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4753A - 控制展频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展频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4753A
CN116414753A CN202111674448.8A CN202111674448A CN116414753A CN 116414753 A CN116414753 A CN 116414753A CN 202111674448 A CN202111674448 A CN 202111674448A CN 116414753 A CN116414753 A CN 116414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eading
capability information
spread spectrum
tsb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44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44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475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6718 priority patent/WO202312444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414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47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06F13/4022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switching circuits, e.g. switching matrix, connection or expansion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e.g. by using checking codes
    • G06F11/10Adding special bi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e.g. parity check, casting out 9's or 11'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e.g. by using checking codes
    • G06F11/10Adding special bi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e.g. parity check, casting out 9's or 11's
    • G06F11/1004Adding special bi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e.g. parity check, casting out 9's or 11's to protect a block of data words, e.g. CRC or checksu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26PCI expr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展频的方法和装置,能够获知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从而可以指示是否打开展频。该方法包括:第一装置接收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TSB,该第一TSB中包括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第一装置根据该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该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该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Description

控制展频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展频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外设总线接口(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faceexpress,PCIe)作为一种关键的高速互联接口被广泛应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上的高速串行链路由于频点高、频谱集中,对其他电路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
扩展频谱(spread spectrum,SSC)技术是PCIe物理层降低串化器/解串化器(serializer and deserializer,SerDes)差分信号对其他设备的电磁干扰而增加的一种技术,开启SSC后会对参考时钟使用低频时钟进行调制,高速电压差分信号(low-voltagedifferential signaling,LVDS)的噪声频谱不会那么集中,以此提高电磁兼容性。
目前,软件开发人员只能根据产品的硬件互联形态等信息来预先知道高速串行链路中的产品是否支持展频的相关信息,过程比较复杂;预先知道是否支持展频的相关信息后需要开发出控制展频开关的软件,由于不同产品中的硬件互联形态多样且对接的器件来自不同的厂商,导致软件开发的成本较高、维护工作量大;并且在高速串行链路中有重定时器(retimer)时,该retimer不一定具备支持SSC的能力,限制了产品中SSC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展频的方法和装置,能够获知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从而可以指示是否打开展频。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展频的方法,适用于有线高速串行链路,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装置或网络装置侧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执行。该方法包括:第一装置接收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训练码流块TSB,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一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装置可以向第一装置发送该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第一装置接收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即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之间可以交互展频能力信息;第一装置根据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可以确定是否打开第二装置展频和第一装置的展频;第一装置可以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现有技术中软件开发人员只能根据装置的硬件互联形态等信息来预先知道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是否支持展频,过程比较复杂;预先知道是否支持展频的相关信息后需要开发出控制展频开关的软件,由于不同产品中的硬件互联形态多样且对接的器件来自不同的厂商,导致软件开发的成本较高、维护工作量大。相比于根据装置的硬件互联形态来预先知道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是否支持展频并开发出控制展频开关的软件,本方案中不同装置之间通过交互展频能力信息来确定并指示是否打开展频的方法更加便捷、高效。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控制展频的方法能够获知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并指示是否打开展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装置根据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其中,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是所述第一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应理解,展频频偏可以理解为,打开展频后提供给SerDes的参考时钟频率会在一定范围内周期性变化,频率偏离基准的最大值为展频频偏,应当理解,展频频偏也可以称为展频幅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装置根据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包括: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装置支持展频,且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支持展频,则所述第一装置确定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装置不支持展频,或,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或,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装置不支持展频以及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则所述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应理解,若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都支持展频,则第一装置确定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也打开自己的展频;若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中的任一装置不支持展频或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都不支持展频,则所述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也不打开自己的展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装置确定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则所述第一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展频频偏和所述第二展频频偏,确定第一目标展频频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目标展频频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展频频偏打开展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展频频偏和所述第二展频频偏,确定第一目标展频频偏,包括:若所述第一展频频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展频频偏,则所述第一目标展频频偏等于所述第一展频频偏;若所述第一展频频偏小于所述第二展频频偏,则所述第一目标展频频偏等于所述第二展频频偏。应理解,确定较大的展频频偏为目标展频频偏,可以避免频偏的补偿不够,防止传输的数据溢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装置接收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训练码流块TSB,包括:所述第一装置从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TSB,其中,所述第一TSB中还包括所述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一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包括:所述第一装置通过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述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上述方案中,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之间存在第三装置,该第三装置可以为retimer,第一装置从该第三装置接收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TSB,该第一TSB中包括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第一装置根据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第二展频能力信息以及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第三装置展频和第二装置的展频;第一装置通过第三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该第二TSB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打开展频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三装置打开展频的第二指示信息。该方案能够实现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交互展频能力信息,并通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其他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装置通过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述第二TSB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装置根据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以及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装置通过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述第三TSB,到达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装置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装置根据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以及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包括: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装置支持展频、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支持展频以及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所述第一装置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一装置不支持展频、和/或、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和/或、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不支持展频,则所述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装置根据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以及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包括: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装置支持展频、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所述第一装置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若所述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装置不支持展频、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支持展频、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所述第一装置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应理解,第一装置与第三装置直接交互,第三装置与第二装置直接交互;若第一装置和第三装置支持展频、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可以打开第一装置的展频和第三装置的展频,不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对数据传输没有影响;若第三装置和第二装置支持展频、第一装置不支持展频,可以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和第二装置的展频,不打开第一装置的展频对数据传输没有影响。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装置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则所述第一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展频频偏、所述第二展频频偏和所述第三展频频偏,确定第二目标展频频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目标展频频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展频频偏打开展频,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展频频偏打开展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目标展频频偏为所述第一展频频偏、所述第二展频频偏和所述第三展频频偏中的最大的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TSB中包括类型指示字段、负载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字段,其中,所述类型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所述TSB为发现训练码流块或者配置训练码流块,所述负载字段用于承载展频能力信息或指示打开或不打开展频的指示信息,所述CRC校验字段用于对所述TSB进行校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TSB为发现训练码流块时,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三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当所述TSB为配置训练码流块时,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打开展频包括时钟芯片或展频发生器使用低频时钟对参考时钟进行调制;所述不打开展频包括时钟芯片或展频发生器不对参考时钟进行调制。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展频的方法,适用于有线高速串行链路,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装置或网络装置侧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执行。该方法包括: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训练码流块TSB,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用于所述第一装置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所述第二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装置通过第三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TSB,到达第一装置的第一TSB中包括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第一装置根据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和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可以确定是否打开第二装置展频、是否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以及是否打开第一装置的展频;第一装置通过第三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该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因此,该方法能够通过交互获知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并根据指示确定是否打开展频。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三TSB,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训练码流块TSB,包括:所述第二装置通过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所述第一TSB,到达所述第一装置的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装置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二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二TSB,包括:所述第二装置从所述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装置从所述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三TSB,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TSB中包括类型指示字段、负载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字段,其中,所述类型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所述TSB为发现训练码流块或者配置训练码流块,所述负载字段用于承载展频能力信息或指示打开或不打开展频的指示信息,所述CRC校验字段用于对所述TSB进行校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TSB为发现训练码流块时,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三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当所述TSB为配置训练码流块时,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打开展频包括时钟芯片或展频发生器使用低频时钟对参考时钟进行调制;所述不打开展频包括时钟芯片或展频发生器不对参考时钟进行调制。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控制展频的方法,适用于有线高速串行链路,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装置或网络装置侧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执行。该方法包括:第三装置接收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训练码流块TSB,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装置更新所述第一TSB,更新后的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用于第一装置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以及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所述更新后的所述第一TSB;所述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所述第三装置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打开或不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述第二TSB。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装置可以将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以及该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发送给第一装置;第一装置根据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和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可以确定是否打开第二装置展频、是否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以及是否打开第一装置的展频;第三装置接收并转发第一装置发送第二TSB,该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因此,该方法能够通过交互获知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并根据指示确定是否打开展频。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三TSB,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装置更新所述第三TSB,更新后的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述更新后的所述第三TSB。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装置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为第一方面所述的第一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训练码流块TSB,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其中,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是所述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三TSB,所述第三TSB中包括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是所述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装置支持展频,且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支持展频,则确定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否则,确定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从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TSB,其中,所述第一TSB中还包括所述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述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以及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述第三TSB,到达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装置的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装置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装置支持展频、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支持展频以及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装置不支持展频、和/或、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和/或、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不支持展频,则确定不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装置支持展频、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若所述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装置不支持展频、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支持展频、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TSB中包括类型指示字段、负载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字段,其中,所述类型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所述TSB为发现训练码流块或者配置训练码流块,所述负载字段用于承载展频能力信息或指示打开或不打开展频的指示信息,所述CRC校验字段用于对所述TSB进行校验。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TSB为发现训练码流块时,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三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当所述TSB为配置训练码流块时,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为第二方面所述的第二装置,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训练码流块TSB,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用于所述第一装置确定是否打开所述装置的展频;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三TSB,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所述第一TSB,到达所述第一装置的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装置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从所述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三TSB,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和逻辑电路,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或输出信息;该逻辑电路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第一装置、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第二装置以及第三方面所述方法的第三装置。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或处理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高速串行接口使用参考时钟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高速串行接口控制器在SOC芯片系统中应用的示例。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TSB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协商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控制展频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交互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控制展频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交互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控制展频的方法的一种示例。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无线局域网系统(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窄带物联网系统(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系统(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EDGE)、宽带码分多址系统(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2000系统(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卫星通信、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者将来出现的新的通信系统等。
适用于本申请的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发送端,以及一个或多个接收端。其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信号传输,可以是通过无线电波来传输,也可以通过可见光、激光、红外以及光纤等传输媒介来传输。
示例性地,发送端和接收端中的一个可以为终端设备,另一个可以为网络设备。示例性地,发送端和接收端都可以为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终端可以是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set)、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等。其中,用户设备包括车辆用户设备。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可以是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home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point,TRP)等,还可以为新空口(new radio,NR)中的gNB或传输点(例如,TRP或TP),NR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例如基带单元(building baseband unit,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为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不作限定。
网络设备的产品形态十分丰富。例如,在产品实现过程中,BBU可以与射频单元(radio frequency unit,RFU)集成在同一设备内,该设备通过线缆(例如但不限于馈线)连接至天线阵列。BBU还可以与RFU分离设置,二者之间通过光纤连接,通过例如但不限于,通用公共射频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协议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RFU通常称为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其通过线缆连接至天线阵列。此外,RRU还可以与天线阵列集成在一起,例如,目前市场上的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unit,AAU)产品就采用了这种结构。
此外,BBU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多个部分。例如,可以按照所处理业务的实时性将BBU进一步细分为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 unit,DU)。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更进一步的,部分物理层功能还可以从BBU或者DU中分离出来,集成在AAU中。
为了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扩展频谱技术进行简单介绍。扩展频谱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简称展频技术。当主板上的时钟发生器工作时,脉冲的峰值会产生电磁干扰,展频技术可以降低脉冲发生器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扩展频谱统一称之为展频。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外设总线接口作为一种关键的高速互联接口被广泛应用。PCB上的高速串行链路由于频点高、频谱集中,对其他电路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
展频是PCIe物理层降低串化器/解串化器差分信号对其他设备的电磁干扰而增加的一种技术,打开SSC后展频硬件模块会对参考时钟使用低频时钟进行调制,高速电压差分信号的噪声频谱不会那么集中,以此提高电磁兼容性。
如图1所示,出示了高速串行接口使用参考时钟的场景示意图。芯片外部需要给PCIe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参考时钟,一般工作在主(host)模式的PCIe会将自身使用的参考时钟输出,retimer和设备(divice)可以选择使用host输出的参考时钟,也可以选择使用本地单板上提供的参考时钟。
发送端/发送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单板上的时钟芯片打开展频和关闭展频,或者控制PCIe的SerDes中自带的SSC发生器打开展频和关闭展频。其中,打开展频可以理解为时钟芯片或SSC发生器使用低频时钟对参考时钟进行调制,调制后的参考时钟为打开展频后传输的参考时钟,可以降低参考时钟产生的电磁干扰;关闭展频可以理解为时钟芯片或SSC发生器不对参考时钟进行调制,即不做任何处理。
TX开启展频需要知道RX是否支持展频,但PCIe协议中又没有定义相关的码流和软硬件流程来交流双方的展频能力信息,进而导致目前产品使用只能依靠软件预先知道相关信息后更换固件适配,无法动态协商;并且在高速串行链路中有retimer时,无法知道retimer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支持的展频频偏,限制了产品中展频的应用。
同时,PCIe协议允许展频频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果TX一直按最大频偏插入消除频偏码流(skip,SKP),对链路的性能会造成影响,例如,按最大频偏幅度插入SKP会损失2%性能。
目前,可以在PCIe中加入系统管理总线(system management bus,SM Bus)来收集链路中各个端口支持SSC的能力,通过能力信息判断SSC的开/关。但是该方案在链路中有retimer存在时,链路两端不能独立开关SSC,换言之,链路中的所有装置或设备都必须一起开/关SSC;并且,硬件上需要加入SM Bus来收集各端口的信息,增加了复杂度和成本;除此之外,该方案中SKP的插入频率无法调整。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了控制展频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通过发送训练码流块来获知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并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如图2所示,出示了高速串行接口控制器(input output controler,IOcontroler)在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中应用的示例。该SOC使用有线高速串行接口连接了一块以太网卡(network card),SOC使用以太网卡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SOC与以太网卡之间串接了2级重定时器,包括重定时器0(retimer0)和重定时器1(retimer1),重定时器用于中继SOC与以太网卡之间传输的数据。
高速串行接口控制器集成在SOC中,与SOC的系统总线相连,在系统总线上还连接有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direct memoryaccess controler,DMAC)以及存储器(memory)等芯片组件。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属于高速串行接口控制器的一部分,高速串行接口控制器通过SerDes与外部的一个以太网卡设备(device)对接,构成一个拥有高速IO接口以及retimer的芯片系统。
为了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训练码流块(training set block,TSB)进行简单介绍。TSB包括发现训练码流块(discovery trainingset block,DTSB)、配置训练码流块(configuration training set block,CTSB)、均衡训练码流块(equalization training set block,ETSB)、重训练训练码流块(retraintraining set block,RTSB)以及统一的训练码流块(unified training set block,UTSB)等。
训练码流块由发送端或接收端在建立高速串行链路过程中发送,训练码流块中承载了建立高速串行链路需要的一些信息。如图3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TSB的数据结构示意图。TSB中包括:
(1)TSB类型(type)指示字段,指示协商过程所处的状态。比如,“0xA0”指示发现(discovery)状态,指示该TSB为DTSB;“0xB0”指示配置(configuration)状态,指示该TSB为CTSB;“other”指示保留字段。
(2)TSB负载字段:携带协商相关信息,其长度可以为任意值。例如,携带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支持的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以及用于指示打开或不打开展频的指示信息等。
(3)TSB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用于校验确认整个TSB的正确性,确保在有误码情况下协商信息传递无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否打开展频的协商流程包括发现(discovery)阶段、配置(configuration)阶段以及建链成功(link active)/业务交互阶段。如图4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协商流程示意图。
发现阶段: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DTSB进行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支持的展频频偏进行交互。在该阶段,发送端可以发送DTSB,该DTSB中包括发送端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支持的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retimer在转发DTSB时,会根据自身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支持的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修改DTSB中相关域段,用于告诉接收端自身对展频的支持情况、支持的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接收端也可以发送DTSB,该DTSB中包括接收端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支持的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retimer在转发DTSB时,也会根据自身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支持的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修改DTSB中相关域段,用于告诉发送端自身对展频的支持情况、支持的展频频偏。
配置阶段:使用CTSB进行打开或不打开展频的握手确认。在该阶段,发送端解析接收端发送的DTSB以获取retimer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和展频频偏,确定是否打开各级retimer的展频,发送端会向接收端发送CTSB,在发送的CTSB中体现出确认结果。同时,发送端会根据最终确定的展频频偏计算SKP的插入频率。
建链成功/业务交互阶段:接收端接收到CTSB后,进入收发业务数据阶段。即完成打开或不打开展频的协商后,进入正常业务交互阶段,并根据计算的插入频率周期性插入SKP。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装置可以为SOC中的IO控制器,第二装置可以为以太网卡,第三装置可以为retimer。其中,第一装置可以称为发送端,第二装置可以称为接收端,第三装置可以称为中继装置,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5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控制展频的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交互图。该方法适用于有线高速串行链路,能够获知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并指示是否打开展频。
本申请实施例以有线高速串行链路包括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为例。该方法包括:
510,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训练码流块TSB,该第一TSB中包括该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该第二展频的能力信息用于第一装置确定是否打开该第二装置的展频。
其中,打开展频包括时钟芯片或展频发生器使用低频时钟对参考时钟进行调制;不打开展频包括时钟芯片或展频发生器不对参考时钟进行调制。
可选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示例性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可以仅包括第二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例如,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可以仅包括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可以仅包括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应理解,当第二展频能力信息中仅包括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时,可以根据协议中规定的频偏阈值,确定该第二展频频偏是否大于或等于该频偏阈值;若该第二展频频偏大于或等于该频偏阈值,则确定第二装置支持展频;若该第二展频频偏小于该频偏阈值,则确定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可以包括第二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和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应理解,当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时,第二展频能力信息中不包括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
520,第一装置接收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TSB。
530,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该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具体地,第一装置根据该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若第一装置确定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则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打开展频;若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则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不打开展频。可选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包括第一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第一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示例性地,若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一装置支持展频、且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二装置支持展频,则第一装置确定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否则,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也就是说,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支持展频时,第一装置才确定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应理解,当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支持展频时,第一装置确定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时、也打开自己的展频,该情况下,第一装置可以先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再打开自己的展频,第一装置也可以先打开自己的展频再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当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中的任一装置不支持展频或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不支持展频时,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也不打开自己的展频。
可以理解为,若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一装置不支持展频、和/或、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则该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也就是说,当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中的任一装置不支持展频时,该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
具体地,若第一装置确定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则该第一装置根据第一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和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确定第一目标展频频偏。例如,当第一展频频偏大于或等于第二展频频偏时,第一装置可以确定第一目标展频频偏等于第一展频频偏;当第一展频频偏小于第二展频频偏时,第一装置可以确定第一目标展频频偏等于第二展频频偏。该情况下,该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二TSB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中可以携带该第一目标展频频偏,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根据第一目标展频频偏打开展频,对应地,第二装置可以根据该第一目标展频频偏确定插入SKP的频率。
若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该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二TSB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不携带第一目标展频频偏,该第二TSB用于指示第二装置不打开展频。
540,第二装置接收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二TSB,并根据第二TSB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打开或不打开自己的展频。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则第二装置打开自己的展频;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不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则第二装置不打开自己的展频。
可选的,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TSB的同时,第一装置也可以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三TSB,该第三TSB中包括该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或者,第一装置先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三TSB,第二装置接收到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三TSB后,该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TSB,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应理解,在第一装置也向第二装置发送了第一展频能力信息、且该第一展频能力信息中包括该第一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的情况下,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二TSB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不携带第一目标展频频偏,因为第二装置也可以根据第一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和该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确定第一目标展频频偏;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二TSB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携带第一目标展频频偏。在第一装置没有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一展频能力信息的情况下,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二TSB中的第一指示信息需要携带第一目标展频频偏。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二装置可以向第一装置发送该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第一装置接收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即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之间可以交互展频能力信息;第一装置根据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可以确定是否打开第二装置展频和第一装置的展频;第一装置可以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现有技术中软件开发人员只能根据装置的硬件互联形态等信息来预先知道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是否支持展频,过程比较复杂;预先知道是否支持展频的相关信息后需要开发出控制展频开关的软件,由于不同产品中的硬件互联形态多样且对接的器件来自不同的厂商,导致软件开发的成本较高、维护工作量大。相比于根据装置的硬件互联形态来预先知道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是否支持展频并开发出控制展频开关的软件,本方案中不同装置之间通过交互展频能力信息来确定并指示是否打开展频的方法更加便捷、高效。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控制展频的方法能够获知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并指示是否打开展频。
如图6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控制展频的方法600的示意性流程交互图。该方法适用于有线高速串行链路,能够通过交互获知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并根据指示确定是否打开展频。
本申请实施例以有线高速串行链路包括第一装置、第二装置和第三装置为例。该方法包括:
610,第二装置通过第三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TSB,到达第一装置的第一TSB中包括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包括第三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第三装置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具体地,第二装置向第三装置发送第一TSB,该第一TSB中包括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对应地,第三装置接收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TSB,第三装置更新该第一TSB,更新后的第一TSB中包括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该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也就是说,第三装置将自身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添加到该第一TSB中。第三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该更新后的第一TSB。
其中,打开展频包括时钟芯片或展频发生器使用低频时钟对参考时钟进行调制;不打开展频包括时钟芯片或展频发生器不对参考时钟进行调制。
620,第一装置从第三装置接收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TSB,到达第一装置的第一TSB为第三装置更新后的第一TSB,也就是说,第一装置接收到的第一TSB中包括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
630,第一装置通过第三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该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具体地,第一装置根据该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以及是否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若第一装置确定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则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装置的打开展频;若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则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装置的不打开展频。若第一装置确定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则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打开展频;若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则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不打开展频。可选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包括第一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第一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示例性地,若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一装置支持展频、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二装置支持展频以及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第一装置确定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以及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否则,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不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应理解,当第一装置确定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时,第一装置也确定打开自己的展频;当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时,第一装置也确定不打开自己的展频。
可以理解为,若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一装置不支持展频、和/或、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三装置不支持展频、和/或、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则该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也就是说,当第一装置、第三装置和第二装置中的任一装置不支持展频时,该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不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
可选的,若第一装置确定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则该第一装置根据第一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第三装置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和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确定第二目标展频频偏。例如,第二目标展频频偏等于第一展频频偏、第二展频频偏以及第三展频频偏中的最大的一个。该情况下,第二TSB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都可以携带该第二目标展频频偏。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根据该第二目标展频频偏打开展频,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装置根据该第二目标展频频偏打开展频。
若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以及不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该第二TSB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都不携带第一目标展频频偏,该第二TSB用于指示第二装置不打开展频、以及第三装置不打开展频。
示例性地,若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一装置支持展频、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第一装置确定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不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也就是说,第一装置确定打开第一装置与第三装置之间的展频、不打开第三装置与第二装置之间的展频。应理解,若第一装置确定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则第一装置也确定打开自己的展频。该情况下,第二TSB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不打开展频,第二TSB中的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装置打开展频。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三目标展频频偏,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装置根据该第三目标展频频偏打开展频。其中,第三目标展频频偏可以等于第一展频频偏和第三展频频偏中的最大的一个。
示例性地,若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一装置不支持展频、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二装置支持展频、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第一装置确定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但是,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自己的展频。也就是说,第一装置确定打开第三装置与第二装置之间的展频、不打开第一装置与第三装置之间的展频。该情况下,第二TSB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打开展频,第二TSB中的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装置打开展频。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第四目标展频频偏,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根据该第四目标展频频偏打开展频,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装置根据该第四目标展频频偏打开展频。其中,第四目标展频频偏可以等于第二展频频偏和第三展频频偏中的最大的一个。
640,第二装置从第三装置接收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二TSB,并根据第二TSB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打开或不打开自己的展频。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则第二装置打开自己的展频;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不打开第二装置的展频,则第二装置不打开自己的展频。
具体地,第三装置从第一装置接收第二TSB,将该第二TSB发送给第二装置,并根据第二TSB中的第二指示信息,打开或不打开自己的展频。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则第三装置打开自己的展频;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不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则第三装置不打开自己的展频。
可选的,第二装置通过第三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TSB的同时,第一装置也可以通过第三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三TSB,到达第二装置的第三TSB中包括该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或者,第一装置先通过第三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三TSB,第二装置从第三装置接收到第三TSB后,该第二装置通过第三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TSB,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第一装置通过第三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三TSB,可以理解为,第一装置向第三装置发送第三TSB,该第三TSB中包括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对应地,第三装置接收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三TSB,第三装置更新该第三TSB,更新后的第三TSB中包括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该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也就是说,第三装置将自身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添加到该第三TSB中。第三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该更新后的第三TSB。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二装置通过第三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TSB,到达第一装置的第一TSB中包括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第一装置根据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和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可以确定是否打开第二装置展频、是否打开第三装置的展频以及是否打开第一装置的展频;第一装置通过第三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该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因此,该方法能够通过交互获知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中的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并根据指示确定是否打开展频。
示例性地,第一TSB中包括第一类型指示字段、负载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字段。该第一类型指示字段用于指示该第一TSB为发现训练码流块;第一TSB中的负载字段用于承载展频能力信息,包括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第一TSB中的CRC校验字段用于对第一TSB进行校验。
示例性地,第二TSB中包括第二类型指示字段、负载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字段。该第二类型指示字段用于指示该第二TSB为配置训练码流块;第二TSB中的负载字段用于承载指示打开或不打开展频的指示信息,包括指示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的指示信息;第二TSB中的CRC校验字段用于对第二TSB进行校验。
示例性地,第三TSB中包括第一类型指示字段、负载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字段。该第一类型指示字段用于指示该第三TSB为发现训练码流块;第三TSB中的负载字段用于承载展频能力信息,包括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第三TSB中的CRC校验字段用于对第三TSB进行校验。
第一TSB和第三TSB为DTSB,第二TSB为CTSB。示例性地,DTSB中的负载字段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承载第一展频能力信息,该负载字段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承载第二展频能力信息,该负载字段中的第三比特用于承载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示例性地,CTSB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承载第一指示信息、负载字段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承载第二指示信息。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装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三装置为多个时,到达第一装置的第一TSB中包括多个第三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到达第二装置的第三TSB中也包括多个第三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例如,第三装置可以为两个,包括retimer0和retimer1。
如图7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控制展频的方法的一种示例。以第一装置为SOC中的IO控制器、第二装置为以太网卡、第三装置为retimer为例。
步骤一:IO控制器通过retimer向以太网卡发送第三DTSB。
IO控制器向retimer发送的第三DTSB中包括该IO控制器支持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例如“HSSC_PERD=A”表示该IO控制器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
retimer接收并更新IO控制器发送的第三DTSB,在第三DTSB中添加该retimer支持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例如“RT_SSC_PERD=B”表示该retimer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RT_COM_CLK=0”和“RT_SSC_SP=1”表示该retimer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
retimer向以太网卡发送更新后的第三DTSB,更新后的第三DTSB中包括“HSSC_PERD=A”、“RT_SSC_PERD=B”、“RT_COM_CLK=0”以及“RT_SSC_SP=1”。
步骤二:以太网卡通过retimer向IO控制器发送第一DTSB。
以太网卡向retimer发送的第一DTSB中包括该以太网卡支持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例如“DSSC_PERD=C”表示该IO控制器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DCOM_CLK=0”和“DSSC_SP=1”表示该以太网卡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
retimer接收并更新以太网卡发送的第一DTSB,在第一DTSB中添加该retimer支持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例如“RT_SSC_PERD=B”表示该retimer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RT_COM_CLK=0”和“RT_SSC_SP=1”表示该retimer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
retimer向IO控制器发送更新后的第一DTSB,更新后的第一DTSB中包括“RT_SSC_PERD=B”、“RT_COM_CLK=0”、“RT_SSC_SP=1”、“DSSC_PERD=C”“DCOM_CLK=0”以及“DSSC_SP=1”。
步骤一和步骤二为展频能力信息交互阶段,即图4中所述的发现阶段。
步骤三:IO控制器确定打开retimer的展频以及打开以太网卡的展频,并通过retimer向以太网卡发送第二CTSB。示例性地,该第二CTSB中包括“RT_SSC_EN=1”和“DSSC_EN=1”的字段,“RT_SSC_EN=1”用于指示retimer打开展频,“DSSC_EN=1”用于指示以太网卡打开展频。
具体地,若IO控制器确定打开retimer的展频以及打开以太网卡的展频,则比较HSSC_PERD、DSSC_PERD和RT_SSC_PERD,选取最大值为目标展频频偏,并该频偏插入SKP。
retimer收到第二CTSB中的“RT_SSC_EN=1”,则打开自己的展频;以太网卡收到第二CTSB中的“DSSC_EN=1”,则打开自己的展频。
步骤三为打开或不打开展频的配置阶段,即图4中所述的配置阶段。
应理解,步骤一与步骤二可以是同时进行的,步骤一也可以在步骤二之前,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四:IO控制器通过retimer向以太网卡传输业务数据。步骤四为图4中所述的建链成功/业务交互阶段。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装置,如图8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8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可以是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装置。该通信装置700包括:
接收模块810,用于接收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训练码流块TSB,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
发送模块820,用于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可选的,所述装置800还包括控制模块830,用于根据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其中,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是所述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820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三TSB,所述第三TSB中包括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是所述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830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装置支持展频,且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支持展频,则确定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否则,确定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810具体用于,从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TSB,其中,所述第一TSB中还包括所述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820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述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83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以及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82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述第三TSB,到达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装置的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装置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830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装置支持展频、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支持展频以及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装置不支持展频、和/或、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和/或、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不支持展频,则确定不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830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装置支持展频、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若所述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装置不支持展频、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支持展频、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可选的,所述TSB中包括类型指示字段、负载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字段,其中,所述类型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所述TSB为发现训练码流块或者配置训练码流块,所述负载字段用于承载展频能力信息或指示打开或不打开展频的指示信息,所述CRC校验字段用于对所述TSB进行校验。
可选的,当所述TSB为发现训练码流块时,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三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当所述TSB为配置训练码流块时,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装置,如图9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9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可以是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装置。该通信装置800包括:
发送模块910,用于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训练码流块TSB,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用于所述第一装置确定是否打开所述装置的展频;
接收模块920,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92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三TSB,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910具体用于,通过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所述第一TSB,到达所述第一装置的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装置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接收模块920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920还用于,从所述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三TSB,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装置,如图10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10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装置,该装置可以为图2中的SOC中的IO控制器。该通信装置1000包括:
(1)数据链路层发送方向(data link layer transmitter,DL_TX):负责向物理层接收方向(physical layer transmitter,PL_TX)发送有效的业务数据。
(2)数据分发模块:对前向差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分发,排布到各个物理通道(lane)上。
(3)GEN_TSB:产生TSB并发送给MUX。
(4)GEN_SKP:产生SKP并发送给MUX。
(5)SSC_CTRL:判断CHECK_TSB输出的展频能力信息,并控制GEN_TSB产生携带SSC控制信息的TSB,控制GEN_SKP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发送SKP;其中,SSC控制信息可以为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6)SSC_CAP_CFG:实现了SSC配置相关的寄存器,包括SSC打开或不打开的配置,是否支持SSC的能力配置等。
(7)MUX:受SSC_CTRL控制,从输入的数据、TSB和SKP中选择一路信息,输出给加扰模块。
(8)加扰模块(scramber):负责对发送的数据进行加扰。
(9)SerDes TX:负责把加扰模块输出的数据转换为串行码流发送到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上。
(10)SerDes RX:负责从有线高速串行链路上接收串行数据,并进行串并转换,把并行数据发送给解扰模块。
(11)解扰模块(descramber):负责对数据进行帧定界和解扰处理。
(12)CHECK_TSB:从接收到的数据中识别TSB码流,并解析TSB中承载的展频能力信息。
(13)消偏斜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消除lane之间偏斜处理。
(14)物理层接收方向(data link layer receiver,DL_RX):负责从物理层接收方向(physical layer receiver,PL_RX)接收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800中的控制模块830包括GEN_TSB、SSC_CTRL、SSC_CAP_CFG和CHECK_TSB。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1100,如图11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设备1100的示意性框图。
该通信设备1100包括: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和通信接口1130;
存储器1120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1110通过通信接口1130与存储器1120耦合,处理器1110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1120中的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该通信设备中可以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装置或第二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11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和逻辑电路,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或输出信息;该逻辑电路,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或所述处理器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被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芯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编号“第一”、“第二”…仅仅为了区分不同的对象,比如为了区分不同的装置,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构成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另外,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中术语“至少一个”,可以表示“一个”和“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A、B和C中,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单独存在C、同时存在A和B,同时存在A和C,同时存在C和B,同时存在A和B和C,这七种情况。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0)

1.一种控制展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有线高速串行链路,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装置接收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训练码流块TSB,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装置根据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其中,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是所述第一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三TSB,所述第三TSB中包括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是所述第一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根据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包括:
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装置支持展频,且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支持展频,则所述第一装置确定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否则,所述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装置接收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训练码流块TSB,包括:
所述第一装置从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TSB,其中,所述第一TSB中还包括所述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包括:
所述第一装置通过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述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装置通过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述第二TSB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以及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装置通过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述第三TSB,到达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装置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根据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以及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包括:
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装置支持展频、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支持展频以及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所述第一装置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第一装置不支持展频、和/或、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和/或、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不支持展频,则所述第一装置确定不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以及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包括:
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装置支持展频、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所述第一装置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若所述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装置不支持展频、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支持展频、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所述第一装置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TSB中包括类型指示字段、负载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字段,其中,所述类型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所述TSB为发现训练码流块或者配置训练码流块,所述负载字段用于承载展频能力信息或指示打开或不打开展频的指示信息,所述CRC校验字段用于对所述TSB进行校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TSB为发现训练码流块时,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三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
当所述TSB为配置训练码流块时,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开展频包括时钟芯片或展频发生器使用低频时钟对参考时钟进行调制;
所述不打开展频包括时钟芯片或展频发生器不对所述参考时钟进行调制。
14.一种控制展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有线高速串行链路,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训练码流块TSB,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用于所述第一装置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所述第二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三TSB,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训练码流块TSB,包括:
所述第二装置通过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所述第一TSB,到达所述第一装置的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装置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二TSB,包括:
所述第二装置从所述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装置从所述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三TSB,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开展频包括时钟芯片或展频发生器使用低频时钟对参考时钟进行调制;
所述不打开展频包括时钟芯片或展频发生器不对所述参考时钟进行调制。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训练码流块TSB,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第二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其中,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是所述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三TSB,所述第三TSB中包括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是所述装置的展频能力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二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24.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装置支持展频,且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支持展频,则确定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否则,确定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25.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从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TSB,其中,所述第一TSB中还包括所述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述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以及是否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述第三TSB,到达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装置的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装置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装置支持展频、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支持展频以及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装置不支持展频、和/或、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和/或、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不支持展频,则确定不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29.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装置支持展频、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不支持展频、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不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若所述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装置不支持展频、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支持展频、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支持展频,则确定打开所述第三装置的展频、打开所述第二装置的展频。
30.根据权利要求20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TSB中包括类型指示字段、负载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字段,其中,所述类型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所述TSB为发现训练码流块或者配置训练码流块,所述负载字段用于承载展频能力信息或指示打开或不打开展频的指示信息,所述CRC校验字段用于对所述TSB进行校验。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TSB为发现训练码流块时,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三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
当所述TSB为配置训练码流块时,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负载字段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承载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3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一训练码流块TSB,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装置的第二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用于所述第一装置确定是否打开所述装置的展频;
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第三TSB,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第一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装置支持的第二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35.根据权利要求32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所述第一TSB,到达所述第一装置的所述第一TSB中包括所述第二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装置的第三展频能力信息,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装置是否支持展频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装置支持的第三展频频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TSB,所述第二TSB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装置打开或不打开展频。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从所述第三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三TSB,所述第三TSB中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展频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展频能力信息。
37.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和逻辑电路;
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或输出信息;
所述逻辑电路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CN202111674448.8A 2021-12-31 2021-12-31 控制展频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64147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4448.8A CN116414753A (zh) 2021-12-31 2021-12-31 控制展频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22/126718 WO2023124445A1 (zh) 2021-12-31 2022-10-21 控制展频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4448.8A CN116414753A (zh) 2021-12-31 2021-12-31 控制展频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4753A true CN116414753A (zh) 2023-07-11

Family

ID=86997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4448.8A Pending CN116414753A (zh) 2021-12-31 2021-12-31 控制展频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14753A (zh)
WO (1) WO202312444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2927B (zh) * 2011-08-12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
KR102507714B1 (ko) * 2016-05-02 2023-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SRIS를 지원하는 PCIe 장치
CN115396075B (zh) * 2017-08-14 2023-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2399595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189267A1 (zh) * 2020-03-24 2021-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展频协商方法、高速外围组件互联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4445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296415B9 (en) Data scrambling method and relevant device
US10873914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11742979B2 (en) Transmission rate adaptation
CN101882953B (zh) 多模通信系统的基带信号处理装置及方法
WO2018171689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CN201699992U (zh) 一种无线接入点共享基站带宽的系统
CN113661780A (zh) 混合基站和rrh
RU2468540C1 (ru)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CN108811071B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200748A1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reduced-complexity device
US20230229614A1 (en) vRAN with PCIe Fronthaul
EP307939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CN116414753A (zh) 控制展频的方法和装置
Riscado et al. A flexible research testbed for C-RAN
US20240097856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110687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99813A (zh) 在全双工收发器中消除发射信号回波的系统及方法
CN109639713B (zh) 一种iq数据帧和传输、接收方法
CN113473648A (zh) 5g基站ru中rmii与10g接口间数据传输方法
Santos et al. A flexible physical layer and fronthaul research testbed for C-RAN
CN115209483B (zh) Aau前传接口、aau及aau前传接口速率调整方法
WO2024065713A1 (zh) 一种射频系统及装置
CN216491076U (zh) 一种双向宽带远距离无线通信装置
CN112910552B (zh) LiFi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175967A1 (ja) リンク確立装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