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69532B - 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69532B
CN116469532B CN202310427817.6A CN202310427817A CN116469532B CN 116469532 B CN116469532 B CN 116469532B CN 202310427817 A CN202310427817 A CN 202310427817A CN 116469532 B CN116469532 B CN 1164695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lth
medical
user
visualization map
de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278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69532A (zh
Inventor
栗志超
柳阳
冯雪
李慧楠
宋秋
曹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ngsp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ngsp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ngsp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ngsp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278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69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69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9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69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9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6Visual data mining; Browsing structur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6Creation of semantic tools, e.g. ontology or thesauri
    • G06F16/367Ontology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管理技术,揭露了一种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接收第一就医预约单;基于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分析得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提取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中的第一预约科室,并调用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对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与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进行关联分析,得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根据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计算第一健康预测指数,并渲染至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生成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将所述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发送至用户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提高医院智慧管理效果,为医院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全面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Description

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代医院管理对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智慧医院已经成为现代医院转型发展的方向。现有智慧医院的管理中,各组织架构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对于用户的相关基本信息无法共享,进而导致用户就医流程复杂繁琐,直接影响用户就医体验。因此,如何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对智慧医院进行智能化管理,借助于互联网平台为医院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同时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亟待解决。总体来说,现有方法的缺陷在于,医院智慧管理的个性化程度不高,无法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因此,如何基于用户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在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的同时提高用户健康管理水平,保障用户身体健康稳定,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提高医院的智慧管理水平,从而为医院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医院用户的健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智慧医院管理方法,应用于平台端,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第一就医预约单,其中,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是指第一用户发起的电子单;
基于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
分析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得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
提取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中的第一预约科室,并调用所述第一预约科室的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
对所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与所述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进行关联分析,得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计算第一健康预测指数,并将所述第一健康预测指数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生成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
将所述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发送至用户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应用于平台端的一种智慧医院管理系统,所述智慧医院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智慧医院管理程序,所述智慧医院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第一就医预约单,其中,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是指第一用户发起的电子单;
基于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
分析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得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
提取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中的第一预约科室,并调用所述第一预约科室的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
对所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与所述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进行关联分析,得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计算第一健康预测指数,并将所述第一健康预测指数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生成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
将所述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发送至用户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其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执行所述的智慧医院管理方法;
所述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用于存储所述智慧医院管理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系统以执行所述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智慧医院管理程序,所述智慧医院管理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接收第一就医预约单,其中,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是指第一用户发起的电子单;基于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分析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得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提取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中的第一预约科室,并调用所述第一预约科室的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对所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与所述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进行关联分析,得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计算第一健康预测指数,并将所述第一健康预测指数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生成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将所述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发送至用户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提高医院智慧管理效果,为医院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全面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慧医院管理方法中得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智慧医院管理方法中得到所述第一健康模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智慧医院管理方法中生成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智慧医院管理方法中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健康预测指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智慧医院管理程序的运行环境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智慧医院管理程序的程序模块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出应用于平台端的一种智慧医院管理方法。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接收第一就医预约单,其中,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是指第一用户发起的电子单;
步骤S200:基于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
步骤S300:分析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得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
步骤S400:提取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中的第一预约科室,并调用所述第一预约科室的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
步骤S500:对所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与所述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进行关联分析,得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
步骤S600: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计算第一健康预测指数,并将所述第一健康预测指数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生成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
步骤S700:将所述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发送至用户端。
所述平台端实时接收用户端发来的用户就医预约单,即实时接收到第一用户从其用户端发起的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在所述平台端接收到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之后,通过与所述智慧医院管理系统通信连接的多方医疗联动平台智能化检索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相关就医数据,并生成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其中,所述多方医疗联动平台中包括多家卫生站、医院等机构的接诊记录数据。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为基于多方医疗联动平台的数据检索得到的所述第一用户的所有就医数据,进行智能化生成的可视化图谱。通过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可以对第一用户的历史就医情况、身体现状等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和可视化观测。其中,所述第一用户是指任意一个使用所述智慧医院管理系统进行健康数据管理的患者用户。接下来,通过分析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得到该第一用户曾经受伤、生病过的所有身体部位,即组成所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通过对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进行观察分析,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当前身体存在不健康、状态不够好的所有身体部位。示范性的如某用户曾经做过腰椎手术,则在该用户的健康图谱中,腰椎部位以对应深浅的橙色标识,从而方便直观观察该用户的不良好状态部位。接着通过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的信息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当前想要预约就诊的科室信息,并对应调用该科室的相关关键词,即调用所述第一预约科室的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是由所述第一预约科室的相关专家医生,通过综合分析科室诊疗特征等,人工确定的对应该科室的所有关键词的集合。示范性的如耳鼻口科的关键词包括嗅觉、听觉、耳朵、口腔、舌苔等等。
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与所述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进行关联分析,并对应得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示范性的如将某用户历史曾经做过手术的腰椎部位,与当前该用户要预约就诊的耳鼻口科室的各个关键词进行相关性分析。接着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预测指数,并将所述第一健康预测指数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生成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最后将所述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发送至用户端。实现了对预约就诊用户基本身体情况的智能化分析目标,达到了对用户医疗数据进行个性化存储管理,并为针对性医疗服务提供基础的技术效果。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基于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身体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身体特征参数构建第一健康模型;
基于所述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历史就医日志,并将所述第一历史就医日志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模型,得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根据所述第一身体特征参数构建第一健康模型,包括:
采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基本特征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基本特征参数包括第一性别、第一年龄;
基于所述第一性别和所述第一年龄匹配第一初始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身体特征参数对所述第一初始模型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第一健康模型。
在智能化生成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之前,首先采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基本特征参数,示范性的如采集第一用户的性别和年龄,并基于大数据对该性别、年龄下用户的身体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该性别、年龄下用户的身体特征均值,从而将对应均值作为该第一用户的初始数据。接着智能化匹配第一初始模型。接下来,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体特征情况进行分析,比如该用户是否遭受过意外伤害导致身体素质不如同等性别和年龄的人,是否因为长期服用补充营养或者长期坚持运动使得其身体素质远远好于同等性别和年龄的人等。因此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身体特征参数对所述第一初始模型进行调整,即得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的实际情况更加符合的所述第一健康模型。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多方医疗联动平台遍历检索得到所述第一用户曾经接受医疗诊治的所有数据信息,即所述第一历史就医日志,并将所述第一历史就医日志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模型,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通过采集相关信息得到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达到了对第一用户的实时身体状况进行直观可视化观测的技术效果。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基于所述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历史就医日志,并将所述第一历史就医日志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模型,得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历史就医日志中的目标就医日志;
其中,所述目标就医日志包括目标就医科室、目标就医时长、目标康复效果;
基于所述目标就医科室确定目标就医部位;
分析所述目标就医时长和所述目标康复效果,得到目标健康指数;
将所述目标健康指数渲染至所述目标就医部位,生成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
在将所述第一历史就医日志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模型时,为了提高渲染精准性和可靠性,首先对所述第一历史就医日志进行分析。具体来说,首先提取所述第一历史就医日志中,所述第一用户历史上任意一次就医的记录数据,即首先确定所述目标就医日志。其中,所述目标就医日志包括目标就医科室、目标就医时长、目标康复效果。所述目标就医科室是指第一用户在历史上进行此次就医时,实际就医的科室类别,举例如肛肠科、皮肤科等。所述目标就医时长是指第一用户在历史上进行此次就医时,实际就医的总时长,即包括用户挂号后至治疗出院的时长。所述目标康复效果是指第一用户在历史上进行此次就医后,比如出院时,由相关专家人员,如该用户的主治医师等对其康复情况做出的评估,包括各项身体指标数据的测试结果等等。进一步的,基于所述目标就医科室确定目标就医部位,举例如皮肤科的就诊部位可能为脸部皮肤、背部皮肤等。接着分析所述目标就医时长和所述目标康复效果,并对所述目标就医时长和所述目标康复效果进行归一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影响,进而对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赋权计算,即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目标健康指数。最后将所述目标健康指数渲染至所述目标就医部位,即生成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示范性的如某用户肩部健康指数为85%,则以色彩饱和度为15%的橙色对该用户模型进行标识,可视化图谱中,身体部位颜色越深,代表对应部位受损伤越严重。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计算第一健康预测指数,包括:
获取预设编码方案;
根据所述预设编码方案对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进行编码,得到第一关联时序;
统计所述第一关联时序中的码数,得到第一总码数;
统计所述第一关联时序中满足预设条件的码数,得到第一码数;
基于所述第一总码数和所述第一码数,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健康预测指数。
所述预设编码方案是指对所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与所述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的关联分析结果的标准化处理方案。根据所述预设编码方案对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进行编码,即得到第一关联时序。举例如某用户此次预约就诊的科室与其历史就诊分析得到的各个身体亚健康部位之间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03、0.65、0.37、0.67、0.13、0.05,其中,将关联系数大于等于0.5的记作A,关联系数小于0.5的记作B,则编码结果为BABABB。接下来,通过统计所述第一关联时序中的码数得到第一总码数,统计所述第一关联时序中满足预设条件的码数得到第一码数。其中,所述预设条件是指两者关联系数达到50%,即关联性较强的条件。最后基于所述第一总码数和所述第一码数,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健康预测指数。举例如编码结果为BABABB,总码数为6,第一码数为2,两者比例为1/3,即将1/3作为所述第一健康预测指数。
本发明接收第一就医预约单,其中,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是指第一用户发起的电子单;基于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分析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得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提取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中的第一预约科室,并调用所述第一预约科室的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对所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与所述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进行关联分析,得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计算第一健康预测指数,并将所述第一健康预测指数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生成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将所述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发送至用户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提高医院智慧管理效果,为医院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全面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本发明提出应用于用户端的一种智慧医院管理方法。
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就医预约单,并将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发送至平台端;
接收所述平台端的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
基于所述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进行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健康管理。
本实施例中,上述基于所述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进行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健康管理,包括:
获得目标身体部位;
基于所述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得到所述目标身体部位的目标健康指数;
匹配所述目标健康指数的目标管理方案;
基于所述目标管理方案进行个人健康管理。
首先由第一用户通过其用户端,举例如手机程序、电脑网页等,填写并发起预约请求,从而系统生成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同时将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实时传输至平台端。通过平台端的智能化分析和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同时将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发送到第一用户的用户端,此时第一用户通过观察分析所述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感知,从而针对性对身体薄弱部位进行调理。示范性的如用户相对自己的手部健康情况进行查看,即将手部作为目标身体部位,进而基于所述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得到所述目标身体部位的目标健康指数,即得到其手部的健康指数,随即匹配所述目标健康指数的目标管理方案,并基于所述目标管理方案进行个人健康管理。达到了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提高医院管理效率,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慧医院管理程序。
请参阅图6,是本发明智慧医院管理程序60的运行环境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智慧医院管理程序60安装并运行于电子装置6中。电子装置6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该电子装置6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存储器61、处理器62及显示器63。图6仅示出了具有组件11-13的电子装置6,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存储器6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电子装置6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电子装置6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6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电子装置6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电子装置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61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装置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61用于存储安装于电子装置6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智慧医院管理程序60的程序代码等。存储器6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处理器6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运行存储器6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例如执行智慧医院管理程序60等。
显示器6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器等。显示器63用于显示在电子装置6中处理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电子装置6的部件11-13通过程序总线相互通信。
请参阅图7,是本发明智慧医院管理程序60的程序模块图。
在本实施例中,智慧医院管理程序6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于存储器61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本实施例为处理器62)所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例如,在图7中,智慧医院管理程序60可以被分割成智能接收模块701、图谱获得模块702、部位组建模块703、智能调用模块704、关联分析模块705、智能预测模块706、智能发送模块707。本发明所述的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比程序更适合于描述智慧医院管理程序60在电子装置6中的执行过程,其中:
智能接收模块701:接收第一就医预约单,其中,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是指第一用户发起的电子单;
图谱获得模块702:基于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
部位组建模块703:分析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得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
智能调用模块704:提取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中的第一预约科室,并调用所述第一预约科室的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
关联分析模块705:对所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与所述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进行关联分析,得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
智能预测模块706: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计算第一健康预测指数,并将所述第一健康预测指数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生成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
智能发送模块707:将所述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发送至用户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该处理器,用于处理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任一项应用于平台端的所述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的步骤;
该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耦合,用于存储程序,当智慧医院管理程序被该处理器执行时,使系统以执行上述任一项应用于平台端的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智慧医院管理程序,所述智慧医院管理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应用于平台端的实施例中的智慧医院管理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智慧医院管理方法,应用于平台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医院管理方法应用于一种智慧医院管理系统,所述智慧医院管理系统与一多方医疗联动平台通信连接,所述智慧医院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就医预约单,其中,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是指第一用户发起的电子单;
基于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
分析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得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
提取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中的第一预约科室,并调用所述第一预约科室的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
对所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与所述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进行关联分析,得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计算第一健康预测指数,并将所述第一健康预测指数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生成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
将所述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发送至用户端;
其中,所述基于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身体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身体特征参数构建第一健康模型;
基于所述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历史就医日志,并将所述第一历史就医日志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模型,得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计算第一健康预测指数,包括:
获取预设编码方案;
根据所述预设编码方案对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进行编码,得到第一关联时序;
统计所述第一关联时序中的码数,得到第一总码数;
统计所述第一关联时序中满足预设条件的码数,得到第一码数;
基于所述第一总码数和所述第一码数,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健康预测指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身体特征参数构建第一健康模型,包括:
采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基本特征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基本特征参数包括第一性别、第一年龄;
基于所述第一性别和所述第一年龄匹配第一初始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身体特征参数对所述第一初始模型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第一健康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历史就医日志,并将所述第一历史就医日志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模型,得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历史就医日志中的目标就医日志;
其中,所述目标就医日志包括目标就医科室、目标就医时长、目标康复效果;
基于所述目标就医科室确定目标就医部位;
分析所述目标就医时长和所述目标康复效果,得到目标健康指数;
将所述目标健康指数渲染至所述目标就医部位,生成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
3.一种智慧医院管理系统,应用于平台端,所述智慧医院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智慧医院管理程序,所述智慧医院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第一就医预约单,其中,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是指第一用户发起的电子单;
基于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
分析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得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
提取所述第一就医预约单中的第一预约科室,并调用所述第一预约科室的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
对所述第一亚健康部位集合与所述第一科室关键词集合进行关联分析,得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计算第一健康预测指数,并将所述第一健康预测指数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生成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
将所述第二健康可视化图谱发送至用户端;
其中,所述基于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身体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身体特征参数构建第一健康模型;
基于所述多方医疗联动平台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历史就医日志,并将所述第一历史就医日志渲染至所述第一健康模型,得到第一健康可视化图谱;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计算第一健康预测指数,包括:
获取预设编码方案;
根据所述预设编码方案对所述第一关联分析结果进行编码,得到第一关联时序;
统计所述第一关联时序中的码数,得到第一总码数;
统计所述第一关联时序中满足预设条件的码数,得到第一码数;
基于所述第一总码数和所述第一码数,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健康预测指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身体特征参数构建第一健康模型,包括:
采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基本特征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基本特征参数包括第一性别、第一年龄;
基于所述第一性别和所述第一年龄匹配第一初始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身体特征参数对所述第一初始模型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第一健康模型。
4.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执行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用于存储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系统以执行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智慧医院管理程序,所述智慧医院管理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310427817.6A 2023-04-20 2023-04-20 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469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7817.6A CN116469532B (zh) 2023-04-20 2023-04-20 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7817.6A CN116469532B (zh) 2023-04-20 2023-04-20 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9532A CN116469532A (zh) 2023-07-21
CN116469532B true CN116469532B (zh) 2023-11-03

Family

ID=87178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27817.6A Active CN116469532B (zh) 2023-04-20 2023-04-20 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6953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1485A (zh) * 2018-08-16 2019-11-22 上海好医通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基于智慧云平台的医疗资源整合系统及方法
CN110825882A (zh) * 2019-10-09 2020-02-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信息系统管理方法
WO2021151351A1 (zh) * 2020-09-04 2021-08-0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80380A (zh) * 2021-06-23 2021-09-10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医疗报告的智能解读装置
CN113571184A (zh) * 2021-07-20 2021-10-29 武汉情智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精神健康测评的对话交互设计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1485A (zh) * 2018-08-16 2019-11-22 上海好医通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基于智慧云平台的医疗资源整合系统及方法
CN110825882A (zh) * 2019-10-09 2020-02-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信息系统管理方法
WO2021151351A1 (zh) * 2020-09-04 2021-08-0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80380A (zh) * 2021-06-23 2021-09-10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医疗报告的智能解读装置
CN113571184A (zh) * 2021-07-20 2021-10-29 武汉情智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精神健康测评的对话交互设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9532A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580830B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智能医疗服务系统
KR20190022623A (ko) 지리적 지역들에 걸친 분석용 건강 데이터를 수정 및 편집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A2465702A1 (en) Patient data mining for diagnosis and projections of patient states
CN111933291A (zh) 医疗信息推荐装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20141B (zh) 一种中医健康评估系统及其应用
US20020016720A1 (en) Teledermatology consul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12349435A (zh) 一种在线问诊方法、装置、服务器、介质和系统
CN113053513A (zh) 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智慧医疗系统
CN111916193A (zh) 智能就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97615A (zh) 一种远程医疗方法及系统
CN116469532B (zh) 智慧医院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73080B (zh) 智能诊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35579A (zh) 一种急诊病人快速登记治疗系统
CN110703965A (zh)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智能辨识软件及电子设备
US2008014070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omputer aided medical diagnostic over a network
WO2023110477A1 (en) A computer implemented method and a system
CN111899844B (zh) 一种样本生成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200381118A1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ystem for individual health maintenance recommendations
CN114743647A (zh) 医疗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222227B1 (ko) 노인요양시설 거주노인의 이상징후관리를 위한 컴퓨터의사결정지원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289065A (zh) 一种辅助生成医学电子报告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CN111223542A (zh) 一种智能健康管理辅助系统、机器人及方法
US20100131514A1 (en) Real-time automatic searching system for medical image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N117809841B (zh) 一种基于大模型技术的皮肤专病患者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864032B (zh) 基于his系统的临床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