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1081A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1081A
CN116491081A CN202080106765.7A CN202080106765A CN116491081A CN 116491081 A CN116491081 A CN 116491081A CN 202080106765 A CN202080106765 A CN 202080106765A CN 116491081 A CN116491081 A CN 116491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rs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ort
mode suppo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67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传力
宋健
铁晓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91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10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8Diversity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with predefined switching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9Allocation based on distance 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5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channel conditions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7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data requirements 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包括: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提升SRS资源分配的灵活性和以及SRS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业务层出不穷,不同业务对资源的需求也不同,这就要求在未来无线网络中各种业务要能够更加高效地使用有限的信道资源。在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和5G新无线技术(new radio,简称NR)系统中,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简称SRS)是很重要的上行信号。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与基站建立连接后,基站可以为UE分配SRS资源,然后通过UE发送的SRS来估计上行信道质量。特别的,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基于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基站还可根据UE发送的SRS估计下行信道质量,进而进行下行波束赋形。由于无线通信信道的时变特征,若当前配置的周期发送的SRS或半静态发送的SRS的发送周期越长,则SRS信噪比会越弱,进而影响用户的信道估计及吞吐率,但是发送周期越短,则SRS资源不足以给每个用户都分配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每个小区内用户理论上可使用的SRS资源范围是有限的,基站在为小区内的用户分配SRS资源的时候,往往仅考虑用户接入时上报的能力指示信息和基站资源现状,为用户分配可使用的SRS资源范围内尚未分配的SRS资源。这种仅在用户接入时进行一次性分配的方式对于SRS资源使用的灵活性和利用效率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网络,以解决SRS资源有限,分配不灵活,利用效率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可包括:
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
在终端完成接入之后,可以根据自身的状态或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的触发终端向基站发送指示信息,告知终端当前的能力或终端当前对SRS资源的需求,从而使得基站可以动态调整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从而提升了SRS资源分配的灵活性以及SRS资源的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确定满足预设条件,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以使得网络设备减少为所述终端分配的SRS资源;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终端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所述终端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所述终端的至少一根天线发生故障。
当终端满足上述预设条件时,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使得基站可以获知终端的状态,对于能力或者需求降低的终端,可以动态的减少SRS资源的分配,从而可以扩展基站的用户容量,利于新接入的终端获得足够的SRS资源,提升了SRS分配的灵活性和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网络设备侧分配SRS资源的算法为固定的一种,例如,网络设备根据终端上报的最大天线切换能力来进行SRS资源分配,那么在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小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网络设备侧分配SRS资源的算法有多种,那么为了确保网络设备减少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则在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小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均小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从而使得网络设备无论采用何种分配SRS资源的算法,在其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都会为减少分配给终端的SRS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确定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以使得网络设备增加为所述终端分配的SRS资源;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终端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所述终端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所述终端的至少一根天线发生故障;
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时间低于预设时间。
当终端不满足上述预设条件时,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使得基站可以获知终端的状态,对于能力或者需求提升或恢复的终端,可以动态的增加SRS资源的分配,从而可以提升终端的吞吐量和通信质量,提升了SRS分配的灵活性和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网络设备侧分配SRS资源的算法固定,例如,网络设 备根据终端上报的最大天线切换能力来进行SRS资源分配,那么在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大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网络设备侧分配SRS资源的算法有多种,那么为了确保网络设备增加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则在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小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均大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从而使得网络设备无论采用何种分配SRS资源的算法,在其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都会为增加分配给终端的SRS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户设备辅助信息中或过热保护信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的大小与SRS资源的数目以及SRS资源的端口数有关。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可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小于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SRS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 应的最大SRS资源小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大于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SRS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大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户设备辅助信息中或过热保护信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的大小于SRS资源的数目以及SRS资源的端口数有关。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
收发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通信装置确定满足预设条件,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通信装置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所述通信装置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一根天线发生故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小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通信装置确定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通信装置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所述通信装置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一根天线发生故障;
所述通信装置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时间低于预设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大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户设备辅助信息中或过热保护信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的大小与SRS资源的数目以及SRS资源的端口数有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为一个终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本申请提供的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方面中终端行为的功能,其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方面所描述的步骤或功能相对应的部件(means)。所述步骤或功能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硬件(如电路)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来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通信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相应的功能。例如,当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终端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支持所述装置与其他设备通信,实现接收和/或发送功能。例如,向基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及接收基站发送的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等。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
所述装置可以为智能终端或者可穿戴设备等,所述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收发电路。可选的,所述收发器也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所述装置还可以为通信芯片。所述通信单元可以为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终端完成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可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 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发送给所述终端的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小于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SRS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小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大于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SRS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收发单元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大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户设备辅助信息中或过热保护信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的大小于SRS资源的数目以及SRS资源的端口数有关。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本申请提供的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方面中网络设备行为的功能,其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方面所描述的步骤或功能相对应的部件(means)。所述步骤或功能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硬件(如电路)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来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通信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相应的功能。例如,根据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支持所述装置与其他设备通信,实现接收和/或发送功能。例如,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以及向终端发送所述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等。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 保存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
所述装置可以为基站等,所述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收发电路。可选的,所述收发器也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所述装置还可以为通信芯片。所述通信单元可以为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完成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的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以LTE系统或NR系统来进行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方式同样可适用于现有的其他通信系统以及未来更高级别如6G、7G的通信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不作任何限定。
请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其中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和通信装置,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中以网络设备为基站10、通信装置为终端20进行举例说明,在该架构下,可以包括基站10和至少一个终端20。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扇区与终端通信连接的设备。网络设备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包括IP网络。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技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或者还可以是无线局域(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中继站,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例如可以连接5G核心网设备的基站,传输与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简称TRP),集中式处理单元(Centralized Unit,简称CU),分布式处理单元(Distributed Unit,简称DU)等。此处不做限定。
以网络设备为基站为例,基站10可以是NR基站(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简称eNB)、节点B(Node B,简称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简称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简称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简称BBU)等。其也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之为基站收发机、无线基站、无线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 Sub system,简称BSS)或者一些其它适当的术语。其是网络侧一种用于发射信号或接收信号的实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10可以接收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根据总体SRS资源的使用现状和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来进行决策,确定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
终端20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其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其又可以称为用户终端、终端设备、接入终端设备、车载终端、工业控制终端、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 备、UE终端设备、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终端也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等。其具体形式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车载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可穿戴终端设备等。其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信号或发射信号的实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20可以向基站10发送指示信息,告知基站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在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而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的大小与SRS资源的数目以及SRS资源的端口数有关。从而使得基站可以获知到终端当前的能力,动态调整SRS资源的分配。
为了描述简便,本申请实施例仅示出了一个终端20,在实际场景中,终端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一些终端还可以作为中转设备,可以为另外一些终端中转消息,且终端与终端之间还可以组成用户组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任何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2-图8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及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201,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
S202,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
在步骤S201中,当终端接入基站之后,终端的工作状态可能是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也可能是动态变化的。这样,导致终端对SRS资源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例如,随着终端的工作时长的不断延续,终端的电量会逐步降低,当降低到某个电量阈值时终端可以进入节能模式,此时终端对SRS资源的需求也可能相应的降低,而当终端充电,电量恢复到电量阈值之上,此时终端对SRS资源的需求也可能相应的升高。因此,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来通知基站,终端当前对SRS资源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在初始接入时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可以通过supportedSRS-TxPortSwitch信元来指示。例如其用于指示天线切换能力的字段可以是:t1r1-t1r2、t1r1-t1r2-t1r4、t1r1-t1r2-t2r2-t2r4、t1r1-t1r2-t2r2-t1r4-t2r4、t1r1-t2r2、t1r1-t2r2-t4r4等,当该字段为t1r1-t1r2时,表示终端支持t1r1和t1r2两种天线切换能力。t1r1代表终端支持1发1收的天线切换能力,t1r2表示终端支持1发2收的天线切换能力。
当supportedSRS-TxPortSwitch信元中的字段为notsupport时,表示终端不支持天线切换(antenna switching,简称AS)类型的SRS。
当终端确定满足预设条件时,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便于基站根据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来动态调整SRS资源的分配。例如,终端可以通过ReducedMaxSrs-TxPortSwitch信元或IncreasedMaxSrs-TxPortSwitch上报更新的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以使得基站对应的减少SRS资源的分配或增加SRS资源的分 配。
示例性的,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可以理解为基站为了使得终端工作在某种天线切换能力时,为该终端分配的SRS资源,该SRS资源可以包括n个SRS资源,n个SRS资源中的每个SRS资源可以对应m个端口,所以,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的大小可以按照n乘以m(n*m)的乘积来衡量,乘积越大,该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越大。
示例性的,天线切换能力与SRS资源对应,即当终端工作在某种天线切换能力时,基站可以为终端分配与该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的大小与SRS资源的数目以及SRS资源的端口数有关。通常基站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的个数n和每个SRS资源的端口数m,该n和m所对应的终端的天线切换能力t xr y必须属于更新的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的其中一种。一般来说,m=x,n=y/x。例如终端更新的天线切换能力为t1r2,则按照此能力分配的SRS的AS资源的个数n等于2,每个SRS资源的发送端口数等于1。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在初始接入时可以向基站上报终端支持的码本(code book,简称CB)类型SRS的最大上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MIMO)层数,例如可以通过maxNumberMIMO-LayersCB-PUSCH信元上报初始的终端支持的CB类型SRS的最大上行MIMO层数,maxNumberMIMO-LayersCB-PUSCH可能取值如下:
oneLayer,twoLayers,fourLayers。oneLayer表示终端支持的最大上行MIMO层数为1层,twoLayers表示终端支持的最大上行MIMO层数为2层,fourLayers表示终端支持的最大上行MIMO层数为4层。当终端确定满足预设条件时,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便于基站根据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来动态调整SRS资源的分配。例如,终端可以通过ReducedMaxMIMO-Layers信元或IncreasedMaxMIMO-Layers上报更新的终端支持的最大上行MIMO层数,以使得基站对应的减少SRS资源的分配或增加SRS资源的分配。
其中,若基站为终端分配的CB类型SRS资源的端口数为m,该m小于等于终端支持的最大上行MIMO层数。一般来说,基站会给终端分配一个CB类型的SRS资源,即n=1。假设终端支持的最大上行MIMO层数为twoLayers,则基站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的端口数m为1或者2。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在初始接入时可以向基站上报终端支持的非码本(non code book,简称nonCB)类型SRS的最大上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MIMO)层数,例如可以通过maxNumberMIMO-LayersNonCB-PUSCH信元上报初始的终端支持的CB类型SRS的最大上行MIMO层数,maxNumberMIMO-LayersNonCB-PUSCH可能取值如下:
oneLayer,twoLayers,fourLayers。oneLayer表示终端支持的最大上行MIMO层数为1层,twoLayers表示终端支持的最大上行MIMO层数为2层,fourLayers表示终端支持的最大上行MIMO层数为4层。当终端确定满足预设条件时,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便于基站根据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来动态调整SRS资源的分配。例如,终端可以通过ReducedMaxMIMO-Layers信元或IncreasedMaxMIMO-Layers上报更新的终端支持的最大上行MIMO层数,以使得基站对应的减少SRS资源的分配或增加SRS资源的分配。
其中,若基站为终端分配的nonCB类型SRS资源的端口数为m,该m小于等于终端支 持的最大上行MIMO层数。一般来说,基站会给终端分配一个nonCB类型的SRS资源,即n=1。假设终端支持的最大上行MIMO层数为twoLayers,则基站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的端口数m为1或者2。
上述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根据终端支持的SRS类型独立进行,本申请实施例不作任何限定。
在上述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还可以在初始接入时通过maxNumberSRS-Ports-PerResource上报初始的终端能够支持的单个SRS资源对应的最大端口数,maxNumberSRS-Ports-PerResource的可能取值如下:
1,2,4。
当终端确定满足预设条件时,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便于基站根据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来动态调整SRS资源的分配。例如,终端可以通过reducedmaxNumberSRS-Ports-PerResource或IncreasedmaxNumberSRS-Ports-PerResource上报更新的UE能够支持的单个SRS资源对应的最大端口数。以使得基站对应的减少SRS资源的分配或增加SRS资源的分配。
若基站为终端分配的单个任一类型的SRS资源的端口数为m,该m小于等于终端能够支持的单个SRS资源对应的最大端口数。
通常,端口数为2的SRS占用的资源比端口数为1的SRS占用的资源大。但是2个端口数为1的SRS占用的资源和1个端口数为2的SRS占用的资源可以相同。可选地,基站可以定义2个端口数为1的SRS占用的资源比1个端口数为2的SRS占用的资源大。例如资源占用数以t1r1小于t1r2小于t2r2小于t2r4的顺序排序。基站可以灵活的按照终端上报的能力和网络侧SRS资源现状,动态的自适应分配SRS资源,以实现提升SRS资源分配的灵活性及利用率的目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用户设备辅助信息(UE Assistance Information)中或过热保护信息(Overheating Assistance)中。
在终端完成接入之后,可以根据自身的状态或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的触发终端向基站发送指示信息,告知终端当前的能力或终端当前对SRS资源的需求,从而使得基站可以动态调整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从而提升了SRS资源分配的灵活性以及SRS资源的利用率。
由于终端的工作状态可能由正常变为非正常,也可能由非正常变为正常,因此对于SRS资源的动态调整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下面结合图3和图4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301,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S302,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第一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
S303,所述终端基于第一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分配的SRS资源发送SRS。
S304,若所述终端确定满足预设条件,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此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减少终端的SRS资源。
由于基站为终端分配SRS资源的算法可以有很多种,因此为了实现减少终端的SRS资源的目的,针对不同的分配SRS资源的算法,可以采用如下不同的方法来实现:
当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最大的天线切换能力为终端分配SRS资源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SRS资源小于所述第一SRS资源。此时,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可以相应的减少。
当然基站为终端分配SRS资源的算法还有很多种,例如基站可根据终端上报的最大的天线切换能力为终端分配SRS资源,也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多种天线切换能力的中间值或均值为终端分配SRS资源,还可以根据终端的业务类型如大流量业务/小流量业务、高速业务/低速业务等为终端分配SRS资源。这时,为了确保基站减少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的SRS资源均小于所述第一SRS资源。从而使得网络设备无论采用何种分配SRS资源的算法,在其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都会为减少分配给终端的SRS资源。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终端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此处预设温度可以为一个值,也可以为多个值,对应的SRS资源的调整也可以分为多个层级。例如终端温度达到40度时,减少SRS资源的分配,达到60度时,可以进一步减少SRS资源的分配。当温度降低时,SRS资源的调整同样可以分为多个层级。
所述终端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此处预设温度可以为一个值,也可以为多个值,对应的SRS资源的调整也可以分为多个层级。例如终端电量降低到20%时,减少SRS资源的分配,降低到5%度时,可以进一步减少SRS资源的分配。当电量升高时,SRS资源的调整同样可以分为多个层级。
所述终端的至少一根天线发生故障。此处可以根据发生故障的天线数目将对应的SRS资源的调整分为多个层级。例如发生故障的天线为1根时,减少SRS资源的分配,发生故障的天线为2根时,可以进一步减少SRS资源的分配。当发生故障的天线恢复正常时,也可以根据恢复正常的天线的根数将SRS资源的调整分为多个层级。
S305,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第二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二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小于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SRS资源。
例如,对于支持t1r1、t2r2和t2r4天线切换能力的AS类型SRS用户,若基站起始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对应的天线切换能力为t2r4(即2个SRS资源,每个SRS资源对应的端口数为4),之后可以在终端满足上述预设条件时调整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例如,调整后的SRS资源对应的天线切换能力为2t2r(即1个SRS资源,该SRS资源对应的端口数为2)或者1T1R(即1个SRS资源,该SRS资源对应的ports数为1)。
对于CB类型SRS用户,若基站起始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的端口数为4,之后可以在终端满足上述预设条件时调整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例如,调整后的SRS资源的端口数为2或者的端口数为1。
对于nonCB类型SRS用户,若基站起始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的端口数为4,之后可以在终端满足上述预设条件时调整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例如,调整后的SRS资源的端口数为2或者端口数为1。
通过上述的调整方式,可以实现对于能力或者需求降低的终端,动态的减少SRS资源的分配,从而可以扩展基站的用户容量,利于新接入的终端获得足够的SRS资源,提升了SRS分配的灵活性和利用率。
请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401,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S402,若原来满足预设条件的终端确定当前已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此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增加终端的SRS资源。
由于基站为终端分配SRS资源的算法可以有很多种,因此为了实现增加终端的SRS资源的目的,针对不同的分配SRS资源的算法,可以采用如下不同的方法来实现:
当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最大的天线切换能力为终端分配SRS资源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SRS资源大于所述第一SRS资源。此时,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可以相应的增加。
当然基站为终端分配SRS资源的算法还有很多种,例如基站可根据终端上报的最大的天线切换能力为终端分配SRS资源,也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多种天线切换能力的中间值或均值为终端分配SRS资源,还可以根据终端的业务类型如大流量业务/小流量业务、高速业务/低速业务等为终端分配SRS资源。这时,为了确保基站增加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的SRS资源均大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从而使得网络设备无论采用何种分配SRS资源的算法,在其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都会为增加分配给终端的SRS资源。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终端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所述终端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所述终端的至少一根天线发生故障;
所述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的时间低于预设时间。此处预设时间可以为一个值,也可以为多个值,对应的SRS资源的调整也可以分为多个层级。
S403,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基站在所述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大于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SRS资源。
例如,对于支持t1r1和t2r2天线切换能力的AS类型SRS用户,若基站起始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对应的天线切换能力为t2r2(即1个SRS资源,每个SRS资源对应的端口数为2),之后可以在终端不满足上述预设条件时调整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例如,调整后的SRS资源对应的天线切换能力为2t4r(即2个SRS资源,该SRS资源对应的端口数为4)。
对于CB类型SRS用户,若基站起始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的端口数为1,之后可以在终端不满足上述预设条件时调整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例如,调整后的SRS资源的端口数为2或者的端口数为4。
对于nonCB类型SRS用户,若基站起始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的端口数为1,之后可以在终端不满足上述预设条件时调整为终端分配的SRS资源。例如,调整后的SRS资源的端口数为2或者端口数为4。
通过上述的调整方式,可以实现对于能力或者需求提升或恢复的终端,可以动态的增加SRS资源的分配,从而可以提升终端的吞吐量和通信质量,提升了SRS分配的灵活性和利用率。
当终端再次满足上述的预设条件时,可以参照图3所述实施例中的步骤,再次发送指示信息,以使得基站减少SRS资源的分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图3和图4所述的实施例中,通常在终端能力降低时减少SRS资源的分配,在终端能力提升时增加SRS资源的分配,在其他的一些通信场景如卫星通信场景中,为了确保终端通信的质量和通信的正常进行,也可以在终端能力降低时增加SRS资源的分配,本申请实施例不作任何限定。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式除了用于动态调整SRS资源的分配之外,也可以根据终端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其他资源的分配,本申请实施例同样不作任何限定。
请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包括:
处理单元100,用于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
收发单元200,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200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通信装置确定满足预设条件,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通信装置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所述通信装置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一根天线发生故障。
可选地,在所述收发单元200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收发单元200还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小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200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通信装置确定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通信装置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所述通信装置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一根天线发生故障;
所述通信装置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时间低于预设时间。
可选地,在所述收发单元200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大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户设备辅助信息中或过热保护信息中。
可选地,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的大小与SRS资源的数目以及SRS资源的端口数有关。
可选地,所述通信装置为一个终端。所述网络设备为基站。
请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和收发器130。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和收发器130通过总线140连接,该存储器1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20存储的指令,以实现如上图2-图4对应的方法中终端执行的步骤。
处理器1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2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130接收和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中终端执行的步骤。所述存储器120可以集成在所述处理器110中,也可以与所述处理器110分开设置。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收发器130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处理器110可以考虑通过专用处理芯片、处理电路、处理器或者通用芯片实现。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考虑使用通用计算机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 端。即将实现处理器110,收发器130功能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120中,通用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120中的代码来实现处理器110,收发器130的功能。
该通信装置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终端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侧的方法。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侧的方法。
请参见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组成示意图;包括:
收发单元300,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
处理单元40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发送给所述终端的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300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小于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SRS资源。
可选地,在所述收发单元300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收发单元300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小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大于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SRS资源。
可选地,在所述收发单元300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收发单元300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大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户设备辅助信息中或过热保护信息中。
可选地,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的大小于SRS资源的数目以及SRS资源的端口数有关。
请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组成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存储器220和收发器230。处理器210、存储器220和收发器230通过总线240连接,该存储器2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2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220存储的指令,以实现如上图2-图4对应的方法中基站执行的步骤。
处理器2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22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230接收和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中基站执行的步骤。所述存储器220可以集成在所述处理器210中,也可以与所述处理器210分开设置。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收发器230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处理器20可以考虑通过专用处理芯片、处理电路、处理器或者通用芯片实现。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考虑使用通用计算机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即将实现处理器210,收发器230功能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220中,通用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220中的代码来实现处理器210,收发器230的功能。
该网络设备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基站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基站侧的方法。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基站侧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前述的通信终端和网络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6和图8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控制器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还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简称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简称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该总线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
还应理解,本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简称ILB)和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 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8)

  1.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确定满足预设条件,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终端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所述终端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所述终端的至少一根天线发生故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小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确定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终端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所述终端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所述终端的至少一根天线发生故障;
    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时间低于预设时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大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6. 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户设备辅助信息中或过热保护信息中。
  7. 根据权利要求3、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的大小与SRS资源的数目以及SRS资源的端口数有关。
  8.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分配给所述终端的SRS资源的配置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小于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SRS资源。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小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大于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SRS资源。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大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13. 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户设备辅助信息中或过热保护信息中。
  14. 根据权利要求10、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的大小于SRS资源的数目以及SRS资源的端口数有关。
  15.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
    收发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天线切 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通信装置确定满足预设条件,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通信装置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所述通信装置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一根天线发生故障。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小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通信装置确定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通信装置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所述通信装置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
    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一根天线发生故障;
    所述通信装置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时间低于预设时间。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通信装置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大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20. 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户设备辅助信息中或过热保护信息中。
  21. 根据权利要求17、19或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的大小与SRS资源的数目以及SRS资源的端口数有关。
  22. 如权利要求15-21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一个终端。
  23.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更新的所述终 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生成发送给所述终端的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小于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SRS资源。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小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26.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天线切换类型SRS资源配置信息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SRS资源大于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SRS资源。
  27.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包括的所述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分别对应有SRS资源,其中最大的SRS资源为第一SRS资源;
    所述更新的所述终端支持的SRS发送端口切换模式中包括的至少一种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最大SRS资源大于所述第一SRS资源。
  28. 根据权利要求24-2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用户设备辅助信息中或过热保护信息中。
  29. 根据权利要求25、27或2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天线切换能力对应的SRS资源的大小于SRS资源的数目以及SRS资源的端口数有关。
  30.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 的方法。
  33.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 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5-2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和如权利要求23-29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或者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装置和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装置;或者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通信装置和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通信装置。
  35.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6.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7.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80106765.7A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网络设备 Pending CN1164910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32940 WO2022110217A1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1081A true CN116491081A (zh) 2023-07-25

Family

ID=81753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6765.7A Pending CN116491081A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28359A4 (zh)
CN (1) CN116491081A (zh)
WO (1) WO20221102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528A1 (zh) * 2022-07-14 2024-01-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端口切换、端口切换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17528492A (zh) * 2022-07-29 2024-0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能力上报方法、装置、反向散射设备及第一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38529B2 (en) * 2018-02-14 2021-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antenna switching in scheduled entities having at least four antennas
CN110650485B (zh) * 2018-06-26 2021-02-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srs的天线切换传输方式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0848209B2 (en) * 2018-10-09 2020-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switching capability and configuration
CN111757477B (zh) * 2019-03-28 2024-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能力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7676863A (zh) * 2019-03-28 2024-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srs能力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998793A4 (en) * 2019-07-10 2023-03-29 Ntt Docomo,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CN111262679A (zh) * 2020-01-17 2020-06-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Srs资源的配置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28359A1 (en) 2023-08-16
EP4228359A4 (en) 2023-11-29
WO2022110217A1 (zh) 2022-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1076B2 (en)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EP3691212B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JP7206263B2 (ja) 情報伝送方法、端末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EP397766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codebook subset, and user equipment
CN111226351B (zh) 一种广播波束域调整方法及装置
US20190159073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KR102346979B1 (ko) 빔 관리 방법,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단말기
EP4258581A2 (en) Direct 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6491081A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网络设备
KR102535608B1 (ko)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1919472B (zh) 用于bwp的随机接入响应
US2022027275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469125A (zh)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US11147077B2 (e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for scheduling resources
EP4181564A1 (en) Flow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EP3678398A1 (en)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3965223B (zh) 信号发送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85558A (zh) 配置辅助上行链路sul的方法和装置
CN115699849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2751593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通信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6095869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18504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30403700A1 (en) Method for Beam Mapping
CN116456442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769302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