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47931A - 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及其通讯方法、下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及其通讯方法、下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47931A
CN116447931A CN202310458367.7A CN202310458367A CN116447931A CN 116447931 A CN116447931 A CN 116447931A CN 202310458367 A CN202310458367 A CN 202310458367A CN 116447931 A CN116447931 A CN 116447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ime sequence
main control
control device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583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ngkong Ti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ngkong Ti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ngkong Ti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ngkong Ti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583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479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47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47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15/00Self-propelled projectiles or missiles, e.g. rockets; Guided missiles
    • F42B15/01Arrangements thereon for guidance 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及其通讯方法、下电方法,其中智能控制装置包括都设于同一个外壳本体内的主控制单元和时序配电单元,时序配电单元用于给主控制单元供电,主控制单元用于生成与箭上设备和时序配电单元进行交互的控制指令;主控制单元的主控板卡和外部接口板之间、时序配电单元的时序板卡和配电板卡之间都通过板间连接器连接;本申请仅使用一个外壳,且减少了复杂线缆的连接,不需要过多屏蔽用的铁网,与现有技术相比,重量和体积都有较大的减小,且避免了由于线缆出现的控制不稳定,电磁兼容性能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及其通讯方法、下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火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及其通讯方法、下电方法。
背景技术
火箭控制系统是火箭在飞向目标过程中,导引和控制火箭按选定的导引规定调整飞行路线并最终导向目标的系统,不仅能够控制火箭可靠而稳定地飞行,准确发出时序控制指令,而且可以准确制导。
现有技术中,火箭控制系统由综控机、综合时序控制器、时序配电器及其他箭载系统组成。综控机、综合时序控制器、时序配电器设于各自的壳体内,壳体外都设有外部连接器,两两连接器之间通过线缆连接,通常在线缆外罩设铁网来增强屏蔽,由于要考虑线缆自身的拐弯半径等因素,铁网的体积要足够大;综上,现有技术的火箭控制系统的体积和重量都较大,不满足火箭轻量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及其通讯方法、下电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包括:
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内具有第一空间;
主控制单元,所述主控制单元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主控板卡和外部接口板卡,所述主控板卡和所述外部接口板卡之间通过第一板间连接器电连接;
时序配电单元,所述时序配电单元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时序配电单元包括时序板卡和配电板卡,所述时序板卡和所述配电板卡之间通过第二板间连接器连接;所述主控板卡与所述配电板卡电连接;
所述时序配电单元配置用于接收地面控制装置的上电指令,并给所述主控制单元上电,所述主控制单元配置用于生成控制指令,与箭上设备和所述时序配电单元进行指令交互。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时序配电单元上设有RS422信号接收组件,所述RS422信号接收组件配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发送的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控制单元的外部通讯包括多路隔离RS422通讯回路,其中一路通讯回路与所述配电板卡进行通讯,其它所述通讯回路与所述箭上设备进行通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控制单元的数据采集包括多路模拟量指令的数据采集,模拟量数据采集的电路采用二阶巴特沃兹滤波器作为模拟抗混叠滤波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控制单元和所述时序配电单元的通讯协议中包括用于控制多路配电通道和时序通道的数据内容;所述通讯协议中包括配电通道和时序通道的使能控制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时序输出包括用于火工品回路的第一时序输出,所述火工品回路包括第一激活回路和第一供电回路,所述第一时序输出触发所述第一激活回路导通并生成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触发所述第一供电回路导通进而激活所述火工品动作;所述第一供电回路中设有第一保护件,所述第一保护件用于防止所述第一供电回路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激活所述火工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时序输出还包括用于火工品点爆回路的第二时序输出和第三时序输出,所述火工品点爆回路包括第二激活回路和第三激活回路以及第二供电回路,所述第二时序输出触发所述第二激活回路导通并生成第二信号,所述第三时序输出触发所述第三激活回路导通并生成第三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和所述第三信号的共同作用下触发所述第二回路导通进而激活所述火工品点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时序输出包括两路采用单刀双掷机械继电器实现的极性变换输出;所述极性变换输出配置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如上述所述的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的通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发送的第一上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上电指令,并给所述时序配电单元供电;
建立所述时序配电单元与所述地面控制装置的通讯链接;
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的第二上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二上电指令,并给所述主控制单元供电;
建立所述主控制单元与所述地面控制装置的通讯链接,且所述时序配电单元与所述地面控制装置的通讯链接中断。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如上述所述的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的下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的第一下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下电指令,并驱动所述箭上设备下电;
建立所述地面控制装置和所述时序配电单元的通讯链接;
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的第二下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二下电指令,并驱动所述主控制单元下电;
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的第三下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三下电指令,并驱动所述时序配电单元下电。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包括都设于同一个外壳本体内的主控制单元和时序配电单元,时序配电单元用于给主控制单元供电,主控制单元用于生成与箭上设备和时序配电单元进行交互的控制指令;主控制单元的主控板卡和外部接口板之间、时序配电单元的时序板卡和配电板卡之间都通过板间连接器连接;本申请仅使用一个外壳,且减少了复杂线缆的连接,不需要过多屏蔽用的铁网,与现有技术相比,重量和体积都有较大的减小,且避免了由于线缆出现的控制不稳定,电磁兼容性能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配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的交互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的火工品控制的电路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火工品控制的电路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火工品点爆控制的电路图。
1、主控制单元;11、外部接口板卡;12、主控板卡;2、时序配电单元;21、时序板卡;22、配电板卡;3、外壳本体;41、第一板间连接器;42、第二板间连接器;5、地面控制装置;51、测发控前端;52、地面控制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诚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包括:
外壳本体3,所述外壳本体3内具有第一空间;
主控制单元1,所述主控制单元1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主控制单元1包括主控板卡12和外部接口板卡11,所述主控板卡12和所述外部接口板卡11之间通过第一板间连接器41电连接;
时序配电单元2,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包括时序板卡21和配电板卡22,所述时序板卡21和所述配电板卡22之间通过第二板间连接器42连接;所述主控板卡12与所述配电板卡22电连接;
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配置用于接收地面控制装5置的上电指令,并给所述主控制单元1上电,所述主控制单元1配置用于生成控制指令,与箭上设备和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进行指令交互。
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主控板卡12、所述外部接口板卡11、所述配电板卡22以及所述时序板卡21采用层叠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包括测发控前端51和地面控制站52,所述测发控前端51置于火箭发射阵地,靠近火箭处,所述地面控制站52设于距离所述地面测发控前端51约三公里左右的控制室内,所述控制室用于工作人员操作,所述测发控前端51和所述地面控制站52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所述外部接口板卡11配置用于提供物理接口及无线通讯接口,用于实现所述主控板卡12与箭上设备、传感器之间的电连接,以及与所述测发控前端51建立链接;所述主控板卡12与所述配电板卡22和所述测发控前端51电连接,用于向所述配电板卡22和所述时序板卡21发送控制指令并接收反馈;所述配电板卡22配置用于与所述测发控前端51和所述主控板卡12建立链接,完成所述主控板卡12的上电和箭上用电设备的配电输出,所述时序板卡21配置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单元1的控制指令,并完成时序输出。
当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上电且与所述地面控制站52建立间接通讯连接后,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接收到来自所述地面控制站52发送的上电指令,驱动所述主控制单元1上电,所述主控制单元1上电后,所述地面控制站52通过所述测发控前端51向所述主控制单元1发送通讯连接请求;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当所述地面控制站52与所述主控制单元1建立通讯链接后,所述地面控制站52不再与所述时序配电单元1进行直接通讯,所述火箭上的全部指令均由所述主控制单元1发出。
本申请将所述主控制单元1和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都设置于一个所述外壳本体3内,所述主控制单元1的所述主控板卡12和所述外部接口板卡11之间,以及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的所述时序板卡21和所述配电板卡22之间通过所述板间连接器连接;仅使用一个外壳,且减小了复杂线缆的连接,不需要过多屏蔽的铁网,故与现有技术相比,重量和体积都有较大的减小,且所述板间连接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外部连接器成本较低;另外,本申请减少了复杂线缆的使用,避免了由于线缆出现的控制不稳定、电磁兼容性能差等问题。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上设有RS422信号接收组件,所述RS422信号接收组件配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发送的信号。
其中,所述RS422信号接收组件设于所述配电板卡22上,所述测发控前端51将接收到来自所述地面控制站52的无线信号转换为RS422信号,并通过无线将所述RS422信号发送至所述RS422信号接收组件,从而建立所述配电板卡22、所述测发控前端51以及所述地面控制站52的通讯链接。可选地,所述主控制单元1与所述地面测发控前端51之间同样是采用隔离RS422的方式进行通讯。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板卡12和所述外部接口板卡11上都设有对外连接器,所述对外连接器与所述外壳本体3外的线缆对插,所述对外连接器用于采集所述主控制单元1外部的全部数据和信息,所述主控板卡12上板载有运行的应用软件,通过所述应用软件处理和计算,完成控制算法运行、逻辑判断等,并生成控制指令,通过所述外部接口板卡11实现对火箭所有子控制系统和设备的控制。
所述主控板可实现的功能如下:
具备在主控芯片上实现应用软件所需的运行环境和运算能力;
通讯接口要求:系统端具备1路CAN总线,2路RS422总线;
可编程逻辑端扩展18路RS422;
具备GPS接收功能;
具备1路板上温度检测。
所述对外接口板可实现的功能包括:
具有8路AD模拟量采集功能;
具有5路无源通断输出;
具有4路外部无源通断检测;
具有4路外部28V检测;
板载MEMS检测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板卡12仅与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的所述配单板卡电连接,二者之间通过RS422连接,所述主控板卡12将生成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配电板卡22,再通过所述第二板间连接器42发送至所述时序板卡21,所述配电板卡22根据所述控制控制指令实现所述箭上设备的配电策略,所述时序板卡21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实现了多路时序输出。另外,所述时序板卡21可通过所述第二板间连接器42和所述配电板卡22将所述控制指令的反馈指令发回至所述主控制单元1。
可选地,所述时序板卡21和所述配电板卡22上都设有对外连接器,两个所述板载对外连接器和外部线缆对插;配置用于采集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外部的通讯信息、给出配电电压和电流、实现各路时序输出。所述配电板上包括FPGA处理器,所述FPGA处理器实现状态判断和指令输出,按照所述主控制单元1的指令要求完成配电和时序的输出。
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可实现的功能如下:
所述配电板卡22功能包括:
具有对输入28V上电自保持功能;
总供电回路电流检测功能;
具有7路28V配电输出功能;
配电回路电流检测功能;
具有共1路5V配电输出功能;
具有2路与外部隔离RS422收发功能。
所述时序板卡21功能包括:
具备30路28V时序输出功能,其中4路具备火工品短路保护功能;
单路时序输出脉冲电流:200ms内输出电流≥20A,总脉冲输出电流≥40A;
每路时序均均具备火工品限流功能;
具备2路电压极性变换功能。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单元1的外部通讯包括多路隔离RS422通讯回路,其中一路通讯回路与所述配电板卡22进行通讯,其它所述通讯回路与所述箭上设备进行通讯。
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如图4所示,所述主控制单元1的外部通讯包括18路RS422通讯回路,其中1路通讯回路与所述配电板卡22进行通讯,其他16路与所述箭上电气设备进行通讯,可选地,所述电气设备包括:伺服单元、光纤惯组单元、遥测单元、地面端测发控单元、箭上数据存储单元等子系统;1路与所述地面测发控前端51进行通讯。
外部通讯的通讯协议由固定帧、数据内容、16位校验位组成。固定帧包括帧头、发送的数据长度、帧序列号、设备类型ID、消息ID、数据内容、数据校验。可选地,当所述智能控制装置与不同的所述箭上电气设备进行通讯时,所述帧头固定设置55AA,所述数据长度根据发送的实际数据内容进行计算,所述帧序列号为发送帧数的自动累加(计数范围是0~255,当累加到256时计数从0开始),所述设备ID为预先设置的不同所述箭上电气设备的ID号,所述消息ID为用来技术通讯的消息编号,所述数据内容则根据不同的设备需求进行定义,所述数据校验使用的16位CRC校验。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单元1的数据采集包括多路模拟量指令的数据采集,模拟量数据采集的电路采用二阶巴特沃兹滤波器作为模拟抗混叠滤波器。
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如图4所示,所述主控制单元1的数据采集包括8路模拟量指令的数据采集、外部28V指令的通断信息采集、外部开关量信息采集、配电输出指令反馈、时序输出指令反馈等。采用所述二阶巴特沃兹滤波器作为模拟抗混叠滤波器,实现±5V输入的采集指令在-3dB指令衰减的情况下带宽可以达到15kHz,±10V输入的采集指令在-3dB指令衰减的情况下带宽可以达到23kHz。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单元1和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的通讯协议中包括用于控制多路配电通道和时序通道的数据内容;且所述通讯协议中包括所述配电通道和时序通道的使能控制位。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所述主控制单元1和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的通讯协议中包括7路配电通道、32路时序输出的控制。
请参考图4所示,所述主控制单元1通过RS422通讯回路与所述配电板卡22进行通讯,通过所述配电板卡22与所述时序板卡21进行通讯,通讯协议第1~2字节为帧头,第3字节为发送的数据长度,第4字节为帧序列号,第5字节为设备类型ID,第6字节为消息ID,第97~98字节为数据校验位,第7~96字节涉及7路配电和32路时序的控制,其中7路配电一路为箭上主电池28V输入,一路为28V配电输出至所述主控板卡12,其它5路为箭上电气产品供电。
为了防止误操作,在通讯协议中设计了使能控制,即通讯协议中第7~10字节为配电通道的使能控制位,从低位开始,每4个位控制1各配电通道的使能,也就是第一路配电通道使能时,将第7各字节的低4位全部设置为1则完成通道使能,若将此4为设置为0则该通道无权进行操作控制,使能配置成功后进行配电控制操作,第11~24字节为配电导通与关断控制字节,使用2个字节来控制1各配电通道,也就是第一路配电通道控制导通时,设置底11和12字节为0xFBD1,第一路配电通道控制关断时,设置第11和12字节为0x0000。同样的,每路时序通道的控制也是先发送使能指令后发送控制指令,第25至28字节为1~32路时序使能控制字节,第29~92字节为32路时序控制指令字节。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时序输出包括用于火工品回路的第一时序输出,所述火工品回路包括第一激活回路和第一供电回路,所述第一时序输出触发所述第一激活回路导通并生成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触发所述第一供电回路导通进而激活所述火工品动作;所述第一供电回路中设有第一保护件,所述第一保护件用于防止所述第一供电回路未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激活所述火工品。
其中,本实施例的火工品动作包括火工品抛洒,火工品分离等,不包括火工品点爆,请参考图5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火工品回路,主功率PMOS晶体管Q3的控制源来自Q1的门级控制,当Q1收到来自FPGA的打开信号时,光耦U1前端二极管导通发光触发光耦内部的光感三极管导通,产生所述第一信号,进而通过光耦后端的分压电阻R1、R2使得Q3的G S之间产生电压差,实现Q3导通,得到28V输出,进而触发火工品动作;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在PMOS内部存在结电容,当PMOS管的S级有28V供电的瞬间,结电容使S极和D极之间发生短路,导通Q3,使得火工品在没有触发时激活,导致火工品的误触发。
基于此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图6所示,在主功率PMOS晶体管Q3的G极与地之间加入了一个NMOS管,所述第一保护件为所述NMOS管,可以彻底防止时序28V上电瞬间在G极和S极产生电压差,保证了在上电瞬间不会有任何电压输出,保证了火工品的安全。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火工品的动作为火工片点爆动作。
所述时序输出还包括用于火工品点爆回路的第二时序输出和第三时序输出,所述火工品点爆回路包括第二激活回路和第三激活回路以及第二供电回路,所述第二时序输出触发所述第二激活回路导通并生成第二信号,所述第三时序输出触发所述第三激活回路导通并生成第三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和所述第三信号的共同作用下触发所述第二回路导通进而激活所述火工品点爆。
请参考图7所示,所述第二激活回路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激活回路结构相同,不同点为所述第二激活回路的第二信号即28V输出,为所述第二供电回路的输入,所述第三激活回路包括继电器线圈,不工作时,火工品两端直接接地,工作时,当所述继电器线圈在所述第三时序输出的作用下触发时,所述火工品一端与28V输出电连接,则所述第二供电回路导通,火工品点爆。所述火工品回路还包括功率检测回路,用于检测所述火工品点爆回路的电压为0V还是28V,并将检测结果反馈。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时序输出包括两路采用单刀双掷机械继电器实现的极性变换输出;所述极性变换输出配置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其中,32路时序控制包括30路时序输出以及2路极性变换输出;第31和32路时序为1#和2#极性变换输出,通过单刀双掷机械继电器实现。极性变换电路的控制方式与短路保护控制方式相同,区别是继电器的输出端不连接火工品,而是连接直流电机供电输入,通过控制继电器线圈改变输出的正负极性,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所述主控制单元1发送至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的通讯协议如表1所示:
表1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通过RS422将反馈的信息以40HZ的频率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单元1,通讯协议的格式与所述主控制单元1发送至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的通讯协议的格式相同,其中协议第7~10字节为配电通道的使能反馈位,从低位开始,每4位代表1个配电通道的使能信息,也就是第一路配电通道使能时,第7各字节的低4位全部为1则通道处于使能状态,若此4位为0则表示通道处于去使能状态。第11字节的每一位反映配电通道的实际开关状态,即第11字节的最低位为1表示第一配电通道导通,为0则表示第一配电通道关断。第12~45字节的每2个字节表示的是采集到的每个配电通道的电压和电流信息。第46~145字节为母线的电流采样值,为了保证在每个火工品点火瞬间或者其它大电流输出瞬间可以采集到真实数据,所以对母线电流采取每个采样周期均匀采样50各电流值全部同时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单元1,也就是母线电路的采样频率为2000HZ。
第146~154字节为32路时序通道使能状态反馈字节,即第146的最低位为1表示第一时序通道导通输出,为0则表示第一时序通道关断。第155字节为极性变换状态反馈为,第4位表示1#极性变换通道,高4为标识2#极性变换通道,以1#极性变换通道为例,当第4位为0001时表示1#极性变换通道无输出,为0011时表示极性变换通道输出正极性,0111表示极性变换通道输出负极性。
为了提高数据线的使用效率,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的信息反馈采用了应答式策略,即当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收到所述主控制单元1发送的反馈请求后,再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单元1。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单元1的通讯协议如表2所示:
表2
/>
/>
/>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发明提出一种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的通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发送的第一上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上电指令,并给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供电;
建立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与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的通讯链接;
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的第二上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二上电指令,并给所述主控制单元1供电;
建立所述主控制单元1与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的通讯链接,且同时,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与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的通讯链接终端。
其中,所述地面控制站52通过无线通讯向所述测发控前端51发送所述第一上电指令,所述测发控前端51通过隔离RS422向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发送所述第一上电指令,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上电指令后,箭上的28V主电池给所述配电板卡22供电;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所述配电板卡22上以所述FPGA处理器的子系统进行自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电源供电品质自检测、电压自检测、系统启动自检测等,自检完成后,所述配电板卡22上的RS422通讯单元上电、各配电回路的功率检测单元上电、隔离器上电。所述RS422通讯单元上电完成后,与地面控制站52建立通讯链接,所述地面控制站52向所述配电板卡22发送第二上电指令,给所述主控制单元1上电。
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所述配电板卡22与所述测发控前端51建立通讯链接后,所述地面控制站52可通过控制界面对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的所有功能进行测试控制。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实施例2及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的下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的第一下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下电指令,并驱动所述箭上设备下电;
建立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和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的通讯链接;
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的第二下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二下电指令,并驱动所述主控制单元1下电;
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的第三下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三下电指令,并驱动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下电。
其中,当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进行断电操作时,所述主控制单元1接收到来自所述地面控制站52的第一下电指令,并驱动所述箭上设备下电,当所述箭上设备下电结束后,所述地面控制站52通过所述测发控前端51与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再次建立通讯链接,链接建立后,向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发送所述第二下电指令,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响应所述第二下电指令后,驱动所述主控制单元1下电;最后,所述地面控制站52通过所述测发控前端51发出所述第三下电指令,完成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的断电操作。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本体(3),所述外壳本体(3)内具有第一空间;
主控制单元(1),所述主控制单元(1)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主控制单元(1)包括主控板卡(12)和外部接口板卡(11),所述主控板卡(12)和所述外部接口板卡(11)之间通过第一板间连接器(41)电连接;
时序配电单元(2),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包括时序板卡(21)和配电板卡(22),所述时序板卡(21)和所述配电板卡(22)之间通过第二板间连接器(42)连接;所述主控板卡(12)与所述配电板卡(22)电连接;
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配置用于接收地面控制装置(5)的上电指令,并给所述主控制单元(1)上电,所述主控制单元(1)配置用于生成控制指令,与箭上设备和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进行指令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上设有RS422信号接收组件,所述RS422信号接收组件配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发送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1)的外部通讯包括多路隔离RS422通讯回路,其中一路通讯回路与所述配电板卡(22)进行通讯,其它所述通讯回路与所述箭上设备进行通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1)的数据采集包括多路模拟量指令的数据采集,模拟量数据采集的电路采用二阶巴特沃兹滤波器作为模拟抗混叠滤波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1)和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的通讯协议中包括用于控制多路配电通道和时序通道的数据内容;且所述通讯协议中包括配电通道和时序通道的使能控制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输出包括用于火工品回路的第一时序输出,所述火工品回路包括第一激活回路和第一供电回路,所述第一时序输出触发所述第一激活回路导通并生成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触发所述第一供电回路导通进而激活所述火工品动作;所述第一供电回路中设有第一保护件,所述第一保护件用于防止所述第一供电回路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激活所述火工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输出还包括用于火工品点爆回路的第二时序输出和第三时序输出,所述火工品点爆回路包括第二激活回路和第三激活回路以及第二供电回路,所述第二时序输出触发所述第二激活回路导通并生成第二信号,所述第三时序输出触发所述第三激活回路导通并生成第三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和所述第三信号的共同作用下触发所述第二回路导通进而激活所述火工品点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输出包括两路采用单刀双掷机械继电器实现的极性变换输出;所述极性变换输出配置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9.一种根据权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发送的第一上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上电指令,并给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供电;
建立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与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的通讯链接;
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的第二上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二上电指令,并给所述主控制单元(1)供电;
建立所述主控制单元(1)与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的通讯链接,且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与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的通讯链接中断。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的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的第一下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下电指令,并驱动所述箭上设备下电;
建立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和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的通讯链接;
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的第二下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二下电指令,并驱动所述主控制单元(1)下电;
接收来自所述地面控制装置(5)的第三下电指令;
响应所述第三下电指令,并驱动所述时序配电单元(2)下电。
CN202310458367.7A 2023-04-25 2023-04-25 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及其通讯方法、下电方法 Pending CN116447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8367.7A CN116447931A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及其通讯方法、下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8367.7A CN116447931A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及其通讯方法、下电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47931A true CN116447931A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31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58367.7A Pending CN116447931A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及其通讯方法、下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479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5944B (zh) 具有能量收集的互连传感器平台
CN203225576U (zh) 双路火工品点火电路
KR20110073517A (ko) 원격 디바이스 제어 및 전원 장치
CN111002327B (zh) 示教器的拔插控制系统和方法、机器人
CN109398709B (zh) 外置式机载武器火控系统及使用方法
EP2857262A1 (en) Autonomous emergency light unit for an aircraft and emergency lighting system comprising such light unit
JP6696054B2 (ja) ストア通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6447931A (zh) 一体化箭载智能控制装置及其通讯方法、下电方法
CN110440642B (zh) 一种靶弹测发控系统
EP2630735B1 (en) Power and communications for remote electronic devices
CN106557022B (zh) 一种运载火箭冗余时序控制系统
CN115360802B (zh) 一种火箭的电源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8421605U (zh) 一种通用飞机外挂物投放控制系统
CN110442057A (zh) 一种灭火航弹的延时引爆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275522B (zh) 一种发射控制系统的远程显示与控制装置
CN111023897B (zh) 一种点火装置与火控系统
EP1287307B1 (en) Dual redundancy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tonators
CN114383464A (zh) 一种用于微型导弹的发射控制模拟系统及方法
CN209197583U (zh) 一种具有烟幕发生功能的智能模拟地雷系统
CN220325294U (zh) 充放电电路、连接组件及充放电系统
CA2811067A1 (en) Blasting arrangement
JPS586639A (ja) デ−タ伝送装置
US20030110970A1 (en) Actuator apparatus
CN107844059B (zh) 一种远距离控制起爆模拟器复位的系统
CN111707155B (zh) 一种自毁系统解锁起爆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