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8078A - 供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供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8078A
CN116418078A CN202310156777.6A CN202310156777A CN116418078A CN 116418078 A CN116418078 A CN 116418078A CN 202310156777 A CN202310156777 A CN 202310156777A CN 116418078 A CN116418078 A CN 116418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wireless charging
battery
electronic device
parameter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67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记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567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80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18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80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02J7/0049Detection of fully charged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9Overheat or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供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确定利用无线充电设备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状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温度;响应于所述充电状态表征所述电池已充满电以及所述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所述电池共同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通过该方法,能在兼顾电池电量消耗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电子设备发热,从而能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供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但是无线充电技术的散热能力有限,容易导致电子设备发热较高。特别是在电子设备基于无线充电器充满电后,若无线充电器仍和电子设备无线连接,电子设备工作时可能会发生发热超过发热标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供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供电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利用无线充电设备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状态;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温度;
响应于所述充电状态表征所述电池已充满电以及所述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所述电池共同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所述电池共同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基于所述第一供电参数值和所述第二供电参数值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总耗电值;
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散热系数;
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包括:
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
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包括:
将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
所述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包括:
将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供电参数值之间的差值,确定为所述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散热系数,包括:
基于温度与散热系数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散热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供电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确定利用无线充电设备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状态;
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温度;
第一供电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充电状态表征所述电池已充满电以及所述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所述电池共同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还配置为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基于所述第一供电参数值和所述第二供电参数值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总耗电值;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还配置为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散热系数;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还配置为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还配置为将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将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之间的差值,确定为所述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还配置为基于温度与散热系数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散热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供电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供电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
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供电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确定电池已充满电且电子设备的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利用无线充电设备以及电池共同给电子设备供电,由于通过电池供电的电压接近系统的供电电压,无需进行降压、稳压等过程,因而通路阻抗较小,相对完全使用无线充电设备供电的方式能减轻电子设备的发热,相对完全使用电池供电的方式能节省电池电量。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使用无线充电设备以及电池共同供电的方法,能在兼顾电池电量消耗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电子设备发热,从而能提升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方法流程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一种系统供电示例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供电示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方法流程示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装置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执行主体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等具备数据处理和控制的器件;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平板电脑、游戏设备或可穿戴设备等。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电方法可以通过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方式来实现。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方法流程图,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1、确定利用无线充电设备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状态;
S12、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温度;
S13、响应于所述充电状态表征所述电池已充满电以及所述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所述电池共同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设备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例如无线圆盘充电器。无线充电设备也可称之为无线充电发射器,无线充电发射器通过驱动内置的线圈发送能量,以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即无线充电接收器)中内置的线圈感应接收能量,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中的电池充电。其中,电子设备中的电池可以是锂电池。
在步骤S11中,电子设备确定利用无线充电设备对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状态,其中,充电状态可包括电池是否充满电的状态,还可包括电池的电量。若充电状态为电池的电量百分比,则在电量为100%或者大于98%时,表征电池已充满电,否则,表征电池未充满电。
在步骤S12中,电子设备会确定自身的温度,例如电子设备可通过内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自身的温度。其中,温度传感器可以是利用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NTC)的热敏电阻或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的热敏电阻检测电子设备的温度;此外,电子设备的温度可以是指电子设备的CPU所在位置的温度,还可以是指电子设备的后盖的温度,对此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步骤S13中,电子设备基于监测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以及电子设备的当前温度,在电池充满电且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利用无线充电设备以及电池共同给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例如包括给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内置的传感器以及CPU等供电。其中,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根据发热标准设置的温度,例如发热标准规定电子设备的温度不超过46度,则预设温度阈值可以设置为低于发热标准的温度(如37度),以便电子设备即时调整供电方式以减少电子设备发热超过发热标准的可能。
图2为相关技术中一种系统供电示例图,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在充满电后若还连接有无线充电发射器,则电子设备基于处理芯片的处理利用无线充电发射器提供的电流给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即基于L1所标识的路径给系统供电,电池无需给系统提供电能。然而,一方面,在利用无线充电设备给电子设备供电时,由于无线充电设备输入的电压需经过降压、稳压后才能给系统供电,通路阻抗较大,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温度过高;另一方面,在利用无线充电设备给电池充电,当充电功率逐步降低并在快接近充满时充电功率可能小于5瓦,此时电子设备会自动关闭风扇以减少风扇噪音的影响,会导致充电过程中的热量以及后续给系统供电时的热量无法散出而使得电子设备的温度过高。
对此,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确定电池已充满电且电子设备的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利用无线充电设备以及电池共同给电子设备供电,由于通过电池供电的电压接近系统的供电电压,无需进行降压、稳压等过程,因而通路阻抗较小,相对完全使用无线充电设备供电的方式能减轻电子设备的发热,相对完全使用电池供电的方式能节省电池电量。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使用无线充电设备以及电池共同供电的方法,能在兼顾电池电量消耗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电子设备发热,从而能提升用户体验。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供电示例图,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在充满电后若还连接有无线充电发射器,则电子设备基于处理芯片的处理利用无线充电发射器和电池提供的电流共同给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即基于L1和L2所标识的路径共同给系统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连接有无线充电设备过程中,可按预设时长触发执行上述S11至S13的步骤以便调整供电方式以减少电子设备发热。此外,当电池充满电且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利用无线充电设备以及电池共同给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无线充电设备以及电池根据各自预设的电能分配比例给系统供电,其中,无线充电设备和电池所分配的电能之和满足系统供电所需的电能。示例性的,无线充电设备和电池各自提供系统供电所需电能的50%进行系统供电。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所述电池共同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基于所述第一供电参数值和所述第二供电参数值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事先基于当前温度确定无线充电设备和电池各自对应的供电参数值,然后再利用无线充电设备以及电池基于各自对应的供电参数值给系统供电,其中,供电参数值可以是电流值,还可以是功率值等,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可与当前温度负相关,对应的,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可与当前温度正相关,通过该种方式减少因无线充电设备供电发热使得电子设备发热加重的可能。示例性的,当前温度越高,无线充电设备的供电电流可能越小,对应的,电池的供电电流越大。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根据当前温度动态确定无线充电设备以及电池的各自对应的供电参数值,通过该种根据电子设备的实际温度进行合理分配的方式能有助于对电子设备的发热控制,智能性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总耗电值;
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散热系数;
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基于当前温度确定无线充电设备以及电池各自的供电参数值时,会先获取电子设备当前的总耗电值,并基于当前温度确定电子设备的散热系数。其中,总耗电值可以用功率值来表征,也可以用电流值等电参数来表征,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获取当前的总耗电值可以是基于电子设备内置的监测模块来确定的,例如通过监测CPU的利用率从而确定总耗电值;还可以是电子设备基于温度与耗电值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来确定的,其中,温度与耗电值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可以是基于大量温度与耗电值的样本数据统计形成,电子设备基于当前温度,通过预设映射关系获得当前温度对应的总耗电值。
通常,电子设备的温度和系统耗电值正相关,表1为监测的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总耗电值,电子设备以手机为例,如下表1所示,手机壳温对应的即为手机的温度,系统耗电即为手机的总耗电值。从表1可以看出,手机的壳温越高,系统耗电值也越大。
表1温度与总耗电值
手机壳温(℃) 系统耗电(毫安)
小于37℃ 50ma
小于40℃ 100ma
小于43℃ 150ma
小于46℃ 200ma
大于46℃…
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中的散热模块可根据电子设备的温度进行一定程度的散热,例如利用冷泵、凝胶或金刚石等进行散热,散热程度与电子设备的温度相关,因而本公开实施例中根据电子设备的当前温度确定散热系数能较为准确的反应电子设备实际散热情况。在此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基于电子设备的总耗电值和散热系数共同确定无线充电设备以及电池各自的供电参数值,能在供电的同时更为准确的控制电子设备的发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基于当前温度确定电子设备的散热系数,可以是通过对样本电子设备进行实验获得估计模型或构建映射关系后获得。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同步监测样本电子设备的大量温度以及散热量的样本数据,基于深度学习网络训练得到估计模型。例如,基于训练样本数据以及标签值,对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 Networks,CNN)、深度学习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等网络进行训练调参后,得到该估计模型,其中,训练样本数据即为样本电子设备的温度,标签值即为实际监测的温度对应的散热量确定的散热系数。基于训练好的估计模型,将当前温度输入该模型即可得到当前温度对应的散热系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基于监测的散热量构建温度与散热系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上述映射关系可以是映射关系表,也可以是构建的映射函数,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制。基于构建好的映射关系,基于查表的方式或者函数计算的方式即可得到当前温度对应的散热系数。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散热系数,包括:
基于温度与散热系数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散热系数。
在该实施例中,温度与散热系数的映射关系即基于对大量样本数据进行实验构建的温度与散热系数之间的映射。
表2为基于手机确定的温度与散热系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表,从表2可以看出,手机的壳温越高,散热系数越小,也说明温度过高的时候仅依赖电子设备自身散热模块的散热可能无法有效降低电子设备的温度。
表2温度与散热系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表
手机壳温(℃) 散热系数
小于37℃ 0.7
小于40℃ 0.5
小于43℃ 0.35
小于46℃ 0.2
大于46℃…
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基于事先构建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温度对应的散热系数,方案简单有效。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基于总耗电值以及散热系数,确定无线充电设备和电池各自的供电参数时,可以是优先确定出其中任意之一的供电参数值,再基于总耗电值和已确定的一个供电参数值之间的差值确定出另一供电参数值。其中,总耗电值和供电参数值可以均是功率值,还可以是电流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包括:
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
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在该实施例中,优先基于总耗电值和散热系数,确定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再确定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由于电子设备在利用无线充电设备和电池共同给电子设备供电时,热源基本来自于无线充电,因而针对热源的重点对象(无线充电设备)优先确定第一供电参数值能使得供电参数值的确定更为合理有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包括:
将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
所述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包括:
将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之间的差值,确定为所述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假设总耗电值为H、散热系数为M,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为T,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为I,且总耗电值和供电参数值(包括第一供电参数值和第二供电参数值)都是电流值,则可基于公式(1)确定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基于公式(2)确定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T=H*M (1)
I=H-T (2)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在确定无线充电设备和电池各自的供电参数值后,即可将上述供电参数值写入对应的硬件寄存器,以便电子设备中的电路依据硬件寄存器中存储的值进行供电分配。其中,硬件寄存器可以是可读可写的寄存器,寄存器中可初始预设电池的供电参数值为0,无线充电设备的供电参数值为支持电子设备系统运行的任意值,例如为3安,以在基于当前温度动态确定无线充电设备和电池的供电参数值前能满足电子设备的供电需求。
如前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温度越高,对应的散热系数越小,因而在该实施例中,将总耗电值和散热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使得在电子设备当前的温度高的时候,使无线充电设备提供较少的能量,以减少无线充电设备供电发热导致电子设备温度升高过快过高的情况发生;而在电子设备当前的温度不太高的时候,使无线充电设备提供相对较大的能量,使得能在控制电子设备发热的情况下兼顾电池电量。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智能性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在该实施例中,若电子设备当前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说明电子设备的温度超过发热标准的概率较小,此时可利用无线充电设备给电子设备供电以节约电池的电量。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方法流程示例图,应用于手机中,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21、手机软件检测无线充电正在充电启动算法监控。
在该实施例中,手机软件即电子设备中内置的功能模块,用于监控电子设备是否充满电以及电子设备的温度后进行前述的供电方法控制。
S22、检测充电状态,并且监控手机壳温、系统耗电。
在该实施例中,手机壳温即电子设备的当前温度,系统耗电即电子设备当前的总耗电值。
S23、检测无线充电是否在位,若是,执行步骤S24;若否,执行步骤S30。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无线充电是否在位即确定无线充电设备是否仍和手机进行无线连接,以便手机执行步骤S24或S30的步骤。
S24、若充满状态,读取壳温值和系统耗电值。
在该实施例中,若手机中的电池已经充满电,且无线充电在位,则读取检测的壳温值和系统耗电值以便进行供电参数值的确定。
S25、设置无线充电电流为3A,电池电流为0,写入硬件寄存器。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无线充电电流为3A,电池电流为0,写入硬件寄存器,以在基于当前温度动态确定无线充电设备和电池各自的供电参数值前能满足手机的供电需求。
S26、判断壳温是否大于37度,若是,执行步骤S27;若否,执行步骤S29。
在该实施例中,判断壳温是否大于37度即判断当前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若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则需利用无线充电设备和电池共同给手机供电,否则,仅利用无线充电设备给手机供电。
S27、根据壳温换算散热系数。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壳温换算散热系数即根据前述的表二确定当前温度对应的散热系数。
S28、根据采样得到的系统耗电值,和壳温对应的散热系数计算无线充电以及电池对应的电流值写入硬件通路寄存器。
在该实施例中,手机在获得系统耗电值和散热系数之后,即可根据前述公式1和公式2计算无线充电设备的电流以及电池的电流,并写入寄存器以便手机中的电路依据寄存器中存储的值进行供电分配。
S29、使用无线输入电流给系统供电。
在该实施例中,当手机的壳温小于或等于37度时,仅利用无线充电设备供电。
S30、进入非充电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若手机未和无线充电器连接,则无法给手机中的电池充电,也无法利用无线充电设备给系统供电。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手机在确定电池已充满电且手机的当前壳温大于37度的情况下,利用无线充电设备以及电池共同给电子设备供电,能在兼顾电池电量消耗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手机发热,从而能提升用户体验。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装置图,该供电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01,配置为确定利用无线充电设备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状态;
第二确定模块102,配置为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温度;
第一供电模块103,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充电状态表征所述电池已充满电以及所述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所述电池共同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3,还配置为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基于所述第一供电参数值和所述第二供电参数值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104,配置为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总耗电值;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3,还配置为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散热系数;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3,还配置为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3,还配置为将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将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之间的差值,确定为所述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模块103,还配置为基于温度与散热系数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散热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供电模块105,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例如,该电子设备(装置800)可以是前述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等。
参照图6,装置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装置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装置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装置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装置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装置800或装置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红外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供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利用无线充电设备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状态;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温度;
响应于所述充电状态表征所述电池已充满电以及所述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所述电池共同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利用无线充电设备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状态;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温度;
响应于所述充电状态表征所述电池已充满电以及所述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所述电池共同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所述电池共同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基于所述第一供电参数值和所述第二供电参数值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总耗电值;
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散热系数;
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一供电参数值以及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二供电参数值,包括:
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
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包括:
将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散热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
所述基于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供电参数值,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包括:
将所述总耗电值和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供电参数值之间的差值,确定为所述电池的第二供电参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散热系数,包括:
基于温度与散热系数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散热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8.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确定利用无线充电设备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状态;
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温度;
第一供电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充电状态表征所述电池已充满电以及所述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利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所述电池共同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方法。
1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方法。
CN202310156777.6A 2023-02-10 2023-02-10 供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4180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6777.6A CN116418078A (zh) 2023-02-10 2023-02-10 供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6777.6A CN116418078A (zh) 2023-02-10 2023-02-10 供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8078A true CN116418078A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57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6777.6A Pending CN116418078A (zh) 2023-02-10 2023-02-10 供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180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3652B (zh) 电池充电方法、电池充电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20271557A1 (en)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928787B (zh) 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091808B (zh) 电池、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331910B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3224822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7734613B (zh) 电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09364B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N113725954B (zh) 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41321A (zh) 电子设备的供电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12821508A (zh) 充电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3451669A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752328A (zh)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429312B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362327B (zh) 充电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非暂态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28098B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1509789B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6418078A (zh) 供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5173495A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2421702B (zh) 锂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9450032B (zh) 无线充电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539823B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
US20220302770A1 (en) Wireless charging transmitter, wireless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1509320A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4069772B (zh) 供电电路、供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