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9312A - 一种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及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及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9312A
CN116419312A CN202111639750.XA CN202111639750A CN116419312A CN 116419312 A CN116419312 A CN 116419312A CN 202111639750 A CN202111639750 A CN 202111639750A CN 116419312 A CN116419312 A CN 1164193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er
base station
data
data packet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97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星宇
刘亮
温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397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93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3382 priority patent/WO202312580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419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93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及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设备。核心网侧的方法包括:为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得到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关联不同的QoS特性;向基站发送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多个网络层的数据包中根据5QI值确定为重要性高的数据包可以优先传输,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及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及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X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或者混合现实等)业务不同的应用层数据帧,重要性可能不同。不同的应用层数据帧在无线侧都当作IP包来传输,无线侧不对应用层的具体数据重要性做区分。这样导致QoS flow(服务质量)流的重要性比较高的数据包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影响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及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设备。保证多个网络层数据包重要性高的数据包的传输,提高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应用于核心网侧的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为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得到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关联不同的QoS特性;
向基站发送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为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包括:
按照预设配置策略为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预设配置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不同应用层数据帧的重要性;
映射到同一个服务质量流的多类应用层数据流。
可选的,5QI值配置的QoS特性包括:应用层数据帧可以容忍的最大时延预算。
可选的,所述应用层数据帧可以容忍的最大时延预算根据包时延预算PDB的取值、一类应用层数据帧平均/最多需要分块的IP数据包数量确定。
可选的,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发送下行数据包。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核心网发送的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的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关联不同的QoS特性;
接收核心网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数据包重要性传输指示域信息;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以及所述指示域信息,向终端转发所述下行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5QI值配置的QoS特性包括:应用层数据帧可以容忍的最大时延预算。
可选的,所述数据包重要性传输指示域信息包括:
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
下行数据包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以及
应用层数据帧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是否存在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中的值为:目标5QI值、目标5QI值对应的索引值、至少两个5QI值对应的索引值或者至少两个5QI值按照优先级顺序排列后对应的索引值。
可选的,所述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个指示域:
第一指示域,用于指示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一类应用层数据帧的帧号;
第二指示域,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应用层数据帧分割后的第几个数据包的分割标号;
第三指示域,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应用层数据帧分割后的最后一个网络层数据包的分割标号;
第四指示域,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或者指示收到的数据包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占用的应用层时延预算。
可选的,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或者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占用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根据帧号和/或分割标号确定。
可选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向终端发送门限值,所述门限值用于使终端针对数据包计算的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小于所述门限值时,优先传输所述数据包。
可选的,优先传输所述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优先对该数据包分配分组数据控制协议序列PDCP SN号;
提升该数据包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
可选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基站进行切换准备过程中,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数据前转通道。
可选的,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数据前转通道,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每一服务质量流的数据前转通道;和/或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每一服务质量5QI的数据前转通道。
可选的,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每一服务质量流的数据前转通道后,还包括:
在每一个前转数据包对应的GPRS隧道协议GTP-U包头或者用户面的下行用户数据消息的包头中添加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所述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中的值为:目标5QI值、目标5QI值对应的索引值、至少两个5QI值对应的索引值或者至少两个5QI值按照优先级顺序排列后对应的索引值。
可选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源基站将辅节点状态转换消息发送给目标基站,并进行上行数据前转或者下行数据前转。
可选的,进行上行数据前转时,上行前转数据包对应的GTP-U包头或者用户面的下行用户数据消息的包头中携带第一时间相关信息,所述第一时间相关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基站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需要在应用层时延预算之前成功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间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基站从空口接收到上行数据包时的时间戳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在源基站消耗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可选的,进行下行数据前转时,下行前转数据包对应的GTP-U包头或者用户面的下行用户数据消息的包头中携带第二时间相关信息,所述第二时间相关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基站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需要在应用层时延预算之前成功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间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核心网将下行数据包发送给基站时的时间戳信息;
基站从核心网接收到下行数据包的时间戳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在源基站消耗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携带门限值;
根据所述门限值,确定当前发送的数据包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小于所述门限值时,优先传输所述数据包。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核心网的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为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得到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关联不同的QoS特性;
收发模块,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核心网发送的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的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关联不同的QoS特性;接收核心网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数据包重要性传输指示域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以及所述指示域信息,向终端转发所述下行数据包。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携带门限值;根据所述门限值,确定当前发送的数据包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小于所述门限值时,优先传输所述数据包。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为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得到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关联不同的QoS特性;向基站发送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从而使得来自一个QoS flow的数据包根据5QI值进行处理,保证重要性较高的数据包中以得到优先处理,提高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侧的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包头的格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包传输方法中剩余ADB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网侧的网络设备的模块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应用于核心网侧的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为一个服务质量流(QoS flow)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得到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关联不同的QoS特性;
步骤12,向基站发送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
该实施例中,核心网可以配置一个QoS flow对应多套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可以配置不同的QoS特性,并通过NG接口发送给基站。从而使得来自一个QoS flow流的数据包根据5QI值进行处理,保证重要性较高的数据包中以得到优先处理,提升用户的体验。
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核心网可以根据多种策略来配置多套服务质量QoS参数,具体的为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包括:
按照预设配置策略为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预设配置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不同应用层数据帧的重要性;比如针对应用层的I帧、P帧和B帧,其中I帧作为关键帧重要性高于P帧和B帧,因此可以基于重要性准则为I帧配置更高优先级的5QI;
映射到同一个服务质量流的多类应用层数据流;比如服务于同一个XR业务的视频流和语音流可以配置不同的5QI;再比如服务于同一个XR业务的不同视角的视频流可以配置不同的5QI,对于主视角的视频流可以配置较高优先级的5QI。
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5QI值配置的QoS特性包括:应用层数据帧可以容忍的最大时延预算。
这里,应用层数据帧可以容忍的最大时延预算根据包时延预算PDB的取值、一类应用层数据帧平均/最多需要分块的IP数据包数量进行确定。
具体的,针对5QI对应的QoS特性,可以在QoS特性中添加新的基于应用层数据帧的delay budget特性(暂定名为Application-level Delay Budget,ADB,应用层时延预算),新的ADB特性定义为针对每一个应用层数据帧可以容忍的最大时延。ADB的取值可以参考已定义的PDB(包时延预算)的取值,以及对应的一类应用层数据帧平均/最多需要分块的IP数据包数量。
ADB特性可以伴随5QI通过NG接口发给基站,基站基于ADB的取值来判断从核心网UPF新接收的下行IP数据包对应的特定应用层数据帧是否超过(下行)ADB;
ADB特性也可以伴随5QI通过NAS消息发给终端,终端基于ADB的取值来判断从终端应用层发送的上行IP数据包对应的特定应用层数据帧是否超过(上行)ADB。其中上行和下行ADB可以定义为同一个特性参数,也可以分别定义。
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发送下行数据包。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考虑来自一个QoS flow的数据包的重要性区分,进一步地,考虑不同数据包是否来自同一个应用层数据帧。
基于分组传输的网络总会存在后发先至的问题,上述实施例通过为一个QoS Flow配置多套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关联不同的QoS特性,无线侧会按照5QI对重要性较高的数据包优先处理,从而满足用户的体验;
从端到端的角度来说,为应用层数据帧指示应用层时延预算ADB。使得对应用层数据帧的传输有更精准的了解,减少丢帧,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1,接收核心网发送的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的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关联不同的QoS特性;
步骤22,接收核心网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数据包重要性传输指示域信息;
步骤23,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以及所述指示域信息,向终端转发所述下行数据包。
该实施例,所述5QI值配置的QoS特性可以包括:应用层数据帧可以容忍的最大时延预算。基站在通过N2接口收到核心网配置的一个QoS flow流对应的多套QoS参数(其中5QI关联对应的ADB特性)及对应的QoS特性后,后续从N3接口上接收从UPF发来的下行数据包时,可以根据该配置信息进行数据包的转发,从而保证了重要的数据包可以得到优先处理,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重要性传输指示域信息包括:
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
下行数据包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以及
应用层数据帧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是否存在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中的值为:目标5QI值、目标5QI值对应的索引值、至少两个5QI值对应的索引值或者至少两个5QI值按照优先级顺序排列后对应的索引值。
具体地,可以在下行分组数据单元会话信息(DL PDU Session Information)的包头中添加新的指示域(数据包重要性传输指示域)来做区分,新的指示域可以是5QI本身,也可以是提前约定好的一个与5QI一一对应的索引值,还可以是之前在N2接口收到的多套5QI配置对应的一个索引值(例如配置了三套5QI,则索引值可以设置为1,2,3),还可以是之前在N2接口收到的多套5QI配置按照对应的优先级顺序排列后对应的索引值(例如配置了三套5QI,则索引值可以根据对应优先级从低到高/从高到低,相应设置为1,2,3)。
如图3所示,一种可能的包头中,添加了新的5QI相关索引,及剩余的ADB:上述RAP域指示Remaining ADB(剩余应用层时延预算)域是否存在;Remaining ADB域指示对应网络层数据包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ADB;5QI域指示同一QoS flow的数据包来自于哪一类应用层数据帧。
进一步地,基站需要从PDU Session User Plane(分组数据单元会话用户面)消息中得知接收到的网络层数据包来自于哪一类应用层数据帧,为实现此功能,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个指示域:
第一指示域,用于指示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一类应用层数据帧的帧号;具体的,可以在DL PDU Session Information的包头中添加新的第一指示域来指示收到的网络层的数据包对应于一类应用层数据帧的第几个数据帧,这样要求应用层服务器需要对下行数据帧进行标号,并且通过某种方式告知核心网,核心网在接收到应用层数据帧标号后,即可通过上述包头中新增的指示域来告知基站,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指示域来保证来自同一个应用层数据帧的多个网络层数据包可以在ADB之前成功发送给终端;
第二指示域,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应用层数据帧分割后的第几个数据包的分割标号;具体的,对于下行可变长度的一类应用层数据帧,还可以在DL PDU SessionInformation的包头中添加新的第二指示域来指示传输的网络层数据包对应的是应用层数据帧分割后的第几个网络层数据包,核心网通过上述包头中新增的指示域来告知基站某一个应用层数据帧对应的分割标号,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指示域,基于分割标号把接收到的网络层数据包发送给终端。
第三指示域,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应用层数据帧分割后的最后一个网络层数据包的分割标号;具体的,对于下行可变长度的一类应用层数据帧,还可以在DL PDUSession Information的包头中添加新的指示域来指示传输的网络层数据包对应的是应用层数据帧分割后的最后一个网络层数据包,核心网通过上述包头中新增的指示域来告知基站某一个应用层数据帧对应的最后一个网络层数据包,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指示域,来保证来自同一个应用层数据帧的所有网络层数据包都可以在ADB之前成功发送给终端。
第四指示域,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或者指示收到的数据包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占用的应用层时延预算;具体的,可以在DL PDU Session Information包头中添加新的指示域来指示收到的网络层数据包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ADB,或者指示收到的网络层数据包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占用的ADB。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或者指示收到的数据包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占用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根据帧号和/或分割标号确定。
具体的,配置给基站的ADB,从应用层服务器接收到的帧标号和/或分割标号等,并通过N3口上述DL PDU Session Information消息发给基站。
基站接收到剩余的或已经占用的ADB后,来保证对应的网络层数据包在剩余ADB之前成功发送给终端。
如图4所示,通过一个实施例来说明剩余ADB(Remaining ADB)的使用方法流程:
假设每一个数据帧Frame A和Frame B均被分割成3个数据包且属于同一个5QI数据流,并且UPF(用户面功能)在发送数据包给基站时在包头指示对应数据包的剩余ADB。
在一般情况下,基站侧采用先到先发的原则,即基站从UPF接收到的数据包会按照接收顺序依次发给终端。但是在一些情况下,RAN可以选择优先发送剩余ADB较小数据包。
如图所示,当基站先接收到剩余ADB为10ms的来自Frame B的第3个数据包后又接收到剩余ADB为5ms的来自Frame A的第3个数据包时,判断Frame A数据包3的剩余ADB较小且有超时的风险,因此在后续调度时优先将Frame A数据包3发送给终端。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了在NG-U上新增的指示域,对于CU-DU分离场景和多连接场景,也可以在F1-U和Xn-U上新增类似的指示域在DL User Data消息的包头中,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24,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向终端发送门限值,所述门限值用于使终端针对数据包计算的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小于所述门限值时,终端需要优先传输所述数据包。
这里,优先传输所述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优先对该数据包分配分组数据控制协议序列PDCP SN号;
提升该数据包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
这里,对于终端侧发送的上行数据包,终端在从上层接收到数据包后,根据自身计算的剩余ADB,可以对某些剩余ADB较小的PDCP SDU优先组包成PDCP PDU,即在分配PDCP SN号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剩余ADB的因素。
为了能够考虑到剩余ADB的因素,一种可能的配置及传输方法如下:
基站在给终端发送RRC配置时,添加指示一个门限值Threshold-PreemptTransmission,该门限值意义在于如果终端针对某个数据包计算的剩余ADB小于这个门限值,终端即需要优先对这个数据包进行组包/传输。
具体的,优先组包/传输方法至少为以下方式之一:
1.优先对该数据包分配PDCP SN号;
2.暂时提升该数据包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
为了实现暂时提升逻辑信道优先级的功能,需要在RRC配置中添加配置对应逻辑信道在特殊情况时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其中特殊情况至少包括数据包剩余ADB小于门限值的情况,且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定义一致。
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基站进行切换准备过程中,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数据前转通道。
这里,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数据前转通道,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每一服务质量流的数据前转通道;和/或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每一服务质量5QI的数据前转通道。
其中,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每一服务质量流的数据前转通道后,还包括:
在每一个前转数据包对应的GTP-U包头或者用户面的下行用户数据消息的包头中添加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中的值为:目标5QI值、目标5QI值对应的索引值、至少两个5QI值对应的索引值或者至少两个5QI值按照优先级顺序排列后对应的索引值。
该实施例中,当基站收到QoS配置信息后,在切换准备过程中需要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数据前转通道;由于QoS配置中一个QoS flow可以配置多套QoS参数,因此建立数据前转通道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之一:
方式一:建立per QoS flow的数据前转通道;
方式二:建立per 5QI的数据前转通道。
针对方式一,则需要在每一个前转数据包对应的GTP-U包头中添加指示域来指示5QI相关信息,5QI相关信息用来指示前转数据包到底属于哪一类应用层数据帧,新的指示域取值可以是5QI本身,也可以是提前约定好的一个与5QI一一对应的索引值,还可以是之前在N2接口收到的多套5QI配置对应的一个索引值。新的指示域可以添加为一个新的GTP-U扩展包头类型,也可以添加为NR User Plane中DL User Data消息的包头中。
针对方式二,其本身就是一种建立数据前转通道的新的方式,使用这种方式则无需在GTP-U包头中添加5QI相关信息的指示域。
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源基站将辅节点状态转换消息发送给目标基站,并进行上行数据前转或者下行数据前转。
其中,进行上行数据前转时,上行前转数据包对应的GTP-U包头或者用户面的下行用户数据消息的包头中携带第一时间相关信息,所述第一时间相关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基站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需要在应用层时延预算之前成功传输。
这里,所述第一时间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基站从空口接收到上行数据包时的时间戳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在源基站消耗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其中,进行下行数据前转时,下行前转数据包对应的GTP-U包头或者用户面的下行用户数据消息的包头中携带第二时间相关信息,所述第二时间相关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基站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需要在应用层时延预算之前成功传输。
这里,所述第二时间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核心网将下行数据包发送给基站时的时间戳信息;
基站从核心网接收到下行数据包的时间戳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在源基站消耗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该实施例中,当源基站将SN Status Transfer(辅节点状态转换)消息发送给目标基站后,将开始上行和下行数据的数据前转。
针对下行数据前转,为保证前转数据包对应的下行应用层数据帧的时效性,源基站需要在GTP-U扩展包头中添加新的时间相关信息来告知目标基站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需要在ADB之前成功传输。添加的时间相关信息至少包含以下信息之一:核心网将下行数据包发送给基站时的时间戳信息,基站从核心网接收到下行数据包的时间戳信息,针对某一个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ADB信息,针对某一个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在源基站消耗的ADB信息等。添加的时间相关信息可以添加为一个新的GTP-U扩展包头类型,也可以添加在NR UserPlane中DL User Data消息的包头中。
针对上行数据前转,为保证前转数据包对应的上行应用层数据帧的时效性,源基站需要在GTP-U扩展包头中添加新的时间相关信息来告知目标基站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需要在ADB之前成功传输。添加的时间相关信息至少包含以下信息之一:基站从空口接收到上行数据包时的时间戳信息,针对某一个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ADB信息,针对某一个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在源基站消耗的ADB信息(可能包括在空口,DU,F1接口及CU-UP消耗的时间)等。添加的时间相关信息可以添加为一个新的GTP-U扩展包头类型,也可以添加在NR User Plane中DL User Data消息的包头中。
该实施例,在接口用户面及GTP-U协议中新增了多个指示域,来保证来自同一应用层数据帧的多个网络层数据包的低时延传输,保证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携带门限值;
根据所述门限值,确定当前发送的数据包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小于所述门限值时,优先传输所述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侧的方法是与上述基站侧的方法相对应的方法,上述基站侧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该终端侧的方法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核心网的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51,用于为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得到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关联不同的QoS特性;
收发模块52,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为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包括:
按照预设配置策略为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预设配置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不同应用层数据帧的重要性;
映射到同一个服务质量流的多类应用层数据流。
可选的,5QI值配置的QoS特性包括:应用层数据帧可以容忍的最大时延预算。
可选的,应用层数据帧可以容忍的最大时延预算根据包时延预算PDB的取值、一类应用层数据帧平均/最多需要分块的IP数据包数量进行确定。
可选的,所述收发模块51还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发送下行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是与上述核心网侧的方法相对应的核心网的网络设备,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核心网发送的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的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关联不同的QoS特性;接收核心网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数据包重要性传输指示域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以及所述指示域信息,向终端转发所述下行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5QI值配置的QoS特性包括:应用层数据帧可以容忍的最大时延预算。
可选的,所述数据包重要性传输指示域信息包括:
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
下行数据包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以及
应用层数据帧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是否存在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中的值为:目标5QI值、目标5QI值对应的索引值、至少两个5QI值对应的索引值或者至少两个5QI值按照优先级顺序排列后对应的索引值。
可选的,所述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个指示域:
第一指示域,用于指示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一类应用层数据帧的帧号;
第二指示域,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应用层数据帧分割后的第几个数据包的分割标号;
第三指示域,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应用层数据帧分割后的最后一个网络层数据包的分割标号;
第四指示域,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或者指示收到的数据包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占用的应用层时延预算。
可选的,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或者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占用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根据帧号和/或分割标号确定。
可选的,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向终端发送门限值,所述门限值用于使终端针对数据包计算的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小于所述门限值时,优先传输所述数据包。
可选的,优先传输所述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优先对该数据包分配分组数据控制协议序列PDCP SN号;
提升该数据包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
可选的,基站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基站进行切换准备过程中,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数据前转通道。
可选的,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数据前转通道,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每一服务质量流的数据前转通道;和/或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每一服务质量5QI的数据前转通道。
可选的,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每一服务质量流的数据前转通道后,还包括:
在每一个前转数据包对应的GTP-U包头或者用户面的下行用户数据消息的包头中添加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中的值为:目标5QI值、目标5QI值对应的索引值、至少两个5QI值对应的索引值或者至少两个5QI值按照优先级顺序排列后对应的索引值。
可选的,源基站的收发模块还用于将辅节点状态转换消息发送给目标基站,并进行上行数据前转或者下行数据前转。
可选的,进行上行数据前转时,上行前转数据包对应的GTP-U包头或者用户面的下行用户数据消息的包头中携带第一时间相关信息,所述第一时间相关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基站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需要在应用层时延预算之前成功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间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基站从空口接收到上行数据包时的时间戳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在源基站消耗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可选的,进行下行数据前转时,下行前转数据包对应的GTP-U包头或者用户面的下行用户数据消息的包头中携带第二时间相关信息,所述第二时间相关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基站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需要在应用层时延预算之前成功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间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核心网将下行数据包发送给基站时的时间戳信息;
基站从核心网接收到下行数据包的时间戳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在源基站消耗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是与上述基站侧的方法相对应的设备,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携带门限值;根据所述门限值,确定当前发送的数据包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小于所述门限值时,优先传输所述数据包。
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终端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的情况下运用他们的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任何计算装置上运行一个程序或者一组程序来实现。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装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仅仅通过提供包含实现所述方法或者装置的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程序产品也构成本发明,并且存储有这样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发明。显然,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储介质或者将来所开发出来的任何存储介质。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7)

1.一种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核心网侧的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为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得到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关联不同的QoS特性;
向基站发送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包括:
按照预设配置策略为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预设配置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不同应用层数据帧的重要性;
映射到同一个服务质量流的多类应用层数据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5QI值配置的QoS特性包括:应用层数据帧可以容忍的最大时延预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数据帧可以容忍的最大时延预算,根据包时延预算PDB的取值、一类应用层数据帧平均/最多需要分块的IP数据包数量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发送下行数据包。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核心网发送的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的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关联不同的QoS特性;
接收核心网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数据包重要性传输指示域信息;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以及所述指示域信息,向终端转发所述下行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QI值配置的QoS特性包括:应用层数据帧可以容忍的最大时延预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重要性传输指示域信息包括:
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
下行数据包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以及
应用层数据帧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是否存在的指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中的值为:目标5QI值、目标5QI值对应的索引值、至少两个5QI值对应的索引值或者至少两个5QI值按照优先级顺序排列后对应的索引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包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个指示域:
第一指示域,用于指示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一类应用层数据帧的帧号;
第二指示域,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应用层数据帧分割后的第几个数据包的分割标号;
第三指示域,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应用层数据帧分割后的最后一个网络层数据包的分割标号;
第四指示域,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数据包对应于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或者指示收到的数据包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占用的应用层时延预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或者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占用的应用层时延预算,根据帧号和/或分割标号确定。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向终端发送门限值,所述门限值用于使终端针对数据包计算的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小于所述门限值时,优先传输所述数据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优先传输所述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优先对该数据包分配分组数据控制协议序列PDCP SN号;
提升该数据包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基站进行切换准备过程中,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数据前转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数据前转通道,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每一服务质量流的数据前转通道;和/或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每一服务质量5QI的数据前转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每一服务质量流的数据前转通道后,还包括:
在每一个前转数据包对应的GPRS隧道协议GTP-U包头或者用户面的下行用户数据消息的包头中添加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所述服务质量流的目标指示域中的值为:目标5QI值、目标5QI值对应的索引值、至少两个5QI值对应的索引值或者至少两个5QI值按照优先级顺序排列后对应的索引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源基站将辅节点状态转换消息发送给目标基站,并进行上行数据前转或者下行数据前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上行数据前转时,上行前转数据包对应的GTP-U包头或者用户面的下行用户数据消息的包头中携带第一时间相关信息,所述第一时间相关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基站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需要在应用层时延预算之前成功传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基站从空口接收到上行数据包时的时间戳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在源基站消耗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下行数据前转时,下行前转数据包对应的GTP-U包头或者用户面的下行用户数据消息的包头中携带第二时间相关信息,所述第二时间相关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基站对应的应用层数据帧需要在应用层时延预算之前成功传输。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间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核心网将下行数据包发送给基站时的时间戳信息;
基站从核心网接收到下行数据包的时间戳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针对应用层数据帧已经在源基站消耗的应用层时延预算信息。
22.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携带门限值;
根据所述门限值,确定当前发送的数据包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小于所述门限值时,优先传输所述数据包。
23.一种核心网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为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得到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关联不同的QoS特性;
收发模块,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
2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核心网发送的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服务质量流配置的至少两套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QoS参数包含5QI值,不同的5QI值关联不同的QoS特性;接收核心网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述下行数据包携带数据包重要性传输指示域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以及所述指示域信息,向终端转发所述下行数据包。
2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携带门限值;根据所述门限值,确定当前发送的数据包剩余的应用层时延预算小于所述门限值时,优先传输所述数据包。
26.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6至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6至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
CN202111639750.XA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及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164193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9750.XA CN116419312A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及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PCT/CN2022/143382 WO2023125804A1 (zh) 2021-12-29 2022-12-29 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及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9750.XA CN116419312A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及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9312A true CN116419312A (zh) 2023-07-11

Family

ID=86998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9750.XA Pending CN116419312A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及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19312A (zh)
WO (1) WO202312580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68902B1 (ko) * 2017-07-20 2020-01-21 아서스테크 컴퓨터 인코포레이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qos (quality of service) 플로우를 서비스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3329244B (zh) * 2017-09-30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107634B (zh) * 2018-10-29 2022-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回传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430598B (zh) * 2019-07-08 2023-02-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服务质量QoS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5804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7057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408955B1 (en) Configurations associated with segmentation of one or more packe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344797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146984B2 (en) Quality of service implementations for separating user plane
US11711167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3782569A (zh)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4885508A (zh) 用于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
EP373718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3152743A1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JP5712443B2 (ja) 優先順位調整方法および関連デバイス
JP2021180353A (ja) 基地局、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270940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hannels for downlink temporary block flow
EP1978682B1 (en) QoS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US20230101531A1 (en) Uplink medium access control token scheduling for multiple-carrier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CN116419312A (zh) 一种服务质量流的配置信息及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8075870B (zh) 站间载波聚合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Ramli et al. Novel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optimizing real-time multimedia performance in 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
CN112235833B (zh) 数据流参数动态配置方法、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CN113852987A (zh) 一种基于载波聚合的端到端时延增强方法及通信服务设备
CN109962758B (zh) 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控制方法及设备
WO2024016678A1 (zh) 业务保障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EP4087200A1 (en) Method for taking into account energy intensity regarding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packets, as part of a quality-of-service-controlled data connection, towards a user equipment,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er equipment,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WO2022201651A1 (ja) 基地局、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040585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41535A (zh) 一种B-TrunC系统的下行调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