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69313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69313A
CN116469313A CN202310444660.8A CN202310444660A CN116469313A CN 116469313 A CN116469313 A CN 116469313A CN 202310444660 A CN202310444660 A CN 202310444660A CN 116469313 A CN116469313 A CN 116469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area
light
sub
pixel
pixel circu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446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洪瑞
马志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446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693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69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93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显示面板包括透光显示区和位于透光显示区外围的主显示区,主显示区还包括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路连接主显示区的子像素,第二像素电路连接主显示区的子像素和透光显示区的至少一个子像素,第一像素电路位于第二像素电路远离透光显示区的一侧,使得靠近透光显示区的一侧均为第二像素电路,减少了阳极点引线的长度,在不影响显示面板固有的电路设计下,优化了透光显示区域的低灰阶显示效果,改善显示面板显示不均的问题,从而改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层出不穷,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娱乐带来了极大便利。目前,电子设备不断向着大屏化方向发展,为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真正实现全面屏,屏下摄像头技术备受关注。
但是,副屏区不同长度的像素驱动走线会造成阳极点复位电压不同,从而导致副屏区容易发生显示色偏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以解决显示面板的透光显示区存在显示不均匀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显示面板包括透光显示区和位于透光显示区外围的主显示区,主显示区还包括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路连接主显示区的子像素,第二像素电路连接主显示区的子像素和透光显示区的至少一个子像素,第一像素电路位于第二像素电路远离透光显示区的一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主显示区包括与透光显示区的侧边相邻的周边区域,多个第二像素电路设置在周边区域。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像素电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像素电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均匀阵列排布,且靠近透光显示区的侧边的一列第二像素电路环绕透光显示区排布,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像素电路与相连接的透光显示区内的子像素不同行设置。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透光显示区的中心基准线的同一侧区域内,多个子像素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中心基准线穿过透光显示区的中心位置且沿第二方向延伸;透光显示区的第i行子像素的数量为M,主显示区内的第i行第二像素电路的数量为N,i、M、N均为正整数;当M<N时,第i行第二像素电路中的M个第二像素电路配置为分别驱动第i行的M个子像素,第i行第二像素电路中的N-M个第二像素电路配置为分别驱动第i+1行中的N-M个子像素;当M=N时,第i行第二像素电路中的N个第二像素电路配置为分别驱动第i行的M个子像素;当M>N时,第i行第二像素电路中的N个第二像素电路配置为分别驱动第i行的N个子像素,第i-1行或第i+1行第二像素电路中的M-N个第二像素电路配置为分别驱动第i行中的M-N个子像素。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像素电路通过多条连接线分别与多个子像素的阳极一一对应连接;优选地,每一行第二像素电路中的最长连接线的长度相同。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透光显示区的子像素与第二像素电路的连接线位于主显示区的子像素之间。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用于驱动透光显示区内同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二像素电路同行设置。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分别设置于主显示区内的多个子像素中。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感光器件和第一方面提及的显示面板,感光器件与显示面板的透光显示区对应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像素电路连接主显示区的子像素,第二像素电路连接主显示区的子像素和透光显示区的至少一个子像素,主显示区内的第一像素电路位于第二像素电路远离透光显示区的一侧,使得靠近透光显示区的一侧均为第二像素电路,减少了阳极点引线的长度,在不影响显示面板固有的电路设计下,优化了透光显示区域的低灰阶显示效果,改善显示面板显示不均的问题,从而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主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透光显示区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全面屏手机的概念已在手机市场受到广泛的关注,也是未来手机的发展方向。这种全面屏手机中,可以将摄像头隐藏起来以使正面可视区域几乎全是屏幕,从而使用户得到较佳的显示效果。
在奔向全面屏的征途里,导航键、听筒、传感器、指纹识别模组等都被成功隐藏在边框或屏幕底。唯独前置摄像头,成为全面屏征途的最后一块终极障碍。随着可支持屏下摄像头的全面屏技术被陆续发布出来,各家面板厂商已将屏下摄像技术推进到实验阶段,其中最为关键的显示一致性问题成为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屏下摄像头(Under Display Camera,UDC)技术是指将摄像头设置在显示设备的显示屏与壳体之间的技术。在UDC技术中,显示屏中与摄像头对应区域中的发光单元的驱动电路设置在显示屏的非显示区域,摄像头对应区域中的发光单元通过连接走线与非显示区域中的驱动电路连接,以通过非显示区域中的驱动电路驱动摄像头对应区域中的发光单元发光。屏下摄像头所对应的显示区域称作UDC区域。UDC区域为摄像头透光区域,对光的透过率有较高要求,并需求低的衍射效果,为实现此技术,一般需要采用1驱多或者多驱多的UDC边置驱动方案,以实现主副屏驱动的均一性,提升产能同时保证显示效果,但UDC边置配合多驱多驱动会使阳极点走线变长,导致低灰阶UDC区域显示不均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在UDC边置采用1驱多或者多驱多驱动方案的基础上,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的透光显示区存在显示不均匀的问题。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主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子像素3;显示面板100包括透光显示区11和位于透光显示区11外围的主显示区10。主显示区10还包括第一像素电路1和第二像素电路2,第一像素电路1连接主显示区10的子像素3,子像素3在主显示区10内按照预设排布方式排布,第二像素电路2连接主显示区10的子像素3和透光显示区11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3,第一像素电路1位于第二像素电路2远离透光显示区11的一侧。其中,透光显示区11与感光器件对应设置。本申请各实施例中均以感光器件为摄像头为例进行说明。
屏下摄像头可以将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分为主屏区和副屏区,副屏区为屏下摄像头放置区域,即透光显示区11。副屏区的子像素3设置在摄像头的视觉区域,如此可以在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屏占比的同时,实现屏下摄像的功能。而将透光显示区11的第二像素电路2设置于副屏区外围,并通过连接线连接子像素3与第二像素电路2,则透光显示区11内不需要设置像素电路,从而减少或避免像素电路对光线的反射,提高透光显示区11的光线透过率。
具体地,第一像素电路1的输出端与主显示区10的子像素3的阳极电连接,第一像素电路1用于驱动主显示区10的子像素3发光。第二像素电路2的输出端同时与主显示区10的子像素3的阳极、透光显示区11的至少一个子像素3的阳极电连接,第二像素电路2用于驱动主显示区10的子像素3和透光显示区11的至少一个子像素3发光,以使主显示区10和透光显示区11均可以实现画面显示的功能。第二像素电路2采用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ITO)导电图案层与透光显示区11的子像素3连接。
主显示区10内的第一像素电路1位于第二像素电路2远离透光显示区11的一侧,即第二像素电路2更靠近透光显示区11的一侧,也可以理解为透光显示区11的一侧的预设距离范围内均为第二像素电路2,其中,预设距离范围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的位于透光显示区11一侧的相邻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主显示区10内的第一像素电路1以及第二像素电路2为2*4阵列排布,第一像素电路1位于第二像素电路2远离透光显示区11的一侧,靠近透光显示区11的一列第二像素电路2均与透光显示区11内的子像素3电连接。针对每一行的第二像素电路2,其最长连接线的长度均相同,因此避免了阳极点复位电压不同造成的透光显示区11显示存在差异的问题。
图3中采用多个矩形表示第一像素电路1以及第二像素电路2,并不代表实际应用中的第一像素电路1和第二像素电路2的形状,并且图3仅对主显示区10中的部分第一像素电路1和第二像素电路2的排布方式进行了示意,并不代表实际应用中第一像素电路1和第二像素电路2的数量。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透光显示区11内的子像素3为6*5矩阵排布。透光显示区11也可以包括M*N个子像素。M和N的取值可以根据透光显示区11的大小确定。每个第二像素电路2连接的透光显示区11的子像素3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或者2个以上,第二像素电路2驱动对应的子像素3发光。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透光显示区11的形状为矩形。如图6所示,透光显示区11的形状为正方形。透光显示区11的形状包括:矩形、多边形、圆形和椭圆形、圆角矩形、不规则多边形、水滴形、U形等。
示例性地,主显示区10的形状包括矩形、多边形、正方形中的任意一种。
示例性地,子像素3的形状包括三角形、正方形、矩形、菱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和其它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子像素3的排列方式包括X形、十字形或品字形等,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子像素3的排布包括RGBG、BGRG、RGB等。
示例性地,在实际应用中,感光器件的类型不仅局限于上述的摄像头,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指纹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路1以及第二像素电路2可以是3T1C、4T1C、5T1C、5T2C、6T1C或7T1C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显示区10中的子像素3的驱动方式为1驱1。透光显示区11的驱动方式包括2驱2、4驱4、1驱2、1驱4等。
具体地,透光显示区11采用一驱多的驱动方案驱动,即采用一个第二像素电路2来驱动多个子像素3发光,例如采用一个第二像素电路2驱动透光显示区11的两个或者三个甚至更多个子像素3发光,而显示面板100的其它显示区域可仍然采用一个像素电路驱动一个子像素3发光的一驱一驱动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主显示区10内的第一像素电路1位于第二像素电路2远离透光显示区11的一侧,使得第二像素电路2更靠近透光显示区11的一侧,减少了阳极点引线的长度,在不影响显示面板100固有的电路设计下,优化了透光显示区11域的低灰阶显示效果,改善显示面板100显示不均的问题,从而改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显示区10包括与透光显示区11的侧边相邻的周边区域,多个第二像素电路2设置在周边区域。
示例性地,透光显示区11为圆形时,透光显示区11的中心即为圆心,周边区域可以是围绕透光显示区11设置的环形结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2设置在周边区域中,围绕透光显示区11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将多个第二像素电路2设置在与透光显示区11的侧边相邻的周边区域内,改善现有透光显示区11的像素电路排布的位置利用率低的问题,减少了阳极点ITO引线的长度,优化了透光显示区11的低灰阶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像素电路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像素电路2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均匀阵列排布,且靠近透光显示区11的侧边的一列第二像素电路2环绕透光显示区11排布,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主显示区10中的4个第二像素电路2沿第一方向Y延伸设置成列,多列第二像素电路2沿第二方向X排布设置,第一方向Y与第二方向X不同。4个第二像素电路2在透光显示区11的周边区域内排布密度均匀,一列第二像素电路2设置在靠近透光显示区11的侧边的位置,且环绕透光显示区11排布。
多个第二像素电路2在主显示区10的排布方式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只要靠近透光显示区11的侧边的第二像素电路2排布密度均匀即可。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也可以与第二方向交叉但不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将靠近透光显示区11的侧边的位置充分利用,使第二像素电路2环绕透光显示区11均匀排布,改善透光显示区11的低灰阶显示效果,同时透光显示区11的像素密度单位(Pixels Per Inch,PPI)可随意设计大小,不受主屏限制,在保持简单的电路结构的基础上,主显示区10的像素大小及透过率不会发生改变,从而进一步提高全面屏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像素电路2与相连接的透光显示区11内的子像素3不同行设置。
具体地,如图3、图5和图6所示,主显示区10的第二像素电路2均为2行2列,靠近透光显示区11的一列为第一列第二像素电路2,远离透光显示区11的一列为第二列第二像素电路2。第二列第一行的第二像素电路2可以跨行连接透光显示区11内的第二行子像素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二像素电路2与相连接的透光显示区11内的子像素3不同行设置,能够进一步将透光显示区11周围的区域充分合理利用,提高像素电路排布的位置利用率,避免空置的情况出现,改善阳极点复位电压不同造成的透光显示区11显示存在差异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客户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显示区11的中心基准线的同一侧区域内,多个子像素3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中心基准线穿过透光显示区11的中心位置且沿第二方向延伸;透光显示区11的第i行子像素3的数量为M,主显示区10内的第i行第二像素电路2的数量为N,i、M、N均为正整数;当M<N时,第i行第二像素电路2中的M个第二像素电路2配置为分别驱动第i行的M个子像素3,第i行第二像素电路2中的N-M个第二像素电路2配置为分别驱动第i+1行中的N-M个子像素3;当M=N时,第i行第二像素电路2中的N个第二像素电路2配置为分别驱动第i行的M个子像素3;当M>N时,第i行第二像素电路2中的N个第二像素电路2配置为分别驱动第i行的N个子像素3,第i-1行或第i+1行第二像素电路2中的M-N个第二像素电路2配置为分别驱动第i行中的M-N个子像素3。
图7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透光显示区11的形状为椭圆形,中心基准线穿过透光显示区11的中心位置且沿Y方向延伸。中心基准线的左侧区域内,8个子像素3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透光显示区11的第1行子像素3的数量为3个,主显示区10内的第1行第二像素电路2的数量均为4个,即第1行子像素3的数量小于第1行第二像素电路2的数量。第1行第二像素电路2中的3个第二像素电路2配置为分别驱动第1行的3个子像素3,第1行第二像素电路2中的1个第二像素电路2配置为驱动第2行中的1个子像素3。
继续如图7所示,第2行子像素3的数量为5个,主显示区10内的第2行第二像素电路2的数量均为4个,即第2行子像素3的数量大于第2行第二像素电路2的数量。第2行第二像素电路2配置为分别驱动第2行的4个子像素3。第2行中的1个子像素3由第1行第二像素电路2中的1个第二像素电路2驱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改善现有透光显示区11的像素电路排布的位置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减少阳极点ITO引线的长度,进一步优化透光显示区11的低灰阶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像素电路2通过多条连接线分别与多个子像素3的阳极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地,每一行第二像素电路2中的最长连接线的长度相同。
具体地,如图7所示,任意相邻的两条连接线之间相互平行,靠近第一像素电路1的一列第二像素电路2的连接线为每一行第二像素电路2中的最长连接线。例如,第一行第二像素电路2中的最长连接线的距离为L2,第二行第二像素电路2中的最长连接线的距离为L1,L2=L1。
示例性地,连接线可以是透明引线,也可以是金属引线。
应当理解,每一行第二像素电路2中的最长连接线的长度相同是最优实施例,相当于把每一行第二像素电路的最长连接线都缩短了一定长度。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只缩短其中一行或多行第二像素电路的阳极走线,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过程,多个第二像素电路2通过多条连接线分别与多个子像素3的阳极一一对应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透光显示区的周边区域中由于像素电路排布的位置利用率低导致阳极走线的长度过长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在将透光显示区11周围的区域充分合理利用,提高像素电路排布的位置利用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每一行第二像素电路2中的最长连接线的长度设定为相同,保证多行第二像素电路2的阳极走线均相对缩短,与现有显示面板100的阳极走线长度相比大幅度减少,可大幅改善因阳极的ITO走线过长带来的低灰阶mura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显示区11的子像素3与第二像素电路2的连接线位于主显示区10的子像素3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透光显示区11的子像素3与第二像素电路2的连接线位于主显示区10的子像素3之间,能够防止驱动信号写入错位,由于无复杂的绕线区,从而可以保证发光像素正常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驱动透光显示区11内同一颜色子像素3的第二像素电路2同行设置。例如,透光显示区11内包括红色子像素行、绿色子像素行、蓝色子像素行。主显示区10内对应有第一行第二像素电路,第二行第二像素电路,第三行第二像素电路。第一行第二像素电路与红色子像素行同行设置,第二行第二像素电路与绿色子像素行同行设置,第三行第二像素电路与蓝色子像素行同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像素电路2分别设置于主显示区10内的多个子像素3中。如图7所示,8组第二像素电路2可以分别隐藏于主显示区10的子像素3中。
图8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100可以应用于显示设备上,该显示设备例如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笔记本、桌面计算设备、可穿戴设备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显示设备包括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10,其技术原理和产生的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以显示设备为手机进行举例说明。参考图8,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100和感光器件12。显示面板100包括邻接的透光显示区11和主显示区10。其中,透光显示区1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不规则异形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主显示区10的形状也可以是环形、矩形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其中,感光器件12至少部分与透光显示区11对应设置。示例性地,感光器件12可以设置在透光显示区11的下方,感光器件12用于透过显示面板100的透光显示区11发射和/或接收光学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下方是指由显示屏指向背壳的方向。
感光器件12通过接收光线实现基于光学参数的测试和控制。其中,感光器件12可以为摄像头,感光器件12还可以为环境光传感器、光学距离传感器(例如,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接近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光学距离传感器)、结构光模组、飞行时间测距(Timeofflight,TOF)镜头模组、光学指纹传感器等。
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以感光器件12为摄像头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摄像头区域为高透区,驱动像素放置在摄像头区周边区域,现有多驱多方案使得驱动区域面积较大,导致阳极点ITO引线过长。另外,由于阳极点ITO引线长度不同,电容差异较大,摄像头区域显示存在差异,导致客户体验感差。因此,对于屏下摄像头方案而言,通过将与摄像头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像素的像素电路外置于主显示区10,且相对于主显示区10的子像素3的像素电路更加靠近透光显示区11的一侧,通过调整透光显示区11内子像素3的驱动走线长度,在不影响显示面板100固有的电路设计下,优化了透光显示区11的低灰阶显示效果,改善显示面板100存在显示不均的问题,从而改善用户体验。
根据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属于同一发明构思,具有相应的膜层结构和有益效果。未在显示设备的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细节,可参见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透光显示区和位于所述透光显示区外围的主显示区,
所述主显示区还包括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连接所述主显示区的子像素,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连接所述主显示区的子像素和所述透光显示区的至少一个子像素,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远离所述透光显示区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显示区包括与所述透光显示区的侧边相邻的周边区域,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路设置在所述周边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像素电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均匀阵列排布,且靠近所述透光显示区的侧边的一列第二像素电路环绕所述透光显示区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与相连接的所述透光显示区内的子像素不同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显示区的中心基准线的同一侧区域内,多个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阵列排布,所述中心基准线穿过所述透光显示区的中心位置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透光显示区的第i行子像素的数量为M,所述主显示区内的第i行第二像素电路的数量为N,i、M、N均为正整数;
当M<N时,所述第i行第二像素电路中的M个第二像素电路配置为分别驱动所述第i行的M个子像素,所述第i行第二像素电路中的N-M个第二像素电路配置为分别驱动第i+1行中的N-M个子像素;
当M=N时,所述第i行第二像素电路中的N个第二像素电路配置为分别驱动所述第i行的M个子像素;
当M>N时,所述第i行第二像素电路中的N个第二像素电路配置为分别驱动所述第i行的N个子像素,第i-1行或第i+1行第二像素电路中的M-N个第二像素电路配置为分别驱动所述第i行中的M-N个子像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路通过多条连接线分别与所述多个子像素的阳极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地,每一行第二像素电路中的最长连接线的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显示区的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的连接线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子像素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所述透光显示区内同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二像素电路同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区内的多个子像素中。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器件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感光器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透光显示区对应设置。
CN202310444660.8A 2023-04-21 2023-04-21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Pending CN1164693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44660.8A CN116469313A (zh) 2023-04-21 2023-04-21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44660.8A CN116469313A (zh) 2023-04-21 2023-04-21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9313A true CN116469313A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82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44660.8A Pending CN116469313A (zh) 2023-04-21 2023-04-21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6931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5047B2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844263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one display region surrounding another displayer region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1877493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display regions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914891B (zh)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112072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30260446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10013277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36785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76709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444130B2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and fine metal mask
WO2021233010A1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1223908B (zh) 屏下摄像显示模组以及电致发光显示屏
US11651724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4010784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81094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707092B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US2022010243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489584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30132145A1 (en)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51471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2018939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4002114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951099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22031070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451534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