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6971A - 一种随访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访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6971A
CN116486971A CN202210020285.XA CN202210020285A CN116486971A CN 116486971 A CN116486971 A CN 116486971A CN 202210020285 A CN202210020285 A CN 202210020285A CN 116486971 A CN116486971 A CN 116486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low
user
template
subse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202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程
钟明材
昝燕能
袁一
夏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v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v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v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v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202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69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6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69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86Templ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1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mining of medical data, e.g. analysing previous cases of other pati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随访系统及方法,随访系统包括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端及第二用户端的用户信息的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端上传的数据的数据接收单元;用于存储第一用户端对应用户的生理信息数据的生理信息数据库;用于将所述生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发送至第二用户端的数据发送单元;用于生成随访模板的模板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用户端对应用户的状态标签的标签生成单元,根据患者的标签及用户信息向不同患者生成并发送个性化模板,并根据患者的用户信息、生理信息及标签实时更换或更改随访模板,实现高效、依从性高的院后随访。

Description

一种随访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访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医疗中,患者在医院的就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院前、院中、院后,经过多年建设积累,我国医药卫生保障实力在这三个阶段的分布极不均匀,通常表现为院中较强、院前尚可、院后偏弱,针对院后阶段,一般采用是医疗随访的手段,医疗随访是指医院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一方面,通过随访可以方便医生针对术后病人、特殊病人群、以及慢性疾病等进行长期跟踪观察,使得医生可以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并给予治疗建议,另一方面,随访的有效执行可以提高医院医前及医后服务水平,使得医院可以掌握第一手患者资料以进行统计分析、积累经验,有利于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医务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因此医疗随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的医疗随访通常是采用实地走访、来院复查、电话询问、短信调查等方式进行,但实际随访时,由于时间及空间限制,随访开展难度极大,医生实地走访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及时间,导致医疗资源利用率低下,电话询问及短信调查不能达到医生及患者想要的随访效果,且患者院后的依从性下降,更是加大了随访的难度。
因此,现亟需一种新的随访系统及其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院后随访难度大及随访效果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随访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院后随访难度大及随访效果低下的问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随访系统,该随访系统包括: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端及第二用户端的用户信息的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端上传的数据的数据接收单元;用于存储第一用户端对应用户的生理信息数据的生理信息数据库;用于将所述生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发送至第二用户端的数据发送单元;用于生成随访模板的模板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用户端对应用户的状态标签的标签生成单元;
进一步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第一用户端对应为患者端,第二用户端对应为医生端;
进一步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模板生成单元内预设有多个基础随访模板,具体的,基础随访模板为固定的随访模板;
进一步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模板生成单元内设置有自定义随访模板模块,以便根据患者端患者的信息及其生理信息数据制作自定义随访模板;
进一步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随访模板由多个随访子集组成,包括:用药计划子集、康复计划子集、日常作息子集、生理信息数据分析结果报告、院后检查项及随访周期;
其中,用药计划子集由患者用药信息项组成,包括用药品类、用药周期、用药时间等;
康复计划子集由医生提供的康复计划及建议组成,如康复目标、运动量、运动时间、活动方式等;
日常作息子集由医生提供的日常作息计划及建议组成,包括用餐量、用餐时间、睡眠时间等;
生理信息数据分析结果报告由患者端上传的生理信息数据经过算法及医生端医生的分析确认后得到;
随访周期为随访模板推送给患者端的周期;
院后检查项为患者院后需要检查的项目,如血常规、CT、尿检等;
进一步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院后检查项包括预设的若干随访检查项及自定义随访检查项;
进一步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描述状态标签包括良好、注意、危险三个状态标签子集,每个状态标签子集分别预设若干固定标签,其中:良好状态标签子集包括:康复中、痊愈;注意状态标签子集包括:观察期;危险状态标签子集包括:复发、恶化;
进一步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标签生成单元内预设有自定义标签模块,以便医生端生成自定义标签;
进一步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三个状态标签子集在患者端分别对应不同的颜色,其中:良好状态标签子集为绿色;注意状态标签子集为黄色;危险状态标签子集为红色;
进一步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随访系统还包括模板推荐模块,所述模板推荐模块根据患者端的患者信息及患者的标签推荐随访模板;
进一步的,当患者端对应患者的状态标签变化时,模板推荐模块实时更换推荐随访模板;
进一步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随访系统还包括提示模块,以便在随访前一周时间提示医生端及患者端的用户即将到来的随访进程;
进一步的,本发明第一发明所描述的提示模块还可根据随访建议针对第一用户端用户的用药、康复、日常作息进行提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随访方法,该随访方法可以包括:
S1.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第一用户端及第二用户端的用户信息;
S2.数据接收单元接收第一用户端上传的数据并存储至生理信息数据库;
S3.数据发送单元将生理信息数据库内的数据发送至第二用户端;
S4.标签生成单元生成第一用户端对应的用户状态标签,第二用户端将用户状态标签与对应的第一用户端建立关联;
S5.模板生成单元根据标签生成随访模板并通过模板发送单元将随访模板发送至第一用户端;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描述的随访方法,其中的第一用户端为患者端,第二用户端为医生端;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描述的随访方法,在S5中,生成预设的多个基础随访模板;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描述的随访方法,在S5中,模板生成单元内的自定义随访模板模块根据患者端用户的信息及生理信息数据生成自定义随访模板;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描述的随访方法,在S5中生成的随访模板内包括多个随访子集,包括:用药计划子集、康复计划子集、日常作息子集、生理信息数据分析结果报告、院后检查项及随访周期;
其中,用药计划子集由患者用药信息项组成,包括用药品类、用药周期、用药时间等;
康复计划子集由医生提供的康复计划及建议组成,如康复目标、运动量、运动时间、活动方式等;
日常作息子集由医生提供的日常作息计划及建议组成,包括用餐量、用餐时间、睡眠时间等;
生理信息数据分析结果报告由患者端上传的生理信息数据经过算法初步分析及医生端医生的分析确认后得到;
随访周期为随访模板发送给患者端的周期;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描述的随访方法,在S4中,生成分别为良好、注意、危险的三个状态标签子集,每个状态标签子集内包括若干固定标签,其中:良好状态标签子集包括:康复中、痊愈;注意状态标签子集包括:观察期;险状态标签子集包括:复发、恶化;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描述的随访方法,在S4中,标签生成单元内的自定义标签模块生成自定义标签;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随访方法中三个状态标签子集在用户端分别对应不同的颜色,其中:良好状态标签子集为绿色;注意状态标签子集为黄色;危险状态标签子集为红色;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描述的随访方法,当一定时间内第二用户端没有对患者端提供的信息进行回复时,自动反馈模块对患者端进行反馈,反馈进一步为:
针对良好状态标签子集的用户:进行信息自动反馈;
针对注意状态标签子集及危险状态标签子集的用户:进行信息自动反馈并提示医生端进行手动回复;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描述的随访方法,模板推荐模块根据患者端的用户信息及患者端对应用户的标签推荐随访模板,且患者端对应用户的状态标签变化时,模板推荐模块实时更换推荐随访模板;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描述的随访方法,提示模块根据随访建议针对患者端用户的用药、康复、日常作息进行提示。
如上所述,随访系统获取患者端及医生端的用户信息,在患者和医生之间建立联系,使得远程随访成为可能,医生端可根据患者的用户信息、其上传的体表信息及患者标签向患者推送预设的随访模板,也可制作自定义随访模板向患者推送;
医生也可以对患者设置标签,方便医生对患者群的管理,并根据标签及患者信息的不同对各个患者设置匹配程度高的个性化随访模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随访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随访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生端的用户信息界面;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患者端的用户信息界面;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生端的患者管理界面;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基础随访模板及自定义随访模板的界面;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随访模板的生成界面;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随访模板生成的动态心电图报告;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随访模板检查项的生成界面;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随访系统的标签生成界面;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随访系统中医生端与用户端交互的界面;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随访系统的随访进程提示界面;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随访系统患者端的用药提醒界面;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随访系统医生端设置用药信息及用药提醒设置界面。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例如,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安装于”或“设置于”或“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位于该另一个元件上。例如,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实施例】
随访系统: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随访系统。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随访系统包括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患者端及医生端的用户信息;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患者端上传的数据;生理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患者端对应用户的生理信息数据,生理信息数据包括如血压、血氧、ECG、PPG等,生理信息数据由患者佩戴的体表信息采集设备采集并通过蓝牙/4G/5G/WiFi等无线通讯方式上传至患者端,具体的,体表信息采集设备为手表、手环、衣服等可穿戴设备;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生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发送至医生端;模板生成单元,用于生成随访模板;模板发送单元,用于将随访模板发送至患者端;标签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患者端用户的状态标签;
具体的,如图3及图4,医生端的用户信息包括医生用户的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单位、职务等;患者端的用户信息包括患者姓名、联系方式、患者来源、手术日期、类型、体表信息记录、患者资料及报告等;
优选的,模板生成单元内预设有多个基础随访模板,如图6所示,模板生成单元根据患者的用户信息及状态标签向医生推荐与对应患者相匹配的基础随访模板,医生根据需求向患者发送对应的基础随访模板,当基础随访模板不能满足特定患者的需求时,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端患者用户的信息及体表数据制作自定义随访模板,具体的,患者用户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具体病种,已做过的检查项、治疗措施等;
优选的,随访模板由多个随访子集组成,包括:用药计划子集、康复计划子集、日常作息子集、生理信息数据分析结果报告及随访周期,如图7所示的房颤患者的基础随访模板,出院时出院报告随患者端的用户信息一起发送至医生端,随后生成一个月为一次的随访周期,第一次随访的随访模板内包括需要患者上传的动态心电图、血压值、病历等信息,还包括心脏彩超、血生化等需要患者进行的院后检查项,进一步的,还包括医生提供的康复计划及日常作息建议;医生可根据需求增删随访项目,以针对不同患者生成个性化的自定义随访模板。
更进一步的,用药计划子集包括患者的用药信息,如用药品类、用药时间、用药周期、用药量等;
康复计划子集内包括康复建议如每日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方式、食物摄入品类、摄入量等;
日常作息子集包括患者每日的日常作息建议;
生理信息数据分析结果报告是根据患者上传的生理信息数据,经过算法分析生成初步报告,随后根据医生的人为判断后形成的对应患者病种的生理信息报告,以便患者直观的了解到自己院后的恢复情况,具体的,如图8所示为一房颤患者的心电图报告,其中包括算法分析得到的房颤负荷的检测结果、房速、房早、室早等异常事件发生的占比以及记录的具体时间等,还包括医生端医生针对该报告所做出的结论,该报告通过随访模板发给患者,患者可以针对自己的院后情况有清楚的认知。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图8的为房颤患者的报告,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针对不同病种的病人,也可生成其他患者对应的如高血压、心衰等生理信息报告。
院后检查项包括院后患者需要做的检查项,院后检查项包括预设的随访检查项及医生可自定义添加的自定义随访检查项,并且,随访模板的检查项与病种建立多对多匹配关系,针对不同病种的病人提前推荐预设不同的随访检查项,如高血压患者的预设随访检查项对应为血压、血生化、尿液分析等高血压疾病需要进行的常用检查项,心脏类疾病的预设随访检查项对应为十二导联心电图等心脏类疾病需要进行的常用检查项,作为可选实施例的一种,如图9所示为房颤患者的随访模板院后检查项,其中提前推荐预设了CT、12导联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项,更进一步的,当医生根据患者的信息判断需要更多的检查项时,可以手动添加更多的自定义检查项,自定义检查项可以是预设的检查项,也可以是医生手动输入的检查项,患者根据收到随访模板的时间及检查项前往医院进行复查。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状态标签包括良好、注意、危险三个状态标签子集,三个状态标签子集内分别预设若干固定标签,其中良好状态标签子集包括:康复中、痊愈;注意状态标签子集包括:观察期;危险状态标签子集包括:复发、恶化;三个状态标签子集;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除上述实施例中三个状态标签子集内预设的标签外,还可以预设其他与三个状态标签子集相匹配的标签。
优选的,不同状态标签子集在用户端对应不同的颜色,其中良好状态标签子集对应为绿色,注意状态标签子集对应为黄色,危险状态标签子集对应为红色,方便医生对不同状态的病人分类管理;如图5为医生端医生用户可以对不同患者用户设置相应标签的界面;作为可选实施例的一种,具体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对应为黄色状态标签的观察期,患者出院3个月后无不良事件发生且体表信息正常或趋于正常则对应为绿色状态标签的康复中,患者出院6个月后无不良时间发生且体表信息正常则对应为绿色状态标签的痊愈;患者院后出现不良事件或体表信息出现异常时对应为红色状态标签的复发;患者院后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体表信息出现严重异常时对应为红色状态标签的恶化;
优选的,患者在患者端上传的生理信息数据经过算法初步判断为异常时,自动变更患者的状态标签,例如:房颤患者院后几个月内上传的心电数据均为正常,患者状态标签为康复中;之后一周内上传的心电数据为异常,此时自动将该患者的状态标签变更为黄色状态标签;进一步的,医生端预设标签状态变化栏,提示医生端每天哪些患者标签发生了变化,提高医生对特定患者人群的关注度,方便医生对众多患者的管理;
优选的,如图10,本实施例的标签生成单元内还预设有自定义标签模块,以便医生端可以针对用户生成自定义标签,自定义标签可以为病种标签、病症标签,也可以为医生添加的其他自定义标签。
当医生管理的患者过多时,可能出现医生端对患者管理不周,导致反馈不及时;针对此问题,作为可选实施例的一种,如图11,医生端与用户端可以实时交互,医生端的随访模板的发送、患者端随访模板的发送及体表信息的上传均通过实时交互完成;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随访系统还包括自动反馈模块,在医生端没有对患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回复时进行自动回复;具体的,针对良好状态标签的用户上传的信息24小时内未回复的,进行信息自动反馈,针对注意状态标签的用户上传的信息24小时内未回复的,进行信息自动反馈并提示医生端查看并进行手动回复;针对危险标签状态的用户上传的信息12小时内未回复的,进行信息自动反馈并提示医生端查看并进行手动回复;进一步的,用户的标签状态变化时,自动变更反馈方式;
优选的,随访系统还包括模板推荐模块,根据患者端患者的信息及状态标签向医生端推荐适当的模板,具体的,根据患者的病种、在院治疗情况、康复情况等推荐模板,作为可选实施例的一种,如针对高血压患者推荐高血压患者的模板,针对心脏类疾病患者推荐心脏类疾病患者的模板;针对在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具备对应术后检查项的模板;针对复发标签的患者提供以治疗手段为主的随访模板并提示及时返医就医;针对观察期标签的患者提供以复查为主的随访模板,如复查项,每周生理信息数据,推送周期为每月一次;针对康复中标签的患者提供以康复计划为主的随访模板,如康复方式、康复周期、每月生理信息数据,推送周期为每三个月一次;医生端可在随访模板内进行自定义修改,进一步的,当患者的状态标签变化时,自动变更推荐的随访模板;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随访模板根据患者的生理信息、用户信息自动更改随访项,如房颤患者上传的ECG数据有异常时,随访模板内自动增加检查项、就医建议等;进一步的,如图12,当随访模板发送后患者没有反馈时,提醒患者进行随访反馈。
优选的,随访模板还包括提示模块,在随访进程即将到来时提示医生端和用户端;进一步的,提示模块还可根据随访建议对患者的用药、康复、日常作息等进行提示;例如,如图13及图14所示,医生在随访模板内预设每日的用药信息,上午9点两片阿莫西林,患者端在对应时间内会收到提示模块发送的提示信息,提示患者吃药;更进一步的,提示模块还可对患者睡眠时间、睡眠时长,用餐时间、运动时间等进行提示,提示模块可由患者端手动开启或关闭;由此的提示模块可实现患者院后作息及康复治疗精准化管理。
随访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随访方法的实施例,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看作与之前所描述的随访系统形成对应的关系。因此,即使下文中没有具体描述的特征或优选实施方式,只要在上文对随访系统的描述中提及,那就同样适用于体表信号采集方法。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随访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第一用户端对应为患者端,第二用户端对应为医生端。
第一步,信息获取单元获取患者端及医生端的用户信息;
第二步,数据接收单元接收患者端上传的数据并存储至生理信息数据库;
第三步,数据发送单元将生理信息数据库内的数据发送至医生端;
第四步,标签生成单元生成患者端对应患者的状态标签,医生端将状态标签与患者建立关联,标签生成单元包括良好、注意、危险三个状态标签子集,三个状态标签子集内有预设标签,标签生成单元也可生成自定义标签;
第五步,模板生成单元根据标签生成随访模板并通过模板发送单元将随访模板发送至患者端,其中模板生成单元可生成预设的基础随访模板以及自定义随访模板;
在上述步骤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当医生对患者端提供的信息没有及时回复时,系统的自动反馈模块对患者端进行自动反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五步的模板生成单元中的模板推荐模块可根据标签及患者的用户信息推荐生成不同的模板,且当患者的状态标签、用户信息或生理信息发生改变时,模板推荐模块实时更换推荐随访模板或更改随访模板,具体的,如患者上传的生理信息出现异常或状态标签由良好变为注意,则随访模板的推送周期从三月一次变为一周一次,随访模板也相应更改;医生也可以在推荐随访模板内自定义修改随访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随访系统的提示模块根据随访建议针对患者的用药、康复、日常作息等进行提示。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公开的方法可以实现为计算机程序。如上结合附图所述,通过一个或多个程序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指令来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结合实施例所述的算法。这些程序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并提供给计算机或处理器。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各种类型的有形存贮介质。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性记录介质(诸如软盘、磁带和硬盘驱动器)、磁光记录介质(诸如磁光盘)、CD-ROM(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CD-R/W以及半导体存储器(诸如ROM、PROM(可编程ROM)、EPROM(可擦写PROM)、闪存ROM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进一步,这些程序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而提供给计算机。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信号、光信号和电磁波。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用于通过诸如电线和光纤的有线通信路径或无线通信路径提供程序给计算机。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前所述的随访方法。
因此,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还可以提议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实现如前所述的随访方法。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端及第二用户端的用户信息;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端上传的生理信息数据;
生理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第一用户端对应用户的生理信息数据;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生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发送至第二用户端;
模板生成单元,用于生成随访模板;
模板发送单元,用于将随访模板发送至第一用户端;
标签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用户端对应用户的状态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生成单元内预设有多个基础随访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生成单元内设置有自定义随访模板模块,以便根据第一用户端用户的信息及生理信息数据制作自定义随访模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访模板由多个随访子集组成,包括:用药计划子集、康复计划子集、日常作息子集、生理信息数据分析结果报告、院后检查项及随访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药计划子集由用药信息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计划子集由康复建议及康复计划信息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院后检查项包括预设的若干随访检查项及自定义随访检查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标签包括良好、注意、危险三个状态标签子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状态标签子集内分别预设若干固定标签,其中:
良好状态标签子集包括:康复中、痊愈;
注意状态标签子集包括:观察期;
危险状态标签子集包括:复发、恶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生成单元内预设有自定义标签模块,以便第二用户端生成自定义标签。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状态标签子集在第一用户端分别对应不同的颜色,其中:
良好状态标签子集为绿色;
注意状态标签子集为黄色;
危险状态标签子集为红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访系统还包括自动反馈模块,当一定时间内第二用户端没有对第一用户端提供的信息进行回复时:
针对良好状态标签子集的用户:进行信息自动反馈;
针对注意状态标签子集及危险状态标签子集的用户:进行信息自动反馈并提示第二用户端进行手动回复。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访系统还包括模板推荐模块,所述模板推荐模块根据第一用户端的用户信息及第一用户端对应用户的标签推荐随访模板;
所述第一用户端对应用户的状态标签变化时,模板推荐模块实时更换推荐随访模板。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访系统还包括提示模块,以便在随访前一定时间内提示第一用户端及第二用户端的用户即将到来的随访进程;
所述提示模块还可根据随访建议针对第一用户端用户的用药、康复、日常作息进行提示。
15.一种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第一用户端及第二用户端的用户信息;
S2.数据接收单元接收第一用户端上传的数据并存储至生理信息数据库;
S3.数据发送单元将生理信息数据库内的数据发送至第二用户端;
S4.标签生成单元生成第一用户端对应的用户状态标签,第二用户端将用户状态标签与对应的第一用户端建立关联;
S5.模板生成单元根据标签生成随访模板并通过模板发送单元将随访模板发送至第一用户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5中,生成预设的多个基础随访模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5中,模板生成单元内的自定义随访模板模块根据第一用户端用户的信息及生理信息数据生成自定义随访模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5生成的随访模板内包括多个随访子集,包括:用药计划子集、康复计划子集、日常作息子集、生理信息数据分析结果报告、院后检查项及随访周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药计划子集由用药信息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计划子集由康复建议及计划信息组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院后检查项包括预设的若干随访检查项及自定义随访检查项。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中,生成分别为良好、注意、危险的三个状态标签子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中,三个状态标签子集内包括若干固定标签,其中:
良好状态标签子集包括:康复中、痊愈;
注意状态标签子集包括:观察期;
危险状态标签子集包括:复发、恶化。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中,标签生成单元生成自定义标签。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状态标签子集在第一用户端分别对应不同的颜色,其中:
良好状态标签子集为绿色;
注意状态标签子集为黄色;
危险状态标签子集为红色。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定时间内第二用户端没有对第一用户端提供的信息进行回复时,自动反馈模块对第一用户端进行反馈,反馈进一步为:
针对良好状态标签子集的用户:进行信息自动反馈;
针对注意状态标签子集及危险状态标签子集的用户:进行信息自动反馈并提示第二用户端进行手动回复。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推荐模块根据第一用户端的用户信息及第一用户端对应用户的标签推荐随访模板,且第一用户端对应用户的状态标签变化时,模板推荐模块实时更换推荐随访模板。
2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提示模块根据随访建议针对第一用户端用户的用药、康复、日常作息进行提示。
CN202210020285.XA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随访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64869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0285.XA CN116486971A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随访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0285.XA CN116486971A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随访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6971A true CN116486971A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15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0285.XA Pending CN116486971A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随访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69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14563A1 (en) Ambulatory and centralized processing of a physiological signal
US10541048B2 (en)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visualizing a patient treatment process
US20190341135A1 (en) Mobile Monitoring and Patient Management System
CA2325657C (en) Automated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patient car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dering and prioritizing multiple health disorders to identify an index disorder
US8078270B2 (en) Heart failure monitor quicklook summary for patient management systems
US836993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oritizing medical conditions
US9037477B2 (en)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ic monitoring of cardiac rhythm disorders
EP1949850A2 (en) Heart failure monitor quick look summary for patient management systems
US2005023435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ssing a patient's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US20040153341A1 (en) System for analyzing and processing orders related to healthcare treatment or services
CN111755110A (zh) 三高共管三级协同慢病管理平台
CN116486971A (zh) 一种随访系统及方法
Lorence et al. Transaction-neutral implanted data collection interface as EMR driver: A model for emerging distributed medical technologies
US11779215B2 (en) Enhanced ECG workflows
CN118053555A (zh) 一种体征采集计划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MERLOTTI Adaptation of a holistic framework to the analysis of the remote monitoring service of cardiac implanted devices at Niguarda Hospital
Hayn et 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pects of integrated cardiac rhythm disease management
CN115758278A (zh) 心电图的心律失常诊断训练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