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70525A - 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70525A
CN116470525A CN202310277344.6A CN202310277344A CN116470525A CN 116470525 A CN116470525 A CN 116470525A CN 202310277344 A CN202310277344 A CN 202310277344A CN 116470525 A CN116470525 A CN 116470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 energy
broadband
power transmission
equivalent admittance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773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善军
李原
谢小荣
马宁嘉
陈璐
苏鹏
戴幸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State Grid Eastern Inner Mongolia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State Grid Eastern Inner Mongolia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State Grid Eastern Inner Mongolia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2773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705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70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705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02J3/241The oscillation concerning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每隔预设周期采集新能源场站测量数据以计算第一等效导纳,采集输电线路监测点处测量数据以计算第二等效导纳并判断实部是否大于零,若所有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的实部均大于零,则判定对应监测点处不存在宽频振荡稳定性问题,否则判定对应频率上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优化。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时获取输电系统节点数据,在监测到宽频振荡问题或潜在风险时投切远端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从而有效抑制节点的宽频振荡,使监测点的宽频振荡优化更具针对性,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更加高效。

Description

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机组对场站的选址有着特殊要求,故大部分新能源机组通过一定长度的线路接入电网,而部分宽频振荡问题能够穿透远距离广域电网使稳定性受到影响。
相关技术中,新能源场站可实现就地监测,或面向电力系统或区域电网进行广域监测。
然而,相关技术无法实现针对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的远动监测与控制,难以有效阻止宽频振荡的负面影响在电网中大面积传播,无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设备安全与稳定运行,降低了输电系统宽频振荡问题发现与抑制的效率,安全性不足,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无法实现针对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的远动监测与控制,难以有效阻止宽频振荡的负面影响在电网中大面积传播,无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设备安全与稳定运行,降低了输电系统宽频振荡问题发现与抑制的效率,安全性不足等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每隔预设周期采集新能源场站母线宽频电压测量数据和新能源机组群馈线宽频电流相量测量数据,以计算各模态下各新能源机组群对应的第一等效导纳;采集输电线路监测点处各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和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以计算各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并判断所述各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的实部是否大于零;如果所有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的实部均大于零,则判定对应监测点处不存在宽频振荡稳定性问题,否则判定所述对应监测点处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频率上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通过对远端的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进行投切,以根据上一周期的第一等效导纳优化对应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等效导纳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ik为第i个新能源机组群馈线第k个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为新能源场站第k个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为新能源机组群馈线i第k个模态对应的宽频电流相量,i=1,...,,k=1,...,,m为母线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总数,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等效导纳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0k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k=1,...,,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宽频振荡稳定性的优化目标为:
其中,Y0k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Nc为切断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数量,k=1,...,,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定所述对应监测点处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频率上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通过对远端的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进行投切,以根据所述第一等效导纳优化对应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包括:根据所述上一周期的第一等效导纳,选择切断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中实部最小的新能源机组群。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每隔预设周期采集新能源场站母线宽频电压测量数据和新能源机组群馈线宽频电流相量测量数据,以计算各模态下各新能源机组群对应的第一等效导纳;第二计算模块,用于采集输电线路监测点处各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和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以计算各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并判断所述各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的实部是否大于零;控制模块,用于在所有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的实部均大于零时,判定对应监测点处不存在宽频振荡稳定性问题,否则判定所述对应监测点处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频率上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通过对远端的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进行投切,以根据上一周期的第一等效导纳优化对应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等效导纳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ik为第i个新能源机组群馈线第k个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为新能源场站第k个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为新能源机组群馈线i第k个模态对应的宽频电流相量,i=1,...,m,k=1,...,n,m为母线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总数,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等效导纳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0k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k=1,...,n,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宽频振荡稳定性的优化目标为:
其中,Y0k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Nc为切断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数量,k=1,...,n,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切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一周期的第一等效导纳,选择切断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中实部最小的新能源机组群。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时获取输电系统节点数据,在监测到宽频振荡问题或潜在风险时投切远端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从而有效抑制节点的宽频振荡,使监测点的宽频振荡优化更具针对性,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更加高效。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无法实现针对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的远动监测与控制,难以有效阻止宽频振荡的负面影响在电网中大面积传播,无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设备安全与稳定运行,降低了输电系统宽频振荡问题发现与抑制的效率,安全性不足等问题。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新能源输电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的过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相关技术无法实现针对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的远动监测与控制,难以有效阻止宽频振荡的负面影响在电网中大面积传播,无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设备安全与稳定运行,降低了输电系统宽频振荡问题发现与抑制的效率,安全性不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可以实时获取输电系统节点数据,在监测到宽频振荡问题或潜在风险时投切远端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从而有效抑制节点的宽频振荡,使监测点的宽频振荡优化更具针对性,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更加高效。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无法实现针对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的远动监测与控制,难以有效阻止宽频振荡的负面影响在电网中大面积传播,无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设备安全与稳定运行,降低了输电系统宽频振荡问题发现与抑制的效率,安全性不足等问题。
具体而言,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每隔预设周期采集新能源场站母线宽频电压测量数据和新能源机组群馈线宽频电流相量测量数据,以计算各模态下各新能源机组群对应的第一等效导纳。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新能源场站母线宽频电压测量数据和新能源机组群馈线宽频电流相量测量数据可通过等效导纳测量器每隔一定周期收集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周期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部分实施例中,可在新能源场站中安装等效导纳测量器,每隔一定的周期,收集测量所得新能源场站母线宽频电压测量数据和新能源机组群馈线宽频电流相量测量数据,并计算各模态下各新能源机组群对应的等效导纳,得到第一等效导纳。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每隔预设周期采集新能源场站母线宽频电压测量数据和新能源机组群馈线宽频电流相量测量数据,以计算各模态下各新能源机组群对应的第一等效导纳,从而获取一定时间间隔内的新能源场站监测数据,为输电系统监测点的远动监测控制提供所需数据基础。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等效导纳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ik为第i个新能源机组群馈线第k个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为新能源场站第k个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为新能源机组群馈线i第k个模态对应的宽频电流相量,i=1,...,m,k=1,...,n,m为母线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总数,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设共有n个模态,通过所采集新能源场站监测数据获取第k个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为设该母线共有m条新能源机组群馈线,通过所采集新能源场站监测数据获取新能源机组群馈线i的宽频电流相量为/>从而通过上式计算获取新能源场站各模态对应的第一等效导纳结果。
在步骤S102中,采集输电线路监测点处各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和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以计算各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并判断各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的实部是否大于零。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输电线路监测点处各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和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可通过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器获取。
在部分实施例中,可通过在新能源输电线路监测点处安装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器,以实时获取输电线路监测点处各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和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计算新能源输电线路监测点处各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得到第二等效导纳结果,并判断其中是否存在实部大于零的等效导纳。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集输电线路监测点处各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和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以计算各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并判断各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的实部是否大于零,从而基于新能源输电线路监测点处实际监测数据,由计算获取监控点的宽频振荡情况,完善了输电线路宽频振荡监控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等效导纳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0k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k=1,...,n,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设共有n个模态,通过所采集输电线路监测点处各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获取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通过所采集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获取第k个模态对应的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从而通过上式计算获取输电线路监测点处各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结果,判断各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是否大于零,即
Re(Y0k)>0,
其中,Y0k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k=1,2,...,n,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以高效处理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的监测数据,以进一步判定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的宽频振荡稳定性。
在步骤S103中,如果所有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的实部均大于零,则判定对应监测点处不存在宽频振荡稳定性问题,否则判定对应监测点处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频率上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通过对远端的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进行投切,以根据上一周期的第一等效导纳优化对应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若输电线路监测点处所有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实部均大于零,则该监测点处宽频振荡稳定性满足需求,进行下一周期的监测。若输电线路监测点处存在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实部小于或等于零,则判定输电线路监测点存在宽频振荡稳定性风险,即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实部小于或等于零对应的模态可能出现宽频振荡。可通过对远端的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进行投切,以根据该数据时间点对应的上一周期的第一等效导纳结果,优化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所有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的实部均大于零时,判定对应监测点处不存在宽频振荡稳定性问题,否则判定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通过对远端的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进行投切,以优化对应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从而保障了新型电力系统的设备安全与稳定运行,更具实用性。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宽频振荡稳定性的优化目标为:
其中,Y0k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Nc为切断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数量,k=1,...,n,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由上式可知,优化目标具体为,将各模态所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均大于零,且切断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数量保取最小值,从而在保障切断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数量最少的情况下,有效改善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判定对应监测点处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频率上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通过对远端的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进行投切,以根据第一等效导纳优化对应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包括:根据上一周期的第一等效导纳,选择切断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中实部最小的新能源机组群。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通过结合上一个周期更新的新能源场站中各模态下各新能源机组群对应的第一等效导纳,选择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实部小于或等于零对应模态,切断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中实部最小的新能源机组群,即
min[Re(Yip)],
其中,Yip为第i个新能源机组群馈线第p个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i=1,...,m,m为母线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总数。完成对应新能源机组群切断,在监测点宽频振荡稳定性满足需求后,进行下一周期的监测。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一周期的第一等效导纳,选择切断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中实部最小的新能源机组群,从而有效降低所切断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数量,进一步维护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作,
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新能源输电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器(①)和新能源机组群导纳测量器(②)。
其中,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器的用途及目的为:(a)用于结合监测点母线及输电线路的实测数据,以分析监测该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b)用于在检测到监测点存在宽频振荡稳定问题后,结合周期性更新的新能源机组群等效导纳数据分析并控制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群馈线开关,以改善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其输入分为两部分:(a)实测数据:监测点母线宽频电压相量数据和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数据;(b)周期性更新数据:由新能源机组群导纳测量器测量并整合的新能源机组群等效导纳数据。其输出为对新能源场站机组群馈线开关的控制信号。
新能源机组群导纳测量器的用途及目的为:每隔一定的周期ΔT,基于新能源场站母线电压及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电流数据,计算得到各新能源机组群的等效导纳,并整合后发送给①。其输入为新能源场站母线电压测量数据与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电流测量数据,输出为当前各新能源机组群的等效导纳。
进一步地,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系统的运行步骤总体分为并行运行的两部分。第一部分,安装在新能源场站中的②每隔周期ΔT测量并计算各模态下各新能源机组群对应的等效导纳,整合后发送给①。
第二部分,安装在监测点的①基于输入数据对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进行监测,当检测出宽频振荡稳定性问题时控制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投切,以改善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
具体步骤如下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的过程示意图。
步骤S301:将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器①安装在系统中的监测点处将等效导纳测量器②安装在新能源场站中。
步骤S302:②每隔周期ΔT测量并计算各模态下各新能源机组群对应的等效导纳,整合后发送给①。
步骤S303:①测量监测点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测量数据、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测量数据并计算各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Y0k
步骤S304:判断各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Y0k实部是否大于0。若均满足条件,则执行步骤S306。若存在导纳实部不大于零的情况,则认为该监测点在模态p对应的频率上存在宽频振荡风险,需要对该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进行优化,执行步骤S305。
步骤S305:结合上一周期更新的新能源场站数据,切断Re(Yip)最小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对新能源场站的稳控器输出切断的控制信号,进行步骤S303。
步骤S306:认为该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稳定性满足需求并进行下一周期的监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可以实时获取输电系统节点数据,在监测到宽频振荡问题或潜在风险时投切远端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从而有效抑制节点的宽频振荡,使监测点的宽频振荡优化更具针对性,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更加高效。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无法实现针对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的远动监测与控制,难以有效阻止宽频振荡的负面影响在电网中大面积传播,无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设备安全与稳定运行,降低了输电系统宽频振荡问题发现与抑制的效率,安全性不足等问题。
其次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装置。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装置10包括:第一计算模块100、第二计算模块200和控制模块300。
其中,第一计算模块100,用于每隔预设周期采集新能源场站母线宽频电压测量数据和新能源机组群馈线宽频电流相量测量数据,以计算各模态下各新能源机组群对应的第一等效导纳。
第二计算模块200,用于采集输电线路监测点处各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和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以计算各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并判断各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的实部是否大于零。
控制模块300,用于在所有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的实部均大于零时,判定对应监测点处不存在宽频振荡稳定性问题,否则判定对应监测点处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频率上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通过对远端的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进行投切,以根据上一周期的第一等效导纳优化对应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等效导纳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ik为第i个新能源机组群馈线第k个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为新能源场站第k个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为新能源机组群馈线i第k个模态对应的宽频电流相量,i=1,...,m,k=1,...,n,m为母线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总数,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等效导纳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0k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k=1,...,n,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宽频振荡稳定性的优化目标为:
其中,Y0k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Nc为切断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数量,k=1,...,n,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00包括:切断单元。
其中,切断单元,用于根据上一周期的第一等效导纳,选择切断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中实部最小的新能源机组群。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装置,可以实时获取输电系统节点数据,在监测到宽频振荡问题或潜在风险时投切远端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从而有效抑制节点的宽频振荡,使监测点的宽频振荡优化更具针对性,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更加高效。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无法实现针对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的远动监测与控制,难以有效阻止宽频振荡的负面影响在电网中大面积传播,无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设备安全与稳定运行,降低了输电系统宽频振荡问题发现与抑制的效率,安全性不足等问题。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及存储在存储器501上并可在处理器5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502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还包括:
通信接口503,用于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501,用于存放可在处理器5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存储器501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如果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和通信接口503独立实现,则通信接口503、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地,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及通信接口503,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则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及通信接口503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502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N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N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N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N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N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每隔预设周期采集新能源场站母线宽频电压测量数据和新能源机组群馈线宽频电流相量测量数据,以计算各模态下各新能源机组群对应的第一等效导纳;
采集输电线路监测点处各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和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以计算各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并判断所述各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的实部是否大于零;
如果所有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的实部均大于零,则判定对应监测点处不存在宽频振荡稳定性问题,否则判定所述对应监测点处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频率上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通过对远端的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进行投切,以根据上一周期的第一等效导纳优化对应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等效导纳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ik为第i个新能源机组群馈线第k个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为新能源场站第k个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为新能源机组群馈线i第k个模态对应的宽频电流相量,i=1,...,m,k=1,...,n,m为母线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总数,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等效导纳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0k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k=1,...,n,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频振荡稳定性的优化目标为:
其中,Y0k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Nc为切断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数量,k=1,...,n,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所述对应监测点处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频率上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通过对远端的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进行投切,以根据所述第一等效导纳优化对应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包括:
根据所述上一周期的第一等效导纳,选择切断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中实部最小的新能源机组群。
6.一种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每隔预设周期采集新能源场站母线宽频电压测量数据和新能源机组群馈线宽频电流相量测量数据,以计算各模态下各新能源机组群对应的第一等效导纳;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采集输电线路监测点处各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和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以计算各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并判断所述各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的实部是否大于零;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有模态对应的第二等效导纳的实部均大于零时,判定对应监测点处不存在宽频振荡稳定性问题,否则判定所述对应监测点处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频率上存在宽频振荡风险,并通过对远端的新能源场站中的机组进行投切,以根据上一周期的第一等效导纳优化对应监测点的宽频振荡稳定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等效导纳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ik为第i个新能源机组群馈线第k个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为新能源场站第k个模态对应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为新能源机组群馈线i第k个模态对应的宽频电流相量,i=1,...,,k=1,...,,m为母线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总数,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等效导纳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0k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新能源场站输电线路的宽频电流相量,/>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的母线宽频电压相量,k=1,...,,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频振荡稳定性的优化目标为:
其中,Y0k为第k个模态对应的输电线路监测点处等效导纳,Nc为切断的新能源机组群馈线数量,k=1,...,,n为母线的模态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切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一周期的第一等效导纳,选择切断在实部小于或等于零的模态对应的等效导纳中实部最小的新能源机组群。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
CN202310277344.6A 2023-03-20 2023-03-20 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4705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7344.6A CN116470525A (zh) 2023-03-20 2023-03-20 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7344.6A CN116470525A (zh) 2023-03-20 2023-03-20 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70525A true CN116470525A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72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77344.6A Pending CN116470525A (zh) 2023-03-20 2023-03-20 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7052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91891B2 (ja) 太陽光発電用接続箱
EP215620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to predict a state of a power system in the time domain
EP4287449A1 (en) Balance monitoring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battery,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539607A (zh) 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选线的方法和装置
EP3450998B1 (en) Manag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a transfer function of a measurement sensor
CN110988724B (zh) 电池簇的绝缘故障的检测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22528369A (ja) 電力消費行為のための検出方法、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12698989B (zh) 数据采集系统的双机互备方法及系统
CN116436030A (zh) 新能源场站宽频振荡就地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018437B (zh) 一种分路巡检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0112746B (zh) 区域电网的解列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156260B (zh) 有源式高压直流开关振荡回路状态评估系统及其方法
CN116470525A (zh) 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241853A (zh) 一种变电站电容电流智能诊断预警方法及系统
KR101277141B1 (ko) 전자식 전력량계와 이의 배전계통 감시방법
CN101938116B (zh) 继电保护方法和装置
CN210243820U (zh) 一种分路巡检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在线监测系统
CN219760647U (zh) 新能源输电系统宽频振荡远动监测控制装置
CN219535641U (zh) 新能源场站宽频振荡就地监测控制装置
US20210083475A1 (en) System operation support device and method in power system, and wide-area monitoring protection control system
CN113253062B (zh) 基于风险隐患的电力电缆故障巡检系统
CN115356542A (zh) 电池包中高压母线的螺接状况检测方法和装置
JPWO2019111292A1 (ja)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力システム、並びに事故点標定方法
EP3985824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d low-delay distributiv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ssisting service device and method
CN111965412B (zh) 浪涌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