区处于第一电池件82和第二电池之间,当气囊8522内的气体缓慢流出时,绝缘板84逐渐下降;当气囊8522内的气体都流出后,导电铜件86刚好位于第一电池件82和第二电池件83之间,使得第二引爆机构8向导电管10输送电流。
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实施原理为:将每个爆破体1的控流阀门8524打开后,操作者在安全区通过控制器64远程启动击发器63,击发器63通过爆破母线62将起爆针61撞击第一导爆管7的引爆管11,使得第一导爆管7被点燃。
第一导爆管7若成功将非电雷管41引爆后,非电雷管41将第一起爆药包42引爆后,通过第一起爆药包42将炸药件3引爆;
第一导爆管7若未成功将第一起爆件4引爆,当气囊8522里的气体都输出后,导电铜件86位于第一电池件82和第二电池件83之间且形成电流引爆方式,第二引爆机构8通过导电管10将第一起爆药包42进行二次引爆,最后通过第一起爆药包42将炸药件3引爆。
实施例二
参照图5所示,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炸药件3包括从堵塞段2至炮孔底部依次设置的一级炸药区31、隔塞段32和二级炸药区33,一级炸药区31的面积相近于堵塞段2的面积,一级炸药区31为辅助药包,先进行小规模的爆破,为了减少山体顶部的大块石块产生。
参照图5所示,第一传爆件5和第二导爆管9位于隔塞段32内,二级炸药区33内设有第二起爆件12和导爆件,第二起爆件12位于二级炸药区33远离隔塞段32的一端,第二导爆管9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传爆件5,另一端连通于第三导爆管13位于隔塞段32的部位。第二起爆件12和第一起爆件4结构相同。导爆件包括第三导爆管13,第三导爆管1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起爆件4,另一端贯穿隔塞段32并连接于第二起爆件12。
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实施原理为:将每个爆破体1的控流阀门8524打开后,操作者在安全区通过远程遥控器启动击发器63,击发器63通过爆破母线62将起爆针61撞击第一导爆管7的引爆管11,使得第一导爆管7被点燃。
第一导爆管7若成功将非电雷管41引爆后,第一起爆件4的非电雷管41将第一起爆药包42引爆的同时,也点燃了第三导爆管13;爆炸后第一起爆件4也引爆了一级炸药区31的炸药,第三导爆管13的长度跟二级炸药区33的深度相近,故一级炸药区31爆炸后,第三导爆管13需要燃烧一段时间,然后再引爆第二起爆件12的第二非电雷管41,通过第二非电雷管41引爆第二起爆药包42,最后引爆二级炸药区33的炸药。
第一导爆管7若未成功将第一起爆件4引爆,当气囊8522里的气体都流出后,第二引爆机构8通过导电管10引爆第一传爆件5,第一传爆件5点燃第三导爆管13,通过第三导爆管13分别将第一起爆件4和第二起爆件12引爆,第一起爆件4先引爆一级炸药区31,过一段时间后,第二起爆件12再引爆二级炸药区33。
实施例三
参照图6所示,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传爆件5设于一级炸药区31内,第二导爆管9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传爆件5,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起爆件4的非电雷管41。二级炸药区33靠近隔塞段32的一侧设置一个第二传爆件16和第四导爆管17,第二传爆件16为火帽件,第四导爆管17的一端连接于火帽件,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起爆件12。
参照图7和图8所示,隔塞段32靠近一级炸药区31的一端设有凹槽,第一起爆件4的一端嵌入于凹槽内,隔塞段32内设有一个用于引爆第二起爆件12的导爆件,导爆件包括喷射件14、击发针15和支撑架22。隔塞段32内设有一个竖直位于第一起爆件4和第二传爆件16间的通道槽,喷射件14和击发针15分别上下设于通道槽内。喷射件14内设有竖直贯通的通气腔24。喷射件14内设置一个撞击珠20,喷射件14靠近击发针15的一端设置喷头18。击发针15通过支撑架22设于喷头18与第二传爆件16之间,击发针15靠近喷头18的一端设有用于嵌合撞击珠20的弧形凹槽21,击发针15的针头朝向第一传爆件5。
参照图7和图8所示,支撑架22包括上板221、下板222和第二弹簧件223,上板221位于隔塞段32的下端,击发针15贯穿固定于上板221。下板222设于二级炸药区33上端,下板222设有用于击发针15贯穿的通孔224。第二弹簧件223可设置多个并位于上板221与下板222之间,当第二弹簧件223处于初始状态时,击发针15与第二传爆件16相隔一定距离。
参照图7和图8所示,喷头18为连通于喷射件14的倒锥台体,撞击珠20的直径大于喷头18的下端开口,使得撞击珠20卡设于喷头18处,喷头18的侧面对称设有两个延伸于喷射件14的间隙19,使得喷头18的下端面在外力的作用下能撑开,使得撞击珠20能射出。
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实施原理为:当第一导爆管7引爆第一起爆件4后,第一起爆件4的冲击波进入到喷射件14内,将撞击珠20推出喷头18,若第一导爆管7未引爆第一起爆件4时,通过第一传爆件5引爆第一起爆件4;脱离喷头18的撞击珠20射向击发针15,击发针15受到撞击珠20的瞬间撞击后,击发针15的针头瞬间撞击第二传爆件16,使得第二传爆件16被引爆,从而将第四导爆管17引燃,再通过第四导爆管17引爆第二起爆件12,最后引爆二级炸药区33的炸药。
实施例四
参照图9所示,若同时使用多个爆破体1时,第一次爆破会存在对未爆破的爆破体1产生影响的问题,比如飞溅的物体、地面发生形变等。本实施例在第一壳体111设置减振机构。第一壳体111设置缓冲腔室26,缓冲腔室26的长度至少从堵塞段2至二级炸药区33距离,减振机构设置于缓冲腔室26内,目的是为了对导电管10位置的引爆结构进行保护,减少外部对导电管10位置进行挤压后,影响到第二次引爆的效果。第二壳体112内填充有第二缓冲海绵件28,第二引爆机构8内嵌于第二缓冲海绵件28内,导电管10贯穿第二缓冲海绵件28进入到第一壳体111中,目的是为了对第二引爆机构8进行保护。
参照图9所示,第一壳体111包括内壳体1111和外壳体1112,内壳体1111包裹于堵塞段2和二级炸药区33的外侧,外壳体1112包裹于内壳体1111的外侧。外壳体111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壳体112,另一端内侧面设置凸起的第一限位抵部29,内壳体1111的外表面设置凸起部从而形成凹陷的第二限位抵部30,将第一限位抵部29扣入到第二限位抵部30内形成缓冲腔室26。整个减振机构包括第一缓冲海绵件27和缓冲卡环34,第一缓冲海绵件27位于缓冲腔室26靠近第二壳体112的一侧,缓冲卡环34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缓冲海绵件27内,缓冲卡环34的另一端位于缓冲腔室26靠近第二限位抵部30面一侧。
参照图9所示,缓冲卡环3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弹性部341、第二弹性部342、第三弹性部343和第四弹性部344且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弹性部341插入到第一缓冲海绵件27内,第二弹性部342向外壳体1112倾斜,与第一弹性部341形成朝向外壳体1112方向的钝角夹角。第三弹性部343向内壳体1111倾斜,与第三弹性部343形成朝向内壳体1111方向的钝角夹角,第二弹性部342与第三弹性部343的连接处为弧形结构。第四弹性部344为类似的U型结构,开口朝向第二壳体112方向,第四弹性部344的侧部分别贴合于内壳体1111的外侧面和外壳体1112的第一限位抵部29。
参照图9所示,当正常情况下,如说明书附图中的状态所示,缓冲卡环34处于未发生形变的状态;当外壳体1112设置第一缓冲海绵件27的部位受到向内的挤压时,第一缓冲海绵件27对挤压的力进行减弱,起到保护的作用;当外壳体1112设置缓冲卡环34的部位受到向内的挤压时,由于缓冲卡环34的一端通过第一缓冲海绵件27固定,另一端与外壳体1112有一定距离空间,缓冲卡环34会发生形变,从而缓冲挤压的力,起到保护的作用。
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的爆破方法,爆破方法包括如下,爆破准备,在矿山平台23挖设多个炮孔,每个炮孔内埋设爆破体1,通过第一导爆管7将每个爆破体1的引爆端连接于第一引爆机构6,操作者在安全区通过控制器64远程启动第一引爆机构6;
一级引爆,启动控制器64,第一引爆机构6的击发器63通过爆破母线62将起爆针61撞击第一导爆管7的引爆管11,使得第一导爆管7被点燃,被点燃的第一导爆管7引爆第一起爆件4,从而引爆一级炸药区31的炸药,引爆产生的冲击波进入到喷射件14内,将撞击珠20推出喷头18,脱离喷头18的撞击珠20射向击发针15,击发针15受到撞击珠20的瞬间撞击后,击发针15的针头瞬间撞击第二传爆件16,使得第二传爆件16被引爆,从而将第四导爆管17引燃,再通过第四导爆管17引爆第二起爆件12,最后引爆二级炸药区33的炸药;
二级引爆,第一导爆管7若未成功将第一起爆件4引爆,打开第二引爆机构8,先让第二引爆机构8的气囊8522里气体流出,导电铜件86位于第一电池件82和第二电池件83之间,第二引爆机构8通过导电管10引爆第一传爆件5,第一传爆件5点燃第二导爆管9,通过第二导爆管9将第一起爆件4引爆,从而引爆一级炸药区31的炸药,引爆产生的冲击波进入到喷射件14内,将撞击珠20推出喷头18,脱离喷头18的撞击珠20射向击发针15,击发针15受到撞击珠20的瞬间撞击后,击发针15的针头瞬间撞击第二传爆件16,使得第二传爆件16被引爆,从而将第四导爆管17引燃,再通过第四导爆管17引爆第二起爆件12,最后引爆二级炸药区33的炸药。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包括排列设于矿山平台(23)上的若干炮孔和设于每个炮孔内的爆破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引爆机构(6)、第一导爆管(7)和设于每个爆破体(1)位于炮孔外的第二引爆机构(8),每个所述爆破体(1)包括堵塞段(2)、炸药件(3)、第一传爆件(5)和设于炸药件(3)内的第一起爆件(4),所述堵塞段(2)设于爆破体(1)靠近炮孔的一端,所述第一传爆件(5)与第二引爆机构(8)间设有导电管(10),所述第一导爆管(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引爆机构(6),所述第一导爆管(7)的另一端设有连接于每个第一起爆件(4)的引爆管(11),所述第一传爆件(5)与第一起爆件(4)间设有第二导爆管(9);所述第二引爆机构(8)设有延迟机构(85),所述延迟机构(85)驱动第二引爆机构(8)的启动时间迟于第一引爆机构(6)的启动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爆机构(8)包括框体(81)、设于框体(81)内的第一电池件(82)、第二电池件(83)和绝缘板(84),所述第一电池件(82)的负极相对第二电池件(83)的正极设置并设有间隙(19),所述绝缘板(84)的一端竖直贯穿间隙(19)设置,所述第二电池件(83)远离绝缘板(84)的一侧设有弹簧导电片(88),所述延迟机构(85)移动绝缘板(84)并使得绝缘板(84)的另一端经过间隙(19),所述框体(81)内设有分别用于固定第一电池件(82)和第二电池件(83)的放置框体(87),所述绝缘板(84)远离间隙(19)的一侧设有导电铜件(8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迟机构(85)包括限位板(8521)和气囊(8522),所述限位板(8521)设于绝第一电池件(82)和第二电池件(83)的下端,所述绝缘板(84)位于间隙(19)的一端连接于限位板(8521),所述气囊(8522)设于限位板(8521)的下方,所述气囊(8522)设有出气口(85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炸药件(3)包括从堵塞段(2)至炮孔底部依次设置的一级炸药区(31)、隔塞段(32)和二级炸药区(33),所述第一起爆件(4)设于一级炸药区(31)内,所述二级炸药区(33)内设有第二起爆件(12),所述第二起爆件(12)和第一起爆件(4)间设有导爆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爆件包括设于第二起爆件(12)与第一起爆件(4)间的第三导爆管(13),所述第一传爆件(5)设于隔塞段(32)内,所述第二导爆管(9)的一端连通于第一传爆件(5),另一端连通于第三导爆管(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爆件包括第二传爆件(16)、依次设于第一起爆件(4)至第二传爆件(16)间的喷射件(14)和击发针(15),所述第二传爆件(16)设于二级炸药区(33)靠近隔塞段(32)的一端,所述第二传爆件(16)与第二起爆件(12)间设有第四导爆管(17),所述喷射件(14)设有竖直贯通的通气腔(24),所述击发针(15)设有竖直朝向第二传爆件(16)的针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件(14)靠近击发针(15)的一侧设有喷头(18),所述喷头(18)的侧面设有间隙(19),所述喷头(18)内卡设有撞击珠(20),所述击发针(15)靠近喷头(18)的一端设有弧形凹槽(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级炸药区(33)与隔塞段(32)间设有支撑架(22),所述支撑架(22)包括上板(221)、下板(222)和设于上板(221)与下板(222)间的第二弹簧件(223),所述击发针(15)固定于上板(221),所述下板(222)设有用于击发针(15)贯穿至第二传爆件(16)的通孔(2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炸药件(3)设有第一壳体(111),所述第二引爆机构(8)设有第二壳体(112),所述第一壳体(111)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壳体(112),所述第一壳体(111)的另一端呈密封结构,所述导电管(10)的一端贯穿第二壳体(112)连接于第二引爆机构(8),所述导电管(10)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壳体(111)连接于炸药件(3),所述第一壳体(111)内设有缓冲腔室(26)且位于导电管(10)远离炸药件(3)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111)位于缓冲腔室(26)内设有减振机构。
10.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的爆破方法,所述爆破方法包括如下,
爆破准备,在矿山平台挖设多个炮孔,每个炮孔内埋设爆破体,通过第一导爆管将每个爆破体的引爆端连接于第一引爆机构,操作者在安全区通过控制器远程启动第一引爆机构;
一级引爆,启动控制器,第一引爆机构的击发器通过爆破母线将起爆针撞击第一导爆管的引爆管,使得第一导爆管被点燃,被点燃的第一导爆管引爆第一起爆件,从而引爆一级炸药区的炸药,引爆产生的冲击波进入到喷射件内,将撞击珠推出喷头,脱离喷头的撞击珠射向击发针,击发针受到撞击珠的瞬间撞击后,击发针的针头瞬间撞击第二传爆件,使得第二传爆件被引爆,从而将第四导爆管引燃,再通过第四导爆管引爆第二起爆件,最后引爆二级炸药区的炸药;
二级引爆,第一导爆管若未成功将第一起爆件引爆,打开第二引爆机构,先让第二引爆机构的气囊里气体流出,导电铜件位于第一电池件和第二电池件之间,第二引爆机构通过导电管引爆第一传爆件,第一传爆件点燃第二导爆管,通过第二导爆管将第一起爆件引爆,从而引爆一级炸药区的炸药,引爆产生的冲击波进入到喷射件内,将撞击珠推出喷头,脱离喷头的撞击珠射向击发针,击发针受到撞击珠的瞬间撞击后,击发针的针头瞬间撞击第二传爆件,使得第二传爆件被引爆,从而将第四导爆管引燃,再通过第四导爆管引爆第二起爆件,最后引爆二级炸药区的炸药。
CN202310394666.9A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及其爆破方法 Pending CN1164993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4666.9A CN116499329A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及其爆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4666.9A CN116499329A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及其爆破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9329A true CN116499329A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25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4666.9A Pending CN116499329A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及其爆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9932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69287B1 (en) Rock drill and method of breaking rock
PL182548B1 (pl) Urządzenie do odstrzeliwania twardego materiału
CN103195466A (zh) 一种定向水压爆破提高煤层透气性的方法
PL324882A1 (en) Method of controllably fragmenting hard rock and concrete by combined action of impact tools and small explosive charges
JP3062133B2 (ja) 引張破壊を利用した岩盤切断方法
CN114174632A (zh) 弹道致动的井筒工具
EP11449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 hole
CN110671981A (zh) 一种高应力环境立井掘进的光面爆破方法
US1080181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icro blasting with reusable blasting rods and electrically ignited cartridges
CN210570276U (zh) 密闭空间分段间隔装药爆轰隔爆管
EP1463871B1 (en) Activated stemming device
CN116499329A (zh) 一种远程盲炮二次引爆系统及其爆破方法
CN110243242A (zh) 一种用于硬岩v形坑体快速成型及抛碴的爆破装置及方法
CN110260742A (zh) 密闭空间分段间隔装药爆炸隔爆及延时传爆装置和方法
CN210603016U (zh) 密闭空间分段间隔装药爆炸隔爆及延时传爆装置
CN210570269U (zh) 一种用于硬岩v形凹坑快速成型的爆破装置
CN210625489U (zh) 一种用于硬岩v形坑体快速成型及抛碴的爆破装置
CN110186341B (zh) 一种用于硬岩v形凹坑快速成型的爆破装置及方法
AU2011203164A1 (en) Improved Projectile
CN108731560B (zh) 一种高效爆破装置的爆破结构
CN110207548A (zh) 硬岩一次爆破成型及抛碴的多向聚能爆破装置及方法
US20060027123A1 (en) Explosive pressure wave concentrator
CN220853348U (zh) 隧道光爆孔装药结构
CN216381338U (zh) 一种压裂酸化射孔器
CN110260733A (zh) 一种多向聚能水压爆破的硬岩一次成坑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