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8447A - 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8447A
CN116418447A CN202111663249.7A CN202111663249A CN116418447A CN 116418447 A CN116418447 A CN 116418447A CN 202111663249 A CN202111663249 A CN 202111663249A CN 116418447 A CN116418447 A CN 116418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requirement
client
time slot
resources
phys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32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坤
韦健
杨磊
陈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entec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entec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entec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entec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32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84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18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84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94Allocation of channels in TDM/TDMA networks, e.g. distributed multiplex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包括: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需求为所述主设备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客户端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从设备的第二以太网组的第二客户端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确定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是否一致;在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

Description

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FlexE(Flex Ethernet,灵活以太网)技术是在以太网Ethernet接口基础上,FlexE通过对以太网轻量级增强,在以太网L2(MAC)/L1(PHY)之间的中间层增加FlexE Shim(FLexE垫层)层,实现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属于数据链路层)和PHY(物理层)的解耦;如图1所示。
FlexE隧道技术,即FlexE交叉端到端报文转发,PE(Provider Edge,骨干网的边缘设备)节点基于分组转发实现统计复用,P(骨干网的中间转发节点)节点支持FlexE交叉,实现L1层的报文透传。
但是相关技术中,需要管理员确定两端设备之间的端口拓扑连接关系,手动查看空闲时隙,然后给两端设备分配对应的时隙。
针对相关技术中,需要管理员确定两端设备之间的端口拓扑连接关系,手动查看空闲时隙,然后给两端设备分配对应的时隙,进而导致步骤繁琐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需要管理员确定两端设备之间的端口拓扑连接关系,手动查看空闲时隙,然后给两端设备分配对应的时隙,进而导致步骤繁琐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包括: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需求为所述主设备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客户端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从设备的第二以太网组的第二客户端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确定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是否一致;在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分配目标时隙资源,包括:获取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物理层分别对应的物理端口信息,其中,所述物理端口信息包括:第一物理层的空闲时隙资源;通过预设方式在一个或多个第一物理层的空闲时隙资源中确定符合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的所述目标时隙资源,以将所述目标时序资源分配给所述第一客户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目标对象配置完成所述第一以太网组的情况下,将第一物理端口接入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以及获取所述第一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通过端口拓扑学习获取第二以太网组以及所述第二以太网组中的第二物理端口信息;识别所述第一物理端口与所述第二物理端口的拓扑连接关系;将所述成员编号和所述拓扑连接关系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所述从设备根据所述拓扑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层分配所述成员编号。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目标时隙资源,包括:将目标时隙资源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所述从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和所述目标时隙资源的序号为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目标时隙资源,其中,所述目标时隙资源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分给的目标时隙资源的序号和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对应的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目标时序资源的序号保存至所述主设备的第一计划表;在确定所述从设备将所述目标时序资源的序号保存至所述从设备的第二计划表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计划表中的目标时序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第三物理端口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确定占用所述第三物理端口中的时序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第三客户端,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客户端的总占用时隙;确定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确定所述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与所述总占用时隙的大小关系;在所述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大于所述总占用时隙的情况下,将所述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客户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目标对象创建完成所述第一客户端和业务端口的情况下,建立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绑定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业务端口的第二绑定关系;根据所述第一绑定关系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分配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目标时隙资源,以及根据第二绑定关系确定所述业务端口,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业务端口和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时隙资源的分配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需求为所述主设备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客户端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从设备的第二以太网组的第二客户端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是否一致;分配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处理器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需求为所述主设备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客户端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从设备的第二以太网组的第二客户端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确定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是否一致;在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需要管理员确定两端设备之间的端口拓扑连接关系,手动查看空闲时隙,然后给两端设备分配对应的时隙,进而导致步骤繁琐等问题,进而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时隙自动配置,大大简化了配置过程。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灵活以太网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隙资源的分配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的示意图(一);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的示意图(二);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的示意图(三);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的示意图(四);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客户端的状态变迁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时隙资源的分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时隙资源的分配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计算机终端上为例,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计算机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2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计算机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还可包括比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等同功能或比图2所示功能更多的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应用于上述计算机终端,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需求为所述主设备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客户端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从设备的第二以太网组的第二客户端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
步骤S304,确定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是否一致;
步骤S306,在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
通过上述步骤,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需求为所述主设备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客户端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从设备的第二以太网组的第二客户端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确定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是否一致;在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管理员确定两端设备之间的端口拓扑连接关系,手动查看空闲时隙,然后给两端设备分配对应的时隙,进而导致步骤繁琐等问题,进而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时隙自动配置,大大简化了配置过程。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06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物理层分别对应的物理端口信息,其中,所述物理端口信息包括:第一物理层的空闲时隙资源;通过预设方式在一个或多个第一物理层的空闲时隙资源中确定符合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的所述目标时隙资源,以将所述目标时序资源分配给所述第一客户端。
需要说明的是,物理端口信息中还包括:物理端口的编号、物理端口的优先级、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一物理层的空闲时隙资源的时隙编号,因此,在确定第一物理层的空闲时隙资源之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目标时序资源:
1)确定空闲时隙资源对应的物理端口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的顺序在多个物理端口中确定目标物理端口,以及目标物理端口对应的空闲时隙资源;
2)确定物理端口的编号和物理端口对应的空闲时隙资源的时隙编号,根据编号顺序在空闲时隙资源中确定目标时隙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时隙资源可能在单个物理端口上,也可能跨多个物理端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之前,在目标对象配置完成所述第一以太网组的情况下,将第一物理端口接入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以及获取所述第一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通过端口拓扑学习获取第二以太网组以及所述第二以太网组中的第二物理端口信息;识别所述第一物理端口与所述第二物理端口的拓扑连接关系;将所述成员编号和所述拓扑连接关系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所述从设备根据所述拓扑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层分配所述成员编号。
需要说明的是,两台交互的设备通过协商或者System MAC数值确定主设备和从设备。
具体的,首先用户要配置完成主设备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组标识,并把FlexE的第一物理端口加入第一以太网组;FlexE进行端口拓扑学习,发现从设备的第二以太网组、第二以太网组的第二组标识和第二物理端口信息,并识别第一物理端口和第二物理端口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根据拓扑连接关系,自动为第一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一物理层分配成员编号,根据所述成员编号确定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物理层的顺序,主设备确定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物理层的顺序之后,将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发送至从设备,以使从设备根据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为第二物理层分配成员编号。
举例来讲,第一以太网组中包括:物理端口1,物理端口2,物理端口3;第二以太网组中包括:物理端口4,物理端口5,物理端口6,通过拓扑学习,确定物理端口1和物理端口5具有拓扑连接关系,物理端口2和物理端口6具有拓扑连接关系,物理端口3和物理端口4具有拓扑连接关系,在分配给第一以太网组中的物理端口1对应的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为1、物理端口2对应的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为2、物理端口3对应的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为3的情况下,第二以太网组中的物理端口4对应的第二物理层的成员编号为3、物理端口5对应的第二物理层的成员编号为1、物理端口6对应的第二物理层的成员编号为2。即由主设备分配成员编号,从设备听从主设备的成员编号分配结果。否则会导致分配出来的时隙不匹配。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值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对成员编号、物理端口等不做限定。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目标时隙资源,包括:将目标时隙资源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所述从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和所述目标时隙资源的序号为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目标时隙资源,其中,所述目标时隙资源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分给的目标时隙资源的序号和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对应的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
在为第一客户端分配目标时隙资源的情况下,将目标时隙资源的序号和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对应的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发送给从设备,以使从设备为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与第一客户端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举例来讲,在主设备为第一客户端分配成员编号为1的物理层的时隙0-5,则从设备为第二客户端分配成员编号为1的物理层的时隙0-5。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之后,将所述目标时序资源的序号保存至所述主设备的第一计划表;在确定所述从设备将所述目标时序资源的序号保存至所述从设备的第二计划表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计划表中的目标时序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
把目标时序资源的序号保存至硬件的第一计划表上,在主设备和从设备都将目标时序资源的序号保存至对应的硬件的第一计划表中,通过所述第一计划表中的目标时序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开始工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之后,在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第三物理端口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确定占用所述第三物理端口中的时序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第三客户端,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客户端的总占用时隙;确定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确定所述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与所述总占用时隙的大小关系;在所述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大于所述总占用时隙的情况下,将所述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客户端。
也就是说,在第一以太网组中的某一个物理端口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会遍历该物理端口中被使用的时隙资源,以及被使用的时隙资源对应的第三客户端,其中,第三客户端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然后确定第一以太网组中的其他物理端口是否有足够的空闲时隙资源。如果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不足够给所有的第三客户端重新分配时隙资源,可以为一部分第三客户端分配时隙资源,使得部分第三客户端能继续工作。
举例来讲,1个100G端口有20个时隙,如果1个100G端口上发生故障,上面有4个第三客户端,每个第三客户端占用5个时隙,那最多可能需要20个时隙为第三客户端分配。但是如果剩余的空闲时隙没有20个,那可以尝试将其中一部分第三客户端恢复。譬如现在剩余10个时隙,那可以恢复2个第三客户端的业务,如果现在剩余15个时隙,那可以恢复3第三客户端的业务。以此类推,以使空余时隙尽可能多地恢复第三客户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之前,在目标对象创建完成所述第一客户端和业务端口的情况下,建立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绑定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业务端口的第二绑定关系;根据所述第一绑定关系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分配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目标时隙资源,以及根据第二绑定关系确定所述业务端口,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业务端口和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
具体的,用户创建第一客户端,以及为第一客户端分配第一客户端标识;用户将第一客户端绑定到第一以太网组,以建立第一绑定关系,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客户端只能属于一个以太网组;创建业务端口,建立第一客户端与所述业务端口的第二绑定关系,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业务端口和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的过程,以下再结合可选实施例对上述时隙资源的分配的实现方法流程进行说明,但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隙资源的分配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FlexE物理接口:既可以工作在传统的Ethernet模式,也可以工作在FlexE模式。目前FlexE仅支持50G/100G/200G/400G速率的物理接口。
FlexE组/Group:由一组相同属性的物理接口组成的集合。FlexE组的带宽等于加入该组的物理接口带宽总和,FlexE组的带宽可以灵活分配给FlexE Client。
FlexE垫层/Shim:插入传统Ethernet MAC层与PHY层中间的垫层,通过基于Calendar的时隙分发机制实现FlexE技术的核心模块。
FlexE Client(相当于上述是实施例中的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第三客户端):作为FlexE Shim的客户端,FlexE Client与MAC一一对应。FlexE Client可以从FlexE组的时隙资源池中,以5G带宽的粒度灵活分配。
FlexE业务接口:是业务转发的逻辑接口,1个FlexE业务接口可以绑定到1个FlexEClient。
在业务接口需要65G的带宽的情况下,为业务接口分配13个时隙;在业务接口需要40G的带宽的情况下,为业务接口分配8个时隙;在业务接口需要15G的带宽的情况下,为业务接口分配3个时隙;对应的,对端的业务接口也分配相同的时隙。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设置端口属性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用户配置第一FlexE组以及第一组标识(例如group ID),并把第一FlexE物理端口加入第一FlexE组;
步骤12:FlexE进行端口拓扑学习,发现对端的第二组标识(例如group ID)和第二FlexE组的第二FlexE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端口信息,并识别第一FlexE物理端口和第二FlexE物理端口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
步骤13:FlexE根据第一FlexE组、第二FlexE组和拓扑连接关系,自动为主交换机(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主设备)和从交换机(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从设备)分配PHYnumber(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成员编号),并确定第一FlexE组和第二FlexE组内PHY的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要从互联的两台交换机中选一个主交换机(Master),另一台为从交换机(Slave),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FlexE组对应的交换机作为主交换机。由Master负责分配时隙,Slave听从Master的时隙分配结果。否则会导致Maste和Slave分配出来的时隙不匹配。进一步的,可以将System MAC小的交换机作为Master。
上述为主交换机和从交换机分配PHY number的具体方式如下:Master按Master的物理端口的端口编号排列PHY number,如图5所示,port1的PHY num=1,port2的PHY num=2,port3的PHY num=3;Master把Master的PHY num通知Slave的对应物理端口,Slave按这个PHY num赋值给Ports,如图6所示,Master的port1和Slave的port2具有连接关系,则Slave的port2的PHY num=1;Master的port2和Slave的port3具有连接关系,则Slave的port3的PHY num=2;Master的port3和Slave的port1具有连接关系,则Slave的port1的PHYnum=3。
步骤14:根据PHY number确定第一FlexE组和第二FlexE组内的时隙顺序。
二、时隙分配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21:用户创建第一FlexE client(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客户端)和分配Client ID;
步骤S22:用户将第一FlexE client绑定到第一FlexE组,需要说明的是,一个Client只能属于一个FlexE组;
步骤S23:创建FlexE业务端口,和FlexE client绑定;
步骤S24:根据业务数据确定FlexE client的带宽,例如30G;
步骤S25:FlexE时隙分配模块判断第一FlexE组和第二FlexE组均配置了FlexEclient和client ID,在第一FlexE client和第二FlexE client的带宽需求都一致的情况下,进入时隙分配状态;
步骤S26:FlexE时隙分配模块协商出来空闲时隙资源,这个资源可能在单个物理端口上,也可能跨多个物理端口,协商时隙资源进入预分配状态,空闲时隙可以从小到大分配,或者加入一些端口优先级的因子,例如,该物理端口的优先级较高,就优先选择该物理端口上的时隙资源。然后把时隙资源下发到硬件的备Calendar表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为第一FlexE client和第二FlexE client的具体方式如下:Master选择物理端口上的时隙资源,如图7所示,Master选择PHY num=1,Slot=0-3和PHYnum=2,Slot=7,9,Master将PHY num=1,Slot=0-3和PHY num=2,Slot=7,9的时隙资源分配给第一FlexE client;Master把选择的时隙资源通知Slave,Slave为第二FlexEclient分配对应的时隙资源,如图8所示,Slave为第二FlexE client分配PHY num=1,Slot=0-3和PHY num=2,Slot=7,9的时隙资源。
步骤S27:在Master和从Slave均时隙资源下发到硬件的备Calendar表上时,开始进行切换动作,分别在Master和从Slave上进行切换calendar动作,如果成功,第一FlexEclient和第二FlexE client进入WORKING状态;
步骤S28:如果中间有任何一步失败,则第一FlexE client和第二FlexE client会跳转到SLEEPING状态,直到端口变化或者配置变化,可能有新的可分配的时隙资源出来再进行新的尝试分配,如图9所示;
步骤S29:两端客户端进入WORKING状态后,两端的FlexE业务端口能正常up,此时可以从两端的FlexE业务端口发包互通。
需要说明的是,当FlexE组内某一个物理端口发生故障时,会遍历该物理端口中被使用的时隙,属于哪个client,然后查看FlexE组内是否有足够的空闲时隙能分配出来。如果空闲时隙不足够给所有的client重新分配,可以为一部分client分配时隙资源,使得部分client能继续工作。
实施例3
如图10所示,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时隙资源的分配装置的结构框图,包括:用户配置模块、拓扑学习模块、开销通信模块、时隙分配和协商、FlexE配置模块、FlexE硬件模块。
其中,用户配置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配置操作;拓扑学习模块,用于学习第一FlexE组和第二FlexE组中的物理端口的拓扑连接关系;开销通信模块,FlexE提供了部分字段用来实现两边端口的相互通信,开销通信模块就是实现利用FlexE开销通道进行协议报文的发送和接收;FlexE配置模块,是SDK提供的FlexE配置接口集合,软件通过SDK提供的接口实现譬如Add group,Add client,port加入FlexE组,port设置PHY_num,client分配时隙,触发切换等动作;FlexE硬件模块,就是芯片实现的FlexE状态机。就是主要实现FlexE配置模块的芯片处理逻辑,尤其是主备切换的动作以保证无损调整client的带宽,以及实现FlexE开销字段的写入和提取;时隙分配模块,用于为第一FlexE client和第二FlexEclient分配时隙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两端协商发现拓扑关系;两端自动分配时隙;当物理端口故障或异常时,触发时隙变更,然后重新选择空闲时隙,从而实现保护切换。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时隙资源的分配装置,该时隙资源的分配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时隙资源的分配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1102,用于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需求为所述主设备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客户端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从设备的第二以太网组的第二客户端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
确定模块1104,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是否一致;
分配模块1106,用于在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
通过上述装置,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需求为所述主设备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客户端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从设备的第二以太网组的第二客户端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确定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是否一致;在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管理员确定两端设备之间的端口拓扑连接关系,手动查看空闲时隙,然后给两端设备分配对应的时隙,进而导致步骤繁琐等问题,进而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时隙自动配置,大大简化了配置过程。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分配模块1106,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物理层分别对应的物理端口信息,其中,所述物理端口信息包括:第一物理层的空闲时隙资源;通过预设方式在一个或多个第一物理层的空闲时隙资源中确定符合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的所述目标时隙资源,以将所述目标时序资源分配给所述第一客户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分配模块1106,还用于在目标对象配置完成所述第一以太网组的情况下,将第一物理端口接入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以及获取所述第一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通过端口拓扑学习获取第二以太网组以及所述第二以太网组中的第二物理端口信息;识别所述第一物理端口与所述第二物理端口的拓扑连接关系;将所述成员编号和所述拓扑连接关系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所述从设备根据所述拓扑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层分配所述成员编号。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分配模块1106,还用于将目标时隙资源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所述从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和所述目标时隙资源的序号为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目标时隙资源,其中,所述目标时隙资源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分给的目标时隙资源的序号和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对应的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时序资源的序号保存至所述主设备的第一计划表;在确定所述从设备将所述目标时序资源的序号保存至所述从设备的第二计划表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计划表中的目标时序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分配模块1106,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第三物理端口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确定占用所述第三物理端口中的时序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第三客户端,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客户端的总占用时隙;确定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确定所述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与所述总占用时隙的大小关系;在所述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大于所述总占用时隙的情况下,将所述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客户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建立模块,用于在目标对象创建完成所述第一客户端和业务端口的情况下,建立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绑定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业务端口的第二绑定关系;根据所述第一绑定关系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分配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目标时隙资源,以及根据第二绑定关系确定所述业务端口,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业务端口和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需求为所述主设备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客户端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从设备的第二以太网组的第二客户端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
S2,确定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是否一致;
S3,在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需求为所述主设备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客户端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从设备的第二以太网组的第二客户端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
S2,确定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是否一致;
S3,在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需求为所述主设备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客户端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从设备的第二以太网组的第二客户端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
确定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是否一致;
在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分配目标时隙资源,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物理层分别对应的物理端口信息,其中,所述物理端口信息包括:第一物理层的空闲时隙资源;
通过预设方式在一个或多个第一物理层的空闲时隙资源中确定符合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的所述目标时隙资源,以将所述目标时序资源分配给所述第一客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目标对象配置完成所述第一以太网组的情况下,将第一物理端口接入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以及获取所述第一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
通过端口拓扑学习获取第二以太网组以及所述第二以太网组中的第二物理端口信息;
识别所述第一物理端口与所述第二物理端口的拓扑连接关系;
将所述成员编号和所述拓扑连接关系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所述从设备根据所述拓扑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层分配所述成员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目标时隙资源,包括:
将目标时隙资源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所述从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和所述目标时隙资源的序号为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目标时隙资源,其中,所述目标时隙资源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分给的目标时隙资源的序号和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对应的第一物理层的成员编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时序资源的序号保存至所述主设备的第一计划表;
在确定所述从设备将所述目标时序资源的序号保存至所述从设备的第二计划表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计划表中的目标时序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第三物理端口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确定占用所述第三物理端口中的时序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第三客户端,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客户端的总占用时隙;
确定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
确定所述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与所述总占用时隙的大小关系;
在所述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大于所述总占用时隙的情况下,将所述其他物理端口的空闲时隙资源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客户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目标对象创建完成所述第一客户端和业务端口的情况下,建立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绑定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业务端口的第二绑定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绑定关系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分配所述第一以太网组中的目标时隙资源,以及根据第二绑定关系确定所述业务端口,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业务端口和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
8.一种时隙资源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主设备的第一带宽需求和从设备的第二带宽需求,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需求为所述主设备对应的第一以太网组的第一客户端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从设备的第二以太网组的第二客户端发送或接收所述业务数据的带宽需求;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是否一致;
分配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带宽需求和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带宽需求或所述第二带宽需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分配相同的目标时隙资源,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目标时隙资源发送或接收业务数据。
9.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2111663249.7A 2021-12-30 2021-12-30 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64184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3249.7A CN116418447A (zh) 2021-12-30 2021-12-30 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3249.7A CN116418447A (zh) 2021-12-30 2021-12-30 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8447A true CN116418447A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56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3249.7A Pending CN116418447A (zh) 2021-12-30 2021-12-30 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184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8016B (zh) 灵活以太网协议中切换时隙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US6434612B1 (en) Connection control interface for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switches
CN10138538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初始连接建立
CN109150388B (zh) 支持pdcp重复功能的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US8594106B2 (en) Network with several subnetworks
CN109246844B (zh) 无线承载的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083107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326345B (zh) 一种配置网络切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183764B (zh) 复帧发送、接收方法、装置、通讯设备及通讯网络系统
CN113452623B (zh) 基于FlexE传输业务流的方法及设备
CN103916275A (zh) 一种bfd检测装置和方法
US20120106538A1 (e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control sequence numbers
CN110213066A (zh) 一种切片信息的获取方法和中继装置
CN103248463B (zh) 一种传输帧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0531215C (zh) 一种多台网络设备链路聚集的实现方法
CN112437454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4125019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63275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022580B (zh) 建立承载方法及装置
CN109150711B (zh) 点到多点二层组播业务的保护倒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285787A (zh) 跨用户面转发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418447A (zh) 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2820992A (zh) 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EP2953299A1 (en)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system and node
CN112243019B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管理通道建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