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1358A - 流体管理组件 - Google Patents

流体管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1358A
CN116481358A CN202210036211.5A CN202210036211A CN116481358A CN 116481358 A CN116481358 A CN 116481358A CN 202210036211 A CN202210036211 A CN 202210036211A CN 116481358 A CN116481358 A CN 116481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ole
groove
bas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62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坤军
刘冬
周江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362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13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1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13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4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electric means, e.g. by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25B41/42Arrangements for diverging or converging flows, e.g. branch lines or jun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heat-exchange elements, e.g. of radi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体管理组件,连通管沿第一换热器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换热器,连通管的管腔与第一换热器的内腔在第一换热器内隔离设置;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具有与第一换热器的内腔连通的第一孔道;基部包括第一凹槽部,第一凹槽部的槽口的边沿与第一表面密封连接,第一凹槽部的底壁与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间距,第一孔道位于第一表面的开口和连通管的管腔均与第一凹槽部的槽腔连通。如此设置,第一换热器的内腔和连通管的管腔分别与第一凹槽部的槽腔连通,位于第一换热器远离基部一侧的其他部件与第一凹槽部的槽腔可以通过较短的连通管实现连通,从而使流体管理组件的结构较为紧凑,减少流体管理组件的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流体管理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流体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管理组件。
背景技术
热管理系统包括若干部件,若干部件通过管路连接成系统,使用管路完成部件之间的连通。相关技术中,基部位于换热器厚度方向的一侧,换热器的内腔与基部的腔室连通,位于换热器厚度方向另一侧的其他部件也与基部的同一腔室连通。使用管路连接位于换热器厚度方向另一侧的部件和基部,该管路需要绕过换热器,且该管路需要同时连通换热器的内腔、基部的腔室以及位于换热器厚度方向另一侧的部件的内腔,较长的管路占据一定空间,使得系统部件占用空间较大。发明人认为具有改进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流体管理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管理组件包括:换热组件和基部,换热组件包括连通管和第一换热器,所述连通管沿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连通管的管腔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内腔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隔离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基部沿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厚度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基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孔道,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孔道具有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所述基部包括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槽口的边沿与所述第一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孔道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和所述连通管的管腔均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槽腔连通。
本申请中,基部位于第一换热器厚度方向的一侧,连通管沿第一换热器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换热器,第一孔道和连通管的管腔分别与第一凹槽部的槽腔连通,连通管的管腔与第一换热器的内腔在第一换热器内隔离设置。如此设置,第一换热器的内腔和连通管的管腔均与第一凹槽部的槽腔连通,位于第一换热器远离基部一侧的其他部件与第一凹槽部的槽腔可以通过较短的连通管实现连通,从而使流体管理组件的结构较为紧凑,减少流体管理组件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流体管理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隐藏一部分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3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隐藏一部分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2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2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2示出的流体管理组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的制冷模式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的制热模式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的流体管理组件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根据本申请的流体管理组件100一个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11,流体管理组件100包括换热组件和基部13,换热组件包括连通管12和第一换热器5,基部13与第一换热器5连接。
参照图1至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5为板式换热器。第一换热器5包括多张板片,板片大致呈矩形形状,每张板片的四角都具有一角孔,多张板片的各个角孔对齐形成第一孔道55、第二孔道53、第三孔道56以及第四孔道54,多张板片层叠设置构成在第一换热器5内不相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为板间通道。第一孔道55和第四孔道54通过第一流道连通。第二孔道53和第三孔道56通过第二流道连通。板式换热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不再赘述。附图未示出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堆叠的内部结构。
第一换热器5包括第一表面58和第二表面57,第一表面58位于第一换热器5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第二表面57位于第一换热器5的另一侧。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58与基部13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换热器5与基部13安装在一起。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5与基部13还可以通过连接块安装在一起,第一换热器5与基部13分别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参照图7、图15以及图16,连通管12与第一换热器5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连通管12与第二孔道53形成配合,连通管12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孔道53。第二孔道53沿第一换热器5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换热器5,第二孔道53的一个开口位于第一表面58,第二孔道53的另一个开口位于第二表面57。连通管12有部分位于第二孔道53,第二孔道53位于第二表面57的开口与连通管12之间具有间距,连通管12与第一表面58密封连接,连通管12封堵第二孔道53位于第一表面58的开口。连通管12沿第一换热器5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换热器5,连通管12的管腔与第二孔道53在第一换热器5内不连通。
本实施例中,连通管12的截面大致呈T形,连通管12包括第一部121、第二部122以及连接第一部121和第二部122的第三部123,第一部121、第三部123和第二部122沿第一换热器5的厚度方向顺序排列,第三部123的内腔连通第一部121的内腔和第二部122的内腔,第一部121和第二部122均位于第二孔道53外,第三部123位于第二孔道53内。第一部121为第三部123的末端部外扩延伸形成,第一部121的尺寸大于第三部123的尺寸,且第三部123的尺寸大于第二孔道53的开口的尺寸。第一部121与第一换热器5的第一表面58密封连接,第一部121封堵第二孔道53靠近基部13的一端,第一部121的内腔与第一换热器5的外部连通。第二部122为第三部123的另一末端部向第二孔道53外延伸形成,第一部121的尺寸与第三部123的尺寸相同。第三部123与形成第二孔道53的孔壁之间具有间距,第三部123位于第二孔道53内,但不影响第二孔道53内的流体的流动。
第一孔道55、第四孔道54以及第三孔道56沿第一换热器5的厚度方向延伸,贯穿第一表面58和第二表面57中的一个。本实施例中,第一孔道55和第三孔道56的开口位于第一表面58,第四孔道54的开口位于第二表面57。第一孔道55和第三孔道56位于第一换热器5的长度方向的同侧,且第一孔道55和第三孔道56分别位于第一换热器5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二孔道53和第四孔道54位于第一换热器5的长度方向的同侧,且第二孔道53和第四孔道54分别位于第一换热器5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孔道55和第四孔道54位于第一换热器5的宽度方向的同侧,且第一孔道55和第四孔道54分别位于第一换热器5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二孔道53和第三孔道56位于第一换热器5的宽度方向的同侧,且第二孔道53和第三孔道56分别位于第一换热器5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一孔道55和第二孔道53呈对角分布,第四孔道54和第三孔道56呈对角分布。定义第一换热器5的长度方向为高度方向,第一孔道55和第三孔道56的高度相同,第二孔道53和第四孔道54的高度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孔道55、第二孔道53、第三孔道56以及第四孔道54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排布。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连通管12可以呈“一”字型,第二孔道53位于第一表面58的开口通过其他零部件封堵,且连通管12与该零部件密封连接。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部121和第二部122也可以位于第二孔道53内,连通管12通过其他连接部件与第一换热器5的外部连通,或者连通管12的末端部与其他部件直接对接,但不伸出第二孔道53。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连通管12与第四孔道54形成配合,第四孔道54沿第一换热器5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换热器5,连通管12至少有部分位于第四孔道54,连通管12封堵第四孔道54位于第一表面58的开口,连通管12与第四孔道54位于第二表面57的开口之间具有间距,连通管12与形成第四孔道54的孔壁之间具有间距。此时,第二孔道53仅贯穿第二表面57,第二孔道53的开口位于第二表面57。连通管12与第四孔道54配合方式与上述连通管12与第二孔道53的配合方式相同,可参考相关描述。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连通管12与第一孔道55形成配合,第一孔道55沿第一换热器5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换热器5,连通管12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孔道55,连通管12封堵第一孔道55位于第二表面57的开口,连通管12与第一孔道55位于第一表面58的开口之间具有间距,连通管12与形成第一孔道55的孔壁之间具有间距。此时,第二孔道53仅贯穿第二表面57,第二孔道53的开口位于第二表面57。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连通管12还可以是与第三孔道56形成配合,配合结构与连通管12和第一孔道55配合时的结构相同,可参考相关描述。连通管12有部分位于孔道中,因此与连通管12所配合的孔道即为容纳孔道。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连通管12与第一换热器5的最外侧的板片为一体结构,第一换热器5的最外侧的板片延伸形成连通管12。
如图1至图6所示,基部13为六面体结构,参照图5的摆放方向,基部13包括顶面、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以及后侧面,基部13的顶面与基部13的底面分别位于基部13高度方向的相反两侧,基部13的左侧面与基部13的右侧面分别位于基部13宽度方向的相反两侧,基部13的前侧面与基部13的后侧面分别位于基部13厚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第一换热器5的第一表面58与基部13的前侧面密封连接。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基部13也可以不是六面体结构,只要不影响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即可,本申请不予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基部13包括第一凹槽部131、第二凹槽部132以及第三凹槽部133,第一凹槽部131为基部13的前侧面的一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槽部132为第一凹槽部131的底壁的一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部131的槽腔与第二凹槽部132的槽腔连通。第三凹槽部133为基部13的前侧面的另一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部131的槽腔与第三凹槽部133的槽腔在基部13内不连通。
第一凹槽部131的槽口、第二凹槽部132的槽口以及第三凹槽部133的槽口均朝向第一换热器5的第一表面58,第一凹槽部131的槽口的边沿和第三凹槽部133的槽口的边沿分别与第一换热器5的第一表面58密封连接。第一凹槽部131的底壁、第二凹槽部132的底壁以及第三凹槽部133的底壁均与第一表面58间隔设置,第二凹槽部132的底壁相较于第一凹槽部131的底壁远离第一表面58。第一凹槽部131的槽腔包括位于第一换热器5的第一表面58、第一凹槽部131的侧壁和第一凹槽部131的底壁之间的空间,以及与第二凹槽部132对应的位于第一凹槽部131的底壁和第一表面58之间的空间。第二凹槽部132的槽腔在空间上位于第一凹槽部131的底壁和第二凹槽部132的底壁之间。第三凹槽部133的槽腔包括位于第一换热器5的第一表面58、第三凹槽部133的侧壁和第三凹槽部133的底壁之间的空间。
第一凹槽部131和第二凹槽部132共同构成阶梯状结构,具体地,基部13包括第一踏面、第二踏面、第三踏面、第一踢面和第二踢面,第一踢面连接第一踏面和第二踏面,第二踢面连接第二踏面和第三踏面。其中,第一踏面为基部13的前侧面的一部分,第一踢面为第一凹槽部131的侧壁面,第二踏面为第一凹槽部131的底壁面,第二踢面为第二凹槽部132的侧壁面,第三踏面为第二凹槽部132的底壁面。基部13的第一踏面与第一换热器5的第一表面58密封连接。
参照图5和图7,本实施例中,基部13与第一换热器5凹凸配合,具体地,第一换热器5的第一表面58向远离基部13的方向凹陷,基部13的前侧面向靠近第一换热器5的方向凸出,基部13的凸出部分容纳于第一换热器5的凹陷部分。基部13的凸出部分的端面为平面,第一换热器5的凹陷部分的端面也为平面,两个平面密封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换热器5与基部13的密封连接。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5与基部13通过连接板安装在一起,连接板设有与第一凹槽部131相对应的第一过孔,如此,第一过孔也为第一凹槽部131的槽腔的一部分,形成第一过孔的侧壁也为第一凹槽部131的侧壁的一部分,第一凹槽部131的槽口位于连接板上。连接板设有与第三凹槽部133相对应的第二过孔,如此,第二过孔也为第三凹槽部133的槽腔的一部分,形成第二过孔的侧壁也为第三凹槽部133的侧壁的一部分,第三凹槽部133的槽口位于连接板上。
参照图5、图6以及图8,基部13具有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以及装配通孔203。第一通孔201沿基部13的厚度方向延伸,第一通孔201的开口位于基部13的前侧面。第二通孔202沿基部13的厚度方向延伸,第二通孔202的开口位于基部13的后侧面。装配通孔203沿基部13的长度方向延伸,装配通孔203的开口位于基部13的顶面。第一通孔201和第二通孔202分别与装配通孔203连通,定义第一通孔201与装配通孔203的连接端口为第一端口,定义第二通孔202与装配通孔203连接端口为第二端口,以装配通孔203的轴向延伸方向为高度方向,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高度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口相较于第二端口远离基部13的底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9,基部13还具有第三通孔204,第三通孔204包括沿基部13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一段孔道和沿基部13高度方向延伸的一段孔道,两段孔道相互连通,沿基部13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一段孔道的开口位于基部13的前侧面,沿基部1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段孔道的开口位于基部13的顶面,基部13的顶面具有接口部,用于可以与其他部件的对接。
连通管12的管腔与第一凹槽部131的槽腔连通,第一孔道55、第一通孔201和第三通孔204分别与第二凹槽部132的槽腔连通,第三孔道56与第三凹槽部133的槽腔连通。第一通孔201的开口和第三通孔204的开口均位于第二凹槽部132的底壁,第二凹槽部132的底壁大致呈腰形,第一通孔201的开口和第三通孔204的开口分别位于第二凹槽部132的底壁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一孔道55位于第一表面58的开口与第二凹槽部132对应设置,在与第一换热器5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第一孔道55位于第一表面58的开口的投影、第一通孔201位于第三踏面的开口的投影、第三通孔204位于第三踏面的开口的投影以及连通管12靠近基部13的开口的投影均落入第一踢面的投影轮廓内,第三凹槽部133的投影位于第一踢面的投影轮廓外,第一孔道55位于第一表面58的开口的投影落入第三踏面的投影内,连通管12靠近基部13的开口的投影落入第二踏面的投影内。第一凹槽部131的槽腔和第二凹槽部132的槽腔共同作用可以用于汇集流体,也可以用于分配流体。设置第二凹槽部132可以增加腔室容积,利于流体流动。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基部13可以不设置第二凹槽部132,第一通孔201的开口和第三通孔204的开口位于第一凹槽部131的底壁。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基部13可以不设置第三通孔204,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第一凹槽部131的槽腔与流体管理组件100外部的连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8,流体管理组件100还包括第一阀件82,第一阀件82与基部13密封连接,第一阀件82安装于基部13的顶面,第一阀件82有部分位于装配通孔203,第一阀件82控制第一通孔201与第二通孔202连通或截止。可选的,第一阀件82为电子膨胀阀,第一阀件82具有连通状态、截止状态以及节流状态。电子膨胀阀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不再赘述,附图中未示出电子膨胀阀的阀芯结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6至图8,流体管理组件100还包括第二换热器6,第一换热器5、基部13以及第二换热器6沿基部13的厚度方向顺序排布。基部13包括第一侧面136和第二侧面137,第一侧面136和第二侧面137分别位于基部13的厚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第一换热器5与第一侧面136密封连接,第二换热器6与第二侧面137密封连接,第一侧面136即为基部13的前侧面,第二侧面137即为基部13的后侧面。
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基部13与第二换热器6凹凸配合,具体地,第二换热器6的表面向远离基部13的方向凹陷,基部13的后侧面向靠近第二换热器6的方向凸出,基部13的凸出部分容纳于第二换热器6的凹陷部分。基部13的凸出部分的端面为平面,第二换热器6的凹陷部分的端面也为平面,两个平面密封连接,从而实现第二换热器6与基部13的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6为板式换热器。第二换热器6包括多张板片,板片大致呈矩形,每张板片的四角都具有一角孔,多张板片的各个角孔对齐形成第五孔道63、第六孔道64、第七孔道65以及第八孔道66,多张板片层叠设置构成在第二换热器6内不相连通的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为板间通道。第五孔道63和第六孔道64通过第三流道连通。第七孔道65和第八孔道66通过第四流道连通。板式换热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不再赘述,附图中未示出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堆叠的内部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五孔道63的开口和第六孔道64的开口位于第二换热器6靠近基部13一侧,第七孔道65的开口和第八孔道66的开口位于第二换热器6远离基部13一侧。第五孔道63和第七孔道65位于第二换热器6的长度方向的同侧,且第五孔道63和第七孔道65分别位于第二换热器6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第六孔道64和第八孔道66位于第二换热器6的长度方向的同侧,且第六孔道64和第八孔道66分别位于第二换热器6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五孔道63和第六孔道64位于第二换热器6的宽度方向的同侧,且第五孔道63和第六孔道64分别位于第二换热器6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七孔道65和第八孔道66位于第二换热器6的宽度方向的同侧,且第七孔道65和第八孔道66分别位于第二换热器6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五孔道63和第八孔道66呈对角分布,第六孔道64和第七孔道65呈对角分布。定义第二换热器6的长度方向为高度方向,第五孔道63和第七孔道65的高度相同,第六孔道64和第八孔道66的高度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五孔道63、第六孔道64、第七孔道65以及第八孔道66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排布。
基部13还包括第四凹槽部135和第五凹槽部134,第四凹槽部135为基部13的后侧面的一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第五凹槽部134为基部13的后侧面的另一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第四凹槽部135的槽腔与第五凹槽部134的槽腔在基部13内不连通。第四凹槽部135的槽口和第五凹槽部134的槽口均朝向第二换热器6,第四凹槽部135的槽口的边沿和第五凹槽部134的槽口的边沿分别与第二换热器6的表面密封连接,第四凹槽部135的底壁与第二换热器6的表面之间具有间距,第五凹槽部134的底壁与第二换热器6的表面之间具有间距。第四凹槽部135的槽腔包括位于第二换热器6的表面、第四凹槽部135的侧壁和第四凹槽部135的底壁之间的空间。第五凹槽部134的槽腔包括位于第二换热器6的表面、第五凹槽部134的侧壁和第五凹槽部134的底壁之间的空间。第四凹槽部135的槽腔与第六孔道64连通,第五凹槽部134的槽腔分别与第五孔道63和第二通孔202连通。
基部13具有第四通孔205和第五通孔206,第四通孔205和第五通孔206在基部13内不连通,第四通孔205和第五通孔206分别沿基部13的宽度方向延伸,第四通孔205的开口和第五通孔206的开口均位于基部13的左侧面。第四通孔205与第三凹槽部133的槽腔连通,第四通孔205的开口位于第三凹槽部133的侧壁,第五通孔206与第四凹槽部135的槽腔连通,第五通孔206的开口位于第四凹槽部135的侧壁。
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部132与第三凹槽部133沿基部13的宽度方向排布,第二凹槽部132相对于第三凹槽部133远离基部13的右侧面。第四凹槽部135和第五凹槽部134沿基部13的长度方向排布,第五凹槽部134相对于第四凹槽部135远离基部13的底面。装配通孔203与第三通孔204沿基部13的宽度方向排布,装配通孔203相对于第三通孔204远离基部13的右侧面。第四通孔205和第五通孔206沿基部13的厚度方向排布。第一凹槽部131与第三凹槽部133在基部13内不连通,第四凹槽部135与第五凹槽部134在基部13内不连通,但为了实现基部13与第一换热器5以及第二换热器6的连通关系,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4、第四通孔205、第五通孔206以及装配通孔203均集中在基部13靠近基部13的顶面的区域,所以需要对上述通孔的位置分布进行设计,从而满足上述条件。
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以及装配通孔203位于第三通孔204在基部13的宽度方向上的同侧。定义第一换热器5的长度方向为高度方向,第四通孔205和第五通孔206的高度相同,第二凹槽部132、第五凹槽部134、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4以及装配通孔203位于第四通孔205在高度方向上的同侧,第四通孔205更为靠近基部13的底面。由于第一孔道55与第三孔道56的高度相同,第一孔道55与第一凹槽部131对应设置,因此,为了使第四通孔205与第三孔道56连通,第三凹槽部133大致呈长条形,第三凹槽部133的底壁沿第一换热器5的长度方向延伸,用于引导流体向靠近基部13顶面的方向流动。
在一些可能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图10和图11,流体管理组件100还包括气液分离器10,气液分离器10包括盖体102、筒体101以及气液分离部件103,盖体102盖设于筒体10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盖体102与筒体101密封连接,筒体101远离盖体102的一端部密封设置,气液分离部件103与盖体102固定连接,气液分离部件103有部分位于筒体101的内腔中。气液分离器10安装于基部13宽度方向的旁侧,盖体102与基部13密封连接。
盖体102具有入口通道105和出口通道104,第五通孔206与入口通道105连通,第四通孔205与出口通道104连通。入口通道105与筒体101的内腔连通,筒体101的内腔与气液分离部件103的入口连通,气液分离部件103的出口与出口通道104连通。流体流经气液分离器10后,液态制冷剂储存在筒体101的内腔中,气态制冷剂从出口通道104流出气液分离器10。气液分离器10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不再赘述。附图中的气液分离部件103结构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实现气液分离功能的结构,本申请不予限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筒体101与基部13密封连接,一部分基部13向外延伸,实现盖体102的功能,第五通孔206即为入口通道105,第四通孔205即为出口通道104。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11,流体管理组件100还包括多通装置7,多通装置7包括主体部75和切换部76,切换部76与主体部75密封连接,切换部76有部分位于主体部75的内腔。主体部75具有第一接口通道71、第二接口通道72、第三接口通道73以及第四接口通道74,第一接口通道71、第二接口通道72、第三接口通道73以及第四接口通道74分别在主体部75的周侧形成开口,可用于与其他部件对接。多通装置7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接口通道71与第二接口通道72连通,第三接口通道73与第四接口通道74连通或截止;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接口通道71与第四接口通道74连通,第二接口通道72与第三接口通道73连通。通过切换部76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切换。可选的,多通装置7为四通阀,四通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不再赘述。附图中未示出四通阀的内部结构。
基部13具有第六通孔207,第六通孔207沿基部13的宽度方向延伸,第六通孔207连通第四凹槽部135的槽腔和第三接口通道73。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多通装置7可以不设置独立成型的主体部75,切换部76安装于基部13,安装部与基部13密封连接,一部分基部13向外延伸,实现主体部75的功能。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多通装置7和气液分离器10分别位于基部13的宽度方向的相反两侧,具体地,多通装置7与基部13的右侧面配合,气液分离器10与基部13的左侧面配合。第五通孔206和第六通孔207的开口均位于第四凹槽部135的侧壁,第四凹槽部135的槽腔可以用于汇集流体,也可以用于分配流体。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多通装置7与基部13的左侧面配合,气液分离器10与基部13的右侧面配合,本申请不予限制。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6、图7、图9以及图11,基部13还具有第七通孔208,第七通孔208沿基部13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七通孔208的一个开口位于第四凹槽部135的侧壁,第七通孔208的另一个开口位于基部13的底面,第七通孔208连通第四凹槽部135的槽腔与流体管理组件100的外部。
综上所述,基部13的多个通孔以及多个槽腔在基部13内形成相互不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第一腔室包括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装配通孔203、第三通孔204、第一凹槽部131的槽腔、第二凹槽部132的槽腔以及第五凹槽部134的槽腔。第二腔室包括第四通孔205、第五通孔206、第六通孔207、第七通孔208、第三凹槽部133的槽腔以及第四凹槽部135的槽腔。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以及图12至图17,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块体部11,块体部11和第一换热器5安装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块体部11为六面体结构,参照图13的摆放方向,块体部11包括顶面、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以及后侧面,块体部11的顶面与块体部11的底面分别位于块体部11高度方向的相反两侧,块体部11的左侧面与块体部11的右侧面分别位于块体部11宽度方向的相反两侧,块体部11的前侧面与块体部11的后侧面分别位于块体部11厚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第一换热器5的第二表面57与块体部11的后侧面密封连接。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块体部11也可以不为六面体结构,只要能实现部件之间的连接即可,本申请不予限制。
参照图15至图17,块体部11具有第一孔111、第二孔112、第三孔113以及第一安装孔117,第一孔111与第二孔道53连通,第二孔112与连通管12的管腔连通。连通管12与块体部11固定连接,连通管12有部分位于第二孔112,连通管12的管壁与形成第二孔112的孔壁密封连接。第一孔111沿块体部11的厚度方向贯穿块体部11,第一孔111的一个开口位于块体部11的前侧面,第一孔111的另一个开口位于块体部11的后侧面。第二孔112沿块体部11的厚度方向延伸,第二孔112的开口位于块体部11的后侧面。第三孔113沿块体部1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三孔113的开口位于块体部11的右侧面。第一安装孔117沿块体部11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安装孔117的开口位于块体部11的顶面。第二孔112和第三孔113分别与第一安装孔117连通,定义第二孔112与第一安装孔117的连接端口为第三端口,定义第三孔113与第一安装孔117连接端口为第四端口,以第一安装孔117的轴向延伸方向为高度方向,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的高度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端口相较于第四端口远离块体部11的底面。
块体部11包括槽部116,槽部116为部分块体部11的后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槽部116的槽口朝向第一换热器5,在本实施例中,槽部116的槽口的边沿与第一换热器5的第二表面57密封连接。换言之,槽部116的槽腔包括位于第一换热器5的第二表面57、槽部116的侧壁以及槽部116的底壁之间的空间。本实施例中,第一孔111在块体部11的后侧面的开口和第二孔112在块体部11的后侧面的开口均位于槽部116的底壁,第一孔111与槽部116的槽腔连通,连通管12有部分位于槽部116的槽腔,第二孔112与槽部116的槽腔不连通。需要理解的是,在连通管12与块体部11装配前,第一孔111和第二孔112通过槽部116的槽腔能够连通,但是,在连通管12与块体部11装配后,连通管12封堵第二孔112位于槽部116的底壁的开口,因此,在整个流体管理组件100中,第二孔112与槽部116的槽腔相互隔离不连通,第二孔112与第一孔111在块体部11内相互隔离不连通。
槽部116的底壁大致呈腰形,第一孔111在块体部11的后侧面的开口和第二孔112在块体部11的后侧面的开口分别位于槽部116的底壁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5与块体部11通过连接块安装在一起,连接块上设有与块体部11上的槽部116相对应的第三过孔,如此,第三过孔也为槽部116的槽腔的一部分,形成第三过孔的侧壁也为槽部116的侧壁的一部分,槽部116的槽口位于连接块上。
本申请中,块体部11位于第一换热器5厚度方向的一侧,基部12位于第一换热器5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第二孔道53位于第二表面57的开口与槽部116的槽口对应设置,第二孔道53与槽部116的槽腔连通,第一孔111也与槽部116的槽腔连通,从而实现第二孔道53与第一孔111的连通。连通管12有部分容纳于槽部116的槽腔以及有部分容纳于第二孔112,且连通管12与形成第二孔112的孔壁密封连接,从而实现连通管12的管腔与第二孔112连通。第一通孔201、第三通孔204、连通管12的管腔和第一孔道55均与第一凹槽部131的槽腔连通,通过第一凹槽部131的槽腔可以实现第一通孔201、第三通孔204、连通管12的管腔和第一孔道55的相互连通。连通管12的管腔与第二孔道53在第一换热器5中不连通,第一孔111与第二孔112在块体部11中不连通,在流体管理组件100中形成两路互不连通的流路。将连通管12设置于第二孔道53中,且连通管12位于第二孔道53中的部分与形成第二孔道53的孔壁不接触,可以缩短第一换热器5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的部件与块体部11之间的连接管路的长度,但又不影响第二孔道53与块体部11的第一孔111的连通,连通管12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孔道53内,减小流体管理组件100的占用空间,使得流体管理组件100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2和图15,流体管理组件100还包括第二阀件83,第二阀件83与块体部11密封连接,第二阀件83安装于块体部11的顶面,第二阀件83有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117,第二阀件83控制第二孔112与第三孔113连通或截止。可选的,第二阀件83为电子膨胀阀,第二阀件83具有连通状态、截止状态以及节流状态。电子膨胀阀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不再赘述。附图中未示出电子膨胀阀的阀芯结构。
块体部11还具有第四孔114、第五孔115以及第二安装孔118,第四孔114大致呈T形,第五孔115大致呈L形。第四孔114包括沿块体部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一段孔道和沿块体部11高度方向延伸的一段孔道,两段孔道相互连通,沿块体部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一段孔道的开口位于块体部11的左侧面,沿块体部11高度方向延伸的一段孔道的开口位于块体部11的顶面。第五孔115包括沿块体部11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一段孔道和沿块体部11高度方向延伸的一段孔道,两段孔道相互连通,沿块体部11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一段孔道的开口位于块体部11的后侧面,沿块体部11高度方向延伸的一段孔道的开口位于块体部11的顶面。第二安装孔118沿块体部1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安装孔118与第三孔113大致平行设置,第四孔114与第二安装孔118连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1和图17,流体管理组件100还包括干燥装置9,干燥装置9与块体部11安装在一起,干燥装置9安装于块体部11的顶面,干燥装置9与第二阀件83沿块体部11的宽度方向排布。本实施例中,干燥装置9包括腔体部91、盖体部92和干燥部件(图中未示出),干燥部件位于腔体部91的内腔,盖体部92盖设于腔体部91长度方向的一端部,腔体部91与盖体部92密封连接,腔体部91远离盖体部92的另一端部密封设置,盖体部92远离腔体部91的一端与块体部11固定连接。盖体部92具有两个分别与腔体部91的内腔连通的通孔,一个通孔与第四孔114连通,另一个通孔与第五孔115连通,两个通孔一个作为干燥装置9的入口,另一个作为干燥装置9的出口。流体流经干燥装置9后,流体可以被干燥以及过滤掉部分杂质。第五孔115位于块体部11的后侧面的开口与第四孔道54位于第二表面57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五孔115与第一换热器5的第四孔道54连通。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盖体部92与块体部11为一体结构,腔体部91直接与块体部11密封连接,块体部11实现盖体部92的功能,第四孔114与第五孔115分别直接与腔体部91的内腔连通,第四孔114和第五孔115一个作为干燥装置9的入口,另一个作为干燥装置9的出口。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1和图17,流体管理组件100还包括第三阀件84,第三阀件84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安装孔118,第三阀件84控制第三孔113与第四孔114连通或截止。第三孔113和第四孔114分别与第二安装孔118连通,定义第三孔113与第二安装孔118的连接端口为第五端口,定义第四孔114与第二安装孔118连接端口为第六端口,以第二安装孔118的轴向延伸方向为高度方向,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的高度不同。
本实施例中,第三阀件84为单向阀,第三阀件84全部位于第二安装孔118内。具体地,第三阀件84包括封闭部841、弹性部842及限位部843,限位部843与形成第二安装孔118的孔壁限位连接,从而限制限位部843沿第一安装孔117的轴向方向的位移,弹性部842的一端与限位部843连接,弹性部842的另一端与封闭部841连接,封闭部841可以沿第一安装孔117的轴向方向运动。当第三孔113中流体的压力大于第四孔114中的流体的压力,弹性部842被压缩,封闭部841与形成第二安装孔118的孔壁相间隔,第三孔113与第四孔114连通;当第三孔113中流体的压力小于第四孔114中的流体的压力,弹性部842回弹,封闭部841的周缘与形成第二安装孔118的孔壁周向密封,第三孔113与第四孔114不连通。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三阀件84为截止阀或电子膨胀阀,第三阀件84部分位于第二安装孔118内,根据系统的连通需求,当需要第三孔113与第四孔114连通时,控制阀芯打开阀口,使得第三孔113与第五孔115连通;当需要第三孔113与第四孔114截止时,控制阀芯关闭阀口,使得第三孔113与第五孔115截止。
参照图12,本实施例中的块体部11、干燥装置9以及第二阀件83位于第一换热器5的厚度方向的同侧,第二阀件83和干燥装置9位于块体部11的高度方向的同侧,连通管12有一部分位于第二孔道53,另有一部分位于第二孔112。部件之间的排布较为紧凑,尽可能减小沿第一换热器5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以及沿块体部1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从而使得流体管理组件100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另外,块体部11、干燥装置9、第二阀件83、第三阀件84、第一换热器5以及连通管12安装在一起,第二孔道53与第一孔111连通,连通管12的管腔与第二孔112连通,干燥装置9的内腔与第四孔道54和第四孔114连通,第二孔112与第三孔113之间设有第二阀件83,第三孔113与第四孔114之间设有第三阀件84,通过块体部11的内部通道的设计,实现各个部件之间的连通和截止,简化系统管路,缩短系统的管路长度,可降低流阻。块体部11上具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孔111、第三孔113以及第四孔114,分别朝向块体部11的不同方向,便于流体管理组件100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合理利用外部空间,简化系统管路,有利于系统小型化。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流体管理组件100还包括压缩机1以及连接管路14,连接管路14的一端与块体部11密封连接,连接管路14的另一端与压缩机1密封连接。连接管路14封堵第一孔111位于块体部11的前侧面的开口,连接管路14的管腔连通块体部11的第一孔111和压缩机1的入口。压缩机1与多通装置7密封连接,压缩机1的外壳与多通装置7的主体部固定连接,压缩机1的出口与多通装置7的第一接口通道71连通。压缩机1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的流体管理组件100可应用于热管理系统中,如车辆热管理系统、家用热管理系统或商用热管理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以图1所示流体管理组件100的结构为例,如图18与图19所示,热管理系统的各个组件通过管路连接形成两大系统,分别是制冷剂系统和冷却液系统300,制冷剂系统和冷却液系统300相互隔离不连通。制冷剂系统中流通制冷剂,冷却液系统300流通冷却液,制冷剂可以是R134A或二氧化碳或其它换热介质,冷却液可以是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或其他冷却介质。制冷剂系统包括室内冷凝器2、室内蒸发器3、室外换热器4、第四阀件81、第五阀件85以及流体管理组件100,上述部件与部件之间可以通过管路或阀件间接连接,也可以集成后为一体结构。冷却液系统300包括电机、电池、功率部件以及低温水箱等部件,可以实现电机、电池以及功率部件的热管理,电机、电池以及功率部件的余热可以排放至大气中,也可以回收至制冷剂系统中,根据系统需求,切换冷却液系统300的连通状态。冷却液系统300有多种连接方式,本申请并未示出冷却液系统300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5和第二换热器6均为板式换热器。第一换热器5包括第一换热部51和第二换热部52,第一换热部51和第二换热部52均设置有流道,第一换热部51的流道和第二换热部52的流道在第一换热器5内相互隔离不连通,第一换热部51中的流体和第二换热部52中的流体能够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系统中的某一段的制冷剂可以通过第一换热器5与同一回路中的另一段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一换热部51的流道包括第一孔道55、第四孔道54和第一流道。第二换热部52的流道包括第二孔道53、第三孔道56和第二流道。
第二换热器6包括第三换热部61和第四换热部62,第三换热部61和第四换热部62均设置有流道,第三换热部61的流道和第四换热部62的流道相互隔离不连通,第三换热部61中的流体和第四换热部62中的流体能够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系统中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换热器6可以与冷却液系统300中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第三换热部61的流道包括第五孔道63、第六孔道64和第三流道。第四换热部62的流道包括第七孔道65、第八孔道66和第四流道。
制冷剂系统中,室外换热器4的第一端口与第二接口通道72连通,室外换热器4的第二端口与流体管理组件100的第三孔113连通。室内冷凝器2的第一端口与第四接口通道74连通,室内冷凝器2的第二端口与第五阀件85的第一端口连通,第五阀件85的第二端口与第四孔114连通。第五阀件85控制室内冷凝器2的第二端口与第四孔114连通或截止,可选的,第五阀件85为单向阀、截止阀或电子膨胀阀。第四阀件81的出口与室内蒸发器3的入口连通,第四阀件81的入口与流体管理组件100的第三通孔204连通,室内蒸发器3的出口与基部13的第七通孔208连通。可选的,第四阀件81为电子膨胀阀,第四阀件81具有节流状态和截止状态。在一些可能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五阀件85与块体部11安装在一起,第四阀件81与基部13安装在一起,进一步提升热管理系统的集成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系统可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具有与乘客舱内空气换热的空调箱200,室内冷凝器2和室内蒸发器3设置于空调箱200内,室内冷凝器2和室内蒸发器3用于与空调箱200中的空气热交换,用于调节乘客舱的温度。室内冷凝器2相对室内蒸发器3位于空气流的下游侧,空调箱200内设有风机和风门,风机用于引导空调箱200内的空气的流动,风门用于控制流经室内冷凝器2的空气量,制冷模式下,风门关闭,室内冷凝器2不参与换热。室外换热器4和低温水箱设置于汽车前进气格栅附近,室外换热器4和低温水箱用于与大气环境热交换,用于向大气环境中释放热量或从大气环境中吸收热量,设有风扇装置用于引导空气的流动。室内冷凝器2、室内蒸发器3、室外换热器4以及低温水箱均为风冷换热器,均用于与空气进行热交换,风冷换热器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等。本实施例中,图18为热管理系统的制冷模式的一实施例,图19为热管理系统的制热模式的一实施例,图中粗实线表示有制冷剂循环流动,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灰色虚线表示无制冷剂循环流动。本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不仅适用于车辆,还适用于其他需要热管理的换热系统,为便于描述,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应用于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8,在制冷模式下,第四阀件81以及第一阀件82节流,第二阀件83和第五阀件85截止,第三阀件84导通,多通装置7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接口通道71与第二接口通道72连通,第三接口通道73与第四接口通道74截止。压缩机1的出口、多通装置7、室外换热器4、第三阀件84、干燥装置9、第一换热部51、第四阀件81、室内蒸发器3、气液分离器10、第二换热部52、压缩机1的入口顺序连通,且压缩机1的出口、多通装置7、室外换热器4、第三阀件84、干燥装置9、第一换热部51、第一阀件82、第三换热部61、气液分离器10、第二换热部52、压缩机1的入口顺序连通,两路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5中进行热交换,制冷剂与冷却液通过第二换热器6进行热交换。
具体地,在流体管理组件100中,压缩机1流出的制冷剂从第一接口通道71流向第二接口通道72,然后从第二接口通道72流出流体管理组件100。从第二接口通道72流出的制冷剂流过室外换热器4,在室外换热器4处向大气环境放热,制冷剂温度降低,然后再次从第三孔113进入流体管理组件100。此时,第二阀件83和第五阀件85截止,第三阀件84导通。在流体管理组件100内,制冷剂依次流经第三孔113、第二安装孔118、第四孔114、干燥装置9、第五孔115、第四孔道54、第一流道以及第一孔道55,从第一孔道55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凹槽部131的槽腔和第二凹槽部132的槽腔分成两路。一路从第三通孔204流出流体管理组件100,然后流向第四阀件81,制冷剂经第四阀件81节流后流入室内蒸发器3,实现乘客舱制冷,从室内蒸发器3流出的制冷剂从第七通孔208再次流入流体管理组件100。另一路通过第一通孔201流向第一阀件82,制冷剂经第一阀件82节流后,依次流经第二通孔202、第五凹槽部134的槽腔、第五孔道63、第三流道以及第六孔道64。在第二换热器6中,第三换热部61内的制冷剂与第四换热部62内的冷却液换热,实现冷却液的降温,可以用于冷却液电池或电机。从第七通孔208流入的制冷剂和从第六孔道64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四凹槽部135的槽腔汇流,然后从第五通孔206流入气液分离器10,经过气液分离后,液态制冷剂存储在气液分离器10,气态制冷剂流出气液分离器10。从气液分离器10流出的制冷剂依次流经第四通孔205、第三凹槽部133的槽腔、第三孔道56、第二流道、第二孔道53、槽部116的槽腔以及第一孔111,从第一孔111流出制冷剂通过连接管路14的管腔流向压缩机1的入口,压缩机1重新压缩制冷剂,如此循环。在第一换热器5内,第一换热部51中的高温制冷剂与第二换热部52中的低温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需要理解的是,第五阀件85为单向阀时,虽然第五阀件85的两侧都有制冷剂流动,但是第四孔114中流动的是节流前的高压制冷剂,第四凹槽部135的槽腔中流动的是节流后的低压制冷剂,由于压力差的作用,第五阀件85不会导通,不会有串流现象。第五阀件85为截止阀或电子膨胀阀时,第五阀件85为截止状态。
在其他制冷模式下,第一阀件82截止,制冷剂与冷却液无热交换,仅实现乘客舱的制冷。或者,第四阀件81截止,乘客舱处无热交换,仅实现冷却液的降温,可用于电机或电池的冷却。
参照图19,在制热模式下,第三阀件84和第四阀件81截止,第五阀件85导通,第二阀件83以及第一阀件82节流,多通装置7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接口通道71与第四接口通道74连通,第二接口通道72与第三接口通道73连通。压缩机1的出口、多通装置7、室内冷凝器2、第五阀件85、干燥装置9、第一换热部51、第二阀件83、室外换热器4、多通装置7、气液分离器10、第二换热部52、压缩机1的入口顺序连通,且压缩机1的出口、多通装置7、室内冷凝器2、第五阀件85、干燥装置9、第一换热部51、第一阀件82、第三换热部61、多通装置7、气液分离器10、第二换热部52、压缩机1的入口顺序连通。
具体地,在流体管理组件100中,压缩机1流出的制冷剂从第一接口通道71流向第四接口通道74,然后从第四接口通道74流出流体管理组件100。从第四接口通道74流出的制冷剂流过室内冷凝器2,在室内冷凝器2处与乘客舱空气热交换,实现乘客舱制热,然后再次从第四孔114进入流体管理组件100。此时,第二阀件83节流,第三阀件84截止,第五阀件85导通。在流体管理组件100内,制冷剂依次流经第四孔114、干燥装置9、第五孔115、第四孔道54、第一流道以及第一孔道55。从第一孔道55流出的制冷剂过第一凹槽部131和第二凹槽部132分为两路。一路制冷剂流向连通管12,然后进入第二孔112,经第二阀件83节流后,从第三孔113流出流体管理组件100。从第三孔113流出的制冷剂流向室外换热器4,在室外换热器4处吸收大气环境的热量,然后从第二接口通道72再次进入流体管理组件100。在流体管理组件100中,制冷剂从第二接口通道72流向第三接口通道73,然后从第六通孔207流入第四凹槽部135的槽腔。另一路制冷剂通过第一通孔201流向第一阀件82,经第一阀件82节流后依次流经第二通孔202、第五凹槽部134的槽腔、第五孔道63、第三流道以及第六孔道64,然后流入第四凹槽部135的槽腔。在第二换热器6中,第三换热部61中的制冷剂与第四换热部62中的冷却液换热,制冷剂从冷却液获取热量,可以用于电池和/或电机的余热回收。从第六通孔207流入的制冷剂和从第六孔道64流入的制冷剂在第四凹槽部135的槽腔汇流,然后从第五通孔206流入气液分离器10,经过气液分离后,液态制冷剂存储在气液分离器10,气态制冷剂流出气液分离器10。从气液分离器10流出的制冷剂依次流经第四通孔205、第三凹槽部133的槽腔、第三孔道56、第二流道、第二孔道53、槽部116的槽腔以及第一孔111,从第一孔111流出制冷剂通过连接管路14的管腔流向压缩机1的入口,压缩机1重新压缩制冷剂,如此循环。在第一换热器5内,第一换热部51中的高温制冷剂与第二换热部52中的低温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需要理解的是,虽然第三阀件84的两侧都有制冷剂流动,但是第四孔114中流动的是节流前的高压制冷剂,第三孔113中流动的是节流后的低压制冷剂,由于压力差的作用,第二安装孔118与第三孔113不连通,不会有串流现象。
在其他制热模式下,第一阀件82截止,制冷剂与冷却液无热交换,仅从大气环境吸收热量。或者,第二阀件83截止,室外换热器4处无热交换,从冷却液获取热量,可实现电机和/或电池的余热回收。或者,第四阀件81节流,从第一孔道55流出的制冷剂分成三路,除上述两路制冷剂外,还有一路制冷剂从第三通孔204流出流体管理组件100,然后经第四阀件81节流后流入室内蒸发器3,实现乘客舱制热除湿。从室内蒸发器3流出的制冷剂从第七通孔208流入第四凹槽部135的槽腔,与另外两路制冷剂汇集,然后流入气液分离器10。
参上述描述,本申请将热管理系统中的大部分部件集成在一起构成流体管理组件100,且各个部件之间紧凑布置。具体地,多通装置7和气液分离器10分别位于基部13的宽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第一换热器5和第二换热器6分别位于基部13的厚度方向的相反两侧,基部13和块体部11分别位于第一换热器5的厚度方向的相反两侧,块体部11相对靠下布置,干燥装置9和第二阀件83位于块体部11的高度方向的同侧,第三通孔204的开口和第七通孔208的开口分别设置于基部13的长度方向的相反两侧,各个部件之间环绕式分布,合理利用各个部件的周侧空间,通过基部13和块体部11实现各个部件的内腔间的连通,各个部件之间相互靠近,省略或者缩短系统的管路,可以降低流阻,且有利于热管理系统小型化。
本申请中,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管路连接,两个部件之间可以仅设有管路,也可以两者之间除管路外还设有阀件或其他部件。同样的,本申请中两个部件之间的“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是通过管路实现连通,两个部件之间可以仅设有管路连通,也可以两者之间还设有阀件或其他部件后连通。“两个通孔/孔/孔道的高度相同”是指通孔/孔/孔道的中轴线高度相同。本申请中多次提到流体管理组件100的外部,多个外部可以指代同一空间,也可以指代不同空间,根据系统的设计确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组件和基部,换热组件包括连通管和第一换热器,所述连通管沿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连通管的管腔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内腔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隔离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基部沿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厚度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基部连接;
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孔道,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孔道具有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所述基部包括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槽口的边沿与所述第一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孔道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和所述连通管的管腔均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槽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还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厚度方向的相反两侧,所述第一孔道沿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孔道的孔壁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连通管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孔道,所述连通管的管腔与所述第一孔道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隔离设置,所述连通管靠近所述基部的一端部与形成第一孔道的孔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基部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密封连接,所述连通管封堵所述第一孔道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还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厚度方向的相反两侧;所述第一换热器还具有第二孔道,所述第二孔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孔道沿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孔道的孔壁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连通管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孔道,所述连通管的管腔与所述第二孔道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隔离设置,所述连通管封堵所述第二孔道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所述连通管与所述第二孔道的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之间具有间距。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包括第一部、第二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的第三部,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三部和所述第二部沿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厚度方向顺序排列,所述第三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部的内腔和所述第二部的内腔;
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容纳孔道,所述容纳孔道沿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容纳孔道的孔壁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部位于所述容纳孔道中,所述第三部与形成所述容纳孔道的孔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部封堵所述容纳孔道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二部位于所述容纳孔道外;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中的一个的内腔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槽腔连通,另一个的内腔与所述连通管的外部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具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装配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装配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槽腔连通;
所述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第一阀件,所述第一阀件与所述基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阀件有部分位于所述装配通孔,所述第一阀件控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连通与截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具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槽腔连通,所述第三通孔远离所述第一凹槽部一侧的开口位于所述基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流体管理组件的外部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还包括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底壁相较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底壁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凹槽部的槽腔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槽腔连通;
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口以及所述第三通孔的开口均位于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底壁,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底壁大致呈腰形,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口以及所述第三通孔的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底壁的长度方向的相反两侧,所述第一孔道、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凹槽部的槽腔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包括第一踏面、第二踏面、第三踏面、第一踢面和第二踢面,所述第一踢面连接所述第一踏面和所述第二踏面,所述第二踢面连接所述第二踏面和所述第三踏面;
所述第一踢面为所述第一凹槽部的侧壁面,所述第二踏面为第一凹槽部的底壁面,所述第二踢面为所述第二凹槽部的侧壁面,所述第三踏面为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底壁面,所述第一踏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口以及所述第三通孔的开口均位于所述第三踏面;
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第一孔道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的投影、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三踏面的开口的投影、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三踏面的开口的投影以及所述连通管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的投影均落入所述第一踢面的投影轮廓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还包括第三凹槽部,所述第三凹槽部的槽口的边沿与所述第一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第三凹槽部的槽腔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槽腔在所述基部中隔离设置;所述基部具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三凹槽部的槽腔连通,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基部的外部连通;
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三孔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不连通,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三孔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三孔道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三孔道远离开口的一端密封设置,所述第三孔道和所述第四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三凹槽部的槽腔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还包括第四凹槽部,所述第四凹槽部的槽口位于所述基部远离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侧;所述基部具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四凹槽部的槽腔连通;
所述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筒体和气液分离部件,所述筒体与所述基部连接,所述筒体与所述基部沿所述基部的宽度方向排布,所述气液分离部件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筒体的内腔,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筒体的内腔与所述气液分离部件的入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部件的出口与所述第四通孔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基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基部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基部连接;
所述基部还包括第五凹槽部,所述第四凹槽部的槽口的边沿和所述第五凹槽部的槽口的边沿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密封连接,所述第四凹槽部的槽腔与所述第五凹槽部的槽腔在所述基部内隔离设置,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槽腔与所述第五凹槽部的槽腔连通或截止;
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一侧与所述第四凹槽部的槽腔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五凹槽部的槽腔连通。
CN202210036211.5A 2022-01-13 2022-01-13 流体管理组件 Pending CN1164813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6211.5A CN116481358A (zh) 2022-01-13 2022-01-13 流体管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6211.5A CN116481358A (zh) 2022-01-13 2022-01-13 流体管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1358A true CN116481358A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18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6211.5A Pending CN116481358A (zh) 2022-01-13 2022-01-13 流体管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135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53990A1 (en) Heat pump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EP2990740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heat exchanger
EP4296549A1 (en) Integrated valve group module and vehicle having same
US20240034122A1 (en) Valve set integrated modu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CN116481358A (zh) 流体管理组件
CN116481359A (zh)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16481357A (zh) 流体管理组件
CN110530063B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CN110530049B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US20240175608A1 (en) Fluid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heat management system
EP3730872B1 (en) Liquid collector and heat exchange device having liquid collector
US20240157759A1 (en) Fluid management devic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US20240025227A1 (en) Valve set integrated modu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CN110542224B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CN218721892U (zh) 流路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12572091B (zh) 热管理系统
CN110530051B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CN110530050B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CN117818289A (zh) 热管理组件
EP4299345A1 (en) Valve group integrated module,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EP4299344A1 (en) Integrated valve set module for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CN117755042A (zh) 热管理组件
CN117774593A (zh) 热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17029316A (zh) 换热模块及热管理系统
CN116804495A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