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20272A - 蓄电模块 - Google Patents

蓄电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20272A
CN116420272A CN202180072709.0A CN202180072709A CN116420272A CN 116420272 A CN116420272 A CN 116420272A CN 202180072709 A CN202180072709 A CN 202180072709A CN 116420272 A CN116420272 A CN 116420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torage
reinforcing
storage device
side plate
bus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27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乘峯笙汰
荻野洋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20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202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5Pouches or flexible ba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7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01M50/12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three or more layers
    • H01M50/129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three or more layers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of only 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1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against vibrations, collision impact or swel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71Lids or covers for the racks or secondary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蓄电模块具备:第1蓄电装置、第2蓄电装置、第1保持架、第2保持架以及加强构件。第1蓄电装置以及第2蓄电装置在正交方向并排。第1保持架具有第1侧板。第2保持架具有第2侧板。加强构件具有第1加强部、第2加强部和第1连接部。第1加强部具有第1侧板嵌入的侧板用槽部。第2加强部具有第2侧板嵌入的侧板用槽部。第1连接部将第1加强部以及第2加强部连接,并且相对于第1加强部以及第2加强部的至少一者至少能够暂时滑动。

Description

蓄电模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蓄电模块。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搭载有多个圆筒形的蓄电装置(例如电池)的蓄电模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蓄电模块中,各个蓄电装置具有圆筒形的外装罐,在各外装罐中容纳卷绕型的电极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06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蓄电模块有时被用作为车载用、便携终端用的电源。因此,希望蓄电模块的轻型化。作为使蓄电模块轻型化的方法,考虑将多个电极体保持各自的密封性的同时由共用的薄膜外装体包裹。由此,可得到具有多个电极体的蓄电装置。该情况下,能够排除容纳各电极体的外装罐,因此能够使蓄电模块轻型化。另一方面,具有将多个电极体由薄膜外装体密封的构造的蓄电装置从薄膜外装体的挠性的高低来看,容易由于冲击等而较大地变形。因此,希望提高蓄电装置的保持强度。
本公开鉴于这种状况而作出,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具有将多个电极体由薄膜外装体密封的构造的蓄电装置的保持强度的技术。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某个方式是一种蓄电模块。该蓄电模块具备:多个蓄电装置;保持多个蓄电装置的多个保持架;和多个保持架的加强构件。多个蓄电装置包含第1蓄电装置以及第2蓄电装置。第1蓄电装置以及第2蓄电装置分别具有:圆筒形的多个电极体;和薄膜外装体,具有将多个电极体各自包裹的多个容纳部、以及将各容纳部密封并且将多个容纳部相互连结的密封部,第1蓄电装置以及所述第2蓄电装置在与电极体的排列方向以及电极体的轴心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并排。多个保持架包含第1保持架以及第2保持架。第1保持架具有在排列方向延伸的第1侧板,第1侧板具有第1蓄电装置的各容纳部嵌入的多个凹部。第2保持架具有在排列方向延伸的第2侧板,第2侧板具有第2蓄电装置的各容纳部嵌入的多个凹部。加强构件具有第1加强部、第2加强部和第1连接部。第1加强部在排列方向延伸并且在轴心方向与第1侧板并排,在朝向第1侧板侧的面具有第1侧板嵌入的侧板用槽部。第2加强部在排列方向延伸并且在轴心方向与第2侧板并排,在朝向第2侧板侧的面具有第2侧板嵌入的侧板用槽部。第1连接部将第1加强部以及第2加强部连接,并且第1连接部相对于第1加强部以及第2加强部的至少一者至少能够暂时滑动。
以上的结构要素的任意的组合、将本公开的表述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变换而得到的方式也作为本公开的方式有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具有将多个电极体由薄膜外装体密封的构造的蓄电装置的保持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模块具备的蓄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2的(A)是从轴心方向观察的蓄电装置的示意图。图2的(B)是从正交方向观察的蓄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3的(A)~图3的(C)是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4的(A)~图4的(C)是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5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模块的立体图。
图6是蓄电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将第1加强部~第3加强部扩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8的(A)是处于组装的状态的第1加强部~第3加强部的立体图。图8的(B)是处于组装前的状态的第1加强部~第3加强部的立体图。
图9的(A)是蓄电模块组的立体图。图9的(B)是蓄电模块组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适当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公开。实施方式是示例,并不是限定本公开,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全部特征、其组合未必是本公开的本质。对各附图中所示的相同或者同等的结构要素、构件、处理赋予相同的符号,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各图所示的各部的比例尺、形状是为了容易进行说明容易而方便地设定的,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则并不限定性地解释。此外,本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中使用“第1”、“第2”等的用语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则该用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重要度,而用于区分某个结构与其他结构。此外,各附图中省略表示说明实施方式上并不重要的构件的一部分。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模块100具备的蓄电装置1的立体图。图2的(A)是从轴心方向A观察的蓄电装置1的示意图。图2的(B)是从正交方向C观察的蓄电装置1的示意图。在图2的(B)中,为了说明的方便,也图示薄膜外装体4的内部。此外,通过虚线来图示将薄膜外装体4折叠前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电极体2的螺旋的轴(圆筒的中心轴)延伸的方向设为轴心方向A,将多个电极体2的排列方向设为排列方向B,将与轴心方向A以及排列方向B正交的方向设为正交方向C。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例如是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双电层电容器等的电容器。蓄电装置1具有多个电极体2、薄膜外装体4。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具备8个电极体2,但其数量并不被特别限定,是2个以上即可。
各电极体2是圆筒形,具有带状的第1电极板和带状的第2电极板夹着电极间隔离件而层叠并卷绕为螺旋状的卷绕型构造。作为一个例子,第1电极板是负极板,第2电极板是正极板。在第1电极板,电连接第1电极引线8。在第2电极板,电连接第2电极引线10。例如,第1电极引线8以及第2电极引线10是带状(一个方向较长的矩形状),各自的一端与各电极板焊接。多个电极体2被设定姿态以使得各电极体2的轴心方向A相互平行,隔着规定的间隔而在排列方向B排列。多个电极体2被共用的薄膜外装体4包裹。
薄膜外装体4例如具有2片层压膜被层叠的构造。各层压膜例如具有在铝等的金属片的两面层叠热塑性树脂片的构造。此外,薄膜外装体4具有多个容纳部12和密封部14。多个容纳部12隔着规定的间隔而在排列方向B排列。各容纳部12是圆筒形,将各电极体2分别包入并容纳。各容纳部12由设置于薄膜外装体4的袋部构成。袋部是在2片层压膜相互分离的部分。因此,各容纳部12沿着电极体2的侧面的形状而从密封部14突出。在各容纳部12中,容纳电极体2以及电解液16。
密封部14包围各容纳部12的外周并将各容纳部12密封。密封部14例如由热塑性树脂片的熔敷部构成。熔敷部是对薄膜外装体4的袋部的外周实施热压接处理并且2片层压膜的热塑性树脂片彼此熔敷而得到。密封部14将各容纳部12密封并且将多个容纳部12相互连结。
第1电极引线8以及第2电极引线10的与连接于电极体2的一侧相反侧的端部向薄膜外装体4外突出。各电极引线与薄膜外装体4的界面通过公知的密封胶而被密封。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于各电极体2的第1电极引线8和第2电极引线10在轴心方向A向相互相反侧突出。此外,各第1电极引线8向相同侧突出。
薄膜外装体4在相邻的容纳部12之间弯折或者弯曲,在排列方向B蛇行。换句话说,薄膜外装体4、更具体地说密封部14从轴心方向A来看大致之字形延伸。通过薄膜外装体4被折叠为之字形,相比于被折叠前的状态,能够更加缩窄排列方向B上的各容纳部12的间隔,因此,能够缩短排列方向B上的蓄电装置1的长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多个容纳部12被配置为在薄膜外装体4蛇行的状态下,从轴心方向A来看各个中心在相同直线上并排。由此,相比于多个容纳部12被配置为各中心在正交方向C错开的情况,能够抑制正交方向C上的蓄电装置1的尺寸变大。此外,折弯为之字形状的密封部14在正交方向C上比容纳部12更向内侧收敛。由此,通过薄膜外装体4被折叠,能够抑制正交方向C上的蓄电装置1的尺寸变大。另外,在本公开中,多个容纳部12的中心也可以不必位于相同直线上。
密封部14具有包围各容纳部12的周围的一对第1边部14a以及一对第2边部14b。一对第1边部14a夹着各容纳部12而在轴心方向A并排,将轴心方向A上的各容纳部12的端部密封。本实施方式的第1边部14a从轴心方向A来看,穿过容纳部12的中心并直线状地延伸。一对第2边部14b夹着各容纳部12而在与轴心方向A正交的方向并排,沿着轴心方向A将一对第1边部14a连结。
位于相邻的2个容纳部12之间的2个第2边部14b相互具有规定的角度θ,换句话说非直线地连接。此外,2个第2边部14b的连接部折弯的方向在排列方向B上并排的多个连接部中相互不同。其结果,薄膜外装体4在排列方向B之字形地延伸。
以下,表示蓄电装置1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图3的(A)~图3的(C)以及图4的(A)~图4的(C)是蓄电装置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首先,如图3的(A)所示,准备第1层压膜20a。在第1层压膜20a,预先形成多个半圆柱状的凹陷18。多个凹陷18例如通过对第1层压膜20a实施冲压加工等的公知的处理而形成。在各凹陷18,载置电极体2。在电极体2,预先连接第1电极引线8以及第2电极引线10。在第1电极引线8以及第2电极引线10,设置密封胶(未图示)。
接下来,如图3的(B)所示,第2层压膜20b与第1层压膜20a重叠,形成薄膜外装体4。在第2层压膜20b,在第1层压膜20a的各凹陷18所对置的位置设置半圆柱状的凹陷18。因此,通过第1层压膜20a与第2层压膜20b重叠,通过一对凹陷18而形成袋部、换言之容纳部12。向第2层压膜20b的凹陷18的形成方法与向第1层压膜20a的凹陷18的形成方法同样。在电极体2被容纳于容纳部12的状态下,第1电极引线8的前端以及第2电极引线10的前端向薄膜外装体4外突出。
接下来,如图3的(C)所示,对薄膜外装体4的一部分实施热压接处理,形成熔敷部22。薄膜外装体4的未实施热压接处理的部分为非熔敷部24。非熔敷部24被配置为将各容纳部12与薄膜外装体4外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非熔敷部24,以使得将各容纳部12的4边之中的第1电极引线8突出的边与薄膜外装体4外连结。各容纳部12的剩余3边被熔敷部22围起。薄膜外装体4与第2电极引线10的界面通过密封胶而被密封。
接下来,如图4的(A)所示,经由非熔敷部24来向各容纳部12注入电解液16。电解液16注入后,如图4的(B)所示,对非熔敷部24也实施热压接处理。其结果,形成包围各容纳部12的整周的密封部14。薄膜外装体4与第1电极引线8的界面通过密封胶而被密封。接下来,如图4的(C)所示,薄膜外装体4被折弯为曲折状。通过以上的工序,可得到蓄电装置1。
另外,蓄电装置1的制造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如,也可以使用一片具有蓄电装置1的2倍的长度的层压膜,通过将该层压膜折叠一半,来包裹各电极体2。此外,在要求的电解液16的量较少的情况下,通过使电极间隔离件预先浸润于电解液16,能够省略图4的(A)所示的电解液16的注入工序。该情况下,在图3的(C)所示的热压接工序中,对各容纳部12的整周实施热压接处理来形成密封部14。
蓄电装置1被组装到以下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模块100。图5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模块100的立体图。图6是蓄电模块100的分解立体图。蓄电模块100具备多个蓄电装置1和多个保持架102。作为一个例子,一个蓄电装置1与一个保持架102组合并构成一个装置单元104,由4个装置单元104构成蓄电模块100。另外,构成蓄电模块100的装置单元104的数量是2个以上即可。此外,在装置单元104,也可以在一个保持架102组装多个蓄电装置1。
各装置单元104在正交方向C排列。此外,各装置单元104被设定姿态以使得蓄电装置1的容纳部12在相同的方向并排。在正交方向C相邻的2个蓄电装置1相互在排列方向B错开配置,以使得另一个蓄电装置1的电极体2的轴心位于一个蓄电装置1中的相邻的2个电极体2的轴心之间。换句话说,另一个蓄电装置1的容纳部12嵌入一个蓄电装置1的2个容纳部12的谷间。由此,能够减小正交方向C上的蓄电模块100的尺寸。
在各装置单元104中,蓄电装置1被保持架102保持。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02具有侧板106、一对突出部108。侧板106是在排列方向B延伸的矩形状的板。一对突出部108是从排列方向B上的侧板106的两端向正交方向C突出或者延伸的矩形状的板。所谓本公开中的“向正交方向C突出或者延伸”,是指作为对象的构件、部分的一个端部与相反侧的端部在正交方向C错开。一对突出部108在排列方向B相互对置。因此,保持架102具有在排列方向B较长的大致U字形状。保持架102被设定姿态,以使得侧板106的主表面朝向正交方向C,各突出部108的主表面朝向排列方向B。
保持架102作为一个例子,由一片板材构成。侧板106以及一对突出部108例如能够通过对金属板的两端部实施折弯加工而形成。另外,若可得到规定以上的刚性,则保持架102也可以是树脂制。此外,也可以相互独立的侧板106与突出部108接合,构成保持架102。作为用于保持架102的金属,示例铝、铝合金、钢等。此外,作为用于保持架102的树脂,示例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Noryl(注册商标)树脂(变性PPE)等的热塑性树脂;包含碳纤纤维强化塑料(C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GFRP)等的纤维强化塑料(FRP)等。
蓄电装置1通过保持架102而包围排列方向B以及正交方向C上的三方。侧板106覆盖正交方向C上的蓄电装置1的一个面。一对突出部108覆盖排列方向B上的蓄电装置1的两个面。作为一个例子,侧板106通过粘结剂而固定于对置的蓄电装置1。粘结剂优选是绝缘性粘结剂。另外,也可以在蓄电装置1与保持架102之间存在绝缘片。
各蓄电装置1在组装有保持架102的状态下在正交方向C排列。换句话说,多个装置单元104在正交方向C排列。此时,各蓄电装置1被配置为未被保持架102覆盖的露出面朝向相同的方向。在各蓄电装置1排列的状态下,各蓄电装置1的露出面被相邻的装置单元104的侧板106覆盖并且通过粘结剂而固定。由此,至少一部分的蓄电装置1被2个侧板106夹着。此外,至少一部分的侧板106被2个蓄电装置1夹着。
此外,各突出部108具有前端部108a以及基端部108b。基端部108b存在于侧板106与前端部108a之间。前端部108a相对于基端部108b在远离蓄电装置1的方向偏离。因此,一对突出部108的间隔相比于基端部108b侧,前端部108a侧更宽。并且,各前端部108a从排列方向B来看突出到与相邻的保持架102的基端部108b重叠的位置。
换句话说,若多个装置单元104在正交方向C排列,则在相邻的2个保持架102,另一个保持架102中的侧板106以及一对基端部108b进入到一个保持架102中的一对前端部108a之间。并且,对一个保持架102的前端部108a与另一个保持架102的基端部108b重合部分,实施激光焊接等的公知的接合处理。其结果,各保持架102被连结,多个装置单元104被一体化。
侧板106具有在排列方向B并排的多个凹部106a。各凹部106a是在轴心方向A延伸的槽状。在蓄电装置1组装有保持架102的状态下,与侧板106对置的蓄电装置1的各容纳部12嵌入各凹部106a。其结果,侧板106沿着各容纳部12的弯曲的表面延伸。由此,能够更加稳定地保持蓄电装置1。特别地,能够限制排列方向B上的蓄电装置1的位移。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侧板106是在排列方向B反复凹凸的波板状。换句话说,从一个主表面侧观察,多个凹部106a与多个凸部106b在排列方向B交替并排。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装置单元104中,从与蓄电装置1对置的主表面侧来看,将向远离蓄电装置1的方向弯曲的部分设为凹部106a,将向接近于蓄电装置1的方向弯曲的部分设为凸部106b。
因此,能够将夹着侧板106而并排的两侧的蓄电装置1的各容纳部12嵌入侧板106。具体地说,关于从一个主表面侧观察侧板106时的凹部106a以及凸部106b,在各凹部106a嵌入一个蓄电装置1的各容纳部12。此外,另一个蓄电装置1的各容纳部12从背面侧嵌入各凸部106b(从相反侧来看为凹部)。由此,能够更加提高蓄电模块100中的各蓄电装置1的稳定性。另外,侧板106也可以是比波板更具有厚度并且在排列方向B并排的多个凹部设置于两面的板材。
在正交方向C位于一端的装置单元104在露出面侧不存在其他装置单元104。因此,在该装置单元104中的蓄电装置1的露出面,组装末端保持架110。作为一个例子的末端保持架110除了突出部108不具有前端部108a这一点,具有与保持架102同样的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侧板106以及一对突出部108,设置多个贯通孔112。设置于侧板106的多个贯通孔112在侧板106的板厚方向贯通侧板106。此外,多个贯通孔112排列为矩阵状。同样地,设置于各突出部108的多个贯通孔112在突出部108的板厚方向贯通突出部108。此外,多个贯通孔112排列为矩阵状。通过设置贯通孔112,能够实现蓄电模块100的轻型化。
此外,蓄电模块100具备加强构件114。加强构件114是与多个保持架102嵌合来提高多个保持架102的刚性的构件。加强构件114在排列方向B延伸并且具有在轴心方向A与各侧板106并排的多个加强部。各加强部在朝向各侧板106侧的面具有该侧板106嵌入的侧板用槽部120。此外,加强构件114具有将相互相邻的任意的2个加强部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相对于2个加强部的至少一者至少可暂时滑动地连接。加强构件114在被保持架102保持的蓄电装置1在正交方向C排列且相邻的保持架102连结的状态下嵌入到各保持架102。另外,在将各加强部嵌入到保持架102之后,也可以将该保持架102安装于蓄电装置1。以下,对加强构件114详细进行说明。
多个蓄电装置1包含第1蓄电装置1-1以及第2蓄电装置1-2。第1蓄电装置1-1以及第2蓄电装置1-2在正交方向C并排。此外,多个保持架102包含第1保持架102-1以及第2保持架102-2。第1保持架102-1具有第1侧板106-1以及第1突出部108-1,与第1蓄电装置1-1一起构成装置单元104。第2保持架102-2具有第2侧板106-2以及第2突出部108-2,与第2蓄电装置1-2一起构成装置单元10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蓄电装置1还包含第3蓄电装置1-3以及第4蓄电装置1-4。第1蓄电装置1-1、第2蓄电装置1-2、第3蓄电装置1-3以及第4蓄电装置1-4在正交方向C依次并排。此外,多个保持架102包含第3保持架102-3以及第4保持架102-4。第3保持架102-3具有第3侧板106-3以及第3突出部108-3,与第3蓄电装置1-3一起构成装置单元104。第4保持架102-4具有第4侧板106-4以及第4突出部108-4,与第4蓄电装置1-4一起构成装置单元10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00中,第1蓄电装置1-1与末端保持架110相接,但蓄电模块100内的第1蓄电装置1-1的配置并不被特别限定。此外,以下,为了说明的方便,将末端保持架110具有的侧板以及突出部设为第5侧板106-5以及第5突出部108-5。
加强构件114具有第1加强部116-1~第10加强部116-10。第1加强部116-1~第10加强部116-10是分别在排列方向B延伸的大致平棒状的构件。第1加强部116-1以及第6加强部116-6在轴心方向A夹着第1侧板106-1而并排。第2加强部116-2以及第7加强部116-7在轴心方向A夹着第2侧板106-2而并排。第3加强部116-3以及第8加强部116-8在轴心方向A夹着第3侧板106-3而并排。第4加强部116-4以及第9加强部116-9在轴心方向A夹着第4侧板106-4而并排。第5加强部116-5以及第10加强部116-10在轴心方向A夹着第5侧板106-5而并排。
图7是将第1加强部116-1~第3加强部116-3扩大表示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第1加强部116-1在朝向第1侧板106-1侧的面,具有第1侧板106-1嵌入的侧板用槽部120。在侧板用槽部120,嵌入轴心方向A上的第1侧板106-1的缘部。本实施方式的第1侧板106-1是波板,因此侧板用槽部120是波状。
此外,第1加强部116-1在朝向第1侧板106-1侧的面,具有第1突出部108-1以及第2突出部108-2嵌入的突出部用槽部122。突出部用槽部122从排列方向B上的侧板用槽部120的两端部向正交方向C延伸。在突出部用槽部122,嵌入轴心方向A上的第1突出部108-1以及第2突出部108-2的缘部。同样地,第2加强部116-2在朝向第2侧板106-2侧的面,具有第2侧板106-2嵌入的侧板用槽部120、第2突出部108-2以及第3突出部108-3嵌入的突出部用槽部122。此外,第3加强部116-3在朝向第3侧板106-3侧的面,具有第3侧板106-3嵌入的侧板用槽部120和第3突出部108-3以及第4突出部108-4嵌入的突出部用槽部122。
此外,虽省略图示,但第4加强部116-4在朝向第4侧板106-4侧的面,具有第4侧板106-4嵌入的侧板用槽部120、第4突出部108-4嵌入的突出部用槽部122。此外,第5加强部116-5在朝向第5侧板106-5侧的面,具有第5侧板106-5嵌入的侧板用槽部120、第5突出部108-5以及第1突出部108-1嵌入的突出部用槽部122。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6加强部116-6~第10加强部116-10也分别在朝向各侧板106侧的面,具有侧板用槽部120以及突出部用槽部122。
通过在各加强部的侧板用槽部120嵌入侧板106的缘部,能够提高各保持架(第1保持架102-1~第4保持架102-4以及末端保持架110)的刚性。此外,通过在突出部用槽部122嵌入突出部108的缘部,能够更加提高各保持架的刚性。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侧板用槽部120与突出部用槽部122相互连接。通过该结构,能够将各保持架中的侧板106与突出部108的连接部分即角部容纳于槽部。其结果,能够更加牢固地保持各保持架。
另外,突出部用槽部122也可以不与侧板用槽部120连接,也可以不设置于各加强部。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各突出部108的轴心方向A的尺寸均匀。因此,在突出部用槽部122的至少一部分,嵌入2片突出部108。具体地说,在正交方向C相邻的2个保持架102中的一个保持架102的前端部108a与另一个保持架102的基端部108b嵌入。
但是,突出部108以及突出部用槽部122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各突出部108的前端部108a也可以轴心方向A上的两端或者一端切口。通过该结构,能够将嵌入突出部用槽部122的突出部108设为1片。由此,能够不取决于保持架102相对于蓄电模块100的位置,换句话说,无论是配置于正交方向C的端的保持架102还是配置于正交方向C的中央侧的保持架102,都能够将设置于加强部的槽的形状统一。轴心方向A的端部被切口的前端部108a的轴心方向A的尺寸作为一个例子,与在轴心方向A夹着保持架102的2个加强部的间的距离相等。
此外,加强构件114具有第1连接部124、第2连接部126。第1连接部124以及第2连接部126都是大致平棒状且在正交方向C延伸。图8的(A)是处于组装的状态的第1加强部116-1~第3加强部116-3的立体图。图8的(B)是处于组装前的状态的第1加强部116-1~第3加强部116-3的立体图。
第1连接部124是将第1加强部116-1以及第2加强部116-2连接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加强构件114在第1加强部116-1与第2加强部116-2之间具有在排列方向B并排的多个第1连接部124。各第1连接部124在正交方向C延伸,一端与第1加强部116-1连接,另一端与第2加强部116-2连接。此外,各第1连接部124相对于第1加强部116-1以及第2加强部116-2的至少一者至少可暂时滑动地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部124由构成第2加强部116-2的构件的一部分构成。并且,各第1连接部124从第2加强部116-2向第1加强部116-1延伸。第1加强部116-1在朝向与第1侧板106-1相反侧的面,具有第1连接部124的一部分可滑动地嵌入的凹部128。凹部128构成第1连接部124的滑动机构。凹部128的内周面的宽度(排列方向B的尺寸)被设定为比第1连接部124中的与突出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宽度大。并且,从第2加强部116-2延伸的第1连接部124的前端载于第1加强部116-1并嵌入到凹部128。由此,在排列方向B,在凹部128与容纳于第1连接部124的凹部128的部分之间形成间隙,第1连接部124相对于第1加强部116-1可滑动地连接。第1连接部124在第1连接部124的突出方向,相对于第1加强部116-1可滑动。另外,如后面所述,凹部128的底面能够相比于设置于第1加强部116-1的搭载部134的底面,在轴心方向A位于更靠蓄电装置1侧。这2个底面的高低差构成凹部128的正交方向C上的侧壁。该情况下,在正交方向C,也可以在凹部128与容纳于第1连接部124的凹部128的部分(前端)之间形成间隙。通过该结构,也能够将第1连接部124相对于第1加强部116-1可滑动地连接。另外,该侧壁可以是相对于凹部128的底面垂直的面,也可以是斜面、曲面。
第1加强部116-1与第2加强部116-2通过第1连接部124而连接,能够限制第1加强部116-1与第2加强部116-2的相对位移。特别地,能够限制排列方向B的位移。由此,能够提高蓄电模块100的刚性。此外,第1连接部124相对于第1加强部116-1可滑动地连接。因此,能够使第1加强部116-1所具有的侧板用槽部120与第2加强部116-2所具有的侧板用槽部120之间的距离根据第1侧板106-1与第2侧板106-2的距离而灵活地变化。
第1连接部124相对于第1加强部116-1可滑动直到至少各加强部向各侧板106的嵌入结束为止(换句话说至少暂时)即可。因此,第1连接部124以及第1加强部116-1也可以在各加强部嵌入到各侧板106之后,通过粘结等而被固定。由此,能够更加牢固地限制第1加强部116-1与第2加强部116-2的相对位移,因此能够更加提高蓄电模块100的刚性。另外,即使在第1连接部124与第1加强部116-1未被固定的情况下,也能够非常限制第1加强部116-1与第2加强部116-2的相对位移。
此外,第1连接部124也可以由构成第1加强部116-1的构件的一部分构成,相对于第2加强部116-2可滑动地连接。或者,也可以与第1加强部116-1以及第2加强部116-2的两者可滑动地连接。在第1连接部124与第1加强部116-1以及第2加强部116-2的两者可滑动地连接的情况下,优选在将各加强部嵌入到各侧板106之后,将第1连接部124固定于第1加强部116-1以及第2加强部116-2的至少一者。
第2连接部126是将第2加强部116-2以及第3加强部116-3连接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加强构件114在第2加强部116-2与第3加强部116-3之间具有与排列方向B并排的多个第2连接部126。各第2连接部126在正交方向C延伸,一端与第2加强部116-2连接,另一端与第3加强部116-3连接。此外,各第2连接部126相对于第2加强部116-2以及第3加强部116-3的至少一者至少可暂时滑动地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第2连接部126由构成第2加强部116-2的构件的一部分构成。并且,各第2连接部126从第2加强部116-2向第3加强部116-3延伸。第3加强部116-3在朝向与第3侧板106-3相反侧的面,具有第2连接部126的一部分可滑动地嵌入的凹部130。凹部130构成第2连接部126的滑动机构。凹部130的内周面的宽度(排列方向B的尺寸)被设定为比第2连接部126中的与突出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宽度大。并且,从第2加强部116-2延伸的第2连接部126的前端载于第3加强部116-3并嵌入到凹部130。由此,在排列方向B,在凹部130与容纳于第2连接部126的凹部130的部分之间形成间隙,第2连接部126相对于第3加强部116-3可滑动地连接。第2连接部126在第2连接部126的突出方向,相对于第3加强部116-3可滑动。另外,如后面所述那样,凹部130的底面能够位于比设置于第3加强部116-3的搭载部134的底面在轴心方向A更靠蓄电装置1侧的位置。这2个底面的高低差构成凹部130的正交方向C上的侧壁。该情况下,也可以在正交方向C,在凹部130与容纳于第2连接部126的凹部130的部分(前端面)之间形成间隙。通过该结构,也能够将第2连接部126相对于第3加强部116-3可滑动地连接。另外,该侧壁也可以是相对于凹部130的底面垂直的面,也可以是斜面、曲面。
通过第2加强部116-2与第3加强部116-3通过第2连接部126而连接,能够限制第2加强部116-2与第3加强部116-3的相对位移。特别地,能够限制排列方向B的位移。由此,能够提高蓄电模块100的刚性。此外,第2连接部126相对于第3加强部116-3可滑动地连接。因此,能够使第2加强部116-2所具有的侧板用槽部120与第3加强部116-3所具有的侧板用槽部120之间的距离根据第2侧板106-2与第3侧板106-3的距离而灵活地变化。
第2连接部126相对于第3加强部116-3可滑动直到至少各加强部向各侧板106的嵌入结束为止即可。因此,第2连接部126以及第3加强部116-3也可以在各加强部嵌入到各侧板106之后,通过粘结等而被固定。由此,能够更加牢固地限制第2加强部116-2与第3加强部116-3的相对位移,因此能够更加提高蓄电模块100的刚性。另外,即使在第2连接部126与第3加强部116-3未被固定的情况下,也能够非常限制第2加强部116-2与第3加强部116-3的相对位移。
此外,第2连接部126也可以由构成第3加强部116-3的构件的一部分构成,相对于第2加强部116-2可滑动地连接。或者,也可以与第2加强部116-2以及第3加强部116-3的两者可滑动地连接。在第2连接部126与第2加强部116-2以及第3加强部116-3的两者可滑动地连接的情况下,优选将各加强部嵌入到各侧板106之后,将第2连接部126固定于第2加强部116-2以及第3加强部116-3的至少一者。
所谓本公开中的“由构成第2加强部116-2的构件的一部分构成”,不是指作为分别独立的第2加强部116-2与各连接部通过焊接、粘结等的公知的固定方法相互固定的结果而成为一个,而是指对一个构件实施冲压加工、射出成形等的公知的成形处理,在一个构件作成第2加强部116-2、各连接部。换句话说,构成第2加强部116-2的构件的一部分在第1加强部116-1侧延伸并形成第1连接部124,该构件的一部分在第3加强部116-3侧延伸并形成第2连接部126。
此外,如图5~图8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00具备将多个电极体2电连接的汇流条132。此外,加强构件114具有绝缘性,并且具有汇流条132的搭载部134。换句话说,加强构件114兼作支承汇流条132的绝缘板。汇流条132由铜、铝等的导电材料构成。加强构件114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构成。作为构成加强构件114的树脂,示例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Noryl(注册商标)树脂(变性PPE)等的热塑性树脂;包含碳纤纤维强化塑料(C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GFRP)等的纤维强化塑料(FRP)等。
搭载部134被设置于朝向规定的加强部中的与保持架102相反侧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加强部116-1、第2加强部116-2、第3加强部116-3、第6加强部116-6以及第8加强部116-8设置搭载部134。各搭载部134例如由与汇流条132的形状一致的槽状的凹部构成。作为一个例子,搭载部134的深度比汇流条132的厚度大。通过该结构,能够抑制在蓄电模块100与周围的构件抵接时,汇流条132与周围的构件抵接。另外,汇流条132的厚度也可以比搭载部134的深度大。该情况下,也可以将汇流条132中的从搭载部134突出的部分由绝缘性的盖罩(未图示)覆盖。此外,第1连接部124嵌入的凹部128、第2连接部126嵌入的凹部130的底面也可以比构成搭载部134的凹部的底面在轴心方向A更远离汇流条132。换句话说,凹部128、130也可以比构成搭载部134的凹部深。通过该结构,能够容易地使设置于第2加强部116-2的搭载部134的底面与设置于第1加强部116-1、第3加强部116-3的搭载部134的底面的高度一致。
一部分的汇流条132是在排列方向B延伸的带状,搭载于第6加强部116-6以及第8加强部116-8的搭载部134。另一部分的汇流条132是在排列方向B延伸的大致梯子状,遍及第1加强部116-1、第2加强部116-2以及第3加强部116-3的各搭载部134而搭载。
该梯子状的汇流条132由第1汇流条部132a、第2汇流条部132b以及第3汇流条部132c构成。第1汇流条部132a是在排列方向B延伸的带状体,搭载于第1加强部116-1的搭载部134。第2汇流条部132b是在排列方向B延伸的带状体,搭载于第3加强部116-3的搭载部134。第3汇流条部132c是在正交方向C延伸的带状体,搭载于第1连接部124、第2加强部116-2以及第2连接部126的搭载部134。第3汇流条部132c的一端与第1汇流条部132a连接,另一端与第2汇流条部132b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3汇流条部132c在排列方向B并排。另外,各汇流条部的正交方向C上的尺寸也可以相对于对应的搭载部134的正交方向C的内寸变小。通过该结构,在各汇流条部与搭载部134之间产生间隙。通过该间隙,在各加强部间正交方向C的距离产生偏差的情况下,能够吸收各加强部与各汇流条部的位置的偏差。
在第1汇流条部132a,连接第1蓄电装置1-1的电极引线以及第2蓄电装置1-2的电极引线。在第2汇流条部132b,连接第3蓄电装置1-3的电极引线以及第4蓄电装置1-4的电极引线。例如各电极引线通过激光焊接等的公知的接合处理而与各汇流条部接合。通过在各蓄电装置1与汇流条132之间存在加强构件114,能够抑制电极引线以外的部分处的各蓄电装置1与汇流条132的电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各搭载部134在排列方向B延伸的侧壁的一部分被切口。各电极引线穿过该被切口的位置并与第1汇流条部132a、第2汇流条部132b连接。由此,能够将各电极引线容易地与各汇流条部连接。此外,由于各电极引线的位置被切口限制,因此能够避免各电极引线相互重叠。
此外,例如将蓄电装置1中相邻的2个容纳部12设为1组容纳部12(容纳部单元)。优选地,将位于2个容纳部12之间的密封部14相对于从这些容纳部12延伸的电极引线的连接对象即汇流条部成为凸折(换句话说,向从该汇流条部离开的方向突出)的2个容纳部设为容纳部单元。并且,搭载部134的侧壁的切口被倾斜设置以使得各容纳部单元中2个电极引线在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由此,相邻的2个容纳部单元彼此中,能够使从各容纳部单元延伸的电极引线相互分离。在这样的结构中,第1连接部124以及第2连接部126在相互相邻的2个容纳部单元之间的区域与第1加强部116-1、第3加强部116-3连接。由此,能够容易地避免第1连接部124以及第2连接部126与各电极引线干扰。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蓄电装置1-1以及第2蓄电装置1-2被设定姿态以使得第1电极引线8朝向第1汇流条部132a侧。此外,第3蓄电装置1-3以及第4蓄电装置1-4被设定姿态以使得第2电极引线10朝向第3汇流条部132c侧。并且,第1蓄电装置1-1以及第2蓄电装置1-2的各第1电极引线8与第1汇流条部132a连接。此外,第3蓄电装置1-3以及第4蓄电装置1-4的各第2电极引线10与第2汇流条部132b连接。此外,通过第3汇流条部132c,第1蓄电装置1-1以及第2蓄电装置1-2与第3蓄电装置1-3以及第4蓄电装置1-4电连接。
此外,第1蓄电装置1-1以及第2蓄电装置1-2的各第2电极引线10与搭载于第6加强部116-6的汇流条132连接。第3蓄电装置1-3以及第4蓄电装置1-4的各第1电极引线8与搭载于第8加强部116-8的汇流条132连接。由此,第1蓄电装置1-1以及第2蓄电装置1-2相互并联连接。此外,第3蓄电装置1-3以及第4蓄电装置1-4相互并联连接。此外,第1蓄电装置1-1以及第2蓄电装置1-2与第3蓄电装置1-3以及第4蓄电装置1-4相互串联连接。
另外,各蓄电装置1的电连接的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例如,第1蓄电装置1-1~第4蓄电装置1-4可以全部直接连接,也可以全部并联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蓄电装置1中多个第1电极引线8向相同侧突出并与相同的汇流条132连接,但各电极体2的电连接的方式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各蓄电装置1中第1电极引线8与第2电极引线10交替并排,相邻的第1电极引线8与第2电极引线10电连接。换句话说,在各蓄电装置1中,多个电极体2被串联连接。
此外,第1电极引线8与第2电极引线10也可以在轴心方向A向相互相同侧突出。由此,仅通过在蓄电模块100的一侧配置汇流条132,能够实现各电极体2的电连接。因此,能够削减蓄电模块100的组装工时。
图9的(A)是蓄电模块组200的立体图。图9的(B)是蓄电模块组200的一部分的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00例如在正交方向C排列多个,构成蓄电模块组200。在蓄电模块组200中,相邻的2个蓄电模块100例如通过上述的梯子状的汇流条132而串联连接。换句话说,相邻的2个蓄电模块100被配置为一个蓄电模块100的第1蓄电装置1-1与另一个蓄电模块100的第4蓄电装置1-4相邻。并且,一个蓄电模块100的第1蓄电装置1-1以及第2蓄电装置1-2与另一个蓄电模块100的第3蓄电装置1-3以及第4蓄电装置1-4通过梯子状的汇流条132而串联连接。
另外,在相邻的2个蓄电模块100中,一个蓄电模块100的末端保持架110被置换为另一个蓄电模块100的第4保持架102-4。此外,一个蓄电模块100的第5加强部116-5与另一个蓄电模块100的第4加强部116-4被共用为一个。此外,一个蓄电模块100的第10加强部116-10与另一个蓄电模块100的第9加强部116-9被共用为一个。此外,如上述那样,在2个蓄电模块100通过梯子状的汇流条132而串联连接的情况下,一个蓄电模块100的第6加强部116-6被置换为第1加强部116-1。此外,一个蓄电模块100的第10加强部116-10(另一个第9加强部116-9)被置换为第2加强部116-2。此外,另一个蓄电模块100的第9加强部116-9被置换为第3加强部116-3。
作为一个例子的蓄电模块组200在排列方向B的两侧设置固定件202。此外,蓄电模块组200通过在排列方向B的两侧在正交方向C延伸的一对定位构件204,被限制位置。该状态下,蓄电模块组200被载置于在车身等的搭载对象设置的固定台座206。在蓄电模块组200被载置于固定台座206的状态下,固定件202与固定台座206重叠。并且,固定件202与固定台座206通过螺钉等的紧固构件而相互连结。
此外,各蓄电模块100具备罩板136。罩板136在轴心方向A与多个蓄电装置1并排,覆盖多个蓄电装置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蓄电模块100中的轴心方向A的两侧配置罩板136。此外,加强构件114具有罩板136嵌入的板支承槽138(也参照图7)。换句话说,加强构件114兼作罩板136的支承机构。
例如,第4加强部116-4、第5加强部116-5以及第7加强部116-7具有板支承槽138。并且,在轴心方向A被配置于与第1加强部116-1~第5加强部116-5相同侧的罩板136通过一个蓄电模块100的第4加强部116-4以及第5加强部116-5而被支承。此外,在轴心方向A被配置于与第6加强部116-6~第10加强部116-10相同侧的罩板136通过相邻的2个蓄电模块100的第7加强部116-7而被支承。另外,与固定台座206对置的一部分的加强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7加强部116-7)与固定台座206抵接从而也作为支承各蓄电模块100的脚部而发挥功能。
具体地说,第4加强部116-4以及第5加强部116-5相比于第1加强部116-1~第3加强部116-3,在轴心方向A更向蓄电模块100的外侧突出。并且,在第4加强部116-4以及第5加强部116-5中的朝向正交方向C的侧面,设置向排列方向B延伸的板支承槽138。设置于第4加强部116-4的板支承槽138与设置于第5加强部116-5的板支承槽138在正交方向C相互对置。罩板136被插入到第4加强部116-4与第5加强部116-5之间,通过相互对置的板支承槽138,两端被支承。
此外,第7加强部116-7比第6加强部116-6以及第8加强部116-8~第10加强部116-10更向轴心方向A突出。并且,在第7加强部116-7中的朝向正交方向C的侧面,设置在排列方向B延伸的板支承槽138。设置于相邻的2个蓄电模块100的第7加强部116-7的板支承槽138在正交方向C相互对置。罩板136被插入到2个第7加强部116-7之间,通过相互对置的板支承槽138,两端被支承。另外,在蓄电模块100以单体使用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在第9加强部116-9以及第10加强部116-10设置板支承槽138,通过第9加强部116-9以及第10加强部116-10来支承罩板136。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模块100具备:多个蓄电装置1、保持多个蓄电装置1的多个保持架102、多个保持架102的加强构件114。多个蓄电装置1包含第1蓄电装置1-1以及第2蓄电装置1-2。第1蓄电装置1-1以及第2蓄电装置1-2分别具有:圆筒形的多个电极体2、和具有分别包裹多个电极体2的多个容纳部12以及将各容纳部12密封并且将多个容纳部12相互连结的密封部14的薄膜外装体4,在与电极体2的排列方向B以及电极体2的轴心方向A正交的正交方向C并排。
多个保持架102包含第1保持架102-1以及第2保持架102-2。第1保持架102-1具有在排列方向B延伸的第1侧板106-1。第1侧板106-1具有第1蓄电装置-1的各容纳部12嵌入的多个凹部106a。第2保持架102-2具有在排列方向B延伸的第2侧板106-2。第2侧板106-2具有第2蓄电装置1-2的各容纳部12嵌入的多个凹部106a。
加强构件114具有第1加强部116-1、第2加强部116-2、第1连接部124。第1加强部116-1在排列方向B延伸并且在轴心方向A与第1侧板106-1并排,在朝向第1侧板106-1侧的面具有第1侧板106-1嵌入的侧板用槽部120。第2加强部116-2在排列方向B延伸并且在轴心方向A与第2侧板106-2并排,在朝向第2侧板106-2侧的面具有第2侧板106-2嵌入的侧板用槽部120。第1连接部124将第1加强部116-1以及第2加强部116-2连接,并且相对于第1加强部116-1以及第2加强部116-2的至少一者至少可暂时滑动。
蓄电装置1在排列方向B较长,此外,薄膜外装体4的挠性高。因此,蓄电装置1若从外部受到冲击等,容易挠曲以使得排列方向B的中央部相对于两端部在正交方向C突出。此外,由于蓄电装置1在排列方向B较长,因此侧板106也在排列方向B较长。此外,从蓄电模块100的轻型化等的观点出发,需要侧板106的厚度极薄。因此,侧板106也与蓄电装置1同样地,容易挠曲以使得排列方向B的中央部在正交方向C突出。特别地,由于侧板106具有在排列方向B并排的多个凹部106a,因此处于更容易挠曲的倾向。
与此相对地,通过将第1加强部116-1嵌入到第1侧板106-1的端部,能够提高针对上述挠曲的第1保持架102-1的刚性。此外,通过将第2加强部116-2嵌入到第2侧板106-2的端部,能够提高针对上述挠曲的第2保持架102-2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第1蓄电装置1-1以及第2蓄电装置1-2的保持强度。此外,能够有效减少第1保持架102-1以及第2保持架102-2中产生的应力,能够提高蓄电模块100的刚性。此外,相比于增加侧板106的厚度来得到同等的刚性的情况,能够抑制蓄电模块100的重量增加。因此,能够容易同时实现蓄电模块100的刚性的提高和轻型化。
此外,第1加强部116-1以及第2加强部116-2通过第1连接部124而相互连接。由此,能够限制第1加强部116-1与第2加强部116-2的相对位移。其结果,能够更加提高第1蓄电装置1-1以及第2蓄电装置1-2的保持强度。此外,能够更加提高蓄电模块100的刚性。
然而,电极体2的尺寸、形状存在偏差。因此,在将多个装置单元104连结时,若填塞各装置单元104以使得相邻的侧板106彼此的间隔均等,则担心一部分的电极体2被过度压迫。若对电极体2施加过剩的负荷,则会带来蓄电装置1的发电性能的降低。因此,希望填塞各装置单元104,以使得不会对各电极体2施加过剩的负荷,例如在各蓄电装置1之间对电极体2施加的压力的最大值恒定。但是,该情况下,相邻的侧板106彼此的间隔变得不恒定。
与此相对地,本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部124相对于第1加强部116-1以及第2加强部116-2的至少一者至少能够暂时滑动。由此,能够根据第1侧板106-1以及第2侧板106-2的间隔,使第1加强部116-1以及第2加强部116-2的间隔灵活地变化。换句话说,通过第1连接部124的滑动,能够吸收相邻的侧板106彼此的间隔的偏差(公差)。因此,能够抑制对电极体2施加过剩的负荷,并且提高各蓄电装置1的保持强度。
此外,侧板106具有多个凹部112a,蓄电装置1的各容纳部12嵌入到各凹部112a。由此,能够更加稳定地保持蓄电装置1。因此,能够更加稳定地保持各蓄电装置1与汇流条132的电连接状态,此外,能够更加抑制各蓄电装置1的破损等。因此,能够提高蓄电模块100的发电性能、安全性能。此外,蓄电装置1由于具有通过薄膜外装体4来密封多个电极体2的袋构造,因此相比于分别通过外装罐来密封各电极体2的情况,能够使蓄电模块100轻型化。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加强构件114具有在排列方向B并排的多个第1连接部124。由此,能够更加限制第1加强部116-1与第2加强部116-2的相对位移。因此,能够更加提高第1蓄电装置1-1以及第2蓄电装置1-2的保持强度。此外,能够更加提高蓄电模块100的刚性。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部124由构成第2加强部116-2的构件的一部分构成。并且,第1连接部124从第2加强部116-2向第1加强部116-1延伸并相对于第1加强部116-1至少能够暂时滑动地连接。这样,通过将第1连接部124与第2加强部116-2一体成形,能够提高第1加强部116-1、第2加强部116-2以及第1连接部124的集合体的刚性。因此,能够更加提高第1蓄电装置1-1以及第2蓄电装置1-2的保持强度,此外,能够更加提高蓄电模块100的刚性。此外,能够抑制设置第1连接部124所导致的部件个数的增加。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包含第3蓄电装置1-3。第1蓄电装置1-1、第2蓄电装置1-2以及第3蓄电装置1-3在正交方向C依次并排。此外,保持架102包含第3保持架102-3。第3保持架102-3具有在排列方向B延伸的第3侧板106-3。第3侧板106-3具有第3蓄电装置1-3的各容纳部12嵌入的多个凹部106a。加强构件114具有第3加强部116-3和第2连接部126。第3加强部116-3在排列方向B延伸并且在轴心方向A与第3侧板106-3并排,在朝向第3侧板106-3侧的面具有第3侧板106-3嵌入的侧板用槽部120。第2连接部126将第2加强部116-2以及第3加强部116-3连接,并且相对于第2加强部116-2以及第3加强部116-3的至少一者至少暂时能够滑动。
通过将第3加强部116-3嵌入到第3侧板106-3的端部,能够提高针对上述挠曲的第3保持架102-3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第3蓄电装置1-3的保持强度。此外,能够更加提高蓄电模块100的刚性。此外,通过将第2加强部116-2以及第3加强部116-3通过第2连接部126而连接,能够更加提高第2蓄电装置1-2以及第3蓄电装置1-3的保持强度。此外,能够更加提高蓄电模块100的刚性。进一步地,通过将第2连接部126相对于第2加强部116-2以及第3加强部116-3的至少一者至少暂时可滑动,能够抑制对电极体2施加过剩的负荷,并且能够提高各蓄电装置1的保持强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加强构件114具有在排列方向B并排的多个第2连接部126。由此,能够更加限制第2加强部116-2与第3加强部116-3的相对位移。因此,能够更加提高第2蓄电装置1-2以及第3蓄电装置1-3的保持强度。此外,能够更加提高蓄电模块100的刚性。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2连接部126由构成第2加强部116-2的构件的一部分构成。并且,第2连接部126从第2加强部116-2向第3加强部116-3延伸并相对于第3加强部116-3至少可暂时滑动地连接。这样,通过将第2连接部126与第2加强部116-2一体成形,能够提高第2加强部116-2、第3加强部116-3以及第2连接部126的集合体的刚性。因此,能够更加提高第2蓄电装置1-2以及第3蓄电装置1-3的保持强度,此外,能够更加提高蓄电模块100的刚性。此外,能够抑制设置第2连接部126所导致的部件个数的增加。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00具备将多个电极体2电连接的汇流条132。并且,加强构件114具有绝缘性,并且具有汇流条132的搭载部134。由此,能够通过加强构件114来实现保持架102的加强和汇流条132的绝缘。因此,能够抑制设置加强构件114所导致的蓄电模块100的部件个数的增加。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的汇流条132具有第1汇流条部132a、第2汇流条部132b、第3汇流条部132c。第1汇流条部132a在排列方向B延伸,连接第1蓄电装置1-1的电极引线以及第2蓄电装置1-2的电极引线。第2汇流条部132b在排列方向B延伸,连接第3蓄电装置1-3的电极引线。第3汇流条部132c与第1汇流条部132a以及第2汇流条部132b连接。并且,第1加强部116-1具有第1汇流条部132a的搭载部134,第3加强部116-3具有第2汇流条部132b的搭载部134,第1连接部124、第2加强部116-2以及第2连接部126具有第3汇流条部132c的搭载部134。
这样,作为对具有第1汇流条部132a~第3汇流条部132c的大致梯子状的汇流条132进行支承的绝缘板,通过利用第1加强部116-1~第3加强部116-3、第1连接部124以及第2连接部126的集合体,能够有效地实现该汇流条132的绝缘。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1加强部116-1具有容纳第1连接部124的一部分的凹部128,第1加强部116-1所具有的搭载部134由凹部构成。并且,在轴心方向A,凹部128的底面比搭载部134的底面更从汇流条132分离。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3加强部116-3具有容纳第2连接部126的一部分的凹部130,第3加强部116-3所具有的搭载部134由凹部构成。并且,在轴心方向A,凹部130的底面比搭载部134的底面更从汇流条132分离。通过这些结构,能够容易使设置于第1加强部116-1~第3加强部116-3的各搭载部134的底面的高度一致。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00具备在轴心方向A与多个蓄电装置1并排并覆盖多个蓄电装置1的罩板136。并且,加强构件114具有罩板136嵌入的板支承槽138。由此,能够通过加强构件114来实现保持架102的加强与罩板136的支承。因此,能够抑制设置加强构件114所导致的蓄电模块100的部件个数的增加。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侧板106是在排列方向B反复凹凸的波板状并且被2个蓄电装置1夹着,一个蓄电装置1的各容纳部12嵌入到从一个主表面侧来看时的各凹部106a,另一个蓄电装置1的各容纳部12从背面侧嵌入到从主表面侧来看时的各凸部106b。由此,能够更加提高蓄电模块100中的各蓄电装置1的稳定性。另外,若蓄电模块100所具备的侧板106的至少1片是波板状,则能够非常提高蓄电装置1的稳定性。此外,通过将侧板106设为波板状,能够使保持架102轻型化。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薄膜外装体4在相邻的容纳部12之间弯折或者弯曲并在排列方向B蛇行。由此,能够在不缩小密封部14的情况下使蓄电装置1的长度比不折叠薄膜外装体4的情况短。其结果,能够增加电极体2向蓄电模块100的搭载数,或者在不减少电极体2的搭载数的情况下使蓄电模块100小型化。换句话说,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电极体2的密封性的降低并且实现蓄电模块100的能量密度的提高。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前述的实施方式仅仅表示实施本公开时的具体例。实施方式的内容并不限定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规定的发明的思想的范围中,能够进行结构要素的变更、追加、删除等多种设计变更。增加了设计变更的新的实施方式将组合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各自的效果结合。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关于能够进行上述那样的设计变更的内容,附上“本实施方式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等的表述而强调,但即使是没有这样表述的内容也允许设计变更。此外,各实施方式中包含的结构要素的任意的组合也作为本公开的方式有效。对附图的截面附上的阴影并不限定附上阴影的对象的材质。
-符号说明-
1蓄电装置,1-1第1蓄电装置,1-2第2蓄电装置,1-3第3蓄电装置,2电极体,4薄膜外装体,12容纳部,14密封部,100蓄电模块,102保持架,102-1第1保持架,102-2第2保持架,102-3第3保持架,106侧板,106a凹部,106b凸部,106-1第1侧板,106-2第2侧板,106-3第3侧板,114加强构件,116-1第1加强部,116-2第2加强部,116-3第3加强部,120侧板用槽部,124第1连接部,126第2连接部,132汇流条,132a第1汇流条部,132b第2汇流条部,132c第3汇流条部,134搭载部,136罩板,138板支承槽。

Claims (13)

1.一种蓄电模块,具备:
多个蓄电装置;
多个保持架,对所述多个蓄电装置进行保持;和
所述多个保持架的加强构件,
所述多个蓄电装置包含第1蓄电装置以及第2蓄电装置,
所述第1蓄电装置以及所述第2蓄电装置分别具有:圆筒形的多个电极体;和薄膜外装体,具有将多个所述电极体各自包裹的多个容纳部、以及将各容纳部密封并且将所述多个容纳部相互连结的密封部,所述第1蓄电装置以及所述第2蓄电装置在与所述电极体的排列方向以及所述电极体的轴心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并排,
所述多个保持架包含第1保持架以及第2保持架,
所述第1保持架具有在所述排列方向延伸的第1侧板,所述第1侧板具有所述第1蓄电装置的各容纳部嵌入的多个凹部,
所述第2保持架具有在所述排列方向延伸的第2侧板,所述第2侧板具有所述第2蓄电装置的各容纳部嵌入的多个凹部,
所述加强构件具有第1加强部、第2加强部和第1连接部,
所述第1加强部在所述排列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轴心方向与所述第1侧板并排,在朝向所述第1侧板侧的面具有所述第1侧板嵌入的侧板用槽部,
所述第2加强部在所述排列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轴心方向与所述第2侧板并排,在朝向所述第2侧板侧的面具有所述第2侧板嵌入的侧板用槽部,
所述第1连接部将所述第1加强部以及所述第2加强部连接,并且所述第1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1加强部以及所述第2加强部的至少一者至少能够暂时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第1连接部由构成所述第2加强部的构件的一部分构成,从所述第2加强部向所述第1加强部延伸并相对于所述第1加强部至少能够暂时滑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第1加强部具有容纳所述第1连接部的一部分的凹部,
在所述正交方向以及所述排列方向之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在所述凹部与所述第1连接部的所述一部分之间设置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多个蓄电装置包含第3蓄电装置,
所述第1蓄电装置、所述第2蓄电装置以及所述第3蓄电装置在所述正交方向依次并排,
所述多个保持架包含第3保持架,
所述第3保持架具有在所述排列方向延伸的第3侧板,所述第3侧板具有所述第3蓄电装置的各容纳部嵌入的多个凹部,
所述加强构件具有第3加强部和第2连接部,
所述第3加强部在所述排列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轴心方向与所述第3侧板并排,在朝向所述第3侧板侧的面具有所述第3侧板嵌入的侧板用槽部,
所述第2连接部将所述第2加强部以及所述第3加强部连接,并且所述第2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2加强部以及所述第3加强部的至少一者至少能够暂时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第2连接部由构成所述第2加强部的构件的一部分构成,从所述第2加强部向所述第3加强部延伸并相对于所述第3加强部至少能够暂时滑动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第3加强部具有容纳所述第2连接部的一部分的凹部,
在所述正交方向以及所述排列方向之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在所述凹部与所述第2连接部的所述一部分之间设置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蓄电模块具备将多个所述电极体电连接的汇流条,
所述加强构件具有绝缘性,并且在朝向与所述保持架相反侧的面具有所述汇流条的搭载部。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蓄电模块具备将多个所述电极体电连接的汇流条,
所述第1蓄电装置、所述第2蓄电装置以及所述第3蓄电装置具有与所述电极体电连接的电极引线,
所述汇流条具有:
第1汇流条部,在所述排列方向延伸,连接所述第1蓄电装置的所述电极引线以及所述第2蓄电装置的所述电极引线;
第2汇流条部,在所述排列方向延伸,连接所述第3蓄电装置的所述电极引线;和
第3汇流条部,与所述第1汇流条部以及所述第2汇流条部连接,
所述第1加强部具有绝缘性,并且具有所述第1汇流条部的搭载部,
所述第3加强部具有绝缘性,并且具有所述第2汇流条部的搭载部,
所述第1连接部、所述第2加强部以及所述第2连接部具有绝缘性,并且具有所述第3汇流条部的搭载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第1加强部具有容纳所述第1连接部的一部分的凹部,
所述第1加强部所具有的所述搭载部由凹部构成,
在所述轴心方向,相比于所述第1加强部所具有的所述搭载部的底面,容纳所述第1连接部的一部分的所述凹部的底面更远离所述汇流条。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第3加强部具有容纳所述第2连接部的一部分的凹部,
所述第3加强部所具有的所述搭载部由凹部构成,
在所述轴心方向,相比于所述第3加强部所具有的所述搭载部的底面,容纳所述第2连接部的一部分的所述凹部的底面更远离所述汇流条。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蓄电模块具备:罩板,在所述轴心方向与所述多个蓄电装置并排,覆盖所述多个蓄电装置,
所述加强构件具有所述罩板嵌入的板支承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第1侧板以及所述第2侧板的至少一者是在所述排列方向反复凹凸的波板状并且被2个所述蓄电装置夹着,
在从一个主表面侧观察时的各凹部嵌入一个所述蓄电装置的各容纳部,在从所述主表面侧观察时的各凸部,从背面侧嵌入另一个所述蓄电装置的各容纳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薄膜外装体在相邻的所述容纳部之间弯折或者弯曲并在所述排列方向蛇行。
CN202180072709.0A 2020-10-30 2021-10-21 蓄电模块 Pending CN1164202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2504 2020-10-30
JP2020182504 2020-10-30
PCT/JP2021/038857 WO2022091920A1 (ja) 2020-10-30 2021-10-21 蓄電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20272A true CN116420272A (zh) 2023-07-11

Family

ID=81382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2709.0A Pending CN116420272A (zh) 2020-10-30 2021-10-21 蓄电模块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95921A1 (zh)
EP (1) EP4239761A4 (zh)
JP (1) JPWO2022091920A1 (zh)
CN (1) CN116420272A (zh)
WO (1) WO20220919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79931A1 (en) * 2021-07-30 2024-06-0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lectric power storage mod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09041A1 (de) * 2008-02-14 2009-08-20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Antriebsbatteriebaugruppe eines Elektro-, Brennstoffzellen- oder Hybridfahrzeugs
US20100247990A1 (en) * 2008-07-16 2010-09-30 Masaya Ugaji Battery pack
JP2014170613A (ja) 2011-06-28 2014-09-18 Panasonic Corp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247444B2 (ja) * 2012-02-17 2017-12-1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蓄電装置
JP2018037245A (ja) * 2016-08-31 2018-03-08 ボッシュ株式会社 可撓性バッテリパック及び動作補助装置
JP7094080B2 (ja) * 2017-05-26 2022-07-01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円筒型電池冷却用熱交換器
US11108075B2 (en) * 2018-12-11 2021-08-31 TeraWatt Technology Inc. Hydraulic isotropically-pressurized battery modu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39761A4 (en) 2024-10-30
WO2022091920A1 (ja) 2022-05-05
US20230395921A1 (en) 2023-12-07
EP4239761A1 (en) 2023-09-06
JPWO2022091920A1 (zh) 2022-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50247B1 (ko) 모듈의 구조 설계에 유연성을 가진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중대형 전지팩
JP4484782B2 (ja) 二次電池
KR100870457B1 (ko) 전지모듈
JP5542558B2 (ja) 二次電池装置
KR102112279B1 (ko) 축전 소자
JP4291987B2 (ja) 密閉型二次電池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KR20120074415A (ko) 신규한 구조의 단위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JP2010067422A (ja) 電池と組電池
WO2017221536A1 (ja) 枠部材及び枠部材を用いた電池パック
KR20230011370A (ko) 배터리,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KR101400083B1 (ko) 고분자 수지 충진에 의한 안전성이 향상된 단위모듈
CN116420272A (zh) 蓄电模块
CN116868426A (zh) 电池模块及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EP4224499A1 (en) Electric power storage module
WO2022091919A1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
CN210866268U (zh) 电芯模块和电池包
US20230291038A1 (en)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and energy storage module
CN218039698U (zh) 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模组
EP4369507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US20230113945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30113374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EP4358254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EP4358253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EP4432436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module
EP4366057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