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71605A -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71605A
CN116471605A CN202210012904.0A CN202210012904A CN116471605A CN 116471605 A CN116471605 A CN 116471605A CN 202210012904 A CN202210012904 A CN 202210012904A CN 116471605 A CN116471605 A CN 116471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essage
access network
network device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29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小宁
曾宇
耿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129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7160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0753 priority patent/WO202313096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471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716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该信息配置方法可以实现波束级的切换HO/条件切换CHO。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handover,HO)流程或者条件切换(conditionalhandover,CHO)流程都可以实现用户设备切换。目前的HO/CHO为小区级的切换。随着接入网设备的接入能力增强,例如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的应用,当前的切换方案不能满足通信系统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该信息配置方法可以实现波束级的HO/CHO。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该信息配置方法由第二接入网设备所实现,也可以由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二接入网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其中,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移动性配置改变流程中和/或切换流程中添加波束级的相关配置信息。第二接入网设备(例如为源基站)可以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例如为目标基站)合理调整第一波束的接入门限。例如,第二接入网设备负载较重的波束可以适当提高接入门限,第二接入网设备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负载较轻的波束可以适当降低接入门限,有利于第二接入网设备负载较重的波束的用户切换入第一接入网设备负载较轻的波束,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做波束级的切换资源准备。例如,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某一个波束的概率较高,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提前将适合该波束的其他终端设备调整接入到其他波束。因此该波束可以为即将接入的终端设备预留更多资源,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第一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第一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第一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一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值。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移动性配置改变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应注意,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参考第一波束的负载情况和第二波束的负载情况,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建议调整切换触发门限值。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交互各自的波束的负载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通过该方法,第二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有利于实现基站间的波束的负载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发送第一消息的原因信息。第一消息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和/或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通过该方法,还可以向目标基站指示发起波束级的移动性改变请求的原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其中,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消息中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消息中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的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信息。例如,第二消息可以指示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未被解析,或者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丢失,或者第一波束部分信息存在逻辑错误。第二消息还可以指示第一消息中的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未被解析,或者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丢失,或者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存在逻辑错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发送第二消息的原因。第二消息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允许的修改范围。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的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信息。例如,第二消息可以指示目标基站配置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消息还可以指示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允许的修改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请求消息。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请求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第一波束的预计到达概率信息。第一波束的预计到达概率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通过该方法,可以在切换请求消息的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请求信息,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准备的最大值信息。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准备的最大值信息用于指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第一波束数量的最大值。通过该方法,可以在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请求确认信息,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另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该信息配置方法由第一接入网设备所实现,也可以由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一接入网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通过该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例如为目标基站)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例如为源基站)发送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的变化值,有利于目标基站指示源基站合理调整第二波束的接入门限。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负载较重的波束可以适当提高接入门限,第一接入网设备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负载较轻的波束可以适当降低接入门限,有利于第一接入网设备负载较重的波束的用户切换入第二接入网设备负载较轻的波束,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可以理解的是,在这种场景中也可以不区分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仅为一种基站之间的信息交互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的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第二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值。通过该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有利于实现基站间的波束的负载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消息包括发送第三消息的原因信息。第三消息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和/或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通过该方法,还可以向源基站指示发起波束级的移动性改变请求的原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消息中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消息中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的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针对第二波束发送第四消息的原因。第四消息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允许的修改范围。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的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又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该信息配置方法由第二接入网设备所实现,也可以由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二接入网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其中,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括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
通过该方法,可以在重配置消息中添加波束级的相关配置信息。使得条件切换可以参考波束的测量结果,并针对不同的波束进行条件判断,有利于使切换更加准确。还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提升小区容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六消息。第六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配置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是根据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测量结果和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配置信息确定的。通过该方法,进一步说明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是针对波束的条件事件。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该信息配置方法由第一接入网设备所实现,也可以由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一接入网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移动性配置改变流程中和/或切换流程中添加波束级的相关配置信息,有利于第二接入网设备负载较重的波束的用户切换入第一接入网设备负载较轻的波束,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第一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第一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第一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一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值。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移动性配置改变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发送第一消息的原因信息。第一消息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和/或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通过该方法,还可以向目标基站指示发起波束级的移动性改变请求的原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其中,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消息中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消息中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的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发送第二消息的原因。第二消息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允许的修改范围。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的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请求信息,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请求信息包括第一波束的预计到达概率信息。第一波束的预计到达概率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通过该方法,可以在切换请求消息的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请求信息,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准备的最大值信息。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准备的最大值信息用于指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第一波束数量的最大值。通过该方法,可以在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请求确认信息,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又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该信息配置方法由第二接入网设备所实现,也可以由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二接入网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其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通过该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例如为目标基站)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例如为源基站)发送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的变化值,有利于目标基站指示源基站合理调整第二波束的接入门限。从而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的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第二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值。通过该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有利于实现基站间的波束的负载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消息包括发送第三消息的原因信息。第三消息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和/或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通过该方法,还可以向源基站指示发起波束级的移动性改变请求的原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消息中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消息中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的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针对第二波束发送第四消息的原因。第四消息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允许的修改范围。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的相关参数中添加波束级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信息。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又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该信息配置方法由终端设备所实现,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终端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其中,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括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通过该方法,可以在重配置消息中添加波束级的相关配置信息。有利于使切换更加准确,还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提升小区容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六消息。第六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配置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是根据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测量结果和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配置信息确定的。通过该方法,进一步说明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是针对波束的条件事件。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配置装置。该信息配置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其中,关于第一消息、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第二消息等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一方面中对应的描述,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另一种信息配置装置。该信息配置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其中,关于第三消息和第四消息等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二方面中对应的描述,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又一种信息配置装置。该信息配置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括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
其中,关于第五消息和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二方面中对应的描述,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又一种信息配置装置。该信息配置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其中,关于第一消息、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第二消息等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四方面中对应的描述,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又一种信息配置装置。该信息配置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其中,关于第三消息和第四消息等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五方面中对应的描述,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又一种信息配置装置。该信息配置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括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
其中,关于第五消息和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六方面中对应的描述,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该接入网设备执行如下操作:
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
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其中,关于第一消息、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第二消息等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一方面中对应的描述,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该接入网设备执行如下操作:
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
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其中,关于第三消息和第四消息等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二方面中对应的描述,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该接入网设备执行如下操作: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括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
其中,关于第五消息和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二方面中对应的描述,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该接入网设备执行如下操作:
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
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其中,关于第一消息、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第二消息等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四方面中对应的描述,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该接入网设备执行如下操作: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
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其中,关于第三消息和第四消息等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五方面中对应的描述,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该终端设备执行如下操作:
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括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
其中,关于第五消息和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六方面中对应的描述,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七方面至第十二方面提供的信息配置装置的一种或多种装置。或者该通信系统包括如第十三方面提供的接入网设备和第十四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示意图;
图3a为一种MSC操作流程的示意图;
图3b为另一种MSC操作流程的示意图;
图4a为一种切换流程的示意图;
图4b为一种条件切换流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信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设备,通信设备间可以利用空口资源进行无线通信。其中,通信设备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还可以称为网络侧设备。空口资源可以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码资源和空间资源中至少一个。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还可以描述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本申请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中,“/”可以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和/或”可以用于描述关联对象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中,可以采用“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进行区分。该“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在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例子或说明,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handover,HO)流程或者条件切换(conditionalhandover,CHO)流程都可以实现用户设备切换。目前的HO/CHO为小区级的切换。随着接入网设备的接入能力增强,例如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实现多用户通过多波束接入,HO/CHO可以是波束级的切换。因此,如何实现波束级切换成为关注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该信息配置方法可以实现波束级的HO/CHO。相较于小区级的HO/CHO,波束级的HO/CHO更加准确。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的波束设置波束的切换条件,有利于实现波束级的负载均衡。
本申请提供的信息配置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该通信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例如,该通信系统包括两个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以及终端设备。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系统仅为一种示例。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更多个的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其中,终端设备又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设备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其中,接入网设备是指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节点(或设备)。接入网设备又可以称为基站。目前,一些接入网设备的举例为:继续演进的节点B(g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点(accesspoint,AP)等。
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RAN设备。具体来说,对原来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能进行拆分,将接入网设备的部分功能部署在一个CU,将剩余功能部署在DU。多个DU可以共用一个CU,可以节省成本,以及易于网络扩展。CU和DU的切分可以按照协议栈切分。例如,图2所示的接入网设备中,CU部署有协议栈中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包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以及业务数据适应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DU部署有协议栈中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以及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从而,CU具有RRC、PDCP和SDAP的处理能力。DU具有RLC、MAC和PHY的处理能力。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的切分仅为一个示例,不构成对CU和DU的限定。也就是说,CU和DU之间还可以有其他功能切分的方式,此处不再赘述。CU和DU之间通过F1接口连接。CU代表gNB通过NG接口和核心网连接,CU代表gNB通过Xn接口和其他gNB连接。CU还可以代表gNB通过X2口和其他eNB连接执行双连接操作。进一步,CU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实体来实现也可以由不同的实体实现。例如,集中式单元CU还可以划分为控制面(CU-CP)和用户面(CU-UP)。CU-CP和CU-UP可以由不同的功能实体来实现,CU-CP和CU-UP可以与DU相耦合,共同完成基站的功能。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CU-CP负责控制面功能,主要包含RRC和控制面对应的PDCP(PDCP-C)。PDCP-C主要负责控制面数据的加解密,完整性保护,数据传输等。CU-UP负责用户面功能,主要包含SDAP和用户面对应的PDCP(PDCP-U)。其中SDAP主要负责将核心网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数据流(flow)映射到承载。PDCP-U主要负责数据面的加解密,完整性保护,头压缩,序列号维护,数据传输等。其中,CU-CP和CU-UP通过E1接口连接。CU-CP代表gNB通过NG接口和核心网连接。通过F1-C(控制面)和DU连接。CU-UP通过F1-U(用户面)和DU连接。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的实现是PDCP-C也在CU-UP。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本申请涉及的相关名词和概念进行描述。
1.移动性设置改变(mobility setting change,MSC):
图3a为目前标准协议中的MSC操作过程。该MSC操作过程使NG-RAN节点(node)与对端NG-RAN节点协商切换触发设置。具体来说,第一NG-RAN节点向第二NG-RAN节点发送移动性改变请求(mobility change request)消息,以发起MSC流程。第二NG-RAN接收该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后,评估该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中建议的第二NG-RAN节点的切换触发修改设置是否可以被接受。若第二NG-RAN节点能够成功完成移动性改变请求,第二NG-RAN节点将向第一NG-RAN节点发送移动性改变确认(mobility change acknowledge)消息。可以理解的是,该MSC操作过程使用非UE关联信令。可选的,若该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中建议的第二NG-RAN节点的切换触发修改设置被第二NG-RAN节点拒绝,或者第二NG-RAN节点无法完成移动性设置改变过程,第二NG-RAN节点向第一NG-RAN节点发送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mobility change failure),如图3b所示。例如,第二NG-RAN节点可以在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中携带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
具体来说,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中包括小区级的如下信息:第一NG-RAN node的小区标识(NG-RAN node1 cell ID)、第二NG-RAN node的小区标识(NG-RAN node2 cell ID)、第一NG-RAN node移动性参数信息(NG-RAN node1mobility parameters)、第二NG-RANnode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NG-RAN node2mobility parameters)、原因信息(cause)等。例如,表1为现有标准协议(38.423)中的小区级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所包含的信元(information element,IE)以及相关的信息。
表1:小区级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
其中,第一NG-RAN node移动性参数信息(NG-RAN node1mobility parameters)定义为第一NG-RAN node的小区配置改变(configuration change in NG-RAN node1 cell),类型为移动性参数信息(mobility parameters information)。第一NG-RAN node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第一NG-RAN node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动值。例如,表2为一种小区级移动性参数信息。该小区级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切换触发改变(handover trigger change)信元。
表2:小区级移动性参数信息。
/>
类似的,第二NG-RAN node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NG-RAN node2 proposedmobility parameters)定义为第二NG-RAN node建议的小区配置改变(proposedconfiguration change in NG-RAN node2 cell),类型也为移动性参数信息(mobilityparameters information)。第二NG-RAN node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第二NG-RANnode的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动值。其中,移动性参数信息参考表2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cause信息用于指示发送该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的原因。例如,发送该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的原因是需要在服务小区中减少负载(reduce load in serving cell),或需要进行资源优化(resource optimization)等。
具体来说,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用于指示由第一NG-RAN node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NG-RAN node2 proposed mobility parameters)被第二NG-RAN node接受。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包括小区级的如下信息:第一NG-RAN node的小区标识(NG-RAN node1 cellID)、第二NG-RAN node的小区标识(NG-RAN node2 cell ID)、临界诊断信息(criticalitydiagnostics)等。例如,表3为现有标准协议(38.423)中的小区级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
表3:小区级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
其中,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部分接收的消息不能被解析,或者部分消息丢失,或者部分消息包含逻辑错误。例如,由NG-RAN node2向NG-RAN node1发送的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中的临界诊断信息可以表示NG-RAN node2接收到的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中的部分消息不能被解析,或者部分信息丢失,或者部分消息包含逻辑错误。
具体来说,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用于指示由第一NG-RAN node建议的移动性参数(NG-RAN node2 proposed mobility parameters)被第二NG-RAN node拒绝。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包括小区级的如下信息:第一NG-RAN node的小区标识(NG-RAN node1 cell ID)、第二NG-RAN node的小区标识(NG-RAN node2 cell ID)、原因信息(cause)、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mobility parameters modification range)、临界诊断信息(criticalitydiagnostics)等。例如,表4为现有标准协议(38.423)中的小区级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
表4:小区级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
其中,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包括第二NG-RAN node在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的发送时刻允许的切换触发改变值的取值范围。例如,表5为小区级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
表5:小区级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
2.切换(HO):
在切换流程中,接入网设备通过发送切换消息,指示终端设备切换到哪个小区以及如何进行切换。例如,图4a为一种切换的流程示意图。该切换流程由UE,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的交互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源基站向连接态的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该RRC重配置消息包括测量对象、报告配置、测量标识等参数。
步骤2:UE根据RRC重配置消息对一系列小区(例如包括服务小区和邻区)进行测量,并生成测量报告发送给源基站。其中,该测量报告包括各类事件,例如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低于门限且目标小区信号高于门限。
步骤3:源基站基于测量报告判断UE是否进行切换。若确定UE进行切换,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
步骤4:目标基站根据自身连接数等情况判断是否允许UE接入。若允许UE接入,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新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目标基站安全相关算法等参数。
步骤5:当源基站收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时,向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切换命令)。该RRC重配置消息包括第4步中描述的切换确认消息(相当于源基站实现了透明传输)。具体的,NR系统中切换命令中包括目标小区的相关信息以及UE接入该目标小区所需的相关配置参数。例如,切换命令中包含目标小区的信息(例如目标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cell identifier,PCI)以及目标小区对应的频率信息(例如目标小区对应的频点))、目标小区为UE分配的C-RNTI、接入目标小区所需的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资源信息(例如专用RACH资源和/或公共RACH资源)等。
步骤6:UE根据切换命令向目标基站发起随机接入。应注意,现有的切换流程中,UE会断开与源基站的连接。也就是说,在成功接入目标基站之前,UE收发数据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中断。
步骤7:UE向目标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可见,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切换消息后,根据切换消息中包含的内容,接入目标小区。因此,切换消息的成功发送是保证传统切换机制下成功切换的必要条件。
3.条件切换(CHO):
CHO用于提升切换成功率。CHO是指,源基站在链路质量较好时,向UE发送CHO配置信息,以使UE执行条件切换流程。例如,图4b为一种条件切换的流程示意图。该切换流程由UE,源基站、候选目标基站1和候选目标基站2之间的交互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源基站向连接态的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步骤2:UE根据RRC重配置消息对一系列小区(例如包括服务小区和邻区)进行测量,并生成测量报告发送给源基站。
可以理解的是,CHO流程中的步骤1和2与HO流程中的步骤1和2是类似的,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源基站基于测量报告或者内部实现判断UE是否进行条件切换。若确定UE进行条件切换,则向一个或者多个候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其中包括条件切换请求(conditional handover information request)信息。
步骤4:一个或多个候选目标基站根据自身连接数等情况或者内部实现判断是否允许UE接入。若允许UE接入,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消息,其中包括条件切换确认(conditional handover informationacknowledge)信息。
步骤5:源基站收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源基站可以通过现有的RRC消息发送小区级CHO配置信息,或者,可以通过新定义的RRC消息发送小区级CHO配置信息。例如,RRC消息可以是条件RRC重配置消息(如CondRRCReconfiguration),或者其他命名/表达形式,本申请不作限定。小区级CHO配置信息可以包括CHO触发条件、一个或多个候选小区的信息等信息。其中,候选小区的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候选小区的小区全球标识(cell globalidentifier,CGI)、候选小区的PCI以及候选小区对应的频率信息等。
步骤6:UE在接收到CHO配置信息后,根据CHO配置信息判断候选小区是否满足切换触发条件。
步骤7:若满足,UE将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候选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并且向该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步骤8:当随机接入成功完成,UE向目标小区所属的基站(即目标基站)发送CHO条件切换完成消息,以通知目标基站条件切换完成。
具体来说,上述步骤3中描述的切换请求消息由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用于请求目标基站为切换准备资源。例如,切换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小区级的如下条件切换请求信息:小区级的条件切换信息请求等。其中,小区级的条件切换信息请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条件切换触发信息、切换到目标基站的终端设备的标识(target NG-RAN node UE XnAPID)、终端设备切换到目标小区的概率信息等。例如,表6为小区级切换请求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
表6:小区级切换请求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
/>
其中,终端设备切换到目标小区的概率是源基站内部实现确定的,例如根据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覆盖区域重叠部分的信号强度,并结合MSC的切换触发门限信息确定的。
上述步骤4中描述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用于通知源基站目标基站为切换所准备的资源。例如,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可以包括小区级的如下条件切换确认信息:小区级的条件切换信息确认等。其中,小区级的条件切换信息确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请求的目标基站的小区标识(requested target cell ID)、条件切换准备的最大值信息(maximum number of CHO preparations)等。例如,表7为小区级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
表7:小区级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
/>
其中,条件切换准备的最大值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目标基站下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小区数量的最大值。例如,表8为条件切换准备的最大值信息。
表8:小区级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
上述步骤5-8中,CHO配置信息包括MeasID对应的条件A3事件(condEventA3)和条件A5事件(condEventA5)。当UE满足相关事件时,将触发CHO。例如,条件A3事件包括:当如公式(1)所示的A3-1条件被满足时,认为UE满足了条件A3事件的进入条件。
Mn+Ofn+Ocn-Hys>Mp+Ofp+Ocp+Off (1)
当如公式(2)所示的A3-2条件被满足时,认为UE满足了条件A3事件的离开条件。
Mn+Ofn+Ocn+Hys<Mp+Ofp+Ocp+Off (2)
其中,Mn表示邻区的测量结果,并且不考虑任何偏置。Ofn表示邻区参考信号的测量对象专用偏置。例如,对应邻区的定义在measObjectNR中的offsetMO,包括邻区参考信号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的专用偏置,例如rsrpOffsetSSB、rsrqOffsetSSB、sinrOffsetSSB、rsrpOffsetCSI-RS、rsrqOffsetCSI-RS、sinrOffsetCSI-RS。Ocn表示邻区的小区专用偏置。例如,对应邻区频点的定义在measObjectNR中的cellIndividualOffset。如果没有为邻区配置时邻区的小区专用偏置默认设为0。其中,cellIndividualOffset是叠加在SSB和/或CSI-RS上的邻区的小区专用偏置,例如rsrpOffsetSSB、rsrqOffsetSSB、sinrOffsetSSB、rsrpOffsetCSI-RS、rsrqOffsetCSI-RS、sinrOffsetCSI-RS。Mp表示主小区的测量结果,并且不考虑任何偏置。Ofp表示主小区的测量对象专用偏置。例如,对应主小区的定义在measObjectNR中的offsetMO。Ocp表示主小区的小区专用偏置。例如,对应主小区的定义在measObjectNR中的cellIndividualOffset。并且如果没有为主小区配置时主小区的小区专用偏置默认设为0。Hys表示条件A3事件的迟滞参数。例如,条件A3事件的定义在reportConfigNR内的hysteresis,其中hysteresis是取值为0到30的整数。Off表示条件A3事件的偏置参数。例如,条件A3事件的定义在reportConfigNR内的a3-Offset。其中,a3-Offset包括:rsrp(取值为-30到30的整数)、rsrq(取值为-30到30的整数)、sinr(取值为-30到30的整数)。需要注意的是,当Mn和Mp表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时单位为分贝毫瓦dBm,当Mn和Mp表示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和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eference signal signal to interference noise ratio,RS-SINR)时单位为dB。Ofn、Ocn、Ofp、Ocp、Hys、Off单位为dB。
又例如,条件A5事件包括:当如公式(3)和公式(4)所示的A5-1条件和A5-2条件都被满足时,认为UE满足了条件A5事件的进入条件。
Mp+Hys<Thresh1 (3)
Mn+Ofn+Ocn-Hys>Thresh2 (4)
当如公式(5)和/或公式(6)所示的A5-3条件和/或A5-4条件被满足时,认为UE满足了条件A5事件的离开条件。
Mp-Hys>Thresh1 (5)
Mn+Ofn+Ocn+Hys<Thresh2 (6)
其中,对Mp、Mn、Ofn、Ocn、Hys的描述参考条件A3事件中对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Thresh1表示条件A5事件的一个门限参数。例如,在reportConfigNR中为条件A5事件定义的a5-Threshold1。Thresh2表示条件A5事件的另一个门限参数。例如,在reportConfigNR中为条件A5事件定义的a5-Threshold2。需要注意的是,Thresh1和Thresh2的单位与Mp和Mn相同。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信息配置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信息配置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例如,该信息配置方法可以由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交互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501,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
示例一:当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时,该第一消息可以是MSC流程中的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
相较于目前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中包括的小区级的切换触发门限配置信息,本申请中的第一消息进一步包括了波束级的切换触发门限配置信息。其中,本申请中的第一波束是指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第二波束是指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波束。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波束可以是指一个波束,也可以是指多个波束。第二波束可以是指一个波束,也可以是指多个波束。
具体来说,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第一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其中,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指定的波束,或者用于关联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指定的波束。例如,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可以是波束标识(beam ID),每一个波束标识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一个指定的波束。需要注意的是,当第一波束包括多个波束时,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包括多个波束分别的指示信息。第一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第一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一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值。第一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值等于第一波束原本的切换触发门限值加上第一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其中,第一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一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值可以是第二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的负载情况,以及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的负载情况确定的。例如,当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的负载较重,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的负载较轻时,第二接入网设备所配置的第一波束的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为负值。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波束原本的切换触发门限值加上第一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之后,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将减小。即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降低,更容易触发切换准备流程(handover preparation procedure)。也就是说,更容易使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波束,从而降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的负载。对于整个通信系统来说,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的负载情况、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的负载情况等信息可以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通过其他流程进行交互,以使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获取对端的相关信息。
进一步,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其中,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指定的波束,或者用于关联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指定的波束。例如,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也可以是波束标识(beam ID),每一个波束标识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一个指定的波束。需要注意的是,当第二波束包括多个波束时,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包括多个波束分别的指示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等于第二波束原本的切换触发门限值加上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其中,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可以是第二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的负载情况确定的。例如,当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的负载较重时,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为正值。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波束原本的切换触发门限值加上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之后,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将增大。即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提高,更难触发切换准备流程。也就是说,更难使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波束,从而避免进一步加重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的负载。
可以理解的是,示例一中介绍的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和/或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既可以用于普通的切换(HO),也可以用于条件切换(CHO)。区别在于HO由接入网设备判断并触发切换,而CHO由终端设备判断并触发切换。因此,MSC流程中的相关信息(例如波束级的切换触发门限配置信息)既可用于HO也可用于CHO。
可选的,第一消息还包括发送第一消息的原因信息。第一消息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和/或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例如,第一消息的原因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请求原因信息和/或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请求原因信息。其中,发送第一消息的原因可以是需要降低第一波束和/或第二波束的负载,或者需要进行资源优化。例如,表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波束级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
表9:波束级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
可见,相较于表1,波束级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包括了波束级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有利于实现波束级的切换。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表9仅为一种示例,本申请不限定波束级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仅在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中承载。例如,波束级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还可以在其他消息中承载,其他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与表9类似,具体此处不作限定。并且,本申请的第一消息也可以包含如表1所示的小区级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消息可以同时指示小区级和波束级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表9也不限定信元名、出现、范围、信元类型和参考、语义描述、临界状态、分配的重要程度等参数的取值。例如,第一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的出现的取值可以是必选的,也可以是可选的,也可以是未定义的,本申请不作限定。
示例二:当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时,该第一消息可以是CHO流程中的切换请求消息。
相较于目前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的小区级的条件切换请求信息,本申请中的第一消息进一步包括了波束级的条件切换请求信息。具体来说,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请求信息。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请求信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第一波束的预计到达概率信息。其中,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参考前一个示例中对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第一波束的预计到达概率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其中,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是第二接入网设备基于交叠区波束的分布情况,以及MSC交互的门限相关信息确定的。具体来说,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在小区边缘的波束分布信息,以及MSC交互的第一波束和/或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相关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例如,当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较高时,表示难以切换到该波束,即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较低。当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较低时,表示易于切换到该波束,即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较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波束可以是多个波束。则第一波束的预计到达概率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各个波束的概率值。其中,交叠区是指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的重叠部分。当终端设备移动到交叠区时,终端设备可以从当前的服务小区切换到另一个小区。
例如,表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波束级切换请求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条件切换请求信息。
表10:波束级切换请求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条件切换请求信息。
可见,相较于表6,波束级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了UE切换到各个波束的概率信息,使目标基站可以做波束级的资源准备。例如,若UE切换到某一个波束的概率高,则目标基站可以提前将该波束的适合用户调配到其他波束中。使得该波束留下更多资源为即将切换入该波束的UE做准备,最终达到波束负载更加均衡的效果,提高系统性能。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表10仅为一种示例,本申请不限定波束级的条件切换请求信息仅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承载。例如,波束级的条件切换请求信息还可以在其他消息中承载,其他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与表10类似,具体此处不作限定。并且,本申请的第一消息也可以包含如表6所示的小区级的条件切换请求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消息可以同时指示小区级和波束级的条件切换请求信息。还需要注意的是,该示例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目标基站,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源基站。还需要注意的是,表10也不限定信元名、出现、范围、信元类型和参考、语义描述、临界状态、分配的重要程度等参数的取值。例如,终端设备切换到目标小区的概率信息的出现的取值可以是必选的,也可以是可选的,也可以是未定义的,本申请不作限定。
示例三:当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以及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时,该第一消息可以实现上述示例一和示例二中描述的两种配置。也就是说,在示例三中,当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消息时,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执行波束级的切换触发门限配置以及波束级的条件切换请求配置。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示例一和示例二中对波束级的切换触发门限配置以及波束级的条件切换请求配置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502,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是指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消息,成功配置了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波束级的信息。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成功配置了第一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是指第一接入网设备拒绝了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波束级的信息。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消息后,获取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波束级的信息。假设第一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不符合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配置要求,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拒绝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波束级的信息,即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示例四:当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时,该第二消息可以是MSC流程中的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
相较于目前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中包括的小区级的配置确认信息,本申请中的第二消息进一步包括了波束级的配置确认信息。具体来说,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
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可以参考上述示例一中对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示例四的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可以具体是指第一接入网设备中配置成功的波束,以及具体是指第二接入网设备中配置成功的波束。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消息中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第一消息中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消息后对第一消息进行解析,发现第一消息中针对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不能被解析。或者,发现第一消息中针对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丢失。或者,发送第一消息中针对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包含逻辑错误。也就是说,若第一接入网设备解析第一消息后发现第一消息存在上述信息错误的情况,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将携带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否则,第二消息不携带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消息中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类似于第一消息中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第一消息中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消息后对第一消息进行解析,发现第一消息中针对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不能被解析。或者,发现第一消息中针对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丢失。或者,发送第一消息中针对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包含逻辑错误。也就是说,若第一接入网设备解析第一消息后发现第一消息存在上述信息错误的情况,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将携带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否则,第二消息不携带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
例如,表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波束级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
表11:波束级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
可见,相较于表3,波束级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包括了波束级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从而提供了针对每个波束的错误提示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表11仅为一种示例,本申请不限定波束级的配置确认信息仅在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中承载。例如,波束级的配置确认信息还可以在其他消息中承载,其他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与表11类似,具体此处不作限定。并且,本申请的第二消息也可以包含如表3所示的小区级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消息可以同时指示小区级和波束级的配置成功信息。还需要注意的是,表11也不限定信元名、出现、范围、信元类型和参考、语义描述、临界状态、分配的重要程度等参数的取值。例如,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的出现的取值可以是必选的,也可以是可选的,也可以是未定义的,本申请不作限定。
示例五:当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时,该第二消息可以是MSC流程中的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
相较于目前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中包括的小区级的配置失败信息,本申请中的第二消息进一步包括了波束级的配置失败信息。具体来说,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其中,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又可以称为,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临界诊断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示例五中的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可以分为配置相关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临界诊断相关的波束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波束的配置相关的波束指示信息可以参考上述示例一中对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可选的,第一波束的配置相关的波束指示信息可以具体是指第一接入网设备中配置失败的波束。可选的,第一波束的配置相关的波束指示信息可以具体是指第一接入网设备中配置的所有波束。其中,配置失败的第一波束由失败原因信息和/或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表示。可选的,配置失败的第一波束还可以由特定的标识信息指示,本申请并不限定。第一波束的临界诊断相关的波束指示信息可以具体是指在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中需要发送临界诊断信息的波束。可选的,第一波束临界诊断相关波束指示信息可以具体是指第一接入网设备中配置的所有波束。其中,配置临界诊断的波束由临界诊断信息和/或临界诊断信息的有无来表示。还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波束的配置相关的波束指示信息与第一波束的临界诊断相关的波束指示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并不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示例五中的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例如可以是临界诊断相关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二波束的临界诊断相关的波束指示信息可以具体是指在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中需要发送临界诊断信息的波束。可选的,第二波束临界诊断相关波束指示信息可以具体是指第二接入网设备中配置的所有波束。其中,配置临界诊断的波束由临界诊断信息和/或临界诊断信息的有无来表示。
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发送第二消息的原因。第二消息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也就是说,当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波束配置失败时,第二消息将携带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消息中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消息中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允许的修改范围。例如,当第一波束包括多个波束时,每一个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允许的修改范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则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包括多个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允许的修改范围,每一个修改范围与一个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相关联。例如,BeamID1关联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允许的修改范围1。Beam ID2关联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允许的修改范围2。其中,修改范围1和修改范围2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申请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允许的修改范围的取值与小区级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的取值是类似的,例如可以取值为大于1的正整数。
例如,表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波束级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
表12:波束级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
/>
可见,相较于表4,波束级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包括了波束级的配置失败信息,从而提供了针对每个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以及每个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从而有利于根据每个波束的负载情况,合理地调整接入门限,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波束级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还包括了波束级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从而提供了针对每个波束的错误提示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表12仅为一种示例,本申请不限定波束级的配置失败信息仅在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中承载。例如,波束级的配置失败信息还可以在其他消息中承载,其他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与表12类似,具体此处不作限定。并且,本申请的第二消息也可以包含如表4所示的小区级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消息可以同时指示小区级和波束级的配置失败信息。还需要注意的是,表12也不限定信元名、出现、范围、信元类型和参考、语义描述、临界状态、分配的重要程度等参数的取值。例如,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的出现的取值可以是必选的,也可以是可选的,也可以是未定义的,本申请不作限定。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波束的配置相关的波束指示信息与第一波束的临界诊断相关的波束指示信息在本例中是分开表示的,也可以合并在一起仅以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表示,本申请不作限定。例如,第一波束指示信息下,包括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和/或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和/或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
示例六:当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时,该第二消息可以是CHO流程中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相较于目前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的小区级的条件切换确认信息,本申请中的第二消息进一步包括了波束级的条件切换确认信息。具体来说,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准备的最大值信息。其中,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准备的最大值信息用于指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第一波束数量的最大值。例如,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准备的最大值信息表示在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该候选目标小区为一个UE准备的CHO候选波束的最大数量。也就是说,源基站针对该候选目标小区和该UE,不会准备超过该最大数量的CHO候选波束。
例如,表1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波束级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条件切换确认信息。
表13:波束级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条件切换确认信息。
可见,相较于表7,波束级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了波束级的条件切换确认信息,反馈了每个小区能够进行CHO接入所准备的最大候选波束个数,从而为源基站提供调度参考。最终有利于实现基站间和波束间的负载均衡,提高系统性能。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表13仅为一种示例,本申请不限定波束级的条件切换确认信息仅在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承载。例如,波束级的条件切换确认信息还可以在其他消息中承载,其他消息所包含的信元以及相关的信息与表13类似,具体此处不作限定。并且,本申请的第二消息也可以包含如表7所示的小区级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消息可以同时指示小区级和波束级的条件切换确认信息。还需要注意的是,表13也不限定信元名、出现、范围、信元类型和参考、语义描述、临界状态、分配的重要程度等参数的取值。例如,条件切换准备的最大值信息的出现的取值可以是必选的,也可以是可选的,也可以是未定义的,本申请不作限定。
示例七:当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时,该第二消息可以实现上述示例五和示例六中描述的两种配置。例如,第二消息包括CHO流程中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和MSC流程中的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也就是说,在示例七中,当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二消息时,表示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级移动性改变参数配置失败,但是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级切换配置成功。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示例五和示例六中对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八:当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时,该第二消息可以实现上述示例四和示例六中描述的两种配置。例如,第二消息包括CHO流程中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和MSC流程中的移动性改变成功消息。也就是说,在示例八中,当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二消息时,表示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级移动性改变参数配置成功并且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级切换配置成功。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示例四和示例六中对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示例一至示例七描述的是当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目标基站,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源基站时,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起MSC流程或者CHO流程的情况。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目标基站,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源基站时,目标基站也可以向源基站发起MSC流程。则上述步骤501变为步骤501a: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
具体来说,第三消息可以是MSC流程中的移动性改变请求消息。例如,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可以理解的是,区别于第一消息,第三消息是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消息,则第三消息直接指示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而不是指示第一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一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值。其中,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的负载情况确定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示例一中相关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第二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值。其中,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值是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的负载情况,以及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波束的负载情况确定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示例一中相关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三消息还包括发送第三消息的原因信息。第三消息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和/或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其中,第三消息的原因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示例一中对第一消息的原因信息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步骤502变为步骤502a: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具体来说,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是指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三消息,成功配置了第三消息中携带的波束级的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的具体实现方式与示例四中描述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的具体实现方式是类似的。例如,当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时,该第四消息可以是MSC流程中的移动性改变确认消息。第四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消息中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消息中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其中,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示例四中对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是指第二接入网设备拒绝了第三消息中携带的波束级的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的具体实现方式与示例五中描述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的具体实现方式是类似的。例如,当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时,该第四消息可以是MSC流程中的移动性改变失败消息。第四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其中,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针对第二波束发送第四消息的原因。第四消息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允许的修改范围。其中,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示例五中第一波束和/或第二波束对应的描述,具体实现方式是类似的,此处不再赘述。
可见,当目标基站(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源基站(第二接入网设备)发起MSC流程时,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的变化值,有利于使源基站合理调整第二波束的接入门限,从而实现基站间波束间的负载均衡。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描述的表格1至13均为一种示例,本申请并不限定表格的条目。例如,可以不包括临界状态和/或分配的重要程度等信息。或者,还可以包括其他的相关信息,本申请不作限定。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信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信息配置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例如,该信息配置方法可以由第二接入网设备(源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601,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括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
其中,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例如,该第五消息可以是RRC重配置消息,该RRC重配置消息中包括波束级CHO配置信息。也就是说,本申请在现有的条件A3事件和条件A5事件包括的参数的基础上,新增波束级的相关参数。针对第一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例如包括第一波束的条件A3事件和/或条件A5事件,针对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例如包括第二波束的条件A3事件和/或条件A5事件。从而使得该RRC重配置消息包括波束级的条件A3事件和/或波束级的条件A5事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仅以条件A3事件和条件A5事件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描述的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CHO触发事件,本申请并不限定。
具体来说,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是根据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测量结果和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配置信息确定的。例如,现有的条件A3事件中的参数Mn表示邻区的测量结果。波束级的条件A3事件为现有的参数Mn添加波束维度,使得参数Mn表示邻区的特定波束的测量结果。又例如,现有的条件A3事件中的参数Ofn表示邻区参考信号的测量对象专用偏置。波束级的条件A3事件为参数Ofn添加波束维度,使得参数Ofn表示邻区的特定波束的参考信号的测量对象专用偏置。即第一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是根据第一波束的测量结果和针对第一波束的配置信息确定的。
其中,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条件A3事件包括:当如公式(1)所示的A3-1条件被满足时,认为UE满足了条件A3事件的进入条件。当如公式(2)所示的A3-2条件被满足时,认为UE满足了条件A3事件的离开条件。其中,公式(1)和公式(2)中的参数都添加了波束维度。具体来说,Mn表示邻区的第一波束的测量结果。Mp表示主小区的第二波束的测量结果。Ofn表示邻区的第一波束的参考信号的测量对象专用偏置。例如,邻区参考信号SSB和/或CSI-RS的专用偏置:rsrpOffsetSSB、rsrqOffsetSSB、sinrOffsetSSB、rsrpOffsetCSI-RS、rsrqOffsetCSI-RS、sinrOffsetCSI-RS,都可以表示为波束级的偏置。例如,rsrpOffsetSSB改为波束级的参数rsrpOffsetSSB[邻区beamID],相当于针对不同的波束,Ofn设置不同的参数rsrpOffsetSSB。Ofp表示主小区的第二波束的测量对象专用偏置,具体实现方式与Ofn类似,此处不再赘述。Ocn表示邻区的第一波束的小区专用偏置。具体的,Ocn是指邻区的叠加在SSB和/或CSI-RS上的小区专用偏置。例如rsrpOffsetSSB、rsrqOffsetSSB、sinrOffsetSSB、rsrpOffsetCSI-RS、rsrqOffsetCSI-RS、sinrOffsetCSI-RS,都可以表示为波束级的偏置。例如rsrpOffsetSSB修改为波束级的参数rsrpOffsetSSB[邻区beamID],相当于针对不同的波束,Ocn设置不同的参数rsrpOffsetSSB。Ocp表示主小区的第二波束的小区专用偏置。与具体实现方式与Ocn类似,此处不再赘述。Hys表示条件A3事件的主小区的第二波束和邻区的第一波束的迟滞参数。例如,Hys根据主小区beam ID和邻区beam ID进行调整,可表示为如下形式:Hys[主小区beam ID][邻区beam ID]。因此,Hys可以是一个矩阵,行数为主小区的波束数量,列数为邻区的波束数量。或者,可表示为如下形式Hys[邻区beamID][主小区beam ID]。或者,可表示为不是一个矩阵,而是一个表格,向量等形式,本申请不作限定。Off表示条件A3事件的主小区的第二波束和邻区的第一波束的偏置参数。Off的具体实现方式与Hys类似,例如添加波束级的取值,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波束包括多个波束,则每一个波束都有对应的Mn,Ofn,Ocn,Hys,Mp,Ofp,Ocp,Off。其中,第一波束的各个参数对应的量不限定为一个数值,也有可能是一个向量或者矩阵或者其它表现形式。可选的,邻区的波束在采用公式计算时对应本小区所有波束。例如,当第一波束包括多个波束,采用公式(1)判断UE是否满足条件A3事件的进入条件时,Mn包括邻区的全部波束的测量结果。其他参数的含义也是类似的,也就是说,当第一波束包括多个波束,采用公式(1)判断UE是否满足条件A3事件的进入条件时,需要基于多个波束的参数分别获取多个公式(1),从而再判断UE是否满足条件A3事件的进入条件。若第二波束包括多个波束,则每一个波束也有一个对应的Mn,Ofn,Ocn,Hys,Mp,Ofp,Ocp,Off。其中,第二波束的各个参数对应的量不限定为一个数值,也有可能是一个向量或者矩阵或者其它表现形式。
其中,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条件A5事件包括:当如公式(3)和公式(4)所示的A5-1条件和A5-2条件都被满足时,认为UE满足了条件A5事件的进入条件。当如公式(5)和/或公式(6)所示的A5-3条件和/或A5-4条件被满足时,认为UE满足了条件A5事件的离开条件。其中,为Mp、Mn、Ofn、Ocn、Hys添加波束维度,更新为波束级的参数的描述参考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条件A3事件中对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Thresh1表示条件A5事件的主小区的第二波束的门限参数。例如,Thresh1根据主小区beam ID进行调整,可表示为如下形式:Thresh1[主小区beam ID]。因此,Thresh1可以是一个数组,该数组的元素个数为主小区的第二波束的个数。或者,Thresh1可表示为不是一个数组,而是一个表格,向量等形式,本申请不作限定。Thresh2表示条件A5事件的邻区的第一波束的门限参数。例如,Thresh2根据邻区beamID进行调整,具体实现方式与Thresh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步骤601之前,UE服务小区的基站(源基站),可能已经向UE邻区的基站(目标基站)发送过波束级的切换请求消息。例如,第二接入网设备已经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了前文的示例二中描述的波束级切换请求消息。目标基站已经回复过波束级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已经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了前文的示例六中描述的波束级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示例二和示例六中对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还包括步骤602:
602,终端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六消息,第六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配置成功。也就是说,当终端设备配置成功时,终端设备可以向源基站反馈已配置成功。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不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六消息,具体实现方式本申请不作限定。
可见,本申请可以在RRC重配置消息中引入波束级的CHO配置信息,包括引入波束级的条件A3事件和条件A5事件。从而使得条件切换可以参考每个波束的测量结果,并针对每个波束进行条件判断,使切换更加准确。不仅可以有利于小区间的负载均衡,也有利于波束间的负载均衡,提升小区容量,提高系统性能。
为了实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本申请提供的装置或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申请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7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信息配置方法。该设备也可以是芯片系统。设备700包括通信接口701,该通信接口例如可以是收发器、接口、总线、电路或者能够实现收发功能的装置。其中,通信接口701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接入网设备7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设备700还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2。处理器702和通信接口701用于实现图5和图6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示例性地,通信接口701和处理器702用于实现图5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方法。也即是,设备700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通信接口701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通信接口701还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处理器702用于确定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该示例中通信接口701和处理器702的具体执行流程参考图5的示例一至示例七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该示例中,通信接口701和处理器702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在移动性配置改变流程中和/或切换流程中添加波束级的相关配置信息,有利于第二接入网设备负载较重的波束的用户切换入第一接入网设备负载较轻的波束,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示例性地,通信接口701和处理器702用于实现图5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方法。也即是,设备700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通信接口701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通信接口70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处理器702用于确定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该示例中通信接口701和处理器702的具体执行流程参考图5的步骤501a和步骤502a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该示例中,通信接口701和处理器702所执行的步骤有利于目标基站指示源基站合理调整第二波束的接入门限,从而有利于第一接入网设备负载较重的波束的用户切换入第二接入网设备负载较轻的波束,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示例性地,通信接口701用于实现图5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方法。也即是,设备700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通信接口701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通信接口70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该示例中通信接口701具体执行流程参考图5的示例一至示例七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该示例中,通信接口701所执行的步骤有利于第二接入网设备负载较重的波束的用户切换入第一接入网设备负载较轻的波束,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示例性地,通信接口701用于实现图5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方法。也即是,设备700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通信接口7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通信接口701还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该示例中通信接口701具体执行流程参考图5的步骤501a和步骤502a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该示例中,通信接口701所执行的步骤有利于目标基站指示源基站合理调整第二波束的接入门限。从而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示例性地,通信接口701用于实现图6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方法。也即是,设备700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通信接口7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括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可选的,通信接口701还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六消息。第六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配置成功。该示例中通信接口701具体执行流程参考图6的示例中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操作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该示例中,通信接口701所执行的步骤使得条件切换可以参考波束的测量结果,并针对不同的波束进行条件判断,有利于使切换更加准确。还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提升小区容量。
示例性地,通信接口701和处理器702用于实现图6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也即是,设备70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通信接口701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括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可选的,通信接口701还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六消息。第六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配置成功。处理器702用于根据条件事件配置信息进行CHO条件配置。该示例中通信接口701和处理器702具体执行流程参考图6的示例中终端设备的操作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该示例中,通信接口701和处理器702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在重配置消息中添加波束级的相关配置信息。有利于使切换更加准确,还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提升小区容量。
设备7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703,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一种实施方式中,存储器703和处理器702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702可能和存储器703协同操作。处理器702可能执行存储器703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701、处理器702以及存储器703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7中以存储器703、处理器702以及通信接口701之间通过总线604连接,总线在图7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800。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可以包括执行图5和图6对应的示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801和收发单元802。
示例性地,该装置800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收发单元802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收发单元802还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处理单元801用于确定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该示例中处理单元801和收发单元802的具体执行流程参考图5的示例一至示例七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该示例中,处理单元801和收发单元802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在移动性配置改变流程中和/或切换流程中添加波束级的相关配置信息,有利于第二接入网设备负载较重的波束的用户切换入第一接入网设备负载较轻的波束,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示例性地,该装置800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收发单元802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收发单元802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处理单元801用于确定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该示例中处理单元801和收发单元802的具体执行流程参考图5的步骤501a和步骤502a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该示例中,处理单元801和收发单元802所执行的步骤有利于目标基站指示源基站合理调整第二波束的接入门限,从而有利于第一接入网设备负载较重的波束的用户切换入第二接入网设备负载较轻的波束,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示例性地,该装置800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收发单元802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收发单元802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该示例中收发单元802具体执行流程参考图5的示例一至示例七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该示例中,收发单元802所执行的步骤有利于第二接入网设备负载较重的波束的用户切换入第一接入网设备负载较轻的波束,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示例性地,该装置800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收发单元80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收发单元802还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该示例中收发单元802具体执行流程参考图5的步骤501a和步骤502a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该示例中,收发单元802所执行的步骤有利于目标基站指示源基站合理调整第二波束的接入门限。从而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
示例性地,该装置800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收发单元802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括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可选的,收发单元802还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六消息。第六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配置成功。该示例中收发单元802具体执行流程参考图6的示例中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操作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该示例中,收发单元802所执行的步骤使得条件切换可以参考波束的测量结果,并针对不同的波束进行条件判断,有利于使切换更加准确。还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提升小区容量。
示例性地,该装置80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收发单元802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括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可选的,收发单元802还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六消息。第六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配置成功。处理单元801用于根据条件事件配置信息进行CHO条件配置。该示例中处理单元801和收发单元802具体执行流程参考图6的示例中终端设备的操作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该示例中,处理单元801和收发单元802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在重配置消息中添加波束级的相关配置信息。有利于使切换更加准确,还有利于实现波束的负载均衡,提升小区容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图5和图6所示的信息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如图5和图6所示的信息配置方法。
其中,芯片中的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
上述方面中的芯片系统可以是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也可以是基带芯片等,其中基带芯片可以包括处理器、信道编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调制解调器和接口模块等。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申请中上述描述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存储器可以为芯片内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芯片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无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引用,例如方法实施例之间的方法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和方法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8)

1.一种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
所述第一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所述第一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所述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
所述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所述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发送所述第一消息的原因信息,第一消息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和/或所述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所述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
所述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中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
所述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消息中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所述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所述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所述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
所述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原因,所述第二消息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所述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允许的修改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请求信息,所述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波束的预计到达概率信息;
所述第一波束的预计到达概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准备的最大值信息,所述第一波束的条件切换准备的最大值信息用于指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第一波束数量的最大值。
9.一种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
所述第一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所述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所述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
所述第二波束建议的移动性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所述第二波束建议的切换触发门限值。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包括发送所述第三消息的原因信息,所述第三消息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和/或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配置原因。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所述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
所述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消息中第一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
所述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确认临界诊断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消息中第二波束的部分信息错误。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所述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所述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所述第一波束的波束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临界诊断信息;
所述第二波束的移动性改变失败原因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二波束发送所述第四消息的原因,所述第四消息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所述第二波束的移动性参数修改范围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允许的修改范围。
15.一种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所述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是根据所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测量结果和针对所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配置信息确定的。
17.一种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18.一种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
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19.一种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包括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所述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
20.一种信息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21.一种信息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22.一种信息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所述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
23.一种信息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和/或终端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波束的概率值;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24.一种信息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二波束的切换触发门限变化值;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成功和/或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失败。
25.一种信息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包括终端设备触发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条件事件配置信息,所述条件事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触发条件切换的条件事件。
2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信息配置方法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功能;
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信息配置方法中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功能。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和16所述的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012904.0A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64716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2904.0A CN116471605A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PCT/CN2022/140753 WO2023130964A1 (zh) 2022-01-06 2022-12-21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2904.0A CN116471605A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71605A true CN116471605A (zh) 2023-07-21

Family

ID=87073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2904.0A Pending CN116471605A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71605A (zh)
WO (1) WO202313096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2293B (zh) * 2018-12-26 2021-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MX2021009513A (es) * 2019-02-11 2021-09-0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Equilibrio de carga de movilidad (mlb) mejorado con traspaso especifico de haces.
WO2020167198A1 (en) * 2019-02-11 2020-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hanced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mlb) with beam-based load exchange
CN112291821B (zh) * 2019-07-25 2023-05-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配置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30964A1 (zh) 2023-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4886B2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implemen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JP6938663B2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US8934902B2 (en) Method of notifying switching information and base station
JP2021114768A (ja) チャネル測定と測定結果報告の方法及び装置
WO2021238774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18530184A (ja) チャネル測定とチャネル測定結果報告の方法
US20240023184A1 (en) Beam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apparatus,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WI775009B (zh) 用於行動通訊系統之基地台及其資料傳輸方法
US2022015949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852481A1 (en) M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data stream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RU2625327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вязанное с н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настройки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оступом к передающей среде
WO2021204022A1 (zh) 一种测量方法和装置
WO202307823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471605A (zh)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2312488B (zh) 传输信息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0061899A1 (zh) 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66089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20159526A1 (en) Handover method, system for handover,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2067702A1 (zh) 一种上报及其实现多连接切换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WO2024051584A1 (zh) 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66812A1 (zh) 小区切换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40155723A1 (en) Filtering of Layer 1 Beam Measurements for L1/2 Inter-Cell Mobility
WO202404585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195890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092448A1 (en) 5g new radio mobility enhance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