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47748A - 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47748A
CN116447748A CN202210022819.2A CN202210022819A CN116447748A CN 116447748 A CN116447748 A CN 116447748A CN 202210022819 A CN202210022819 A CN 202210022819A CN 116447748 A CN116447748 A CN 116447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ing pip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water
gear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228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元叶
汪秀君
蔺士磊
李丹
蔡想周
郑涛
郭全军
姜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228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477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47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477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8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20Water-storage heaters with immersed heating elements, e.g. electric elements or furnace tubes
    • F24H1/201Water-storage heaters with immersed heating elements, e.g. electric elements or furnace tubes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05Details for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18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201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using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 F24H9/2021Storage hea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热水器包括外壳,其形成安装空间;两个内胆,所述内胆的封头上设有法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到其中一所述内胆内;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伸入到另一所述内胆内;连接水管,其安装于两个所述内胆之间;加热部件组,设置两组,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法兰上并伸入到所述内胆中;控制模块,与所述加热部件组通信连接,用于根据用水量控制所述加热部件组的启停;其中,所述加热部件组包括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沿所述内胆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加热部件贴合所述内胆的侧壁设置。本发明保证了立式或卧式安装时优异的制热性能;实现了多种场景下的用水需求,避免浪费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热水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电热水器按加热功率大小可分为储水式电热水器和即热式电热水器,而储水式电热水器因配置有水箱,其具有出水量大、水温稳定等特点,被更多家庭购买使用。
现有技术中的立卧通用机型的热水器主要是以立式为主,卧式为辅助售卖方式,由于产品局限性及热水流动导致只能保证一种安装方式的性能,另外一种安装方式则会大打折扣;无法满足多种用水需求。
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既能保证立式和卧式安装时的热水器制热性能又能实现多种用水需求的技术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实现了立式安装和卧式安装的两种安装方式均具备优异制热性能。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包括:
外壳,其形成安装空间;
两个内胆,所述内胆的封头上设有法兰;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到其中一所述内胆内;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伸入到另一所述内胆内;
连接水管,其安装于两个所述内胆之间;
加热部件组,设置两组,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法兰上并伸入到所述内胆中;
控制模块,与所述加热部件组通信连接,用于根据用水量控制所述加热部件组的启停;
其中,所述加热部件组包括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沿所述内胆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加热部件贴合所述内胆的侧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部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加热部件的长度;所述第二加热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弯折部和延长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并排布置,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内胆的侧壁方向延伸,所述延长部沿所述内胆的轴向并贴近所述内胆的侧壁延伸。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控制同一内胆中的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的档位开关;
所述档位开关包括四个档位:同时断开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只接通第一加热部件、只接通第二加热部件、同时接通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档位开关串联的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的另一端与并联的限温器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包括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包括第一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部件包括第二加热管和第四加热管;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位于所述第一内胆中;所述第三加热管和第四加热管位于所述第二内胆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热管和所述第四加热管分别贴合所述第一内胆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内胆的侧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档位开关包括第一档位开关和第二档位开关;所述温控器包括第一温控器和第二温控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管与所述第二加热管并联连接后依次与所述第一档位开关和第一温控器串联组成第一内胆加热组;所述第三加热管与所述第四加热管并联连接后依次与所述第二档位开关和第二温控器串联组成第二内胆加热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胆加热组与所述第二内胆加热组和所述限温器并联连接;所述限温器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限温器和第二限温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控制模块采集用户设定的目标用水量;
S2、根据步骤S1中的所述目标用水量以及所述内胆的安装方式,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和所述第二加热部件的启停。
进一步的,所述用水量包括1/4额定容积、1/2额定容积、3/4额定容积和全部额定容积;所述安装方式包括立式安装和卧式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器为立式安装时,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当用水量为1/4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断开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一加热管;
S22、当用水量为1/2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断开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二加热管,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断开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可快速加热右胆热水;
S23、当用水量为3/4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二加热管,第二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三加热管,或者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第二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三加热管;
S24、当用水量为全部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二加热管,第二档位开关只接通第四加热管,或者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第二档位开关接通第三加热管和第四加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器为卧式安装时,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当用水量为1/4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断开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二加热管;
S22、当用水量为1/2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断开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
S23、当用水量为3/4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第二档位开关只接通第四加热管。
S24、当用水量为全部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二加热管,第二档位开关只接通第四加热管,或者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第二档位开关同时接通第三加热管和第四加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3、所述控制模块采集各个内胆中的实时温度,当所述实时加热温度超过目标加热温度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对应的限温器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包括主管和套接在所述主管内的配管;所述主管的自由端靠近所述第一内胆的进水端并朝向所述第一内胆的侧壁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主管的自由端设有第一水孔,该第一水孔分布于靠近所述进水端的一侧管壁上;
所述配管沿管壁设有第二水孔,该第二水孔分布于远离所述进水端的一侧管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配管为轴对称结构,其两端的内径均大于其中心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主管的自由端设有堵帽,用于固定所述主管与所述配管。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的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二内胆的出水端并朝向所述第二内胆的侧壁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胆中设有与所述连接水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一内胆的进水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胆中设有与所述连接水管连接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自由端靠近所述第二内胆的出水端。
进一步的,沿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管壁设有进水部,该进水部为规律分布的孔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内设有凹槽,该凹槽的槽口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自由端。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槽口内径大于其槽底内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通过在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中均设有两种加热部件: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且根据热水器安装方式的不同控制第一加热部件或第二加热部件进行加热,保证了立式安装或卧式安装时优异的制热性能;同时使得产品统一标准化,提高了用户安装的便捷性。
同时通过对各个加热部件的不同控制方式,实现了用户的多种场景下的用水需求,避免浪费能源。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第二连接管通过压缩上部空间方式,使进水能够尽可能的从下端缓缓排出,避免压力冷水基本都从进水管顶端排出,使冷热水在胆内混合,导致产生大量无效热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立卧通用的热水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省略内胆侧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实施例一的省略内胆侧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实施例二的省略内胆侧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实施例二的省略内胆侧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所述主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所述配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内胆100;
第一加热管110;第二加热管120;第一法兰130;
第二内胆200;
第三加热管210;第四加热管220;第二法兰230;
进水管300;主管311、配管312、第一水孔313;第二水孔314
出水管400;
连接水管500;第一连接管510;第二连接管520、进水部521、凹槽522;
第一限温器610;第二限温器620;
第一温控器710;第二温控器720;
第一档位开关810;第二档位开光8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电热水器是采用电能作为主要能源材料,通电后产生的高温热量直接对电热水器中存储的水进行加热,以达到制备热水目的的一种热水器。
电热水器通常包括水箱、电加热部件和电控板等部件组成,其中,水箱中形成储水腔体以存储待加热的水,电加热部件插入到水箱形成的储水腔体中,电控板用于控制电加热部件通断电运行,以使得水箱中的水加热到设定的温度。
对于电热水器的水箱而言,水箱一般包括外壳和内胆,外壳和内胆之间形成保温层。其中,外壳一般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以满足造型美观多样化的设计要求;内胆则根据需要可以采用金属胆体,也可以塑料胆体。
另外,外壳和内胆之间形成的保温层,常用的保温材料有:石棉、海绵、泡沫塑料、聚氨脂发泡等,常规技术中,为了获得良好的保温效果,通常采用发泡的方式形成保温层。
其中,对于采用金属胆体的内胆而言,由于受水质影响,内胆的内部容易发生腐蚀,为此,水箱上还配置有镁棒,镁棒插入到水箱内部的储水腔体中。
由于镁是电化学序列中电位最低的金属,生理上无毒。因此,用来制成镁棒保护内胆非常理想。镁棒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保护内胆时间的长短和保护效果的大小,镁棒越大,保护效果越好,保护时间越长。
而水箱上还配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用于向水箱内形成的储水腔体中输送冷水,而储水腔体中的热水则从出水管输出。
对于电加热部件而言,可以采用电加热丝、磁能或硅管加热等电加热的方式,以实现对储水腔体中存储的水进行加热。
对于电控板而言,其用于接收相关传感器(如水温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同时,控制电加热部件通断电运行。
在电热水器工作时,由电控板控制电加热部件通电加热,当水箱中水的水温达到设定值后,则由电控板控制电加热部件断电。
参照图2-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包括:
两个内胆,所述内胆的封头上设有法兰;
进水管300,所述进水管300伸入到其中一所述内胆内;
出水管400,所述出水管伸入到另一所述内胆内;
连接水管500,其安装于所述内胆之间;
加热部件组,设置两组,分别固定于所述法兰上并分别伸入到所述第二内胆中;
控制模块,与所述加热部件组通信连接,用于根据用水量控制所述加热部件组的启停;
其中,所述加热部件组包括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沿所述内胆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加热部件贴合所述内胆的侧壁设置。
进一步的,当用水量为1/4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任一内胆中的所述第一加热部件或第二加热部件开启;当用水量为1/2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任一内胆中的所述加热部件组开启;当用水量为3/4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一内胆中的所述加热部件组开启,同时控制另一内胆中的所述第一加热部件或第二加热部件开启;当用水量为全部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内胆中的所述加热部件组开启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内胆的所述加热部件组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包括第一内胆100和第二内胆200;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包括第一加热管110和第三加热管210;所述第二加热部件包括第二加热管120和第四加热管220;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管110和第二加热管120位于所述第一内胆100中;所述第三加热管210和第四加热管220位于所述第二内胆200中。
具体地,第一加热管110和第三加热管210的结构一致,第二加热管120与第四加热管220的结构一致,因此下文以第一内胆100中的第一加热管110和第二加热管120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加热管110为对称设置的U型加热管;第一加热管110位于第一内胆100的进水口端;第二加热管120的固定端与第一加热管110固定端的位置相同。另外该第二加热管120的结构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与第一加热管110并排布置的固定部、第二部分为朝向第一内胆100的侧壁方向延伸的弯折部、第三部分为沿第一内胆100的轴向并贴近第一内胆100的侧壁延伸的延长部。
参照图1所示,还包括用于控制同一内胆中的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的档位开关,所述档位开关包括四个档位:同时断开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只接通第一加热部件、只接通第二加热部件、同时接通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档位开关串联的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的另一端与并联的限温器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档位开关包括第一档位开关810和第二档位开关820;具体地,第一档位开关810设有四个档位:Ⅰ档位为只接通第一加热管110、Ⅱ档位为只接通第二加热管120、Ⅲ档位为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110和第二加热管120、Ⅳ档位为同时断开第一加热管110和第二加热管120。
同样地,第二档位开关820也设有四个档位:Ⅰ档位为只接通第三加热管210、Ⅱ档位为只接通第四加热管220、Ⅲ档位为同时接通第三加热管210和第四加热管220、Ⅳ档位为同时断开第三加热管210和第四加热管220。
所述温控器包括第一温控器710和第二温控器72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管110与所述第二加热管120并联连接后依次与所述第一档位开关810和第一温控器710串联组成第一内胆加热组;所述第三加热管210与所述第四加热管220并联连接后依次与所述第二档位开关820和第二温控器720串联组成第二内胆加热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胆加热组与所述第二内胆加热组和所述限温器并联连接;所述限温器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限温器610和第二限温器620。具体地,第一限温器610和第二限温器620分别采集所述第一内胆100和第二内胆200中的加热温度,当任一内胆中的温度达到警戒值时,第一限温器610或第二限温器620断开,从而各个加热部件均暂停加热。
上述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控制模块采集用户设定的用水量;
S2、根据步骤S1中的所述目标用水量以及所述内胆的安装方式,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和所述第二加热部件的启停;
S3、所述控制模块采集各个内胆中的实时加热温度,当所述实时加热温度超过目标加热温度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对应的限温器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用水量包括1/4额定容积、1/2额定容积、3/4额定容积和全部额定容积;所述安装方式包括立式安装和卧式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具体为:第一限温器610和第二限温器620分别采集所述第一内胆100和第二内胆200中的实时加热温度,并将该实时加热温度传输给控制模块,当任一内胆中的实时加热温度达到目标加热温度即警戒值时,第一限温器610或第二限温器620断开,从而各个加热部件均暂停加热。
实施例一、在立式安装时,冷水集中在第一内胆100或第二内胆200的某一端部,因此可以控制只开启第一内胆100中的第一加热管110以及第二内胆200中的第三加热管210进行加热,根据热水密度低的原理,同样可以将整胆水加热完成。
进一步的,根据第一档位开关810和第二档位开关820的档位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热水器可以有以下使用场景,即控制方法步骤S2的具体步骤:
对于立式安装的热水器来说,可参照图2或图3:
场景一、满足用户少量用水:
可加热大约1/4额定容积热水,满足用户洗漱,洗菜用水,控制方式为接通第一温控器710同时断开第二温控器720,第一档位开关810打到Ⅰ档位只接通第一加热管110即可。
场景二、满足用户适量用水:
可加热大约1/2额定容积热水,满足用户洗碗或单人洗浴用水,控制方式为接通第一温控器710同时断开第二温控器720,第一档位开关810打到Ⅱ档位只接通第二加热管120即可加热上右胆热水,或者控制方式为接通第一温控器710,同时断开第二温控器720,第一档位开关810打到Ⅲ档位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110和第二加热管120可快速加热右胆热水。
场景三、满足用户多量用水:
可加热大约3/4额定容积热水,满足用户洗碗和单人洗浴用水,控制方式为接通第一温控器710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720,第一档位开关810打到Ⅱ档位只接通第二加热管120,第二档位开关820打到Ⅰ档位只接通第三加热管210即可加热大约3/4额定容积热水,或者控制方式为接通第一温控器710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720,第一档位开关810打到Ⅲ档位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110和第二加热管120,第二档位开关820打到Ⅰ档位只接通第三加热管210。
场景四、满足用户大量用水:
可加热双胆热水,满足用户大量及多人用水,控制方式为接通第一温控器710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720,第一档位开关810打到Ⅱ档位只接通第二加热管120,第二档位开关820打到Ⅱ档位只接通第四加热管220即可加热双胆热水,或者控制方式为接通第一温控器710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720,第一档位开关810打到Ⅲ档位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110和第二加热管120,第二档位开关820打到Ⅲ档位同时接通第三加热管210和第四加热管220可快速获得双胆热水。
实施例二、在卧式安装时,冷水集中在第一内胆100或第二内胆200的某一侧壁处,因此可以控制只开启第一内胆100中的第二加热管120以及第二内胆200中的第四加热管220进行加热;可以保证整个内胆热水均匀受热,加热完成后用户可享受更多的热水。
进一步的,根据第一档位开关810和第二档位开关820的档位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热水器可以有以下使用场景,即控制方法步骤S2的具体步骤:
对于卧式安装的热水器来说,可参照图4或图5:
场景一、满足用户少量用水:
可加热大约1/4额定容积热水,满足用户洗漱,洗菜用水,控制方式为接通第一温控器710同时断开第二温控器720,第一档位开关810打到Ⅱ档位只接通第二加热管120即可。
场景二、满足用户适量用水:
可加热大约1/2额定容积热水,满足用户洗碗或单人洗浴用水,控制方式为接通第一温控器710同时断开第二温控器720,第一档位开关810打到Ⅲ档位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110和第二加热管120快速加热下胆热水。
场景三、满足用户多量用水:
可加热大约3/4额定容积热水,满足用户洗碗和单人洗浴用水,控制方式为接通第一温控器710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720,第一档位开关810打到Ⅲ档位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110和第二加热管120,第二档位开关820打到Ⅰ档位只接通第四加热管220。
场景四、满足用户大量用水:
可加热双胆整胆热水,满足用户大量及多人用水,控制方式为接通第一温控器710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720,第一档位开关810打到Ⅱ档位只接通第二加热管120,第二档位开关820打到Ⅱ档位只接通第四加热管220即可加热整胆热水,或者控制方式为接通第一温控器710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720,第一档位开关810打到Ⅲ档位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110和第二加热管120,第二档位开关820打到Ⅲ档位同时接通第三加热管210和第四加热管220可快速获得整胆热水。
实施例三,参照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其中,所述进水管300包括主管311和套接在所述主管311内的配管312;所述主管311的自由端靠近所述第一内胆100的进水端400并朝向所述第一内胆100的侧壁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主管311的整体结构为L型,其自由端设有第一水孔313,该第一水孔313沿管壁的一侧设置,且位于靠近所述进水端的一侧管壁上;
所述配管312沿管壁设有第二水孔314,该第二水孔314分布于远离所述进水端的一侧管壁上。
具体地,配管312套接在主管311内后,第一水孔313与第二水孔314相对设置。对于第一内胆100和第二内胆200沿水平方向上下设置时,该第一进水管300的进水过程为:冷水经主管311进入到配管312中,通过配管312左侧的第二水孔314再次进入到主管311中,通过主管311右侧的第一水孔313缓缓流入第一内胆100的右侧空间,随着发热管加热时间推移,热水可被缓缓推入第二内胆200。同样地,对于第一内胆100和第二内胆200沿竖直方向左右设置时,该第一进水管300的进水过程为:冷水经主管311进入到配管312中,通过配管312上侧的第二水孔314再次进入到主管311中,通过主管311下侧的第一水孔313缓缓流入第一内胆100的下侧空间,随着发热管加热时间推移,热水可被缓缓推入第二内胆200。
该第一进水管300的设置通过一次反水降低水流冲击力,并且根据内胆结构特点,冷水更容易与热水分层,进而提升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性能。
进一步的,参照图7所示,所述配管312为轴对称结构,其两端的内径均大于其中心的内径。即该配管312的两端呈喇叭型,避免冷水第一次由主管311进入到配管312中时直接进入主管从而影响冷水的水流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主管311的自由端设有堵帽(图中未示出),用于固定所述主管311与所述配管312,避免冷水直接由该主管311的自由端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400的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二内胆200的出水端并朝向所述第二内胆200的侧壁弯曲。具体地,对于第一内胆100和第二内胆200沿水平方向上下设置时,该第一出水管400的自由端由第二内胆200中的右端延长至左端,并在左端向上弯曲至靠近内壁处,以提高第二内胆200中热水的输出率。同样地,对于第一内胆100和第二内胆200沿竖直方向左右设置时,该第一出水管400的自由端由第二内胆200中的下端延长至上端,并在上端向左弯曲至靠近内壁处,以提高第二内胆200中热水的输出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胆100中设有与所述连接水管500连接的第一连接管510,所述第一连接管510的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一内胆100的进水端。该第一连接管510用于将第一内胆100中加热后的热水输送到第二内胆200中继续加热。具体地,对于第一内胆100和第二内胆200沿水平方向上下设置时,该第一连接管510的自由端由第一内胆100中的右端延长至左端,以提高第一内胆100中热水的输出率。同样地,对于第一内胆100和第二内胆200沿竖直方向左右设置时,该第一连接管510的自由端由第一内胆100中的下端延长至上端,以提高第二内胆200中热水的输出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胆200中设有与所述连接水管500连接的第二连接管520,所述第二连接管520的自由端靠近所述第二内胆200的出水端。
进一步的,参照图8所示,沿所述第二连接管520的管壁设有进水部521,该进水部521为规律分布的孔位。
参照图9所示,所述第二连接管520内设有凹槽522,该凹槽522的槽口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管520的自由端。该凹槽522的设置能够有效压缩第二连接管520的上部空间,避免水流集中从第二连接管520的顶部喷出。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522的槽口内径大于其槽底内径。对第二连接管520内的水流形成缓冲,使得位于第二连接管520上部的孔位也有水流等流量流出。
对于第一内胆100和第二内胆200沿竖直方向左右设置时,经第一内胆100加热后的水由连接水管500进入到第二连接管520后在第二内胆200进行二次加热,该第二连接管520结构的设置,有效减缓冷水直接向上冲击,能够使冷水从第二连接管520所有孔位缓缓流程,再经过重力影响,冷水会从底部缓缓将热水推到第二内胆200的顶部。
实施例四,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内胆100和第二内胆200沿竖直方向左右设置,与第一内胆100连接的进水管300为图8所示的结构,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管520的结构可以作为与供水网中冷水进入第一内胆100的水管。同样能够实现减缓冷水直接向上冲击,能够使冷水从进水管所有孔位缓缓流程,再经过重力影响冷水会从第一内胆100的底部缓缓将热水推到第一内胆100的顶部。
在以上各个实施例中,若无特别说明,则默认每个内胆中均设有电加热部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形成安装空间;
两个内胆,所述内胆的封头上设有法兰;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到其中一所述内胆内;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伸入到另一所述内胆内;
连接水管,其安装于两个所述内胆之间;
加热部件组,设置两组,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法兰上并伸入到所述内胆中;
控制模块,与所述加热部件组通信连接,用于根据用水量控制所述加热部件组的启停;
其中,所述加热部件组包括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沿所述内胆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加热部件贴合所述内胆的侧壁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加热部件的长度;所述第二加热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弯折部和延长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并排布置,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内胆的侧壁方向延伸,所述延长部沿所述内胆的轴向并贴近所述内胆的侧壁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同一内胆中的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的档位开关;还包括与所述档位开关串联的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的另一端与并联的限温器串联;所述档位开关包括第一档位开关和第二档位开关;所述温控器包括第一温控器和第二温控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包括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包括第一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部件包括第二加热管和第四加热管;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位于所述第一内胆中;所述第三加热管和第四加热管位于所述第二内胆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管与所述第二加热管并联连接后依次与所述第一档位开关和第一温控器串联组成第一内胆加热组;所述第三加热管与所述第四加热管并联连接后依次与所述第二档位开关和第二温控器串联组成第二内胆加热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胆加热组与所述第二内胆加热组和所述限温器并联连接;所述限温器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限温器和第二限温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控制模块采集用户设定的目标用水量;
S2、根据步骤S1中的所述目标用水量以及所述内胆的安装方式,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和所述第二加热部件的启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水量包括1/4额定容积、1/2额定容积、3/4额定容积和全部额定容积;所述安装方式包括立式安装和卧式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式为立式安装时,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当用水量为1/4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断开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一加热管;
S22、当用水量为1/2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断开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二加热管,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断开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可快速加热右胆热水;
S23、当用水量为3/4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二加热管,第二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三加热管,或者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第二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三加热管;
S24、当用水量为全部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二加热管,第二档位开关只接通第四加热管,或者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第二档位开关接通第三加热管和第四加热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为卧式安装时,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当用水量为1/4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断开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二加热管;
S22、当用水量为1/2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断开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
S23、当用水量为3/4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第二档位开关只接通第四加热管;
S24、当用水量为全部额定容积时,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只接通第二加热管,第二档位开关只接通第四加热管,或者所述控制模块接通第一温控器同时接通第二温控器,第一档位开关同时接通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第二档位开关同时接通第三加热管和第四加热管。
CN202210022819.2A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4477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2819.2A CN116447748A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2819.2A CN116447748A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47748A true CN116447748A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32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2819.2A Pending CN116447748A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4774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91920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机专用高效储水箱
CN116447748A (zh) 一种立卧通用的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8033708U (zh) 双胆电热水器
CN117213053A (zh) 双胆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8033706U (zh) 加热内胆组件及电热水器
CN118066701A (zh) 双胆电热水器
CN118066700A (zh) 电热水器
CN216080405U (zh) 双胆热水器
CN117213070A (zh) 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CN118066709A (zh) 加热内胆组件及电热水器
CN216347050U (zh) 横竖两用电热水器
CN219014647U (zh) 加热内胆组件及电热水器
CN219014631U (zh) 电热水器
CN219177965U (zh) 双胆电热水器
CN216080406U (zh) 双胆水箱及电热水器
CN209068756U (zh) 一种降噪型低耗能热泵热水器
CN205690708U (zh) 一种平板太阳能热水器
CN118057096A (zh) 加热内胆组件及电热水器
CN216080395U (zh) 一种双胆热水器
CN115875845A (zh) 电热水器
CN115406113A (zh) 具有防漏水功能的电热水器
CN214665172U (zh) 一种小厨宝
CN216347051U (zh) 横竖两用双胆热水器
CN216744904U (zh) 电热水器
CN215336612U (zh) 高效快速加热式供热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