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58014A - 具有改进的电连接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改进的电连接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58014A
CN116458014A CN202180074813.3A CN202180074813A CN116458014A CN 116458014 A CN116458014 A CN 116458014A CN 202180074813 A CN202180074813 A CN 202180074813A CN 116458014 A CN116458014 A CN 116458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tact
connector part
connector
face
aeros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48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思杰
曾德雁
杨咏道
D·鲁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Original Assignee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filed Critical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ublication of CN116458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80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9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atteries thereof
    • A24F40/95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atteries thereof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6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 H01R13/2478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spheric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05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held in engagement by a 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3/00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pparatus and having one part acting as a holder providing support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via a counterpart which i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apparatus, e.g. lamp holders;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R33/72Three-pol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3/00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pparatus and having one part acting as a holder providing support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via a counterpart which i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apparatus, e.g. lamp holders;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R33/74Devices having four or more poles, e.g. holders for compact fluorescent lam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6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 H01R13/2471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pin shap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6Pin or blade contacts for sliding co-operation on one side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100)、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101)、用于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100)的充电单元(103)和用于气溶胶生成系统(100)的电连接器。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100)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101)、配置成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101)的充电单元(103)、以及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气溶胶生成装置(101)具有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中的一个,并且充电单元(103)具有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中的另一个。第一连接器部件(1)包括:第一电触点(3);基本上限定第一电触点(3)的第二电触点(4);以及基本上限定第二电触点(4)的第三电触点(5)。第二连接器部件(21)包括:面(26)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面(6)中的突出部(27);布置在突出部(27)上的第一电触点(23);与第一电触点(23)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面(26)处的第二电触点(24);以及与第二电触点(23)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面(26)处的第三电触点(25)。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布置成使得当气溶胶生成装置(101)由充电单元(103)接收时,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电接合。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电触点布置成使得当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时: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第一电触点(3)电接合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第一电触点(23);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第二电触点(4)电接合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第二电触点(24)和第三电触点(25)中的一个;并且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第三电触点(5)电接合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第二电触点(24)和第三电触点(25)中的另一个,而不论第二连接器部件(2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角位置如何。

Description

具有改进的电连接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特别地,本公开涉及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和充电单元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本公开还涉及用于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总体上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和加热器,所述加热器操作以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来形成供使用者吸入的气溶胶。通常,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用于向加热器供电的电源。加热器可为电阻式电加热器、感应加热器等。
在一些系统中,气溶胶生成装置配置成接收包括烟草的聚集的卷曲片材等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在这些系统中,该装置通常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布置成当将所述制品接收在该装置中时对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加热。制品还可以包括过滤嘴,该过滤嘴与棒状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包裹在一起,类似于常规香烟。在其他系统中,所述装置构造成接收包括加热器和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筒。这种筒通常被称为烟弹雾化器(cartomiser)。烟弹雾化器中所用的常见类型的加热器包括加热器线的线圈,所述线圈围绕浸泡于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中的细长芯缠绕。
一些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包含为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再充电的充电单元。充电单元可以包括壳体、容纳于壳体中的可再充电电源和用于接收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通常,充电单元为便携式,且可与装置一同由使用者携带以便延长装置的操作时间。
发明内容
期望的是改善使用者能够电连接气溶胶生成装置和充电单元的速度和简易性。还期望提供一种用于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以任何角位置实现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单元之间的电连接的电连接器。还期望提供一种用于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单元未完全对准的情况下实现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单元之间的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配置成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充电单元以及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具有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一个,并且充电单元具有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另一个。第一连接器部件可包括:第一电触点;基本上限定第一电触点的第二电触点;以及基本上限定第二电触点的第三电触点。第二连接器部件可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面中的突出部;布置在突出部上的第一电触点;与第一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二电触点;以及与第二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三电触点。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可布置成使得当气溶胶生成装置由充电单元接收时,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电触点可布置成使得当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时: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一电触点电接合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二电触点电接合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二电触点和所述第三电触点中的一个;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三电触点电接合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二电触点和所述第三电触点中的另一个,而不论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角位置如何。
本公开的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实现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单元之间的电连接,而不论装置相对于充电单元的角位置如何。有利的是,这可改善使用者能够电连接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单元的速度和简易性。例如,当装置和充电单元被忽视,例如在黑暗中或当使用者的注意力在其他地方时,这可以使使用者能电连接所述装置与充电单元。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由端面以及在所述面与所述突出部的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特别优选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突出部的至少一个侧壁处。
没有电触点布置在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的端面处。换句话说,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的端面不包括电触点。更具体地,没有电触点布置在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的端面的中心处。布置在突出部上的仅一个电触点或多个电触点布置在突出部的至少一个侧壁处。有利地,这可提供稳固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能够连接和断开很多次,而不损坏任一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
由于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未对准,因此在连接器部件的连接和断开期间,可能发生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的端面与第一连接器部件之间的非期望的接触。例如,在充电单元具有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腔并且腔具有纵向轴线的情况下,如果气溶胶生成装置与腔的纵向轴线未对准,则接收在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连接器部件可能与充电单元的连接器部件未对准。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此类未对准可导致第一连接器部件非期望地与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端面的第一触点碰撞。此类非期望的接触可导致突出部的端面的损坏。通过将电触点不定位在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的端面处,就使第二连接器部件在正常使用期间更能抗损坏。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期望提供具有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的充电单元,所述腔具有的直径或宽度大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直径或宽度。有利地,提供具有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的充电单元,并且所述腔具有的直径或宽度大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直径或宽度,可便于气溶胶生成装置插入充电单元的腔中。然而,提供具有直径或宽度相比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直径或宽度更大的腔的充电单元也可能增大在气溶胶生成装置插入腔中时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未对准的风险。有利地,向气溶胶生成系统提供根据本公开的电连接器可使得充电单元能够包括具有大直径的腔以便于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插入腔中,而不显著增大在连接和断开期间损坏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风险。
在一些优选情况下,可能期望提供具有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的充电单元,所述腔配置成侧向地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换句话说,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可在一侧处具有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开口。在这些情况下,充电单元的腔可由在纵向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闭合端形成,并且在两个封闭端之间延伸的侧壁可限定腔的基部。在这些情况下,侧壁和封闭端限定槽,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坐置在所述槽中。腔的一侧可为开放的,使得可通过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横向地或侧向地移动到腔中来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插入腔中。这可便于气溶胶生成装置插入腔中,并且便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从腔移除。有利地,向气溶胶生成系统(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具有带配置成侧向地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的充电单元)提供根据本公开的电连接器可最小化由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侧向移动到腔中而在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连接和断开期间损坏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风险。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面中的凹部。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可接收在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中。优选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凹部内。优选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第二电触点与凹部沿径向间隔开第一距离。优选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第三电触点与凹部沿径向间隔开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
特别优选地,凹部由封闭端面、在所述面处的敞开端以及在敞开端与封闭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优选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凹部的至少一个侧壁处。
优选地,没有电触点布置在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的封闭端面处。换句话说,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的端面不包括电触点。更具体地,没有电触点布置在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的中心处。布置在凹部内的仅一个电触点或多个电触点布置在凹部的至少一个侧壁处。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气溶胶生成装置”是指与气溶胶形成基质相互作用以生成气溶胶的装置,所述气溶胶可通过使用者的嘴直接吸入使用者的肺中。在某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对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加热以促进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与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或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筒相互作用。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包括加热器(如电阻式电加热器、感应加热器等),以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来形成气溶胶。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气溶胶生成制品”是指包括能够释放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制品。在某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包括能够在加热时释放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气溶胶形成基质。
如本文所使用,‘电接合’用于描述使电流能够在第一连接器部件与第二连接器部件之间流动的第一连接器部件与第二连接器部件之间的电连接。
如本文所使用,“角位置”用于描述一个组件相对于另一个组件绕轴线的相对旋转位置或定向。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上游’、‘下游’、‘近端’和‘远端’用于描述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制品和充电单元的组件或组件的部分的相对位置。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纵向”用于描述下游、近端或嘴端与相对的上游或远端之间的方向,术语“横向”用于描述垂直于纵向的方向。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长度’用于描述组件、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制品和充电单元的远端或上游端与近端或下游端之间的最大纵向尺寸。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直径’用于描述组件、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制品和充电单元的最大横向尺寸。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横剖面’用于描述组件、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制品和充电单元在分别垂直于所述组件、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制品和充电单元的主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
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配置成将电力从充电单元传输、输送或供应到气溶胶生成装置。例如,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电触点可以配置成将电力从充电单元传输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特别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配置成将电力从充电单元的电源传输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优选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第二电触点可配置成将电力从充电单元传输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配置为接地连接。例如,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第三电触点可以配置为接地连接。
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配置成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将数据从充电单元传输到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将数据从气溶胶生成装置传输到充电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配置成将数据从充电单元传输到气溶胶生成装置。这可以有利地使软件更新能够从充电单元传输到气溶胶生成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配置成将数据从气溶胶生成装置传输到充电单元。这可实现将使用数据从气溶胶生成装置传输到充电单元。使用数据可包括例如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的充电状态、装置的使用次数、加热器的使用次数和气溶胶形成基质识别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第三电触点可配置成将数据从充电单元传输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第二电触点可配置成将数据从充电单元传输到气溶胶生成装置。优选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电触点配置成将数据从充电单元传输到气溶胶生成装置。
本公开的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可配置成将电力从充电单元传输到气溶胶生成装置,并且配置成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将数据从充电单元传输到装置,以及将数据从装置传输到充电单元。有利的是,这可使装置能够仅包括单个电连接器部件。相比于具有多个电连接器部件的装置,这可减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大小和重量。
通常,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包括可再充电电源。可再充电电源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类型的可再充电电源,例如电池或电容器。可再充电电源可以包括锂离子电池。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可以具有足以让气溶胶生成装置递送一次或多次使用者体验的容量。使用者体验一般包括一系列抽吸,其中使用者抽吸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使气溶胶形成基质雾化而生成气溶胶,且使用者吸入由装置生成的气溶胶。构成典型使用者体验的抽吸数目可以是任何合适数目。通常,抽吸数目可以介于两次与二十次抽吸之间,可以介于四次与十二次抽吸之间且可以为约六次或七次抽吸。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可以具有足以让气溶胶生成装置递送任何合适数目的使用者体验的容量。可再充电电源可以具有足以让气溶胶生成装置递送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五次或六次使用者体验的容量。
类似地,充电单元可以包括电源。充电单元的电源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类型的电源,例如电池和电容器。充电单元的电源可以包括锂离子电池。本公开的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可实现电力在充电单元的电源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之间传输,以用于对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充电。有利的是,这可延长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用寿命。充电单元的电源可以具有足以为气溶胶生成装置提供足够充电量以递送多次使用者体验的容量。充电单元的电源可以具有足以为气溶胶生成装置提供足够充电量以递送任何合适数目的使用者体验的容量,所述合适数目的使用者体验例如介于一次与二十次使用者体验之间、介于五次与十五次使用者体验之间以及约10次使用者体验。有利的是,这可使携带气溶胶生成装置和充电单元两者的使用者能够在例如一整天或一整周的延长时间段里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而无需将气溶胶生成装置连接到电力网供电等外部电源来对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进行充电。
通常,充电单元的电源是可再充电型。充电单元的电源可以具有比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大的容量。充电单元的电源可以在物理上大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可配置成在充电单元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可配置成在充电单元的电源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之间传输电力,并且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可配置为接地连接。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为手持装置。换句话说,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具有适合于握在使用者手中的任何大小和形状。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具有与常规香烟或雪茄类似的大小和形状。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是便携式的。通常,充电单元也可以是便携式。充电单元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大小和形状。充电单元可以具有类似于常规香烟盒的大小和形状。提供便携式充电单元可使使用者能够连同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起携带充电单元。有利的是,这可在不牺牲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操作使用期限的情况下使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能够制造得更小且更轻,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在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耗尽时由使用者携带的便携式充电单元充电。
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可由任何合适的导电材料制成。例如,电触点可以由铜或金等金属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触点由相同材料制成,且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触点由不同材料制成。
通常,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电触点彼此电分离或隔离。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彼此电分离或隔离。类似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彼此电分离或隔离。可以通过布置于邻近电触点之间的电绝缘材料提供每个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的电分离或隔离。可以通过隔开邻近电触点来提供所述电分离或隔离。
如本文所使用,‘导电’是指材料具有1x10-4Ωm或更低的电阻率。如本文所使用,‘电绝缘’是指材料具有1x104Ωm或更大的电阻率。
第一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电触点。电触点可为弹性触点。例如,电触点可为片簧触点。电触点可以是针式触点(pin contact)。针式触点可以从表面朝外延伸或伸出,通常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表面的平面。针式触点可为弹性针式触点或‘弹簧针(pogo pin)’触点。换句话说,针式触点可为弹性或弹簧负载触点。电触点可以是板式触点(plate contact)。板式触点可以基本上在某一平面上或所述平面中或某一表面上或沿着所述表面延伸。电触点可提供于印刷电路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电触点可以是相同类型的电触点。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触点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电触点。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可以包括一种类型的电触点,并且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电触点。
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可以是相同类型的电触点。通常,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是板式电触点。换句话说,通常,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基本上在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某一平面上或所述平面中或某一表面上或沿着所述表面延伸。通常,第一连接器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表面,并且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中的每一个基本上在第一连接器部件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或沿着所述表面延伸。
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可以布置成任何合适的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基本上为环形。换句话说,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中的每一个可形成环。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可形成同心环。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
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为基本上圆形的,并且围绕凹部的至少一个侧壁布置;
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并且形成限定凹部和第一电触点的环;并且
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并且形成限定凹部以及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的环。
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可以是相同类型的电触点。通常,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是针式电触点。换句话说,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通常从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某一平面或表面朝外延伸,通常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平面或表面。通常,第二连接器部件包括平行表面,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平行表面上。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中的每一个电触点从所述电触点布置在其上的表面垂直延伸。
第二电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可为弹性电触点。特别地,第二电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可以是弹簧针电触点。当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且面临使用者移动所导致的振动和小的移动时,弹簧针电触点可以有利地帮助维持第一连接器部件与第二连接器部件之间的可靠电连接。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的第一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可基本上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可在相同的、基本上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一电触点可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的方向的不同方向上延伸。
优选地,第一连接器部件包括基本上平面的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该基本上平面的面中的凹部。凹部可以向内延伸,基本上垂直于平面的面。凹部可以具有封闭端、在面处的敞开端以及在敞开端与封闭端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可布置在凹部内。优选地,第一电触点布置在凹部的至少一个侧壁处。第一电触点可基本上限定凹部的封闭端。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并且基本上限定凹部和第一电触点。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并且基本上限定凹部以及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
优选地,第二连接器部件包括基本上平面的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该平面的面中的突出部。突出部可以基本上垂直于面的平面从面朝外延伸。突出部可配置成接收在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中。突出部可具有端面和在面与突出部的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可布置在突出部的至少一个侧壁处。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可布置在平面的面处。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可以布置在平面的面处。
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可与突出部沿径向间隔开第一距离。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可与突出部沿径向间隔开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可比第一距离更大。
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可通过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插入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中而电接合。
突出部可为锥形的。突出部在所述面处具有的宽度或直径可大于突出部在端面处的宽度或直径。有利地,这可便于在第一连接器部件的面与第二连接器部件的面未对准的情况下将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插入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中。换句话说,这可便于在第一连接器部件对第二连接器部件倾斜的情况下将突出部插入凹部中。突出部的端面与突出部的至少一个侧壁之间的界面可为倒圆的。突出部的端面与突出部的至少一个侧壁之间的界面可为斜切的。有利地,在突出部的端面与突出部的至少一个侧壁之间提供倒圆或斜切的界面可进一步便于在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未完全对准的情况下将突出部插入凹部中。
当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时:
在突出部的至少一个侧壁处的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可在凹部的至少一个侧壁处电接合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
在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面处的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可在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面处电接合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并且
在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面处的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可在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面处电接合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
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凹部和突出部可为基本上圆柱形的。这可使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围绕凹部和突出部的轴线自由旋转。这可使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能够电接合而不论第一连接器部件相对于第二连接器部件的角位置如何。
布置在突出部的至少一个侧壁处的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可诸如通过摩擦配合或过盈配合来紧密配合在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内,以便在凹部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实现与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的可靠电接合。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和凹部可以配置成使得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在突出部接收于凹部中且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时扣合到凹部中。
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可具有任何合适额外数目的电触点,并且额外电触点可配置成执行任何期望功能。
特别地,第二连接器部件可包括第四电触点。第四电触点可布置在所述面处。
第四电触点可与突出部沿径向间隔开第一距离。换句话说,第四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可与突出部沿径向间隔开相同的距离。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可布置成当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时接触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可布置成当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时电接合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
优选地,第四电触点与突出部沿径向间隔开第二距离。换句话说,第四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可与突出部沿径向间隔开相同的距离。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可布置成当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时接触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可布置成当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时电接合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
第四电触点可与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成角度间隔开。
第四电触点可配置为插入检测触点,以检测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何时电接合。第四电触点可配置成检测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何时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电接合。在一个具体实例中,第四电触点布置成与第一连接器部件上的接地连接进行连接。因此,控制器可检测第四触点何时被拉到接地,第四触点被拉到接地表明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与彼此电接合。
在另一实例中,第四电触点可为与开关连通的弹性针式触点,所述开关在弹性针式触点被压缩时闭合。所述开关可连接到所述充电单元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配置成当所述开关闭合时确定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
凹部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和尺寸。凹部可以基本上为圆柱形。凹部可以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剖面。凹部的直径小于面的直径。凹部的直径可等于或小于面的直径的75%,或可等于或小于面的直径的约21%。
突出部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和尺寸。突出部可以基本上为圆柱形。突出部可以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剖面。突出部的直径小于面的直径。突出部的直径可等于或小于面的直径的75%,或可等于或小于面的直径的约21%。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面与突出部的至少一个侧壁之间的相交区可为倾斜、斜切或倒角的,以便于将突出部定位在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中。
第二连接器部件可以包括主体,电触点安装于所述主体上。突出部可以与主体一体地形成,或可以是固定到主体部分的单独部分。
气溶胶生成装置具有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一个,并且充电单元具有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另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部件可以设置在装置上,并且第二连接器部件可以设置在充电单元上。在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为针式触点的情况下,可以有利地将第二连接器设置在充电单元上,因为充电单元可以提供改进的保护以防止针式触点受损。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具有近端和与所述近端相对的远端。近端可以是使用者在其处抽吸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吸入由所述装置生成的气溶胶的端。因此,近端还可被称作口端。可以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处提供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一个。可以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面处提供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一个。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大小和形状。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具有任何合适形状的横截面。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具有基本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的横截面。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具有基本圆形的横截面。
气溶胶生成装置沿其长度可具有基本恒定的横截面。气溶胶生成装置沿其长度可具有基本圆形的横截面。该装置可具有围绕其纵向轴线的旋转对称性。该装置可具有围绕其纵向轴线的大于一阶的旋转对称性。该装置可围绕其纵向轴线基本轴对称。在特定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是基本上圆柱形的。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具有任何合适的直径和任何合适的长度。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为细长的。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具有与常规香烟或雪茄基本相似的形状、直径和长度。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具有介于约30mm与约121mm之间或介于约21mm与120mm之间或介于约90mm与100mm之间的长度。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具有介于约5mm与约30mm之间或介于约10mm与约20mm之间或约25mm的外径。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构造成接收筒、加热器和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一个或多个。气溶胶生成装置可配置成在近端处接收筒、加热器和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一个或多个。该装置可包括用于接收筒、加热器和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包括加热器。在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加热器的情况下,该装置可配置成接收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制品或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筒。在其他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可配置成接收加热器或加热器与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制品或筒的组合。在装置包括用于接纳筒匣和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空腔的情况下,雾化器可以布置在空腔中。
装置可在装置远端处包括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一个。装置可在装置远端面处包括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一个。换句话说,装置的与口端相对的远端处的面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一个。装置的远端面可以基本上为圆形。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包括壳体。在特定实施例中,壳体可以是基本上圆柱形的。壳体可包括任何合适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合适材料的实例包括金属、合金、塑料或含有一种或多种那些材料的复合材料,或适用于食物或药物应用的热塑性材料,例如聚丙烯、聚醚醚酮(PEEK)和聚乙烯。在特定实施例中,该材料是轻质且非脆性的。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可以容纳于壳体内。壳体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和筒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腔。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包括加热器。加热器可为电阻式电加热器,或感应加热器等。在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或筒的腔的情况下,加热器可布置在腔中。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包括电路。电路可以配置成在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时控制电力从充电单元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传输。电路可以配置成控制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从充电单元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数据传输,以及从气溶胶生成装置到充电单元的数据传输。电路可包括微处理器。电路可包括诸如微型控制器的控制器。
充电单元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大小和形状。
充电单元可以具有任何合适形状的横剖面。例如,充电单元可以具有基本上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的横剖面。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具有大致矩形的横截面。
充电单元沿着其长度可以具有基本恒定的横剖面。充电单元沿着其长度可以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剖面。在特定实施例中,充电单元可以是基本上矩形的长方体。
充电单元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直径和任何合适的长度。充电单元可为手持式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单元可具有大致类似于常规香烟盒的形状、直径和长度。充电单元可具有介于约21mm与约200mm之间的长度。充电单元可具有介于约10mm与约121mm之间或介于约21mm与约100mm之间的外径。
充电单元可以具有配置成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腔可以配置成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腔可以配置成接收整个气溶胶生成装置。充电单元的腔可以具有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任何合适的大小和形状。
充电单元的腔可以具有任何合适形状的横剖面。例如,腔可以具有基本上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的横剖面。在特定实施例中,充电单元的腔可以具有与待接收于所述腔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横剖面基本上相同形状的横剖面。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腔可以具有基本上环形横截面。
充电单元的腔沿着其长度可以具有基本恒定的横剖面。腔沿着其长度可以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剖面。腔可以是基本上圆柱形的。腔围绕其纵向轴线可以基本上是轴对称的。
充电单元的腔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直径和任何合适的长度。
在特定实施例中,充电单元的腔的直径可大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直径。提供直径大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直径的腔可便于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插入腔中。
充电单元的腔可以是细长的。腔的长度可以小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长度,使得当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接收于充电单元的腔中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近端或下游端从腔中伸出。充电单元的腔的长度可以基本上等于或略微大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长度,使得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基本上整个长度接收于充电单元的腔中。有利的是,这可使装置能够完全围封在腔内,且可使充电单元能够保护所述装置免受外部环境影响。
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一个可以布置在充电单元的腔中。这种布置可以基本上防护或保护连接器部件免受外部环境影响。腔可以具有敞开端。敞开端可以使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插入腔中以及从腔中移除。腔还可以具有与敞开端相对的封闭端。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一个可以布置在充电单元的腔的封闭端处。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一个可以布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的端面处,且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另一个可以布置在充电单元的腔的封闭端处的端面处。在这些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插入充电单元的腔的敞开端中且使布置在装置的远端面处的连接器部件与布置在充电单元的腔的封闭端面处的连接器部件接触,可电接合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充电单元的腔可配置成侧向地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换句话说,充电单元的腔可在一侧处具有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开口。在这些实施例中,腔可由在纵向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封闭端和在两个封闭端之间延伸的侧壁限定。侧壁可限定腔的基部。侧壁和两个封闭端可限定槽,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坐置在所述槽中。腔的一侧可为开放的。腔的一侧可为开放的,使得可通过在基本上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横向地或侧向地移动到腔中来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插入腔中。这可便于气溶胶生成装置插入腔中,并且便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从腔移除。有利地,向气溶胶生成系统(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具有带配置成侧向地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的充电单元)提供根据本公开的电连接器可最小化由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侧向移动到腔中而在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连接和断开期间损坏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风险。
在气溶胶生成装置和充电单元的腔为基本上圆柱形的情况下,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围绕其纵向轴线在腔中自由旋转。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使装置能够在相对于充电单元的腔的任何角位置插入腔中,且使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在不断开第一连接器部件与第二连接器部件之间的电连接的情况下在腔中旋转。
充电单元可以包括壳体。在特定实施例中,壳体可以是基本上矩形的长方体。壳体可包括任何合适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合适材料的实例包括金属、合金、塑料或含有一种或多种那些材料的复合材料,或适用于食物或药物应用的热塑性材料,例如聚丙烯、聚醚醚酮(PEEK)和聚乙烯。在特定实施例中,该材料是轻质且非脆性的。
在充电单元包括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的情况下,壳体可以限定所述腔。充电单元可以包括关闭腔的敞开端的装置,例如铰接连接到壳体的盖。
在充电单元包括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电源可以容纳于壳体中。充电单元可以包括用于将充电单元连接到电力网供电等外部电源以对充电单元的电源进行再充电的构件。
充电单元可以包括电路。电路可以配置成在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时控制电力从充电单元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传输。电路可以配置成控制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从充电单元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数据传输,以及从气溶胶生成装置到充电单元的数据传输。电路可包括微处理器。电路可包括诸如微型控制器的控制器。
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可进一步包括保持装置,以用于当气溶胶生成装置由充电单元接收时可释放地保持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接合。
保持装置可为用于可释放地保持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接合的任何合适的装置。例如,保持装置可包括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由充电单元接收时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单元之间的摩擦配合。例如,保持装置可包括配置成可移除地覆盖充电单元的腔的敞开端或一侧的闭合件,如盖。例如,保持装置可包括布置在充电单元上的弹性装置,以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由充电单元接收时推动第一连接器部件抵靠第二连接器部件。弹性保持装置可包括弹簧,如片簧(leaf spring)。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保持装置可包括磁性保持装置。磁性保持装置可包括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可设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并且第二磁性元件可设置在充电单元中。
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可布置成使得当气溶胶生成装置由充电单元接收时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彼此邻近。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可布置成使得当气溶胶生成装置由充电单元接收时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彼此吸引。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可布置成使得当气溶胶生成装置由充电单元接收时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可释放地保持在电接合中。
用语‘磁性元件’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包括磁性材料的元件。本文使用的术语“磁性材料”是指能够与磁场相互作用的材料,包括顺磁性和铁磁性材料。可磁化材料可以是顺磁性材料,使得其仅在存在外部磁场的情况下保持磁化。备选地,可磁化材料可以是在存在外部磁场的情况下被磁化并且在去除外部磁场之后保持磁化的材料(例如,铁磁材料)。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磁性材料”涵盖两种类型的可磁化材料以及已经被磁化的材料。
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例如钕、铁和硼的钕合金。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钕磁铁。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铁磁性不锈钢,例如SS430不锈钢。
第一磁性元件可布置成邻近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一个。第二磁性元件可布置成邻近充电单元的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另一个。在此布置中,当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未电接合时,磁性保持装置可使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被牵引在一起成电接合状态。有利的是,这为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提供一定程度的自对准和自接合,从而促进电接合。因此,磁性保持装置可进一步改进使用者能够电连接装置和充电单元的速度和便利性。当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时,磁性保持装置增加使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解除接合所需的比力。有利的是,这基本上抑制或防止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例如因运送期间的振动和旋转而无意中发生分离。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接近”用于描述两个对象彼此接近的相对布置,诸如邻近或相邻的对象。接近连接器部件的磁性材料是指布置在连接器部件处或连接器部件上或与连接器部件分开短距离的磁性材料。在这种情况下,短距离是相对于气溶胶生成装置和充电单元的尺寸较小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可形成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电触点。例如,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可以由磁性材料形成。在磁性材料未形成电触点中的一个的实施例中,磁性材料可以与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电隔离。
第一磁性元件可布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连接器部件处或围绕所述连接器部件布置。第一磁性元件可包括基本上布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后面的磁性材料体。在装置在远端面处包括连接器部件的情况下,第一磁性元件可布置成邻近装置中的连接器部件。在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情况下,第一磁性元件可包括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特别地,第三电触点可包括磁性材料,使得第三电触点是第一磁性元件。在第一磁性元件不是电触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电触点的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可与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电隔离。
第二磁性元件可布置在充电单元的连接器部件处或围绕所述连接器部件布置。第二磁性元件可包括基本上布置在充电单元的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后面的磁性材料体。在充电单元包括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情况下,第二磁性元件可包括布置在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之间或围绕所述电触点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磁性材料体。特别地,第二磁性元件可包括布置在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的相对侧处的两个磁性材料体,使得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布置在两个磁性材料体之间。所述两个磁性材料体可以基本上为弓形,并且可以具有与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相同或类似的曲率。
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举例来说,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可大体上为圆形、椭圆形或正方形。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可以是相同形状。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可以是不同形状。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可大体上为环形。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可包括磁性材料的环形体、环或管。提供磁性材料环形体、环或管可以是有利的,因为环形体或管可以包括中心通道,电连接器可以穿过中心通道将连接器部件的一个或多个电触点连接到装置或充电单元的电源。
在充电单元包括腔并且充电单元的连接器部件布置在腔的封闭端处的情况下,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可布置成使得磁性材料的磁性南北极与腔的纵向轴线基本上对准。这可使磁性保持装置能够帮助将气溶胶生成装置牵引到腔中并且将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定位成电接合。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部件包括第一磁性元件,而第二连接器部件包括第二磁性元件。优选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是弹性触点,所述弹性触点可在伸展位置与压制位置之间被致动,并且被偏压以返回伸展位置。在这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可定位在第一连接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至少一个弹性触点处于所述伸展位置;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布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接触;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彼此磁性吸引;并且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大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从所述伸展位置移动到所述压制位置所需的力。
第二连接器部件的至少一个弹性触点使得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能够在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在伸展与压制位置之间的行进长度上的一系列位置处维持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在伸展位置与压制位置之间的行进长度可以是任何合适的距离。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在伸展位置与压制位置之间的行进长度可为至少0.1毫米、至少0.2毫米或至少0.3毫米。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在伸展位置与压制位置之间的行进长度可介于约0.1毫米与约1.5毫米之间、介于约0.2毫米与约1毫米之间或介于约0.3mm与约0.7mm之间。
第二连接器部件的至少一个弹性触点偏压返回到伸展位置。当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通过第一连接器部件从伸展位置朝向压制位置压制时,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在伸展位置的方向上对第一部分施加偏压力。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被布置成在第一与第二连接器部件之间提供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的偏压力相反的方向上起作用的磁性吸引力。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处于第一连接位置时,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大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从伸展位置移动到压制位置所需的力。有利的是,此类磁性吸引力能够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处于第一连接位置时克服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的偏置力且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牵引在一起。换句话说,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处于第一连接位置时,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趋于通过磁性吸引力朝向彼此牵引,且第二连接器部件的至少一个弹性触点被第一连接器部件从伸展位置朝向压制位置压制
有利的是,当使用者将气溶胶生成装置和充电单元移动为电接合时,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使得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接合于第一连接位置时且当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从伸展位置朝向压制位置压制时,使用者不会受到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的偏压力的阻力。换句话说,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在第一连接位置处的磁性吸引力大得足以对将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单元电连接的使用者隐藏或遮蔽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的偏置力。
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处于第一连接位置时,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量值。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处于第一连接位置时,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可为至少0.1牛顿、至少0.15牛顿或至少0.2牛顿、至少0.5牛顿、至少1牛顿或至少1.5牛顿。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处于第一连接位置时,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可为至少0.15牛顿。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处于第一连接位置时,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可介于约0.1牛顿与约10牛顿之间、介于约0.5牛顿与约5牛顿之间或介于约1.5牛顿与约4.0牛顿之间。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另外可定位在第二连接位置,其中: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电连接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彼此磁性吸引;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至少一个弹性触点处于压制位置。
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定位在第二连接位置时,处于压制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对第一连接器部件施加偏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定位在第二连接位置时,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大于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对第一连接器部件施加的偏压力。此类磁性吸引力确保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触点的偏压力无法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推离第二连接位置。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当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处于第二连接位置时,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大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重量和至少一个弹性触点对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偏压力。此类磁性吸引力确保不论系统的定向如何,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均可保持在第二连接位置。
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并未电接合时,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可使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牵引在一起成电接合状态。有利的是,这为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提供一定程度的自对准和自接合,从而促进电接合。这可进一步改善使用者能够电连接装置和充电单元的速度和简易性。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电连接时,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增大使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分离所需的力。有利的是,这基本上抑制或防止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例如因运送期间的振动和旋转而无意中发生分离。
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处于第二连接位置时,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量值。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处于第二连接位置时,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可为至少0.5牛顿、至少1牛顿、至少1.5牛顿、至少2牛顿、至少3牛顿或至少4牛顿。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处于第二连接位置时,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可为至少1牛顿。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处于第二连接位置时,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可介于约0.5牛顿与约10牛顿之间、介于约1牛顿与约5牛顿之间或介于约1.5牛顿与约4牛顿之间。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处于第二连接位置时,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可介于约1.5牛顿与约4牛顿之间。
根据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电连接器部件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电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面中的凹部。电连接器部件进一步包括:布置在凹部内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并且基本上限定第一电触点的第二电触点;以及布置在所述面处并且基本上限定所述第二电触点的第三电触点。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凹部具有封闭端、在所述面处的敞开端以及在敞开端与封闭端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优选地,第一电触点布置在突出部的至少一个侧壁上。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的封闭端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腔,所述腔用于接收气溶胶形成基质;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用于加热接收在所述腔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再充电电源,所述可再充电电源用于向所述电加热器供应电力;以及电路,所述电路用于控制从所述电源到所述电加热器的电力供应,并且电连接到所述电连接器部件以用于通过所述电连接器部件传输电力和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电连接器部件可以布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端面处。如果装置包括用于在一端接收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腔,则电连接器部件可以布置在相对的端处。
根据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对气溶胶生成装置充电的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接收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以及电连接器部件,所述电连接器部件布置成当所述装置接收在所述腔中时电连接到所述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电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面中的突出部;布置在突出部上的第一电触点;与第一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二电触点;以及与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三电触点。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突出部具有端面和在所述面与所述突出部的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优选地,第一电触点布置在突出部的至少一个侧壁上。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突出部的端面上。
电连接器部件可布置在用于接收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的封闭端处。
根据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包含:第一电触点;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第二电触点;以及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第三电触点。第二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面中的突出部;布置在突出部上的第一电触点;与第一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二电触点;以及与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三电触点。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突出部具有端面和在所述面与所述突出部的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优选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突出部的至少一个侧壁上。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突出部的端面上。
当所述电连接器的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时: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一电触点电接合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二电触点电接合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二电触点和所述第三电触点中的一个;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三电触点电接合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二电触点和所述第三电触点中的另一个,而不论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旋转定向如何。
本发明在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然而,下文提供了非限制性实例的非详尽列表。这些实例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与本文所述的另一实例、实施方案或方面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
EX1.一种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
气溶胶生成装置;
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配置成接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
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具有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一个,并且所述充电单元具有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另一个,
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包括:第一电触点;基本上限定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第二电触点;以及基本上限定所述第二电触点的第三电触点;
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所述面中的突出部;布置在所述突出部上的第一电触点;与所述第一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二电触点;以及与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三电触点;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布置成使得当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由所述充电单元接收时,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电触点布置成使得当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时: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一电触点电接合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一电触点;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二电触点电接合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二电触点;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三电触点电接合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三电触点,
而不论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角位置如何。
EX2.根据实例EX1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突出部由端面和在所述面与所述突出部的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
EX3.根据实例EX2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处。
EX4.根据实例EX2或EX3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的端面处,更具体地,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的端面的中心处,和/或更具体地,布置在所述突出部上的仅一个电触点或多个电触点布置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处。
EX5.根据任一前述实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所述面中的凹部,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能够接收在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内;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所述第二电触点与所述凹部沿径向间隔开第一距离;并且
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所述第三电触点与所述凹部沿径向间隔开大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
EX6.根据实例EX5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凹部由封闭端面、在所述面处的敞开端以及在所述敞开端与所述封闭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
EX7.根据实例EX6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处。
EX8.根据实例EX6或EX7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的封闭端面处,更具体地,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端面的中心处,和/或更具体地,布置在所述凹部内的仅一个电触点或多个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处。
EX9.根据任一前述实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配置成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将数据从所述充电单元传输到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将数据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传输到所述充电单元。
EX10.根据实例EX9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一电触点配置成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将数据从所述充电单元传输到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将数据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传输到所述充电单元。
EX11.根据任一前述实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配置成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将电力从所述充电单元传输到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将电力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传输到所述充电单元。
EX12.根据实例EX11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二电触点配置成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将电力从所述充电单元传输到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将电力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传输到所述充电单元。
EX13.根据任一前述实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配置为接地连接。
EX14.根据实例EX13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三电触点配置为接地连接。
EX15.根据任一前述实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可再充电电源。
EX16.根据任一前述实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可再充电电源。
EX17.根据任一前述实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
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可再充电电源;
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可再充电电源;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配置成将电力从所述充电单元的可再充电电源传输到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其他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配置成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将数据从所述充电单元传输到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将数据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传输到所述充电单元。
EX18.根据实例EX17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配置成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将数据从所述充电单元传输到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将数据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传输到所述充电单元,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配置成将电力从所述充电单元的可再充电电源传输到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
EX19.根据任一前述实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包括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四电触点。
EX20.根据实例EX19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四电触点配置为插入检测触点,以检测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何时电接合。
EX21.根据实例EX20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中的一个电触点配置为接地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布置成与配置为接地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电接合。
EX22.根据实例EX21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或充电单元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成检测所述第四触点何时与接地连接电接合,所述电接合表明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
EX23.根据实例EX19至EX22中任一项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与所述突出部沿径向间隔开所述第一距离,并且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成角度间隔开,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布置成电接合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并且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配置为接地连接。
EX24.根据实例EX19至EX22中任一项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与所述突出部沿径向间隔开所述第二距离,并且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成角度间隔开,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布置成电接合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并且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配置为接地连接。
EX25.根据实例EX19至EX24中任一项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是针式触点。
EX26.根据任一前述实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电触点是针式触点。
EX27.根据任一前述实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是片簧触点,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是针式触点。
EX28.根据任一前述实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近端和远端,并且所述充电单元包括配置成至少接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的腔,所述腔具有敞开端和封闭端。
EX29.根据实例EX28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一个布置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所述远端的端面处;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另一个布置在所述充电单元的所述腔的所述封闭端处的端面处。
EX30.根据实例EX28或EX29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布置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处的端面处;并且
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布置在所述充电单元的腔的封闭端处的端面处。
EX31.根据实例EX28至EX30中任一项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充电单元的腔配置成侧向地接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
EX32.根据实例EX28至EX31中任一项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充电单元的腔由在纵向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封闭端和在所述两个封闭端之间延伸的侧壁限定,所述侧壁在所述腔的一侧处限定开口。
EX33.根据实例EX32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腔的一侧处的开口配置成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方向上接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
EX34.根据任一前述实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基本上在第一平面中延伸,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基本上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中延伸。
EX35.根据任一前述实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进一步包括保持装置,以用于当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由所述充电单元接收时可释放地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接合。
EX36.根据实例EX35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
所述保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第一磁性元件和设置在所述充电单元上的第二磁性元件;以及
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布置成使得当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由所述充电单元接收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彼此邻近,使得所述保持装置可释放地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接合。
EX37.根据实例EX36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布置成邻近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一个,并且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布置成邻近所述充电单元的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另一个。
EX38.一种用于如实例EX1至EX37中任一项限定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
EX39.一种包括电连接器部件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电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所述面中的凹部;布置在所述凹部内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并且基本上限定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第二电触点;以及布置在所述面处并且基本上限定所述第二电触点的第三电触点。
EX40.根据实例EX39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凹部由封闭端面、在所述面处的敞开端以及在所述敞开端与所述封闭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
EX41.根据实例EX40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处。
EX42.根据实例EX40或EX41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的封闭端面处。
EX43.根据实例EX39至EX42中任一项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可再充电电源。
EX44.根据实例EX39至EX43中任一项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部件布置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端面处。
EX45.根据实例EX39至EX44中任一项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基本上在第一平面中延伸,并且所述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基本上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中延伸。
EX46.根据实例EX39至EX45中任一项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进一步包括邻近所述连接器部件的磁性元件。
EX47.一种用于根据实例EX1至EX37中任一项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充电单元。
EX48.一种用于对气溶胶生成装置充电的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接收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以及电连接器部件,所述电连接器部件布置成当所述装置接收在所述腔中时电连接到所述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电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所述面中的突出部;布置在所述突出部上的第一电触点;与所述第一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二电触点;以及与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三电触点。
EX49.根据实例EX48的充电单元,其中所述突出部由端面和在所述面与所述突出部的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
EX50.根据实例EX49的充电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处。
EX51.根据实例EX49或EX50的充电单元,其中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的端面处。
EX52.根据实例EX49至EX51中任一项的充电单元,其中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可再充电电源。
EX53.根据实例EX49至EX52中任一项的充电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器部件包括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四电触点。
EX54.根据实例EX53的充电单元,其中所述第四电触点配置为插入检测触点,以检测所述连接器部件何时与另一连接器部件电接合。
EX55.根据实例EX54的充电单元,其中所述充电单元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成检测所述第四触点何时与接地连接电接合,所述电接合表明所述充电单元的连接器部件与另一连接器部件电接合。
EX56.根据实例EX53至EX55中任一项的充电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与所述突出部沿径向间隔开所述第一距离,并且与所述第二电触点成角度间隔开。
EX57.根据实例EX53至EX55中任一项的充电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与所述突出部沿径向间隔开所述第二距离,并且与所述第三电触点成角度间隔开。
EX58.根据实例EX53至EX57中任一项的充电单元,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是针式触点。
EX59.根据实例EX53至EX58中任一项的充电单元,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电触点是针式触点。
EX60.根据实例EX48至EX59中任一项的充电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是片簧触点,并且所述第二电触点和所述第三电触点是针式触点。
EX61.根据实例EX48至EX60中任一项的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的腔配置成至少接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所述腔具有敞开端和封闭端。
EX62.根据实例EX61的充电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器部件布置在所述充电单元的腔的封闭端处的端面处。
EX63.根据实例EX48至EX62中任一项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充电单元的腔配置成侧向地接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
EX64.根据实例EX48至EX63中任一项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充电单元的腔由在纵向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封闭端和在所述两个封闭端之间延伸的侧壁限定,所述侧壁在所述腔的一侧处限定开口。
EX65.根据实例EX64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腔的一侧处的开口配置成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方向上接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
EX66.根据实例EX48至EX65中任一项的充电单元,其中所述充电单元进一步包括邻近所述连接器部件的磁性元件。
EX67.一种用于如实例EX1至EX37中任一项限定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电连接器。
EX68.一种用于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包括:第一电触点;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第二电触点;以及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第三电触点;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所述面中的突出部;布置在所述突出部上的第一电触点;与所述第一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二电触点;以及与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三电触点。
EX69.根据实例EX68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突出部由端面和在所述面与所述突出部的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
EX70.根据实例EX69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一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处。
EX71.根据实例EX69或EX70的电连接器,其中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的端面处。
EX72.根据实例EX68至EX71中任一项的电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所述面中的凹部,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能够接收在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内;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所述第二电触点与所述凹部沿径向间隔开第一距离;并且
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所述第三电触点与所述凹部沿径向间隔开大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
EX73.根据实例EX72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凹部由封闭端面、在所述面处的敞开端以及在所述敞开端与所述封闭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
EX74.根据实例EX73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处。
EX75.根据实例EX73或74的电连接器,其中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的封闭端面处。
EX76.根据实例EX68至EX75中任一项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包括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四电触点。
EX77.根据实例EX76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四电触点配置为插入检测触点,以检测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何时电接合。
EX78.根据实例EX76或EX77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与所述突出部沿径向间隔开所述第一距离,并且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成角度间隔开,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布置成电接合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
EX79.根据实例EX76或EX77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与所述突出部沿径向间隔开所述第二距离,并且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成角度间隔开,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布置成电接合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
EX80.根据实例EX76至EX79中任一项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四电触点是针式触点。
EX81.根据实例EX68至EX80中任一项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电触点是针式触点。
EX82.根据实例EX68至EX81中任一项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是片簧触点,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是针式触点。
EX83.根据实例EX68至EX82中任一项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基本上在第一平面中延伸,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基本上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中延伸。
EX84.根据实例EX68至EX83中任一项的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保持装置,以用于当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由所述充电单元接收时可释放地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接合。
EX85.根据实例EX84的电连接器,其中:
所述保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上的第一磁性元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上的第二磁性元件;并且
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布置成使得当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彼此邻近,使得所述保持装置可释放地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接合。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若干实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第一连接器部件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示意图,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可电连接到图1的第一连接器部件;
图4示出了图3的第二连接器部件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电连接器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接收在充电单元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图1和图2的第一连接器部件,并且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图3和图4的第二连接器部件;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电连接器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侧向地接收在充电单元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图7示出了图6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示意图,其中气溶胶生成装置接收在充电单元中,并且电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示意图,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可电连接到图1的第一连接器部件;
图9示出了图8的第二连接器部件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电连接器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接收在充电单元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图1和图2的第一连接器部件,并且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图8和图9的第二连接器部件;
图11示出了图8和图9的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磁性保持结构的透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磁性保持结构的磁体中的一个磁体的前视图;
图13示出了处于第一连接位置的图10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侧视图;以及
图14示出了处于第二连接位置的图10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示意图。第一连接器部件1布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未示出)的远端面处。第一连接器部件1包括三个电触点:第一电触点3,第二电触点4和第三电触点5。
第一连接器部件1包括基本上圆形的、平面的面6,其中凹部7位于面6的中心处。凹部7为基本上圆柱形的,具有在面6处的敞开端、具有封闭端面的相对的封闭端以及在敞开端与封闭端面之间延伸的管状侧壁。凹部7的封闭端面为基本上圆形的,并且位于与面6的平面基本上平行的平面上。圆形面6具有约10mm的直径,并且凹部7具有约4mm的直径,以及约4mm的深度。
第一电触点3布置在凹部7内。第一电触点3布置在凹部7的侧壁处。第一电触点3是基本上管状的,并且基本上在凹部7的管状侧壁上方延伸。第一电触点3具有约0.1mm的厚度,使得将第一电触点3定位在凹部7中不会显著减小凹部7的直径。第一电触点3具有3.8mm的宽度,并且定位于凹部7中,使得第一电触点3不延伸到凹部7的封闭端面或不延伸出凹部7的敞开端。没有电触点布置在凹部7的封闭端面处。第二电触点4和第三电触点5布置在平面的面6处。第二电触点4是环形的并且在平面6上方延伸。第二电触点4限定凹部7和第一电触点3两者。第二电触点4具有约6mm的外径和约4.6mm的内径,使得第二电触点4不与凹部7重叠或不接触第一电触点3。第三电触点5是环形的并且在平面的面6上方延伸。第三电触点限定第二电触点4、凹部7和第一电触点3。第三电45触点具有约8mm的外径和约6.6mm的内径,使得第三电触点5不接触第二电触点4。在此布置中,第一电触点3、第二电触点4和第三电触点5彼此全部电隔离。
第一电触点3、第二电触点4和第三电触点5并非全部在同一平面中延伸。第二电触点4和第三电触点5在平面的面6上方在同一平面中延伸,并且第一电触点3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二电触点4和第三电触点5的平面的表面(凹部7的侧壁)上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4和第三电触点5由SS430不锈钢形成。
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电触点3、4、5的布置的优势在于,电触点围绕穿过第一电触点3和凹部7的中心的轴线具有圆形旋转对称。这种对称性使得第一连接器部件1能够在围绕轴线的任何旋转定向下连接到第二连接器部件,并且向第二连接器部件呈现相同触点布置。因而,第一连接器部件1可在第一连接器部件1相对于第二连接器的任何定向下连接到第二连接器部件。
图3和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示意图。第二连接器部件21可电连接到图1和2的第一连接器部件21。第二连接器部件21布置在充电单元(未示出)的腔的封闭端面处。第二连接器部件21包括三个电触点:第一电触点23、第二电触点24和第三电触点25。
第二连接器部件21包括基本上圆形的、平面的面26,所述面与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面6基本上相同大小。第二连接器部件21包括定位在圆形的、平面的面26的中心处的突出部27。突出部27在基本上垂直于面26的平面的方向上从面26向外延伸。突出部27为基本上圆柱形的,并且包括端面和在面26与突出部27的敞开端面之间延伸的管状侧壁。突出部27的端面为基本上圆形的,并且位于与面26的平面基本上平行的平面上。突出部27具有与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凹部7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具有约3mm的高度和约3.3mm的最大直径。突出部27的最大直径略小于凹部7的直径,使得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突出部27可紧密配合在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凹部7内。突出部27的直径或宽度朝向突出部27的端面减小,使得端面与突出部27的侧壁之间的界面是斜切的,使得更容易将突出部27定位在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凹部7内。
第一电触点23布置在突出部27上。第一电触点23为布置在突出部27的侧壁处的片簧。第一电触点23在基本上垂直于侧壁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平面26的方向上,从突出部27的侧壁沿径向向外延伸约0.3mm的最大距离。没有电触点布置在突出部27的端面上。第二电触点24和第三电触点25是布置在平面的面26上的弹性针式触点或‘弹簧针’触点。第二电触点24和第三电触点25在与突出部基本上相同的方向上从平面的面26向外延伸。第二电触点24和第三电触点25在相反方向上与突出部27沿径向向外间隔开,使得第二电触点24和第三电触点25基本布置在一条直线上。第二电触点24与突出部27的侧壁间隔开从触点的中心轴线测量的约1.3mm的距离。第三电触点25与突出部27的侧壁间隔开的距离比第二电触点24与突出部27的侧壁的间隔更大。第三电触点25与突出部27的侧壁间隔开从触点的中心轴线测量的约3.3mm的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片簧触点23由SS301不锈钢形成,并且弹簧针触点24、25由黄铜形成。
弹簧针触点24、25在它们未被压缩时在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平面的面26上方延伸约1mm,并且在它们被完全压缩时在平面的面26上方延伸约0.5mm。
通过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插入充电单元的腔中,可电接合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气溶胶生成装置为基本上圆柱形的,并且充电单元的腔也为基本上圆柱形的,具有的直径大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直径。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插入腔中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面6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面26基本对准。使面6和26对准也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第一电触点3、23对准,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第二电触点4、24对准,并且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第三电触点5、25对准。因此,当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与第二连接器部件21接触时,就使第一电触点3、23接触并且电接合,使第二电触点4、24接触并且电接合,并且使第三电触点5、25接触并且电接合。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可以任意角位置插入充电单元的腔中,并且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在腔中自由旋转而不影响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接合。
有利地,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提供稳固的电连接手段,所述电连接手段能够连接和断开很多次,而不损坏任一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特别地,这是因为没有电触点设置在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突出部27的端面上。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突出部27是最延伸远离连接器部件的面6、26的连接器部件的特征,并且因此,突出部27的端面是任一连接器部件1、21上最有可能在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1的电连接期间首先与相对的连接器部件接触的特征。因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突出部27的端面是任一连接器部件在正常使用期间最可能受损的特征。由于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未对准,因此在连接器部件1、21的连接期间,可能发生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突出部27的端面与第一连接器部件1之间的非期望的接触。此类非期望的接触可导致突出部27的端面的损坏。通过将电触点不定位在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突出部27的端面处,就使第二连接器部件21在正常使用期间更能抗损坏。
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可再充电电源(未示出),并且充电单元包括可再充电电源(未示出)。第一电触点3、23配置成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充电单元之间传输数据。第二电触点4、24配置成将电力从充电单元的可再充电电源传输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第三电触点5、25配置为接地连接。
应了解,第二连接器部件可设置有任何合适数量的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和第三电触点。例如,第二连接器部件可以具有三个第二电触点和两个第三电触点。还应了解,可以在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上提供额外的电触点。例如,插入检测电触点可设置在第二连接器部件上,以用于确定气溶胶生成装置何时接收在充电单元的腔中并且经由第二电连接器部件电连接到充电单元。
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包括磁性保持装置。磁性保持装置包括第一磁性材料,所述第一磁性材料呈包括铁磁金属的环或带的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第三电触点5的形式。磁性保持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磁性材料,所述第二磁性材料包括布置在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电触点23、24、25的相对侧处的铁磁材料的一对弓形体33、35。第二磁性材料与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电触点电隔离。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第三电触点5(即第一磁性材料)由诸如SS430不锈钢的铁磁性不锈钢形成,并且第二磁性材料由磁化以形成永磁体的钕、铁和硼的合金形成。
当第一连接器部件1移动到邻近第一连接器部件21时,第一磁性材料与第二磁性材料之间的磁性吸引将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牵引在一起,以压缩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弹簧针触点24、25,并且使每个连接器部件的电触点电接合。磁性保持装置有助于将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保持在电接合中。
应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材料和第二磁性材料可以由替代材料形成且可以布置在不同位置。例如,第一磁性材料可布置在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电触点后方,以在第三电触点5下方形成限定凹部7的铁磁材料的环。
还应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材料可以包括磁化材料,且第二磁性材料可以包括未磁化磁性材料。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材料和第二磁性材料均可以包括磁化磁性材料。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100中就位的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
气溶胶生成系统100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101,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具有布置在远端面处的第一连接器部件1。气溶胶生成系统100还包括充电单元103,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101的远端的腔104。腔104包括在封闭端面处的第二连接器部件21。充电单元103还包括容纳于壳体中的电池105和电路106。壳体限定圆柱形腔104。通过将气溶胶生成装置101的远端插入充电单元103的腔104中,可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电接合。气溶胶生成装置101为圆柱形,并且充电单元103的腔104也为圆柱形,具有的直径大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1的直径。将气溶胶生成装置101的远端插入腔104中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面6与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面26基本上对准。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面6和26对准还分别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凹部7和突出部27、第一电触点3、23、第二电触点4、24以及第三电触点5、25对准。因此,当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与第二连接器部件21接触时,突出部27接收在凹部7中,第一电触点3、23电接合,第二电触点4、24电接合,并且第三电触点5、25电接合。
在一个实例中,如图5中所示,充电单元103的腔104由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形成。侧壁可具有一个封闭端和一个敞开端,使得气溶胶生成装置可通过在纵向方向上移动气溶胶生成装置而插入腔104中。第一连接器部件或第二连接器部件可布置在封闭端处。在图5中,第二连接器部件21布置在封闭端处。腔104可为管状的。特别地,腔104可具有圆形横截面、正方形横截面或任何其他形状的横截面。优选地,腔具有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横截面互补的横截面。
在另一实例中,如图6和7中所示,充电单元103的腔104由在纵向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封闭端形成。这里,存在限定腔104的基部的一个侧壁。因此,侧壁和封闭端限定槽,气溶胶生成装置101可坐置在所述槽中。腔104的一侧开放,使得可通过将气溶胶生成装置101横向地或侧向地移动到腔104中来将气溶胶生成装置101放置在腔中。可存在设置在充电单元103上的诸如柔性翻板的盖(未示出),使得腔104的一个敞开侧可被覆盖,因此将气溶胶生成装置101保持在腔104中的适当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100可设置有附加或备选的保持装置(如下文参考图11和12所述的磁性保持装置),以用于将气溶胶生成装置101保持在充电单元103的腔104中。
应了解,在如图5中所示的充电单元103的腔104的第一实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1纵向安装到腔104中,而在如图6和7中所示的腔104的第二实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1至少部分横向地或侧向地安装到腔104中。由于触点受到保护而免于横向碰撞,因此本文中所述的连接器特别适合于横向安装。如图6中所示,横向或侧向安装可通过将气溶胶生成装置101以一定角度移动到充电单元103中来完成,使得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连接器部件1首先进入腔104,并且第二连接器部件1的突出部进入第一连接器部件21的凹部。然后,气溶胶生成装置101可通过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朝向充电单元旋转而推入腔104中,使得与连接器部件1相对的装置的一端进入腔104,并且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电接合。
图8和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示意图。第二连接器部件21可电连接到图1和2的第一连接器部件21。第二连接器部件21布置在充电单元(未示出)的腔的封闭端面处。第二连接器部件21包括四个电触点:第一电触点23、第二电触点24、第三电触点25和第四电触点28。
第二连接器部件21包括基本上圆形的、平面的面26,所述面与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面6基本上相同大小。第二连接器部件21包括定位在圆形的、平面的面26的中心处的突出部27。突出部27在基本上垂直于面26的平面的方向上从面26向外延伸。突出部27为基本上圆柱形的,并且包括端面和在面26与突出部27的敞开端面之间延伸的管状侧壁。突出部27的端面为基本上圆形的,并且位于与面26的平面基本上平行的平面上。突出部27具有与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凹部7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具有约3mm的高度和约3.3mm的最大直径。突出部27的最大直径略小于凹部7的直径,使得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突出部27可紧密配合在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凹部7内。突出部27的直径或宽度朝向突出部27的端面减小,使得端面与突出部27的侧壁之间的界面是倒圆的,使得更容易将突出部27定位在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凹部7内。
第一电触点23布置在突出部27上。第一电触点23为布置在突出部27的侧壁处的片簧。第一电触点23在基本上垂直于侧壁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平面26的方向上,从突出部27的侧壁沿径向向外延伸约0.3mm的最大距离。没有电触点布置在突出部27的端面上。第二电触点24、第三电触点25和第四电触点28是布置在平面的面26上的弹性针式触点或“弹簧针”触点。第二电触点24、第三电触点25和第四电触点28在与突出部基本相同的方向上从平面的面26向外延伸。第二电触点24和第三电触点25在相反方向上与突出部27沿径向向外间隔开,使得第二电触点24和第三电触点25基本布置在一条直线上。第二电触点24与突出部27的侧壁间隔开从触点的中心轴线测量的约1.3mm的距离。第三电触点25与突出部27的侧壁间隔开的距离比第二电触点24与突出部27的侧壁的间隔更大。第三电触点25与突出部27的侧壁间隔开从触点的中心轴线测量的约3.3mm的距离。第四电触点28和第三电触点25与突出部27的侧壁间隔开相同的距离,与突出部的侧壁间隔开从触点的中心轴线测量的约3.3mm的距离。第四电触点28布置在面26的与第三电触点25相对的一侧处,偏离第二电触点24,使得第四电触点28与第二电触点24和第三电触点25不在一条直线上。
在该实施例中,片簧触点23由SS301不锈钢形成,并且弹簧针触点24、25、28由黄铜形成。
弹簧针触点24、25、28在它们未被压缩时在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平面的面26上方延伸约1mm,并且在它们被完全压缩时在平面的面26上方延伸约0.5mm。
通过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插入充电单元的腔中,可电接合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气溶胶生成装置为基本上圆柱形的,并且充电单元的腔也为基本上圆柱形的,具有的直径大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直径。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插入腔中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面6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面26基本对准。使面6和26对准也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第一电触点3、23对准,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第二电触点4、24对准,并且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第三电触点5、25对准。因此,当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与第二连接器部件21接触时,就使第一电触点3、23接触并且电接合,使第二电触点4、24接触并且电接合,并且使第三电触点5、25接触并且电接合。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可以任意角位置插入充电单元的腔中,并且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在腔中自由旋转而不影响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电接合。当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与第二连接器部件21接触时,就使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第四电触点28与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5接触。
柔性电路37将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电触点23、24、25、28连接到充电单元的控制器(未示出)。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100中就位的图1和图2的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图8和图9的第二连接器部件21。
气溶胶生成系统100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101,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具有布置在远端面处的图1和图2的第一连接器部件1。气溶胶生成系统100还包括充电单元103,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装置101的远端的腔104。腔104在封闭端面处包括图8和图9的第二连接器部件21。充电单元103进一步包括容纳在壳体中的电池和电路。壳体限定圆柱形腔104。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柔性电路37将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电触点23、24、25、28连接到充电单元103的控制器。
通过将气溶胶生成装置101的远端插入充电单元103的腔104中,可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电接合。气溶胶生成装置101为圆柱形,并且充电单元103的腔104也为圆柱形,具有的直径大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1的直径。将气溶胶生成装置101的远端插入腔104中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面6与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面26基本上对准。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面6和26对准还分别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凹部7和突出部27、第一电触点3、23、第二电触点4、24以及第三电触点5、25对准。因此,当使第一连接器部件1与第二连接器部件21接触时,突出部27接收在凹部7中,第一电触点3、23电接合,第二电触点4、24电接合,并且第三电触点5、25电接合。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电触点3、23配置成用于在充电单元103与气溶胶生成装置101之间传输数据。第二电触点4、24配置成用于在充电单元103与气溶胶生成装置101之间传输电力。第三电触点5、25配置为接地连接。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第四电触点28配置为插入检测针,以检测第一连接器部件1何时电连接到第二连接器部件21。第四电触点28与圆顶开关(未示出)连通,所述圆顶开关在弹簧针触点28被压缩时闭合。圆顶开关连接到充电单元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当圆顶开关闭合时确定第一连接器部件1电连接到第二连接器部件21。
当系统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1接收在系统的充电单元103的腔104中时,磁性保持装置可释放地保持图10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第一连接器部件1与第二连接器部件21之间的电接合。磁性保持装置包括位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1的远端处的第一磁性元件和位于充电单元的腔104的封闭端处的第二磁性元件32。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处的第一磁性元件是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第三电触点5,所述第三电触点包括铁磁性材料的环。
如图11和12中详细所示,第二磁性元件32包括两个弓形永磁体33、35。两个永磁体33、35是弓形的,并且具有与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第三电触点3相同的曲率。永磁体33和35布置在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相对侧上,并且与第二连接器部件21电隔离。永磁体33、35围绕圆柱形通路38布置,并且大体上在相对侧上限定圆柱形通路38。圆柱形通路38限定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突出部27。
如图9和10中所示,永磁体33、35在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面26上方延伸。当弹簧针触点处于其压缩位置时,永磁体33、35的弓形上表面布置到刚好在第二弹簧针触点24、第三弹簧针触点25和第四弹簧针触点28的顶部下方的位置。在此布置中,当装置101布置在腔104中并且第一连接器部件1与第二连接器部件21接触时,作为磁性保持装置的第一磁性元件的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第三电触点5靠近第二磁性元件32布置,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包括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永磁体33、35。
每个永磁体33、35在上侧或下侧处具有单个磁性北极,并且在上侧和下侧中的相对一侧处具有单个磁性南极。如图12中针对永磁体33所示,当从前方查看每个磁体时,注意弓形磁体的相对端面,磁体的两个端面具有定向在相同方向上的磁性南北极。
如图12中由字母‘N’和‘S’所示,永磁体33、35的磁性南北极定向在相反方向上。磁体33的磁性北极和磁体35的磁性南极布置成在穿过磁体的中心通路38的方向上从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表面延伸出。在此布置中,当装置101布置在腔104中并且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接合时,磁体33的磁性北极和磁体35的磁性南极布置成靠近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第三电触点5。在此布置中,永磁体33、第一连接器部件1的第三电触点5和永磁体35形成磁路。
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32之间的磁性吸引沿着腔104的纵向轴线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朝向腔104的封闭端处的第二磁性元件32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牵引。如前所述,该动作便于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电连接。
图13示出了处于第一连接位置的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在第一连接位置,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电接合。换句话说,在第一连接位置,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接合,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接合,并且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接合。在第一连接位置,都是弹性针式触点的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第三电触点和第四电触点都处于它们的伸展位置。在第一连接位置,来自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32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大于压制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二弹性针式触点、第三弹性针式触点和第四弹性针式触点所需的力,以及装置与充电装置之间的摩擦力。因而,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由磁性吸引力牵引到一起。当第一连接器部件邻接弹性针式触点时,通过第一连接位置将装置移动到充电单元的腔中的使用者将不会在第一连接位置处遇到额外阻力,因为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性吸引力有效地遮蔽了由弹性针式触点施加在装置上的偏压力。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在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处于第一连接位置时分开约0.5毫米。
图14示出了处于第二连接位置的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在第二连接位置,第一连接器部件1和第二连接器部件21也电接合。在第二连接位置,第二弹性针式触点、第三弹性针式触点和第四弹性针式触点处于它们的压制位置。在第二连接位置,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32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大于由第二连接器部件21的弹性针式触点施加在第一连接器部件1上的偏压力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重力的组合,使得充电单元和装置可倒置,并且气溶胶生成装置将通过磁性吸引力保持在第二连接位置。在此实施例中,在第二连接位置,在第一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提供小间隙。应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可在第二连接位置直接接触。
应了解,关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描述的特征可以应用于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例如,关于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充电单元和电连接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实施例描述的特征也可应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实施例、充电单元的实施例和电连接器的实施例。
出于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目的,除非另外指示,否则表示量、数量、百分比等的所有数字应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由术语“约”修饰。另外,所有范围包括所公开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点,并且包括其中的任何中间范围,所述中间范围可或可不在本文中具体列举。因此,在此上下文中,数字A理解为A±{5%}A。在此上下文内,数字A可视为包括对于所述数字A修饰的属性的测量来说在一般标准误差内的数值。在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某些情况下,数字A可偏离上文列举的百分比,条件是A偏离的量不会实质上影响所声称的发明的基本特征和新颖特征。另外,所有范围包括所公开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点,并且包括其中的任何中间范围,所述中间范围可或可不在本文中具体列举。

Claims (14)

1.一种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
气溶胶生成装置;
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配置成接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
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具有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一个,并且所述充电单元具有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另一个,
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包括:第一电触点;基本上限定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第二电触点;以及基本上限定所述第二电触点的第三电触点;
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所述面中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由端面和在所述面与所述突出部的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处布置在所述突出部上的第一电触点;与所述第一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二电触点;以及与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三电触点;
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的端面处;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布置成使得当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由所述充电单元接收时,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电触点布置成使得当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电接合时: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一电触点电接合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一电触点;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二电触点电接合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二电触点;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三电触点电接合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所述第三电触点,
而不论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角位置如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所述面中的凹部,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能够接收在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内;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所述第二电触点与所述凹部沿径向间隔开第一距离;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所述第三电触点与所述凹部沿径向间隔开大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凹部由封闭端面、在所述面处的敞开端以及在所述敞开端与所述封闭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的封闭端面处。
6.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可再充电电源;并且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可再充电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配置成将电力从所述充电单元的可再充电电源传输到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中的每一个的其他电触点中的至少一个电触点配置成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将数据从所述充电单元传输到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将数据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传输到所述充电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配置成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将数据从所述充电单元传输到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将数据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传输到所述充电单元,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配置成将电力从所述充电单元的可再充电电源传输到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源。
9.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包括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四电触点,所述第四电触点与所述突出部沿径向间隔开所述第二距离,并且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成角度间隔开,其中所述第四电触点配置为插入检测触点,以检测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何时电接合。
10.一种包括电连接器部件的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电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所述面中的凹部,所述凹部由端面和在所述面与所述凹部的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在所述凹部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处布置在所述凹部内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并且基本上限定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第二电触点;以及布置在所述面处并且基本上限定所述第二电触点的第三电触点,其中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的端面处。
11.一种用于对气溶胶生成装置充电的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接收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以及电连接器部件,所述电连接器部件布置成当所述装置接收在所述腔中时电连接到所述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电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所述面中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由端面和在所述面与所述突出部的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处布置在所述突出部上的第一电触点;与所述第一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二电触点;以及与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三电触点,其中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突出部的端面处。
12.一种用于电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部件和第二连接器部件,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包括:第一电触点;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第二电触点;以及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第三电触点;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所述面中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由端面和在所述面与所述突出部的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处布置在所述突出部上的第一电触点;与所述第一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二电触点;以及与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的布置在所述面处的第三电触点,其中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的端面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包括面和基本上居中布置在所述面中的凹部,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的突出部能够接收在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内;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二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所述第二电触点与所述凹部沿径向间隔开第一距离;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面处,所述第三电触点与所述凹部沿径向间隔开大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由封闭端面、在所述面处的敞开端以及在所述敞开端与所述封闭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第一电触点布置在所述凹部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处;并且
没有电触点布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凹部的封闭端面处。
CN202180074813.3A 2020-11-13 2021-11-12 具有改进的电连接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Pending CN1164580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207598.2 2020-11-13
EP20207598 2020-11-13
PCT/EP2021/081602 WO2022101454A1 (en) 2020-11-13 2021-11-12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with improved electrical connect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8014A true CN116458014A (zh) 2023-07-18

Family

ID=73448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4813.3A Pending CN116458014A (zh) 2020-11-13 2021-11-12 具有改进的电连接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14675A1 (zh)
EP (1) EP4244947A1 (zh)
JP (1) JP2023548875A (zh)
KR (1) KR20230107283A (zh)
CN (1) CN116458014A (zh)
AU (1) AU2021379260A1 (zh)
CA (1) CA3198154A1 (zh)
IL (1) IL302662A (zh)
MX (1) MX2023005603A (zh)
WO (1) WO20221014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7970A1 (en) * 2022-07-21 2024-01-25 Nicoventures Trading Limited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67948B2 (en) * 2006-06-08 2008-12-23 Nokia Corporation Magnetic connector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70258135A1 (en) * 2016-03-11 2017-09-14 Altria Client Services Llc Personal charging case for electronic vaping device
CN112351696A (zh) * 2018-07-19 2021-02-09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磁性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01454A1 (en) 2022-05-19
IL302662A (en) 2023-07-01
MX2023005603A (es) 2023-07-26
KR20230107283A (ko) 2023-07-14
JP2023548875A (ja) 2023-11-21
AU2021379260A1 (en) 2023-06-15
CA3198154A1 (en) 2022-05-19
EP4244947A1 (en) 2023-09-20
US20240014675A1 (en) 2024-01-11
WO2022101454A8 (en) 2022-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6616B (zh) 具有电连接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US20220192277A1 (e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with charging device
WO2019037883A1 (en) AEROSOL GENERATION SYSTEM WITH CHARGE DEVICE AND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WITH END CONTACTS
JP2024038445A (ja) 磁気コネクター
EP3672431A1 (e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with charging device and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ith side coupling
CN116458014A (zh) 具有改进的电连接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KR102683095B1 (ko) 전기 작동식 에어로졸 발생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