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1133A - 一种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1133A
CN116481133A CN202210043574.1A CN202210043574A CN116481133A CN 116481133 A CN116481133 A CN 116481133A CN 202210043574 A CN202210043574 A CN 202210043574A CN 116481133 A CN116481133 A CN 116481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ocessing unit
refrigeran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35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成霖
彭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eaderwa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eaderw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eaderwa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eaderw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435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11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1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11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6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leakag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室内风机控制模块和冷媒传感器;冷媒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冷媒传感器将表征冷媒泄漏的冷媒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至少通过冷媒传感器接口获取冷媒信息;冷媒信息包括表征冷媒泄漏的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室内风机控制模块输入端与处理单元输出端电连接;室内风机控制模块输出端能够与室内风机电连接或通信连接;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室内风机控制模块;所述室内风机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工作。该控制装置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关冷媒泄漏的控制装置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签订以前制冷剂(也称为冷媒)的研究一般以良好的热力学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等为主,如CFC系列的R11,R12等都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且具有无毒,不燃,不爆等优点,但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且会引起温室效应。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签订以后,在制冷剂的研究替代中首先考虑到的是减小制冷剂对臭氧的破坏作用,比如HCFC系列的R22。然而,理想的替代制冷剂除应有较低的ODP(ozonedepression potential:消耗臭氧潜能值)值和GWP(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全球变暖潜能值)值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经济性、优良的热物性等优点,争取做到既环保又节能。基于此,R32、R454B、R290等具有可燃性或微毒性的制冷剂成为了替代制冷剂;然而,在使用可燃制冷剂的系统中,如何防止制冷剂泄漏带来危险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能够在冷媒发生泄漏时,控制室内风机工作,有利于提高空调系统的安全性。该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室内风机控制模块和冷媒传感器;所述冷媒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冷媒传感器将表征冷媒泄漏的冷媒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单元;
或者,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室内风机控制模块和冷媒传感器接口;所述冷媒传感器接口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冷媒传感器电连接或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至少通过所述冷媒传感器接口获取所述冷媒信息;所述冷媒信息包括表征冷媒泄漏的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
所述室内风机控制模块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室内风机控制模块输出端能够与室内风机电连接或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室内风机控制模块;所述室内风机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工作。
该控制装置适用于制冷设备,利用冷媒传感器可以检测冷媒信息,处理单元再根据表征冷媒泄露的冷媒信息控制室内风机控制模块,室内风机控制模块在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再控制室内风机工作,从而吹散冷媒,防止冷媒聚集产生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个空调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风机控制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紫外传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紫外传感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11是紫外传感器的一种纵切截面示意图;
图12是紫外传感器的另一种角度的纵切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甲和/或乙,可以表示:单独存在甲,同时存在甲和乙,单独存在乙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为一个空调系统的系统示意图,空调系统100包括室内机110和室外机120,室内机110包括室内控制器111、室内风机112和室内盘管113,室外机120包括压缩机121、室外换热器122、节流阀123和室外控制器124。室内机110和室外机120之间还包括冷媒管150,变压器130将供电电源(比如交流市电)进行转换,为室内控制器111供电,供电电源通过接触器140为室外控制器124供电。当空调系统使用可燃性冷媒时,如何保证使用安全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200包括处理单元203、室内风机控制模块211和冷媒传感器接口204;冷媒传感器接口的一端与处理单元203电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冷媒传感器117电连接或通信连接。其中,电连接表示通过端子、导线等进行电信号传递,此时冷媒传感器接口204可以是接线端子等或者焊盘等;而通信连接可以通过485通信、RS232通信、USB通信、NB-Iot、各种无线通信协议等方式进行数据通信,此时冷媒传感器接口204可以是通过485通信接口、RS232接口、USB接口、NB-Iot接口、以太网接口、WIFI接口等等。处理单元203,用于至少通过冷媒传感器接口204获取冷媒传感器117发送的冷媒信息;其中,冷媒信息至少包括表征冷媒泄漏的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可以是冷媒浓度信息,处理单元203根据该浓度信息进行泄漏判断;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也可以直接是表征冷媒泄漏的判断信息。冷媒室内风机控制模块211输入端与处理单元203输出端电连接;室内风机控制模块211输出端能够与室内风机112电连接或通信连接;当处理单元接收到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时,处理单元203根据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室内风机控制模块;室内风机控制模块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室内风机112工作。具体的,在冷媒泄漏时,宜控制室内风机以最大转速工作,以便以最快的速度吹散泄漏的冷媒,防止冷媒聚集、产生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冷媒传感器集成在控制装置200中,即,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单元203、室内风机控制模块211和冷媒传感器117;冷媒传感器117直接与处理单元203电连接,冷媒传感器将表征冷媒泄漏的第一电信号发送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根据第一电信号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室内风机控制模块211控制,室内风机控制模块211根据室内风机112工作。
上述实施例中,若冷媒发生泄漏,通过控制室内风机工作,防止泄漏冷媒停滞或聚集,尤其是防止泄漏冷媒聚集在系统周边、原理电路元器件,降低起火/爆炸危险。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室内风机控制模块211包括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处理单元203输出端与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的第一端与室内风机电源端电连接,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的第二端与室内风机供电端电连接;处理单元,根据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控制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的接通,从而控制室内风机接通电源,室内风机工作。具体的,室内风机电源端可以是市电输入端、也可以是整流桥输出端,也可以是其它为室内风机提供电能的电压输出端;不同风机类型电源端不同,比如直流风机电源端可以是整流桥输出端,交流风机电源端可以是市电输入端。
当室内风机为通信控制类风机时,比如ECM(恒转矩)风机或EC(ElectricalCommutation)风机,室内风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处理单元203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一通信模块电连接;第一通信模块与室内风机通信连接;处理单元,根据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工作。具体的,第一通信模块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控制室内风机工作的通信信号至室内风机,使其工作。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控制装置,适用于包括室内控制器的空调系统。如图5所示,该控制装置还包括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1;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的控制端与处理单元203的一个输出端电连接,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1的第一端能够与室内控制器电源端电连接,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1的第二端与室内控制器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处理单元203,根据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控制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关断,从而控制室内控制器的电源断开。其中,室内控制器电源端可以是交流市电输出端,也可以是其它为室内控制提供电能的电压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室内控制器电源端为控制装置的电源输出端。控制装置上电时,控制装置200的处理单元203控制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1接通,从而控制室内控制器111接通电源,室内控制器正常工作。若检测到冷媒泄漏时,处理单元203控制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1关断,从而控制室内控制器111断开电源。进一步的,控制装置电源输出端202与控制装置的电源输入端电位相同或相近,具体的,控制装置的电源输出端202与控制装置的电源输入端直接电连接或者通过保险丝等其他器件间接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装置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源可以是工频电源,比如交流220V,交流230V等,工频电压经过变压器与控制装置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控制装置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源也可以是AC/DC24V或者其它电压电源,通过对应的电压转化器将输入的电源转换为空调系统100中其它部件(比如室内控制器、室内风机、阀类等)的工作电压。也即,室内风机电源端也可以是控制装置的一个电源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因为室内控制器在冷媒泄漏时,掉电不工作,因此可以设计为常规室内控制器,无需防爆设计。但是,控制装置因为在冷媒泄漏后需要继续执行控制动作,则控制装置需要防爆设计。
目前,空调系统100中室内控制器111在空调系统100上电后一直处于通电状态,若运用于使用可燃冷媒的空调系统,对室内控制器111的防爆要求较高。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空调系统100中增加控制装置200,由于控制装置200包括、室内风机控制模块211,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1,在冷媒泄漏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0的处理单元203能够控制室内控制器111断电,通过室内风机控制模块211控制室内风机工作。因此,控制装置200需要达到相应的防爆等级要求,比如控制装置200需要满足IEC 60079防爆认证。
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正常情况:冷媒未发生泄漏时,室内风机能够正常工作,室内控制器111还需设置正常情况下的风机控制单元。具体的,如图3所示,设置室内控制器111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也与室内风机电源端电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室内风机供电端电连接;室内控制器111至少根据空调设定参数控制第一开关管Q1工作,从而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的工作状态。若室内风机为通信类控制风机,即,室内风机集成或包括风机通信控制单元,则室内控制器111包括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与室内风机通信连接,室内控制器至少根据空调设定参数调整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室内风机的控制信息,从而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的工作状态。具体,空调设定参数包括空调的风速大小,即室内控制器111根据用户设定的风速大小控制第一开关管Q1的开关频率/占空比或者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数据,进而控制室内风机的风速大小。
在另一个实施例,可以将室内控制器111的部分或者全部功能集成在控制装置200中,此时控制装置200需要防爆设计。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200还包括温度采样模块2010、第三通信模块2013、第四通信模块2014、电子膨胀阀控制模块2012、智能通信模块2015和温度采样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采样模块2010、第三通信模块2013、第四通信模块2014、电子膨胀阀控制模块2012、智能通信模块2015和温度采集模块2010与处理单元203电连接。其中:
温度采样模块2010,用于采样环境温度,得到环温信息;处理单元根据环温信息和空调设定参数(比如设定温度)进行空调运行控制;
第三通信模块2013,用于与参数设定装置3(比如线控器、遥控器、手操器)进行通信,接收空调设定参数。空调设定参数包括用户设定的温度信息、风速信息、风向信息等;
第四通信模块2014,用于与室外控制器进行通信124:将表征环温信息和设定温度信息的通信信息发送至室外控制器,从而控制室外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工作时间等;
智能通信模块2015,用于与智能终端4或网络云端进行通信;比如与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通信,通过智能终端可以调整空调设定参数;空调系统也可以将运行状态发送至智能终端,供用户查询。在冷媒泄漏时,还可以通过通智能通信模块将泄漏信息发送至智能终端或者网络云端,进行报警或提示,提醒相关人员进行泄漏后处理维修。通过将冷媒泄漏信息或空调系统运行故障信息发送至网络云端,还能供冷媒传感器厂家、空调厂家等进行查询,有利于远程监控和维修,进一步保证使用可燃冷媒的空调系统的安全性;
电子膨胀阀控制模块2012用于根据环温信息和空调设定参数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通过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可以控制空调制冷或制热量。
本实施例中,室内风机控制模块211除了在发生冷媒泄漏时,控制室内风机运行;还用于在空调正常运行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的工作状态,比如根据用户设定的风速信息,进行风机转速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若将冷媒传感器也集成在本申请提供的控制装置中,则集成的冷媒传感器电路部分也需具有防爆功能,使得整个控制装置均具有防爆功能。若将室内控制器也集成在本申请提供的控制装置中,则也需要对集成的室内板控制电路进行防爆设计,对集成器件也宜选择防爆器件,尤其是针对可控开关管、保险丝等器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冷媒传感器117的信号输出类型包括电压型、电流型、开关型或者485通讯型等;也即,冷媒信息可以是由电压型、电流型、开关型的信号表征,也可以是由485通讯传递的信号表征;相应的,冷媒传感器117具有相应的信号输入类型接口。冷媒信息可以是冷媒浓度信息,也可以是是否发生冷媒泄漏的判断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冷媒传感器117位于空调系统100的制冷盘管113的冷媒容易聚集或者泄漏的位置。例如,将冷媒传感器放置于室内铜管链接处和/或室内通过弯管处,冷媒传感器可以是热导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声波传感器、紫外传感器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紫外传感器,如图9-12所示,包括:外壳、电路板组件020和防水透气膜等结构。电路板组件020包括检测单元21和电路板22。紫外气体检测装置100还具有内腔200,从而电路板组件020的至少部分可以收容于内腔0200。该紫外气体检测装置100可以用于检测气态制冷剂的浓度,以在空调系统中制冷剂泄露时,能够及时检测反馈到空调的控制系统,从而降低制冷剂泄露带来的安全隐患。防水透气膜用于降低了紫外传感器外部的水分和灰尘等杂质进入内腔0200的可能性,从而紫外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防水防尘性能。
具体的,检测单元21用于检测气体制冷剂(例如R32、R454B等环保制冷剂)的浓度,检测单元21安装于电路板22;检测单元21包括检测壳体70、紫外光源模块71以及紫外探测器72;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
紫外光源模块71具有发光部801,发光部801能够发射紫外光;紫外探测器72包括紫外滤光部802,紫外滤光部802能够透射目标波长的紫外光;
发光部801面向紫外滤光部802以将至少部分紫外光直射传输至紫外探测器72;或者,发光部801和滤光片均背向所述电路板设置,以使得发光部801发射的紫外光能够经过检测壳体70的反射后传输至紫外探测器72。
不同气体由于其分子结构、浓度和能量分布的差异,而有各自不同的吸收光谱。在检测目标气体时,目标气体对特征波长的光的吸收符合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以紫外光源模块71为例,当紫外光源模块71发射一道紫外光束穿过气室700到达紫外探测器72时,目标气体会吸收特定波长的紫外光。也就是说,外部泄露的制冷剂气体会透过外壳的通气部、防水透气膜等结构进入内腔200,进而通过检测壳体70上的配合孔701进入气室700中,进入气室700的目标气体会吸收特点波长的紫外光,这样,紫外探测器72部分通过检测光强的变化进而可以计算制冷剂气体的浓度等信息。
紫外光源模块71的发光部801为MEMS类型的黑体光源,发光部801发射的紫外光线的波峰范围为1μm~16μm。检测壳体70设有供紫外光传输的检测气室700;
进一步的,紫外探测器72包括检测区域721和参考区域722,紫外滤光部802包括第一滤光片8021和第二滤光片8022,第一滤光片8021位于检测气室700和检测区域721之间,第二滤光片8022位于所述检测气室700和参考区域722之间;第一滤光片8021能够透射目标波长的紫外光,第二滤光片8022能够透射目标波长以外的紫外光。
示例的,为了检测制冷剂R32气体的浓度,而R32的气体紫外吸收主峰在100nm~300nm,参考区域722可以使用不会被R32气体吸收波长的第二滤光片8022,因此,参考区域722和检测区域721所接收到的紫外光线强度不一致,两者产生的微弱电信号也会有区别,经过电路板22上放大电路加滤波处理后输入至电路板22上的处理芯片中,处理芯片可以计算R32气体的浓度,采用双检测通道的紫外探测器72的优势就在于通过二者的参比就可以排除干扰,得到更精确的浓度数值。
基于上述控制装置的技术内容,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使用环保节能、具有可燃性或微毒性的制冷剂(冷媒):R32、R454B、R290等。该空调系统包括冷媒传感器117、控制装置和室内风机112;冷媒传感器117用于检测冷媒传感器117所处空间是否存在冷媒;冷媒传感器117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或者电连接,冷媒传感器117将表征冷媒泄漏的第一冷媒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室内风机112电连接;当控制装置接收到第一冷媒信息时,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室内风机,使得室内风机工作,从而吹散泄漏的冷媒,防止冷媒聚集;也可以将泄漏的冷媒往远离人或热源的方向吹,防止火灾或爆炸风险。其中,第一冷媒信息可以是表征冷媒泄漏的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
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可以参照上述控制装置200的实施例设计,下面对其技术特征进行描述,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控制装置200对应的技术特征的技术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211、至少一个冷媒传感器接口204和处理单元203;冷媒传感器117与冷媒传感器接口204电连接或通信连接,冷媒传感器接口与处理单元203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处理单元203的一个输出端与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211的控制端电连接;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的第一端与室内风机电源端电连接,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的第二端与室内风机供电端电连接;处理单元203,用于至少根据第一冷媒信息控制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211的接通,从而控制室内风机工作。
若风机为通信类风机,则控制装置200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利用第一通信模块替代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211进行风机控制;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第一冷媒信息发送控制信号至第一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再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室内风机工作。本实施例中,处理单元203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一通信模块电连接;室内风机包括风机通信控制单元;第一通信模块与风机通信控制单元通信连接,冷媒泄漏时,根据通信信号控制室内风机工作。
本实施例中,为进行控制和通信,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内控制器111;室内控制器能够与参数设定装置/室外控制器通信连接或电连接。如图3所示,为对开关型风机进行正常情况下(冷媒未发生泄漏)的风机控制,设置空调系统的室内控制器111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室内风机电源端电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室内风机供电端电连接。为对通信类风机进行正常情况下的风机控制,设置空调系统的室内控制器包括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与风机通信控制单元通信连接。室内控制器111根据用户设定的风速大小控制第一开关管Q1的开关频率/占空比或者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数据,进而控制室内风机的风速大小。
若上述室内控制器未达到防爆要求,则设置控制装置还包括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200还包括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1;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1的控制端与处理单元的一个输出端电连接,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1的第一端能够与室内控制器电源端电连接,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1的第二端与室内控制器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处理单元203,用于至少根据冷媒信息控制所述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的接通或关断,从而控制室内控制器接通或者断开电源。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媒传感器117和控制装置200集成于一块PCB(印制电路板);或者冷媒传感器117和控制装置的PCB集成在一个安装结构中;控制装置为防爆设计。
若空调系统包含室内控制器,还可以设置:控制装置200、冷媒传感器117和室内控制器111集成于一块PCB,所述控制装置、室内控制器均为防爆设计;或者,控制装置200、冷媒传感器117和室内控制器111安装在一个安装结构中,控制装置和室内控制器为防爆设计。需要说明的是,集成可以是功能集成,也可以是电路板或者元器件的集成;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7/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现有空调系统中新增本申请提供的控制装置200和至少一个冷媒传感器,并进行系统改进得到具有冷媒检测功能的空调系统100;也可以在空调设计时,直接设计本申请提供的控制装置200和至少一个冷媒传感器117,使得空调系统100出厂时,具有冷媒检测功能。当然,也可以将冷媒传感器集成在控制装置200中,进一步的,还能将室内控制器也集成在控制装置200中。
如图6所示,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200还包括:室外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5、室内外连接阀可控开关管2061或者室内外连接阀接口2062、压缩机开机信号可控开关管2071或者压缩机开机信号接口2072。
室外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5的控制端与处理单元203电连接,室外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5的第一端能够与室外控制器电源端电连接,室外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5的第二端与室外控制器供电端电连接;处理单元203,用于至少根据冷媒信息控制室外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5的接通或断开,从而控制室外控制器124电源的接通或断开。其中室外控制器电源端为室外控制器提供电能的电压输出端,可以为控制装置电源输出端。而室外控制器供电端为室外控制器接收电能的电压输入端。
冷媒泄漏期间,为进行冷媒回收时,控制装置200的处理单元203控制室外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205接通,从而控制室外控制器124电源接通供电,进行冷媒回收。
室内外连接阀可控开关管206的控制端与处理单元203电连接,室内外连接阀可控开关管206的第一端能够与室内外连接阀电连接,室内外连接阀可控开关管206的第二端与控制装置电源输出端202电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室内外连接阀的上电与掉电,从而控制室内外连接阀的开通或截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室内外连接阀自身具有处理单元,则可以设置室内外连接阀接口206的一端与处理单元203电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室内外电磁阀电连接,具体的与室内外连接阀的处理单元电连接;控制装置的处理单元203至少根据冷媒信息,通过室内外连接阀接口206发送开通或者截止信号至室内外连接阀处理单元,使得室内外连接阀开通或截止。
需要说明的是,室内外连接阀可控开关管2061包括液管电磁阀可控开关管20611和气管电磁阀可控开关管20612,或者,室内外连接阀接口2062包括液管电磁阀接口20621和气管电磁阀接口20622。
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系统中包括室内外连接阀可控开关管2061或者室内外连接阀接口2062,在控制装置200检测到冷媒泄漏后,控制装置200的处理单元203控制液管电磁阀可控开关管20611断开,从而控制液管电磁阀115截止,处理单元203控制气管电磁阀可控开关管20612接通,从而控制气管电磁阀116开通,或者,在控制装置200检测到冷媒泄漏后,控制装置200的处理单元203至少根据冷媒信息发送液管电磁阀截止信号和气管电磁阀开通信号至室内外连接阀,使得液管电磁阀115截止,气管电磁阀116开通。
气管电磁阀115开通,使得冷媒能够从室内被排至室外,液管电磁阀116截止,使得冷媒无法从室外流回室内,降低室内冷媒的浓度,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
压缩机开机信号可控开关管207的控制端与处理单元203电连接,压缩机开机信号可控开关管2071的第一端能够与压缩机121电连接,压缩机开机信号可控开关管2071的第二端与控制装置电源输出端202电连接;该方法适用于定频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室外机120包括启动电容,控制装置200的处理单元203可以至少根据冷媒信息,控制压缩机开机信号可控开关管的接通或断开,从而控制压缩机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开机信号接口2072的一端与处理单元203电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压缩机121电连接;该方法适用于变频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室外机120包括是变频室外控制器,此时控制装置200的处理单元203可以至少根据冷媒信息,通过压缩机开机信号接口2072发送压缩机开机信号至变频室外控制器,使得压缩机121开启或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系统中包括压缩机121,在控制装置200检测到冷媒泄漏后,控制装置200的处理单元203控制压缩机开机信号可控开关管2071接通,从而控制压缩机121启动运行,或者,在控制装置200检测到冷媒泄漏后,控制装置200的处理单元203发送压缩机开机信号至变频室外控制器,使得压缩机121开启运行;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压缩机121能够持续从室内机抽出冷媒,降低室内的冷媒浓度,防止冷媒在室内聚集,造成安全隐患,其中,为了提高排出冷媒的效率,可以控制压缩机121以满载时的最大频率运行。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200还包括:换向阀切换信号接口208和/或室内通风装置可控开关管209。
换向阀切换信号接口208的一端与处理单元203电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换向阀126电连接;处理单元203,用于至少根据冷媒信息,发送换向阀切换信号至换向阀126,从而控制换向阀126的状态。例如,通过切换换向阀的状态,将空调系统100由制热模式切换为制冷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0中包括换向阀切换接口208,在控制装置200检测到冷媒泄漏后,控制装置200的处理单元203发送换向阀切换信号至换向阀126,使得换向阀126切换至第一状态,其中,第一状态为控制空调处于制冷模式的状态。
室内通风装置可控开关管209的控制端与处理单元203电连接,室内通风装置可控开关管209的第一端能够与室内通风装置180电连接,室内通风装置可控开关管209的第二端与控制装置电源输出端202电连接;处理单元203,用于至少根据冷媒信息控制室内通风装置可控开关管209的接通或断开,从而控制室内通风装置180的开启或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包括室内通风装置180,在控制装置200检测到冷媒泄漏后打开室内通风装置180,能够将室内聚集的冷媒排至室外,快速降低室内冷媒浓度,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
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200还包括:冷媒泄漏指示信号接口212,冷媒泄漏指示信号接口212的一端与处理单元203电连接,另一端能够与远程指示装置170电连接;处理单元203,用于至少根据冷媒信息,发送冷媒泄漏指示信号至远程指示装置170,从而控制远程指示装置170发出警报。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调系统中包括故障指示信号接口212,控制装置200检测到冷媒泄漏后,控制装置200的处理单元203发送冷媒泄漏指示信号至远程指示装置170,从而控制远程指示装置170发出警报。远程指示装置170可以通过报警灯或者信号的方式,远程指示是否有泄漏故障发生。
在本说明书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说明书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室内风机控制模块和冷媒传感器;所述冷媒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冷媒传感器将表征冷媒泄漏的冷媒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单元;
或者,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室内风机控制模块和冷媒传感器接口;所述冷媒传感器接口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冷媒传感器电连接或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至少通过所述冷媒传感器接口获取所述冷媒信息;所述冷媒信息包括表征冷媒泄漏的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
所述室内风机控制模块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室内风机控制模块输出端能够与室内风机电连接或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室内风机控制模块;所述室内风机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风机控制模块包括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端与所述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的第一端与室内风机电源端电连接,所述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室内风机供电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可控开关管的接通,从而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风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通信模块;所述处理单元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室内风机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所述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一个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的第一端能够与室内控制器电源端电连接,所述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室内控制器电源供电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控制所述室内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关断,从而控制室内控制器的电源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适用于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控制器;所述控制装置为防爆设计,所述室内控制器为非防爆设计;
所述室内控制器还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内风机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室内风机供电端电连接;所述室内控制器至少根据空调设定参数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工作,从而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的工作状态;或者,所述室内控制器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室内风机通信连接,所述室内控制器至少根据所述空调设定参数调整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室内风机的控制信息,从而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的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温度采样模块、第三通信模块、第四通信模块、电子膨胀阀控制模块、智能通信模块和温度采样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温度采样模块、第三通信模块、第四通信模块、电子膨胀阀控制模块、智能通信模块和温度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
所述温度采样模块,用于采样环境温度,得到环温信息;
所述第三通信模块,用于与参数设定装置进行通信,接收空调设定参数;
所述第四通信模块,用于与室外控制器进行通信;
所述智能通信模块,用于与智能终端/网络云端进行通信;
所述电子膨胀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温信息和空调设定参数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所述室内风机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空调正常运行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的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室外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室内外连接阀可控开关管或者室内外连接阀接口、压缩机开机信号可控开关管或者压缩机开机信号接口;
所述室外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室外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的第一端能够与室外控制器电源端电连接,所述室外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室外控制器供电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冷媒信息控制所述室外控制器电源可控开关管的接通或关断,从而控制室外控制器电源的接通或断开;
所述室内外连接阀可控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室内外连接阀可控开关管的第一端能够与室内外连接阀电连接,所述室内外连接阀可控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冷媒信息控制所述室内外连接阀可控开关管的接通或断开,从而控制所述室内外连接阀的开通或截止;
所述室内外连接阀接口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室内外连接阀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冷媒信息,发送连接阀开通或截止信号至所述室内外连接阀,使得所述室内外连接阀开通或截止;
所述压缩机开机信号可控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压缩机开机信号可控开关管的第一端能够与压缩机电连接,所述压缩机开机信号可控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冷媒信息控制所述压缩机开机信号可控开关管的接通或断开,从而控制所述压缩机的开启或关闭;
或者,所述压缩机开机信号接口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室外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冷媒信息,发送压缩机开启或关闭的信号至所述室外控制器,使得所述压缩机开启或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阀切换信号接口和/或室内通风装置可控开关管;
所述换向阀切换信号接口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换向阀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冷媒信息,发送换向阀切换信号至所述换向阀,从而控制所述换向阀的状态;
所述通风装置可控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通风装置可控开关管的第一端能够与通风装置电连接,所述通风装置可控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冷媒信息控制所述通风装置可控开关管的接通或断开,从而控制所述通风装置的开启或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智能终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通信信号或者第一电信号,发送冷媒泄漏指示信号至所述智能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传感器包括紫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热导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紫外传感器包括电路板和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壳体、紫外光源模块以及紫外探测器;
所述紫外光源模块具有发光部,所述发光部能够发射紫外光;所述紫外探测器包括紫外滤光部,所述紫外滤光部能够透射目标波长的紫外光;
所述发光部面向所述紫外滤光部以将至少部分所述紫外光直射传输至所述紫外探测器;或者,所述发光部和所述滤光片均背向所述电路板设置,以使得所述发光部发射的所述紫外光能够经过所述检测壳体的反射后传输至所述紫外探测器。
CN202210043574.1A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64811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3574.1A CN116481133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3574.1A CN116481133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1133A true CN116481133A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2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3574.1A Pending CN116481133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11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2389B (zh) 空调器及其室外机、温控器和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US11898763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refrigerant leak management
CN102269447B (zh) 一种使用可燃冷媒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32650B (zh) 空调监控系统
CN103017259A (zh) 空调
CA2805504A1 (en) Safe operation of space conditioning systems using flammable refrigerants
CN201875842U (zh) 使用可燃性制冷剂的空调器
CN103062840B (zh) 一种空调系统、控制系统及空调控制方法
JP2010084968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3940157A (zh) 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关机方法
CN210951665U (zh) 空调系统
CN202171306U (zh) 空气调节器
CN105423484A (zh) 一种空调制冷剂不足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电路
CN102997360B (zh) 一种双分区低温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4923245U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5066258A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2721114A (zh) 基站机柜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N202188563U (zh) 一种使用可燃冷媒的空调器
CN116481133A (zh) 一种控制装置
CN116481134A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04006509U (zh) 开关控制装置和系统
US20220260293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WO2023040379A1 (zh) 一种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系统
KR101596680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0892625B (zh) 家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