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67780A - 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67780A
CN116467780A CN202310405331.2A CN202310405331A CN116467780A CN 116467780 A CN116467780 A CN 116467780A CN 202310405331 A CN202310405331 A CN 202310405331A CN 116467780 A CN116467780 A CN 116467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ing
automatic
codes
cod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053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兵
孙精科
汪深
吴大江
李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formation Consult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formation Consult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formation Consult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formation Consult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053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677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67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77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4Graphical or visual programm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40Transformation of program code
    • G06F8/41Compilation
    • G06F8/44En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包括:步骤1,设定编码规则;步骤2,创建BIM模型,检查编码参数信息是否正确;步骤3,添加前置参数;步骤4,利用自动化工具添加编码;步骤5,利用工具生成编码平面图,选择在平面图中需要标注的字段,在图纸中分专业、分系统添加平面标识;步骤6,自动导出编码清单,清单中包含构件ID、构件名称、构件编码及编码字段全部中文表述内容;步骤7,输出带有编码的模型、编码平面图、编码清单,交付至下一阶段,并由模型施工单位在编码清单中完成物联网关键数据信息对应录入。本发明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编码规则、编码自动检查、自动赋值、便捷化应用的方法,保障了编码的实际落地。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纵观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设计及施工仅占其生命周期的1/20,如何在运维阶段实现建筑的智能化、低碳化管理是建筑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formation Modeling,BIM)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应用普及,在设计模型基础上逐渐形成竣工模型上,叠加运维管理信息数据与管理要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数字模型与物理实体之间的联动,实现智能化运维管理,充分挖掘信息价值,保障数据传递与共享,越来越受到从业者的重视。
BIM数据本身承载了大量信息,通过编码技术将模型数据抽象为具有一定规则唯一字段排列编码,建立映射关系,就能保证在数据库应用过程中,保持数据的关联,从而实现数据传递与共享。
无法自动化编码是已经发布的《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51269-2017简称《分类编码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的一种编码规则,经过多年实践,从理论上可以实现人工编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模型构件数量多、经常变化等情况,导致工作量巨大,无法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不满足实际应用要求是现有的编码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未能准确描述物理实体与数字模型之间的映射方法,不能自动建立映射关系,数字模型与物理实体难以形成有效联动,BIM数据在运维过程中无法准确与实际运行状况匹配,限制了编码的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基于Revit设计软件,实现模型构件编码缺省检查、自动编码、编码清单导出、编码平面图输出;通过模型、清单、图纸将设计信息在施工过程中与实体进行标记;通过编码实现物理实体与数字模型之间的自动映射,从而实现数字孪生联动,为BIM智慧运维提供可能。
本发明方法包括:
步骤1,设定编码规则,开发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
步骤2,创建BIM模型,检查编码参数信息是否正确;
步骤3,按照模型全部构件或者按视图可见构件,添加前置参数;
步骤4,按照专业和系统类型选择编码构件,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添加编码;
步骤5,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生成编码平面图,并选择在平面图中需要标注的字段,在图纸中分专业、分系统添加平面标识;
步骤6,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自动导出编码清单,清单中包含构件ID、构件名称、构件编码和编码字段全部中文表述内容;
步骤7,输出带有编码的模型、编码平面图和编码清单,交付至下一阶段,并由模型施工单位在编码清单中完成物联网关键数据信息对应录入。
步骤1中,通过编码标准约定编码规则,编码规则包括构件码、专业码、空间码和顺序码,开发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该工具可基于Revit API进行开发);
所述构件码对构件进行定义,包含构件类别和构件名称两个字段,构件类别和构件名称之间是总分关系,一个构件类别下包含两个以上不同名称的构件;构件类别和构件名称选取参数的前四个字符中文首字母,数字字符按照原值提取,如果出现重复则最后一位默认往后一位取,直至不充分为止,如果所有字符完全相同,则最后一位使用数字1~9依次替换;
所述专业码对构件专业进行定义,包含专业类型和系统类型两个字段,专业类型和系统类型之间为总分关系,一个专业类型下包含两个以上系统类型,其中专业类型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和智能化(此处的智能化是指一种专业类型)等;系统类型包括给水、污水、雨水、消防和自喷;专业类型和系统类型选取前四个字段中文首字母,数字字符按照原值提取,如果出现重复则最后一位默认往后一位取,直至不充分为止,如果所有字符完全相同,则最后一位使用数字1~9依次替换;
所述空间码对空间进行定义,包含建筑编号、楼层编号、房间名称和轴网四个字段,建筑编号、楼层编号、房间名称和轴网之间为递进关系,一个建筑内包含两个以上楼层,一个楼层内分为两个以上房间,一个房间对应一个轴网;建筑编号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写;楼层编号对应标高信息;房间名称空间划分;轴网提取横向和纵向两个轴网信息;选取前四个字段中文首字母,数字字符按照原值提取,如果出现重复则最后一位默认往后一位取,直至不充分为止,如果所有字符完全相同,则最后一位使用数字1~9依次替换;
所述顺序码对同一空间内的构件顺序进行定义,以数字作为标识,从左下角出发,顺时针绘制编码路线,为所有构件进行编码,最多为四位数,不得出现重复;
编码生成后,新增编码不改变原构件编码。
步骤2中,所述BIM模型按照专业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和暖通,BIM模型的几何精度和属性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步骤3中,所述添加前置参数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未使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进行编码,添加建筑编号和专业类型;
第二种情况,已使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进行编码,对新增构件添加建筑编号和专业类型,检查原来已经添加的参数信息的规范性,如果不规范提示修改。
步骤3中,所述建筑编号作为全局属性参数,在项目信息中进行完善。
步骤3中,所述专业类型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批量添加,字段信息满足编码规则。
步骤4中,使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自动添加编码参数,生成带有编码的编码模型;编码字段的生成逻辑符合编码标准要求,在编码应用过程中,编码作为有规则的唯一标识符,在设计、施工和运维全生命周期中流转,并作为信息查询和调取的媒介,实现信息的自动映射。
步骤4中,自动编码时按照专业、系统类型批量修改专业类型和系统类型;
在为构件添加编码时,根据需要添加编码构件的位置,选择单个、两个以上、当前视图可见构件或当前模型可见构件进行添加。
步骤5中,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中按照楼层标高生成F1编码平面图,或者手动添加所有标高楼层平面图;
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中,对照编码规则,按照出图习惯要求,任意选择一个或两个以上编码字段,自动在平面图中进行标识,或者为所有构件手动添加编码标识。
步骤6中,基于编码模型生成编码清单;
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中,自动生成编码清单或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明细表功能,对应编码清单字段,手动导出;
步骤7中,编码应用的成果包含编码模型、编码平面图和编码清单;
在设计阶段,由模型设计者完成编码参数添加、编码平面图标注和编码清单输出,在施工前进行编码应用交底;具体实施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照编码平面图,在编码清单补充关键信息数据;
在运维阶段,构件保留构件ID、族名称和族类型参数信息,调用编码清单中的构件ID数据,将构件编码和物联网地址写入运维平台,实现静态模型于动态数据的自动关联映射。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编码规则、编码自动检查、自动赋值和便捷化应用的方法,保障了编码的实际落地;
通过Revit、U3D平台,验证了本发明约定的编码规则和编码工具的可用性;
约定了一套以BIM运维为目标的编码应用流程,将模型编码作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信息转换与共享的媒介,通过数字孪生管理平台,将数字模型与物理实体建立联系,充分挖掘BIM数据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为本发明编码应用流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码规则。
图3为本发明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
图4为本发明编码平面图示例。
图5为本发明编码清单示例。
图6为本发明编码成果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包括:
步骤1,设定编码规则,开发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
步骤2,创建BIM模型,检查编码参数信息是否正确;
步骤3,按照模型全部构件或者按视图可见构件,添加前置参数;
步骤4,按照专业、系统类型选择编码构件,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添加编码;
步骤5,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生成编码平面图,并选择在平面图中需要标注的字段,在图纸中分专业、分系统添加平面标识;
步骤6,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自动导出编码清单,清单中包含构件ID、构件名称、构件编码和编码字段全部中文表述内容;
步骤7,输出带有编码的模型、编码平面图和编码清单,交付至下一阶段,并由模型施工单位在编码清单中完成物联网关键数据信息对应录入。
步骤1中,通过编码标准约定编码规则,编码规则包括构件码、专业码、空间码和顺序码,开发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
所述构件码对构件进行定义,包含构件类别和构件名称两个字段,构件类别和构件名称之间是总分关系,一个构件类别下包含两个以上不同名称的构件;构件类别和构件名称选取参数的前四个字符中文首字母,数字字符按照原值提取,如果出现重复则最后一位默认往后一位取,直至不充分为止,如果所有字符完全相同,则最后一位使用数字1~9依次替换;
所述专业码对构件专业进行定义,包含专业类型和系统类型两个字段,专业类型和系统类型之间为总分关系,一个专业类型下包含两个以上系统类型,其中专业类型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和智能化;系统类型包括给水、污水、雨水、消防和自喷;专业类型和系统类型选取前四个字段中文首字母,数字字符按照原值提取,如果出现重复则最后一位默认往后一位取,直至不充分为止,如果所有字符完全相同,则最后一位使用数字1~9依次替换;
所述空间码对空间进行定义,包含建筑编号、楼层编号、房间名称和轴网四个字段,建筑编号、楼层编号、房间名称和轴网之间为递进关系,一个建筑内包含两个以上楼层,一个楼层内分为两个以上房间,一个房间对应一个轴网;建筑编号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写;楼层编号对应标高信息;房间名称空间划分;轴网提取横向和纵向两个轴网信息;选取前四个字段中文首字母,数字字符按照原值提取,如果出现重复则最后一位默认往后一位取,直至不充分为止,如果所有字符完全相同,则最后一位使用数字1~9依次替换;
所述顺序码对同一空间内的构件顺序进行定义,以数字作为标识,从项目左下角出发,顺时针绘制编码路线,为所有构件进行编码,最多为四位数,不得出现重复;
编码生成后,新增编码后原模型中的构件编码保持不变。
步骤2中,所述BIM模型按照专业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和暖通,BIM模型的几何精度和属性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步骤3中,所述添加前置参数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未使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进行编码,添加建筑编号和专业类型;
第二种情况,已使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进行编码,对新增构件添加建筑编号和专业类型,检查原来已经添加的参数信息的规范性,如果不规范提示修改。
步骤3中,所述建筑编号作为全局属性参数,在项目信息中进行完善。
步骤3中,所述专业类型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批量添加,字段信息满足编码规则。
步骤4中,使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自动添加编码参数,生成带有编码的编码模型;编码字段的生成逻辑符合编码标准要求,在编码应用过程中,编码作为有规则的唯一标识符,在设计、施工和运维全生命周期中流转,并作为信息查询和调取的媒介,实现信息的自动映射。
步骤4中,自动编码时按照专业和系统类型批量修改专业类型和系统类型;
在为构件添加编码时,根据需要添加编码构件的位置,选择单个、两个以上、当前视图可见构件或当前模型可见构件进行添加。
步骤5中,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中按照楼层标高生成F1编码平面图,或者手动添加所有标高楼层平面图;
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中,对照编码规则,按照出图习惯要求,任意选择一个或两个以上编码字段,自动在平面图中进行标识,或者为所有构件手动添加编码标识。
步骤6中,基于编码模型生成编码清单;
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中,自动生成编码清单或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明细表功能,对应编码清单字段,手动导出;
步骤7中,编码应用的成果包含编码模型、编码平面图和编码清单;
在设计阶段,由模型设计者完成编码参数添加、编码平面图标注和编码清单输出,在施工前进行编码应用交底;具体实施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照编码平面图,在编码清单补充关键信息数据;
在运维阶段,构件保留构件ID、族名称和族类型参数信息,调用编码清单中的构件ID数据,将构件编码和物联网地址写入运维平台,实现静态模型于动态数据的自动关联映射。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tep0:设定编码规则,如图2所示;
Step1:创建BIM模型,检查编码参数信息是否正确;
Step2:按照模型全部构件和按视图可见构件,添加前置参数;
Step3:按照专业和系统类型选择编码构件,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添加编码,如图3所示;
Step4: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生产编码平面图,并选择在平面图中需要标注的字段,在图纸中分专业、分系统添加平面标识,如图4所示;
Step5: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自动导出编码清单,清单中包含构件ID、构件名称、构件编码和编码字段全部中文表述内容,如图5所示;
Step6:输出带有编码的模型、编码平面图和编码清单,交付至下一阶段,并由模型施工单位在编码清单中完成物联网等关键数据信息对应录入,如图6所示。
具体地,Step0中,编码规则通过编码标准进行约定。其中编码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构件码、专业码、空间码和顺序码。以Revit软件为主,基于Revit API开发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
在Step1中,BIM模型创建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以Revit软件为主,模型可按照专业分为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和暖通等,模型几何精度及属性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Step2中,自动编码分为两种情况,情况1:未使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进行编码,应添加建筑编号和专业类型等前置参数;情况2:已使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进行编码,应用对新增构件添加建筑编号和专业类型等前置参数,检查原来已经添加的参数信息的规范性,如不规范提示修改。
可选地,建筑编号作为全局属性参数,在项目信息中进行完善。
可选地,专业类型可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批量添加或者手动添加,字段信息应满足编码标准的规则。
在Step3中,使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自动添加编码参数,编码字段的生成逻辑符合编码标准要求。编码作为有规则的唯一标识符,在设计、施工和运维全生命周期中流转,并作为信息查询和调取的媒介,实现信息的自动映射。
可选地,Step3中,自动编码时可按照专业和系统类型批量修改专业类型和系统类型等字段信息。
可选地,在为构件添加编码时,可选择单个、多个、当前视图可见构件或者当前模型可见构件进行添加,构件数量越多,后台计算时间越长,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选择。
在Step4中,编码参数添加后,为方便编码的流转,按照传统的应用模式,生产编码平面图。
可选地,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中可按照楼层标高生成“F1编码平面图”等,也可手动添加所有标高楼层平面图。
可选地,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中,对照编码规则,按照出图习惯要求,任意选择一个或者多个编码字段,自动在平面图中进行标识,也可以为所有构件手动添加编码标识。
在Step5中,为便于数据库之间的关联映射,基于编码模型生成编码清单。
可选地,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中,编码清单可自动生成或利用软件明细表功能,对应编码清单字段,手动导出。
在Step6中,编码应用的全套成果应包含编码模型、编码平面图和编码清单。
可选的,在应用过程中,由模型设计者完成编码参数添加、编码平面图标注和编码清单输出,在施工前进行编码应用交底。具体实施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照编码平面图,在编码清单补充设备物联网地址等其他关键信息数据。
可选的,在运维阶段,以Unity3D开发平台为例,Revit模型导出fbx格式文件,在Unity3D平台中构件保留构件ID、族名称和族类型参数信息,调用编码清单中的构件ID数据,将构件编码和物联网地址等关键信息写入运维平台,实现静态模型于动态数据的自动关联映射,满足数实联动和数字孪生的应用要求。
本实施例中,表述了一种以运维为导向的,BIM自动编码、编码一体化成果交付和编码应用的方法,满足自动化关联映射的要求。
在本发明中,编码字段部分1构件码,对构件进行定义,包含构件类别及构件名称两个字段,两者之间是总分关系,一个构件类别下包含多个不同名称的构件。其中构件类别以Revit软件自有参数为主,包含25种类型;构件名称是以产品名称库作为基准进行定义,人工添加,并利用软件进行模糊匹配。所有字段选取前四个字段中文首字母,数字字符按照原值提取,如出现重复则最后一位默认往后一位取,直至不充分为止,如所有字符完全相同。
在本发明中,编码字段部分2专业码,对构件专业进行定义,包含专业类型和系统类型两个字段,两者之间为总分关系,一个专业类型下包含多个系统类型。其中专业类型可分为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和智能化等;系统类型可分为给水、污水、雨水、消防和自喷等。选取前四个字段中文首字母,数字字符按照原值提取,如出现重复则最后一位默认往后一位取,直至不充分为止,如所有字符完全相同。
在本发明中,编码字段部分3空间码,对空间进行定义,包含建筑编号、楼层编号、房间名称和轴网四个字段,四者之间为递进关系,一个建筑内包含多个楼层,一个楼层内分为多个房间,一个房间对应一个轴网。建筑编号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写,示例01栋;楼层编号对应标高信息;房间名称空间划分,其名称宜按照功能进行补充;轴网提取横向和纵向两个轴网信息。选取前四个字段中文首字母,数字字符按照原值提取,如出现重复则最后一位默认往后一位取,直至不充分为止,如所有字符完全相同。
在本发明中,编码字段部分4顺序码,对同一空间内的构件顺序进行定义,以数字作为标识,从项目左下角出发,顺时针绘制编码路线,为所有构件进行编码,最多为四位数,不得出现重复。
在应用过程中,应保证编码的唯一性。即编码生成后,新增编码不改变原构件编码。
本发明中的编码规则、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和编码成果配套使用,以上实施例知识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应用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应用的方式和应用范围均会有所变化,所作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等,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实现中,本申请提供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对应的数据处理单元,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通过数据处理单元执行时可运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的发明内容以及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借助计算机程序以及其对应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程序即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程序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包含数据处理单元的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单片机。MUU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定编码规则,开发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
步骤2,创建BIM模型,检查编码参数信息是否正确;
步骤3,按照模型全部构件或者按视图可见构件,添加前置参数;
步骤4,按照专业和系统类型选择编码构件,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添加编码;
步骤5,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生成编码平面图,并选择在平面图中需要标注的字段,在图纸中分专业、分系统添加平面标识;
步骤6,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自动导出编码清单,清单中包含构件ID、构件名称、构件编码和编码字段全部中文表述内容;
步骤7,输出带有编码的模型、编码平面图和编码清单,交付至下一阶段,并由模型施工单位在编码清单中完成物联网关键数据信息对应录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过编码标准约定编码规则,编码规则包括构件码、专业码、空间码和顺序码,开发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
所述构件码对构件进行定义,包含构件类别和构件名称两个字段,构件类别和构件名称之间是总分关系,一个构件类别下包含两个以上不同名称的构件;构件类别和构件名称选取参数的前四个字符中文首字母,数字字符按照原值提取,如果出现重复则最后一位默认往后一位取,直至不充分为止,如果所有字符完全相同,则最后一位使用数字1~9依次替换;
所述专业码对构件专业进行定义,包含专业类型和系统类型两个字段,专业类型和系统类型之间为总分关系,一个专业类型下包含两个以上系统类型,其中专业类型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和智能化;系统类型包括给水、污水、雨水、消防和自喷;专业类型和系统类型选取前四个字段中文首字母,数字字符按照原值提取,如果出现重复则最后一位默认往后一位取,直至不充分为止,如果所有字符完全相同,则最后一位使用数字1~9依次替换;
所述空间码对空间进行定义,包含建筑编号、楼层编号、房间名称和轴网四个字段,建筑编号、楼层编号、房间名称和轴网之间为递进关系,一个建筑内包含两个以上楼层,一个楼层内分为两个以上房间,一个房间对应一个轴网;建筑编号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写;楼层编号对应标高信息;房间名称空间划分;轴网提取横向和纵向两个轴网信息;选取前四个字段中文首字母,数字字符按照原值提取,如果出现重复则最后一位默认往后一位取,直至不充分为止,如果所有字符完全相同,则最后一位使用数字1~9依次替换;
所述顺序码对同一空间内的构件顺序进行定义,以数字作为标识,从左下角出发,顺时针绘制编码路线,为所有构件进行编码,最多为四位数,不得出现重复;
编码生成后,新增编码不改变原构件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BIM模型按照专业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和暖通,BIM模型的几何精度和属性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添加前置参数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未使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进行编码,添加建筑编号和专业类型;
第二种情况,已使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进行编码,对新增构件添加建筑编号和专业类型,检查原来已经添加的参数信息的规范性,如果不规范提示修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建筑编号作为全局属性参数,在项目信息中进行完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专业类型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批量添加,字段信息满足编码规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使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自动添加编码参数,生成带有编码的编码模型;编码字段的生成逻辑符合编码标准要求,在编码应用过程中,编码作为有规则的唯一标识符,在设计、施工和运维全生命周期中流转,并作为信息查询和调取的媒介,实现信息的自动映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自动编码时按照专业、系统类型批量修改专业类型和系统类型;
在为构件添加编码时,根据需要添加编码构件的位置,选择单个、两个以上、当前视图可见构件或当前模型可见构件进行添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中按照楼层标高生成F1编码平面图,或者手动添加所有标高楼层平面图;
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中,对照编码规则,按照出图习惯要求,任意选择一个或两个以上编码字段,自动在平面图中进行标识,或者为所有构件手动添加编码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基于编码模型生成编码清单;
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中,自动生成编码清单或利用自动编码检查及配置工具明细表功能,对应编码清单字段,手动导出;
步骤7中,编码应用的成果包含编码模型、编码平面图和编码清单;
在设计阶段,由模型设计者完成编码参数添加、编码平面图标注和编码清单输出,在施工前进行编码应用交底;具体实施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照编码平面图,在编码清单补充关键信息数据;
在运维阶段,构件保留构件ID、族名称和族类型参数信息,调用编码清单中的构件ID数据,将构件编码和物联网地址写入运维平台,实现静态模型于动态数据的自动关联映射。
CN202310405331.2A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 Pending CN1164677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05331.2A CN116467780A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05331.2A CN116467780A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7780A true CN116467780A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76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05331.2A Pending CN116467780A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6778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71012A (zh) * 2023-08-04 2023-12-05 南京华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信息编码的装配式机电系统智能调试方法
CN118551458A (zh) * 2024-07-26 2024-08-27 江西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民航运输机场bim模型的构件编码方法
CN118551458B (zh) * 2024-07-26 2024-10-29 江西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民航运输机场bim模型的构件编码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71012A (zh) * 2023-08-04 2023-12-05 南京华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信息编码的装配式机电系统智能调试方法
CN117171012B (zh) * 2023-08-04 2024-03-15 南京华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信息编码的装配式机电系统智能调试方法
CN118551458A (zh) * 2024-07-26 2024-08-27 江西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民航运输机场bim模型的构件编码方法
CN118551458B (zh) * 2024-07-26 2024-10-29 江西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民航运输机场bim模型的构件编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0461B (zh) 一种基于机器翻译模型的代码注释生成方法
US9727033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LC and HMI tag database and system
CN109472446B (zh) 基于bim模型的工程概预算编制方法
WO2021184995A1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标准管理系统
US20160267123A1 (en) Method for propaga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a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and a specification document
CN116467780A (zh) 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编码设计和应用方法
CN113505413B (zh) 一种bim模型多场景自动编码方法
CN101147144A (zh) 分类字典更新装置、其计算机程序产品和分类字典更新方法
CN111046476A (zh) 一种建筑基坑构件信息模型编码和数据交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59086A (zh) 基于ifc模式及其映射模型的结构化自动存储方法
CN106021344A (zh) 一种多适应性cime电网模型共享方法
CN114757661B (zh) Bim模型的自动提炼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2508971A (zh) 概念设计阶段产品功能模型建立方法
Zhao et al. A Graph‐Based Method for IFC Data Merging
CN116956838A (zh) 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CN114461600A (zh) 基于bim与构件身份标签的工程项目数据多维复用方法
CN110806977A (zh) 基于产品需求的测试用例集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520309A (zh) 一种跨数据库类型的数据迁移方法、装置
CN109726204B (zh) 一种基于自定义数据表的数据资料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5577526B (zh) 一种面向行人交通建模的定制建筑信息模型构建方法
CN101576981A (zh) 场景式服务系统
US712438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ule file generation
CN116186823A (zh) 一种用于bim模型的编码库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6450782A (zh) 一种知识驱动的航天产品装配工艺信息检索方法
CN116484562A (zh) 一种基于bim平台的构件参数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