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53423A - 可折叠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53423A
CN116453423A CN202310347972.7A CN202310347972A CN116453423A CN 116453423 A CN116453423 A CN 116453423A CN 202310347972 A CN202310347972 A CN 202310347972A CN 116453423 A CN116453423 A CN 116453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display panel
flexible display
slider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79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政阳
姜雷雷
王亚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479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53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53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3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可折叠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两个壳体,位于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侧,且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两个壳体绕第一轴线转动时能够使柔性显示面板展开或折叠;滑移组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滑移组件包括设于柔性显示面板和壳体之间的两个滑移件,该两个滑移件一一对应连接于一个壳体,且滑移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对应的壳体;以及弹性件,至少其一滑移件和对应的壳体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轴线,并平行于柔性显示面板受滑移件支撑的部分。本申请能够改善柔性显示面板折叠时弯折区域的反拱现象,提高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可折叠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可折叠的显示装置,这种具备折叠功能的显示装置,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来切换屏幕尺寸,例如,在使用状态下使折叠屏展开以获得较大的显示尺寸,以提升体验感,在非使用状态下通过折叠来减小折叠屏的屏幕尺寸,以便于携带。然而,折叠屏经过反复折叠后,在发生折叠的弯折区域会出现弯折拱起问题,增大了屏体失效的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以改善折叠屏折叠时弯折区域的弯折拱起现象,提高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
两个壳体,位于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侧,且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两个壳体绕第一轴线转动时能够使柔性显示面板展开或折叠;
滑移组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滑移组件包括设于柔性显示面板和壳体之间的两个滑移件,该两个滑移件一一对应连接于一个壳体,且滑移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对应的壳体;以及
弹性件,至少其一滑移件和对应的壳体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轴线,并平行于柔性显示面板受滑移件支撑的部分。
在上述方案中,两个滑移件一一对应连接于一个壳体,且滑移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对应的壳体,在柔性显示面板发生折叠的过程中,柔性显示面板第一侧的层结构(也即与滑移件连接的部分层结构)在第一方向的移动自由度不受壳体约束,能够跟随柔性显示面板背离第一侧的各个层结构移动,柔性显示面板各层结构之间相对移动的层错量减小,从而改善了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区域中各层结构的受力情况,减少了弯折区域的弯折程度,从而改善了柔性显示面板内折或外折时的拱起现象。
另外,由于至少其一滑移件和对应的壳体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可以在可折叠显示模组配置为内折时,提供阻滞该滑移件沿第一方向朝远离第一轴线运动的弹性力。如此,在柔性显示面板内折的过程中,在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的层结构带着滑移件远离第一轴线移动时,弹性件能够防止滑移件的运动速度过快,使移动过程更为稳定;而柔性显示面板由内折到展平的过程中,滑移件随着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的层结构向第一轴线靠近地移动时,至少两个弹性件向滑移件的不同位置施加朝向第一轴线的弹性力,能够协助滑移件向靠近第一轴线的方向移动,使得滑移件更易于回到原来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折叠显示模组配置为完全展开状态时,弹性件处于未发生弹性形变的自由状态。如此,可以避免正常展开使用状态下,弹性件对显示面板第一侧的层结构施加额外的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滑移件和对应的壳体之间均连接有至少两个弹性件,至少两个弹性件中,其中一部分弹性件和另一部分弹性件用于分别向滑移件施加沿第一方向且方向相同的拉力和推力。如此至少两个弹性件能够在不同的位置对滑移件施力,与仅设置一个弹性件的情况相比,使得滑移件移动时的稳定性更好,不易发生晃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一止挡部,两个第一止挡部沿第一方向相向设置,滑移件位于两个第一止挡部之间,至少两个弹性件分别连接于滑移件的第一方向两端面和第一止挡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移件构造有容置腔,且开设有连通于容置腔的开口,壳体设有凸出部,凸出部自开口伸入容置腔,至少两个弹性件分别连接于凸出部和容置腔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与凸出部相面对的部分腔壁之间;
优选地,滑移件支撑于壳体上;或者凸出部的凸出方向端部设有扩颈部,滑移件支撑于扩颈部,支撑板对应扩颈部设有避让腔,扩颈部伸入避让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滑移件和对应的壳体之间均连接有至少两个弹性件,至少两个弹性件分别位于滑移件的沿第二方向的两端;第二方向平行于第一轴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构造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滑移件沿第一轴线方向的端部设置有两个转动轮,两个转动轮绕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滑移件,并分别与第二导轨的两个侧壁啮合配合;
优选地,各转动轮均对应设置有两个弹性件,各弹性件均被配置为扭簧,且各弹性件的一端部连接于转动轮,另一端连接于滑移件,以向转动轮施加阻滞其转动的弹性力;和/或
滑移件沿第一轴线的两个端部均开设有安装腔,各转动轮均通过一销轴转动支撑于安装腔的腔壁;和/或
转动轮被配置为齿轮,两个第二导轨的侧壁上构造有用于与于齿轮啮合配合的轮齿。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滑移件设置有能够沿第一导轨滑动的滑块,以使滑移件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滑移件;
优选地,第一导轨位于壳体朝向滑移件的一面,滑块位于滑移件的朝向壳体的一面;
或者壳体设有两个第二止挡部,两个第二止挡部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一轴线方向上相向布置,滑移件位于两个第二止挡部之间,两个第一导轨分别开设在第二止挡部的朝向滑移件的表面,滑块设置于滑移件的朝向两个第二止挡部的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移件包括多个滑移块,多个滑移块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滑移块之间弹性连接,位于第一方向端部的滑移块和壳体之间均设有一个弹性件;
优选地,相邻两个滑移块中,至少一者设有沿第一方向朝向另一者伸出的延伸部;
优选地,将相邻两个滑移块定义为第一滑移块和第二滑移块,第一滑移块和第二滑移块上均设有延伸部,将第一滑移块上的延伸部定义为第一延伸部,将第二滑移块上的延伸部定义为第二延伸部;多个第一延伸部在第一轴线方向间隔布置,至少部分第二延伸部插设至相邻两个第一延伸部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述的可折叠显示模组。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折叠屏发生折叠时弯折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其中一个壳体和滑移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另一个壳体和滑移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壳体和滑移件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两个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再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正视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滑移件部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再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再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俯视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俯视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可折叠显示模组;
10、柔性显示面板;11、胶层;12、平直部;13、弯折部;
20、20a、20b、20c、滑移件;21、滑块;22、转动轮;221、销轴;23、安装腔;231、容置腔;24、第一安装面;25、避让腔;26、间隔;27、滑移块;270、弹簧;271、减重缺口;272、延伸部;273、避让槽;28、第一滑移块;281、第一延伸部;29、第二滑移块;291、第二延伸部;
30、30a、壳体;31、第一导轨;311、翻边结构;32、第二导轨;321、轮齿;33、第二止挡部;34、第一止挡部;35、转动组件;351、端部挡块;352、第一齿轮;36、凸出部;361、扩颈部;
40、弹性件;41、弹性块;
50、屏体;51、凹陷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当一元件例如层、膜或基板被指为在另一元件“上”时,其能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亦可存在中间元件。进一步说,当层被指为在另一层“下”时,其可直接在下方,亦可存在一或多个发光单元。亦可以理解的是,当层被指为在两层“之间”时,其可为两层之间的唯一层,或亦可存在一或多个发光单元。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元件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折叠屏成为未来移动电子产品的一个发展趋势。采用了折叠屏的显示装置可以自由地展开与折叠,增强了用户体验。折叠屏在展开的状态下,可以提供较多的显示面积,提升显示效果。在折叠状态时,方便用户携带。
然而,折叠屏在折叠过程中内部各结构层容易发生滑移错动,导致部分层结构向两侧滑移,进而使屏体的弯折区域出现膜层挤压形变,当折叠屏在展平时极大影响弯折区域膜层的应力。如图1所示的是屏体50内折回复后再外折的状态,在弯折区域出现了凹陷区域51,此时屏体50再外折时,容易出现反拱现象。换言之,相关技术的折叠屏在长时间反复折叠和展开动作后,弯折区域容易出现弯折拱起等异常,极易造成折叠屏的屏体失效,降低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柔性显示面板连接壳体的一侧设置可相对壳体滑动的滑移件,滑移件在折叠过程中可随柔性显示面板的变形进行移动,从而改善折叠过程中的弯折区域受力,从而有效避免拱起、拱褶皱现象,提高可折叠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其中一个壳体和滑移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另一个壳体和滑移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壳体和滑移件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参照图2、图3、图4、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100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0、两个壳体30、滑移组件以及弹性件40。
其中,两个壳体30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一侧F,且绕第一轴线O转动连接,两个壳体30绕第一轴线O转动时能够使柔性显示面板10展开或折叠。滑移组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0,滑移组件包括设于柔性显示面板10和壳体30之间的两个滑移件20,该两个滑移件20一一对应连接于一个壳体30,且滑移件20沿第一方向F滑动连接于对应的壳体30。至少其一滑移件20和对应的壳体30之间连接有弹性件40。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柔性显示面板10定义出相对设置的第一侧F和第二侧S,第二侧S可以是指柔性显示面板10在使用状态下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侧,第一侧F可以是指背离显示侧的一侧。将垂直于第一轴线O、并平行于柔性显示面板10受滑移件20支撑的部分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D。另外,在壳体30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折叠时,将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二侧S的两端部相互靠近折叠的方式定义为内折,以标号“N”表示,将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一侧F的两端部相互靠近折叠的方式定义为外折,以标号“W”表示。
在上述方案中,两个滑移件20一一对应连接于一个壳体30,且滑移件20沿第一方向D滑动连接于对应的壳体30,在柔性显示面板10发生折叠的过程中,柔性显示面板10第一侧的层结构(也即与滑移件连接的部分层结构)在第一方向D的移动自由度不受壳体30约束,能够跟随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第一侧F的各个层结构移动,柔性显示面板10各层结构之间相对移动的层错量减小,从而改善了柔性显示面板10弯折区域中各层结构的受力情况,减少了弯折区域的弯折程度,从而改善了柔性显示面板10内折或外折时的拱起现象。
另外,由于至少其一滑移件20和对应的壳体30之间连接有弹性件40,如此,弹性件40可以在可折叠显示模组100配置为内折时,提供阻滞该滑移件20沿第一方向D朝远离第一轴线O运动的弹性力。如此,在柔性显示面板10内折的过程中,在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一侧F的层结构带着滑移件20远离第一轴线O移动时,弹性件40能够防止滑移件20的运动速度过快,使移动过程更为稳定;而柔性显示面板10由内折到展平的过程中,滑移件20随着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一侧F的层结构向第一轴线O靠近地移动时,弹性件40向滑移件20的不同位置施加朝向第一轴线O的弹性力,能够协助滑移件20向靠近第一轴线O的方向移动,使得滑移件20更易于回到原来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可折叠显示模组100配置为外折时,每一滑移件20和对应的壳体30之间连接的弹性件40,能够提供阻滞该滑移件20沿第一方向D朝靠近第一轴线运动的弹性力。如此,在柔性显示面板10外折的过程中,滑移件20随着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一侧F的层结构向第一轴线O靠近地移动时,弹性件40向滑移件20的不同位置施加背离第一轴线O的弹性力,弹性件40能够防止滑移件20的运动速度过快,使移动过程更为稳定;柔性显示面板10由外折到展平的过程中,在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一侧F的层结构带着滑移件20远离第一轴线O移动时,弹性件40向滑移件20的不同位置施加背离第一轴线O的弹性力,能够协助滑移件20向背离第一轴线O的方向移动,使得滑移件20更易于回到原来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折叠显示模组100配置为完全展开状态时,弹性件40处于未发生弹性形变的自由状态。如此,可以避免正常展开使用状态下,弹性件40对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一侧F的层结构施加额外的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滑移件20和对应的壳体30之间可以均连接有至少两个弹性件40,至少两个弹性件40中,其中一部分弹性件40和另一部分弹性件用于分别向滑移件20施加沿第一方向D且方向相同的拉力和推力。如此至少两个弹性件40能够在不同的位置对滑移件20施力,与仅设置一个弹性件40的情况相比,使得滑移件20移动时的稳定性更好,不易发生晃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沿厚度方向可以包括多个层结构,例如柔性显示面板10由第一侧F指向第二侧S的方向依次包括显示层(未图示)、胶层11、盖板层(未图示)等,而显示层和盖板层又可以由多层材料堆叠形成。
另外,柔性显示面板10包括平直部12和位于平直部12之间的弯折部13,弯折部13是柔性显示面板10折叠时,发生弯折的弯折区域。滑移组件用于支撑平直部12,例如可以是一组滑移组件中包括的两个滑移件20各自支撑一个平直部。
一组滑移组件中包括的两个滑移件20可以连接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一侧F的不同位置,例如可以是滑移件20通过胶层11粘贴在柔性显示面板10的朝向第一侧F的不同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一侧F的表面也可以设有补强片或者支撑体,滑移件20可以通过胶层11粘贴在补强片或者支撑体上。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两个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两个壳体绕第一轴线O转动时能够使柔性显示面板10展开或折叠具体是指,两个壳体30绕第一轴线O转动连接,并能够在绕第一轴线O转动时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向第一侧F或第二侧S折叠。参照图6,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两个壳体30沿第一轴线O的端部均设有转动组件35,两个壳体30通过两个转动组件35而转动连接。转动组件35包括两个第一齿轮352和两个端部挡块351,两个第一齿轮352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壳体30沿第一方向D的端部,且轮齿相互啮合,两个端部挡块351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齿轮352的轴向端部,各端部挡块351用于将两个第一齿轮352的位于相同侧的轴向端部固定连接。在两个壳体30被使用者操作而具有绕第一轴线O转动的趋势时,两个壳体30对应的第一齿轮352各自绕自身轴线转动并啮合,而两个壳体30相互靠近或远离地转动,就可以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上连接于壳体30的部分也绕第一轴线O转动,以实现向第一侧F或第二侧S的折叠。
当然,两个壳体30的转动连接方式不限于此,还可以是铰接等其他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滑移件20沿第一方向D滑动连接于对应的壳体30,即各滑移件20沿第一方向D滑动配合于滑移件20连接的壳体30,这里沿第一方向D的滑动配合,例如可以通过壳体30对滑移件20进行直线导向而实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再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正视剖视图,图11为图10中滑移件部件的局部放大图。
参照图7、图8,壳体30设有沿第一方向D延伸的第一导轨31,滑移件20设置有能够沿第一导轨31滑动的滑块21,以使滑移件20沿第一方向D滑动配合于滑移件20。
具体实现时,可以是如图7所示那样,第一导轨31位于壳体30朝向滑移件20的一面,滑块21位于滑移件20的朝向所述壳体30的一面。如此在滑移件20的外部轮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壳体30沿第一轴线O方向的尺寸。具体的,壳体30沿第一轴线O方向的两个端部设有朝向壳体30内侧翻折而成翻边结构311,翻边结构311和壳体30共同限定出第一导轨31,滑块21从滑移件20朝向壳体30伸出而形成,且滑块21的形状和第一导轨31的形状相适配。
参照图8,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壳体30设有两个第二止挡部33,两个第二止挡部33均沿第一方向D延伸,且在第一轴线O方向上相向布置,滑移件20位于两个第二止挡部33之间,两个第一导轨31分别开设在第二止挡部33的朝向滑移件20的表面,滑块21设置于滑移件20的朝向两个第二止挡部33的端面。如此,壳体30可以沿第一轴线O方向的两个端部对滑移件20进行导向,使得滑移件20和壳体30的导向配合更为稳定。
参照图9、图10、图11,作为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壳体30构造有沿第一方向D延伸的第二导轨32,滑移件20沿第一轴线O方向的端部设置有两个转动轮22,两个转动轮22绕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滑移件20,并分别与第二导轨32的两个侧壁啮合配合。如此,滑移件20在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一侧F的层结构的带动下具有移动的趋势时,由于两个转动轮22分别啮合于第二导轨32的两个侧壁,滑移件20只能沿着第二导轨32的延伸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轮22被配置为齿轮,两个第二导轨32的侧壁上构造有用于与于齿轮啮合配合的轮齿321。由于齿轮和侧壁上轮齿321的啮合配合具有配合精度高的特点,使得滑移件20和壳体30的导向移动更为稳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转动轮22和滑移件20的转动连接,例如可以如图9、图10、图11所示那样,滑移件20沿第一轴线方向O的两个端部均开设有安装腔23,各转动轮22均通过一销轴221转动支撑于安装腔23的腔壁。可以理解的是,转动轮22的至少部分轮体要从安装腔23暴露至滑移件20外,以方便与第二导轨32的侧壁啮合配合。像上述这样在滑移件20内部开设空腔,可以实现滑移件20的轻量化,并能够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每一滑移件20和对应的壳体30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弹性件40,即各滑移件20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件40。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弹性件40连接于滑移件20的不同位置。由于滑移件20本身具有一定的重力,并且还与壳体30滑动接触,产生一定摩擦力,这样在滑移件20向第一轴线O方向靠近运动时,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卡顿的情况,本实施例通过为每个滑移件20设置至少两个弹性件40,至少两个弹性件40连接于滑移件20的不同位置,以在柔性显示面板10折叠时,协助滑移件20回到原来位置,该过程中,能够在多个位置对滑移件20施力,与仅在一个位置施力的情况相比,使得滑移件20移动时的稳定性更好。
本实施例中,以弹性件40是弹簧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弹性件40也可以是超弹体材料(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氨酯TPU等形变后具有恢复能力的材料)制成的弹性块。在弹性件40为其他结构形式的情况下弹性件40的设置方式、位置等与此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对于弹性件40的设置方式,例如可以是同一个滑移件20连接的所有弹性件40中,部分对滑移件20施加拉力,部分对滑移件20施加压力,且该压力和拉力均沿着同一个方向。
如前所述,至少两个弹性件40中,其中一部分弹性件40和另一部分弹性件40用于分别向滑移件20施加沿第一方向D且方向相同的拉力和推力。
具体实现时,可折叠显示模组100配置为处于完全内折状态时,每一滑移件20和对应的壳体30之间连接的至少两个弹性件40中,部分弹性件40向滑移件20施加沿第一方向D靠近第一轴线O的拉力,其余部分弹性件40向滑移件20施加沿第一方向D靠近第一轴线O的推力。
可折叠显示模组100配置为处于完全外折状态时,每一滑移件20和对应的壳体30之间连接的至少两个弹性件40中,部分弹性件40向滑移件20施加沿第一方向D远离第一轴线O的拉力,其余部分弹性件40向滑移件20施加沿第一方向D远离第一轴线O的推力。
具体实现时,可以参照图3、图4、图5,滑移件20具有至少两个在第一方向D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面24,至少两个第一安装面24上均连接有弹性件40,弹性件40还与壳体30连接,换言之,每一滑移件20和对应的壳体30之间连接的弹性件40中均连接于第一安装面和壳体30之间。由于第一安装面24的位置设置至少两个,即弹性件40对滑移件20的施力位置在第一方向D上具有至少两个,而且这些弹性件40中,部分对滑移件20施加压力,部分对滑移件20施加拉力,与滑移件20上连接的所有弹性件40均向滑移件20施加单一种类的压力(或拉力)相比,能够提高滑移件20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照图3、图4、图5所示,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壳体30朝向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一止挡部34,两个第一止挡部34沿第一方向D相向设置,滑移件20位于两个第一止挡部34之间,滑移件20沿第一方向D的两个侧端面分别形成两个第一安装面24;弹性件40连接于第一安装面24和第一止挡部34之间。如此,位于图3中图面左侧的弹性件40对滑移件20施加压力时,图3中图面右侧的弹性件40对滑移件20施加拉力;位于图3中图面左侧的弹性件40对滑移件20施加拉力时,图3中图面右侧的弹性件40对滑移件20施加压力,能够提高滑移件20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下面说明柔性显示面板10在折叠过程中滑移件20的移动情况。
结合图2、图3、图5,壳体30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由平展状态进行内折的过程中,当滑移件20在柔性显示面板10第一侧F的层结构的带动下相对于壳体30沿着第一方向D、朝向背离转动组件35的方向移动时,位于图3中图面左侧的弹性件40压缩,向滑移件20施加朝向转动组件35的压力;位于图3中图面右侧的弹性件40伸长,向滑移件20施加朝向转动组件35的拉力,使滑移件20的移动较为平稳。另外,由于柔性显示面板10第一侧F的层结构能够跟随柔性显示面板10第二侧S的各个层结构移动,柔性显示面板10各层结构之间相对移动的层错量减小,从而改善了柔性显示面板10弯折区域中各层结构的受力情况,减少了弯折区域的弯折程度。
壳体30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由内折状态到平展状态的过程中,当滑移件20在柔性显示面板10第一侧F的层结构的带动下相对于壳体30沿着第一方向D、朝向转动组件35移动时,位于图3中图面左侧的弹性件40压缩状态逐步减轻,但仍向滑移件20施加朝向转动组件35的压力;位于图3中图面右侧的弹性件40伸长状态逐渐减少,但仍向滑移件20施加朝向转动组件35的拉力,在该拉力和压力的辅助下,滑移件20不会因为滑移件20的重力或者摩擦力等原因卡顿,而会较为顺利且稳定地朝向转动组件35移动,该过程中,弹性件40向滑移件20施加的力与沿柔性显示面板10弯折方向的受力会相互平衡,即改善了柔性显示面板10弯折区域下凹变形的趋势。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这里以图3中的滑移件20,即图2中图面左侧的滑移件20为例说明了滑移件20的工作过程,图2图面中位于右侧的滑移件20和位于左侧的滑移件20的移动过程类似。
参照图4,壳体30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由平展状态进行内折的过程中,当滑移件20在柔性显示面板10第一侧F的层结构的带动下相对于壳体30沿着第一方向D、朝向背离转动组件35移动时,位于图4中图面左侧的弹性件40伸长,向滑移件20施加朝向转动组件35的拉力;位于图4中图面右侧的弹性件40压缩,向滑移件20施加朝向转动组件35的压力,使滑移件20的移动较为平稳。另外,由于柔性显示面板10第一侧F的层结构能够跟随柔性显示面板10第二侧S的各个层结构移动,柔性显示面板10各层结构之间相对移动的层错量减小,从而改善了柔性显示面板10弯折区域中各层结构的受力情况,减少了弯折区域的弯折程度。
壳体30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由内折状态到平展状态的过程中,当滑移件20在柔性显示面板10第一侧F的层结构的带动下相对于壳体30沿着第一方向D、朝向转动组件35移动时,位于图4中图面左侧的弹性件40伸长状态逐步减少,但仍向滑移件20施加朝向转动组件35的拉力;位于图4中图面右侧的弹性件40压缩状态逐渐减轻,但仍向滑移件20施加朝向转动组件35的压力,在该拉力和压力的辅助下,滑移件20不会因为滑移件20的重力或者摩擦力等原因卡顿,而会较为顺利且稳定地朝向转动组件35移动,该过程中,弹性件40向滑移件20施加的力与沿柔性显示面板10弯折方向的受力会相互平衡,即改善了柔性显示面板10弯折区域下凹变形的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图2中位于左侧还是右侧的壳体30,壳体30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由外折状态到平展状态的过程与壳体30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由平展状态进行内折的过程类似,并且壳体30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由平展状态到外折状态的过程与壳体30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由内折状态到平展状态过程类似,此处均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滑移件20在第一方向D上相同侧的弹性件4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在滑移件20的第一方向D上相同侧各设置三个弹性件40,该三个弹性件40在第一轴线方向O上间隔设置,如此可以提高滑移件20的移动稳定性。另外,位于滑移件20在第一方向D上两侧的弹性件40的位置要一一对应,以避免各弹性件40对滑移件20的弹性力对滑移件20产生转矩。
参照图9、图10、图11,作为再一种可能的弹性件40连接方式,各滑移件20和对应的壳体30之间均连接有至少两个弹性件40,至少两个弹性件40分别位于滑移件20的沿第二方向的两端,这里,第二方向平行于第一轴线O。
示例性的,各转动轮22均对应设置有两个弹性件40,各弹性件40均被配置为扭簧,且各弹性件40的一端部连接于转动轮22,另一端连接于滑移件20,以向转动轮22施加阻滞其转动的弹性力。如此,当滑移件20沿第一方向D移动,转动轮22转动时,该弹性件40产生扭矩或旋转力,存在将转动轮22拉回初始位置的趋势。可以理解的是,各转动轮22对应设置的弹性件40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该一个弹性件40的一端部连接于转动轮22,另一端连接于滑移件20,以向转动轮22施加阻滞其转动的弹性力。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滑移件的结构作了改进,可折叠显示模组100中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类似,并已在实施例一中进行过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再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再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参照图12,滑移件20a构造有容置腔231,且开设有连通于容置腔231的开口,壳体30a设有凸出部36,凸出部36自开口伸入容置腔231,容置腔231上沿第一方向D间隔设置的部分腔壁形成两个第一安装面24;弹性件40连接于第一安装面24和凸出部36之间。换言之,至少两个弹性件40分别连接于凸出部36和容置腔231上沿第一方向D间隔设置、且与凸出部36相面对的部分腔壁之间。如此,滑移件20a的外轮廓表面和壳体30a之间未设置弹性件40,可以尽量增大滑移件20a对柔性显示面板10的支撑面积,同时通过在滑移件20a内部开设容置腔231,又实现了滑移件20a的轻量化,本方案兼顾了滑移件20a的大支撑面积又保证了轻量化。弹性件40就被夹持在凸出部36和容置腔231在第一方向D上相面对的腔壁之间。
如前所述,弹性件除了直线弹簧之外,还可以采用超弹体材料(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氨酯TPU等形变后具有恢复能力的材料)制成的弹性块41,如图13所示,弹性块41被夹持在凸出部36和容置腔231在第一方向D上相面对的表面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滑移件20a可以如图12、图13所示那样,支撑于壳体30a上。
当然,为了进一步增大凸出部36与滑移件20a的接触面积,增加移动的平稳性,还可以如图14、图15所示那样,在凸出部36的凸出方向端部设有扩颈部361,滑移件20a支撑于扩颈部361,滑移件20a对应扩颈部361设有避让腔25,扩颈部361伸入避让腔25中。此时,滑移件20可以与壳体30之间具有间隔26,以尽量使滑移件20轻量化。
进一步的,参照图15,当弹性件被配置为超弹体材料制成的弹性块41时,弹性块41可以连接在避让腔25的腔壁和扩颈部361的相对的表面之间,或者设置在上述的滑移件20与壳体30形成的间隔26中。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滑移件的结构作了改进,可折叠显示模组100中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类似,并已在实施例一中进行过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的俯视图,图17为图16的俯视图,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19为图18的俯视图。
参照图16、图17,滑移件20b包括多个滑移块27,多个滑移块27在第一方向D上间隔布置,在第一方向D上相邻的两个滑移块27之间弹性连接,位于第一方向D端部的滑移块27和壳体30之间均设有一个弹性件40。如此,可以减小滑移件20b的整体尺寸,实现滑移件20b的轻量化。
示例性的,在第一方向D上相邻的两个滑移块27之间均可以连接有弹簧270,以实现弹性连接。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滑移块27上设有减重缺口271。这样可以进一步减轻滑移件20b的重量。
进一步的,参照图18、图19,相邻两个滑移块27中,至少一者设有沿第一方向D朝向另一者伸出的延伸部272。如此,可以减小相邻滑移块27的间距,可以保证滑移件20b轻量化的同时,还能保证滑移件20的表面平整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滑移块27中,若一个滑移块27上设有延伸部272,另一个滑移块27上与该延伸部272对应的位置凹设有避让槽273,以便于进一步减小两者之间的间距。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对滑移件的结构作了改进,可折叠显示模组100中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三类似,并已在实施例一中进行过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滑移件和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0,本实施例的滑移件20c中,相邻两个滑移块27中,均设有沿第一方向D朝向另一者伸出的延伸部272。将相邻两个滑移块27定义为第一滑移块28和第二滑移块29,第一滑移块28和第二滑移块29上均设有延伸部,将第一滑移块28上的延伸部定义为第一延伸部281,将第二滑移块29上的延伸部定义为第二延伸部291;
多个第一延伸部281在第一轴线方向间隔布置,至少部分第二延伸部291插设至相邻两个第一延伸部281之间。如此可以增加支撑件在第一轴线方向的尺寸,以进一步增加滑移件20c对柔性显示面板10的支撑面积。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可折叠显示模组100。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例如可适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平板个人计算机(PC)、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游戏机或腕表式电子装置等。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意图限制可折叠显示模组可适用的移动终端的类型。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折叠显示模组不仅可用于诸如电视机(TV)或外部广告牌等大型电子装置中,而且可用于诸如PC、笔记本式计算机、汽车导航装置或相机等中型或小型电子装置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
两个壳体,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侧,且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所述两个壳体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时能够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展开或折叠;
滑移组件,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滑移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和所述壳体之间的两个滑移件,该两个所述滑移件一一对应连接于一个所述壳体,且所述滑移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壳体;以及
弹性件,至少其一所述滑移件和对应的所述壳体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件;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并平行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受所述滑移件支撑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显示模组配置为完全展开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未发生弹性形变的自由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移件和对应的所述壳体之间均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弹性件,至少两个所述弹性件中,其中一部分所述弹性件和另一部分所述弹性件用于分别向所述滑移件施加沿所述第一方向且方向相同的拉力和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一止挡部,两个所述第一止挡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向设置,所述滑移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止挡部之间,所述至少两个弹性件分别连接于所述滑移件的第一方向两端面和所述第一止挡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件构造有容置腔,且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置腔的开口,所述壳体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自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容置腔,所述至少两个弹性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容置腔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凸出部相面对的部分腔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滑移件支撑于所述壳体上;或者所述凸出部的凸出方向端部设有扩颈部,所述滑移件支撑于所述扩颈部,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扩颈部设有避让腔,所述扩颈部伸入所述避让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移件和对应的所述壳体之间均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弹性件,所述至少两个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滑移件的沿第二方向的两端;
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构造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所述滑移件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端部设置有两个转动轮,两个所述转动轮绕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滑移件,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导轨的两个侧壁啮合配合;
优选地,各所述转动轮均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弹性件,各所述弹性件均被配置为扭簧,且各所述弹性件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转动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移件,以向所述转动轮施加阻滞其转动的弹性力;和/或
所述滑移件沿所述第一轴线的两个端部均开设有安装腔,各所述转动轮均通过一销轴转动支撑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和/或
所述转动轮被配置为齿轮,两个所述第二导轨的侧壁上构造有用于与于所述齿轮啮合配合的轮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所述滑移件设置有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的滑块,以使所述滑移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滑移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位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滑移件的一面,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移件的朝向所述壳体的一面;
或者所述壳体设有两个第二止挡部,所述两个第二止挡部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上相向布置,所述滑移件位于所述两个第二止挡部之间,所述两个第一导轨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二止挡部的朝向所述滑移件的表面,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移件的朝向两个所述第二止挡部的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件包括多个滑移块,多个所述滑移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滑移块之间弹性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端部的所述滑移块和所述壳体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弹性件;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滑移块中,至少一者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另一者伸出的延伸部;
优选地,将所述相邻两个所述滑移块定义为第一滑移块和第二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块和所述第二滑移块上均设有所述延伸部,将所述第一滑移块上的所述延伸部定义为第一延伸部,将所述第二滑移块上的所述延伸部定义为第二延伸部;
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间隔布置,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插设至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显示模组。
CN202310347972.7A 2023-03-31 2023-03-31 可折叠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453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7972.7A CN116453423A (zh) 2023-03-31 2023-03-31 可折叠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7972.7A CN116453423A (zh) 2023-03-31 2023-03-31 可折叠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3423A true CN116453423A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24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7972.7A Pending CN116453423A (zh) 2023-03-31 2023-03-31 可折叠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534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01643B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202857B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3542456B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05646B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0186889A1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3542457B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068211A1 (zh)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EP403689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1389197A (zh) 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以及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CN211741963U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US2014011889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nkage mechanism thereof
WO2021218360A1 (zh) 显示装置
CN113873059A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15076218B (zh) 电子设备和折叠装置
KR102460763B1 (ko) 카메라 모듈
US20230007797A1 (en) Hinge,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125596A1 (zh) 电子设备
CN113645328B (zh) 电子设备
CN114244934A (zh) 电子设备
CN113643610B (zh) 显示装置
CN113938543A (zh) 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CN116453423A (zh) 可折叠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6434658A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16241794U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WO2021088020A1 (zh) 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