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5947A - 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5947A
CN116415947A CN202111669326.XA CN202111669326A CN116415947A CN 116415947 A CN116415947 A CN 116415947A CN 202111669326 A CN202111669326 A CN 202111669326A CN 116415947 A CN116415947 A CN 116415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yment
wallet
password
request
bal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93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穆长春
狄刚
许科峰
边永超
王汀
赵新宇
崔沛东
彭美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gital Currency Institute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Digital Currency Institute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gital Currency Institute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Digital Currency Institute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1116693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59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15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5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06Q20/105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involving programming of a portable memory device, e.g. IC cards, "electronic pur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6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 G06Q20/06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1Electronic credentials
    • G06Q20/38215Use of certificates or encrypted proofs of transaction righ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9Device specific authentication i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 G06Q20/4097Device specific authentication i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using mutual authentication between devices and transaction partners
    • G06Q20/40975Device specific authentication i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using mutual authentication between devices and transaction partners using encryption therefor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数字货币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支付请求,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和付款钱包标识;根据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付款钱包信息包括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在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关联钱包标识获取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根据第一支付密码和第二支付密码对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该实施方式实现了基于硬件钱包进行便捷支付,扩展了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货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硬件钱包需要绑定手机号等身份信息才能使用,但是对于刚入境的外国人和老年人等不方便绑定手机号的用户来说,其使用方式并不方便。这使得硬件钱包的应用场景受到了限制,从而限制了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基于硬件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的支付密码来进行支付,无需设置多个支付密码,从而避免了由于用户忘记支付密码而导致支付失败的情况的发生,实现了基于硬件钱包进行便捷支付,扩展了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付款方运营机构,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和付款钱包标识,其中,付款钱包为已绑定关联钱包的硬件钱包,所述关联钱包为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的钱包;
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所述付款钱包信息包括所述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所述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所述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所述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
在所述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关联钱包标识获取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
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二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
可选地,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第一交易次数;在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一校验。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一校验包括:判断所述第一交易次数是否大于自身保存的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二交易次数;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钥,并使用所述解密密钥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解密;在解密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不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或解密不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不通过。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钥包括:对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和所述付款钱包开立时生成的钱包密钥,进行对称加密生成解密密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支付处理完成后,递增所述第二交易次数。
可选地,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根据支付信息生成的消息认证码;在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之后,且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消息认证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
可选地,根据所述消息认证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包括:从所述支付请求中获取支付信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生成第一消息认证码;通过将所述第一消息认证码和所述消息认证码进行比较,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若比较结果为一致,则第二校验通过,否则第二校验不通过。
可选地,所述支付信息包括支付金额;进行支付处理包括: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并使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否则,计算所述第一余额与所述支付金额的差额,并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并使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
可选地,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之前,还包括:确认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大于等于所述差额;以及,在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小于所述差额的情况下,支付失败。
可选地,还包括:在所述付款钱包不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三支付密码;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三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
可选地,进行支付处理包括: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并使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否则,支付失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付款方运营机构,所述装置包括:
支付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和付款钱包标识,其中,付款钱包为已绑定关联钱包的硬件钱包,所述关联钱包为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的钱包;
钱包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所述付款钱包信息包括所述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所述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所述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所述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
支付密码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关联钱包标识获取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
支付校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二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包括:
硬件钱包受理终端向付款钱包发送支付指令,所述付款钱包为已绑定关联钱包的硬件钱包,所述关联钱包为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的钱包;
所述付款钱包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生成支付报文,并将所述支付报文发送给所述受理终端;
所述受理终端根据所述支付报文生成支付请求,并发送所述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付款钱包标识和收款钱包标识;
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接收所述支付请求,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所述付款钱包信息包括所述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所述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所述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所述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在所述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关联钱包标识获取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二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返回支付处理结果。
可选地,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第一交易次数;所述付款钱包在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生成支付报文之前,还包括:所述付款钱包根据所述支付指令递增自身保存的第一交易次数,然后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加密密钥,所述加密密钥用于对支付信息进行加密;并且,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在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一校验。
可选地,所述付款钱包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加密密钥包括:所述付款钱包对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和所述付款钱包开立时生成的钱包密钥,进行对称加密生成加密密钥。
可选地,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一校验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判断所述第一交易次数是否大于自身保存的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二交易次数;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钥,并使用所述解密密钥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解密;在解密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不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或解密不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不通过。
可选地,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钥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和所述付款钱包开立时生成的钱包密钥,进行对称加密生成解密密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在支付处理完成后,递增所述第二交易次数。
可选地,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根据支付信息生成的消息认证码;所述付款钱包在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生成支付报文之前,还包括:所述付款钱包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组织所述支付信息,并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生成所述消息认证码;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在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之后,且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消息认证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
可选地,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消息认证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从所述支付请求中获取支付信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生成第一消息认证码;通过将所述第一消息认证码和所述消息认证码进行比较,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若比较结果为一致,则第二校验通过,否则第二校验不通过。
可选地,所述支付信息包括支付金额;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进行支付处理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否则,计算所述第一余额与所述支付金额的差额,并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
可选地,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之前,还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确认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大于等于所述差额;以及,在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小于所述差额的情况下,支付失败。
可选地,还包括:在所述付款钱包不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三支付密码,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三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
可选地,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进行支付处理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否则,支付失败。
可选地,在付款钱包所对应的付款方运营机构与收款钱包所对应的收款方运营机构为不同机构的情况下,所述受理终端发送所述支付请求包括:所述受理终端发送所述支付请求给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接收所述支付请求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接收由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发来的所述支付请求;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返回支付处理结果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将支付处理结果返回给收款方运营机构;并且,在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返回支付处理结果之后,还包括: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支付处理结果对收款钱包进行账务处理并将账务处理结果返回给所述受理终端。
可选地,若所述支付处理结果为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扣款成功,则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支付处理结果对收款钱包进行账务处理,包括: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若所述支付处理结果为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支付失败,则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支付处理结果对收款钱包进行账务处理,包括: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不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任何账务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系统,包括:
硬件钱包受理终端,用于:向付款钱包发送支付指令,所述付款钱包为已绑定关联钱包的硬件钱包,所述关联钱包为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的钱包;根据支付报文生成支付请求,并发送所述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付款钱包标识和收款钱包标识;
付款钱包,用于: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生成支付报文,并将所述支付报文发送给所述受理终端;
付款方运营机构,用于:接收所述支付请求,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所述付款钱包信息包括所述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所述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所述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所述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在所述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关联钱包标识获取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二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返回支付处理结果。
可选地,在付款钱包所对应的付款方运营机构与收款钱包所对应的收款方运营机构为不同机构的情况下,所述系统还包括收款方运营机构,所述受理终端还用于:发送所述支付请求给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还用于:接收由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发来的所述支付请求;以及,将支付处理结果返回给收款方运营机构;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用于:根据所述支付处理结果对收款钱包进行账务处理并将账务处理结果返回给所述受理终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接收支付请求,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和付款钱包标识;根据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付款钱包信息包括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在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关联钱包标识获取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根据第一支付密码和第二支付密码对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的技术方案,即可基于硬件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的支付密码来进行支付,无需设置多个支付密码,从而避免了由于用户忘记支付密码而导致支付失败的情况的发生,实现了基于硬件钱包进行便捷支付,扩展了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装置的主要模块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8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于硬件钱包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硬件钱包是指发行时不与使用者身份关联,而仅与发行机构的公共账户关联的硬件钱包。其具有唯一硬件钱包编号、以安全芯片形式储存数字身份凭证、在运营机构后台系统储存币串的硬件钱包。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硬件钱包在发行之后,根据用户的选择可以与个人钱包绑定,通过个人钱包对绑定的硬件钱包进行管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硬件钱包与个人钱包关联绑定之后,在支付过程中会用到多个支付密码。然而,支付密码增多会增加用户的记忆成本,若用户忘记支付密码则会导致支付失败,严重限制了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其实现原理为:位于收款方的硬件钱包受理终端POS机向硬件钱包发送支付指令,其中,硬件钱包具有已绑定的关联钱包,关联钱包是正常发行的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的钱包,可以是软钱包,也可以是硬件钱包,硬件钱包形成支付报文返回给受理终端,受理终端对根据支付报文生成支付请求发送给收款方运营机构,收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支付请求确认付款方运营机构,并将支付请求发送给付款方运营机构,付款方运营机构验证信息之后,判断硬件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为复用关联钱包支付密码时,根据硬件钱包信息查找对应的关联钱包信息,将支付密码与关联钱包支付密码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进行扣款处理,并将扣款成功消息发送给收款方运营机构,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将结果返回给受理终端,受理终端展示收款结果。如此,即可基于硬件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的支付密码来进行支付,无需设置多个支付密码,从而避免了由于用户忘记支付密码而导致支付失败的情况的发生,实现了基于硬件钱包进行便捷支付,扩展了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的主要步骤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应用于付款方运营机构,主要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01:接收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和付款钱包标识,其中,付款钱包为已绑定关联钱包的硬件钱包,所述关联钱包为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的钱包;
步骤S102: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所述付款钱包信息包括所述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所述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所述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所述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
步骤S103:在所述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关联钱包标识获取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
步骤S104: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二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关联钱包可以是软钱包,也可以是硬件钱包。所述软钱包是指运行在终端上数字货币APP,例如,数字人民币APP,数字欧元APP等。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第一交易次数;并且,在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一校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一校验包括:判断所述第一交易次数是否大于自身保存的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二交易次数;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钥,并使用所述解密密钥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解密;在解密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不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或解密不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不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钥包括:对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和所述付款钱包开立时生成的钱包密钥,进行对称加密生成解密密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还包括:在支付处理完成后,递增所述第二交易次数。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根据支付信息生成的消息认证码;并且,在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之后,且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消息认证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消息认证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包括:从所述支付请求中获取支付信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生成第一消息认证码;通过将所述第一消息认证码和所述消息认证码进行比较,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若比较结果为一致,则第二校验通过,否则第二校验不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支付信息包括支付金额;并且,进行支付处理包括: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并使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否则,计算所述第一余额与所述支付金额的差额,并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并使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之前,还包括:确认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大于等于所述差额;以及,在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小于所述差额的情况下,支付失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付款钱包不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三支付密码;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三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进行支付处理包括: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并使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否则,支付失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接收支付请求,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和付款钱包标识;根据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付款钱包信息包括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在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关联钱包标识获取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根据第一支付密码和第二支付密码对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的技术方案,即可基于硬件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的支付密码来进行支付,无需设置多个支付密码,从而避免了由于用户忘记支付密码而导致支付失败的情况的发生,实现了基于硬件钱包进行便捷支付,扩展了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的主要步骤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硬件钱包受理终端向付款钱包发送支付指令,所述付款钱包为已绑定关联钱包的硬件钱包,所述关联钱包为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的钱包;
步骤S202:所述付款钱包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生成支付报文,并将所述支付报文发送给所述受理终端;
步骤S203:所述受理终端根据所述支付报文生成支付请求,并发送所述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付款钱包标识和收款钱包标识;
步骤S204: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接收所述支付请求,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所述付款钱包信息包括所述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所述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所述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所述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在所述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关联钱包标识获取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二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返回支付处理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第一交易次数;并且,所述付款钱包在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生成支付报文之前,还包括:所述付款钱包根据所述支付指令递增自身保存的第一交易次数,然后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加密密钥,所述加密密钥用于对支付信息进行加密;并且,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在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一校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付款钱包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加密密钥包括:所述付款钱包对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和所述付款钱包开立时生成的钱包密钥,进行对称加密生成加密密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一校验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判断所述第一交易次数是否大于自身保存的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二交易次数;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钥,并使用所述解密密钥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解密;在解密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不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或解密不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不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钥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和所述付款钱包开立时生成的钱包密钥,进行对称加密生成解密密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该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还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在支付处理完成后,递增所述第二交易次数。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根据支付信息生成的消息认证码;并且,所述付款钱包在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生成支付报文之前,还包括:所述付款钱包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组织所述支付信息,并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生成所述消息认证码;并且,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在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之后,且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消息认证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消息认证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从所述支付请求中获取支付信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生成第一消息认证码;通过将所述第一消息认证码和所述消息认证码进行比较,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若比较结果为一致,则第二校验通过,否则第二校验不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支付信息包括支付金额;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进行支付处理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否则,计算所述第一余额与所述支付金额的差额,并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之前,还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确认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大于等于所述差额;以及,在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小于所述差额的情况下,支付失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该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付款钱包不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三支付密码,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三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进行支付处理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否则,支付失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在付款钱包所对应的付款方运营机构与收款钱包所对应的收款方运营机构为不同机构的情况下,所述受理终端发送所述支付请求包括:所述受理终端发送所述支付请求给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接收所述支付请求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接收由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发来的所述支付请求;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返回支付处理结果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将支付处理结果返回给收款方运营机构;并且,在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返回支付处理结果之后,还包括: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支付处理结果对收款钱包进行账务处理并将账务处理结果返回给所述受理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若所述支付处理结果为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扣款成功,则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支付处理结果对收款钱包进行账务处理,包括: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若所述支付处理结果为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支付失败,则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支付处理结果对收款钱包进行账务处理,包括: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不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任何账务处理。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流程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收款钱包对应的收款方运营机构和付款钱包对应的付款方运营机构为不同机构。如图3,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支付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硬件钱包的受理终端(如收款方的POS机等)向付款钱包(硬件钱包)发送支付指令,支付指令中包含有支付金额信息;其中,支付指令可以是受理终端与付款钱包基于NFC、蓝牙等近场通信方式或者其他网络连接方式建立网络连接之后发送的,也可以是承载付款钱包的SIM卡/SE卡/IC卡等会显示二维码,受理终端通过扫描获取到付款钱包信息之后发送的;
步骤2:付款钱包在收到支付指令后,递增其自身保存的交易计数器(用于记录该付款钱包的交易次数,会随着交易次数而递增)、生成会话的加密密钥、交易索引(交易ID,用于唯一标识一个交易,随机生成的),并获取付款钱包标识、收款钱包标识、付款金额、用户输入的支付密码等信息,然后将交易计数器的值(交易次数)、交易索引、付款钱包标识、收款钱包标识、付款金额、用户输入的支付密码等组织成为支付信息;之后,根据支付信息计算消息认证码MAC(带密钥的hash函数,密码学中,通信实体双方使用的一种验证机制,保证消息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工具);最后使用加密密钥对支付信息和消息认证码MAC进行加密形成密文,将交易计数器的值(交易次数)和付款钱包标识作为明文,一起构成支付报文。其中,加密密钥是根据交易计数器的值(交易次数)和付款钱包开立时生成的钱包密钥进行对称加密生成的一个动态密钥;
步骤3:付款钱包将步骤二生成的支付报文返回受理终端;
步骤4:受理终端根据收到的支付报文生成支付请求,并发送至收款方运营机构;
步骤5:收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支付请求中的付款钱包标识,确定付款方运营机构,此处,付款方运营机构与收款方运营机构不同。在该步骤中,还可以对支付请求进行格式转换,以将受理终端发来的支付请求转换为符合运营机构间请求报文格式的支付请求,在此过程中,支付请求所包括的支付报文内容不变,故而在此可忽略对支付请求进行的格式调整或者报文封装等操作。另外,支付请求从一个执行主体转移到另一执行主体(例如:由受理终端转移到收款方运营机构)时,均可以进行加密解密等操作,但是这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关性不高,故而在此也可忽略;
步骤6:收款方运营机构将支付请求发送至互联互通平台,互联互通平台是在货币流通过程中,可与不同的货币运营机构进行数据交互的公共平台;
步骤7:互联互通平台将支付请求转发至付款方运营机构;
步骤8:付款方运营机构收到支付请求后,首先获取支付请求中的交易计数器的值(交易次数),并根据交易计数器的值(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码,解密支付请求;然后验证交易计数器的值是否大于付款方运营机构端的交易计数器的值、MAC是否正确、付款钱包余额等。然后获取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若支付密码模式为支持关联钱包的支付密码复用,则根据付款钱包标识查找对应的关联钱包信息,将支付请求中的支付密码与关联钱包支付密码进行比较校验,校验通过后对付款钱包中进行扣款及账务处理,其中,当付款钱包余额不足时,从关联钱包中补足差额,进行扣款。若支付密码模式为不支持关联钱包的支付密码复用,则将支付请求中的支付密码与付款钱包支付密码进行比较校验,校验通过且付款钱包余额足够时,对付款钱包中进行扣款及账务处理,否则支付失败;
步骤9:付款方运营机构发送支付处理结果至互联互通平台,其中,支付处理结果包括扣款成功和支付失败;
步骤10:互联互通平台将支付处理结果转发至收款方运营机构;
步骤11:收款方运营机构接收到支付处理结果后,若支付处理结果为扣款成功,则对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及账务处理,然后执行步骤12;否则直接执行步骤12;
步骤12:收款方运营机构返回支付处理结果至受理终端;
步骤13:受理终端向用户展示支付处理结果。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流程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付款钱包对应的付款方运营机构和收款钱包对应的收款方运营机构相同,故而该实施例中的钱包运营机构使用收/付款方运营机构来表示。如图4,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支付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硬件钱包的受理终端(如收款方的POS机等)向付款钱包(硬件钱包)发送支付指令,支付指令中包含有支付金额信息;其中,支付指令可以是受理终端与付款钱包基于NFC、蓝牙等近场通信方式或者其他网络连接方式建立网络连接之后发送的,也可以是承载付款钱包的SIM卡/SE卡/IC卡等会显示二维码,受理终端通过扫描获取到付款钱包信息之后发送的;
步骤2:付款钱包在收到支付指令后,递增其自身保存的交易计数器(用于记录该付款钱包的交易次数,会随着交易次数而递增)、生成会话的加密密钥、交易索引(交易ID,用于唯一标识一个交易,随机生成的),并获取付款钱包标识、收款钱包标识、付款金额、用户输入的支付密码等信息,然后将交易计数器的值(交易次数)、交易索引、付款钱包标识、收款钱包标识、付款金额、用户输入的支付密码等组织成为支付信息;之后,根据支付信息计算消息认证码MAC(带密钥的hash函数,密码学中,通信实体双方使用的一种验证机制,保证消息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工具);最后使用加密密钥对支付信息和消息认证码MAC进行加密形成密文,将交易计数器的值(交易次数)和付款钱包标识作为明文,一起构成支付报文。其中,加密密钥是根据交易计数器的值(交易次数)和付款钱包开立时生成的钱包密钥进行对称加密生成的一个动态密钥;
步骤3:付款钱包将步骤二生成的支付报文返回受理终端;
步骤4:受理终端根据收到的支付报文生成支付请求,并发送至收/付款方运营机构;
步骤5:收/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支付请求中的付款钱包标识,确定付款方运营机构与收款方运营机构相同,故而付款方运营机构即为收款方运营机构。在该步骤中,支付请求从一个执行主体转移到另一执行主体(例如:由受理终端转移到收/付款方运营机构)时,均可以进行加密解密等操作,但是这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关性不高,故而在此也可忽略;
步骤6:收/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支付请求,首先获取支付请求中的交易计数器的值(交易次数),并根据交易计数器的值(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码,解密支付请求;然后验证交易计数器的值是否大于付款方运营机构端的交易计数器的值、MAC是否正确、付款钱包余额等。然后获取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若支付密码模式为支持关联钱包的支付密码复用,则根据付款钱包标识查找对应的关联钱包信息,将支付请求中的支付密码与关联钱包支付密码进行比较校验,校验通过后对付款钱包中进行扣款及账务处理,其中,当付款钱包余额不足时,从关联钱包中补足差额,进行扣款。若支付密码模式为不支持关联钱包的支付密码复用,则将支付请求中的支付密码与付款钱包支付密码进行比较校验,校验通过且付款钱包余额足够时,对付款钱包中进行扣款及账务处理,否则支付失败。即:支付处理结果包括扣款成功和支付失败;
步骤7:收/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支付处理结果,若支付处理结果为扣款成功,则对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及账务处理,然后执行步骤8;否则直接执行步骤8;
步骤8:收/付款方运营机构返回支付处理结果至受理终端;
步骤9:受理终端向用户展示支付处理结果。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装置的主要模块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装置500应用于付款方运营机构,主要包括支付请求接收模块501、钱包信息获取模块502、支付密码获取模块503和支付校验处理模块504。
支付请求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和付款钱包标识,其中,付款钱包为已绑定关联钱包的硬件钱包,所述关联钱包为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的钱包;
钱包信息获取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所述付款钱包信息包括所述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所述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所述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所述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
支付密码获取模块503,用于在所述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关联钱包标识获取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
支付校验处理模块5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二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第一交易次数;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装置500还可以包括请求校验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在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一校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请求校验模块(图中未示出)还可以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交易次数是否大于自身保存的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二交易次数;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钥,并使用所述解密密钥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解密;在解密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不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或解密不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不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请求校验模块(图中未示出)还可以用于:对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和所述付款钱包开立时生成的钱包密钥,进行对称加密生成解密密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装置500还可以包括交易次数递增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在支付处理完成后,递增所述第二交易次数。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根据支付信息生成的消息认证码;请求校验模块(图中未示出)还可以用于:在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之后,且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根据所述消息认证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请求校验模块(图中未示出)还可以用于:从所述支付请求中获取支付信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生成第一消息认证码;通过将所述第一消息认证码和所述消息认证码进行比较,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若比较结果为一致,则第二校验通过,否则第二校验不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支付信息包括支付金额;支付校验处理模块504还可以用于: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并使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否则,计算所述第一余额与所述支付金额的差额,并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并使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支付校验处理模块504还可以用于:在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之前,确认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大于等于所述差额;以及,在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小于所述差额的情况下,支付失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支付密码获取模块503还可以用于:在所述付款钱包不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三支付密码;支付校验处理模块504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三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支付校验处理模块504还可以用于: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并使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否则,支付失败。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系统600主要包括硬件钱包受理终端601、付款钱包602和付款方运营机构603,其中,硬件钱包受理终端601也简称为受理终端601。
硬件钱包受理终端601,用于:向付款钱包发送支付指令,所述付款钱包为已绑定关联钱包的硬件钱包,所述关联钱包为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的钱包;根据支付报文生成支付请求,并发送所述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付款钱包标识和收款钱包标识;
付款钱包602,用于: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生成支付报文,并将所述支付报文发送给所述受理终端601;
付款方运营机构603,用于:接收所述支付请求,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所述付款钱包信息包括所述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所述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所述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所述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在所述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关联钱包标识获取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二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返回支付处理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付款钱包所对应的付款方运营机构与收款钱包所对应的收款方运营机构为不同机构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系统600还包括收款方运营机构604,受理终端601还用于:发送所述支付请求给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604;付款方运营机构603还用于:接收由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604发来的所述支付请求;以及,将支付处理结果返回给收款方运营机构704;收款方运营机构604用于:根据所述支付处理结果对收款钱包进行账务处理并将账务处理结果返回给所述受理终端601。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第一交易次数;付款钱包602在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生成支付报文之前,还用于:根据所述支付指令递增自身保存的第一交易次数,然后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加密密钥,所述加密密钥用于对支付信息进行加密;并且,付款方运营机构603在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一校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付款钱包602在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加密密钥时,还用于:对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和所述付款钱包开立时生成的钱包密钥,进行对称加密生成加密密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付款方运营机构603在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一校验时,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交易次数是否大于自身保存的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二交易次数;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钥,并使用所述解密密钥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解密;在解密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不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或解密不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不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付款方运营机构603在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钥时,还用于:对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和所述付款钱包开立时生成的钱包密钥,进行对称加密生成解密密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付款方运营机构603在支付处理完成后,还用于递增所述第二交易次数。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根据支付信息生成的消息认证码;并且,付款钱包602在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生成支付报文之前,还用于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组织所述支付信息,并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生成所述消息认证码;付款方运营机构603在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之后,且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还用于:根据所述消息认证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付款方运营机构603在根据所述消息认证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时,还用于:从所述支付请求中获取支付信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生成第一消息认证码;通过将所述第一消息认证码和所述消息认证码进行比较,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若比较结果为一致,则第二校验通过,否则第二校验不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支付信息包括支付金额;付款方运营机构603在进行支付处理时,还用于: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否则,计算所述第一余额与所述支付金额的差额,并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付款方运营机构603在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之前,还用于:确认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大于等于所述差额;以及,在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小于所述差额的情况下,支付失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付款方运营机构603还用于:在所述付款钱包不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三支付密码,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三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付款方运营机构603在进行支付处理时,还用于: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否则,支付失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若所述支付处理结果为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扣款成功,则收款方运营机构604在根据所述支付处理结果对收款钱包进行账务处理时,还用于: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
若所述支付处理结果为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支付失败,则收款方运营机构604在根据所述支付处理结果对收款钱包进行账务处理时,还用于:不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任何账务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接收支付请求,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和付款钱包标识;根据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付款钱包信息包括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在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关联钱包标识获取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根据第一支付密码和第二支付密码对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的技术方案,即可基于硬件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的支付密码来进行支付,无需设置多个支付密码,从而避免了由于用户忘记支付密码而导致支付失败的情况的发生,实现了基于硬件钱包进行便捷支付,扩展了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
图7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或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700。
如图7所示,系统架构7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701、702、703,网络704和服务器705。网络704用以在终端设备701、702、703和服务器7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7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701、702、703通过网络704与服务器7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701、702、7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商业银行类应用、数字货币钱包应用、支付软件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701、702、7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7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701、702、703所接收的支付请求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仅为示例)。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支付请求等数据进行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所述付款钱包信息包括所述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所述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所述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所述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在所述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关联钱包标识获取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二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支付处理结果--仅为示例)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一般由服务器705执行,相应地,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器705中。
应该理解,图7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参考图8,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800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计算机系统8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8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8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803中,还存储有系统8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801、ROM 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8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8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8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8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809。通信部分8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8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805。可拆卸介质8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8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8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8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8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8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支付请求接收模块、钱包信息获取模块、支付密码获取模块和支付校验处理模块。其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支付请求接收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接收支付请求的模块”。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接收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和付款钱包标识,其中,付款钱包为已绑定关联钱包的硬件钱包,所述关联钱包为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的钱包;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所述付款钱包信息包括所述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所述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所述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所述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在所述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关联钱包标识获取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二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接收支付请求,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和付款钱包标识;根据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付款钱包信息包括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在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关联钱包标识获取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根据第一支付密码和第二支付密码对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的技术方案,即可基于硬件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的支付密码来进行支付,无需设置多个支付密码,从而避免了由于用户忘记支付密码而导致支付失败的情况的发生,实现了基于硬件钱包进行便捷支付,扩展了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0)

1.一种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付款方运营机构,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和付款钱包标识,其中,付款钱包为已绑定关联钱包的硬件钱包,所述关联钱包为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的钱包;
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所述付款钱包信息包括所述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所述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所述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所述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
在所述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关联钱包标识获取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
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二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第一交易次数;
在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一校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一校验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交易次数是否大于自身保存的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二交易次数;
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钥,并使用所述解密密钥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解密;
在解密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
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不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或解密不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不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钥包括:
对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和所述付款钱包开立时生成的钱包密钥,进行对称加密生成解密密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支付处理完成后,递增所述第二交易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根据支付信息生成的消息认证码;
在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之后,且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消息认证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消息认证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包括:
从所述支付请求中获取支付信息;
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生成第一消息认证码;
通过将所述第一消息认证码和所述消息认证码进行比较,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
若比较结果为一致,则第二校验通过,否则第二校验不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信息包括支付金额;进行支付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
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
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并使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
否则,计算所述第一余额与所述支付金额的差额,并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并使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之前,还包括:
确认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大于等于所述差额;
以及,在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小于所述差额的情况下,支付失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付款钱包不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三支付密码;
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三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支付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
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
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并使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
否则,支付失败。
12.一种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付款方运营机构,所述装置包括:
支付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和付款钱包标识,其中,付款钱包为已绑定关联钱包的硬件钱包,所述关联钱包为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的钱包;
钱包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所述付款钱包信息包括所述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所述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所述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所述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
支付密码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关联钱包标识获取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
支付校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二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
13.一种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硬件钱包受理终端向付款钱包发送支付指令,所述付款钱包为已绑定关联钱包的硬件钱包,所述关联钱包为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的钱包;
所述付款钱包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生成支付报文,并将所述支付报文发送给所述受理终端;
所述受理终端根据所述支付报文生成支付请求,并发送所述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付款钱包标识和收款钱包标识;
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接收所述支付请求,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所述付款钱包信息包括所述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所述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所述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所述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在所述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关联钱包标识获取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二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返回支付处理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第一交易次数;
所述付款钱包在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生成支付报文之前,还包括:
所述付款钱包根据所述支付指令递增自身保存的第一交易次数,然后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加密密钥,所述加密密钥用于对支付信息进行加密;
并且,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在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一校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付款钱包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加密密钥包括:
所述付款钱包对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和所述付款钱包开立时生成的钱包密钥,进行对称加密生成加密密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一校验包括:
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判断所述第一交易次数是否大于自身保存的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二交易次数;
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钥,并使用所述解密密钥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解密;
在解密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
在所述第一交易次数不大于所述第二交易次数或解密不成功的情况下,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不通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次数生成解密密钥包括:
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第一交易次数和所述付款钱包开立时生成的钱包密钥,进行对称加密生成解密密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在支付处理完成后,递增所述第二交易次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请求还包括根据支付信息生成的消息认证码;
所述付款钱包在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生成支付报文之前,还包括:
所述付款钱包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组织所述支付信息,并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生成所述消息认证码;
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在对所述支付请求的第一校验通过之后,且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消息认证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消息认证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包括:
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从所述支付请求中获取支付信息;
根据所述支付信息生成第一消息认证码;
通过将所述第一消息认证码和所述消息认证码进行比较,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第二校验;
若比较结果为一致,则第二校验通过,否则第二校验不通过。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信息包括支付金额;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进行支付处理包括:
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
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
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
否则,计算所述第一余额与所述支付金额的差额,并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从所述付款钱包中扣减所述第一余额,从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中扣减所述差额之前,还包括:
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确认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大于等于所述差额;
以及,在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余额小于所述差额的情况下,支付失败。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付款钱包不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三支付密码,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三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进行支付处理包括:
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获取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
判断所述第一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所述支付金额;
若是,则从所述付款钱包的第一余额中扣减所述支付金额;
否则,支付失败。
2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付款钱包所对应的付款方运营机构与收款钱包所对应的收款方运营机构为不同机构的情况下,
所述受理终端发送所述支付请求包括:所述受理终端发送所述支付请求给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
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接收所述支付请求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接收由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发来的所述支付请求;
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返回支付处理结果包括: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将支付处理结果返回给收款方运营机构;
并且,在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返回支付处理结果之后,还包括: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支付处理结果对收款钱包进行账务处理并将账务处理结果返回给所述受理终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支付处理结果为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扣款成功,则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支付处理结果对收款钱包进行账务处理,包括:
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入账处理;
若所述支付处理结果为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支付失败,则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根据所述支付处理结果对收款钱包进行账务处理,包括:
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不对所述收款钱包进行任何账务处理。
27.一种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硬件钱包受理终端,用于:向付款钱包发送支付指令,所述付款钱包为已绑定关联钱包的硬件钱包,所述关联钱包为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的钱包;根据支付报文生成支付请求,并发送所述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包括第一支付密码、付款钱包标识和收款钱包标识;
付款钱包,用于:根据所述支付指令生成支付报文,并将所述支付报文发送给所述受理终端;
付款方运营机构,用于:接收所述支付请求,根据所述付款钱包标识获取付款钱包信息,所述付款钱包信息包括所述付款钱包的支付密码模式和所述付款钱包绑定的关联钱包标识,所述支付密码模式用于判断所述付款钱包是否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在所述付款钱包支持关联钱包的密码复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关联钱包标识获取所述关联钱包的第二支付密码;根据所述第一支付密码和所述第二支付密码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校验,并在支付校验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处理;返回支付处理结果。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付款钱包所对应的付款方运营机构与收款钱包所对应的收款方运营机构为不同机构的情况下,所述系统还包括收款方运营机构,
所述受理终端还用于:发送所述支付请求给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
所述付款方运营机构还用于:接收由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发来的所述支付请求;以及,将支付处理结果返回给收款方运营机构;
所述收款方运营机构用于:根据所述支付处理结果对收款钱包进行账务处理并将账务处理结果返回给所述受理终端。
29.一种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1和/或13-2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和/或13-2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1669326.XA 2021-12-31 2021-12-31 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 Pending CN1164159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9326.XA CN116415947A (zh) 2021-12-31 2021-12-31 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9326.XA CN116415947A (zh) 2021-12-31 2021-12-31 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5947A true CN116415947A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56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9326.XA Pending CN116415947A (zh) 2021-12-31 2021-12-31 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159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02542B2 (en) Automated account provisioning
CN112823335A (zh) 用于非接触卡的密码认证的系统和方法
CN112602104A (zh) 用于非接触卡的密码认证的系统和方法
CN112889046A (zh) 用于非接触卡的密码认证的系统和方法
JP2015537399A (ja) モバイル決済のため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モバイル決済手段を提供する及び用いるための方法
CN113168631A (zh) 用于非接触卡的密码认证的系统和方法
WO2016088087A1 (en) Third party access to a financial account
CN110740136A (zh) 面向开放银行的网络安全控制方法及开放银行平台
CN112365258A (zh) 电子货币账户的绑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760082A (zh) 数字化支付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TW201317911A (zh) 雲端信用卡交易系統及其交易方法
CN110705985A (zh) 用于存储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4462989A (zh) 数字货币硬件钱包应用的启用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602700B (zh) 种子密钥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84355B (zh) 一种用于数字货币交易的安全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037446A (zh) 一种数字货币的交易方法、交易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415947A (zh) 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186994A (zh) 一种数字货币钱包应用的使用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3627905A (zh) 数字货币钱包生成方法、数字货币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6415946A (zh) 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822664A (zh) 用于开通离线支付的方法、装置、系统、终端、服务器和介质
CN116415954A (zh) 基于硬件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415148A (zh) 无感支付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1675880B1 (ko) Usim을 이용하는 otp 인증을 제공하는 인증 서비스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US20240062198A1 (en) Security Chip for Digital Currency Storage, and Application Method for Security Chip for Digital Currency Stor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