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49618A - 液晶手写板及其制备方法、手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手写板及其制备方法、手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49618A
CN116449618A CN202310430308.9A CN202310430308A CN116449618A CN 116449618 A CN116449618 A CN 116449618A CN 202310430308 A CN202310430308 A CN 202310430308A CN 116449618 A CN116449618 A CN 116449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substrate
group
crystal group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303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亚洲
杨刚
王世鑫
商建通
娄殿川
崔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303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496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49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49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G02F1/1391Bistable or multi-stab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4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spacers regularly patterned on the cell subtrate, e.g. walls, pilla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手写板及其制备方法、手写装置,其中,液晶手写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多个液晶组,同层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每个液晶组均包括多个螺旋状的液晶单元,其中,多个液晶组包括第一液晶组和第二液晶组,第一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与第二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不同,以使第一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和第二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在反射态下反射不同颜色的光。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液晶手写板可以显示多种颜色的书写笔迹,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另外,通过使多个液晶组同层设置,可以有效减小液晶手写板的厚度,实现液晶手写板的轻薄化设计。

Description

液晶手写板及其制备方法、手写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手写板及其制备方法、手写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手写板是一种能够满足用户书写要求的产品,具有便携、字迹显示清晰以及可反复书写等优点,现有的液晶手写板主要利用双稳态液晶层来实现显示字迹的效果。双稳态液晶具有反射态(Planar Texture,P态)和散射态(Focal Conic Texture,FC态)两种构织态。双稳态液晶在P态下反射单一颜色的光,且FC态下对光散射,呈现基底颜色。然而,液晶手写板通常只能实现单色书写笔迹显示,显示颜色单一,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手写板及其制备方法、手写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手写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多个液晶组,同层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每个液晶组均包括多个螺旋状的液晶单元,其中,多个液晶组包括第一液晶组和第二液晶组,第一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与第二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不同,以使第一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和第二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在反射态下反射不同颜色的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晶手写板还包括:隔垫物挡墙,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隔垫物挡墙内限定出相互隔离的多个容纳腔,各液晶组分别容纳于对应的容纳腔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容纳第一液晶组的容纳腔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与用于容纳第二液晶组的容纳腔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不相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容纳第一液晶组的容纳腔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为0.09mm2~0.25mm2;用于容纳第二液晶组的容纳腔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为0.25mm2~0.49mm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隔垫物挡墙在第一液晶组和第二液晶组的排布方向上的壁厚为2μm~5μm;隔垫物挡墙在第一基板厚度方向上的高度为10μm~40μ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晶组还包括多个胶囊壁,多个液晶单元一一对应地包封于多个胶囊壁内,螺距不同的液晶单元所对应的胶囊壁的尺寸不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液晶组中的胶囊壁的直径为5.2μm~6.1μm;第二液晶组中的胶囊壁的直径为4.4μm~4.8μ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液晶组中的相邻两个胶囊壁相接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液晶组还包括第三液晶组,第三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与第一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不同,且第三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与第二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不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为5.2μm~6.1μm;第二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为4.4μm~4.8μm;第三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为6.4μm~6.8μ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液晶组、第二液晶组和第三液晶组中,至少两个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数量不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以及设置于第一衬底面向第二基板一侧多个像素电极;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设置于第二衬底的面向第一基板一侧的公共电极;液晶手写板还包括:控制单元,电连接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书写笔迹的预设颜色,向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施加对应的电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晶手写板还包括:触控单元,被配置为获取书写位置;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设颜色,向公共电极和书写位置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对应的电压,液晶手写板还包括:擦除单元,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向擦除单元和像素电极施加预设电压,以使擦除单元与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对应液晶单元从反射态切换至散射态的势垒电压。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手写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形成多个液晶组,多个液晶组同层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每个液晶组均包括多个螺旋状的液晶单元,其中,多个液晶组包括第一液晶组和第二液晶组,第一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与第二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不同,以使第一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和第二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在反射态下反射不同颜色的光。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写装置,包括书写笔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液晶手写板可以用于显示多种颜色的书写笔迹,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另外,通过使多个液晶组同层设置,可以有效减小液晶手写板的厚度,实现液晶手写板的轻薄化设计。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相关技术中在双稳态染料液晶处于P态下液晶手写板的示意图;
图2示出相关技术中在双稳态染料液晶处于FC态下液晶手写板的示意图;
图3示出相关技术中微胶囊型液晶手写板的示意图;
图4-图6示出相关技术中用于三色显示的液晶手写板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和图9示出图7中所示的液晶手写板在显示单色书写笔迹时的示意图;
图10示出图7中所示的液晶手写板在显示混色书写笔迹时的示意图;
图11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的不同液晶单元的示意图;
图13-图15示出图11中所示的液晶手写板在显示单色书写笔迹时的示意图;
图16和图17示出图11中所示的液晶手写板在显示混色书写笔迹时的示意图;
图18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9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的制备方法的应用示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液晶手写板;
100:第一基板;200:第二基板;210:第二衬底;220:公共电极;310:第一液晶组;311:液晶单元;312:胶囊壁;320:第二液晶组;330:第三液晶组;400:隔垫物挡墙;500:第一树脂封装层;600:第二树脂封装层;700:第三树脂封装层;800:平坦层;900:背景膜材。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图1示出相关技术中在双稳态染料液晶处于P态下液晶手写板的示意图;图2示出相关技术中在双稳态染料液晶处于FC态下液晶手写板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相关技术中,液晶手写板通常采用单螺距的双稳态染料液晶,实现在单色背景(如黑色)下的单色书写笔迹显示。具体地,通过控制施加在双稳态染料液晶上的电场来控制双稳态染料液晶在P态和FC态之间的转换。其中,双稳态染料液晶在P态下可以反射单一颜色(如绿色)的光;双稳态染料液晶在FC态下对光散射,使液晶手写板呈现背景颜色。
图3示出相关技术中微胶囊型液晶手写板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双稳态染料液晶封存在对应的微胶囊内。这样可以减少相邻双稳态染料液晶的影响,提高响应速度。
为使液晶手写板能够实现彩色显示,相关技术中,部分液晶手写板将多层双稳态染料液晶叠层设置,各层双稳态染料液晶的螺距与其它层双稳态染料液晶的螺距不同。示例性地,图4-图6示出相关技术中用于三色显示的液晶手写板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液晶手写板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液晶层、第二液晶层和第三液晶层。其中,第一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的螺距大于第二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的螺距;第二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的螺距大于第三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的螺距。
在图4中,第一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处于P态,第二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和第三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处于FC态。在第一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的作用下,液晶手写板的书写笔迹为第一颜色。在图5中,第二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处于P态,第一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和第三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处于FC态。在第二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的作用下,液晶手写板的书写笔迹为不同于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在图6中,第三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处于P态,第一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和第二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处于FC态。在第三液晶层中的双稳态染料液晶的作用下,液晶手写板的书写笔迹为不同于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第三颜色。
下面结合图7-图17描述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液晶手写板10包括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和多个液晶组。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具体而言,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基板100相对设置。多个液晶组同层设置于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每个液晶组均包括多个螺旋状的液晶单元311,其中,多个液晶组包括第一液晶组310和第二液晶组320,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与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不同,以使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和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在反射态下反射不同颜色的光。
其中,“多个液晶组同层设置”指的是多个液晶组排布为一层。多个液晶组可以矩阵排布、三角形排布或圆形排布。例如,在多个液晶组矩阵排布的情况下,第一液晶组310和第二液晶组32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平行于第一基板100。
示例性地,液晶单元311可以为双稳态染料液晶。各液晶单元311可以在P态与FC态之间以及FC态与透明态之间切换。在液晶单元311处于FC态的情况下,液晶手写板10显示出第一基板100的颜色;在液晶单元311处于P态的情况下,反射出对应颜色的光;在液晶单元311处于透明态的情况下,液晶手写板10显示出第一基板100的颜色。
其中,P态和FC态为稳态。处于P态或FC态的液晶单元311,当作用在其上的电场或压力移出后,液晶单元311仍会保持当前状态,直至再次受到电场或压力的作用。透明态为非稳态,需要施加电压使液晶单元311保持透明态,处于透明态的液晶单元311,当作用在其上的电场缓慢移除后,液晶单元311会由透明态转换为稳定的FC态。
处于FC态的液晶单元311,在压力或电场的作用下会切换为P态。处于FC态的液晶单元311,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切换为透明态。处于P态的液晶单元311,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切换为FC态。
下面以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在反射态下反射第一颜色的光,且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在P态下反射第二颜色的光为例进行说明。
图8和图9示出图7中所示的液晶手写板10在显示单色书写笔迹时的示意图。在液晶手写板10的目标书写笔迹颜色为第一颜色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可以控制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处于FC态。在用户进行书写并施加书写压力的情况下,书写笔迹对应的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处于P态。由于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反射作用,液晶手写板10的对应区域可以显示第一颜色的书写笔迹。在液晶手写板10的目标书写笔迹颜色为第二颜色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可以控制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处于FC态。在用户进行书写并施加书写压力的情况下,书写笔迹对应的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处于P态。由于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反射作用,液晶手写板10的对应区域可以显示第二颜色的书写笔迹。
图10示出图7中所示的液晶手写板10在显示混色书写笔迹时的示意图。在液晶手写板10的目标书写笔迹颜色为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混合颜色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在用户进行书写并施加书写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控制书写笔迹对应的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和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均处于P态。由于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和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反射作用,液晶手写板10的对应区域可以显示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混色书写笔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10,通过使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与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不同,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处于P态或FC态以及控制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处于P态或FC态,使液晶手写板10可以用于显示多种颜色的书写笔迹,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通过使多个液晶组同层设置,可以有效减小液晶手写板10的厚度,实现液晶手写板10的轻薄化设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结合图7,液晶组还包括多个胶囊壁312,多个液晶单元311一一对应地包封于多个胶囊壁312内。例如,制备时,首先可以利用胶囊壁312封装液晶单元311,形成微胶囊液晶。然后将多个微胶囊液晶构成的多个液晶组封装在第一基板100上。最后通过对盒工艺完成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的对盒,使多个液晶组位于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其中,液晶单元311指的是封存于胶囊壁312内的一个或多个液晶分子。例如,在图7的示例中,液晶单元311为封存于胶囊壁312内的多个液晶分子,多个液晶分子可以排布为一行多列。
由此,通过使多个液晶单元311一一对应地包封于多个胶囊壁312内,可以减小相邻液晶单元311之间的影响,使液晶手写板10在可以显示多种颜色的书写笔迹的同时,响应速度更快。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螺距不同的液晶单元311所对应的胶囊壁312的尺寸不同。也就是说,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所对应胶囊壁312的尺寸与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所对应胶囊壁312的尺寸不同。示例性地,制备时,首先可以选用多种不同尺寸的胶囊壁312分别封装多种不同螺距的液晶单元311,形成不同尺寸的微胶囊液晶。通过采用不同尺寸的胶囊壁312,使胶囊壁312内包封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可以不同,从而使多个液晶单元311可以构成包括第一液晶组310和第二液晶组320的多个液晶组,保证液晶手写板10可以显示多种颜色的书写笔迹。
图11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10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多个液晶组还包括第三液晶组330,第三液晶组33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与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不同,且第三液晶组33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与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不同。由此,液晶手写板10可以用于显示更多颜色的书写笔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图1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10的不同液晶单元311的示意图。示例性地,图12(a)示出的液晶单元311可以为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图12(b)中的液晶单元311可以为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图12(c)中的液晶单元311可以为第三液晶组330中的液晶单元311。
图13-图15示出图11中所示的液晶手写板10在显示单色书写笔迹时的示意图。以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在反射态下反射第一颜色的光,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在P态下反射第二颜色的光,以及第三液晶组330中的液晶单元311在P态下反射第三颜色的光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可以分别为绿色、蓝色和红色,但不限于此。
在液晶手写板10的目标书写笔迹颜色为第一颜色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可以控制第二液晶组320和第三液晶组330中的液晶单元311处于FC态,书写笔迹对应的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处于P态,从而显示第一颜色的书写笔迹。在液晶手写板10的目标书写笔迹颜色为第二颜色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可以控制第一液晶组310和第三液晶组330中的液晶单元311处于FC态,书写笔迹对应的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处于P态,从而显示第二颜色的书写笔迹。在液晶手写板10的目标书写笔迹颜色为第三颜色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可以控制第一液晶组310和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处于FC态,书写笔迹对应的第三液晶组330中的液晶单元311处于P态,从而显示第三颜色的书写笔迹。
图16和图17示出图11中所示的液晶手写板10在显示混色书写笔迹时的示意图。在液晶手写板10的目标书写笔迹颜色为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混合颜色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可以控制第三液晶组330中的液晶单元311处于FC态,在用户进行书写并施加书写压力的情况下,书写笔迹对应的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和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均处于P态。液晶手写板10的目标书写颜色为第一颜色和第三颜色的混合颜色以及第二颜色与第三颜色的混合颜色的原理与液晶手写板10的目标书写笔迹颜色为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混合颜色的原理相类似,故在此不再赘述。在液晶手写板10的目标书写笔迹颜色为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的混合颜色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可以控制书写笔迹对应的第一液晶组310、第二液晶组320和第三液晶组330中的液晶单元311均处于P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为5.2μm~6.1μm(包括端点值);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为4.4μm~4.8μm(包括端点值);第三液晶组33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为6.4μm~6.8μm(包括端点值)。示例性地,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与折射率的乘积为其在P态下所反射的光的波长。例如,以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在反射态下反射绿光,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在P态下反射蓝光,第三液晶组330中的液晶单元311在P态下反射红光,且折射率为0.1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绿光的波长为520nm~610nm;蓝光的波长为440nm~480nm;红光的波长为640nm~680nm。因此,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为5.2μm~6.1μm;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为4.4μm~4.8μm;第三液晶组33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为6.4μm~6.8μm。
进一步地,胶囊壁312的直径可以与对应液晶单元311的螺距相等。即第一液晶组310中的胶囊壁312的直径为5.2μm~6.1μm(包括端点值);第二液晶组320中的胶囊壁312的直径为4.4μm~4.8μm(包括端点值);第三液晶组330中的胶囊壁312的直径为6.4μm~6.8μm(包括端点值),但不限于此。例如,胶囊壁312的直径还可以为对应液晶单元312的螺距的2倍、3倍或4倍,而不限于与对应液晶单元312的螺距相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液晶组310、第二液晶组320和第三液晶组330中,至少两个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311的数量不同。例如,在图11的示例中,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数量与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数量相等,且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数量小于第三液晶组33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数量。由此,通过上述设置,螺距较小的液晶单元311的数量可以更多,从而可以避免液晶组中产生气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1,第一基板100包括第一衬底以及设置于第一衬底面向第二基板200一侧多个像素电极;第二基板200包括第二衬底210和设置于第二衬底210的面向第一基板100一侧的公共电极220。液晶手写板10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电连接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220,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书写笔迹的预设颜色,向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220施加对应的电压。
示例性地,在初始阶段,液晶单元311可以保持稳定的FC态,使液晶手写板10显示第一基板100的颜色。根据书写笔迹的预设颜色,通过控制单元向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220施加对应的电压,使得与预设颜色对应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220之间的电压差小于预设阈值(即FC态切换为透明态的势垒电压)。在用户进行书写并施加书写压力的情况下,液晶单元311偏转并切换为P态,从而显示出预设颜色的书写笔迹。并且使与预设颜色不对应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大于预设阈值。在该电压差产生的电场作用下,液晶单元311由FC态切换为透明态,显示出第一基板100的颜色。
示例性地,第一基板100还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图未示出),多个薄膜晶体管与多个像素电极设置于第一衬底的同一侧,且多个薄膜晶体管与多个像素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控制单元可以通过薄膜晶体管向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对应的电压。其中,薄膜晶体管可以包括栅极、第一极、第二极和有源层。第一极和第二极可以与有源层搭接,且有源层与栅极绝缘,例如,有源层与栅极之间可以通过栅极绝缘层绝缘。其中,第一极和第二极中的其中一个为源极,第一极和第二极中的另一个为漏极。进一步地,第一基板100还可以包括与栅极电连接的栅线以及与第一极电连接的数据信号线,栅线和数据信号线可以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以使控制单元能够通过栅线和数据信号线向像素电极施加电压。
示例性地,控制单元可以对不同区域的像素电极施加不同的电压,使不同区域的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220之间的电压差不同,从而使液晶手写板10的不同区域可以显示不同颜色的书写笔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晶手写板10还包括触控单元,触控单元被配置为获取书写位置。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设颜色,向公共电极220和书写位置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对应的电压。
在一个示例中,触控单元可以是红外触控单元,红外触控单元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200的周围,用于对书写笔在液晶手写板10上的触控或书写位置进行定位。
在另一个示例中,触控单元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200的背离第一基板100的一侧。例如,触控单元可以为电容触控单元或电阻触控单元等。
通过设置上述的触控单元,触控单元可以识别书写笔或手指的触控位置,控制单元根据预设颜色,向书写笔或手指的触控位置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对应的电压,从而显示预设颜色的书写笔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晶手写板10还包括擦除单元,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向擦除单元和像素电极施加预设电压,以使擦除单元与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对应液晶单元311从反射态切换至散射态的势垒电压。这样,书写笔迹位置处的液晶单元311在电场作用下可以由P态切换回FC态,恢复原始状态,实现书写笔迹的全部擦除。
其中,在擦除过程中,没有书写笔迹的区域对应的液晶单元311为FC态,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220的电压差导致该部分液晶单元311由FC态切换为透明态。但擦除单元离开后,电场作用缓慢消失,该部分液晶单元311由透明态切换回FC态,恢复初始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液晶手写板10还包括隔垫物挡墙400,隔垫物挡墙400设置于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隔垫物挡墙400内限定出相互隔离的多个容纳腔,各液晶组分别容纳于对应的容纳腔内。
示例性地,制备时,首先可以制备第一基板100,然后在第一基板100的一侧沉积隔垫物层。通过对隔垫物层进行刻蚀,得到具有多个容纳腔的隔垫物挡墙400。其中,多个容纳腔可以阵列排布,相邻两个容纳腔相互隔离。然后依次在多个容纳腔内填充第一液晶组310、第二液晶组320和第三液晶组330,各容纳腔内还填充有胶黏物。最后通过对盒工艺完成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的对盒,使多个液晶组位于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由此,各容纳腔可以用于容纳对应的液晶组,使液晶组的结构更加稳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容纳第一液晶组310的容纳腔在第一基板100上的正投影面积与用于容纳第二液晶组320的容纳腔在第一基板100上的正投影面积不相等。例如,以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在P态下反射绿光且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在P态下反射蓝光为例进行说明。相较于蓝光,人眼对绿光更加敏感,因此用于容纳第一液晶组310的容纳腔在第一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可以小于用于容纳第二液晶组320的容纳腔在第一基板100上的正投影,从而避免在液晶手写板10的书写笔迹为绿色时过于刺眼,使液晶手写板10显示的颜色更加符合人眼的视觉特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容纳第一液晶组310的容纳腔在第一基板100上的正投影面积为0.09mm2~0.25mm2(包括端点值);用于容纳第二液晶组320的容纳腔在第一基板100上的正投影面积为0.25mm2~0.49mm2(包括端点值)。
示例性地,用于容纳第一液晶组310的容纳腔在第一基板100上的正投影面积可以为0.16mm2,当用于容纳第一液晶组310的容纳腔在第一基板100上的正投影为正方形时,用于容纳第一液晶组310的容纳腔的边长可以为400μm。用于容纳第二液晶组320的容纳腔在第一基板100上的正投影面积可以为0.36mm2,当用于容纳第二液晶组320的容纳腔在第一基板100上的正投影为正方形时,用于容纳第二液晶组320的容纳腔的边长可以为600μ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隔垫物挡墙400在第一液晶组310和第二液晶组320的排布方向上的壁厚为2μm~5μm(包括端点值);隔垫物挡墙400在第一基板100厚度方向上的高度为10μm~40μm(包括端点值)。由此,在工艺允许的范围内,隔垫物挡墙400在第一液晶组310和第二液晶组320的排布方向上的壁厚较薄,占用空间较小,从而可以提升用于容纳液晶组的容纳腔的占用空间,进而提升液晶手写板10的显示效果。另外,隔垫物挡墙400在第一基板100厚度方向上的高度较小,从而可以减小液晶手写板10的整体厚度,实现液晶手写板10的轻薄化设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液晶组中的相邻两个胶囊壁312可以相接触,且靠近容纳腔内壁的胶囊壁312可以与对应的容纳腔内壁相接触,从而使容纳腔内可以用于容纳更多数量的液晶单元311,有效提升液晶手写板10的显示效果。
图18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10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18并结合图11,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10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801:提供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基板100相对设置;
步骤S1802:形成多个液晶组,多个液晶组同层设置于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每个液晶组均包括多个螺旋状的液晶单元311,其中,多个液晶组包括第一液晶组310和第二液晶组320,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与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的螺距不同,以使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和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在反射态下反射不同颜色的光。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1801中,“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基板100相对设置”指的是在液晶手写板10制备完成后,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基板100相对设置。在液晶手写板10的制备过程中,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基板100的位置可以任意布置。在步骤S1802中,“多个液晶组同层设置于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指的是在液晶手写板10制备完成后,多个液晶组同层设置于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在液晶手写板10的制备过程中,多个液晶组与第二基板200的位置关系不限。
图19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10的制备方法的应用示例图。如图11和图19所示,制备时,首先可以完成第一基板100的制备。然后在第一基板100的一侧表面上沉积隔垫物层,并对隔垫物层进行刻蚀,形成具有多个容纳腔的隔垫物挡墙400。再然后在对应的容纳腔内填充第一液晶组310的液晶单元311,然后在第一液晶组310的背离第一基板100的一侧沉积第一树脂封装层500。之后在对应的容纳腔内填充第二液晶组320的液晶单元311,在第二液晶组320的背离第一基板100的一侧沉积第二树脂封装层600。接着在对应的容纳腔内填充第三液晶组330的液晶单元311,在第三液晶组330的背离第一基板100的一侧沉积第三树脂封装层700,这样可以将第一液晶组310、第二液晶组320和第三液晶组330封装至一层中。为了保证平坦度,可以在第三树脂封装层700的背离第一基板100的一侧沉积平坦层800。然后通过对盒工艺完成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的对盒。最后可以在第一基板100的背离第二基板200的一侧贴附背景膜材900(如黑胶膜)。其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100的颜色”指的是贴附背景膜材900后的第一基板100的颜色,即背景膜材900的颜色。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10的制备方法,可以实现多个液晶组同层设置,可以有效减小液晶手写板10的厚度,实现液晶手写板10的轻薄化设计。而且,可以通过第一液晶组310中的液晶单元311处于P态或FC态以及控制第二液晶组320中的液晶单元311处于P态或FC态,使液晶手写板10可以用于显示多种颜色的书写笔迹,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手写装置,包括手写笔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手写板10。
上述实施例的液晶手写板10、液晶手写板10的制备方法和手写装置的其他构成可以采用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现在和未来知悉的各种技术方案,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多个液晶组,同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每个所述液晶组均包括多个螺旋状的液晶单元,其中,所述多个液晶组包括第一液晶组和第二液晶组,所述第一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与所述第二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不同,以使所述第一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和所述第二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在反射态下反射不同颜色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垫物挡墙,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隔垫物挡墙内限定出相互隔离的多个容纳腔,各所述液晶组分别容纳于对应的容纳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液晶组的容纳腔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与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液晶组的容纳腔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不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液晶组的容纳腔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为0.09mm2~0.25mm2;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液晶组的容纳腔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为0.25mm2~0.49mm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垫物挡墙在所述第一液晶组和所述第二液晶组的排布方向上的壁厚为2μm~5μm;所述隔垫物挡墙在所述第一基板厚度方向上的高度为10μm~4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组还包括多个胶囊壁,多个所述液晶单元一一对应地包封于多个胶囊壁内,其中,螺距不同的液晶单元所对应的胶囊壁的尺寸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组中的胶囊壁的直径为5.2μm~6.1μm;所述第二液晶组中的胶囊壁的直径为4.4μm~4.8μ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液晶组中的相邻两个胶囊壁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液晶组还包括第三液晶组,所述第三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与所述第一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不同,且所述第三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与所述第二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为5.2μm~6.1μm;所述第二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为4.4μm~4.8μm;所述第三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为6.4μm~6.8μ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液晶组、所述第二液晶组和所述第三液晶组中,至少两个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数量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面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多个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的面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公共电极;
所述液晶手写板还包括: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书写笔迹的预设颜色,向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施加对应的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触控单元,被配置为获取书写位置,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预设颜色,向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书写位置对应的像素电极施加对应的电压;
擦除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向所述擦除单元和所述像素电极施加预设电压,以使所述擦除单元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对应液晶单元从反射态切换至散射态的势垒电压。
14.一种液晶手写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形成多个液晶组,所述多个液晶组同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每个所述液晶组均包括多个螺旋状的液晶单元,其中,所述多个液晶组包括第一液晶组和第二液晶组,所述第一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与所述第二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的螺距不同,以使所述第一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和所述第二液晶组中的液晶单元在反射态下反射不同颜色的光。
15.一种手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书写笔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手写板。
CN202310430308.9A 2023-04-20 2023-04-20 液晶手写板及其制备方法、手写装置 Pending CN1164496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0308.9A CN116449618A (zh) 2023-04-20 2023-04-20 液晶手写板及其制备方法、手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0308.9A CN116449618A (zh) 2023-04-20 2023-04-20 液晶手写板及其制备方法、手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49618A true CN116449618A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23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30308.9A Pending CN116449618A (zh) 2023-04-20 2023-04-20 液晶手写板及其制备方法、手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4961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582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particles for use in image display of a display device
US790715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paper
JP5452433B2 (ja) 表示装置
WO2016119333A1 (zh) 内嵌式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KR100888479B1 (ko) 표면 플라즈몬 디스플레이 소자
US11927865B2 (en) Electrochromic device with side-by-side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JP2009151269A (ja) 電気泳動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705050B2 (ja) 電子インク表示パネル
JP2003131636A5 (zh)
TW201011430A (en) Color display device
TW201432352A (zh) 具有內部突出物的電子顯示器
KR20130016129A (ko) 전기유체 색소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20057682A (ko) 전기 영동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8760746B2 (en) Electrowetting display
WO2016123989A1 (zh) 电致变色光栅和3d显示装置
Feenstra et al. A video‐speed reflective display based on electrowetting: principle and properties
CN116449618A (zh) 液晶手写板及其制备方法、手写装置
TWI304499B (en) Reflective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TW200813587A (en) Arrays of particle containing cells
KR20080057264A (ko) 동일 평면의 스위칭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11427190A (zh)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74448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1912338B1 (ko) 반사형 표시장치
US6888607B2 (en) Rewritable sign system
CN111542781A (zh) 可视范围调节器件及其驱动方法、可视范围调节装置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