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2837B - 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482837B CN116482837B CN202210255613.4A CN202210255613A CN116482837B CN 116482837 B CN116482837 B CN 116482837B CN 202210255613 A CN202210255613 A CN 202210255613A CN 116482837 B CN116482837 B CN 1164828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lens group
- focal length
- tele
- dis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8 roug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85 shape-memo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4972 Photosensitivity rea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2 germ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german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Ge]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211 photo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81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24—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reproducing or copying at short object distan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长焦镜头对焦于远景时,长焦镜头的视场角FOV小于60°。长焦镜头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组以及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长焦镜头在远景和近景之间切换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变化。上述长焦镜头既可以实现远景拍摄且成像质量高,也可以具有较强的近景拍摄能力,实现远景到近景下的广物距成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拍摄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长焦镜头主要用于远景拍摄,在拍摄较远的景物或拍摄不易接近的物体时,长焦镜头能够展现远处的被摄物体的细节,具有较好的远景拍摄能力。但是,现有的长焦镜头在拍摄近景时成像效果差,限制了长焦镜头在近景拍摄场景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长焦镜头既可以实现远距离拍摄且成像质量高,也可以具有较强的近景拍摄能力,实现远景到近景下的广物距成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长焦镜头。长焦镜头对焦于远景时,长焦镜头的视场角小于60°。长焦镜头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组以及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长焦镜头在远景和近景之间切换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变化,长焦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小于10厘米。
本申请提供的长焦镜头既可以实现远距离拍摄且成像质量高,也可以具有较强的近景拍摄能力,实现远景到近景下的广物距成像。
此外,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使得长焦镜头的高度小于长焦镜头的有效焦距EFL,以减小长焦镜头的高度,有利于摄像头模组的小型化。
一些实现方式中,在长焦镜头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
在本实现方式中,在长焦镜头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能够获得较高的近景成像质量。在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在长焦镜头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减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一些实现方式中,在长焦镜头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与长焦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且第二透镜组与长焦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减小;
或,第一透镜组与长焦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与长焦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
或,第一透镜组与长焦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与长焦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减小。
在本实现方式中,可以采用单群对焦的方式,简化对焦结构的运动方式,并简化对焦方法。其中,第一透镜组不动,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进行对焦,能够简化长焦镜头的对焦结构的运动方式,从而简化对焦方法。此外,第一透镜组位于第二透镜组的物侧,增加了可移动的光路空间,利于减小光线转折角度、减小像差,提升成像质量。第二透镜组不动,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进行对焦,能够简化长焦镜头的对焦结构的运动方式,从而简化对焦方法。
此外,还可以采用双群对焦的方式,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与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均发生变化,从而减小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各自的对焦行程,还能够提高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运动精度,提升长焦镜头的对焦能力。
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与长焦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F1≤0.9EFL,或,0.9EFL<F1<EFL。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F1≤0.9EFL,或,0.9EFL<F1<EFL,使得第一透镜组的焦距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能够使得长焦镜头用于10厘米以内的近景拍摄。
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与长焦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EFL>F2。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EFL>F2,能够减小第二透镜组的厚度,从而减小长焦镜头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使得第二透镜组焦距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便于对焦,减小马达行程。此外,第二透镜组的厚度小,能够减小长焦镜头的高度,有利于摄像头模组的小型化。
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与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满足:1<(F1-F2)/F1≤3,或,3<(F1-F2)/F1<9。
在本实现方式中,当两个透镜组的焦距都比较小,且两个透镜组的焦距相差较小,也即(F1-F2)/F1数值较小,则会提升长焦镜头对光线的汇聚能力,有利于实现近景成像;但会增大长焦镜头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增大像差,成像可能不清晰,成像质量较差。当第二透镜组的焦距较大,且与第一透镜组的焦距相差较大,也即(F1-F2)/F1数值较大,则会降低长焦镜头对光线的汇聚能力,不利于实现近景成像;但会减小长焦镜头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减小像差,提高成像质量。因此,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对两个透镜组的焦距进行设计。通过设置1<(F1-F2)/F1≤3,或,3<(F1-F2)/F1<9,以提升长焦镜头的对焦能力和成像质量。
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透镜组包括两片至四片透镜;或,第二透镜组包括两片至四片透镜;或,长焦镜头包括四片至八片透镜。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调整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透镜数量,能够获得不同规格的设计,以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示例性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透镜的数量多,则长焦镜头的规格高,成像质量高,但也增加了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内的各片透镜的设计难度;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透镜的数量少,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内的各片透镜的设计难度低,但长焦镜头的规格低,成像质量差,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透镜数量。
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透镜组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片透镜,第一透镜组的第一片透镜的焦距f11与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满足:0.5<f11/F1<1;
第二透镜组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片透镜,第二透镜组的第一片透镜的焦距f21与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满足:0.2<f21/F2<1。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设计0.5<f11/F1<1,使得第一透镜组的第一片透镜的焦距与第一透镜组的焦距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的焦距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此外,通过设计0.2<f21/F1<1,使得第二透镜组的第一片透镜的焦距与第二透镜组的焦距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的焦距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透镜组还包括第二片透镜,第一透镜组的第二片透镜相邻地位于第一透镜组的第一片透镜的物侧,第一透镜组的第一片透镜的阿贝数与第一透镜组的第二片透镜的阿贝数之和大于20。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片透镜的阿贝数和第二片透镜的阿贝数之和可以大于20,有利于长焦镜头的色差矫正。
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透镜组的多片透镜的阿贝数之和大于18。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二透镜组的多片透镜的阿贝数之和大于18,有利于长焦镜头的色差矫正。
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透镜组的厚度T1与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满足:0.1<T1/F1≤0.3,或,0.3<T1/F1<1;
或,第二透镜组的厚度T2与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满足:-1<T2/F2<-0.1。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0.1<T1/F1≤0.3,或,0.3<T1/F1<1,则第一透镜组的厚度较小,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便于第一透镜组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通过设置-1<T2/F2<-0.1,有利于使得第二透镜组具有较小的厚度,从而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便于第二透镜组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透镜组的厚度T1、第二透镜组的厚度T2与长焦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T1+T2≤0.6EFL,或,0.6EFL<T1+T2≤0.8EFL,或,0.8EFL<T1+T2<EFL。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T1+T2≤0.6EFL,或,0.6EFL<T1+T2≤0.8EFL,或,0.8EFL<T1+T2<EFL,第一透镜组的厚度和第二透镜组的厚度之和较小,使得当长焦镜头处于收纳状态时,摄像头模组的整体高度较小,且在电子设备的整机内腔中占据较小的空间,便于收纳,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薄型电子设备中。
一些实现方式中,长焦镜头的像高ImgH满足:ImgH>2毫米。
在本实现方式中,长焦镜头具有小视场角和大的板面尺寸,以具有较强的远景拍摄能力,在远景拍摄中的成像质量高。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感光元件、第一驱动机构以及长焦镜头,感光元件位于长焦镜头的像侧;第一驱动机构与长焦镜头连接,用于控制长焦镜头沿靠近或远离感光元件的方向移动。本申请提供的摄像头模组既可以实现远距离拍摄且成像质量高,也可以具有较强的近景拍摄能力,实现远景到近景下的广物距成像。
本申请提供的长焦镜头既可以实现远距离拍摄且成像质量高,也可以具有较强的近景拍摄能力,实现远景到近景下的广物距成像。
此外,本申请可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实现自动对焦(auto focus,AF)。
一些实现方式中,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透镜组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透镜组沿光轴移动;
和/或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与第二透镜组连接,用于控制第二透镜组沿光轴移动。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二驱动机构用于控制第一透镜组沿光轴移动,以改变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实现长焦镜头在远景模式和近景模式之间的切换。
此外,第三驱动机构用于控制第二透镜组沿光轴移动,以改变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实现长焦镜头在远景模式和近景模式之间的切换。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图像处理器和摄像头模组,图像处理器与摄像头模组通信连接,图像处理器用于从摄像头模组获取图像信号,并处理图像信号。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既可以实现远距离拍摄且成像质量高,也可以具有较强的近景拍摄能力,实现远景到近景下的广物距成像。
第四方面,本申请又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第二镜头为第一镜头的3x光学变焦镜头;第二镜头对焦于远景时,第二镜头的视场角小于60°;第二镜头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组以及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镜头在远景和近景之间切换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变化,第二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小于10厘米。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既可以实现远距离拍摄且成像质量高,也可以具有较强的近景拍摄能力,实现远景到近景下的广物距成像。
一些实现方式中,在第二镜头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且第二透镜组与第二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减小;
或,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与第二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
或,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与第二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减小。
在本实现方式中,可以采用单群对焦的方式,简化对焦结构的运动方式,并简化对焦方法。其中,第一透镜组不动,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进行对焦,能够简化长焦镜头的对焦结构的运动方式,从而简化对焦方法。此外,第一透镜组位于第二透镜组的物侧,增加了可移动的光路空间,利于减小光线转折角度、减小像差,提升成像质量。第二透镜组不动,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进行对焦,能够简化长焦镜头的对焦结构的运动方式,从而简化对焦方法。
此外,还可以采用双群对焦的方式,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与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均发生变化,从而减小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各自的对焦行程,还能够提高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运动精度,提升长焦镜头的对焦能力。
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与第二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F1≤0.9EFL,或,0.9EFL<F1<EFL。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F1≤0.9EFL,或,0.9EFL<F1<EFL,使得第一透镜组的焦距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能够使得长焦镜头用于10厘米以内的近景拍摄。
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与第二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EFL>F2。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EFL>F2,能够减小第二透镜组的厚度,从而减小长焦镜头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使得第二透镜组焦距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便于对焦,减小马达行程。此外,第二透镜组的厚度小,能够减小长焦镜头的高度,有利于摄像头模组的小型化。
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与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满足:1<(F1-F2)/F1≤3,或,3<(F1-F2)/F1<9。
在本实现方式中,当两个透镜组的焦距都比较小,且两个透镜组的焦距相差较小,也即(F1-F2)/F1数值较小,则会提升长焦镜头对光线的汇聚能力,有利于实现近景成像;但会增大长焦镜头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增大像差,成像可能不清晰,成像质量较差。当第二透镜组的焦距较大,且与第一透镜组的焦距相差较大,也即(F1-F2)/F1数值较大,则会降低长焦镜头对光线的汇聚能力,不利于实现近景成像;但会减小长焦镜头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减小像差,提高成像质量。因此,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对两个透镜组的焦距进行设计。通过设置1<(F1-F2)/F1≤3,或,3<(F1-F2)/F1<9,以提升长焦镜头的对焦能力和成像质量。
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透镜组的厚度T1与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满足:0.1<T1/F1≤0.3,或,0.3<T1/F1<1;
或第二透镜组的厚度T2与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满足:-1<T2/F2<-0.1。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0.1<T1/F1≤0.3,或,0.3<T1/F1<1,则第一透镜组的厚度较小,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便于第一透镜组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通过设置-1<T2/F2<-0.1,有利于使得第二透镜组具有较小的厚度,从而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便于第二透镜组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透镜组的厚度T1、第二透镜组的厚度T2与第二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T1+T2≤0.6EFL,或,0.6EFL<T1+T2≤0.8EFL,或,0.8EFL<T1+T2<EFL。
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T1+T2≤0.6EFL,或,0.6EFL<T1+T2≤0.8EFL,或,0.8EFL<T1+T2<EFL,第一透镜组的厚度和第二透镜组的厚度之和较小,使得当长焦镜头处于收纳状态时,摄像头模组的整体高度较小,且在电子设备的整机内腔中占据较小的空间,便于收纳,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薄型电子设备中。
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镜头的像高ImgH满足:ImgH>2毫米。
在本实现方式中,长焦镜头具有小视场角和大的板面尺寸,以具有较强的远景拍摄能力,在远景拍摄中的成像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所示摄像头模组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的视场角FOV的示意图;
图2是图1A所示摄像头模组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图2所示摄像头模组在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所示摄像头模组在弹出状态的对焦于远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图3A所示摄像头模组在弹出状态的对焦于近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4B是图4A所示摄像头模组在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4C是图4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图4D是图4B所示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图5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5B是图5A所示摄像头模组在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5C是图5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图5D是图5B所示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图6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三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6B是图6A所示摄像头模组在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6C是图6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图6D是图6B所示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图7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7B是图7A所示摄像头模组在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7C是图7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图7D是图7B所示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图8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五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8B是图8A所示摄像头模组在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8C是图8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图8D是图8B所示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图9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六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9B是图9A所示摄像头模组在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9C是图9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图9D是图9B所示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图10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七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10B是图10A所示摄像头模组在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10C是图10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图10D是图10B所示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图11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八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11B是图11A所示摄像头模组在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
图11C是图11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图11D是图11B所示对焦于50mm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的仿真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理解,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英文简写和有关技术术语进行解释和描述。
光焦度(focal power),等于像方光束会聚度与物方光束会聚度之差,它表征光学系统偏折光线的能力。
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或透镜组,透镜或透镜组具有正的焦距,具有会聚光线的效果。
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或透镜组,透镜或透镜组具有负的焦距,具有发散光线的效果。
焦距(focal length),也称为焦长,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无限远的景物通过透镜或透镜组在像方焦面结成清晰影像时,透镜或透镜组的光学中心至像方焦面的垂直距离。从实用的角度可以理解为物体在无限远时镜头中心至平面的距离。对于定焦镜头来说,其光学中心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对于长焦镜头来说,镜头的光学中心的变化带来镜头焦距的变化。
镜头的有效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EFL),是指镜头中心到焦点的距离。
物侧面,以透镜为界,被摄物体所在一侧为物侧,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称为物侧面。
像侧面,以透镜为界,被摄物体的图像所在的一侧为像侧,透镜靠近像侧的表面称为像侧面。
物距,是被摄物体到镜头的物侧面的距离。
孔径光阑(aperturediaphragm),是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光圈值,又称F数(Fno),是镜头的焦距/镜头入瞳直径得出的相对值(相对孔径的倒数)。光圈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光圈值越大,景深越小,拍照的背景内容将会虚化,类似长焦镜头的效果。
总长度(total track length,TTL),指镜头最靠近物侧的表面至成像面的总长度,TTL是形成相机高度的主要因素。
成像面,位于长焦镜头中所有透镜的像侧、且光线依次穿过长焦镜头中各透镜后形成像的载面。
视场角(field of view,FOV),又称视场。在光学仪器中,以光学仪器的镜头为顶点,以被摄物体的物像可通过镜头的最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称为视场角。
光轴,是一条垂直穿过透镜中心的轴线。镜头光轴是通过镜头的各片透镜的中心的轴线。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凸透镜应是所有的光线会聚在透镜后的一点,这个会聚所有光线的一点,即为焦点。
焦点,平行光线经透镜或透镜组折射后的会聚点。
像方焦面,也称为后焦面或第二焦面,为经过像方焦点(也称为后焦点或第二焦点)且垂直于系统光轴的平面。
阿贝数(Abbe),即色散系数,是光学材料在不同波长下的折射率的差值比,代表材料色散程度大小。
像差:光学系统近轴区具有理想光学系统的性质,物体上的一点发出的近轴光线与像面相交在一点(也即近轴像点),但是实际穿过镜头不同孔径的光线很难完美的相交在一点,而是与近轴像点的位置有一定偏差,这些差异统称为像差。
轴向色差(longitudinal spherical aber),也称为纵向色差或位置色差或轴向像差,一束平行于光轴的光线,在经过镜头后会聚于前后不同的位置,这种像差称为位置色差或轴向色差。这是由于镜头对各个波长的光所成像的位置不同,使得最后成像时不同色的光的像方焦面不能重合,复色光散开形成色散。
畸变(distortion),也称为失真,光学系统对物体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本身而言的失真程度。畸变是由于光阑球差的影响,不同视场的主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后与高斯像面的交点高度不等于理想像高,两者之差就是畸变。因此畸变只改变轴外物点在理想面上的成像位置,使像的形状产生失真,但不影响像的清晰度。
像高(Image Hight,ImgH),表示的是感光芯片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也即成像面的像高。
像散(astigmatism),由于物点不在光学系统的光轴上,它所发出的光束与光轴有一倾斜角。该光束经透镜折射后,其子午细光束与弧矢细光束的汇聚点不在一个点上。即光束不能聚焦于一点,成像不清晰,故产生像散。子午细光束和弧矢细光束是旋转对称的光学系统内两个垂直平面内的光束名称。
场曲(curvature of field),场曲用于表示非中心视场光线经过光学镜头组后的最清晰像点位置与中心视场最清晰像点位置在光轴向的差异。当透镜存在场曲时,整个光束的交点不与理想像点重合,虽然在每个特定点都能得到清晰的像点,但整个像平面则是一个曲面。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用词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视机、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具有拍照或摄像功能的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无线耳机、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眼镜、增强现实技术头盔、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眼镜及虚拟现实技术头盔等。本申请实施例以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A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包括摄像头模组10、图像处理器20、后盖30、边框40及显示屏(图中未示出)。后盖30和显示屏相背地固定于边框40两侧,后盖30、显示屏和边框40共同围设出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内腔。其中,显示屏可以用于显示图像,还可以集成触控功能以实现人机交互。摄像头模组10收容于整机内腔中,摄像头模组10用于采集电子设备100外部的光学信息,并形成对应的图像信号。图像处理器20与摄像头模组10通信连接,图像处理器20用于从摄像头模组10获取图像信号,并处理图像信号。其中,摄像头模组10与图像处理器20的通信连接可以包括通过走线等电连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也可以通过耦合等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可以理解的是,摄像头模组10与图像处理器20还可以通过其它能够实现数据传输的方式实现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后盖30可以设有摄像孔31,摄像头模组10通过摄像孔31采集光线,摄像头模组10可以用作电子设备100的后置摄像头。示例性的,后盖30可以包括透光镜片,透光镜片安装于摄像孔31,以允许光线穿过,并且能够防尘、防水。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也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0的前置摄像头。示例性的,显示屏可以设有透光区域,摄像头模组10可以通过透光区域采集电子设备100外部的光学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用作电子设备100的前置摄像模组。也即,摄像头模组10可以用作电子设备100的前置摄像模组,也可以用作电子设备100的后置摄像模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1A所示,电子设备100的摄像头模组10可以安装于电子设备100的上部的第一端。上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上部的左右两端。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涉及的“上”、“下”、“左”、“右”等方位用词,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位进行的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图1A所示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摄像头模组10的安装位置仅仅是示意性的,本申请对摄像头模组10的安装位置不做严格限定。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也可以安装于电子设备100的其他位置,例如摄像头模组10可以安装于电子设备100的上部中间或上部的第二端、也可以安装于电子设备100的中部或下部的左端或下部的右端。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也可以包括终端本体和能够相对终端本体转动、移动或拆卸的辅助部件,摄像头模组10也可以设置在辅助部件上。
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模数转换器(也可称为A/D转换器,图中未示出)。模数转换器连接于摄像头模组10与图像处理器20之间。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摄像头模组10产生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并传输至图像处理器20,再通过图像处理器20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图像信号,处理后的图像信号可以通过显示屏进行图像或者影像显示。
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图中未示出),存储器与图像处理器20通信连接,图像处理器20将处理后的图像信号传输至存储器中,以便于在后续需要查看图像时能够随时从存储器中查找处理后的图像信号并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一些实施例中,图像处理器20还会对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进行压缩,再存储至存储器中,以节约存储器空间。
请参阅图1B,图1B是图1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的视场角FOV的示意图。
示例性的,摄像头模组10可以包括第一镜头(图未示)和第二镜头(图未示)。其中,第一镜头可以作为主摄镜头。在本申请中,第一镜头对应1x(即1倍)光学变焦倍数。第二镜头可以为长焦镜头,第二镜头为第一镜头的3x(即3倍)光学变焦镜头,也即第二镜头对应3x(即3倍)光学变焦倍数。可理解地,光学变焦主要通过摄像模组内具有不同光学变焦倍数的镜头的切换来实现。镜头的光学变焦倍数能够表示镜头的光学变焦的能力,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
如图1B所示,当摄像头模组10进行远景拍摄时,可以采用第二镜头,第二镜头的视场角FOV可以是4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镜头的视场角小于60°。当摄像头模组10进行标准拍摄时,可以采用第一镜头,第一镜头的视场角可以为8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镜头的视场角可以大于60°,且小于120°。当摄像头模组10进行近景拍摄时,也可以采用第二镜头,第二镜头的视场角可以为120°。
请参阅图2,图2是图1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包括长焦镜头1以及感光元件2。本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的第二镜头可以具有与长焦镜头1相同的结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的第二镜头也可以具有其他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其中,图2中虚线内的结构为长焦镜头1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结构,本申请中的长焦镜头1还可以具有其他结构,不能将附图看作对长焦镜头1的结构的限定。
其中,感光元件2位于长焦镜头1的像侧。摄像头模组1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图中未示出),感光元件2可以固定于电路板。光线能够穿过长焦镜头1照射到感光元件2。示例性的,摄像头模组10的工作原理为:被摄景物反射的光线通过长焦镜头1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2,感光元件2将光学图像转为电信号也即模拟图像信号并传输至模数转换器,以通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给图像处理器20。
其中,感光元件2(也称为图像传感器)是一种半导体芯片,表面包含有几十万到几百万的光电二极管,受到光照射时,会产生电荷。感光元件2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也可以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电荷藕合器件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电荷藕合器件由许多感光单位组成,通常以百万像素为单位。当电荷藕合器件表面受到光线照射时,每个感光单位会将电荷反映在组件上,所有的感光单位所产生的信号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主要是利用硅和锗这两种元素所做成的半导体,使其在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上共存着带N(带-电)和P(带+电)级的半导体,这两个互补效应所产生的电流即可被处理芯片纪录和解读成影像。
一些实施例中,感光元件2可以在垂直于摄像头模组10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上移动或者相对摄像头模组10的厚度方向发生倾斜,以实现防抖。此时,感光元件2不具有在平行于摄像头模组10的厚度方向上的运动能力,或者具有远小于对焦行程的微弱行程,以减小模组厚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感光元件2也可以为固定部件。
其中,长焦镜头1主要利用透镜的折射原理进行成像,即景物光线通过长焦镜头1,在成像面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并通过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2记录景物的影像。示例性的,长焦镜头1对焦于物距大于100米的对象时,也即对焦于远景时,长焦镜头1的视场角FOV小于60°,例如:半视场角HFOV可以满足:tan(HFOV)<0.5,也即视场角FOV可以为53°,或视场角FOV也可以为45°、50°、54°等。此外,长焦镜头1的像高ImgH>2毫米,也即长焦镜头1的感光元件的对角线的尺寸大于4毫米,例如:长焦镜头1的感光元件的对角线的尺寸可以为5毫米、6毫米或8毫米等。在本申请中,长焦镜头1具有小视场角和大的板面尺寸,以具有较强的远景拍摄能力,在远景拍摄中的成像质量高。其中,半视场角HFOV为长焦镜头1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在本申请中,拍摄时物距大于100米可以看作是远景拍摄,拍摄时物距小于10厘米可以看作是近景拍摄。此外,长焦镜头1的最近对焦距离小于10厘米,以实现微距拍摄。
其中,长焦镜头1可以是直立式镜头或者是潜望式镜头,本实施例以长焦镜头1是直立式镜头为例进行描述。
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3。滤光片3可以位于长焦镜头1与感光元件2之间,用于滤除光线中不需要的波段,防止感光元件2产生伪色或波纹,以提高其有效分辨率和彩色还原性。示例性的,滤光片3可以为红外滤光片。其中,本实施例中滤光片3为独立部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滤光片3这一结构件,而是通过对长焦镜头1的至少一片光学元件进行表面处理或材料处理,以实现滤光。本申请不对用于实现滤光的结构件或结构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严格限定。
请结合参阅图3A和图3B,图3A是图2所示摄像头模组10在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图3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在弹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A所示,长焦镜头1可以移动至收纳状态;如图3B所示,长焦镜头1可以移动至弹出状态。当长焦镜头1处于收纳状态时,长焦镜头1与滤光片3之间的第一距离H1较小,示例性的,第一距离H1可以小于1mm,例如0.1mm、0.5mm等。当长焦镜头1处于收纳状态时,摄像头模组10的整体高度较小,且在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内腔中占据较小的空间,便于收纳,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薄型电子设备中。此外,在长焦镜头1与滤光片3之间设置第一距离H1,避免当长焦镜头1处于收纳状态时,长焦镜头1与滤光片3因碰撞或刮擦产生损伤,从而延长摄像头模组10的使用寿命。其中,第一距离H1需要兼顾对焦行程、镜头支撑件余量及温度影响等因素。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当长焦镜头1处于收纳状态时,长焦镜头1也可以接触滤光片3,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3B所示,当长焦镜头1处于弹出状态时,长焦镜头1与滤光片3之间的第二距离H2大于第一距离H1。此时,长焦镜头1可以处于远景拍摄状态,并实现对焦功能。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与滤光片3之间的第二距离H2为长焦镜头1提供充足的移动空间,长焦镜头1能够相对感光元件2移动,实现对焦功能。
一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可以包括多片单透镜,例如五片、六片、七片等。多片单透镜间隔设置。长焦镜头1从收纳状态移动至弹出状态的过程中、或从弹出状态移动至收纳状态的过程中、或在远景拍摄中对焦时,长焦镜头1的多片单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发生变化,也即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不变。
请结合参阅图3B和图3C,图3C是图3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在另一种弹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B所示摄像头模组10处于远景拍摄模式,图3C所示摄像头模组10处于近景拍摄模式。其中,图3B和图3C中虚线内的结构为长焦镜头1的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结构,本申请中的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还可以具有其他结构,不能将附图看作对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结构的限定。
其中,当摄像头模组10处于弹出状态时,长焦镜头1的焦距还可以发生变化,以实现远景和近景之间的切换。
一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可以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如图3B和图3C所示,在长焦镜头1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增大。相反地,在长焦镜头1从近景切换至远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减小。因此,长焦镜头1在远景和近景之间切换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中,通过改变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使得长焦镜头1既可以实现远距离拍摄且成像质量高,也可以具有较强的近景拍摄能力,实现远景到近景下的广物距成像。
此外,在长焦镜头1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增大,能够获得较高的近景成像质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长焦镜头1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也可以减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光焦度,使得长焦镜头1的高度小于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以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有利于摄像头模组10的小型化。
在本申请中,长焦镜头1具有较强的广物距对焦能力,不仅能够进行远景拍摄,还能够对10厘米以内的近景进行拍摄,且成像清晰度高,具有较高的成像质量。此外,长焦镜头1还通过合理配置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光焦度,使得长焦镜头1高度较小,有利于摄像头模组10的小型化。
一些实施例中,在长焦镜头1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组合焦距,也即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长焦镜头1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也可以增大。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以及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满足:T1+T2<EFL。通过设置T1+T2<EFL,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之和较小,使得当长焦镜头1处于收纳状态时,摄像头模组10的整体高度较小,且在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内腔中占据较小的空间,便于收纳,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薄型电子设备中。例如: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以及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也可以满足:T1+T2=0.5EFL、0.6EFL或0.8EFL等。或者,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以及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也可以满足:T1+T2≤0.6EFL,或,0.6EFL<T1+T2≤0.8EFL,或,0.8EFL<T1+T2<EFL。在本申请中,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为第一透镜组G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之间的距离,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为第二透镜组G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T1+T2≤0.6EFL,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之和更小,使得当长焦镜头1处于收纳状态时,摄像头模组10的整体高度更小,且在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内腔中占据较小的空间,便于收纳,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薄型电子设备中。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以及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满足:0.1<T1/F1<1。例如: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以及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也可以满足:T1/F1=0.3、0.5或0.9等。或者,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以及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也可以满足:0.1<T1/F1≤0.3,或,0.3<T1/F1<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0.1<T1/F1≤0.3,则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较小,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便于第一透镜组G1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在本申请中,第一透镜组G1的多片透镜可以安装于第一镜筒(图未示),第二透镜组G2的多片透镜可以安装于第二镜筒(图未示),也即:第一透镜组G1的多片透镜和第二透镜组G2的多片透镜可以分别安装于两个镜筒,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可以单独测量得到。示例性的,可以通过焦距测量仪器分别测量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和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以及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满足:-1<T2/F2<-0.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1<T2/F2<-0.1,有利于使得第二透镜组G2具有较小的厚度,从而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便于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可理解的,上述对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和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的比值范围的限定、以及对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和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的比值范围的限定可以彼此独立存在,也可以相互结合。当上述比值范围彼此结合时,长焦镜头1能够获得较小的高度、以及更佳的对焦能力和成像质量。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单群对焦的方式,简化对焦结构的运动方式,并简化对焦方法。
示例性的,如图3B和图3C所示,在长焦镜头1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不动,第二透镜组G2沿光轴O向像侧移动,以增大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不动,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G2进行对焦,能够简化长焦镜头1的对焦结构的运动方式,从而简化对焦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不变、且第二透镜组G2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减小。在本申请中,当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也即第一透镜组G1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且第二透镜组G2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减小。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沿光轴O向物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不动,以增大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位于第二透镜组G2的物侧,增加了可移动的光路空间,利于减小光线转折角度、减小像差,提升成像质量。此外,第二透镜组G2不动,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G1进行对焦,能够简化长焦镜头1的对焦结构的运动方式,从而简化对焦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G2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不变。在本申请中,当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也即第一透镜组G1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G2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双群对焦的方式,减小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各自的对焦行程,还能够提高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运动精度,提升长焦镜头1的对焦能力。示例性的,可以沿光轴O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只要保证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增大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均可以运动,从而能够减小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各自的对焦行程,还能够提高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运动精度,提升长焦镜头1的对焦能力。此外,两个透镜组均可以移动,则进一步增加了可移动的光路空间,更利于减小光线转折角度、减小像差,并进一步提升成像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均发生变化。在本申请中,当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也即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与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均发生变化。
示例性的,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相对感光元件2的移动方式可以为:第一透镜组G1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G2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减小。在本申请中,当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也即第一透镜组G1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G2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减小。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相对感光元件2的移动方式也可以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均增大,也即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均增大,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与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满足:H3<EFL,以使长焦镜头1能够实现广物距拍摄。例如: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与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可以满足:H3=0.5EFL、0.7EFL或0.9EFL。或者,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可以满足:H3=0.05毫米、0.07毫米或0.1毫米等。或者,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与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可以满足:H3<0.9EFL或0.05毫米<H3<0.9EFL。其中,当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与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满足0.5EFL<H3<0.9EFL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能够用于10厘米以内的近景拍摄。
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图未示),第一驱动机构与长焦镜头1连接,用于控制长焦镜头1沿靠近或远离感光元件2的方向移动,以实现长焦镜头1的收纳和弹出,也可以实现长焦镜头1的远景对焦。本申请可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实现自动对焦(auto focus,AF)。
示例性的,第一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对焦马达,例如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记忆金属(shape memory alloy)马达、陶瓷马达(piezo motor)以及步进马达(stepper motor)等。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弹簧等能够发生弾性变形的机构。示例性的,请结合参阅图3A和图3B,当长焦镜头1处于弹出状态时,弹簧未发生弹性变形或弹簧具有较小的弾性变形,处于自然状态;当长焦镜头1处于收纳状态时,弹簧发生弹性变形或弾性变形量增大,处于压缩状态。当长焦镜头1从收纳状态变为弹出状态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变形量减小或弹簧恢复至自然状态,从而产生弹性力,长焦镜头1在弹簧的弹性力的驱动下从收纳状态弹出。此外,第一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图未示),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透镜组G1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透镜组G1沿光轴O移动,以改变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实现长焦镜头1在远景模式和近景模式之间的切换。
示例性的,第二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对焦马达,例如音圈马达、记忆金属马达、陶瓷马达以及步进马达等。此外,第二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还可以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图未示),第三驱动机构与第二透镜组G2连接,用于控制第二透镜组G2沿光轴O移动,以改变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实现长焦镜头1在远景模式和近景模式之间的切换。
示例性的,第三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对焦马达,例如音圈马达、记忆金属马达、陶瓷马达以及步进马达等。此外,第三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透镜组G1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透镜组G1沿光轴O移动,第三驱动机构与第二透镜组G2连接,用于控制第二透镜组G2沿光轴O移动,以改变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实现长焦镜头1在远景模式和近景模式之间的切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运动,能够减小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各自的对焦行程,还能够提高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运动精度,提升长焦镜头1的对焦能力。
示例性的,第二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对焦马达,例如音圈马达、记忆金属马达、陶瓷马达以及步进马达等。第三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对焦马达,例如音圈马达、记忆金属马达、陶瓷马达以及步进马达等。此外,第二驱动机构和/或第三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和/或第三驱动机构。其中,第一驱动机构与长焦镜头1连接,用于控制长焦镜头1沿靠近或远离感光元件2的方向移动,以实现长焦镜头1的收纳和弹出,也可以实现长焦镜头1的远景对焦。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透镜组G1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透镜组G1沿光轴O移动,第三驱动机构与第二透镜组G2连接,用于控制第二透镜组G2沿光轴O移动,以改变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实现长焦镜头1在远景模式和近景模式之间的切换。
示例性的,第一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对焦马达,例如音圈马达、记忆金属马达、陶瓷马达以及步进马达等。第二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对焦马达,例如音圈马达、记忆金属马达、陶瓷马达以及步进马达等。第三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对焦马达,例如音圈马达、记忆金属马达、陶瓷马达以及步进马达等。此外,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第三驱动机构中的一者、两者或三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的结构可以相同,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中也可以存在至少一者的结构与其他机构的结构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还可以包括防抖马达(图未示)。防抖马达用于驱动长焦镜头1在垂直于光轴O的方向上移动,或相对光轴O倾斜转动。防抖马达可以是记忆金属式(shape memory alloy)马达、悬丝式马达以及滚珠式马达等。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与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满足:F1<EFL。通过设置F1<EFL,使得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能够使得长焦镜头1用于10厘米以内的近景拍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也即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大于0。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与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还可以满足:F1≤0.9EFL,则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能够使得长焦镜头1用于10厘米以内的近景拍摄。此外,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与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还可以满足:0.9EFL<F1<EFL,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小于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且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能够延长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以使得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组合焦距,也即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大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与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可以满足:-EFL>F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光焦度,也即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小于0。此外,通过设置-EFL>F2,能够减小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从而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使得第二透镜组G2焦距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便于对焦,减小马达行程。此外,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小,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有利于摄像头模组10的小型化。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与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也可以满足:F2>-EFL,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可以满足:1<(F1-F2)/F1<9,以提升长焦镜头1的对焦能力和成像质量。例如: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可以满足:(F1-F2)/F1=1.1、2或3等。或者,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可以满足:1<(F1-F2)/F1≤3,或,3<(F1-F2)/F1<9,或,1.1<(F1-F2)/F1<9。
可理解地,当两个透镜组的焦距都比较小,且两个透镜组的焦距相差较小,也即(F1-F2)/F1数值较小,则会提升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汇聚能力,有利于实现近景成像;但会增大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增大像差,成像可能不清晰,成像质量较差。当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较大,且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相差较大,也即(F1-F2)/F1数值较大,则会降低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汇聚能力,不利于实现近景成像;但会减小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减小像差,提高成像质量。因此,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对两个透镜组的焦距进行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对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的比值范围的限定、以及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与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的比值范围的限定可以彼此独立存在,也可以相互结合。当上述三个比值范围彼此结合时,长焦镜头1能够获得更小的尺寸、以及更佳的对焦能力及成像质量。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至少包括两片透镜,以提高长焦镜头1的规格,提升成像质量。示例性的,第一透镜组G1可以包括两片至四片透镜,例如三片、四片等。第一透镜组G1至少包括一片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G2也可以包括多片透镜,以提高长焦镜头1的规格,提升成像质量。示例性的,第二透镜组G2可以包括两片至四片透镜。例如两片、三片、四片等。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G2也可以包括一片透镜,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的,第二透镜组G2至少包括一片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
一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可以包括四片至八片透镜,例如:五片、六片、七片等。
在本申请中,通过调整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数量,能够获得不同规格的设计,以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示例性的,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的数量多,则长焦镜头1的规格高,成像质量高,但也增加了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内的各片透镜的设计难度;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的数量少,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内的各片透镜的设计难度低,但长焦镜头1的规格低,成像质量差,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透镜数量。
示例性的,如图3C所示,第一透镜组G1可以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片透镜L11和第二片透镜L12,第一片透镜L11的阿贝数和第二片透镜L12的阿贝数之和可以大于20,有利于长焦镜头1的色差矫正。
示例性的,第二透镜组G2的各片透镜的阿贝数之和可以大于18,有利于长焦镜头1的色差矫正。
示例性的,如图3C所示,第二透镜组G2可以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片透镜L21。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可以满足:f11/F1<1;且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可以满足:f21/F2<1。例如: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可以满足:f11/F1=0.5、0.6或0.8等,且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可以满足:f21/F2=0.2、0.4或0.5等。
或者,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也可以满足:0.5<f11/F1<1。在本申请中,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一般作为主透镜,并增加其他透镜得到透镜组,从而通过其他透镜在第一片透镜L11的基础上进行调节,使得第一透镜组G1获得所需的光学性能。通过设计0.5<f11/F1<1,使得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也可以满足:0.2<f21/F2<1。在本申请中,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一般作为主透镜,并增加其他透镜得到透镜组,从而通过其他透镜在第二片透镜L21的基础上进行调节,使得第二透镜组G2获得所需的光学性能。通过设计0.2<f21/F1<1,使得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
示例性的,第一透镜组G1的多片透镜可以采用同一材质,例如玻璃、树脂等。其中,玻璃具有高折射率和低膨胀特性,使得长焦镜头1具有更好的成像质量和低温飘特性。树脂的密度低,能够减小透镜组的重量,便于移动,提升长焦镜头1的对焦能力。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的多片透镜中至少存在一片透镜可以与其他透镜的材质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第一透镜组G1的多片透镜中的一片透镜可以采用玻璃,例如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可以采用玻璃,其他透镜可以采用树脂,从而既能够保证长焦镜头1的成像质量和低温飘特性,又能够减小透镜组的重量,提升长焦镜头1的对焦能力。
示例性的,第一透镜组G1的多片透镜可以采用注塑、模压和/或抛光磨削等工艺加工成型。
示例性的,第二透镜组G2的多片透镜可以采用同一材质,例如玻璃、树脂等。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G2的多片透镜中至少存在一片透镜可以与其他透镜的材质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第二透镜组G2的多片透镜中的一片透镜也可以采用玻璃,例如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可以采用玻璃,其他透镜可以采用树脂,从而既能够保证长焦镜头1的成像质量和低温飘特性,又能够减小透镜组的重量,提升长焦镜头1的对焦能力。
示例性的,第二透镜组G2的多片透镜可以采用注塑、模压和/或抛光磨削等工艺加工成型。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C所示,长焦镜头1还可以包括孔径光阑4,孔径光阑4可以安装于第一透镜组G1。此时,孔径光阑4的光圈调节效果更佳,能够提高长焦镜头1的成像质量。例如,孔径光阑4可以安装于第一透镜组G1靠近物侧的一端。本实施例中,以孔径光阑4安装于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为例进行示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孔径光阑4也可以安装于第一透镜组G1的其他透镜、第二透镜组G2或长焦镜头1的其他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其中,孔径光阑4可以是隔圈结构或者可变扇叶结构;或者,孔径光阑4可以通过表面喷涂工艺实现,例如通过在透镜上喷涂遮光材料形成孔径光阑4。其中,孔径光阑4的位置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例如,孔径光阑4的位置是可变的,孔径光阑4可以依据对焦情况调节位置,以位于不同的透镜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的至少一片透镜的光学表面为非球面,非球面形状的光学表面从近轴到外视场区域有不同的光焦度,以使成像画面具有更均衡的画质。和/或,长焦镜头1的至少一片透镜的光学表面可以为自由曲面,以校正像差。其中,非球面为绕光轴O旋转对称的表面;自由曲面可以无对称轴,也可以沿某个方向对称,或者沿某两个方向对称。
一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的多片透镜之间通过主动校准(active alignment,AA)工艺进行组装,以保证组装精度。
一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的至少一片透镜的光学表面可以形成衍射光栅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衍射光栅结构,能够减少色差,也能够减少长焦镜头1的体积。
一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还可以包括液体透镜(图未示),液体透镜可以位于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液体透镜增强调焦效果,以实现超近景拍摄。其中,液体透镜是将液体作为透镜、通过改变液体的曲率来改变焦距的一种结构件。
一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的至少一片透镜可以采用异形技术,以减少长焦镜头1的尺寸,使长焦镜头1能够更好地适用于小型化的电子设备100,增加了长焦镜头1的适用范围。切口可通过I-CUT工艺实现。此外,由于透镜通过切口方式降低其高度,因此透镜可以设置较大的通光口径,从而提高长焦镜头1的通光量,使得长焦镜头1的成像质量较佳。其中,也可以在镜筒、隔片等透镜的结构支撑件上采用异形技术,以减少长焦镜头1的尺寸。
一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的至少一片透镜的周侧面或支撑面可以进行黑化处理或粗化处理,以消除杂光,提高成像质量。其中,黑化处理可以是涂或镀黑色油墨等消光材料,也可以是贴膜。粗化处理主要是用于增加粗糙度。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消除杂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示例性的,本申请提供了摄像头模组10的八种可能的实施例。
其中,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包括七片透镜,透镜数量较多,则长焦镜头1的规格高,成像质量高。
其中,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三片透镜。在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四片透镜。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的三片透镜中最靠近物侧的第一透镜L1为主透镜,第一透镜组G1的三片透镜中的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用于对第一透镜L1的焦距等参数进行调整,以使第一透镜组G1获得预设的光学性能。第一透镜组G1通过两片透镜对主透镜进行调整,光路简单,每片透镜的设计难度低,且同于调节的透镜的厚度较大,有利于加工;此外,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I较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较小,便于收纳。
其中,第一和第三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G1、固定第二透镜组G2的方式进行对焦,使得对焦于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物侧面距离被摄对象距离较近,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小,减小像差,提升成像质量。在第二和第四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G2、固定第一透镜组G1的方式进行对焦。
其中,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包括六片透镜,长焦镜头1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三片透镜。第五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G1、固定第二透镜组G2的方式进行对焦。在第六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G2、固定第一透镜组G1的方式进行对焦。
其中,第七和第八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包括五片透镜,长焦镜头1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三片透镜。第七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G1、固定第二透镜组G2的方式进行对焦。在第八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G2、固定第一透镜组G1的方式进行对焦。
以下结合附图和表格,说明摄像头模组10在多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
请结合参阅图4A和图4B,图4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4B是图4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在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4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包括图3B所示摄像头模组10的大部分技术特征,以下主要对两者的区别进行描述,两者相同的大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一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包括七片透镜,此外,第一透镜组G1包括三片透镜,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G1、固定第二透镜组G2的方式进行对焦。
具体地,第一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包括长焦镜头1、滤光片3及感光元件2,长焦镜头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组G1及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光焦度,在长焦镜头1在远景和近景之间切换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第二透镜组G2包括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沿着光轴O的方向,光线依次经过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然后经过滤光片3,最终到达感光元件2。
第一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包括七片透镜,透镜数量较多,则长焦镜头1的规格高,成像质量高。此外,第一透镜组G1的三片透镜中最靠近物侧的第一透镜L1为主透镜,第一透镜组G1的三片透镜中的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用于对第一透镜L1的焦距等参数进行调整,以使第一透镜组G1获得预设的光学性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通过两片透镜对主透镜进行调整,光路简单,每片透镜的设计难度低,且同于调节的透镜的厚度较大,有利于加工;此外,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I较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较小,便于收纳。
如图4A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被远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远景图像。如图4B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第一透镜组G1沿光轴O向物侧移动,被近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近景图像。
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长焦镜头1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沿光轴O向物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不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增大,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此外,第一透镜组G1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G2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不变。在本申请中,当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也即第一透镜组G1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G2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
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G1、固定第二透镜组G2的方式进行对焦,使得对焦于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物侧面距离被摄对象距离较近,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小,减小像差,提升成像质量。
以下结合数据和仿真结果,呈现图4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具化方案。
请一并参考表1a至表1b,其中,表1a是图4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对焦远景时的各透镜和滤光片3的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Nd)、阿贝数。其中,厚度包括透镜本身的厚度,也包括透镜之间的距离。虚拟面位于滤光片3和感光元件2之间的假想面,用于考察光斑是否汇聚。表1b是图4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
表1a
表1b
表1a的长焦镜头1的非球面,可以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进行限定:
其中,z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r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c为曲率;K为锥面系数;α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可参阅表1b。
请结合参阅表1c和表1d,表1c和表1d是图4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基本参数。表1c中的f1至f7分别为第一透镜L1至第七透镜L7的焦距,表1d中F1和F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T1和T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
表1c
表1d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例如切换到对焦于近景50毫米处,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6)增大2mm,也即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的对焦行程为2mm,相较于常规镜头(通常需要大于4mm),对焦行程明显缩短,对焦能力强。
此外,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4.6mm;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2.3mm。长焦镜头1在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6)增大2mm,第二透镜组G2和滤光片3之间的距离(S14)不变,以采用单群对焦方式,简化对焦方法。长焦镜头1的高度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如表1d所示,F1<0.9EFL(0.9EFL=0.9x14.6=13.14),则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有利于实现10厘米以内的近景拍摄。
此外,-EFL>F2,则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便于对焦,并缩短马达行程。
此外,(F1-F2)/F1约等于3,则两个透镜组的焦距相差较小,能够提升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汇聚能力,有利于实现近景成像;且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较大,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减小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即为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0.5<f1/F1<1,也即0.5<f11/F1<1,使得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
此外,第四透镜L4的焦距f4即为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0.2<f4/F2<1,也即0.2<f21/F2<1,使得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
此外,0.3<T1/F1<1,则第一透镜组G1厚度较小,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便于第一透镜组G1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1<T2/F2<-0.1,有利于使得第二透镜组G2具有较小的厚度,从而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便于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T1+T2=8,0.6EFL=0.6x14.6=8.76,则T1+T2<0.6EFL,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之和较小,使得当长焦镜头1处于收纳状态时,摄像头模组10的整体高度较小,且在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内腔中占据较小的空间,便于收纳,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薄型电子设备中。
请结合参阅图4C和图4D,图4C是图4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图4D是图4B所示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
其中,图4C和图4D均包括长焦镜头1的轴向色差曲线图、像散场曲图以及畸变图。其中,轴向色差曲线图包括对应于系统不同波段(图示包括650nm、610nm、555nm、510nm、470nm)的球差曲线;其物理意义为,在0度视场发出的相应波长的光,通过光学系统后,相对于理想像点的偏离;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在光瞳处的归一化坐标。图4C和图4D中示值均较小,在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轴上像差(球差,色差等)校正较好。像散场曲图用于示意不同视场细光束汇聚点与理想成像面的偏离,X为弧矢方向光束,Y为子午方向光束,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相应视场。当某视场值过大时,则该视场像质较差或存在高级像差。图4C和图4D所示两方向场曲均较小,系统具有较好的焦深。畸变图用于表征不同视场光束汇聚点(实际像高)与理想像高的相对偏离量。图4C和图4D所示畸变较小,可以确保画面没有明显的变形。
请结合参阅图5A和图5B,图5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5B是图5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在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5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包括图3B所示摄像头模组10的大部分技术特征,以下主要对两者的区别进行描述,两者相同的大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二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包括七片透镜,此外,第一透镜组G1也包括三片透镜。与第一实施例中不同,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G2、固定第一透镜组G1的方式进行对焦。
具体地,第二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包括长焦镜头1、滤光片3及感光元件2,长焦镜头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组G1及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光焦度,在长焦镜头1在远景和近景之间切换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第二透镜组G2包括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沿着光轴O的方向,光线依次经过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然后经过滤光片3,最终到达感光元件2。
第二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包括七片透镜,透镜数量较多,则长焦镜头1的规格高,成像质量高。此外,第一透镜组G1的三片透镜中最靠近物侧的第一透镜L1为主透镜,第一透镜组G1的三片透镜中的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用于对第一透镜L1的焦距等参数进行调整,以使第一透镜组G1获得预设的光学性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通过两片透镜对主透镜进行调整,光路简单,每片透镜的设计难度低,且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I较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较小,便于收纳。
如图5A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被远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远景图像。如图5B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第二透镜组G2沿光轴O向像侧移动,被近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近景图像。
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长焦镜头1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不动,第二透镜组G2沿光轴O向像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增大,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此外,第一透镜组G1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不变、且第二透镜组G2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减小。在本申请中,当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也即第一透镜组G1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且第二透镜组G2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减小。
以下结合数据和仿真结果,呈现图5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具化方案。
请一并参考表2a和表2b,其中,表2a是图5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对焦远景时的各透镜和滤光片3的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Nd)、阿贝数。其中,厚度包括透镜本身的厚度,也包括透镜之间的距离。虚拟面位于滤光片3和感光元件2之间的假想面,用于考察光斑是否汇聚。表2b是图5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
表2a
表2b
表2a的长焦镜头1的非球面,可以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进行限定:
其中,z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r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c为曲率;K为锥面系数;α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可参阅表2b。
请结合参阅表2c和表2d,表2c和表2d是图5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基本参数。表2c中的f1至f7分别为第一透镜L1至第七透镜L7的焦距,表2d中F1和F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T1和T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
表2c
参数 | f1 | f2 | f3 | f4 | f5 | f6 | f7 | 光圈值 | 视场角 |
数值 | 7.78 | -10.66 | 10.8 | -6.89 | 28 | 31 | -52 | 1.8 | 29° |
表2d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例如切换到对焦于近景50毫米处,第二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6)增大2.3mm,也即第二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的对焦行程为2.3mm,相较于常规镜头(通常需要大于4mm),对焦行程明显缩短,对焦能力强。
此外,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4.75mm;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0.5mm。长焦镜头1在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第二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6)增大2.3mm,相应地,第二透镜组G2和滤光片3之间的距离(S14)减小2.3mm,以保持长焦镜头1的高度不变。
在本实施例中,如表2d所示,F1<0.9EFL(0.9EFL=0.9x14.75=13.275),则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有利于实现10厘米以内的近景拍摄。
此外,-EFL>F2,则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便于对焦,并缩短马达行程。
此外,(F1-F2)/F1<3,则两个透镜组的焦距相差较小,能够提升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汇聚能力,有利于实现近景成像;且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较大,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减小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即为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0.5<f1/F1<1,也即0.5<f11/F1<1,使得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
此外,第四透镜L4的焦距f4即为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0.2<f4/F2<1,也即0.2<f21/F2<1,使得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
此外,0.3<T1/F1<1,则第一透镜组G1厚度较小,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便于第一透镜组G1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1<T2/F2<-0.1,有利于使得第二透镜组G2具有较小的厚度,从而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便于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T1+T2=7.88,0.6EFL=0.6x14.75=8.85,则T1+T2<0.6EFL,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之和较小,使得当长焦镜头1处于收纳状态时,摄像头模组10的整体高度较小,且在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内腔中占据较小的空间,便于收纳,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薄型电子设备中。
请结合参阅图5C和图5D,图5C是图5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图5D是图5B所示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
其中,图5C和图5D均包括长焦镜头1的轴向色差曲线图、像散场曲图以及畸变图。其中,轴向色差曲线图包括对应于系统不同波段(图示包括650nm、610nm、555nm、510nm、470nm)的球差曲线;其物理意义为,在0度视场发出的相应波长的光,通过光学系统后,相对于理想像点的偏离;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在光瞳处的归一化坐标。图5C和图5D中示值均较小,在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轴上像差(球差,色差等)校正较好。像散场曲图用于示意不同视场细光束汇聚点与理想成像面的偏离,X为弧矢方向光束,Y为子午方向光束,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相应视场。当某视场值过大时,则该视场像质较差或存在高级像差。图5C和图5D所示两方向场曲均较小,系统具有较好的焦深。畸变图用于表征不同视场光束汇聚点(实际像高)与理想像高的相对偏离量。图5C和图5D所示畸变较小,可以确保画面没有明显的变形。
请结合参阅图6A和图6B,图6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三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6B是图6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在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6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包括图3B所示摄像头模组10的大部分技术特征,以下主要对两者的区别进行描述,两者相同的大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包括七片透镜,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G1、固定第二透镜组G2的方式进行对焦。此外,与第一实施例中不同,第一透镜组G1包括四片透镜。
具体地,第三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包括长焦镜头1、滤光片3及感光元件2,长焦镜头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组G1及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光焦度,在长焦镜头1在远景和近景之间切换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第二透镜组G2包括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沿着光轴O的方向,光线依次经过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然后经过滤光片3,最终到达感光元件2。
如图6A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被远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远景图像。如图6B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第一透镜组G1沿光轴O向物侧移动,被近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近景图像。
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长焦镜头1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沿光轴O向物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不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增大,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此外,第一透镜组G1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G2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不变。在本申请中,当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也即第一透镜组G1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G2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
以下结合数据和仿真结果,呈现图6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具化方案。
请一并参考表3a至表3b,其中,表3a是图6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对焦远景时的各透镜和滤光片3的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Nd)、阿贝数。其中,厚度包括透镜本身的厚度,也包括透镜之间的距离。虚拟面位于滤光片3和感光元件2之间的假想面,用于考察光斑是否汇聚。表3b是图6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
表3a
表3b
表3a的长焦镜头1的非球面,可以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进行限定:
其中,z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r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c为曲率;K为锥面系数;α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可参阅表3b。
请结合参阅表3c和表3d,表3c和表3d是图6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基本参数。表3c中的f1至f7分别为第一透镜L1至第七透镜L7的焦距,表3d中F1和F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T1和T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
表3c
参数 | f1 | f2 | f3 | f4 | f5 | f6 | f7 | 光圈值 | 视场角 |
数值 | 6.43 | -9.5 | 30.3 | 61 | -7.65 | 47 | 27.3 | 1.8 | 27° |
表3d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例如切换到对焦于近景50毫米处,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8)增大2mm,也即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的对焦行程为2mm,相较于常规镜头(通常需要大于4mm),对焦行程明显缩短,对焦能力强。
此外,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4.55mm;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2.2mm。长焦镜头1在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8)增大2mm,第二透镜组G2和滤光片3之间的距离(S14)不变,以采用单群对焦方式,简化对焦方法。长焦镜头1的高度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如表3d所示,F1<0.9EFL(0.9EFL=0.9x14.55=13.095),则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有利于实现10厘米以内的近景拍摄。
此外,-EFL>F2,则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便于对焦,并缩短马达行程。
此外,(F1-F2)/F1约等于3,则两个透镜组的焦距相差较小,能够提升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汇聚能力,有利于实现近景成像;且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较大,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减小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即为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0.5<f1/F1<1,也即0.5<f11/F1<1,使得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
此外,第五透镜L5的焦距f5即为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0.2<f5/F2<1,也即0.2<f21/F2<1,使得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
此外,0.3<T1/F1<1,则第一透镜组G1厚度较小,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便于第一透镜组G1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1<T2/F2<-0.1,有利于使得第二透镜组G2具有较小的厚度,从而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便于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T1+T2=8.72,0.6EFL=0.6x14.55=8.73,则T1+T2<0.6EFL,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之和较小,使得当长焦镜头1处于收纳状态时,摄像头模组10的整体高度较小,且在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内腔中占据较小的空间,便于收纳,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薄型电子设备中。
请结合参阅图6C和图6D,图6C是图6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图6D是图6B所示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
其中,图6C和图6D均包括长焦镜头1的轴向色差曲线图、像散场曲图以及畸变图。其中,轴向色差曲线图包括对应于系统不同波段(图示包括650nm、610nm、555nm、510nm、470nm)的球差曲线;其物理意义为,在0度视场发出的相应波长的光,通过光学系统后,相对于理想像点的偏离;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在光瞳处的归一化坐标。图6C和图6D中示值均较小,在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轴上像差(球差,色差等)校正较好。像散场曲图用于示意不同视场细光束汇聚点与理想成像面的偏离,X为弧矢方向光束,Y为子午方向光束,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相应视场。当某视场值过大时,则该视场像质较差或存在高级像差。图6C和图6D所示两方向场曲均较小,系统具有较好的焦深。畸变图用于表征不同视场光束汇聚点(实际像高)与理想像高的相对偏离量。图6C和图6D所示畸变较小,可以确保画面没有明显的变形。
请结合参阅图7A和图7B,图7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7B是图7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在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7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包括图3B所示摄像头模组10的大部分技术特征,以下主要对两者的区别进行描述,两者相同的大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包括七片透镜。此外,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第一透镜组G1包括四片透镜,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G2、固定第一透镜组G1的方式进行对焦。
具体地,第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包括长焦镜头1、滤光片3及感光元件2,长焦镜头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组G1及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光焦度,在长焦镜头1在远景和近景之间切换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第二透镜组G2包括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沿着光轴O的方向,光线依次经过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然后经过滤光片3,最终到达感光元件2。
如图7A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被远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远景图像。如图7B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第二透镜组G2沿光轴O向像侧移动,被近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近景图像。
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长焦镜头1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不动,第二透镜组G2沿光轴O向像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增大,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此外,第一透镜组G1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不变、且第二透镜组G2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减小。在本申请中,当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也即第一透镜组G1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且第二透镜组G2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减小。
以下结合数据和仿真结果,呈现图7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具化方案。
请一并参考表4a和表4b,其中,表4a是图7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对焦远景时的各透镜和滤光片3的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Nd)、阿贝数。其中,厚度包括透镜本身的厚度,也包括透镜之间的距离。虚拟面位于滤光片3和感光元件2之间的假想面,用于考察光斑是否汇聚。表4b是图7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
表4a
表4b
面号 | K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S1 | 0 | 7.84E-05 | 1.14E-05 | 1.16E-06 | -8.74E-08 | 1.94E-08 | -1.01E-09 | 1.81E-11 |
S2 | 0 | 0.0043051 | -0.000377 | 5.43E-05 | -4.75E-06 | 1.44E-07 | 2.18E-09 | -1.38E-10 |
S3 | 0 | -0.0014 | 5.03E-05 | 0.000173 | -4.20E-05 | 4.01E-06 | -1.70E-07 | 2.77E-09 |
S4 | 0 | -0.00452 | 0.000449 | 0.000118 | 2.14E-05 | -1.50E-05 | 1.81E-06 | -7.00E-08 |
S5 | 0 | 0.010328 | 0.000124 | -0.00014 | 0.000149 | -4.00E-05 | 4.82E-06 | -2.30E-07 |
S6 | 0 | 0.006945 | 0.001845 | -0.00075 | 0.000361 | -9.50E-05 | 1.38E-05 | -8.10E-07 |
S7 | 0 | -0.00397 | 0.000855 | 0.000341 | -9.80E-05 | 5.51E-06 | 0 | 0 |
S8 | 0 | -0.00397 | 0.000855 | 0.000341 | -9.80E-05 | 5.51E-06 | 0 | 0 |
S9 | 0 | 0.059845 | -0.02257 | 0.007122 | -0.00168 | 0.000265 | -2.50E-05 | 1.01E-06 |
S10 | 0 | 0.063517 | -0.01976 | 0.005336 | -0.001 | 0.00012 | -7.70E-06 | 2.00E-07 |
S11 | 0 | 0.006213 | -0.00443 | 0.001788 | -0.00046 | 7.10E-05 | -5.20E-06 | -5.10E-09 |
S12 | 0 | 0.006774 | -0.00451 | 0.002072 | -0.00062 | 0.000121 | -1.30E-05 | 5.79E-07 |
S13 | 0 | 0.002056 | -0.00158 | 0.000605 | -0.00014 | 2.19E-05 | -1.70E-06 | 5.38E-08 |
S14 | 0 | -0.00198 | -0.00073 | 0.000192 | -4.50E-05 | 6.31E-06 | -5.00E-07 | 1.84E-08 |
表4a的长焦镜头1的非球面,可以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进行限定:
其中,z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r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c为曲率;K为锥面系数;α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可参阅表4b。
请结合参阅表4c和表4d,表4c和表4d是图7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基本参数。表4c中的f1至f7分别为第一透镜L1至第七透镜L7的焦距,表4d中F1和F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T1和T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
表4c
参数 | f1 | f2 | f3 | f4 | f5 | f6 | f7 | 光圈值 | 视场角 |
数值 | 6.46 | -9.6 | 28.5 | 67.7 | -7.49 | 58.3 | 23.3 | 1.8 | 26° |
表4d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例如切换到对焦于近景50毫米处,第二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8)增大2.2mm,也即第二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的对焦行程为2.2mm,相较于常规镜头(通常需要大于4mm),对焦行程明显缩短,对焦能力强。
此外,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4.55mm;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0.5mm。长焦镜头1在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第二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8)增大2.2mm,相应地,第二透镜组G2和滤光片3之间的距离(S14)减小2.2mm,以保持长焦镜头1的高度不变。
在本实施例中,如表4d所示,F1<0.9EFL(0.9EFL=0.9x14.55=13.095),则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有利于实现10厘米以内的近景拍摄。
此外,-EFL>F2,则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便于对焦,并缩短马达行程。
此外,(F1-F2)/F1约等于3,则两个透镜组的焦距相差较小,能够提升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汇聚能力,有利于实现近景成像;且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较大,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减小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即为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0.5<f1/F1<1,也即0.5<f11/F1<1,使得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
此外,第五透镜L5的焦距f5即为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0.2<f5/F2<1,也即0.2<f21/F2<1,使得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
此外,0.3<T1/F1<1,则第一透镜组G1厚度较小,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便于第一透镜组G1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1<T2/F2<-0.1,有利于使得第二透镜组G2具有较小的厚度,从而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便于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T1+T2=8.95,0.6EFL=0.8x14.55=11.64,则T1+T2<0.8EFL,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之和较小,使得当长焦镜头1处于收纳状态时,摄像头模组10的整体高度较小,且在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内腔中占据较小的空间,便于收纳,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薄型电子设备中。
请结合参阅图7C和图7D,图7C是图7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图7D是图7B所示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
其中,图7C和图7D均包括长焦镜头1的轴向色差曲线图、像散场曲图以及畸变图。其中,轴向色差曲线图包括对应于系统不同波段(图示包括650nm、610nm、555nm、510nm、470nm)的球差曲线;其物理意义为,在0度视场发出的相应波长的光,通过光学系统后,相对于理想像点的偏离;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在光瞳处的归一化坐标。图7C和图7D中示值均较小,在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轴上像差(球差,色差等)校正较好。像散场曲图用于示意不同视场细光束汇聚点与理想成像面的偏离,X为弧矢方向光束,Y为子午方向光束,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相应视场。当某视场值过大时,则该视场像质较差或存在高级像差。图7C和图7D所示两方向场曲均较小,系统具有较好的焦深。畸变图用于表征不同视场光束汇聚点(实际像高)与理想像高的相对偏离量。图7C和图7D所示畸变较小,可以确保画面没有明显的变形。
请结合参阅图8A和图8B,图8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五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8B是图8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在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8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包括图3B所示摄像头模组10的大部分技术特征,以下主要对两者的区别进行描述,两者相同的大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长焦镜头1包括六片透镜,此外,第一透镜组G1包括三片透镜,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G1、固定第二透镜组G2的方式进行对焦。
具体地,在第五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包括长焦镜头1、滤光片3及感光元件2,长焦镜头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组G1及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光焦度,在长焦镜头1在远景和近景之间切换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第二透镜组G2包括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沿着光轴O的方向,光线依次经过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然后经过滤光片3,最终到达感光元件2。
如图8A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被远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远景图像。如图8B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第一透镜组G1沿光轴O向物侧移动,被近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近景图像。
如图8A和图8B所示,在长焦镜头1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沿光轴O向物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不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增大,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此外,第一透镜组G1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G2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不变。在本申请中,当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也即第一透镜组G1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G2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
以下结合数据和仿真结果,呈现图8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具化方案。
请一并参考表5a至表5b,其中,表5a是图8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对焦远景时的各透镜和滤光片3的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Nd)、阿贝数。其中,厚度包括透镜本身的厚度,也包括透镜之间的距离。虚拟面位于滤光片3和感光元件2之间的假想面,用于考察光斑是否汇聚。表5b是图8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
表5a
表5b
表5a的长焦镜头1的非球面,可以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进行限定:
其中,z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r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c为曲率;K为锥面系数;α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可参阅表5b。
请结合参阅表5c和表5d,表5c和表5d是图8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基本参数。表5c中的f1至f6分别为第一透镜L1至第六透镜L6的焦距,表5d中F1和F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T1和T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
表5c
参数 | f1 | f2 | f3 | f4 | f5 | f6 | 光圈值 | 视场角 |
数值 | 7.73 | -11.53 | 16.19 | -5.37 | 29.23 | 12 | 1.6 | 26° |
表5d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例如切换到对焦于近景50毫米处,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6)增大2mm,也即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的对焦行程为2mm,相较于常规镜头(通常需要大于4mm),对焦行程明显缩短,对焦能力强。
此外,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4.6mm;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2.4mm。长焦镜头1在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6)增大2mm,第二透镜组G2和滤光片3之间的距离(S12)不变,以采用单群对焦方式,简化对焦方法。长焦镜头1的高度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如表5d所示,F1<0.9EFL(0.9EFL=0.9x14.6=13.14),则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有利于实现10厘米以内的近景拍摄。
此外,-EFL>F2,则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便于对焦,并缩短马达行程。
此外,(F1-F2)/F1约等于3,则两个透镜组的焦距相差较小,能够提升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汇聚能力,有利于实现近景成像;且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较大,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减小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即为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0.5<f1/F1<1,也即0.5<f11/F1<1,使得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
此外,第四透镜L4的焦距f4即为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0.2<f4/F2<1,也即0.2<f21/F2<1,使得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
此外,0.3<T1/F1<1,则第一透镜组G1厚度较小,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便于第一透镜组G1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1<T2/F2<-0.1,有利于使得第二透镜组G2具有较小的厚度,从而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便于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T1+T2=7.98,0.6EFL=0.6x14.6=8.76,则T1+T2<0.6EFL,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之和较小,使得当长焦镜头1处于收纳状态时,摄像头模组10的整体高度较小,且在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内腔中占据较小的空间,便于收纳,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薄型电子设备中。
请结合参阅图8C和图8D,图8C是图8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图8D是图8B所示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
其中,图8C和图8D均包括长焦镜头1的轴向色差曲线图、像散场曲图以及畸变图。其中,轴向色差曲线图包括对应于系统不同波段(图示包括650nm、610nm、555nm、510nm、470nm)的球差曲线;其物理意义为,在0度视场发出的相应波长的光,通过光学系统后,相对于理想像点的偏离;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在光瞳处的归一化坐标。图8C和图8D中示值均较小,在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轴上像差(球差,色差等)校正较好。像散场曲图用于示意不同视场细光束汇聚点与理想成像面的偏离,X为弧矢方向光束,Y为子午方向光束,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相应视场。当某视场值过大时,则该视场像质较差或存在高级像差。图8C和图8D所示两方向场曲均较小,系统具有较好的焦深。畸变图用于表征不同视场光束汇聚点(实际像高)与理想像高的相对偏离量。图8C和图8D所示畸变较小,可以确保画面没有明显的变形。
请结合参阅图9A和图9B,图9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六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9B是图9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在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9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包括图3B所示摄像头模组10的大部分技术特征,以下主要对两者的区别进行描述,两者相同的大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第六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长焦镜头1包括六片透镜,此外,第一透镜组G1包括三片透镜,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G2、固定第一透镜组G1的方式进行对焦。
具体地,第六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包括长焦镜头1、滤光片3及感光元件2,长焦镜头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组G1及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光焦度,在长焦镜头1在远景和近景之间切换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第二透镜组G2包括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沿着光轴O的方向,光线依次经过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然后经过滤光片3,最终到达感光元件2。
第六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包括六片透镜。此外,第一透镜组G1的三片透镜中最靠近物侧的第一透镜L1为主透镜,第一透镜组G1的三片透镜中的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用于对第一透镜L1的焦距等参数进行调整,以使第一透镜组G1获得预设的光学性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通过两片透镜对主透镜进行调整,光路简单,每片透镜的设计难度低,且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I较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较小,便于收纳。
如图9A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被远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远景图像。如图9B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第二透镜组G2沿光轴O向像侧移动,被近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近景图像。
如图9A和图9B所示,在长焦镜头1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不动,第二透镜组G2沿光轴O向像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增大,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此外,第一透镜组G1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不变、且第二透镜组G2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减小。在本申请中,当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也即第一透镜组G1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且第二透镜组G2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减小。
以下结合数据和仿真结果,呈现图9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具化方案。
请一并参考表6a至表6b,其中,表6a是图9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对焦远景时的各透镜和滤光片3的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Nd)、阿贝数。其中,厚度包括透镜本身的厚度,也包括透镜之间的距离。虚拟面位于滤光片3和感光元件2之间的假想面,用于考察光斑是否汇聚。表6b是图9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
表6a
表6b
表6a的长焦镜头1的非球面,可以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进行限定:
其中,z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r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c为曲率;K为锥面系数;α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可参阅表6b。
请结合参阅表6c和表6d,表6c和表6d是图9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基本参数。表6c中的f1至f6分别为第一透镜L1至第六透镜L6的焦距,表6d中F1和F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T1和T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
表6c
参数 | f1 | f2 | f3 | f4 | f5 | f6 | 光圈值 | 视场角 |
数值 | 6.86 | -10.35 | 21.26 | -7.78 | 36.9 | 31.48 | 1.8 | 27° |
表6d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例如切换到对焦于近景50毫米处,第二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6)增大2.3mm,也即第二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的对焦行程为2.3mm,相较于常规镜头(通常需要大于4mm),对焦行程明显缩短,对焦能力强。
此外,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4.55mm;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0.6mm。长焦镜头1在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第二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6)增大2.3mm,相应地,第二透镜组G2和滤光片3之间的距离(S12)减小2.3mm,以保持长焦镜头1的高度不变。
在本实施例中,如表6d所示,F1<0.9EFL(0.9EFL=0.9x14.55=13.095),则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有利于实现10厘米以内的近景拍摄。
此外,-EFL>F2,则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便于对焦,并缩短马达行程。
此外,(F1-F2)/F1约等于3,则两个透镜组的焦距相差较小,能够提升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汇聚能力,有利于实现近景成像;且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较大,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减小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即为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0.5<f1/F1<1,也即0.5<f11/F1<1,使得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
此外,第四透镜L4的焦距f4即为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0.2<f4/F2<1,也即0.2<f21/F2<1,使得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
此外,0.3<T1/F1<1,则第一透镜组G1厚度较小,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便于第一透镜组G1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1<T2/F2<-0.1,有利于使得第二透镜组G2具有较小的厚度,从而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便于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T1+T2=8.09,0.6EFL=0.6x14.55=8.73,则T1+T2<0.6EFL,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之和较小,使得当长焦镜头1处于收纳状态时,摄像头模组10的整体高度较小,且在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内腔中占据较小的空间,便于收纳,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薄型电子设备中。
请结合参阅图9C和图9D,图9C是图9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图9D是图9B所示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
其中,图9C和图9D均包括长焦镜头1的轴向色差曲线图、像散场曲图以及畸变图。其中,轴向色差曲线图包括对应于系统不同波段(图示包括650nm、610nm、555nm、510nm、470nm)的球差曲线;其物理意义为,在0度视场发出的相应波长的光,通过光学系统后,相对于理想像点的偏离;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在光瞳处的归一化坐标。图9C和图9D中示值均较小,在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轴上像差(球差,色差等)校正较好。像散场曲图用于示意不同视场细光束汇聚点与理想成像面的偏离,X为弧矢方向光束,Y为子午方向光束,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相应视场。当某视场值过大时,则该视场像质较差或存在高级像差。图9C和图9D所示两方向场曲均较小,系统具有较好的焦深。畸变图用于表征不同视场光束汇聚点(实际像高)与理想像高的相对偏离量。图9C和图9D所示畸变较小,可以确保画面没有明显的变形。
请结合参阅图10A和图10B,图10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七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10B是图10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在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10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包括图3B所示摄像头模组10的大部分技术特征,以下主要对两者的区别进行描述,两者相同的大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七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包括五片透镜,此外,第一透镜组G1包括三片透镜,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G1、固定第二透镜组G2的方式进行对焦。
具体地,第七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包括长焦镜头1、滤光片3及感光元件2,长焦镜头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组G1及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光焦度,在长焦镜头1在远景和近景之间切换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第二透镜组G2包括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四透镜L4以及第五透镜L5。沿着光轴O的方向,光线依次经过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以及第五透镜L5,然后经过滤光片3,最终到达感光元件2。
如图10A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被远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远景图像。如图10B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第一透镜组G1沿光轴O向物侧移动,被近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近景图像。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在长焦镜头1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沿光轴O向物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不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增大,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此外,第一透镜组G1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G2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不变。在本申请中,当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也即第一透镜组G1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增大、且第二透镜组G2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
以下结合数据和仿真结果,呈现图10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具化方案。
请一并参考表7a至表7b,其中,表7a是图10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对焦远景时的各透镜和滤光片3的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Nd)、阿贝数。其中,厚度包括透镜本身的厚度,也包括透镜之间的距离。虚拟面位于滤光片3和感光元件2之间的假想面,用于考察光斑是否汇聚。表7b是图10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
表7a
表7b
表7a的长焦镜头1的非球面,可以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进行限定:
其中,z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r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c为曲率;K为锥面系数;α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可参阅表7b。
请结合参阅表7c和表7d,表7c和表7d是图10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基本参数。表7c中的f1至f5分别为第一透镜L1至第五透镜L5的焦距,表7d中F1和F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T1和T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
表7c
参数 | f1 | f2 | f3 | f4 | f5 | 光圈值 | 视场角 |
数值 | 7.2 | -10.4 | 17.9 | -9.6 | 26.2 | 1.9 | 26° |
表7d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例如切换到对焦于近景50毫米处,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6)增大2mm,也即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的对焦行程为2mm,相较于常规镜头(通常需要大于4mm),对焦行程明显缩短,对焦能力强。
此外,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4.6mm;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2.1mm。长焦镜头1在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6)增大2mm,第二透镜组G2和滤光片3之间的距离(S10)不变,以采用单群对焦方式,简化对焦方法。长焦镜头1的高度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如表7d所示,F1<0.9EFL(0.9EFL=0.9x14.6=13.14),则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有利于实现10厘米以内的近景拍摄。
此外,-EFL>F2,则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便于对焦,并缩短马达行程。
此外,(F1-F2)/F1约等于3,则两个透镜组的焦距相差较小,能够提升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汇聚能力,有利于实现近景成像;且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较大,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减小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即为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0.5<f1/F1<1,也即0.5<f11/F1<1,使得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
此外,第四透镜L4的焦距f4即为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0.2<f4/F2<1,也即0.2<f21/F2<1,使得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
此外,0.3<T1/F1<1,则第一透镜组G1厚度较小,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便于第一透镜组G1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1<T2/F2<-0.1,有利于使得第二透镜组G2具有较小的厚度,从而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便于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T1+T2=7.68,0.6EFL=0.6x14.6=8.76,则T1+T2<0.6EFL,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之和较小,使得当长焦镜头1处于收纳状态时,摄像头模组10的整体高度较小,且在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内腔中占据较小的空间,便于收纳,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薄型电子设备中。
请结合参阅图10C和图10D,图10C是图10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图10D是图10B所示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
其中,图10C和图10D均包括长焦镜头1的轴向色差曲线图、像散场曲图以及畸变图。其中,轴向色差曲线图包括对应于系统不同波段(图示包括650nm、610nm、555nm、510nm、470nm)的球差曲线;其物理意义为,在0度视场发出的相应波长的光,通过光学系统后,相对于理想像点的偏离;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在光瞳处的归一化坐标。图10C和图10D中示值均较小,在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轴上像差(球差,色差等)校正较好。像散场曲图用于示意不同视场细光束汇聚点与理想成像面的偏离,X为弧矢方向光束,Y为子午方向光束,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相应视场。当某视场值过大时,则该视场像质较差或存在高级像差。图10C和图10D所示两方向场曲均较小,系统具有较好的焦深。畸变图用于表征不同视场光束汇聚点(实际像高)与理想像高的相对偏离量。图10C和图10D所示畸变较小,可以确保画面没有明显的变形。
请结合参阅图11A和图11B,图11A是本申请提供的第八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对焦于远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11B是图11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在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光路示意图。图11A所示摄像头模组10包括图3B所示摄像头模组10的大部分技术特征,以下主要对两者的区别进行描述,两者相同的大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八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包括五片透镜,此外,第一透镜组G1包括三片透镜,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G2、固定第一透镜组G1的方式进行对焦。
具体地,第八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包括长焦镜头1、滤光片3及感光元件2,长焦镜头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组G1及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光焦度,在长焦镜头1在远景和近景之间切换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第二透镜组G2包括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四透镜L4以及第五透镜L5。沿着光轴O的方向,光线依次经过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以及第五透镜L5,然后经过滤光片3,最终到达感光元件2。
如图11A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被远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远景图像。如图11B所示,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第二透镜组G2沿光轴O向像侧移动,被近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长焦镜头1后成像于成像面,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摄像头模组10能够拍摄近景图像。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在长焦镜头1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不动,第二透镜组G2沿光轴O向像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H3增大,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此外,第一透镜组G1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不变、且第二透镜组G2与感光元件2之间的距离减小。在本申请中,当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成像面落在感光元件2上,也即第一透镜组G1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且第二透镜组G2与长焦镜头1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减小。
以下结合数据和仿真结果,呈现图11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具化方案。
请一并参考表8a和表8b,其中,表8a是图11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对焦远景时的各透镜和滤光片3的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Nd)、阿贝数。其中,厚度包括透镜本身的厚度,也包括透镜之间的距离。虚拟面位于滤光片3和感光元件2之间的假想面,用于考察光斑是否汇聚。表8b是图11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
表8a
表8b
表8a的长焦镜头1的非球面,可以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进行限定:
其中,z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r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c为曲率;K为锥面系数;α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可参阅表8b。
请结合参阅表8c和表8d,表8c和表8d是图11A所示长焦镜头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基本参数。表8c中的f1至f5分别为第一透镜L1至第五透镜L5的焦距,表8d中F1和F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T1和T2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
表8c
参数 | f1 | f2 | f3 | f4 | f5 | 光圈值 | 视场角 |
数值 | 7.7 | -12.1 | 12 | -9 | 58.6 | 2 | 26° |
表8d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例如切换到对焦于近景50毫米处,第二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6)增大2mm,也即第二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的对焦行程为2mm,相较于常规镜头(通常需要大于4mm),对焦行程明显缩短,对焦能力强。
此外,长焦镜头1对焦于远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4.6mm;长焦镜头1对焦于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为10.7mm。长焦镜头1在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长焦镜头1的有效焦距EFL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长焦镜头1由远景切换到近景时,第二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S6)增大2mm,相应地,第二透镜组G2和滤光片3之间的距离(S10)减小2mm,以保持长焦镜头1的高度不变。
在本实施例中,如表8d所示,F1<0.9EFL(0.9EFL=0.9x14.6=13.14),则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有利于实现10厘米以内的近景拍摄。
此外,-EFL>F2,则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较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较强,便于对焦,并缩短马达行程。
此外,(F1-F2)/F1约等于3,则两个透镜组的焦距相差较小,能够提升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汇聚能力,有利于实现近景成像;且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较大,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减小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即为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0.5<f1/F1<1,也即0.5<f11/F1<1,使得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11的焦距f1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1。
此外,第四透镜L4的焦距f4即为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0.2<f4/F2<1,也即0.2<f21/F2<1,使得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与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相差较小,便于对第一片透镜L21的焦距f21进行调节,以获得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
此外,0.3<T1/F1<1,则第一透镜组G1厚度较小,从而能够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便于第一透镜组G1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1<T2/F2<-0.1,有利于使得第二透镜组G2具有较小的厚度,从而减小长焦镜头1的高度,便于收纳;并便于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T1+T2=7.96,0.6EFL=0.6x14.6=8.76,则T1+T2<0.6EFL,第一透镜组G1的厚度T1和第二透镜组G2的厚度T2之和较小,使得当长焦镜头1处于收纳状态时,摄像头模组10的整体高度较小,且在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内腔中占据较小的空间,便于收纳,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薄型电子设备中。
请结合参阅图11C和图11D,图11C是图11A所示对焦于远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图11D是图11B所示对焦于50毫米的近景时的长焦镜头1的仿真效果图。
其中,图11C和图11D均包括长焦镜头1的轴向色差曲线图、像散场曲图以及畸变图。其中,轴向色差曲线图包括对应于系统不同波段(图示包括650nm、610nm、555nm、510nm、470nm)的球差曲线;其物理意义为,在0度视场发出的相应波长的光,通过光学系统后,相对于理想像点的偏离;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在光瞳处的归一化坐标。图11C和图11D中示值均较小,在对焦于远景和近景时,长焦镜头1的轴上像差(球差,色差等)校正较好。像散场曲图用于示意不同视场细光束汇聚点与理想成像面的偏离,X为弧矢方向光束,Y为子午方向光束,其横坐标为沿光轴方向的偏离值,纵坐标为相应视场。当某视场值过大时,则该视场像质较差或存在高级像差。图11C和图11D所示两方向场曲均较小,系统具有较好的焦深。畸变图用于表征不同视场光束汇聚点(实际像高)与理想像高的相对偏离量。图11C和图11D所示畸变较小,可以确保画面没有明显的变形。
上述多个实施例中,图5A、图5B、图9A、图9B、图4A、图4B、图8A、图8B、图7A、图7B、图6A、图6B、图11A、图11B、图10A及图10B中所示的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透镜L1均对应于图3C所示的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片透镜L11,第一透镜组G1的第二透镜L2均对应于图3C所示的第一透镜组G1的第二片透镜L12。图5A、图5B、图9A、图9B、图4A、图4B、图8A、图8B、图11A、图11B、图10A及图10B中所示的第二透镜组G2的第四透镜L4、以及图7A、图7B、图6A及图6B中所示的第二透镜组G2的第五透镜L5均对应于图3C所示的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片透镜L21。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25)
1.一种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对焦于远景时,所述长焦镜头的视场角小于60°;
所述长焦镜头由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组以及第二透镜组组成,所述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所述长焦镜头在远景和近景之间切换的对焦过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变化,所述长焦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小于10厘米;
所述第一透镜组仅包括三片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仅包括四片透镜;或,所述第一透镜组仅包括四片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仅包括三片透镜;或,所述第一透镜组仅包括三片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仅包括三片透镜;或,所述第一透镜组仅包括三片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仅包括二片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片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第一片透镜的焦距f11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满足:0.5<f11/F1<1;
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片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第一片透镜的焦距f21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满足:0.2<f21/F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焦镜头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焦镜头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长焦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且所述第二透镜组与所述长焦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减小;
或,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长焦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增大、且所述第二透镜组与所述长焦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与所述长焦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F1≤0.9EFL。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与所述长焦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EFL>F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满足:1<(F1-F2)/F1≤3,或,3<(F1-F2)/F1<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满足:1<(F1-F2)/F1≤3,或,3<(F1-F2)/F1<9。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6、7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两片至四片透镜;或,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两片至四片透镜;或,所述长焦镜头包括四片至八片透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还包括第二片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第二片透镜相邻地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第一片透镜的物侧,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第一片透镜的阿贝数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第二片透镜的阿贝数之和大于2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多片透镜的阿贝数之和大于18。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6、7、9、10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厚度T1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满足:0.1<T1/F1<1;
或,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厚度T2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满足:-1<T2/F2<-0.1。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6、7、9、10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厚度T1、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厚度T2与所述长焦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T1+T2<EFL。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6、7、9、10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的像高ImgH满足:ImgH>2毫米。
14.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元件、第一驱动机构以及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焦镜头,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长焦镜头的像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长焦镜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长焦镜头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感光元件的方向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透镜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透镜组沿光轴移动;
和/或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透镜组沿光轴移动。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处理器和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摄像头模组,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所述摄像头模组通信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器用于从所述摄像头模组获取图像信号,并处理所述图像信号。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所述第二镜头为所述第一镜头的3x光学变焦镜头;
所述第二镜头对焦于远景时,所述第二镜头的视场角小于60°;
所述第二镜头由沿物侧到像侧排列的第一透镜组以及第二透镜组组成,所述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镜头在远景和近景之间切换的对焦过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变化,所述第二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小于10厘米;
所述第一透镜组仅包括三片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仅包括四片透镜;或,所述第一透镜组仅包括四片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仅包括三片透镜;或,所述第一透镜组仅包括三片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仅包括三片透镜;或,所述第一透镜组仅包括三片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仅包括二片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片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第一片透镜的焦距f11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满足:0.5<f11/F1<1;
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片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第一片透镜的焦距f21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满足:0.2<f21/F2<1。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镜头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且所述第二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减小;
或,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增大、且所述第二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的距离不变。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与所述第二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F1≤0.9EFL。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与所述第二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EFL>F2。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满足:1<(F1-F2)/F1≤3,或,3<(F1-F2)/F1<9。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满足:1<(F1-F2)/F1≤3,或,3<(F1-F2)/F1<9。
23.根据权利要求17、18、21、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厚度T1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满足:0.1<T1/F1<1;
或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厚度T2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满足:-1<T2/F2<-0.1。
24.根据权利要求17、18、21、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厚度T1、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厚度T2与所述第二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T1+T2<EFL。
25.根据权利要求17、18、21、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头的像高ImgH满足:ImgH>2毫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55613.4A CN116482837B (zh) | 2022-03-15 | 2022-03-15 | 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PCT/CN2023/081097 WO2023174212A1 (zh) | 2022-03-15 | 2023-03-13 | 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202380020984.7A CN118715467A (zh) | 2022-03-15 | 2023-03-13 | 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55613.4A CN116482837B (zh) | 2022-03-15 | 2022-03-15 | 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482837A CN116482837A (zh) | 2023-07-25 |
CN116482837B true CN116482837B (zh) | 2024-02-13 |
Family
ID=872160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255613.4A Active CN116482837B (zh) | 2022-03-15 | 2022-03-15 | 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202380020984.7A Pending CN118715467A (zh) | 2022-03-15 | 2023-03-13 | 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80020984.7A Pending CN118715467A (zh) | 2022-03-15 | 2023-03-13 | 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6482837B (zh) |
WO (1) | WO202317421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41003B (zh) * | 2022-03-23 | 2024-09-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6668A (zh) * | 2008-03-05 | 2009-09-09 | 索尼株式会社 | 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 |
CN103635845A (zh) * | 2011-06-24 | 2014-03-12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
CN113552706A (zh) * | 2021-06-30 | 2021-10-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53522B2 (ja) * | 2011-09-14 | 2016-02-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結像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
CN206930822U (zh) * | 2017-05-27 | 2018-01-26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成像镜片组 |
JP6377815B2 (ja) * | 2017-07-05 | 2018-08-22 |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 撮影レンズ及び撮影装置 |
CN113126268A (zh) * | 2021-05-18 | 2021-07-16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变焦镜头组 |
CN113946029A (zh) * | 2021-10-20 | 2022-01-18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移动对焦的光学透镜组 |
-
2022
- 2022-03-15 CN CN202210255613.4A patent/CN116482837B/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3-13 WO PCT/CN2023/081097 patent/WO202317421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3-03-13 CN CN202380020984.7A patent/CN11871546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6668A (zh) * | 2008-03-05 | 2009-09-09 | 索尼株式会社 | 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 |
CN103635845A (zh) * | 2011-06-24 | 2014-03-12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
CN113552706A (zh) * | 2021-06-30 | 2021-10-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715467A (zh) | 2024-09-27 |
WO2023174212A1 (zh) | 2023-09-21 |
CN116482837A (zh) | 2023-07-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966919B (zh) | 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5561881B (zh) |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113568129B (zh) | 光学镜头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3406779B (zh) | 变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
CN114114654B (zh)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6774377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16482837B (zh) | 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3490878B (zh) | 变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
US20240210664A1 (en) | Optical lens,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6841003B (zh) | 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7666099A (zh) | 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116088154A (zh) | 变焦镜头、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5494612A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5542522A (zh) | 一种变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
CN116931240A (zh) | 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7250742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 | |
CN115248497B (zh) | 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114609768B (zh) |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8540566A (zh) |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118169834A (zh) | 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7192727A (zh) | 摄像装置 | |
CN117192728A (zh) | 摄像装置 | |
CN118759692A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8534626A (zh) | 变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118843814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