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26054B - 一种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26054B
CN116426054B CN202310365230.7A CN202310365230A CN116426054B CN 116426054 B CN116426054 B CN 116426054B CN 202310365230 A CN202310365230 A CN 202310365230A CN 116426054 B CN116426054 B CN 1164260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thylene resin
molecular weight
type
density polyethylene
ult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652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26054A (zh
Inventor
游涛
刘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Huiqia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Huiqia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Huiqia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Huiqia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652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260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26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26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26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26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06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 C08L2207/062HD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06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 C08L2207/068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硫酸钙晶须以及偶联剂。本发明通过改变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配方,使得复合材料内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形成梯度,以及通过改变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配方,使得复合材料内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形成梯度,能够在原料成本基本不变,加工成本和难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升聚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聚乙烯聚合物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改性聚乙烯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管材和板材的制造中。
现有技术CN115636995A公开了一种聚乙烯组合物、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包括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该现有技术还在说明书中提出了高密度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过高,影响产品力学性能,过低影响加工性能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高,耐磨和抗冲击性能好,但过高影响加工性能,分子量低加工性能改善,但力学性能下降的一般规律。但是该规律并没有完整体现该系复合材料加工性能与力学性能之间的一般准则,这导致该现有技术提出的复合材料的成分组合并未达到最优,产品的力学性能仍未达到最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包括: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硫酸钙晶须以及偶联剂。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与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不同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以及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不同的黏均分子量。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不高于0.3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不高于0.6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比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大至少0.1g/10min。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至少210万的黏均分子量;
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至少300万的黏均分子量;
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至少380万的黏均分子量。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比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大至少50万,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比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大至少50万。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组合物包括20-25份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25-40份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5-10份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5-10份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15-35份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3-10份硫酸钙晶须以及1-4份偶联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述的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粒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硫酸钙晶须以及偶联剂混合;
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挤出造粒,挤出造粒温度为190~210℃,螺杆转速为160~170r/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该材料由如前述的制备方法制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目前现有技术的聚乙烯材料的成分配方尚存在改进空间,现有技术提出的复合材料的成分组合并未达到最优,产品的力学性能仍未达到最优。经过我司研发部门的研究,我方发现,通过改变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配方,使得复合材料内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形成梯度,以及通过改变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配方,使得复合材料内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形成梯度,能够在原料成本基本不变,加工成本和难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升聚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粒料的SEM照片。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粒料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CN115636995A(以下简称“文献1”)针对包括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给出了参数设计的一种规律,但是该规律并没有完整体现该系复合材料加工性能与力学性能之间的一般准则,这导致该现有技术提出的复合材料的成分组合并未达到最优,产品的力学性能仍未达到最优。经过我司研发部门的研究,我方发现,通过改变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配方,使得复合材料内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形成梯度,这样即便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较低,在加工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文献1提及的影响加工性能的问题。针对该新发现的现象,目前仍未有权威研究成果解释其背后的微观机制,一个合理的猜测应该在于:由于复合材料原料中具有熔体流动速率MFR5较高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这部分树脂在加工过程中,其长分子链可以率先被外力驱动(也即文献1所谓的加工性能较优),该部分被驱动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长分子链可以继续带动熔体流动速率MFR5较低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长分子链的运动,从而降低熔体流动速率MFR5较低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加工难度。我方同时发现,通过改变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配方,使得复合材料内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某些文献称为粘均分子量,两种术语均表示同一个物理量,本发明的黏均分子量与文献1黏均分子量的测试方法一致)形成梯度,如此设计,即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较高,也能够保证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针对该现象,也可以利用前述猜测的原理予以解释,复合材料原料中黏均分子量较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提供较优的加工性能,使得这部分原料的长分子链在较低温度和较低剪切力(螺杆挤出机螺杆提供的剪切力)的条件下即可以开始运动,这部分长分子链随后又可以驱动其它黏均分子量较高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长分子链,因此,这相当于降低了黏均分子量较高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加工难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硫酸钙晶须以及偶联剂。本发明使用的聚合物原料可以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化工原料销售公司购买。硫酸钙晶须可以在任意化学药品商店购买。偶联剂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任何可以用于聚乙烯材料的偶联剂,为了保证本发明的后续实验结果可以与文献1相比较,在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中,均采用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偶联剂。此外,我司研究发现,梯度设计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或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粉末堆积密度并不能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从而提高力学性能,因此为了使得后续实验结果可以与文献1相比较,在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中,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粉末堆积密度为0.35g/cm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粉末堆积密度为0.38g/cm3。本发明的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中可以包括公知的加工助剂,例如,增塑剂、抗氧剂、润滑剂以及抗紫外线剂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本领域公知的加工助剂的合理使用量之内,加工助剂的选取以及用量不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样为了使得后续实验结果可以与文献1相比较,在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中,参考文献1,统一加工助剂用量为增塑剂(环巳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5份、抗氧剂(抗氧剂CA)1份、润滑剂1.5份(硬脂酸钙)以及抗紫外线剂(UV-531)1.5份。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与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不同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以及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不同的黏均分子量。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不高于0.3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通过本发明提出的新颖的配方设计可以克服熔体流动速率低时,加工性能变差的问题,但是过低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仍然将导致树脂加工性能变劣,从而导致产品力学性能下降,因此,本发明中,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一般具有不低于0.2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
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不高于0.6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不宜过低,否则无法发挥出梯度熔体流动速率设计的优势,本发明中,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一般具有不低于0.4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比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大至少0.1g/10min。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至少210万的黏均分子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不宜过高,否则无法发挥出梯度黏均分子量设计的优势,本发明中,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一般不高于250万。
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至少300万的黏均分子量;本发明中,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一般不高于330万。
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至少380万的黏均分子量。本发明中,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一般不高于410万。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比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大至少50万,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比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大至少50万。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组合物包括20-25份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25-40份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5-10份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5-10份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15-35份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3-10份硫酸钙晶须以及1-4份偶联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述的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粒料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硫酸钙晶须以及偶联剂混合;具体地,本发明的原料混合方法可以参考文献1的混合方法来混合原料,也即机械混合包括第一阶段机械混合和第二阶段机械混合,在第一阶段机械混合过程中向混料机中加入硫酸钙晶须以及偶联剂,并在第二阶段机械混合过程中向混料机加入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以及其它加工助剂。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挤出造粒,挤出造粒温度为190~210℃,螺杆转速为160~170r/min。
以下开始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与对比例,本发明的实施例与对比例测试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冲击强度。为了保证结果的可比性,遵循文献1的记载,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按GB/T 1040.1-2018测试,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按GB/T1043.1-2008测试。
实施例1
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原料为20份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40份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5份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10份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35份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5份硫酸钙晶须、2份偶联剂以及上文定义的加工助剂。其中,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0.2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0.4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210万的黏均分子量;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300万的黏均分子量;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380万的黏均分子量。将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硫酸钙晶须、偶联剂以及加工助剂按照前述配比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挤出造粒,挤出造粒温度为190℃,螺杆转速为160r/min。使用制备的粒料加工遵循标准的力学性能测试样品,经过测试,实施例1拉伸强度为41MPa、断裂伸长率520%以及冲击强度为105kJ/m2。此外,实施例1制备的粒料的侧面外观图可以参见图1的照片,图2仍然是实施例1制备的粒料的侧面外观照片,但是图2的方法倍数更高。
实施例2
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原料为25份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30份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10份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5份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35份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5份硫酸钙晶须、2份偶联剂以及上文定义的加工助剂。其中,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0.2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0.5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220万的黏均分子量;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310万的黏均分子量;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400万的黏均分子量。将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硫酸钙晶须、偶联剂以及加工助剂按照前述配比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挤出造粒,挤出造粒温度为200℃,螺杆转速为170r/min。使用制备的粒料加工遵循标准的力学性能测试样品,经过测试,实施例2拉伸强度为43MPa、断裂伸长率530%以及冲击强度为110kJ/m2
实施例3
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原料为20份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25份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10份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10份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15份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5份硫酸钙晶须、2份偶联剂以及上文定义的加工助剂。其中,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0.25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0.5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220万的黏均分子量;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320万的黏均分子量;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400万的黏均分子量。将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硫酸钙晶须、偶联剂以及加工助剂按照前述配比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挤出造粒,挤出造粒温度为210℃,螺杆转速为170r/min。使用制备的粒料加工遵循标准的力学性能测试样品,经过测试,实施例3拉伸强度为38MPa、断裂伸长率490%以及冲击强度为102kJ/m2。实施例3相关力学性能略低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可能原因在于,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和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相对用量低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和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相对用量。
实施例4
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原料为25份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35份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5份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5份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35份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5份硫酸钙晶须、2份偶联剂以及上文定义的加工助剂。其中,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0.3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0.5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240万的黏均分子量;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320万的黏均分子量;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410万的黏均分子量。将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硫酸钙晶须、偶联剂以及加工助剂按照前述配比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挤出造粒,挤出造粒温度为210℃,螺杆转速为170r/min。使用制备的粒料加工遵循标准的力学性能测试样品,经过测试,实施例4拉伸强度为42MPa、断裂伸长率540%以及冲击强度为109kJ/m2。由实施例4的结果可以看出,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存在一定极限,例如实施例4中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和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含量较高,而且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黏均分子量较高,但是实施例4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相比于实施例1的提升已经不大。
对比例1
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原料为65份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50份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5份硫酸钙晶须、2份偶联剂以及上文定义的加工助剂。其中,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0.2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380万的黏均分子量。将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硫酸钙晶须、偶联剂以及加工助剂按照前述配比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挤出造粒,挤出造粒温度为190℃,螺杆转速为160r/min。使用制备的粒料加工遵循标准的力学性能测试样品,经过测试,对比例1拉伸强度为25MPa、断裂伸长率400%以及冲击强度为67kJ/m2。对比例1力学性能较差的原因主要是使用常规加工方式加工这类材料无法得到内部微观结构大体均匀一致的材料,材料内部缺陷较多,所以力学性能较差。
对比例2
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原料为20份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40份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5份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10份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35份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5份硫酸钙晶须、2份偶联剂以及上文定义的加工助剂。其中,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0.2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0.4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210万的黏均分子量;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300万的黏均分子量;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380万的黏均分子量。将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硫酸钙晶须、偶联剂以及加工助剂按照前述配比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挤出造粒,挤出造粒温度为220℃,螺杆转速为150r/min。使用制备的粒料加工遵循标准的力学性能测试样品,经过测试,对比例2拉伸强度为35MPa、断裂伸长率450%以及冲击强度为93kJ/m2。我方经过研发还发现,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设计得到的聚乙烯配方,需要使用较高螺杆转速与较低造粒温度的工艺组合来造粒才能够充分发挥本发明的提升材料力学性能的效果。例如本对比例由于使用文献1提供的工艺来造粒,因此导致力学性能低于实施例1-4。
对比例3
文献1实施例1的拉伸强度为34MPa、断裂伸长率453%以及冲击强度为89kJ/m2
对比例4
文献1实施例5的拉伸强度为35MPa、断裂伸长率480%以及冲击强度为100kJ/m2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2)

1.一种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的原料为20份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40份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5份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10份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35份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5份硫酸钙晶须以及2份偶联剂,其中,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0.2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0.4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210万的黏均分子量;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300万的黏均分子量;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380万的黏均分子量,将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硫酸钙晶须以及偶联剂按照前述配比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挤出造粒,挤出造粒温度为190℃,螺杆转速为160r/min,使用制备的粒料加工遵循标准的力学性能测试样品,所述样品的拉伸强度为41MPa、断裂伸长率520%以及冲击强度为105kJ/m2
2.一种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的原料为25份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30份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10份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5份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35份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5份硫酸钙晶须以及2份偶联剂,其中,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0.2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具有0.5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5,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220万的黏均分子量;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310万的黏均分子量;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具有400万的黏均分子量,将第一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二类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第一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二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第三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硫酸钙晶须以及偶联剂按照前述配比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挤出造粒,挤出造粒温度为200℃,螺杆转速为170r/min,使用制备的粒料加工遵循标准的力学性能测试样品,所述样品的拉伸强度为43MPa、断裂伸长率530%以及冲击强度为110kJ/m2
CN202310365230.7A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 Active CN1164260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5230.7A CN116426054B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5230.7A CN116426054B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26054A CN116426054A (zh) 2023-07-14
CN116426054B true CN116426054B (zh) 2023-11-10

Family

ID=87090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65230.7A Active CN116426054B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2605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7831A (ja) * 1996-06-24 1998-01-13 Asahi Chem Ind Co Ltd 高耐熱性ポリエチレン微多孔膜
CN102241846A (zh) * 2011-04-18 2011-11-16 刘立文 一种硫酸钙晶须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1616A (zh) * 2018-05-31 2019-01-01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增强的hd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340715A (zh) * 2022-07-15 2022-11-15 宁波甬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注塑级高耐磨性高密度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36995A (zh) * 2021-07-20 2023-01-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聚乙烯树脂组合物、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7831A (ja) * 1996-06-24 1998-01-13 Asahi Chem Ind Co Ltd 高耐熱性ポリエチレン微多孔膜
CN102241846A (zh) * 2011-04-18 2011-11-16 刘立文 一种硫酸钙晶须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1616A (zh) * 2018-05-31 2019-01-01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增强的hd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636995A (zh) * 2021-07-20 2023-01-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聚乙烯树脂组合物、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40715A (zh) * 2022-07-15 2022-11-15 宁波甬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注塑级高耐磨性高密度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26054A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92106B1 (ko) 코어-쉘 구조의 아크릴계 충격보강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아크릴계 수지 조성물
CN109111736B (zh) 一种耐摩擦的抗老化增强尼龙及制备方法
Feng et al. Effect of clay on the morphology of blends of poly (propylene) and polyamide 6/clay nanocomposites
EP0115192A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stretched filaments of ultrahigh-molecular-weight polyethylene
CN108070231A (zh) 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产品
CN110591220A (zh) 一种高模量改性聚丙烯克拉管及其生产方法
US20220380588A1 (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fluoropolymer processing aid
Wang et al. Compatibilization of poly (lactic acid)/ethylene‐propylene‐diene rubber blends by using organic montmorillonite as a compatibilizer
CN104262782A (zh) 一种超低散发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5671A (zh) 一种pet水汽阻隔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4675A (zh) 一种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32433A1 (zh) 一种低后收缩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26054B (zh) 一种晶须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
CN114276620A (zh) 一种低收缩率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45592B (zh) 一种苯乙烯组合物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WO2022127862A1 (zh)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04427B (zh) 一种pe压力管道用hdpe载体炭黑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JPH06182756A (ja) 分子量の異なるエチレンポリマーの溶融混合方法
CN105733231B (zh) 以硫酸钙晶须改性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及其制法
CN114015190B (zh) 一种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810421A (zh) 一种半透显示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7569A (zh) 一种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母粒
JP6220768B2 (ja) 超高分子量ポリエチレン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317407A (zh) 一种耐刮擦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5600A (zh) 一种高反射低透光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