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6755A - 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6755A
CN116486755A CN202310466803.5A CN202310466803A CN116486755A CN 116486755 A CN116486755 A CN 116486755A CN 202310466803 A CN202310466803 A CN 202310466803A CN 116486755 A CN116486755 A CN 116486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formity
display device
correction
brightnes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668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Yecheng Optoelectronics Wuxi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Yecheng Optoelectronics Wuxi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668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67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6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6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colour is display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2Compensation of deficiencies in the appearance of colou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6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colour parameters, e.g. colour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包括在该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显示纯色图案且该显示装置的光源模组的亮度为全亮的状态下,获取该显示面板的色度均匀度信息以及该光源模组的亮度均匀度信息。接着根据该色度均匀度信息以及该亮度均匀度信息对该显示装置进行第一次校正并获取色差值。若该色差值小于预设值,根据第一次校正后的显示装置确定该显示装置的校正参数。若该色差值大于或等于该预设值,依据校正后的该显示面板获取调节因子对该显示装置进行第二次校正,并根据经该第二次校正后的该显示装置确定该显示装置的校正参数。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装置,例如LCD显示器及抬头显示器(Head-upDisplay;HUD)。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显示面板及光源模组,其中显示面板可以是LCD面板,而光源模组可以是直下式或侧光式。图1示出了传统的显示装置10的剖面图的示意图,其中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2及光源模组14。图2a示出了图1中显示面板12的上视图的示意图,图2b示出了图1中光源模组14的上视图的示意图。显示面板12是用以确定要显示的影像。光源模组14为直下式背光板,设置在显示面板12的背面或下方。光源模组14发出光线至显示面板12,以确定所显示的影像的亮度。光源模组14可划分为多个区域142(如图2b所示),每一个区域142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模组14可以控制每一个区域142的多个LED的工作周期(duty cycle)和/或电流,来确定每一个区域142的亮度。多个区域142的亮度可以个别地调整,因此多个区域142所提供的亮度可以不同。
然而,显示面板12及光源模组14各自包含了多个元件,而这些元件的参数基本上无法完全一致,这导致了显示装置出现色度和/或亮度不均匀的现象。举例来说,在显示面板12显示纯色图案(如全红、全蓝或全绿图像)的情况下,部分区域122及124的色度可能出现偏差,如图2a所示,导致显示面板12所显示的图像的色度不均匀。同样的,在光源模组14要将所有区域142的亮度调整为一致时,部分区域1422及1424的亮度可能高于或低于其他区域。
目前改善不均匀现象的方法是使用组配方式。组配方式是先对多个显示面板12及多个光源模组14进行量测,再依据量测结果挑选合适的显示面板12及光源模组14来组成显示装置10。组配完成后,需要使用最小可觉差(Just-noticeable difference;JND)滤片来检测显示装置10的均匀度是否符合规定。然而,这样的组配方式,难以有效改善不均匀现象,而且组配完成后的显示装置10若不符合均匀度的要求,则显示装置10将被舍弃,导致整体的制造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包括:在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显示纯色图案且所述显示装置的光源模组的亮度为全亮的状态下,获取所述显示面板的色度均匀度信息以及所述光源模组的亮度均匀度信息;
根据所述色度均匀度信息产生第一调节因子,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因子是用以校正所述显示面板的伽玛参数;
根据所述亮度均匀度信息产生第二调节因子,其中,所述第二调节因子是用以校正所述光源模组的亮度;
根据所述第一调节因子及所述第二调节因子对所述显示装置进行第一次校正,并获取所述显示装置经所述第一次校正后的色差值,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因子及所述第二调节因子分别用以对所述显示面板及所述光源模组进行校正;
若所述色差值小于预设值,根据经所述第一次校正后的所述显示装置确定所述显示装置的校正参数;以及
若所述色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根据经所述第一调节因子校正后的所述显示面板获取第三调节因子对所述显示装置进行第二次校正,并根据经所述第二次校正后的所述显示装置确定所述显示装置的校正参数,其中,所述第三调节因子是用以校正所述显示面板的画素信息的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色度均匀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显示面板整体的色度分布信息;以及
利用第一演算法根据所述色度分布信息计算出所述色度均匀度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三调节因子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多个区域;
利用第二演算法依据每一个所述区域中所有子像素的像素值,计算出所述多个区域的多个校正值,其中,每一个所述区域对应一个所述校正值;以及
依据所述多个校正值,确定所述第三调节因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亮度均匀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光源模组整体的亮度分布信息;以及
利用演算法根据所述亮度分布信息计算出所述亮度均匀度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亮度均匀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光源模组划分为多个区域;
获取所述多个区域的多个亮度分布信息,其中,每一个所述区域对应一个所述亮度分布信息;以及
利用演算法根据所述多个亮度分布信息计算出所述亮度均匀度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区域的亮度能够个别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色度均匀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多个第一区域;
获取所述多个第一区域的多个色度分布信息,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一个所述色度分布信息;以及
利用第一演算法根据所述多个色度分布信息计算出所述色度均匀度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亮度均匀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光源模组划分为多个第二区域;
获取所述多个第二区域的多个亮度分布信息,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一个所述亮度分布信息;以及
利用第二演算法根据所述多个亮度分布信息计算出所述亮度均匀度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等于每一个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三调节因子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多个第二区域,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小于每一个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
利用第二演算法依据每一个所述第二区域中所有子像素的像素值,计算出所述多个第二区域的多个校正值,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一个所述校正值;以及
依据所述多个校正值,确定所述第三调节因子。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显示装置的不均匀现象,而且本申请的均匀度校正方法可以对组配后的显示装置的均匀度进行校正,使其符合规范,因而可以降低整体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显示设备的剖面图的示意图。
图2a为图1中显示面板的上视图的示意图。
图2b为图1中光源模组的上视图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的流程图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及S22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图4b为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及S22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光源模组。
图5a为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及S22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图5b为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及S22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光源模组。
图6a为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及S22的第三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图6b为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及S22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光源模组。
图7a为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的第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图7b为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22的第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图7c为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及S22的第四实施例中的光源模组。
附图标号说明:
10、显示装置 12、显示面板
122、区域 124、区域
126、区域 128、区域
14、光源模组 142、区域
1422、区域 144、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的流程图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的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2及光源模组14,本申请的显示装置10可以是但不限于LCD显示器或抬头显示器,显示面板12可以是但不限于LCD面板,光源模组14可以是直下式或侧光式。在图3的步骤S10中,显示装置10控制显示面板12显示纯色图案并且控制光源模组14的亮度为全亮,在此状态下,检测装置(图中未示)获取显示面板12的色度均匀度信息以及光源模组14的亮度均匀度信息。所述的纯色图案可以是但不限于全红、全蓝或全绿的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检测装置包括摄影机(图中未示),摄影机用以获取该显示装置10所显示的影像,检测装置再依据该影像得到或计算出显示面板12的色度均匀度信息及光源模组14的亮度均匀度信息。
在获取色度均匀度信息及光源模组14的亮度均匀度信息后,进行步骤S12。在步骤S12中,检测装置根据色度均匀度信息产生第一调节因子X1。在获取第一调节因子X1后,进行步骤S14。在步骤S14中,检测装置根据亮度均匀度信息产生第二调节因子Y1。在图3的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均匀度校正方法是先进行步骤S12获取第一调节因子X1后,再进行步骤S14获取第二调节因子Y1,但本申请不限于此,本申请的均匀度校正方法也可以先进行步骤S14获取第二调节因子Y1后,再进行步骤S12获取第一调节因子X1,或者是同时进行步骤S12及S14获取第一调节因子X1及第二调节因子Y1。
在获取第一调节因子X1及第二调节因子Y1后,进行步骤S16。在步骤S16中,显示装置10依据第一调节因子X1及第二调节因子Y1进行第一次校正。具体来说,显示装置10依据第一调节因子X1校正显示面板12的伽玛参数,并且依据第二调节因子Y1是用以校正光源模组14的亮度。在显示装置10完成第一次校正后,检测装置再次检测显示装置10,以得到显示装置10经第一次校正后的色差值ΔE。
获取色差值ΔE后,进行步骤S18。在步骤S18中,检测装置判断色差值ΔE是否小于预设值。当检测装置判定色差值ΔE小于预设值时,代表显示装置10经第一次校正后的均匀度符合要求,因此进行步骤S20。在步骤S20中,根据经第一次校正后的显示装置10确定显示装置10的校正参数,并将该校正参数储存在显示装置10中。具体来说,步骤S20是依据经第一次校正后的显示面板12的色度分布及光源模组14的亮度分布确定校正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校正参数可以是查找表(look-up table),根据所要显示的图像数据,显示装置10依据该查找表选取合适的调节因子。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演算法依据第一调节因子X1及第二调节因子Y1计算出该校正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第一调节因子X1及第二调节因子Y1作为该校正参数。
在步骤S18中,当检测装置判定色差值ΔE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代表显示装置10经第一次校正后的均匀度不符合要求,因此进行步骤S22。在步骤S22中,检测装置依据经第一调节因子X1校正后的显示面板12获取第三调节因子Z1对显示装置10进行第二次校正,其中,第三调节因子Z1是用以校正显示面板12的画素信息的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可以使用演算法依据显示面板12所显示的影像来获取第三调节因子Z1。
在显示装置10进行第二次校正后,进行步骤S24。在步骤S24中,检测装置根据经第二次校正后的显示装置10确定显示装置10的校正参数,并将该校正参数储存在显示装置10中。具体来说,步骤S24是依据经第二次校正后的显示面板12的色度分布及光源模组14的亮度分布确定校正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校正参数可以是查找表(look-up table),根据所要显示的图像数据,显示装置10依据该查找表选取合适的调节因子。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演算法依据第一调节因子X1、第二调节因子Y1及第三调节因子Z1计算出该校正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第一调节因子X1、第二调节因子Y1及第三调节因子Z1作为该校正参数。
图4a示出了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及S22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图4b示出了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及S22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光源模组。图3的步骤S10包括获取显示面板12整体的色度分布信息以及光源模组14整体的亮度分布信息,接着通过第一演算法及第二演算法分别根据该色度分布信息及该亮度分布信息分别计算出色度均匀度信息及亮度均匀度信息。在图3的步骤S22中,检测装置包括利用第三演算法依据显示面板12中所有子像素(图中未示)的像素值,计算出第三调节因子Z1。显示面板12包含多个像素(图中未示),而每一个像素具有多个不同色光的子像素,例如发出红光的子像素、发出绿光的子像素以及发出蓝光的子像素。本申请所使用的第一演算法、第二演算法及第三演算法为常见的演算法,故不再具体说明其计算过程。
图5a示出了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及S22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图5b示出了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及S22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光源模组。在图5a和图5b中,光源模组14被划分为多个区域142,且多个区域142的亮度可以个别控制。图3的步骤S10包括获取显示面板12整体的色度分布信息以及光源模组14的多个区域142的多个亮度分布信息,其中,每一个区域142对应一个亮度分布信息,接着通过第一演算法及第二演算法分别根据该色度分布信息及该多个亮度分布信息分别计算出色度均匀度信息及亮度均匀度信息。在图3的步骤S22中,检测装置包括利用第三演算法依据显示面板12中所有子像素的像素值,计算出第三调节因子Z1。本申请所使用的第一演算法、第二演算法及第三演算法为常见的演算法,故不再具体说明其计算过程。
图6a示出了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及S22的第三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图6b示出了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及S22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光源模组。在图6a和图6b中,显示面板12被划分为多个区域126,光源模组14被划分为多个区域142,多个区域142的亮度可以个别控制。图3的步骤S10包括获取多个区域126的多个色度分布信息以及多个区域142的多个亮度分布信息,其中,每一个区域126对应一个色度分布信息,每一个区域142对应一个亮度分布信息,接着通过第一演算法及第二演算法分别根据该多个色度分布信息及该多个亮度分布信息分别计算出色度均匀度信息及亮度均匀度信息。在图3的步骤S22中,检测装置包括利用第三演算法依据每一个区域126中所有子像素的像素值,计算出多个区域126的多个校正值,其中,每一个区域126对应一个校正值,接着依据该多个校正值,确定第三调节因子Z1。本申请所使用的第一演算法、第二演算法及第三演算法为常见的演算法,故不再具体说明其计算过程。在图6a和图6b的实施例中,区域126的面积等于区域142的面积,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区域126的面积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区域142的面积。
图7a示出了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的第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图7b示出了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22的第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图7c示出了本申请用以说明图3中步骤S10及S22的第四实施例中的光源模组。在图7a、图7b和图7c中,显示面板12在步骤S10时被划分为多个区域126,在步骤S22时被划分为多个区域128,光源模组14被划分为多个区域142,多个区域142的亮度可以个别控制,其中,区域126的面积大于区域128的面积。图3的步骤S10包括获取多个区域126的多个色度分布信息以及多个区域142的多个亮度分布信息,其中,每一个区域126对应一个色度分布信息,每一个区域142对应一个亮度分布信息,接着通过第一演算法及第二演算法分别根据该多个色度分布信息及该多个亮度分布信息分别计算出色度均匀度信息及亮度均匀度信息。在图3的步骤S22中,检测装置包括利用第三演算法依据每一个区域128中所有子像素的像素值,计算出多个区域128的多个校正值,其中,每一个区域128对应一个校正值,接着依据该多个校正值,确定第三调节因子Z1。本申请所使用的第一演算法、第二演算法及第三演算法为常见的演算法,故不再具体说明其计算过程。在图7a和图7c的实施例中,区域126的面积等于区域142的面积,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区域126的面积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区域142的面积。
在图3的均匀度校正方法中,步骤S22结束后便完成校正,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2结束后,可以获取显示装置10经第二次校正后的色差值,当该色差值依然大于或等于该预设值时,可以进一步细化显示面板12的区域来进一步校正。以图7b为例,在步骤S22结束后,如果该色差值依然大于或等于该预设值,则将显示面板12划分为多个小区域,每一个小区域的面积小于区域128的面积,并依据每一个小区域中所有子像素的像素值,计算出多个小区域的多个校正值,进而确定第三调节因子Z2。若经第三调节因子Z2校正后的色差值仍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可以再进一步细化显示面板12的区域来进行校正,直至色差值小于预设值时结束校正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显示纯色图案且所述显示装置的光源模组的亮度为全亮的状态下,获取所述显示面板的色度均匀度信息以及所述光源模组的亮度均匀度信息;
根据所述色度均匀度信息产生第一调节因子,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因子是用以校正所述显示面板的伽玛参数;
根据所述亮度均匀度信息产生第二调节因子,其中,所述第二调节因子是用以校正所述光源模组的亮度;
根据所述第一调节因子及所述第二调节因子对所述显示装置进行第一次校正,并获取所述显示装置经所述第一次校正后的色差值,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因子及所述第二调节因子分别用以对所述显示面板及所述光源模组进行校正;
若所述色差值小于预设值,根据经所述第一次校正后的所述显示装置确定所述显示装置的校正参数;以及
若所述色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根据经所述第一调节因子校正后的所述显示面板获取第三调节因子对所述显示装置进行第二次校正,并根据经所述第二次校正后的所述显示装置确定所述显示装置的校正参数,其中,所述第三调节因子是用以校正所述显示面板的画素信息的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色度均匀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显示面板整体的色度分布信息;以及
利用第一演算法根据所述色度分布信息计算出所述色度均匀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匀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三调节因子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多个区域;
利用第二演算法依据每一个所述区域中所有子像素的像素值,计算出所述多个区域的多个校正值,其中,每一个所述区域对应一个所述校正值;以及
依据所述多个校正值,确定所述第三调节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亮度均匀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光源模组整体的亮度分布信息;以及
利用演算法根据所述亮度分布信息计算出所述亮度均匀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亮度均匀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光源模组划分为多个区域;
获取所述多个区域的多个亮度分布信息,其中,每一个所述区域对应一个所述亮度分布信息;以及
利用演算法根据所述多个亮度分布信息计算出所述亮度均匀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匀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区域的亮度能够个别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色度均匀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多个第一区域;
获取所述多个第一区域的多个色度分布信息,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一个所述色度分布信息;以及
利用第一演算法根据所述多个色度分布信息计算出所述色度均匀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均匀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亮度均匀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光源模组划分为多个第二区域;
获取所述多个第二区域的多个亮度分布信息,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一个所述亮度分布信息;以及
利用第二演算法根据所述多个亮度分布信息计算出所述亮度均匀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均匀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等于每一个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均匀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三调节因子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多个第二区域,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小于每一个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
利用第二演算法依据每一个所述第二区域中所有子像素的像素值,计算出所述多个第二区域的多个校正值,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一个所述校正值;以及
依据所述多个校正值,确定所述第三调节因子。
CN202310466803.5A 2023-04-27 2023-04-27 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 Pending CN1164867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6803.5A CN116486755A (zh) 2023-04-27 2023-04-27 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6803.5A CN116486755A (zh) 2023-04-27 2023-04-27 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6755A true CN116486755A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17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66803.5A Pending CN116486755A (zh) 2023-04-27 2023-04-27 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675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65026B1 (ko) 화상 보정 데이터 생성 시스템, 화상 보정 데이터 생성 방법, 화상 보정 데이터 생성 프로그램 및 화상 보정 회로
US861078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ght compensation in a video panel display
EP1476863B1 (en) Compensation for adjacent pixel interdependence
EP1650736A1 (en) Backlight modulation for display
CN109246405B (zh) 影像色调的均匀度的调整方法及其系统
US8933972B2 (en) Luminance adjustment in a display unit
US20060132867A1 (en) Tone re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measuring device for color monitor
JP2011059177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バックライト制御方法
CN111640391A (zh) 显示屏显示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7851417A (zh) 显示控制装置和显示控制方法
WO2012165465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501205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の補正システムおよび補正方法
KR20150078299A (ko)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CN113241037B (zh) 一种led屏单点亮度校正方法及系统
US20160035289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3044959A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5103174A (ja) 画像処理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437923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6188437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6486755A (zh) 显示装置的均匀度校正方法
JP2013250570A (ja) 画質調整装置及び画像補正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
TWI841371B (zh) 顯示裝置的均勻度校正方法
JP2013068810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21157070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20230281A1 (ja) Led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1

Address after: Building H3, K2 District, Shenchao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Park, Minqing Road North,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0

Applicant after: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Ltd.

Applicant af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Applicant after: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Address before: 611731 No. 689, Hezuo Road, West District, hi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Applicant before: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Ltd.

Applicant before: Yicheng Photoelectric (Wuxi) Co.,Ltd.

Applicant before: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