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55029A - 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55029A
CN116455029A CN202310374158.4A CN202310374158A CN116455029A CN 116455029 A CN116455029 A CN 116455029A CN 202310374158 A CN202310374158 A CN 202310374158A CN 116455029 A CN116455029 A CN 116455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instruction
power supply
protection circuit
suppl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741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飞
王刚
房俊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741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550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55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50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其中,所述供电控制电路包括: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得到检测结果;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向所述保护电路发送第一指令;所述保护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停止为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Description

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携带电池的设备,在长时间运输或者长时间存放后,可能存在产品无法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
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向所述保护电路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断开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模块和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所述保护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停止为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上述电路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其中,
所述保护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上述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上述电路中,所述保护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基于负温度系数(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功能,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上述电路中,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System)芯片。
上述电路中,所述电路还包括:识别电路;其中,
所述识别电路,用于向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指示为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指令,向所述保护电路发送第四指令,所述第四指令用于指示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所述保护电路,还用于响应所述第四指令,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上述电路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电压转换电路;其中,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对所述供电模块的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处理,以为所述控制电路提供第一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向所述电子设备的保护电路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断开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模块和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停止为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供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包括: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开关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响应所述第二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指示为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响应所述第三指令,向所述保护电路发送第四指令,所述第四指令用于指示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响应所述第四指令,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电子设备的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得到检测结果;电子设备的控制电路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向电子设备的保护电路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断开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模块和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所述保护电路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停止为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控制电路根据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确定电子设备不工作时(即处于空闲状态时),通过向保护电路发送控制指令,能够断开电子设备的电池(即供电模块)与供电控制电路的连接,从而避免电池为供电控制电路供电,如此,能够降低电子设备不工作时供电控制电路的功耗,即电子设备的静态功耗,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种供电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二种供电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三种供电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应用实施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对于携带电池的设备,因为长时间运输或存放,可能会导致电池亏电,不仅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而且在紧急需要使用设备时,还可能存在设备无法使用的问题。
基于此,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供电控制电路,设置在电子设备上,与设备的供电模块连接。控制电路根据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确定电子设备不工作时(即处于空闲状态时),通过向保护电路发送控制指令,能够断开电子设备的电池(即供电模块)与供电控制电路的连接,从而避免电池为供电控制电路持续供电,如此,能够降低电子设备不工作时供电控制电路的功耗,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应用于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电路包括:检测电路101、控制电路102和保护电路103;其中,
所述检测电路101,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所述控制电路102,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向所述保护电路103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断开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模块和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
所述保护电路103,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停止为所述检测电路101和所述控制电路102供电。
其中,实际应用时,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充电宝等设备,能够与其他设备(比如终端设备)连接并为其他设备供电,从而为其他设备充电或驱动其他设备运行;所述供电模块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内部的供电电源,也可以称为电池;其中,可以通过所述供电模块为其他设备供电。
实际应用时,所述检测电路101可以通过检测所述供电模块是否为其他设备供电,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检测电路101可以间隔性检测所述供电模块是否为其他设备供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所述检测电路101以第一时间间隔检测所述供电模块和其他设备之间是否存在第一电流;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数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比如20秒。如果所述检测电路101能够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检测到所述供电模块和其他设备之间的第一电流,说明所述供电模块正在为其他设备供电,也就是说,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如果所述检测电路101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所述供电模块和其他设备之间的第一电流,说明所述供电模块没有为其他设备供电,即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也可以称为休眠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对所述检测电路101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定。
实际应用时,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控制电路102可以向所述保护电路103发送所述第一指令,以使所述保护电路103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控制电路102可以包括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 Unit)。如此,能够避免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供电模块持续为供电控制电路供电,减少所述电子设备的静态功耗,从而保障所述供电模块的电能,延长所述供电模块的使用时长。
实际应用时,所述保护电路103可以包括BMS芯片;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所述BMS芯片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的连接。
这里,可以在所述供电模块和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设置开关,这样,所述BMS芯片就可以通过开关,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其中,
所述保护电路103,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
其中,实际应用时,可以预先对所述BMS芯片进行设置,使得设置后的所述BMS芯片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的开启或关闭,以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可以设置在所述供电模块和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
具体地,在所述BMS芯片接收到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间连接的指令的情况下,设置所述BMS芯片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第二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关闭,从而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在所述BMS芯片接收到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间连接的指令的情况下,设置所述BMS芯片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第六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开启,从而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
这样,当收到所述第二指令后,所述第一开关能够响应所述第二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开关可以包括MOSFET,具体可以包含P型MOSFET(PMOS)或N型MOSFET(NMOS),本申请实施例对所述第一开关的类型不作限定。
实际应用时,所述BMS芯片通常具有NTC功能,所述NTC功能是指所述BMS芯片能够对所述BMS芯片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功能;当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或温度小于第二阈值时,能够确定所述BMS芯片处于异常状态,此时,所述BMS芯片会停止运行;当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能够确定所述BMS芯片处于正常状态,此时,所述BMS芯片能够正常运行。
这里,可以利用所述BMS芯片的NTC功能,使得所述BMS芯片处于异常状态,从而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电路103,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基于NTC功能,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
其中,实际应用时,可以基于NTC功能,预先对所述BMS芯片进行设置,使得设置后的所述BMS芯片能够基于NTC功能,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具体地,在所述BMS芯片接收到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间连接的指令的情况下,设置所述BMS芯片为异常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所述BMS芯片停止运行);在所述BMS芯片接收到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间连接的指令的情况下,设置所述BMS芯片为正常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所述BMS芯片正常运行)。
这样,当所述BMS芯片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时,能够调整所述BMS芯片至异常状态,从而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如此,能够使得所述供电模块和供电控制电路完全断开,避免所述供电模块持续为供电控制电路供电,从而降低了所述电子设备的静态功耗。
这里,实际应用时,为了保障所述供电模块的电能,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将所述电子设备与外部电源连接,以通过外部电源为所述电子设备充电,具体可以是为所述供电模块充电。
具体地,在所述电子设备与外部电源(可以理解为外部的供电电源)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保护电路103能够接收到第五指令,所述第五指令用于指示为所述供电模块供电;响应所述第五指令,所述保护电路103能够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以使外部电源为所述供电模块充电。
实际应用时,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控制电路102和所述保护电路103可以保持当前运行状态,以使所述供电模块能够持续为其他设备供电。
实际应用时,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激活所述电子设备,使得所述电子设备从空闲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从而能够为其他设备供电。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路还包括:识别电路104;其中,
所述识别电路104,用于向所述控制电路102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指示为所述检测电路101和所述控制电路102供电;
所述控制电路102,还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指令,向所述保护电路103发送第四指令,所述第四指令用于指示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
所述保护电路103,还用于响应所述第四指令,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检测电路101和所述控制电路102供电。
其中,实际应用时,所述识别电路104可以包含第二开关;也就是说,可以基于所述第二开关确定是否向所述控制电路102发送所述第三指令。示例性地,在所述第二开关被触发的情况下,所述识别电路104能够确定向所述控制电路102发送所述第三指令;在所述第二开关未被触发的情况下,所述识别电路104能够确定不向所述控制电路102发送所述第三指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这里,所述控制电路102接收所述第三指令后,响应所述第三指令,能够向所述保护电路103发送所述第四指令,以重新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具体地,在所述保护电路103包括BMS芯片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102可以向所述BMS芯片发送所述第四指令,以通过所述BMS芯片重新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
示例性地,所述BMS芯片收到所述第四指令后,可以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第六指令,以重新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
示例性地,所述BMS芯片收到所述第四指令后,还可以基于NTC功能,调整所述BMS芯片至正常状态,从而重新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的方式不作限定。
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103之间的连接后,所述供电模块能够开始为所述检测电路101和所述控制电路102供电,此时,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从空闲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为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其他设备供电。
实际应用时,在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控制电路102供电的过程中,由于所述供电模块的电能会随着时间逐渐降低,所述供电模块的电压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所述控制电路102的功能,所以,可以设置电压转换电路,以为所述控制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电路还可以包括:电压转换电路105;其中,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5,用于对所述供电模块的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处理,以为所述控制电路102提供第一电压。
其中,实际应用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5可以理解为直流变换器(DC-DC),能够将所述供电模块的电压转换为所述控制电路102需要的电压;其中,电压转换处理具体可以包含升压处理或降压处理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5可以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low dropoutregulator),所述控制电路102可以包括MCU;通过LDO对所述供电模块的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处理,能够为MCU提供所述第一电压(还可以称为稳定电压),所述第一电压的数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比如5V。如此,能够保障MCU的性能,从而有效实现所述控制电路102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控制电路,电子设备的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得到检测结果;电子设备的控制电路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向电子设备的保护电路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断开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模块和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所述保护电路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停止为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控制电路根据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确定电子设备不工作时(即处于空闲状态时),向保护电路发送控制指令,以断开电子设备的电池(即供电模块)与供电控制电路的连接,从而避免电池为供电控制电路供电,如此,能够降低电子设备不工作时供电控制电路的功耗,即电子设备的静态功耗,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下面结合应用实施例对本申请再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申请应用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降低功耗、延长待机时间的电路,如图4所示,设置在包含电池的电子设备(也可以称为产品)上,电子设备能够与其他设备(对应图4中的耗电电路)连接,从而通过电池为其他设备供电;同时,电子设备能够与外部电源连接,以通过外部电源为电池供电;其中,电路具体包含按键识别电路(即上述的识别电路)、稳态电路(即上述的电压转换电路)、电池保护电路(即上述的保护电路)、控制电路和检测电路;其中,
所述检测电路,设置在所述耗电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之间,用于检测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CU;
所述按键识别电路包括按键(即开关)S1、三极管Q3和二极管Q5;所述按键识别电路与MCU连接;
所述稳态电路包括LDO、二极管Q4和三极管Q6;所述稳态电路的输入端INT_POWER与MCU连接,所述稳态电路的输入端DC_IN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包括BMS芯片、MOSFET1(Q7)和MOSFET2(Q8);BMS芯片的DO引脚、CO引脚或者NTC检测脚与稳态电路的Q6连接。
实际应用时,针对电子设备,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以处于不同的状态,比如在未与其他设备连接时处于休眠状态(也可以称为空闲状态),在与其他设备连接,且为其他设备供电时处于工作状态等。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电池保护电路,需要对BMS芯片的引脚进行预先设置,以通过电池保护电路控制电路的导通或截止;具体地,当BMS芯片的NTC控制脚处于低电平(比如0V)时BMS芯片正常工作,电池保护电路和电池间建立连接,使得电路导通;当NTC控制脚处于高电平(比如5V)时BMS芯片工作异常,电池保护电路和电池间断开连接,使得电路截止;或者,当BMS芯片的DO引脚或者CO引脚处于高电平时Q8处于开启状态时,电池保护电路和电池间建立连接,使得电路导通;当BMS芯片的DO引脚或者CO引脚处于低电平时Q8处于关闭状态时,电池保护电路和电池间断开连接,使得电路截止。
应用场景一
在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存在交互(即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时)的场景下,电路的工作原理为:
电子设备为其他设备供电的过程中,稳态电路中的Q4和Q6处于导通状态;Q6与BMS芯片的DO引脚或CO引脚连接,通过DO引脚或CO引脚使得电池保护电路的Q8处于开启状态,电路能够导通,或者,电池保护电路中BMS芯片的NTC功能处于正常状态,电路能够导通。此时,整个电路的供电正常,电池能够通过电路为其他设备供电。
应用场景二
在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没有交互(即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或休眠状态)的场景下,电路的工作原理为:
在MCU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在预设时间(比如30秒)内MCU未获取到检测电路的控制信号,则说明电子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此时,MCU需要对电池保护电路进行控制,使得电池和电路断开,以降低电子设备的静态功耗。
具体地,MCU通过为稳态电路的输入端INT_POWER提供低电平,使得Q4处于关闭状态,进而使得Q6处于关闭状态。当Q6处于关闭状态,在Q6与BMS芯片的DO引脚或者CO引脚的连接的情况下,BMS芯片的DO引脚或者CO引脚的电平为低电平,从而使得Q8关闭;或者,当Q6处于关闭状态,在Q6与BMS芯片的NTC检测脚的连接的情况下,BMS芯片的NTC检测脚为高电平,使得BMS芯片工作异常。此时,电路截止,电池会停止为MCU、稳态电路、检测电路和按键识别电路供电,使得电路的静态功耗降低;其中,电池会为电池保护电路供电。
上述方案中,在电路中增加MOS开关,通过控制电路或者光耦等,可以断开电路,从而断开MCU的供电、电路中其它高功耗电路的供电或者断开锂电保护的MOS。
应用场景三
在电子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或空闲状态,且S1被按下的场景下,电路的工作原理为:
MCU的输入输出(IO)接口与按键识别电路的输出端KEY_IN连接;当产品处于休眠状态或空闲状态,且S1未被按下时,按键识别电路的Q5会处于截止状态,导致Q3也处于截止状态,此时,MCU能够检测到按键识别电路的输出端KEY_IN为低电平。
当产品处于休眠状态或空闲状态,且人为按下按键S1后,Q5处于导通状态,使得Q3也处于导通状态,此时,MCU能够检测到按键识别电路的输出端KEY_IN为高电平;也就是说,MCU的IO口能够识别到由低到高的电平变化,从而能够确定检测到按键动作。
实际应用时,MCU确定检测到按键动作后,可以为稳态电路的输入端INT_POWER提供高电平,使得稳态电路中的Q4和Q6导通。Q4和Q6导通后,电池保护电路中BMS芯片的DO引脚或者CO引脚的电平会变为高电平,使得Q7和Q8处于导通状态;或者,BMS芯片的NTC检测脚的电平变为低电平,此时BMS芯片工作正常;也就是说,实现了电池保护电路和电池间连接的建立。接着,通过LDO为MCU供电,使得MCU上电后能够控制Q6持续导通,同时,Q3也持续导通,从而使得电路的供电开关Q1持续关闭;其中,供电开关Q1关闭时,电路处于省电模式,即电路掉电;供电开关Q1开启时,电路处于耗电模式,即电路开始工作。如此,电路持续导通,MCU可以持续上电运行。
上述方案中,通过按键S1可以激活电子设备工作,同时MCU可以检测到按键动作,即能够识别到按键信号,因此,无需额外设置其他按键,使得电子设备更简洁。
实际应用时,还可能通过按键S1实现电子设备的多个功能,比如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连续2次按下S1以开启电子设备的手电筒功能。为了实现按键S1功能的复用,按键识别电路还可以包含隔离电路,使得MCU能够在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检测到按键动作;具体地,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的过程中,电池能够为按键识别电路提供高电平,使得Q5截止,相应地,Q3也处于截止状态,MCU能够检测到按键电路的输出端KEY_IN为低电平;当按键S1再次被按下时,Q5和Q3会导通,MCU能够检测到按键电路的输出端KEY_IN变为高电平;也就是说,上述情况下,隔离电路中Q3能够隔离Q5产生的信号,从而不会影响MCU检测到S1的按键动作。
应用场景四
在电子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或空闲状态,且外部电源为电子设备供电的场景下,电路的工作原理为:
当有外接电源与电子设备连接时,能够向稳态电路的输入端DC_IN提供高电平,使得Q4和Q6分别能够导通;Q6导通后,BMS芯片的DO引脚或者CO引脚的电平会变为高电平,或者,BMS芯片的NTC引脚会变为低电平,即解除BMS芯片的异常状态并切换至正常状态,以建立电池保护电路和电池之间的连接,使得外接电源能够持续为电子设备供电,具体是为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
上述方案中,无需对电子设备进行额外操作,只要为电子设备插入供电,就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正常自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隔离双供电是指所述稳态电路包含两个输入端,不管是为所述稳态电路的输入端INT_POWER提供高电平,还是为所述稳态电路的输入端INT_POWER提供高电平,或者同时为所述稳态电路的两个输入端提供高电平,Q4和Q6都能够导通,并通过BMS芯片建立电池保护电路和电池间的连接,使得电路导通。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供电控制电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步骤502: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向所述电子设备的保护电路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断开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模块和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步骤503: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停止为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供电。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包括: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开关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响应所述第二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包括: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所述保护电路的负温度系数NTC功能处于异常状态,以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指示为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响应所述第三指令,向所述保护电路发送第四指令,所述第四指令用于指示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响应所述第四指令,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
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向所述保护电路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断开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模块和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所述保护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停止为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其中,
所述保护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基于负温度系数NTC功能,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识别电路;其中,
所述识别电路,用于向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指示为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指令,向所述保护电路发送第四指令,所述第四指令用于指示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所述保护电路,还用于响应所述第四指令,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电压转换电路;其中,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对所述供电模块的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处理,以为所述控制电路提供第一电压。
8.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向所述电子设备的保护电路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断开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模块和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停止为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包括: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开关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响应所述第二指令,断开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指示为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响应所述第三指令,向所述保护电路发送第四指令,所述第四指令用于指示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
响应所述第四指令,建立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CN202310374158.4A 2023-04-06 2023-04-06 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Pending CN1164550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4158.4A CN116455029A (zh) 2023-04-06 2023-04-06 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4158.4A CN116455029A (zh) 2023-04-06 2023-04-06 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5029A true CN116455029A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9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74158.4A Pending CN116455029A (zh) 2023-04-06 2023-04-06 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5502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00760B1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of terminal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US9244509B2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and power control system thereof
EP4068605A1 (en) Terminal, power supply method therefor, and charge and discharge management circuit
WO2019037637A1 (zh) 电动汽车高压下电方法
CN211827189U (zh) 一种供电控制电路
EP4250515A1 (en) Smart connection apparatus, startup power supply, and battery clip
WO2018192485A1 (zh) 一种实现零功耗待机开关电源集成电路
CN210225056U (zh) 外部拓展装置、无人飞行器的遥控装置及套件
KR20050020406A (ko) 복합 단말기의 전원 제어 장치
US889704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complete power-saving mechanism
JP3012572B2 (ja) 低消費電力化電源スイッチ装置
CN116455029A (zh) 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CN206211575U (zh) 一种汽车和汽车供电系统休眠控制电路
CN209805473U (zh) 一种供电的控制电路及充电器
CN102694396A (zh) 电子设备
CN111463853A (zh) 电源电路和机器人设备
CN210222517U (zh) 一种电池的控制电路及电池
CN215299137U (zh) 一种主功率回路的控制装置
CN216672981U (zh) 一种按键电路、电源控制系统以及车辆
CN209982063U (zh) 电源切换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12012172U (zh) 电源电路和机器人设备
CN214959289U (zh) 一种mcu电源管理电路、mcu以及便携式设备
CN210924256U (zh) 一种电池开机电路
CN210669624U (zh) 备用电源管理装置及备用电源系统
CN203674789U (zh) 一种通信基站用燃料电池后备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