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70979B - 时钟校准方法、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时钟校准方法、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70979B
CN116470979B CN202310202328.0A CN202310202328A CN116470979B CN 116470979 B CN116470979 B CN 116470979B CN 202310202328 A CN202310202328 A CN 202310202328A CN 116470979 B CN116470979 B CN 1164709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ata
domain data
arrival
coordin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023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70979A (zh
Inventor
陈金雷
代洪光
张谦
徐鲲鹏
李铮
王贤辉
刘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mart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mart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mart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mart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023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70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70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70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70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70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82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by delay compensation, e.g. by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 or variations thereof, by ran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识别领域,公开一种时钟校准方法、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解码数据映射为第一频域数据;对第一频域数据进行多次循环移位;将第二频域数据分别除以多次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中的每一者以及所述第一频域数据,以获取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与第二比值数据;对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第二比值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逆变换,以获取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二时域数据;以及根据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二时域数据,对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由此至少考虑收发时钟不同步带来的频偏因素,对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精确校准,并基于此可在无需新增任何新的设备的情况下,识别整个台区的拓扑结构。

Description

时钟校准方法、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识别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时钟校准方法、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一个典型的低压台区由台区变压器、传输线、线路分支(通常安装分支开关)、用户电表构成。对于智能低压台区而言,通常会在台区变压器处安装集中器/中央协调器(CCO),在部分分支开关和用户电表处安装采集器。采集器和集中器/中央协调器(CCO)利用电力线通信模块,完成低压电网通信网络的建立,并监控用户的用电信息。理清拓扑结构是精益化电网管理、降低配电网络中的线损的基础,但二次施工、安装错误和表计更替等问题会造成实际运行的物理拓扑与规划设计时的不一致。
利用机械波进行拓扑识别的技术需要额外加装机械波发送装置和距离确定装置。电力设备(比如开关、分线柜)处受安装方式及安全限制,无法加装额外的设备,因此极大限制了该技术的使用范围,另外,电力线网中一般会经过多级开关和分线设备,会极大衰减机械波的能量,不利于机械波的传播,因此,机械波在电力线网中的传播距离严重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时钟校准方法、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及其系统,其至少考虑收发时钟不同步带来的频偏因素,对接收到的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精确校准,由此在无需新增任何新的设备的情况下,可利用信标帧到达各个节点的最短时间来确定相应的父、子节点,进而得出整个台区的拓扑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时钟校准方法,所述时钟校准方法包括:将解码数据映射为第一频域数据,其中,所述解码数据为对接收到的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进行解码得到的OFDM符号;对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多次循环移位,以获取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将第二频域数据分别除以所述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中的每一者以及所述第一频域数据,以获取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与第二比值数据,其中,所述第二频域数据为所述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逆变换,以获取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二时域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对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包括:记录与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以及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并确定最大峰值;以及根据所述最大峰值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最大峰值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包括:在所述最大峰值来自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作为校准后的时间;以及在所述最大峰值来自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中的任一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减去所述任一数据所对应的循环移位的位数与插值前的数据采样周期的乘积,以获取一次校准的时间。
优选地,在执行所述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逆变换的步骤之前,所述时钟校准方法还包括:分别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进行插值,相应地,所述对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还包括:记录与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的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的位置,并确定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以及根据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包括:在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应于插值后的任一比值数据中的第i点的点数,以及t为插值前的数据采样周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创造性地首先将解码数据映射为第一频域数据,并对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多次循环移位;然后,将第二频域数据分别除以所述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中的每一者以及所述第一频域数据,以获取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与第二比值数据;接着,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逆变换,以获取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二时域数据;最后,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对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由此,本发明至少考虑收发时钟不同步带来的频偏因素,对接收到的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精确校准,由此在无需新增任何新的设备的情况下,可利用信标帧到达各个节点的最短时间来确定相应的父、子节点,进而得出整个台区的拓扑结构。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所述识别方法包括:通过各个代理协调器接收来自多个站点的多个第一信标帧,并基于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通过各个代理协调器根据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并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传送至中央协调器;以及通过所述中央协调器基于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来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的多个最短时间,并将所述多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代理协调器确定为1级父节点,其中,所述多个站点与各个代理协调器所采用的射频前端相同。
优选地,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通过未被确定为父节点的各个代理协调器接收来自多个1级父节点的多个第二信标帧,并基于所述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未被确定为父节点的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通过未被确定为父节点的各个代理协调器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并将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传送至所述中央协调器;通过所述中央协调器基于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来确定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的多个最短时间,并将所述多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代理协调器确定为2级父节点;以及直至整个台区的所有代理协调器均被确定为各级父节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创造性地首先通过各个代理协调器接收来自多个站点的多个第一信标帧,并基于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然后,通过各个代理协调器根据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并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传送至中央协调器;最终,通过所述中央协调器基于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来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的多个最短时间,并将所述多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代理协调器确定为1级父节点,其中,所述多个站点与各个代理协调器所采用的射频前端相同,由此,本发明在无需新增任何新的设备的情况下,可利用信标帧到达各个节点的最短时间来确定相应的父、子节点,进而得出整个台区的拓扑结构。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时钟校准系统,所述时钟校准系统包括:映射装置,用于将解码数据映射为第一频域数据,其中,所述解码数据为对接收到的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进行解码得到的OFDM符号;循环移位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多次循环移位,以获取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相除运算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频域数据分别除以所述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中的每一者以及所述第一频域数据,以获取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与第二比值数据,其中,所述第二频域数据为所述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变换装置,用于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逆变换,以获取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二时域数据;以及校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对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优选地,所述校准装置包括:最大峰值确定模块,用于记录与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以及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并确定最大峰值;以及第一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峰值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优选地,所述第一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峰值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包括:在所述最大峰值来自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作为校准后的时间;以及在所述最大峰值来自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中的任一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减去所述任一数据所对应的循环移位的位数与插值前的数据采样周期的乘积,以获取一次校准的时间。
优选地,所述时钟校准系统还包括:插值装置,用于分别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进行插值,相应地,所述校准装置还包括:最大峰值位置确定模块,用于记录与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的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的位置,并确定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以及第二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优选地,所述第二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包括:在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应于插值后的任一比值数据中的第i点的情况下,执行以下内容:若i=1,则不执行修正;若i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则将所述一次校准的时间加上/>或者若i大于/>且小于或等于(N+1)M,则将所述一次校准的时间减去/>其中,N为插值的数目,M为插值前的点数,以及t为插值前的数据采样周期。
有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时钟校准系统的具体细节及益处可参阅上述针对时钟校准方法的描述,于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拓扑结构的识别系统,所述识别系统包括:各个代理协调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接收来自多个站点的多个第一信标帧,并基于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根据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并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传送至中央协调器,以及所述中央协调器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来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的多个最短时间,并将所述多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代理协调器确定为1级父节点,其中,所述多个站点与各个代理协调器所采用的射频前端相同。
优选地,未被确定为父节点的各个代理协调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接收来自多个1级父节点的多个第二信标帧,并基于所述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未被确定为父节点的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根据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并将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传送至所述中央协调器;所述中央协调器还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来确定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的多个最短时间,并将所述多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代理协调器确定为2级父节点,直至整个台区的所有代理协调器均被确定为各级父节点。
有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拓扑结构的识别系统的具体细节及益处可参阅上述针对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的描述,于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芯片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时钟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IFFT运算后的峰值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标帧传输时间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射端的定时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的定时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标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整个台区的拓扑结构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最短时间的示意图;以及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2级父节点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时钟校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时钟校准方法可包括:步骤S101,将解码数据映射为第一频域数据,其中,所述解码数据为对接收到的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进行解码得到的OFDM符号;步骤S102,对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多次循环移位,以获取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其中,所述第二频域数据为所述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步骤S103,将所述第二频域数据分别除以所述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中的每一者以及所述第一频域数据,以获取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与第二比值数据;步骤S104,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逆变换,以获取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二时域数据;以及步骤S105,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对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下面分别针对上述五个步骤进行解释和说明。
步骤S101,将解码数据映射为第一频域数据。
其中,所述解码数据为对接收到的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进行解码得到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其中,所述信标帧是中央协调器(CCO)、代理协调器(PCO,即各级分支箱、开关等设备)和站点(STA,即用户端计量设备(比如电表))发送的携带有网络管理和维护信息的、用于特定目的的管理消息。
具体地,若接收到的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为-0.5226-0.7680i、-0.0569+0.6023i、0.4705+0.6450i、1.0155-0.4615i、...、-1.1123-1.0850i、-1.2422+0.8699i、1.4272-0.1497i、-0.7668-0.0211i,记为R(即,第二频域数据)。对接收到的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进行解码得到OFDM符号(即,解码数据),所述解码数据为00011110...00011110。例如,按照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的星座映射规则将所述解码数据映射为- 记为R'(即,第一频域数据)。
这样映射后的数据功率恰好为1,后续步骤进行除运算时,不会对原始数据的能量造成影响。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其他的映射方式进行映射。
步骤S102,对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多次循环移位,以获取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频域数据为所述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
例如,R'右循环移动2位,那么得到 记为R'r2。类似地,R'右循环移动1位,记为R'r1;R'右循环移动3位,记为R'r3,等等。例如,循环移位的范围可以自己定义,一般为左右各10位。由此,可得到多个经不同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
步骤S103,将所述第二频域数据分别除以所述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中的每一者以及所述第一频域数据,以获取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与第二比值数据。
将R分别除以R'的多个循环移位结果,以得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例如,R中的每一项数据除以R'r2中对应的数据,结果为:0.1735-0.9126i、0.3857+0.4661i、0.1234-0.7888i、-0.3917+1.0444i、……、-1.1150-0.9033i、0.5571-0.5273i。类似地,可得到其他相除结果。
类似地,将R除以R'得到第二比值数据,即,将R中的每一项数据除以R'r2中对应的数据。
步骤S104,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逆变换,以获取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二时域数据。
步骤S105,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对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例如,可将图6所示的信标帧中的前导之后的预设位置(即,帧控制数据中的预设位置或固定比特位)作为标记位。
对于步骤S105,所述对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包括:记录与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以及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并确定最大峰值;以及根据所述最大峰值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最大峰值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包括:在所述最大峰值来自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作为校准后的时间;以及在所述最大峰值来自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中的任一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减去所述任一数据所对应的循环移位的位数与插值前的数据采样周期的乘积,以获取一次校准的时间。
假设插值前的数据采样率为25M样点/秒,相应的插值前的数据采样周期为0.04微秒,此时的校正精度为0.04微秒。如果最大峰值来自第二时域数据(即对应的是不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R'),则表示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T3’是准确的,无需执行校准,可直接将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作为校准后的时间。如果最大峰值来自任一第一时域数据(例如,任一第一时域数据对应的是左移j位/比特,即-j),那么表示T3’滞后0.04j微秒,则校准后的时间T3=T3’-0.04×j;如果最大峰值来自任一第一时域数据(例如,任一第一时域数据对应的是右移j位/比特,即+j),那么表示T3’超前了0.04j微秒,则校准后的时间T3=T3’+0.04×j。
本实施例是在插值前精度下,基于循环移位的结果对T3’校正,即考虑整数(即整比特)频偏对T3’进行校正。
在执行所述步骤S104(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逆变换)之前,所述时钟校准方法还可包括:分别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进行插值。
具体地,分别对通过步骤S103得到的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与第二比值数据进行插值。例如,对R/R'r2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数据之间插入3个0,得到:0.1735-0.9126i、0、0、0、0.3857+0.4661i、0、0、0、0.1234-0.7888i、0、0、0、-0.3917+1.0444i、……-1.1150-0.9033i、0、0、0、0.5571-0.5273i、0、0、0。由此,插值后数据精度提高到100M样点/秒,此时的校正精度为0.01微秒,对应的距离精度变为±2米。
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插入3个0的具体情况,可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数据之间插入N(正整数)个0。为了提高校准精度,可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数据之间插入更多个(例如9个),这样插值后数据精度提高到250M样点/秒,此时的校正精度为0.004微秒。
之后,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逆变换,相当于对插值后的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插值后的第二比值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逆变换(IFFT)。
相应地,对于步骤S105,所述对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还可包括:记录与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的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的位置,并确定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以及根据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包括:在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应于插值后的任一比值数据中的第i点的情况下,执行以下内容:若i=1,则不执行修正;若i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则将所述一次校准的时间加上或者若i大于/>且小于或等于(N+1)M,则将所述一次校准的时间减去其中,N为插值的数目,M为插值前的点数,以及t为插值前的数据采样周期。
其中,i与M为正整数。例如,IFFT运算之后,根据最大峰位置对时间进行修正,假设每2个点之间插值数为N=3,IFFT插值前的点数为M,插值后点数为4M,插值前采样率为25MHz,插值后的等效采样率为25*(N+1)=100MHz,每个样点对应的时间为0.01微秒。若对应于第1个点,表示当前位置无需修正;若对应于第2~2M个点表示当前时间超前,相应修正值为1*0.01~(2M-1)*0.01微秒,第2M+1~4M个点表示当前时间滞后,相应修正值为-2M*0.01~-1*0.01微秒。
在最大峰值来自任一第一时域数据(例如,任一第一时域数据对应的是右移1位/比特,即+1),那么表示T3’超前了0.04微秒,则校准后的时间T3=T3’+0.04×1。假设频域插值方法为在任意2个相邻样点(例如,采样频率为25M样点/秒)之间插入N(例如,N=3)个0,插值前的点数为M。IFFT运算后,如果最大峰值的峰位为第1个点,则表示前面的结果(一次校准的时间)无需继续修正;假设最大峰值的峰位为最后一个点,如图2所示,则表示真正的同步位置滞后0.01微秒,T3=T3’+0.04×1-0.01×1;假设峰值为第2个点,则表示真正的同步位置超前0.01微秒,T3=T3’+0.04×1+0.01×1。
本实施例是在插值后精度下,考虑小数频偏对T3’进行校正。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频域插值算法可以精确识别帧控制结束位置的时刻T3’,误差为插值后±1个采样点。
根据上述考虑整数频偏与小数频偏对T3’进行校正的描述可知,比较所有循环移位(包括不移位)相关计算结果的峰值,记录将最大峰值对应的移位数,并结合最大峰值在插值后数据点对应的位置,根据记录的移位数与最大峰值的位置对标记位的到达时间T3’进行校准。
综上所述,本发明创造性地首先将解码数据映射为第一频域数据,并对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多次循环移位;然后,将第二频域数据分别除以所述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中的每一者以及所述第一频域数据,以获取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与第二比值数据;接着,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逆变换,以获取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二时域数据;最后,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对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由此,本发明至少考虑收发时钟不同步带来的频偏因素,对接收到的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精确校准,由此在无需新增任何新的设备的情况下,可利用信标帧到达各个节点的最短时间来确定相应的父、子节点,进而得出整个台区的拓扑结构。
在介绍下文的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的具体内容之前,先对信标帧传输时间运算基本原理进行介绍。
如图3所示,Δt1为数据在电力线上传输的时间,也即,需要得到的时间。将信标帧中的标记位发送的时刻T1放在数据帧中传给接收端,接收端实际接收到标记位的时刻为T2,而接收端通过高精度帧同步和比特同步运算可以精确得到T3’时刻(即T3’为接收端计算得到的接收到标记位的时刻)。并且,在芯片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帧的模式和接收端运算周期等,将Δt2计算出来,根据图3中表示的时间关系,得出以下公式:Δt1=T3’-T1-Δt2。发明人经研究发现,T1以及T3’都可以在芯片中计算得出,通过下面的计算和分析,式中的T1和Δt2可以在最后比较的计算过程中消掉。
具体地,首先,介绍发射端的定时结果及误差产生。如图4所示,发射端通过芯片的时钟可以计算标记位在天线口发射的时刻,但是,芯片时钟记录时刻和天线真正将信号发出的时刻存在误差。令te1表示发射端的计时误差,令t1表示将标记位从天线口发出的真实时刻,则通过发射端时钟记录的标记位的发送时刻为T1=t1-te1。
其次,介绍接收端的定时结果T3’的运算。如图5所示,待接收端同步峰出现之后,通过接收端的时钟开始计时,待标记位的数据到达后,记录该时刻为T3’。该精度取决于接收端同步计算的采样精度,为了提高同步计算的精度,需要在帧同步之后,利用帧控制数据将接收符号的数据反编成时域波形,与接收数据进行归一化运算(即上文描述的时钟校准方法),从而得出更精确的定时结果。
最后,信标帧的传输时间结果比较及发射端误差的消除。如果比较2个接收端收到同一个发射端的信息的时间先后,只需比较两者分别计算得出的Δt1,即:
Δtab=Δt1a-Δt1b=(T3’a-T1a-Δt2a)-(T3’b-T1b-Δt2b),其中,T1a=t1-te1a,T1b=t1-te1b,如果发射端采用同样的射频前端,则te1a=te1b。如果接收端采用计算接收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的算法一致,则可以近似认为Δt2a和Δt2b相同,因此,上述公式可以简化为:Δtab=T3a-T3b,由此,只需比较T3’a和T3’b即可。由此,在下文所述的各个实施例中可通过比较信标帧的到达时间(即,传输时间)来比较各节点之间连线长度(即各节点之间电线的长度),进而得出整个拓扑的结构。
一般来讲,定时的精度取决于发送和接收2个方面。发射端由于数字端和模拟端存在通路延时,导致发射端定时存在误差。而OFDM通信技术中,接收端从成本考虑,数据的采样率不会高于OFDM的FFT采样率,对于《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中的数据,一般不会超过25M样点/秒,也即定时精度一般为0.04微秒,其帧结构如图6所示,以铜线为例,电信号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约20万千米每秒,精度为±8米。
上述各个实施例将信标帧中的前导后面某个位置作为计算传输时间的标记位,由此,在下文所述的各个实施例中,收发两端通过记录该位置发送和接收的时刻,利用高精度接收定时算法可以计算得出信标帧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通过比较同一条信标帧到达不同站点时刻的先后,可以比较该发射站点与所有接收站点距离的大小。也就是说,下述各个实施例无需计算连线的实际距离,而仅做距离的比较,采用差分运算方法,将发射端的定时误差抵消,使定时精度仅取决于接收端的定时算法。同时,接收端通过使用上述频域插值算法,使其达到0.01微秒以上的精度,使最终的结果满足拓扑识别应用的要求。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所述识别方法包括:通过各个代理协调器接收来自多个站点的多个第一信标帧,并基于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通过各个代理协调器根据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并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传送至中央协调器;以及通过所述中央协调器基于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来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的多个最短时间,并将所述多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代理协调器确定为1级父节点。其中,所述多个站点与各个代理协调器所采用的射频前端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低压配电台区的拓扑结构可以抽象为树型结构,用户端计量设备(即站点STA,比如电表)对应树的叶子节点,各级分支箱、开关等设备(即代理协调器PCO)对应树的各级父节点,低压配电台区内每个用户端计量设备(比如电表)只与一个开关或分支箱等上级设备连接。因此,子节点与其父节点间连接的电线最短,也即,在台区拓扑结构对应的树中,每个子节点与其父节点之间的连线肯定短于其余所有其他父节点。同理,每个1级父节点与其2级父节点之间的连线短于所有其它2级父节点,以此类推。
具体地,首先,通过各个STA发送(例如,按照预设规律持续发送)信标帧。在接收到来自多个STA的信标帧的情况下,通过各个PCO基于预设算法确定各个信标帧到达其自身的时间(即T3’)。其中,预设算法可为现有技术中的确定信标帧到达其自身的时间(即T3’)的算法(即同步算法),在各个实施例中,各个PCO均采用同一预设算法。
其次,通过各个PCO根据上文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各个信标帧到达其自身的时间,以获取各个信标帧到达其自身的校准时间(即T3),并且将校准时间(即T3)传回CCO。
最后,通过CCO从传回的校准时间中分别确定各个信标帧到达PCO的最短时间,并将各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PCO确定为1级父节点。
如图7所示,可利用信标帧计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出整个拓扑结构的过程(其主要包括与各个叶子节点相对应的1级父节点的过程)。
S1、中央协调器CCO判断表计类型。
CCO下发判断表计类型的指令;然后,根据各个设备反馈的信息,CCO确定用户端计量设备(即站点STA)为叶子节点以及各级分支箱、开关等设备(即代理协调器PCO)为非叶子节点。也就是说,根据设备不同形态,中央协调器CCO记录所有叶子节点和非叶子节点。
S2、STA持续发信标帧。
S3、PCO计算各个叶子节点的信标帧的到达时间。
S4、PCO将到达时间传回CCO。
S5、CCO根据到达时间确定1级父节点。
CCO利用通信网络,获取所有非叶子节点的信标帧的到达时间,并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相应的1级父节点。
例如,如图8所示,叶子节点s1和s2,非叶子节点f1和f2,s1到f1的时间为t11,......,s2到f2的时间为t22,如果t11<t12,t21>t22,则可以得出,f1为s1的1级父节点,f2为s2的1级父节点。
S6、CCO标记1级父节点。
S7、所有非1级父节点计算1级父节点的信标帧的到达时间。
所有非1级父节点是指PCO群中除了1级父节点之外的其他PCO。
S8、PCO将到达时间传回CCO。
S9、CCO根据到达时间确定2级父节点。
S10、CCO标记2级父节点。
……
关于S7-S10中的具体过程将于下文进行展开说明。
本方案利用信标帧进行站点距离的测量,无需新增收发设备,无需占用额外信道资源。
在下一实施例中,与上述确定1级父节点的方法类似,将1级父节点视为叶子节点,可以得出它们的上一级父节点,称为2级父节点,具体地过程详见下文描述或如图9所示。
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通过未被确定为父节点的各个代理协调器接收来自多个1级父节点的多个第二信标帧,并基于所述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未被确定为父节点的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通过未被确定为父节点的各个代理协调器根据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并将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传送至所述中央协调器;通过所述中央协调器基于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来确定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的多个最短时间,并将所述多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代理协调器确定为2级父节点;以及直至整个台区的所有代理协调器均被确定为各级父节点。
具体地,首先,通过各个1级父节点发送(例如,按照预设规律持续发送)信标帧。在接收到来自多个1级父节点的信标帧的情况下,通过各个非1级父节点基于预设算法确定各个信标帧到达其自身的时间(即T3’)。其中,预设算法可为现有技术中的确定信标帧到达其自身的时间(即T3’)的算法,在本实施例中,各个非1级父节点(PCO)均采用同一预设算法。
其次,通过各个非1级父节点(PCO)根据上文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各个信标帧到达其自身的时间,以获取各个信标帧到达其自身的校准时间(即T3),并且将校准时间(即T3)传回CCO。
最后,通过CCO从传回的校准时间中分别确定各个信标帧到达PCO的最短时间,并将各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PCO确定为2级父节点。
如图9所示,可利用信标帧计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出与各个1级父节点相对应的2级父节点的过程。
S1、1级父节点持续发信标帧。
其中,所述1级父节点为通过上文描述的方式确定的与多个最短时间相对应的多个PCO。
S2、非1级父节点计算各个1级父节点的信标帧的到达时间。
其中,所述非1级父节点为PCO群中除了被确定为1级父节点的PCO之外的其他PCO。
S3、非1级父节点将到达时间传回CCO。
S4、CCO根据到达时间确定2级父节点。
CCO利用通信网络,获取所有一级父节点的信标帧的到达时间,并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相应的2级父节点。
S5、CCO标记2级父节点。
在确定2级父节点之后,可通过类似的方式确定其他各级父节点,于此不再进行赘述,直至得出整棵树,即,得出整个配电网络的拓扑结构。
本实施例采用计算信标帧的到达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各节点之间电线的长短,无需额外设计通信协议,仅在原同步算法中,加入精确同步的计算流程,资源增加可忽略不计,最重要的是拓扑识别流程完全合并在信标帧的业务当中,对电网的正常业务没有任何影响。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帧中的固定比特位作为标记位,通过高精度同步算法可以获取信息传输的时间。然后,根据电线的长短关系,本发明可以逐级获取子节点和父节点间的对应关系。具体方法归纳如下:
(1)计算每个叶子节点的信标帧能到达的所有非叶子节点的时间,时间最短的节点即是其连接的父节点。所有叶子节点识别完成后,1级父节点也随之确定。
(2)计算所有1级父节点的信标帧能到达的剩余非叶子节点的时间,时间最短的节点即是其连接的上一级父节点。所有2级父节点识别完成后,3级父节点也随之确定。
(3)对所有新1级父节点重复第(2)步,直到整个台区的拓扑全部识别完成。
本发明各个实施例采用的信号是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中的电信号(例如信标帧),该信号在电力线中的传播距离一般为数百米,该距离完全可以覆盖低电压台区的电力线分布范围。因此,在低电压台区范围内,各个实施例没有距离限制。另外,在电网中,已经普及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用户电表中已经全部支持加装电力线通信模块,本发明各个实施例采用的技术可以全部集成在通信芯片中,因此,无需在电网上加装额外的设备。
综上所述,本发明创造性地首先通过各个代理协调器接收来自多个站点的多个第一信标帧,并基于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然后,通过各个代理协调器根据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并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传送至中央协调器;最终,通过所述中央协调器基于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来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的多个最短时间,并将所述多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代理协调器确定为1级父节点,其中,所述多个站点与各个代理协调器所采用的射频前端相同,由此,本发明在无需新增任何新的设备的情况下,可利用信标帧到达各个节点的最短时间来确定相应的父、子节点,进而得出整个台区的拓扑结构。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钟校准系统,所述时钟校准系统包括:映射装置,用于将解码数据映射为第一频域数据,其中,所述解码数据为对接收到的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进行解码得到的OFDM符号;循环移位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多次循环移位,以获取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相除运算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频域数据分别除以所述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中的每一者以及所述第一频域数据,以获取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与第二比值数据,其中,所述第二频域数据为所述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变换装置,用于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逆变换,以获取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二时域数据;以及校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对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优选地,所述校准装置包括:最大峰值确定模块,用于记录与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以及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并确定最大峰值;以及第一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峰值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优选地,所述第一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峰值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包括:在所述最大峰值来自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作为校准后的时间;以及在所述最大峰值来自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中的任一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减去所述任一数据所对应的循环移位的位数与插值前的数据采样周期的乘积,以获取一次校准的时间。
优选地,所述时钟校准系统还包括:插值装置,用于分别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进行插值,相应地,所述校准装置还包括:最大峰值位置确定模块,用于记录与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的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的位置,并确定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以及第二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优选地,所述第二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包括:在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应于插值后的任一比值数据中的第i点的情况下,执行以下内容:若i=1,则不执行修正;若i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则将所述一次校准的时间加上/>或者若i大于/>且小于或等于(N+1)M,则将所述一次校准的时间减去/>其中,N为插值的数目,M为插值前的点数,以及t为插值前的数据采样周期。
有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时钟校准系统的具体细节及益处可参阅上述针对时钟校准方法的描述,于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拓扑结构的识别系统,所述识别系统包括:各个代理协调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接收来自多个站点的多个第一信标帧,并基于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根据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并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传送至中央协调器,以及所述中央协调器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来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的多个最短时间,并将所述多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代理协调器确定为1级父节点,其中,所述多个站点与各个代理协调器所采用的射频前端相同。
优选地,未被确定为父节点的各个代理协调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接收来自多个1级父节点的多个第二信标帧,并基于所述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未被确定为父节点的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根据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并将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传送至所述中央协调器;所述中央协调器还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来确定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的多个最短时间,并将所述多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代理协调器确定为2级父节点,直至整个台区的所有代理协调器均被确定为各级父节点。
有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拓扑结构的识别系统的具体细节及益处可参阅上述针对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的描述,于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芯片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
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相变随机存取存储器的简称,Phase Change Random Access Memory,PRAM,亦称为RCM/PC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Flash Memory)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单片机、芯片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6)

1.一种时钟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校准方法包括:
将解码数据映射为第一频域数据,其中,所述解码数据为对接收到的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进行解码得到的OFDM符号;
对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多次循环移位,以获取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
将第二频域数据分别除以所述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中的每一者以及所述第一频域数据,以获取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与第二比值数据,其中,所述第二频域数据为所述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
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逆变换,以获取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二时域数据;以及
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对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包括:
记录与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以及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并确定最大峰值;以及
根据所述最大峰值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大峰值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包括:
在所述最大峰值来自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作为校准后的时间;以及
在所述最大峰值来自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中的任一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减去所述任一数据所对应的循环移位的位数与插值前的数据采样周期的乘积,以获取一次校准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逆变换的步骤之前,所述时钟校准方法还包括:
分别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进行插值,
相应地,所述对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还包括:
记录与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的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的位置,并确定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以及
根据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包括:
在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应于插值后的任一比值数据中的第i点的情况下,执行以下内容:
若i=1,则不执行修正;
若i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则将所述一次校准的时间加上/>或者
若i大于且小于或等于(N+1)M,则将所述一次校准的时间减去
其中,N为插值的数目,M为插值前的点数,以及t为插值前的数据采样周期。
6.一种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法包括:
通过各个代理协调器接收来自多个站点的多个第一信标帧,并基于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
通过各个代理协调器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并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传送至中央协调器;以及
通过所述中央协调器基于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来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的多个最短时间,并将所述多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代理协调器确定为1级父节点,
其中,所述多个站点与各个代理协调器所采用的射频前端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通过未被确定为父节点的各个代理协调器接收来自多个1级父节点的多个第二信标帧,并基于所述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未被确定为父节点的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
通过未被确定为父节点的各个代理协调器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并将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传送至所述中央协调器;
通过所述中央协调器基于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来确定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的多个最短时间,并将所述多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代理协调器确定为2级父节点;以及
直至整个台区的所有代理协调器均被确定为各级父节点。
8.一种时钟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校准系统包括:
映射装置,用于将解码数据映射为第一频域数据,其中,所述解码数据为对接收到的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进行解码得到的OFDM符号;
循环移位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多次循环移位,以获取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
相除运算装置,用于将第二频域数据分别除以所述多个循环移位的第一频域数据中的每一者以及所述第一频域数据,以获取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与第二比值数据,其中,所述第二频域数据为所述信标帧中的帧控制数据;
变换装置,用于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逆变换,以获取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二时域数据;以及
校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对所述信标帧中的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时钟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装置包括:
最大峰值确定模块,用于记录与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以及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并确定最大峰值;以及
第一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峰值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时钟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峰值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包括:
在所述最大峰值来自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作为校准后的时间;以及
在所述最大峰值来自多个第一时域数据中的任一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减去所述任一数据所对应的循环移位的位数与插值前的数据采样周期的乘积,以获取一次校准的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时钟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校准系统还包括:
插值装置,用于分别对所述多个第一比值数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比值数据进行插值,
相应地,所述校准装置还包括:
最大峰值位置确定模块,用于记录与所述多个第一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的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时域数据相对应的峰值的位置,并确定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以及
第二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时钟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所述标记位的到达时间进行校准包括:
在所述最大峰值的位置对应于插值后的任一比值数据中的第i点的情况下,执行以下内容:
若i=1,则不执行修正;
若i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则将所述一次校准的时间加上/>或者
若i大于且小于或等于(N+1)M,则将所述一次校准的时间减去
其中,N为插值的数目,M为插值前的点数,以及t为插值前的数据采样周期。
13.一种拓扑结构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包括:
各个代理协调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来自多个站点的多个第一信标帧,并基于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并将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传送至中央协调器,以及
所述中央协调器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来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信标帧到达的多个最短时间,并将所述多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代理协调器确定为1级父节点,
其中,所述多个站点与各个代理协调器所采用的射频前端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拓扑结构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未被确定为父节点的各个代理协调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来自多个1级父节点的多个第二信标帧,并基于所述预设算法确定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未被确定为父节点的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校准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时间,并将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传送至所述中央协调器;
所述中央协调器还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各个代理协调器的校准后的时间来确定所述多个第二信标帧到达的多个最短时间,并将所述多个最短时间所对应的多个代理协调器确定为2级父节点,
直至整个台区的所有代理协调器均被确定为各级父节点。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
16.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芯片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时钟校准方法。
CN202310202328.0A 2023-03-02 2023-03-02 时钟校准方法、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16470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2328.0A CN116470979B (zh) 2023-03-02 2023-03-02 时钟校准方法、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2328.0A CN116470979B (zh) 2023-03-02 2023-03-02 时钟校准方法、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70979A CN116470979A (zh) 2023-07-21
CN116470979B true CN116470979B (zh) 2024-02-13

Family

ID=87177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02328.0A Active CN116470979B (zh) 2023-03-02 2023-03-02 时钟校准方法、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7097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125A (zh) * 2010-01-07 2011-07-13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ofdm系统精定时同步估计的实现方法
CN105577596A (zh) * 2014-10-11 2016-05-11 清华大学 信号生成方法、频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445739A (zh) * 2019-08-13 2019-11-12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采样频偏的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14978922A (zh) * 2022-05-17 2022-08-3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动态拓扑数据采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8052B (zh) * 2021-09-14 2021-11-26 杭州万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的鲁棒频率偏移估计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125A (zh) * 2010-01-07 2011-07-13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ofdm系统精定时同步估计的实现方法
CN105577596A (zh) * 2014-10-11 2016-05-11 清华大学 信号生成方法、频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445739A (zh) * 2019-08-13 2019-11-12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采样频偏的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14978922A (zh) * 2022-05-17 2022-08-3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动态拓扑数据采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70979A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2140B2 (en) Multi-length cyclic prefix for OFDM transmission in PLC channels
KR850000278B1 (ko) 동기 검파기
CN102461291B (zh) 用于位置估计的rf指纹识别
KR101701099B1 (ko) 배전 시스템들의 시간 동기화 및 측정을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US8279778B2 (en) Simultaneous communications within controlled mesh network
CN111030097A (zh) 一种低压配电网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2244633B (zh) 用于提供从传输器传输到接收器的消息的信道均衡的方法
CN101512999B (zh) 用于在基于ofdm/ofdma的mimo系统中估计和补偿时间偏移和/或载频偏移的设备和方法
CN110301123A (zh) 大物理随机接入控制信道(prach)延迟的相干检测
CN109239640B (zh) 基于平均差值的电表时钟校正方法
CN110932917A (zh) 一种基于高频同步采集和边缘计算的台区拓扑发现方法
CN108141424A (zh) 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
CN116470979B (zh) 时钟校准方法、拓扑结构的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US11722168B2 (en) Electrical phase computation using RF media
CN111713083B (zh) 用于电网控制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频率估计
US1188193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time obtain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6788598B (zh) 一种电力线通信的组网方法及装置
CN112597614A (zh) 生成物理网络拓扑图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54845B (zh) 一种低压配电网的拓扑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9787662A (zh) 多波束接收下的时频偏差估计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16033339A (zh)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2499122B1 (ko) 시간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와, 저장 매체
RU2664408C2 (ru) Способ принятия решения о присоединени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счетчика к другому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му счетчику или к концетратору данных
CN113189472A (zh) 一种低压网电路拓扑结构检测方法及系统
KR102048661B1 (ko) 공유 버스를 통해 전송되는 데이터 신호에 대한 샘플링의 타이밍 오차를 신속하게 보상하는 방법과 그 방법을 위한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