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29336A - 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29336A
CN116429336A CN202310684911.XA CN202310684911A CN116429336A CN 116429336 A CN116429336 A CN 116429336A CN 202310684911 A CN202310684911 A CN 202310684911A CN 116429336 A CN116429336 A CN 116429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detection
medical instrument
sliding table
tubular med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849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符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Kerui Medical Suppl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Kerui Medical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Kerui Medical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Kerui Medical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8491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293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29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293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7/00Marking-out or setting-out work
    • B25H7/04Devices, e.g. scribers, for mark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状医疗器械密封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采用常规气体进行气密性检测时,虽然不会存在影响管状医疗器械无菌性需求的问题,但是由于管状医疗器械上的漏气点一般为极其微小的通孔,很难通过气体的泄漏直观且迅速的观测到管状医疗器械的漏气点,无法第一时间对管状医疗器械的漏气点进行标记,以便于后续的修复工作;本发明通过驱动检测标记装置、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和联动捋直固定装置的相互配合,实现了通过气体检测管状医疗器械密封性的同时,在检测到漏气的一瞬间对漏气点进行标记,以便于后续对其进行修复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状医疗器械密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针对管状医疗器械的密封性测试装置采用的介质为气体或者液体,管状医疗器械相较于常规导管,对无菌性要求更高,若采用液体进行检测,由于液体自身粘度原因,在检测完成后,会产生一定量的液体残留无法完全排出,严重影响管状医疗器械的无菌性需求,也增加了后续的清洁成本,而采用常规气体进行气密性检测的话,虽然不会存在影响管状医疗器械无菌性需求的问题,但是由于管状医疗器械上的漏气点一般为极其微小的通孔,很难通过气体的泄漏直观且迅速的观测到管状医疗器械的漏气点,无法第一时间对管状医疗器械的漏气点进行标记,以便于后续的修复工作,缺少一种通过气体检测管状医疗器械密封性的同时,在检测到漏气的一瞬间对漏气点进行标记,以便于后续对其进行修复的密封性测试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驱动检测标记装置,所述驱动检测标记装置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驱动检测标记装置的一侧设有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所述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顶部的一侧设有充气泵,所述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远离驱动检测标记装置的一侧设有联动捋直固定装置,所述驱动检测标记装置包括驱动检测组件和漏气点标记组件,所述驱动检测组件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漏气点标记组件设置在驱动检测组件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滑动台、第一驱动丝杆、第一滑动块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滑动台水平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滑动块设置在第一滑动台的顶部且与第一滑动台的顶部横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丝杆穿过第一滑动台的两端与其转动连接,且第二驱动丝杆穿过第一滑动块的侧端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滑动台的侧端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丝杆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漏气点标记组件包括检测外壳和检测标记组件,所述检测外壳呈圆形且中空设置,所述检测外壳的侧端与第一滑动块的顶部连接,所述检测外壳的圆心处设有用于穿过管状医疗器械的外侧且与其外侧贴合滑动的贯通孔,所述检测外壳的内侧设有一圈检测进气口,所述检测外壳的侧端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检测标记组件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检测标记组件呈圆形均匀的设置在检测外壳的内部。
优选的,每个所述检测标记组件均包括安装架、滑动架、检测弹簧、受力杆、驱动块、配合块和标记笔,所述安装架竖直设置在检测外壳内且安装架的顶部与检测外壳内远离检测进气口的一侧连接,所述滑动架设置在安装架内且与其上下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架底部的两端分别穿过安装架的底部且与其上下滑动配合,所述受力杆竖直穿过安装架的底部与其上下滑动配合,所述检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受力杆的顶端和滑动架内侧的顶端连接,所述配合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配合块分别设置在滑动架的内侧且位于受力杆的两侧,两个所述配合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相互平行的斜边,所述驱动块的中部穿过受力杆与其斜向滑动配合,所述驱动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配合块的斜面相契合且与其斜向滑动配合,所述标记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标记笔分别设置在滑动架底部的两端且位于检测外壳的检测进气口内,所述受力杆的底端位于检测外壳的检测进气口内。
优选的,所述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滑动台、第二驱动丝杆、第二滑动块、输气堵头、单向阀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滑动台水平设置在第一滑动台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动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块对称设置在第二滑动台顶部的两端且均与第二滑动台的顶部横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丝杆穿过第二滑动台的两端与其转动连接,且第二驱动丝杆分别穿过两个第二滑动块的侧端与其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块分别位于第二驱动丝杆的两端,所述第二驱动丝杆自中部向两端延伸出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滑动台的侧端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输气堵头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输气堵头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滑动块的顶部,两个所述输气堵头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用于连接管状医疗器械的连接头,所述充气泵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滑动块的顶部且充气泵的输气端与位于其一侧的输气堵头的侧端相连通,另外一个所述输气堵头远离充气泵的一侧呈封闭设置且其侧端设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联动捋直固定装置包括驱动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所述驱动移动组件设置在第一滑动台远离第二滑动台的一侧,所述联动组件设置在驱动移动组件上,所述驱动移动组件包括第三滑动台、连接板、第三滑动块、滑动齿槽板、连接杆、滑动套和滑动轮,所述第三滑动台设置在第一滑动台远离第二滑动台的一侧,所述第三滑动块设置在第三滑动台的顶部且与其横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三滑动块与第一滑动块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滑动齿槽板设置在第三滑动块的顶部且与其横向滑动配合,所述滑动齿槽板的顶部设有贯通槽且贯通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齿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滑动齿槽板顶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动套的侧端与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且滑动套位于检测外壳的一侧,所述滑动套呈圆形且中空设置,所述滑动套的圆心处设有用于穿过管状医疗器械的外侧且与其外侧滑动的贯通孔,所述滑动轮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滑动轮呈圆形均匀且转动设置在滑动套内部,且滑动套的内侧设有用于多个滑动轮穿过的开口,每个所述滑动轮的一端分别穿过滑动套上的开口位于滑动套外部。
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齿槽杆、第二齿轮、皮带轮、传动皮带和扇形齿轮,所述齿槽杆设置在第一滑动台的侧端且位于连接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连接板的顶部且位于齿槽杆靠近第一滑动台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的上端与齿槽杆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连接板的顶部且位于齿槽杆远离第一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下端相啮合,所述扇形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三滑动块的顶部其位于滑动齿槽板的贯通槽内,所述扇形齿轮的一侧设有若干齿牙且与滑动齿槽板内的一侧齿槽相啮合,所述皮带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皮带轮分别设置在第二齿轮和扇形齿轮的顶部,所述传动皮带套设在两个皮带轮上。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需要对管状医疗器械进行密封性检测时,首先将待检测管状医疗器械的一端通过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一侧的输气堵头进行固定,管状医疗器械的另一端分别穿过驱动检测标记装置的标记端和联动捋直固定装置的捋直端最后通过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另一端的输气堵头进行固定,接着控制第二电机工作带动第二驱动丝杆旋转,由于第二驱动丝杆自中部向两端延伸出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从而带动两个第二滑动块同步往远离对侧的方向滑动,进而带动两个输气堵头往远离对侧的方向移动,从而将管状医疗器械拉直至完全伸展的状态且进行固定,且通过充气泵从其中一个输气堵头内从管状医疗器械一端对其内部进行充气使其内部完全充入气体,若管状医疗器械内气压正常无漏气,可通过设置在另一个输气堵头上的单向阀自动打开将其内部气体排出,且密封性检测合格,若内部气压不正常,则控制驱动检测标记装置开始工作,对管状医疗器械上的漏气点进行检测且标记。
S2:需要对管状医疗器械上的漏气点进行检测时,首先控制第一电机工作带动第一驱动丝杆旋转,进而带动第一滑动块从第一滑动台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和启停,进而带动检测外壳从管状医疗器械的一端间歇式且低速的移动至另一端,移动过程中,若管状医疗器械上存在有漏气点时,其内部的气体必然会从漏气点内向管状医疗器械的外部涌出,涌出的气体穿过检测外壳内侧的检测进气口且接触到与其位置对应的其中一个检测标记组件中的受力杆的端部,受力杆受力往滑动架的顶部滑动,检测弹簧收缩,且在受力杆滑动的过程中,带动驱动块斜向滑动,进而带动与其斜向滑动配合的两个配合块同步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架往靠近管状医疗器械的方向滑动,从而控制两个标记笔往受力杆滑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两个标记笔穿过检测进气口与管状医疗器械的外侧接触且对其进行标记,从而实现对漏气点的标记,当检测外壳继续移动时,受力杆停止受力,检测弹簧复位,进而使得受力杆和标记笔复位至初始位置,以便于后续继续进行漏气点标记作业。
S3:当漏气点标记组件通过驱动检测组件的控制在第一滑动台上沿着管状医疗器械移动时,第三滑动块通过连接板随着第一滑动块同步移动,使得滑动套同步在管状医疗器械的外侧滑动,且通过设置的若干滑动轮,可减小滑动套在管状医疗器械外侧滑动的摩擦力,使其滑动更为流畅,且在移动过程中,随着连接板的移动,第一齿轮通过齿槽杆进行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轮顺时针旋转,在传动皮带和两个皮带轮的传动配合下,带动扇形齿轮同步顺时针旋转,旋转过程中首先与滑动齿槽板一侧的齿槽啮合,带动其在第三滑动块上沿检测方向滑动一段距离,接着扇形齿轮与滑动齿槽板另一侧的齿槽啮合,带动其在第三滑动块上反方向滑动一段距离,进而实现带动滑动套对管状医疗器械上漏气点标记组件即将移动到的区域进行往复滑动的运动,从而实现对管状医疗器械上即将检测的区域进行捋直作业,以确保漏气点标记组件较为顺畅的在管状医疗器械的表面进行移动,进而提高对其的密封性测试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本设备针对的是长度较长的医疗软管,两端均为敞开式,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待检测管状医疗器械的一端通过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一侧的固定端进行固定,管状医疗器械的另一端分别穿过驱动检测标记装置的标记端和联动捋直固定装置的捋直端最后通过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的另一端进行固定,且控制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工作将管状医疗器械拉直至完全伸展的状态且进行固定,且通过充气泵从管状医疗器械的一端对其内部进行充气使其内部完全充入气体,接着控制驱动检测标记装置从管状医疗器械的一端间歇性且低速的移动至另外一端,当管状医疗器械上存在有漏气点时,其内部的气体必然会从漏气点内向管状医疗器械的外部涌出,驱动检测标记装置会感应到气体的漏出且及时对漏气点进行定位且标记,并且在此过程中,每当驱动检测标记装置移动一段距离,可同步带动联动捋直固定装置对管状医疗器械上驱动检测标记装置即将移动到的区域进行捋直作业,以确保驱动检测标记装置较为顺畅的在管状医疗器械的表面进行移动,进而提高对其的密封性测试效率,本装置实现了通过气体检测管状医疗器械密封性的同时,在检测到漏气的一瞬间对漏气点进行标记,以便于后续对其进行修复的效果。
本发明中,当漏气点标记组件通过驱动检测组件的控制在第一滑动台上沿着管状医疗器械移动时,第三滑动块通过连接板随着第一滑动块同步移动,使得滑动套同步在管状医疗器械的外侧滑动,且通过设置的若干滑动轮,可减小滑动套在管状医疗器械外侧滑动的摩擦力,使其滑动更为流畅,且在移动过程中,滑动套可对管状医疗器械上漏气点标记组件即将移动到的区域进行往复滑动的运动,从而实现对管状医疗器械上即将检测的区域进行捋直作业,以确保漏气点标记组件较为顺畅的在管状医疗器械的表面进行移动,进而提高对其的密封性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中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驱动检测标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漏气点标记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漏气点标记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检测标记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检测标记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A处的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中联动捋直固定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滑动套的剖视图。
图中:1、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1、驱动检测组件;111、第一滑动台;112、第一驱动丝杆;113、第一滑动块;114、第一电机;12、漏气点标记组件;121、检测外壳;122、检测进气口;123、透气孔;13、检测标记组件;131、安装架;132、滑动架;133、检测弹簧;134、受力杆;135、驱动块;136、配合块;137、标记笔;2、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21、第二滑动台;22、第二驱动丝杆;23、第二滑动块;24、输气堵头;25、单向阀;26、第二电机;3、充气泵;4、联动捋直固定装置;41、驱动移动组件;411、第三滑动台;412、连接板;413、第三滑动块;414、滑动齿槽板;415、连接杆;416、滑动套;417、滑动轮;42、联动组件;421、第一齿轮;422、齿槽杆;423、第二齿轮;424、皮带轮;425、传动皮带;426、扇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所述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的一侧设有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2,所述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2顶部的一侧设有充气泵3,所述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2远离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的一侧设有联动捋直固定装置4,所述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包括驱动检测组件11和漏气点标记组件12,所述驱动检测组件11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漏气点标记组件12设置在驱动检测组件11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8所示,所述驱动检测组件11包括第一滑动台111、第一驱动丝杆112、第一滑动块113和第一电机114,所述第一滑动台111水平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滑动块113设置在第一滑动台111的顶部且与第一滑动台111的顶部横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丝杆112穿过第一滑动台111的两端与其转动连接,且第二驱动丝杆22穿过第一滑动块113的侧端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14设置在第一滑动台111的侧端且第一电机114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丝杆112的一端连接;
所述漏气点标记组件12包括检测外壳121和检测标记组件13,所述检测外壳121呈圆形且中空设置,所述检测外壳121的侧端与第一滑动块113的顶部连接,所述检测外壳121的圆心处设有用于穿过管状医疗器械的外侧且与其外侧贴合滑动的贯通孔,所述检测外壳121的内侧设有一圈检测进气口122,所述检测外壳121的侧端设有若干透气孔123,所述检测标记组件13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检测标记组件13呈圆形均匀的设置在检测外壳121的内部;
每个所述检测标记组件13均包括安装架131、滑动架132、检测弹簧133、受力杆134、驱动块135、配合块136和标记笔137,所述安装架131竖直设置在检测外壳121内且安装架131的顶部与检测外壳121内远离检测进气口122的一侧连接,所述滑动架132设置在安装架131内且与其上下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架132底部的两端分别穿过安装架131的底部且与其上下滑动配合,所述受力杆134竖直穿过安装架131的底部与其上下滑动配合,所述检测弹簧133的两端分别与受力杆134的顶端和滑动架132内侧的顶端连接,所述配合块13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配合块136分别设置在滑动架132的内侧且位于受力杆134的两侧,两个所述配合块136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相互平行的斜边,所述驱动块135的中部穿过受力杆134与其斜向滑动配合,所述驱动块13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配合块136的斜面相契合且与其斜向滑动配合,所述标记笔137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标记笔137分别设置在滑动架132底部的两端且位于检测外壳121的检测进气口122内,所述受力杆134的底端位于检测外壳121的检测进气口122内;
需要对管状医疗器械上的漏气点进行检测时,首先控制第一电机114工作带动第一驱动丝杆112旋转,进而带动第一滑动块113从第一滑动台111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通过控制第一电机114的转速和启停,进而带动检测外壳121从管状医疗器械的一端间歇式且低速的移动至另一端,移动过程中,若管状医疗器械上存在有漏气点时,其内部的气体必然会从漏气点内向管状医疗器械的外部涌出,涌出的气体穿过检测外壳121内侧的检测进气口122且接触到与其位置对应的其中一个检测标记组件13中的受力杆134的端部,受力杆134受力往滑动架132的顶部滑动,检测弹簧133收缩,且在受力杆134滑动的过程中,带动驱动块135斜向滑动,进而带动与其斜向滑动配合的两个配合块136同步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架132往靠近管状医疗器械的方向滑动,从而控制两个标记笔137往受力杆134滑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两个标记笔137穿过检测进气口122与管状医疗器械的外侧接触且对其进行标记,从而实现对漏气点的标记,当检测外壳121继续移动时,受力杆134停止受力,检测弹簧133复位,进而使得受力杆134和标记笔137复位至初始位置,以便于后续继续进行漏气点标记作业。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2包括第二滑动台21、第二驱动丝杆22、第二滑动块23、输气堵头24、单向阀25和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滑动台21水平设置在第一滑动台111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动块2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块23对称设置在第二滑动台21顶部的两端且均与第二滑动台21的顶部横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丝杆22穿过第二滑动台21的两端与其转动连接,且第二驱动丝杆22分别穿过两个第二滑动块23的侧端与其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块23分别位于第二驱动丝杆22的两端,所述第二驱动丝杆22自中部向两端延伸出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二电机26设置在第二滑动台21的侧端且第二电机26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丝杆22的一端连接,所述输气堵头2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输气堵头2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滑动块23的顶部,两个所述输气堵头2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用于连接管状医疗器械的连接头,所述充气泵3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滑动块23的顶部且充气泵3的输气端与位于其一侧的输气堵头24的侧端相连通,另外一个所述输气堵头24远离充气泵3的一侧呈封闭设置且其侧端设有单向阀25;
需要对管状医疗器械进行密封性检测时,首先将待检测管状医疗器械的一端通过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2一侧的输气堵头24进行固定,管状医疗器械的另一端分别穿过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的标记端和联动捋直固定装置4的捋直端最后通过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2另一端的输气堵头24进行固定,接着控制第二电机26工作带动第二驱动丝杆22旋转,由于第二驱动丝杆22自中部向两端延伸出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从而带动两个第二滑动块23同步往远离对侧的方向滑动,进而带动两个输气堵头24往远离对侧的方向移动,从而将管状医疗器械拉直至完全伸展的状态且进行固定,且通过充气泵3从其中一个输气堵头24内从管状医疗器械一端对其内部进行充气使其内部完全充入气体,若管状医疗器械内气压正常无漏气,可通过设置在另一个输气堵头24上的单向阀25自动打开将其内部气体排出,且密封性检测合格,若内部气压不正常,则控制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开始工作,对管状医疗器械上的漏气点进行检测且标记。
本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3所示,所述联动捋直固定装置4包括驱动移动组件41和联动组件42,所述驱动移动组件41设置在第一滑动台111远离第二滑动台21的一侧,所述联动组件42设置在驱动移动组件41上,所述驱动移动组件41包括第三滑动台411、连接板412、第三滑动块413、滑动齿槽板414、连接杆415、滑动套416和滑动轮417,所述第三滑动台411设置在第一滑动台111远离第二滑动台21的一侧,所述第三滑动块413设置在第三滑动台411的顶部且与其横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三滑动块413与第一滑动块113之间设有连接板412,所述滑动齿槽板414设置在第三滑动块413的顶部且与其横向滑动配合,所述滑动齿槽板414的顶部设有贯通槽且贯通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齿槽,所述连接杆415的一端与滑动齿槽板414顶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动套416的侧端与连接杆415的另一端连接且滑动套416位于检测外壳121的一侧,所述滑动套416呈圆形且中空设置,所述滑动套416的圆心处设有用于穿过管状医疗器械的外侧且与其外侧滑动的贯通孔,所述滑动轮417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滑动轮417呈圆形均匀且转动设置在滑动套416内部,且滑动套416的内侧设有用于多个滑动轮417穿过的开口,每个所述滑动轮417的一端分别穿过滑动套416上的开口位于滑动套416外部;
所述联动组件42包括第一齿轮421、齿槽杆422、第二齿轮423、皮带轮424、传动皮带425和扇形齿轮426,所述齿槽杆422设置在第一滑动台111的侧端且位于连接板412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齿轮421转动设置在连接板412的顶部且位于齿槽杆422靠近第一滑动台111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421的上端与齿槽杆422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23转动设置在连接板412的顶部且位于齿槽杆422远离第一齿轮421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423与第一齿轮421的下端相啮合,所述扇形齿轮426转动设置在第三滑动块413的顶部其位于滑动齿槽板414的贯通槽内,所述扇形齿轮426的一侧设有若干齿牙且与滑动齿槽板414内的一侧齿槽相啮合,所述皮带轮42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皮带轮424分别设置在第二齿轮423和扇形齿轮426的顶部,所述传动皮带425套设在两个皮带轮424上;
当漏气点标记组件12通过驱动检测组件11的控制在第一滑动台111上沿着管状医疗器械移动时,第三滑动块413通过连接板412随着第一滑动块113同步移动,使得滑动套416同步在管状医疗器械的外侧滑动,且通过设置的若干滑动轮417,可减小滑动套416在管状医疗器械外侧滑动的摩擦力,使其滑动更为流畅,且在移动过程中,随着连接板412的移动,第一齿轮421通过齿槽杆422进行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轮423顺时针旋转,在传动皮带425和两个皮带轮424的传动配合下,带动扇形齿轮426同步顺时针旋转,旋转过程中首先与滑动齿槽板414一侧的齿槽啮合,带动其在第三滑动块413上沿检测方向滑动一段距离,接着扇形齿轮426与滑动齿槽板414另一侧的齿槽啮合,带动其在第三滑动块413上反方向滑动一段距离,进而实现带动滑动套416对管状医疗器械上漏气点标记组件12即将移动到的区域进行往复滑动的运动,从而实现对管状医疗器械上即将检测的区域进行捋直作业,以确保漏气点标记组件12较为顺畅的在管状医疗器械的表面进行移动,进而提高对其的密封性测试效率。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
S1:需要对管状医疗器械进行密封性检测时,首先将待检测管状医疗器械的一端通过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2一侧的输气堵头24进行固定,管状医疗器械的另一端分别穿过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的标记端和联动捋直固定装置4的捋直端最后通过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2另一端的输气堵头24进行固定,接着控制第二电机26工作带动第二驱动丝杆22旋转,由于第二驱动丝杆22自中部向两端延伸出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从而带动两个第二滑动块23同步往远离对侧的方向滑动,进而带动两个输气堵头24往远离对侧的方向移动,从而将管状医疗器械拉直至完全伸展的状态且进行固定,且通过充气泵3从其中一个输气堵头24内从管状医疗器械一端对其内部进行充气使其内部完全充入气体,若管状医疗器械内气压正常无漏气,可通过设置在另一个输气堵头24上的单向阀25自动打开将其内部气体排出,且密封性检测合格,若内部气压不正常,则控制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开始工作,对管状医疗器械上的漏气点进行检测且标记。
S2:需要对管状医疗器械上的漏气点进行检测时,首先控制第一电机114工作带动第一驱动丝杆112旋转,进而带动第一滑动块113从第一滑动台111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通过控制第一电机114的转速和启停,进而带动检测外壳121从管状医疗器械的一端间歇式且低速的移动至另一端,移动过程中,若管状医疗器械上存在有漏气点时,其内部的气体必然会从漏气点内向管状医疗器械的外部涌出,涌出的气体穿过检测外壳121内侧的检测进气口122且接触到与其位置对应的其中一个检测标记组件13中的受力杆134的端部,受力杆134受力往滑动架132的顶部滑动,检测弹簧133收缩,且在受力杆134滑动的过程中,带动驱动块135斜向滑动,进而带动与其斜向滑动配合的两个配合块136同步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架132往靠近管状医疗器械的方向滑动,从而控制两个标记笔137往受力杆134滑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两个标记笔137穿过检测进气口122与管状医疗器械的外侧接触且对其进行标记,从而实现对漏气点的标记,当检测外壳121继续移动时,受力杆134停止受力,检测弹簧133复位,进而使得受力杆134和标记笔137复位至初始位置,以便于后续继续进行漏气点标记作业。
S3:当漏气点标记组件12通过驱动检测组件11的控制在第一滑动台111上沿着管状医疗器械移动时,第三滑动块413通过连接板412随着第一滑动块113同步移动,使得滑动套416同步在管状医疗器械的外侧滑动,且通过设置的若干滑动轮417,可减小滑动套416在管状医疗器械外侧滑动的摩擦力,使其滑动更为流畅,且在移动过程中,随着连接板412的移动,第一齿轮421通过齿槽杆422进行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轮423顺时针旋转,在传动皮带425和两个皮带轮424的传动配合下,带动扇形齿轮426同步顺时针旋转,旋转过程中首先与滑动齿槽板414一侧的齿槽啮合,带动其在第三滑动块413上沿检测方向滑动一段距离,接着扇形齿轮426与滑动齿槽板414另一侧的齿槽啮合,带动其在第三滑动块413上反方向滑动一段距离,进而实现带动滑动套416对管状医疗器械上漏气点标记组件12即将移动到的区域进行往复滑动的运动,从而实现对管状医疗器械上即将检测的区域进行捋直作业,以确保漏气点标记组件12较为顺畅的在管状医疗器械的表面进行移动,进而提高对其的密封性测试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所述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的一侧设有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2),所述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2)顶部的一侧设有充气泵(3),所述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2)远离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的一侧设有联动捋直固定装置(4),所述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包括驱动检测组件(11)和漏气点标记组件(12),所述驱动检测组件(11)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漏气点标记组件(12)设置在驱动检测组件(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检测组件(11)包括第一滑动台(111)、第一驱动丝杆(112)、第一滑动块(113)和第一电机(114),所述第一滑动台(111)水平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滑动块(113)设置在第一滑动台(111)的顶部且与第一滑动台(111)的顶部横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丝杆(112)穿过第一滑动台(111)的两端与其转动连接,且第二驱动丝杆(22)穿过第一滑动块(113)的侧端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14)设置在第一滑动台(111)的侧端且第一电机(114)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丝杆(112)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气点标记组件(12)包括检测外壳(121)和检测标记组件(13),所述检测外壳(121)呈圆形且中空设置,所述检测外壳(121)的侧端与第一滑动块(113)的顶部连接,所述检测外壳(121)的圆心处设有用于穿过管状医疗器械的外侧且与其外侧贴合滑动的贯通孔,所述检测外壳(121)的内侧设有一圈检测进气口(122),所述检测外壳(121)的侧端设有若干透气孔(123),所述检测标记组件(13)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检测标记组件(13)呈圆形均匀的设置在检测外壳(12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检测标记组件(13)均包括安装架(131)、滑动架(132)、检测弹簧(133)、受力杆(134)、驱动块(135)、配合块(136)和标记笔(137),所述安装架(131)竖直设置在检测外壳(121)内且安装架(131)的顶部与检测外壳(121)内远离检测进气口(122)的一侧连接,所述滑动架(132)设置在安装架(131)内且与其上下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架(132)底部的两端分别穿过安装架(131)的底部且与其上下滑动配合,所述受力杆(134)竖直穿过安装架(131)的底部与其上下滑动配合,所述检测弹簧(133)的两端分别与受力杆(134)的顶端和滑动架(132)内侧的顶端连接,所述配合块(13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配合块(136)分别设置在滑动架(132)的内侧且位于受力杆(134)的两侧,两个所述配合块(136)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相互平行的斜边,所述驱动块(135)的中部穿过受力杆(134)与其斜向滑动配合,所述驱动块(13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配合块(136)的斜面相契合且与其斜向滑动配合,所述标记笔(137)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标记笔(137)分别设置在滑动架(132)底部的两端且位于检测外壳(121)的检测进气口(122)内,所述受力杆(134)的底端位于检测外壳(121)的检测进气口(1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2)包括第二滑动台(21)、第二驱动丝杆(22)、第二滑动块(23)、输气堵头(24)、单向阀(25)和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滑动台(21)水平设置在第一滑动台(111)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动块(2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块(23)对称设置在第二滑动台(21)顶部的两端且均与第二滑动台(21)的顶部横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丝杆(22)穿过第二滑动台(21)的两端与其转动连接,且第二驱动丝杆(22)分别穿过两个第二滑动块(23)的侧端与其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块(23)分别位于第二驱动丝杆(22)的两端,所述第二驱动丝杆(22)自中部向两端延伸出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二电机(26)设置在第二滑动台(21)的侧端且第二电机(26)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丝杆(22)的一端连接,所述输气堵头(2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输气堵头(2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滑动块(23)的顶部,两个所述输气堵头(2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用于连接管状医疗器械的连接头,所述充气泵(3)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滑动块(23)的顶部且充气泵(3)的输气端与位于其一侧的输气堵头(24)的侧端相连通,另外一个所述输气堵头(24)远离充气泵(3)的一侧呈封闭设置且其侧端设有单向阀(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捋直固定装置(4)包括驱动移动组件(41)和联动组件(42),所述驱动移动组件(41)设置在第一滑动台(111)远离第二滑动台(21)的一侧,所述联动组件(42)设置在驱动移动组件(41)上,所述驱动移动组件(41)包括第三滑动台(411)、连接板(412)、第三滑动块(413)、滑动齿槽板(414)、连接杆(415)、滑动套(416)和滑动轮(417),所述第三滑动台(411)设置在第一滑动台(111)远离第二滑动台(21)的一侧,所述第三滑动块(413)设置在第三滑动台(411)的顶部且与其横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三滑动块(413)与第一滑动块(113)之间设有连接板(412),所述滑动齿槽板(414)设置在第三滑动块(413)的顶部且与其横向滑动配合,所述滑动齿槽板(414)的顶部设有贯通槽且贯通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齿槽,所述连接杆(415)的一端与滑动齿槽板(414)顶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动套(416)的侧端与连接杆(415)的另一端连接且滑动套(416)位于检测外壳(121)的一侧,所述滑动套(416)呈圆形且中空设置,所述滑动套(416)的圆心处设有用于穿过管状医疗器械的外侧且与其外侧滑动的贯通孔,所述滑动轮(417)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滑动轮(417)呈圆形均匀且转动设置在滑动套(416)内部,且滑动套(416)的内侧设有用于多个滑动轮(417)穿过的开口,每个所述滑动轮(417)的一端分别穿过滑动套(416)上的开口位于滑动套(416)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42)包括第一齿轮(421)、齿槽杆(422)、第二齿轮(423)、皮带轮(424)、传动皮带(425)和扇形齿轮(426),所述齿槽杆(422)设置在第一滑动台(111)的侧端且位于连接板(412)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齿轮(421)转动设置在连接板(412)的顶部且位于齿槽杆(422)靠近第一滑动台(111)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421)的上端与齿槽杆(422)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23)转动设置在连接板(412)的顶部且位于齿槽杆(422)远离第一齿轮(421)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423)与第一齿轮(421)的下端相啮合,所述扇形齿轮(426)转动设置在第三滑动块(413)的顶部其位于滑动齿槽板(414)的贯通槽内,所述扇形齿轮(426)的一侧设有若干齿牙且与滑动齿槽板(414)内的一侧齿槽相啮合,所述皮带轮(42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皮带轮(424)分别设置在第二齿轮(423)和扇形齿轮(426)的顶部,所述传动皮带(425)套设在两个皮带轮(424)上。
8.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将待检测管状器械的一端通过管体伸展固定检测装置(2)一侧的输气堵头(24)进行固定,管状器械的另一端穿过驱动检测标记装置(1)和联动捋直固定装置(4)通过另一个的输气堵头(24)进行固定,接着控制第二电机(26)工作带动第二驱动丝杆(22)旋转,带动两个输气堵头(24)往远离对侧的方向移动,从而将管状器械拉直且进行固定,充气泵(3)对其内部进行充气使其内部完全充入气体;
S2:控制第一电机(114)工作带动第一驱动丝杆(112)旋转,带动第一滑动块(113)从第一滑动台(111)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控制第一电机(114)的转速和启停,带动检测外壳(121)从管状器械的一端间歇式且低速的移动至另一端,移动过程中,若管状器械上存在有漏气点,其内部的气体必然会从漏气点内向管状器械的外侧涌出,对应位置的其中一个检测标记组件(13)中的受力杆(134)滑动,控制两个标记笔(137)往受力杆(134)相反的方向滑动,对其外侧进行标记,标记完成,检测外壳(121)继续移动,受力杆(134)和标记笔(137)复位至初始位置;
S3:检测外壳(121)移动时,随着连接板(412)的移动,通过驱动移动组件(41)和联动组件(42)的配合带动滑动套(416)对管状器械上漏气点标记组件(12)即将移动到的区域进行往复滑动的运动,进而对管状器械上即将检测的区域进行捋直作业。
CN202310684911.XA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64293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4911.XA CN116429336A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4911.XA CN116429336A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29336A true CN116429336A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85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4911.XA Pending CN116429336A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2933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7070A (zh) * 2023-10-30 2023-12-01 菏泽市产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7419862A (zh) * 2023-11-30 2024-01-19 济南豪瑞通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罐体水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7070A (zh) * 2023-10-30 2023-12-01 菏泽市产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7419862A (zh) * 2023-11-30 2024-01-19 济南豪瑞通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罐体水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7419862B (zh) * 2023-11-30 2024-03-26 济南豪瑞通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罐体水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29336A (zh) 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097039U (zh) 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
CN207839541U (zh) 一种食品检测用试管清洗烘干装置
CN107856450A (zh) 一种具有擦拭黑板及粉尘吸收功能的智能装置
CN209089131U (zh) 一种基于bim的码头监控装置
CN115597792B (zh) 一种注射器性能检测装置
CN113640058B (zh) 一种可定点多次取样的城市管道水质检测用采样装置
CN209085864U (zh) 一种泵体密封性检测设备
CN109085111B (zh) 一种主动双活塞式通风率标准棒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CN114177420B (zh) 一种输液用的检测装置
CN216051397U (zh) 一种简单能自行弯曲进腔检测的内窥镜
CN113624584A (zh) 一种医疗检测用的样品混匀装置
CN105571859B (zh) 拖拉机前桥总成测试台
CN108404367A (zh) 一种篮球充气机
CN113720550A (zh) 一种滤芯生产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8349739U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1627306A (zh) 一种三腔二囊管教学模型
CN208612879U (zh) 一种传感器涂膜设备
CN113952590A (zh) 导管通气移动组件
CN216207379U (zh) 一种变速箱漏油试验装置
CN117975801B (zh) 用于胸腔积液处理的模型
CN219440374U (zh) 一种医用球囊扩张压力装置
CN219608578U (zh) 一种pet薄膜耐穿刺性性能检测设备
CN215338764U (zh) 注射器密合性正负压测试装置
CN220854048U (zh) 一种玻璃窗框密封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7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