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1219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1219A
CN116491219A CN202080103719.1A CN202080103719A CN116491219A CN 116491219 A CN116491219 A CN 116491219A CN 202080103719 A CN202080103719 A CN 202080103719A CN 116491219 A CN116491219 A CN 116491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ccess network
network device
remot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37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91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12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H04W36/0235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by transmitting sequence numbers, e.g. SN status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04W36/083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access points is a mov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7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能够在sidelink relay等数据包需要进行中转传输的relay场景中,终端在做路径切换/path switch时,数据包丢失的问题,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该方法包括:远程终端接收来自中继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远程终端接收第二指示信息。远程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或者,远程终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远程终端向中继终端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实现了终端切换时下行数据的无损传输,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指通过配置在车辆上的装置以及各种通信技术实现车与外界的互联,如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边基础设施、车与网络等的互联通信。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新无线电(new radio,NR)R16对NR V2X进行了标准化讨论,NR V2X是以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V2X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研究规范的。NR V2X的通信架构其中包含两种通信接口,即PC5接口和Uu接口。NR PC5接口是V2X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直连通信接口,V2X UE之间的直连通信链路也被定义为侧行链路或侧链路(sidelink,SL)。
在NR R17标准立项讨论中,考虑了两种sidelink relay的场景,分别是UE-to-N etwork relay和UE-to-UE relay。UE-to-Network relay主要是为了解决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通过relay节点进行中转后,可以使得位于小区覆盖边缘或小区外的远程终端remote UE可以实现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增强网络覆盖。UE-to-Net work relay通信时,存在一个Remote UE,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如Relay UE),其中远程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进行数据、信令的传递。由于远程终端和中继终端都会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当远程终端发现和中继终端之间的链路变差,和其他中继终端的链路更好或者和接入网设备/对端UE之间的直连链路更好,远程终端可以和其他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对端UE进行通信,或者直接和接入网设备/对端UE进行通信。该过程类似于Uu接口的UE切换,有时又被称为path switch。
在UE和接入网设备直接通信场景中,UE接收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状态报告指示一个数据包在RLC层实体传输成功,则该数据包必然已经成功传输到了接入网设备。但在sidelink relay等数据包需要进行中转传输的relay场景中,发送侧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实体发送的一个数据包需要经过两跳传输才能到达接收侧PDCP层实体,此时发送侧接收到RLC状态报告指示一个数据包在RLC层实体传输成功,并不能代表该数据包已经成功传输到了接收侧。因此,若远程终端切换连接至另一个接入网设备,即发生路径切换/path switch后进行数据包传输时,可能导致传输过程中数据包的丢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在sidelink relay等数据包需要进行中转传输的relay场景中,终端在做路径切换/path switch时,数据包丢失的问 题,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远程终端,也可以应用于远程终端中的芯片或处理器,示例性的,以远端终端为例介绍该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远程终端接收来自中继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远程终端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收到第一数据。远程终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接收到的数据。远程终端向中继终端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基于第一方面的通信方法,远程终端在确认数据已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后才会向PDCP层实体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数据传输成功。当远程终端发生路径切换,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没有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的数据会被远程终端重新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不会漏传没有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的数据,避免了数据的丢失。由此实现了relay场景下,终端切换时下行数据的无损传输,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远程终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包括:远程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基于此,远程终端能够根据中继终端反馈的指示信息,来获知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收到第一数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远程终端向中继终端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基于此,当远程终端发生路径切换后,远程终端能够继续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将数据上传至网络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来自于中继终端或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此,远程终端在接收到来自中继终端或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后,能够得知网络侧的数据接收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无线链路控制RLC控制PDU中;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控制PDU中;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基于此,远程终端能够通过接收RLC控制PDU来确认接入网设备是否成功接收第一数据,或者,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的中继作用来确认接入网设备是否成功接收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第二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基于此,远程终端能够快速根据第一数据的编号、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确定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远程终端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一功能用于远程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基于此,远程终端能够向PDCP层实体反馈第三指示信息,使 得PDCP层实体获取第一数据中已成功传输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远程终端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基于此,远程终端能够确定第一数据中需要重新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确定为第二数据,之后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或处理器,示例性的,以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例介绍该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中继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发送至远程终端的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远程终端是否收到第一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远程终端未接收到的数据。第二接入网设备向中继终端或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基于第二方面的通信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确认数据已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后才会向PDCP层实体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数据传输成功。当远程终端发生路径切换,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没有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的数据会被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向远程终端发送,不会漏传没有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的数据,避免了数据的丢失。由此实现了relay场景下,终端切换时下行数据的无损传输,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基于此,第一接入网设备能够根据中继终端反馈的指示信息,来获知远程终端是否收到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第二接入网设备向中继终端或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基于此,当远程终端发生路径切换后,远程终端能够继续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将数据上传至网络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来自于中继终端或远程终端。基于此,远程终端在接收到来自中继终端或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后,能够得知网络侧的数据接收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每一个计数值或序列号对应的数据,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基于此,远程终端能够通过接收RLC控制PDU来确认接入网设备是否成功接收第一数据,或者,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的中继作用来确认接入网设备是否成功接收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第二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基于此,第一接入网设备能够快速根据第一数据的编号、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确定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二 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二功能用于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基于此,中继终端能够配置第二功能,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反馈第一数据在中继终端和远程终端之间的传输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基于此,第一接入网设备能够向PDCP层实体反馈第三指示信息,使得PDCP层实体获取第一数据中已成功传输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基于此,第一接入网设备能够确定第一数据中需要重新向远程终端发送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确定为第二数据,之后发送给远程终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中继终端,也可以应用于中继终端中的芯片或处理器,示例性的,以中继终端为例介绍该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收到第一数据。中继终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其中,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接收到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中继终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来自远程终端的第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具体包括:中继终端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第二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中继终端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三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三功能用于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此外,第三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中继终端,也可以应用于中继终端中的芯片或处理器,示例性的,以中继终端为例介绍该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发送至远程终端的数据。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远程终端是否收到第一数 据。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其中,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远程终端未接收到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具体包括:中继终端接收来自远程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来自远程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第二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中继终端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二功能用于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此外,第四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或处理器,示例性的,以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例介绍该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收到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中继终端或远程终端的第二数据;其中,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接收到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中继终端或远程终端的第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状态报告中;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一功能用于远程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
此外,第五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远程终端,也可以应用于远程终端中的芯片或处理器,示例性的,以远程终端为例介绍该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远程终端是否收到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发送至远程终端的数据。远程终端接收中继终端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远程终端未接收到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远程终端接收来自中继终端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此外,第六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中继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收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接收到的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终端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来自于中继终端或第一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无线链路控制RLC控制协议数据单元PDU中;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控制PDU中;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第二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一功能用于远程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
此外,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 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中继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发送至远程终端的数据。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远程终端是否收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远程终端未接收到的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终端或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远程终端未接收到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来自于中继终端或远程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每一个计数值或序列号对应的数据,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第二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还用于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二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二功能用于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
此外,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发送模块,还用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收到第一数据。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其中,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接收到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还用于向远程终端发送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第二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三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三功能用于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此外,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发送至远程终端的数据。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远程终端是否收到第一数据。发送模块,还用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其中,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远程终端未接收到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远程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来自远程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第二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二功能用于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此外,第十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收到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中继终端或远程终端的第二数据;其中,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接收到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COUNT值或S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还用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一功能用于远程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
此外,第十一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远程终端是否收到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发送至远程终端的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中继终端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远程终端未接收到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标识包括第一数据的COUNT值或SN。
此外,第十二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端口。所述收发器可以用于该通信装置与其他通信装置通信。
在本申请中,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设置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
此外,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2X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场景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场景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指示信息的格式示意图;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和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比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中的“第一”和第二终端中的“第二”仅用于区分不同的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V2X通信场景中。如图1所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通过侧链路通信,侧链路指的是V2X网络中的辅链路,V2X网络中除了辅链路外,还有上行链路(uplink,UL)以及下行链路(downlink,DL)。示例性地,V2X通信包括车与车通信(vehicle-to-vehicle, V2V)、车与路侧基础设施通信(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I)、车与人通信(vehicle to people,V2P),以及车与应用服务器通信(vehicle-to-network,V2N)等。图1中仅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为车的V2V通信为例进行示意,本申请实施例对于V2X的具体通信场景并不进行限定。例如,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是车载设备与车载设备之间相互通信,也可以是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与车载设备和/或网络设备(如基站设备)之间进行通信,还可以是网络设备(如基站设备)与车载设备和/或RSU之间进行通信等,该网络设备(可以为LTE基站设备或NR基站设备或后续演进系统中的基站。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具体形式并不进行限定,在此仅是示例性说明。示例性地,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或者是提供无线接入的网络中的设备。
图1所示的V2X通信架构中包含两种通信接口,即PC5接口和Uu接口。V2X PC5接口是V2X终端之间的直连通信接口。V2X Uu接口通信是发送方V2X终端(例如,第二终端)将V2X数据通过Uu接口发送至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至V2X应用服务器进行处理后,再由V2X应用服务器下发至接入网设备,并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给接收方V2X终端(例如,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在V2X Uu接口通信方式下,转发终端至服务器的上行数据的接入网设备和转发服务器下发至接收方终端的下行数据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同一个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的接入网设备,具体可以由V2X应用服务器决定。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可以为本申请中的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该通信设备可以是车辆;也可以是安装在车辆上用于辅助车辆行驶的车载通信装置或者车载终端,或者车载通信装置或车载终端内的芯片。其中,该车载终端可以是用于实现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例如终端或者可用于终端中的芯片等。其中,终端可以是5G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或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该车载终端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
如图2所示,该通信设备2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存储器202、收发器203以及通信总线204。
下面结合图2对该通信设备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201是通信设备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 的统称。例如,处理器201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其中,处理器2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2内的数据,执行通信设备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中所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2中所示的处理器201和处理器20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2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20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204与处理器201相连接。存储器202也可以和处理器201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202用于存储执行本发明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201来控制执行。
收发器203,用于与其他通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当然,收发器203还可以用于与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收发器203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实现接收功能,以及发送单元实现发送功能。
通信总线20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通信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图2中示出的通信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通信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终端和网络进行通信,或终端与终端通信的场景下,对于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业务数据,在空口侧或sidelink接口侧通常配置确认模式(acknowledge mode,AM)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进行数据传输,AM DRB即为配置了AM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实体的DRB,可以通过RLC层实体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机制 保证数据包传输的可靠性,并且在终端做出切换时同样需要保证数据的无损传输。
在终端和网络进行通信场景中,如图3a所示,通过relay节点进行中转后,可以使得位于小区覆盖边缘或小区外的远程终端实现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增强网络覆盖能力。终端和网络进行通信时,存在一个远程终端,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即relay节点),其中远程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通过relay节点进行数据、信令的传递。现阶段的终端和网络进行通信的实现方式包括两种:基于层三(L3,Layer 3)的中继方式与基于层二(L2,Layer 2)的中继方式。基于L3的中继方式中,用户数据是在IP层进行中继转发的;而基于L2的中继方式中,用户数据是在PDCP层实体以下进行中继转发的。
在终端和终端进行通信场景中,如图3b所示,通过relay节点进行中转后,可以解决由于发送侧终端的硬件能力不足等原因,通信距离不会很远,导致终端与终端之间通过sidelink通信的场景会受限的问题。现阶段,终端和终端进行通信的实现方式包括两种:基于L3的中继方式与基于L2的中继方式。在现有技术中,对于AM DRB,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过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SN status transfer信息向目标站传输上行/下行PDCP序列号SN和超帧号(hyper frame number,HFN)状态,并通过数据转发data forwarding过程向目标站传输上行/下行PDCP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
具体的,分上行和下行两种情况对现有技术进行介绍:
情况一、下行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S3011、第一接入网设备在SN状态转移status transfer信息内向第二接入网设备指示对于一个AM DRB中,下一个还没有被分配COUNT值的下行PDCP SDU需要被分配的计数COUNT值。
其中,COUNT值与SN都是用来表示PDCP SDU的序号,COUNT值为32比特bit长度,SN为COUNT的低12/18bit,HFN为高20/14bit。
在本申请中,COUNT值与SN可以用来作为数据包在PDCP层实体的标识。
S3012、第一接入网设备在data forwarding过程中先按序向第二接入网设备转发所有没有收到终端确认反馈的PDCP SDU以及对应的SN,再向第二接入网设备转发从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收到的PDCP SDU。
终端确认反馈是指终端的RLC层实体指示的确认数据接收成功的反馈,包含在终端发送的RLC状态报告中。
S3013、第二接入网设备先向终端发送第一接入网设备转发过来的带有SN的PDCP SDU,再向终端发送第一接入网设备转发过来的没有带SN的PDCP SDU;如果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终端发送的PDCP状态报告,第二接入网设备无需再向终端发送PDCP状态报告中确认已经接收到的PDCP SDU。
S3014、终端从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PDCP SDU后,进行重排序后向上层递交。
情况二、上行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S3021、第一接入网设备在SN status transfer信息中向第二接入网设备指示第一个没有接收到的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FMC,first missing COUNT),以及 一个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PDCP SDU接收状态的bit序列,该bit序列的第N个bit表示从上述第一个没有接收到的PDCP SDU之后的第N个PDCP SDU的接收状态,值为1表示接收成功,为0则表示没有接收到。
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利用SN status transfer信息中的这部分信息生成PDCP状态报告发送给终端。
S3022、第一接入网设备在data forwarding过程中向第二接入网设备转发乱序接收到的PDCP SDU以及对应的SN。
S3023、终端从第一个没有收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认反馈的PDCP SDU开始,按照COUNT值升序向第二接入网设备重传或传输PDCP SDU;若终端接收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PDCP状态报告,则终端无需再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PDCP状态报告中指示已接收成功的PDCP SDU。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确认反馈是指第一接入网设备的RLC层实体指示的确认数据接收成功的反馈。
在现有技术中,AM DRB采用ARQ机制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AM RLC层实体从PDCP层实体接收到一个数据包(PDCP PDU)并传输出去后,将该数据包保存在RLC层实体的缓存buffer中。当收到对端AM RLC层实体的RLC状态报告后,若RLC状态报告指示该数据包没有被接收到,则AM RLC层实体对该数据包进行重传;若RLC状态报告确认该数据包已被接收到,则AM RLC层实体不需要对该数据包进行重传,并且RLC层实体向PDCP层实体发送一个指示,表明该数据包已传输成功。
具体的,在终端和接入网设备直接通信场景中,终端接收到RLC状态报告指示一个数据包在RLC层实体传输成功,则该数据包必然已经成功传输到了接入网设备。然而,在sidelink relay场景等数据包需要进行中转传输的relay场景中,发送侧PDCP层实体发送的一个数据包需要经过两跳传输才能到达接收侧PDCP层实体,此时发送侧接收到RLC状态报告指示一个数据包在RLC层实体传输成功,并不能代表该数据包已经成功传输到了接收侧。因此,在终端发生路径切换/path switch时,可能会导致未成功传输至接收侧的数据包丢失。
如图3c所示,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远程终端在RLC层发送了数据包#100-#103,并且收到中继终端反馈的RLC状态报告,指示#100-#102成功接收,#103未接收到。此时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中转数据包,只有#100对应的数据包成功传输到第一接入网设备。此时远程终端进行切换,PDCP层实体会进行重建立,并从#103对应的PDCP SDU(即第一个没有收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认反馈的PDCP SDU)开始进行按照COUNT升序对PDCP SDU进行重传或传输,如果此时中继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传输信道也变差,可能导致#101和#102对应的PDCP SDU丢失,且远程终端也不会对#101和#102对应的PDCP SDU进行重传。
如图3d所示,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当远程终端进行切换时,第一接入网设备从#103对应的PDCP SDU开始向第二接入网设备转发PDCP SDU;但如果此时远程终端和中继终端的链路已经断开,可能导致#101和#102对应的PDCP SDU丢失。
为解决在sidelink relay场景等relay场景中,终端在做路径切换/path switch时,数据包丢失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能够确保在终端做路径切换 /path switch时,保证数据包成功被接收端接收,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结合图1-图3d,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步骤S401-S408,可以应用于上行数据传输。
S401、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多个数据包。进一步的,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同时发送的多个数据包或者先后发送的多个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数据具备第一标识。第一标识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包都具有对应的编号。示例性地,第一数据包括四个数据包,这些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101、#102、#103。
S402、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对第一数据中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包是否已经接收成功。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示例性的,RLC控制PDU可以是RLC状态报告,后续步骤S403-408以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状态报告中为例,进行介绍。
S403、第一接入网设备向中继终端发送RLC状态报告。
S404、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数据中部分或全部数据包的编号。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称为Relay ACK Indication消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数据包,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S405、远程终端的RLC层实体向PDCP层实体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远程终端的RLC层实体向PDCP层实体指示第一数据中已经成功传输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包的成功传输的指示。
可选的,远程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
S406、远程终端确定第二数据。
可选的,远程终端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
其中,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未被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
可选的,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第一个未被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以及后续编号连续的数据包。
S407、远程终端进行路径切换,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S408、远程终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远程终端在路径切换后,远程终端直连到第二接入网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直接进行数据传输,则远程终端直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来发送第二数据,不需要再通过中继终端来发送。示例性的,远程终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接入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在步骤S407中,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指示远程终端进行PDCP层实体重建立;此时在步骤S408中,远程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远程终端进行路径切换前成功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在远程终端进行路径切换后,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将未递交到核心网的数据转发给第二接入网设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远程终端在确认数据已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后才会向PDCP层实体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数据传输成功。当远程终端发生路径切换,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没有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的数据会被远程终端重新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不会漏传没有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的数据,避免了数据的丢失。由此实现了relay场景下,终端切换时下行数据的无损传输,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结合图1-图3d,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步骤S501-S509,可以应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S501、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多个数据包。进一步的,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同时发送的多个数据包或者先后发送的多个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数据具备第一标识。第一标识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包都具有对应的编号。示例性地,第一数据包括四个数据包,这些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101、#102、#103。
S502、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对第一数据中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包是否已经接收成功。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示例性的,RLC控制PDU可以是RLC状态报告,后续步骤S503-S509以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状态报告中为例,进行介绍。
S503、远程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RLC状态报告。
S504、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中部分或全部数据包的编号。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称为Relay ACK Indication消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数据包,远程终端是否接收成功。
S505、第一接入网设备的RLC层实体向PDCP层实体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远程终端的RLC层实体向PDCP层实体指示第一数据中已经成功传输到远程终端的数据包的成功传输的指示。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
S506、第一接入网设备确认第二数据。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
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未被远程终端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
S507、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S508、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转发第二数据。
S509、第二接入网设备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远程终端在路径切换后,远程终端直连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则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与远程终端直接进行数据传输来发送第二数据,不需要再通过中继终端来发送。示例性的,远程终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接入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后,第二接入网设备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在步骤S507中,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指示远程终端进行PDCP层实体重建立,此时在步骤S508-S509中,远程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确认数据已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后才会向PDCP层实体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数据传输成功。当远程终端发生路径切换,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没有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的数据会被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向远程终端发送,不会漏传没有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的数据,避免了数据的丢失。由此实现了relay场景下,终端切换时下行数据的无损传输,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6a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601-S610,可以应用于sidelink relay场景等relay场景中的上行数据传输。
S601、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功能的配置信息。
其中,第一功能用于远程终端的RLC层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向PDCP层发送指示数据传输成功的指示信息。第一功能的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RRC重配置消息的信元中,示例性的,携带在RLC配置信元中。
需要说明的是,远程终端配置第一功能后,在远程终端的RLC层实体接收到中继终端反馈的RLC控制PDU之后,对于其中指示已经传输成功的RLC SDU,不向PDCP层发送数据传输成功的指示信息。只有在远程终端还接收到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后,远程终端的RLC层实体才会根据该消息中指示的已经成功递交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RLC SDU的信息,向PDCP层发送该部分RLC SDU对应的数据传输成功的指示信息。
S602、第一接入网设备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二功能的配置信息。
其中,第二功能用于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使远程终端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数据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中继终端配置第二功能后,在中继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到RLC状态报告之后,触发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并且中继终端根据第一接入网设备反馈的RLC控制PDU,在该第二指示信息中指示已经成功传递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RLC SDU的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部分或全部数据包,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可选的,中继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到RLC控制PDU后,触发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中继终端配置的第二功能,能够配置中继终端只向一个或部分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对应远程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的确认结果。示例性的,在第二功能的配置信息中可以携带远程终端的 标识信息。例如,中继终端连接有远程终端A与远程终端B,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配置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A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则中继终端接收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反馈的RLC控制PDU,其中指示了远程终端A和远程终端B发送的部分数据包已经成功递交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则中继终端只向远程终端A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S601-S602中,RLC控制PDU可以是RLC状态报告。
S603、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多个数据包。进一步的,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同时发送的多个数据包或者先后发送的多个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数据具备第一标识。第一标识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包都具有对应的编号,该编号即为此数据包在RLC层对应的编号。示例性地,第一数据包括四个数据包,这些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101、#102、#103。
S604、中继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对第一数据中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包是否已经接收成功。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示例性的,RLC控制PDU可以是RLC状态报告,后续步骤S605-S610以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状态报告中为例,进行介绍。
S605、第一接入网设备向中继终端发送RLC状态报告。
S606、中继终端在接收到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RLC状态报告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数据包,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以图6b为例,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一个RLC控制PDU,通过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类型(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type,CPT)字段标识该第二指示信息,示例性的,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称为中继确认指示(Relay ACK Indication)消息。示例性的,消息中包括一个指示字段(如FFSN,first failed SN),标识第一个还没有递交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RLC SDU的SN,SN小于FFSN的RLC SDU都可认为已经成功递交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可选的,该消息还包括一个bitmap用于标识FFSN之后的RLC SDU的递交状态,其中FFSN之后的第n个bit标识SN=FFSN+n对应的RLC SDU的递交状态,如果该bit取值为0表示仍未递交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否则表示递交到第一接入网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中继终端在配置了第二功能时,可以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并发送至远程终端。
S607、远程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
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远程终端的RLC层实体向PDCP层实体指示第一数据中已经成功传输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包的成功传输的指示。
可选的,远程终端在配置了第一功能时,可以基于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 息,或基于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并由RLC层实体向PDCP层实体指示该第三指示信息。
可选的,远程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中中继终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以及第二指示信息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成功的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确定第三指示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指示信息中中继终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101、#103,第二指示信息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成功的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则远程终端确定编号为#100的数据包被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则RLC层实体通过第三指示信息向PDCP层实体指示#100数据包对应的PDCP SDU已经传输成功。
S608、远程终端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
其中,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未被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
可选的,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第一个未被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以及后续编号连续的数据包。
可选的,远程终端根据第三指示信息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成功的数据所对应的编号以及第一数据中所包括的每一个数据所对应的编号,确定第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所对应的编号,没有包含在第三指示信息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成功的数据所对应的编号中,即表明这一部分编号所对应的数据没有成功传输至第一接入网设备。这一部分编号所对应的数据即为第二数据。
示例性地,第三指示信息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成功的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第一数据中所包含的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101、#102、#103,则远程终端将第一数据中编号为#101、#102、#103的数据包确定为第二数据。
S609、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既可以通过中继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也可以直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来传输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远程终端在路径切换后,远程终端直连到第二接入网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直接进行数据传输,则远程终端直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来发送第二数据,不需要再通过中继终端来发送。示例性的,远程终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接入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S610、远程终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或者,远程终端直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之前,成功传输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将未递交到核心网的数据包转发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步骤S609中,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指示远程终端进行PDCP层实体重建立,此时在步骤S610中,远程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在步骤S601和S610中,可以有多个中继终端。示例性地,如图6c所 示,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A和中继终端B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此时,在步骤S602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会向中继终端A和中继终端B分别发送第二功能的配置信息,为中继终端A配置第二功能A,为中继终端B配置第二功能B。
可以理解的是,在中继终端A被配置第二功能A后,当接收到中继终端B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B后,触发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A,使得远程终端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数据的结果。其中,第二指示信息A用于使远程终端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数据的结果,第二指示信息B用于使中继终端A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数据的结果。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远程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会为远程终端配置第一功能,为中继终端配置第二功能,使得在远程终端确认数据已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后,远程终端的RLC层实体才会向PDCP层实体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数据传输成功,并且由此远程终端能够同时获知没有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的数据。当远程终端发生路径切换时,没有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的数据会被远程终端重新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不会漏传没有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的数据,避免了数据的丢失。由此实现了relay场景下终端切换时数据的无损传输,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7a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701-S710,可以应用于relay场景中的下行数据传输。
S701、第一接入网设备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二功能的配置信息。
其中,第二功能用于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使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远程终端接收第一数据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与上行数据传输相对应的是,此时中继终端在配置第二功能后,在中继终端的RLC层实体从远程终端接收到RLC控制PDU后,触发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并且中继终端根据第一接入网设备反馈的RLC状态报告,在该信息中指示已成功传递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RLC SDU的信息。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包,远程终端是否接收成功。
可选的,中继终端的RLC层实体从远程终端接收到RLC控制PDU后,触发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中继终端配置的第二功能,能够配置中继终端只针对一个或多个远程终端反馈的RLC控制PDU,触发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示例性的,在第二功能的配置信息中可以携带远程终端的标识信息。例如,中继终端连接有远程终端A与远程终端B,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配置中继终端只有在接收到远程终端A的RLC控制PDU后触发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S701中,RLC控制PDU可以是RLC状态报告。
S702、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多个数据包。进一步的,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同时发送的多个数据包或者先后发送的多个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数据具备第一标识。第一标识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包都具有对应的编号。示例性地,第一数据包括四个数据包,这些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101、#102、#103。
S703、中继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对第一数据中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包是否已经接收成功。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示例性的,RLC控制PDU可以是RLC状态报告,后续步骤S704-S710以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状态报告中为例,进行介绍。
S704、远程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RLC状态报告。
S705、中继终端在接收到来自远程终端的RLC状态报告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包,远程终端是否接收成功。
S706、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
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RLC层实体向PDCP层实体指示第一数据中已经成功传输到远程终端的数据包的成功传输的指示。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中中继终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以及第二指示信息中远程终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确定第三指示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指示信息中中继终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101、#103,第二指示信息中远程终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则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编号为#100的数据包被远程终端成功接收,并生成包含该数据包对应的第三指示信息。
S707、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三指示信息中远程终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以及第一数据中所包括的每一个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确定第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所对应的编号,没有包含在第三指示信息中远程终端接收成功的数据所对应的编号中,即表明这一部分编号所对应的数据没有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这一部分编号所对应的数据即为第二数据。
示例性地,第三指示信息中远程终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第一数据中所包含的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101、#102、#103,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将第一数据中编号为#101、#102、#103的数据包确定为第二数据。
S708、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既可以通过中继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也可以直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来传输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仍旧不处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则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若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处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则远程终端直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来传输数据;此时,远 程终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接入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后,第二接入网设备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S709、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S710、第二接入网设备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直接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在步骤S708中,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指示远程终端进行PDCP层实体重建立,此时在步骤S709-S710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在步骤S701和S710中,可以有多个中继终端。示例性地,如图7b所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A和中继终端B向远程终端发送下行数据。此时,在步骤S701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会向中继终端A和中继终端B分别发送第二功能的配置信息,为中继终端A配置第二功能A,为中继终端B配置第二功能B。
可以理解的是,在中继终端B被配置第二功能B后,当接收到中继终端A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A后,触发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B,使得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远程终端接收第一数据的结果。其中,第二指示信息B用于使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远程终端接收第一数据的结果,第二指示信息A用于使中继终端B获取远程终端接收第一数据的结果。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下行数据传输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会为中继终端配置第二功能,使得在第一接入网设备确认数据已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RLC层实体才会向PDCP层实体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数据传输成功,并且由此第一接入网设备能够同时获知没有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的数据。当远程终端发生路径切换时,没有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的数据会被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向远程终端发送,不会漏传没有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的数据,避免了数据的丢失。由此实现了relay场景下终端切换时数据的无损传输,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801-S806,可以应用于relay场景中的上行数据传输。
S801、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多个数据包。进一步的,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同时发送的多个数据包或者先后发送的多个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数据具备第一标识。第一标识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包都具有对应的编号。示例性地,第一数据包括四个数据,这些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101、#102、#103。
S802、中继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示例性的,RLC控制PDU可以是RLC状态报告。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和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每一个编号对应的数据,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
S803、第一接入网设备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向远程终端反馈的PDCP状态报告中。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PDCP控制PDU对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承载,以发送至远程终端。示例性的,第二指示信息包括COUNT值,该COUNT值为第一接入网设备连续接收到的PDCP SDU的最高COUNT值,或最高COUNT值加1,并且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数据中的数据包进行更新。示例性地,该COUNT值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接收侧PDCP层实体维护的RX_DELIV参数。RX_DELIV参数是接收侧PDCP层实体维护的一个状态变量,指示第一个还未递交到上层并还在等待接收的PDCP SDU的COUNT值。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周期性的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来自远程终端的请求信息后,向远程终端反馈第二指示信息。其中,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S804、远程终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
可选的,远程终端会维护一个变量,用于记录通过第二指示信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的COUNT值,该变量可以初始化为0,每次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则将该变量更新为第二指示信息中指示的COUNT值。远程终端将该变量记录的COUNT值所对应的PDCP SDU作为第二数据中包含的第一个数据包。示例性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的COUNT值为#101,远程终端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将维护的变量更新为#101,并将#101对应的PDCP SDU作为第二数据中包含的第一个数据包。
S805、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既可以通过中继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也可以直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来传输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仍旧不处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则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若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处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则远程终端直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来传输数据。
S806、远程终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或者,远程终端直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之前,成功传输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将未递交到核心网的数据包转发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中,CONUT值的功能也可以由SN代替。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接入网设备会向远程终端反馈COUNT值或SN,能够令远程终端获知有哪些数据被成功上传至第一接入网设备,并且由此远程终端能够获知没有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的数据。当远程终端发生路径切换时,没有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的数据会被远程终端重新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不会漏传没有成功传输至接 入网设备的数据,避免了数据的丢失。由此实现了relay场景下终端切换时数据的无损传输,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901-S908,可以应用于relay场景中的下行数据传输。
S901、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三功能的配置信息。
其中,第三功能用于远程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包括COUNT值,该COUNT值为第一接入网设备连续接收到的PDCP SDU的最高COUNT值,或最高COUNT值加1,并且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数据中的数据包进行更新。示例性地,该COUNT值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接收侧PDCP层实体维护的RX_DELIV参数。RX_DELIV参数是接收侧PDCP层实体维护的一个状态变量,指示第一个还未递交到上层并还在等待接收的PDCP SDU的COUNT值。
可选的,远程终端可以周期性的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示例性的,第一接入网设备为远程终端配置一个定时器,例如count_feedback_Timer,当远程终端的PDCP层实体接收到第一个下行PDCP PDU时启动该定时器,当定时器超时,远程终端触发生成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然后远程终端重启该定时器count_feedback_Timer;可选的,当该定时器超时,远程终端判断连续接收到的PDCP PDU的最高COUNT值和上一次反馈的值不同,或者还未反馈过COUNT值,才触发生成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然后重启定时器,否则可以直接重启定时器。或者,远程终端在接收到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请求信息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反馈第二指示信息。其中,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S902、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多个数据包。进一步的,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同时发送的多个数据包或者先后发送的多个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数据具备第一标识。第一标识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包都具有对应的编号。示例性地,第一数据包括四个数据包,这些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101、#102、#103。
S903、中继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为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反馈的RLC状态报告。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和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第一数据中每一个编号对应的数据,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
S904、远程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S905、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会维护一个变量,用于记录通过第二指示信息从远程终端接收到的COUNT值,该变量可以初始化为0,每次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则将该变量更新为第二指示信息中指示的COUNT值。第一接入网设备将该变量记录的COUNT值所对应的PDCP SDU作为第二数据中包含的第一个数据包。
示例性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的COUNT值为#101,第一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将维护的变量更新为#101,并将#101对应的PDCP SDU作为第二数据中包含的第一个数据包。
S906、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既可以通过中继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也可以直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来传输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仍旧不处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则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若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处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则远程终端直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来传输数据。
S907、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转发第二数据。
S908、第二接入网设备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直接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中,CONUT值的功能也可以由SN代替。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下行数据传输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会为远程终端配置第三功能,使得远程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反馈COUNT值或SN,能够令第一接入网设备获知有哪些数据被成功上传至远程终端,并且第一接入网设备能够获知没有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的数据。当远程终端发生路径切换时,没有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的数据会被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不会漏传没有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的数据,避免了数据的丢失。由此实现了relay场景下终端切换时数据的无损传输,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01-S1006,可以应用于relay场景中的上行数据传输。
S1001、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四功能的配置信息。
其中,第四功能用于远程终端的RLC层实体在接收到中继终端发送的RLC控制PDU后,延迟第一时长后,再向PDCP层实体发送第一数据传输成功的指示。第一时长具体可以由远程终端根据实际数据传输情况进行设置,或者由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给远程终端。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定时器,如delay_ACK_Indication-Timer,用于控制AM RLC层实体延迟第一时长后,向PDCP层实体发送数据传输成功的指示信息。当远程终端的RLC层实体接收到中继终端反馈的RLC控制PDU后,针对该RLC控制PDU启动定时器,当该定时器超时后,对RLC控制PDU中反馈已经传输成功的数据,远程终端再向PDCP层实体发送数据传输成功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S1001中,RLC控制PDU可以是RLC状态报告,后续步骤S1002-S1006以RLC控制PDU是RLC状态报告为例,进行介绍。
S1002、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多个数据包。进一步的,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同时发送的 多个数据包或者先后发送的多个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数据具备第一标识。第一标识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包都具有对应的编号,该编号即为此数据在RLC层对应的编号。示例性地,第一数据包括四个数据包,这些数据所对应的编号为#100、#101、#102、#103。
S1003、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RLC状态报告。
S1004、远程终端的RLC层实体在第一时长后,向PDCP层实体发送第一数据传输成功的指示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远程终端的RLC层实体在接收到来自中继终端发送的RLC状态报告后,经过第一时长后,再向PDCP层实体指示第一数据中的数据包传输成功的指示信息。通过设置第一时长能够为第一数据在中继终端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传输预留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中继终端可以将第一数据成功传输第一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中继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反馈的RLC状态报告后,在第一时长内,向第一接入网设备重新发送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失败的数据。示例性地,中继终端成功接收编号为#100、#101、#102的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反馈的RLC状态报告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了编号为#100的数据,则在第一时长内,中继终端重新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编号为#101、#102的数据。
S1005、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既可以通过中继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也可以直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来传输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仍旧不处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则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若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处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则远程终端直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来传输数据。
S1006、远程终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其中,第二数据包括远程终端的PDCP层未接收到RLC层指示传输成功的PDCP SDU。
可选的,第二数据包括远程终端的PDCP层未接收到RLC层指示传输成功的第一个PDCP SDU,以及后续连续的PDCP SDU。
可选的,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或者,远程终端直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之前,成功传输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将未递交到核心网的数据包转发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远程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会为远程终端配置第四功能,使得远程终端在接收到来自中继终端的RLC状态报告之后,会在第一时长后,才向PDCP层实体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数据传输成功。为第一数据在中继终端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传输预留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中继终端可以 将第一数据成功传输第一接入网设备。由此,当远程终端发生路径切换后,远程终端从切换前中继终端反馈的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开始,继续上传数据,不会漏传没有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的数据,避免了数据的丢失。由此实现了relay场景下终端切换时数据的无损传输,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101-S1106,可以应用于relay场景中的下行数据传输。
S1101、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多个数据包。进一步的,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同时发送的多个数据包或者先后发送的多个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数据具备第一标识。第一标识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包都具有对应的编号,该编号即为此数据包在RLC层对应的编号。示例性地,第一数据包括四个数据包,这些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101、#102、#103。
可选的,在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后,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RLC控制PDU。示例性的,RLC控制PDU可以是RLC状态报告,后续步骤S1102-S1106以RLC控制PDU是RLC状态报告为例,进行介绍。
S1102、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RLC状态报告。
S1103、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长后,向PDCP层实体发送第一数据传输成功的指示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入网设备的RLC层实体在接收到来自中继终端发送的RLC状态报告后,经过第一时长后,再向PDCP层实体发送第一数据中数据包传输成功的指示信息。通过设置第一时长能够为第一数据在中继终端与远程终端之间的传输预留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中继终端可以将第一数据成功传输远程终端。其中,第一时长具体可以由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实际数据传输情况进行设置,或者由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并通过集中式单元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之间传输的F1接口消息通知给DU。
可选的,中继终端在接收到远程终端反馈的RLC状态报告后,在第一时长内,向远程终端重新发送远程终端接收失败的数据。示例性地,中继终端成功接收编号为#100、#101、#102的数据,远程终端反馈的RLC状态报告指示远程终端成功接收了编号为#100的数据,则在第一时长内,中继终端重新向远程终端发送编号为#101、#102的数据。
S1104、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既可以通过中继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也可以直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来传输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仍旧不处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则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若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处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则远程终端直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来传输数据。
S1105、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其中,第二数据包括远程终端的PDCP层未接收到RLC层指示传输成功的PDCP SDU。
可选的,第二数据包括远程终端的PDCP层未接收到RLC层指示传输成功的第一个PDCP SDU,以及后续连续的PDCP SDU。
S1106、第二接入网设备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直接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来自中继终端的RLC状态报告之后,会在第一时长后,才向PDCP层实体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数据传输成功。为第一数据在中继终端与远程终端之间的传输预留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中继终端可以将第一数据成功传输远程终端。当远程终端发生路径切换后,第二接入网设备从切换前中继终端反馈的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开始,继续上传数据,不会漏传没有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的数据,避免了数据的丢失。由此实现了relay场景下终端切换时数据的无损传输,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201-S1206,可以应用于relay场景中的上行数据传输。
S1201、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多个数据包。进一步的,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同时发送的多个数据包或者先后发送的多个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数据具备第一标识。第一标识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包都具有对应的编号,该编号即为此数据在RLC层对应的编号。示例性地,第一数据包括四个数据包,这些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101、#102、#103。
可选的,在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后,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RLC控制PDU。示例性的,RLC控制PDU可以是RLC状态报告,后续步骤S1202-S1206以RLC控制PDU是RLC状态报告为例,进行介绍。
S1202、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RLC状态报告。
S1203、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既可以通过中继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也可以直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来传输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仍旧不处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则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若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处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则远程终端直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来传输数据。
S1204、第二接入网设备向远程终端发送PDCP状态报告。
S1205、远程终端确定第二数据。
可选的,远程终端将PDCP状态报告中指示的未成功传输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 据确定为第二数据。
可选的,远程终端将PDCP状态报告中指示的未成功传输至第一接入网设备,且在切换完成后也未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数据包确定为第二数据。
S1206、远程终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或者,远程终端直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之前,成功传输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第二接入网设备能够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请求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该数据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中,CONUT值的功能也可以由SN代替。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远程终端直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此时,第二数据还包括第一个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的COUNT或SN值之前的M个COUNT或SN值的数据包所对应的PDCP SDU。其中,M的大小由远程终端确定。
示例性的,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对应的COUNT值为#101、#102、#103,则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远程终端直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CONUT值为#98、#99、#100、#101、#102、#103的数据包对应的PDCP SDU。
可以理解的是,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远程终端直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由远程终端确定的第二数据,无需第二接网设备额外再反馈第一数据的传输结果,从而减少了远程终端与第二接网设备之间的信令交互,节约了网络资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远程终端发生路径切换后,远程终端根据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PDCP报告获知未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重新发送,不会漏传没有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的数据,避免了数据的丢失。由此实现了relay场景下终端切换时数据的无损传输,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301-S1308,可以应用于relay场景中的下行数据传输。
S1301、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多个数据。进一步的,第一数据可以包括同时发送的多个数据或者先后发送的多个数据。
可选的,第一数据具备第一标识。第一标识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的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具有对应的编号,该编号即为此数据在RLC层对应的编号。示例性地,第一数据包括四个数据包,这些数据包所对应的编号为#100、#101、#102、#103。
可选的,在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后,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RLC控制PDU。示例性的,RLC控制PDU可以是RLC状态报告,后续步骤S1302-S1308以RLC控制PDU是RLC状态报告为例,进行介绍。
S1302、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RLC状态报告。
S1303、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既可以通过中继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也可以直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来传输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仍旧不处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则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若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处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则远程终端直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连接来传输数据。
S1304、远程终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PDCP状态报告。
S1305、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二数据。
可选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将PDCP状态报告中指示的未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的数据确定为第二数据。
可选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将PDCP状态报告中指示的未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且在切换完成后也未发送给远程终端的数据包确定为第二数据。
S1306、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请求。
其中,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PDCP SDU和COUNT值。
可选的,第一请求可以包含数据无线承载的标识DRB ID,和/或数据转发的隧道端点标识等信息。
可选的,第一请求可以包括远程终端发送的PDCP状态报告中包含的信息。
S1307、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PDCP SDU和COUNT值。
S1308、第二接入网设备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直接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中,CONUT值的功能也可以由SN代替。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第一接入网设备直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此时,第二数据还包括第一个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的COUNT或SN值之前的N个COUNT或SN值的数据包所对应的PDCP SDU。其中,N的大小由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
示例性的,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对应的COUNT值为#101、#102、#103,则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第一接入网设备直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CONUT值为#98、#99、#100、#101、#102、#103的数据包对应的PDCP SDU。
可以理解的是,在远程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第一接入网设备直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由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的第二数据,避免了第二接网设备额外再发送请求消息来请求转发数据包,从而减少了第一接入网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信令交互,节约了网络资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远程终端发生路径切换后,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远程终端发送的PDCP报告获知未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的数据,并请求第一接入网设备转发这 些数据的PDCP SDU和COUNT值或SN,之后,将这些数据重新向远程终端发送,不会漏传没有成功传输至远程终端的数据,避免了数据的丢失。由此实现了relay场景下终端切换时数据的无损传输,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选择相应图示中的部分步骤进行实施,还可以调整图示中步骤的顺序进行实施,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应理解,执行图示中的部分步骤或调整步骤的顺序进行具体实施,均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上述主要从方法步骤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计算机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计算机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以上结合图4-图13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以下结合图14-图17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
示例性地,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通信装置1400包括:接收模块1401、处理模块1402和发送模块1403。为了便于说明,图14仅示出了该通信装置的主要部件。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401,用于接收来自中继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
接收模块1401,还用于接收第二指示信息。
处理模块1402,用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接收到的数据。
发送模块1403,用于向中继终端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
可选的,接收模块140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功能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图14中的发送模块1403用于向中继终端或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远程终端未接收到的数据。
可选的,发送模块1403,还用于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二功能的配置信息。
此外,图14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的 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通信装置1500包括:发送模块1501。为了便于说明,图15仅示出了该通信装置的主要部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1501,用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1501,还用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1501,还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通信装置1500还包括接收模块1502(图15中以虚线示出):接收模块150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的,发送模块1501,还用于向远程终端发送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的,接收模块1502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三功能的配置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15中的发送模块1501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1501,还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1501,还用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的,接收模块1502,用于接收来自远程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的,发送模块1501,还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来自远程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的,接收模块1502,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功能的配置信息。
此外,图15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通信装置1600包括:发送模块1601和接收模块1602。为了便于说明,图16仅示出了该通信装置的主要部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1601,用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接收模块1602,用于接收来自中继终端或远程终端的第二数据。
可选的,发送模块1601,还用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功能的配置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16中的发送模块1601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接收模块1602,用于接收中继终端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
此外,图16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如图17所示,通信装置1700可以包括处理器1701。可选地,通信装置1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702和/或收发器1703。其中,处 理器1701与存储器1702和收发器1703耦合,如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下面结合图17对通信装置17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其中,处理器1701是通信装置170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1701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可选地,处理器17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7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702内的数据,执行通信装置1700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1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1700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其中,所述存储器17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1701来控制执行,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存储器17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通信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通信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通信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1702可以和处理器17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通信装置1700的输入/输出端口(图17中未示出)与处理器17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收发器1703,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装置1700为终端设备,收发器1703可以用于与网络设备通信,或者与另一个终端设备通信。又例如,通信装置1700为网络设备,收发器1703可以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或者与另一个网络设备通信。
可选地,收发器1703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图17中未单独示出)。其中,接收器用于实现接收功能,发送器用于实现发送功能。
可选地,收发器1703可以和处理器17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通信装置1700的输入/输出端口(图17中未示出)与处理器17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17中示出的通信装置17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通信装置的限定,实际的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 同的部件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4)

  1.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远程终端接收来自中继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
    所述远程终端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收到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接收到的数据;
    所述远程终端向所述中继终端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包括:
    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远程终端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所述远程终端向所述中继终端或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来自于所述中继终端或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无线链路控制RLC控制协议数据单元PDU中;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编号;
    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远程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功能用于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数据。
  9.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中继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发送至远程终端的数据;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 远程终端是否收到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远程终端未接收到的数据;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所述中继终端或所述远程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远程终端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所述中继终端或所述远程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来自于所述中继终端或所述远程终端。
  13. 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每一个所述计数值或序列号对应的数据,所述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编号;
    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15. 根据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二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能用于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数据。
  18.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
    所述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收到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中继终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接收到的数据。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远程终端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远程终端的所述第二数据。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中继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远程终端发送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21. 根据权利要求18-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编号;
    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23. 根据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中继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三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功能用于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远程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4.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发送至远程终端的数据;
    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远程终端是否收到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远程终端未接收到的数据。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远程终端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远程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26. 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中继终端接收来自所述远程终端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远程终端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27. 根据权利要求24-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 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编号;
    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29. 根据权利要求24-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中继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能用于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30.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收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
    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中继终端或所述远程终端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接收到的数据。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远程终端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中继终端或所述远程终端的所述第二数据。
  32. 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COUNT值或SN。
  34. 根据权利要求30-3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远程终端发送第一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功能用于所述远程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
  35.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远程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远程终端是否收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发送至所述远程终端的数据;
    所述远程终端接收中继终端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远程终端未接收到的数据。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远程终端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后,所述远程终端接收来自所述中继终端或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
  37. 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38.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COUNT值或SN。
  39.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中继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收到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接收到的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中继终端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40.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数据。
  41. 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来自于所述中继终端或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
  42. 根据权利要求39-41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无线链路控制RLC控制协议数据单元PDU中;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43.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编号;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44. 根据权利要求39-43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功能用于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
  45. 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数据。
  46.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中继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发送至远程终端的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远程终端是否收到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远程终端未接收到的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中继终端或所述远程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47. 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远程终端未接收到的数据。
  48. 根据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来自于所述中继终端或所述远程终端。
  49. 根据权利要求46-4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每一个所述计数值或序列号对应的数据,所述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
  50. 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编号;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51. 根据权利要求46-50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二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能用于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52. 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
  53. 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数据。
  54.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收到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接收到的数据。
  55. 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远程终端发送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56. 根据权利要求54或5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57. 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编号;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58. 根据权利要求54-5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三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功能用于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远程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59.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已收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发送至远程终端的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远程终端是否收到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远程终端未接收到的数据。
  60. 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远程终端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远程终端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61. 根据权利要求59或6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RLC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所述第一数据的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中继终端是否接收成功;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62. 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编号;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计数COUNT值或序列号SN。
  63. 根据权利要求59-6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功能的配置信息;其 中,所述第二功能用于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64.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远程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收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中继终端或所述远程终端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接收到的数据。
  65. 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66. 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COUNT值或SN。
  67. 根据权利要求64-6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远程终端发送第一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功能用于所述远程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到的数据。
  68.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远程终端是否收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发送至所述远程终端的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中继终端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远程终端未接收到的数据。
  69. 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PDCP控制PDU中;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接收成功。
  70. 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COUNT值或SN。
  71.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3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72.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3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73.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 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3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74. 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2080103719.1A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4912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18492 WO2022061913A1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1219A true CN116491219A (zh) 2023-07-25

Family

ID=80846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3719.1A Pending CN116491219A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07871A4 (zh)
CN (1) CN116491219A (zh)
WO (1) WO20220619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8680B (zh) * 2023-12-26 2024-03-15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基于物联管理平台的终端数据流传输远程控制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1881A1 (en) * 2017-03-22 2018-09-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Data forwarding support
CN114189901A (zh) * 2017-05-05 2022-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接收状态报告方法及装置
WO2019137443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586765B (zh) * 2019-02-15 2023-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07871A4 (en) 2023-10-25
EP4207871A1 (en) 2023-07-05
WO2022061913A1 (zh) 2022-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2400B2 (en) Enhancement of PDCP status report
US20200015147A1 (e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adaptation layer status report
KR101557479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오프로드 포인트 장치, 사용자 단말 및 시스템
AU2017424739B2 (en) Switching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402341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中继节点的方法
WO2019059836A1 (en) METHODS AND UNITS IN A NETWORK NODE FOR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WITH A WIRELESS DEVICE
CN111148163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170367A (zh) 用于切换网络设备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506404A (zh) 一种数据接收状态报告方法及装置
KR20210113591A (ko) 데이터 흐름 처리 방법,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CN110972215B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基站
AU2018402241B2 (en) Relay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y node
CN108964945B (zh)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6491166A (zh) 通信配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543217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JPWO2018127985A1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EP432937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543116B (zh) 中继网络中节点间转发数据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CN11649121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518401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115360B (zh) 无线通信方法、通信设备、芯片和通信系统
CN112514454A (zh) 切换网络的方法、网络节点、芯片和通信系统
CN11158676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20886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25050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