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3370A -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03370A
CN116403370A CN202310428017.6A CN202310428017A CN116403370A CN 116403370 A CN116403370 A CN 116403370A CN 202310428017 A CN202310428017 A CN 202310428017A CN 116403370 A CN116403370 A CN 116403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optical fiber
data
early warning
sensing techn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280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丹青
刘晓丽
路润虎
张建伟
王恩志
史万鹏
谢维强
马庆
任大瑞
胡楠
姚文理
钱瑞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23104280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033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03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33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0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calamitous events, e.g. tornados or earthquak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模型箱、边坡模型、高清摄像机、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其中,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设置在模型箱的侧边,模型箱外部架设高速摄像机,高速摄像机正对边坡模型的坡体正面,用于观测坡体的裂缝发展状况,与光纤的测量数据进行比对,佐证边坡薄弱区域;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光纤的测量数据;数据分析系统用于对光纤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对边坡的薄弱部位进行预警。本发明具有全天候、大容量、长距离、高灵敏、低成本、全覆盖监测等优势,为边坡灾害提供一种新型的数据监测预警手段。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边坡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许多地区进行基础工程建设时,大量采用边坡结构,尤其针对西部高海拔的山地地区,边坡结构十分常见。由于边坡结构投资巨大,又是整体工程中最容易出现破坏的区域之一,因此,边坡灾害的实时精准预警以及精准支护就显得尤为必要。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DAS)一种利用通信光缆作为敏感单元,可实现振动和声场连续分布式探测的新型传感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应变片、传感器等点式监测方式,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全天候、大容量、长距离、高灵敏、低成本、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电镀绝缘性好、全覆盖监测等优势,目前,已经应用与周界安防、铁路运输、油气资源勘探、结构健康监测等多个领域,尤其在油井和管道泄露领域,已经开展深入研究,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DAS)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针对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DAS)在边坡工程上应用,目前仍缺乏相关试验性研究,针对DAS在边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方面,以及DAS分布式光纤在边坡的布设方式还缺乏相关试验平台。
现有技术中,在试验模型中监测手段主要采用的是应变片和传感器测量应变、位移、含水率等数据,但是应变片和传感器为点式布置,只能采取重点部位重点布设方式,无法实现沿线数据的全天候、全域测量,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较难得出数据的变化特征,从而导致无法精准识别边坡的破坏模式和规律,影响对边坡薄弱段进行精准预测,进而无法对边坡灾害进行预警。
同时由于传感器造价昂贵,在实际边坡工程中,无法实现大批量密集布设,导致对于破坏位置的判别精度不够,应变片虽然成本低廉,但是测量数据精度不够,灵敏度、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差。亟需一种新型的高灵敏度、全天候、大容量、低成本的监测手段。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试验装置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边坡工程,引入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DAS)进行监测,具有全天候、大容量、长距离、高灵敏、低成本、全覆盖监测等优势,为边坡灾害提供一种新型的数据监测预警手段,便于获得更准确、更全面、更丰富、更及时的边坡特征数据,可以第一时间对边坡进行健康检测,同时根据已有数据对未来灾害进行精准预测,从而进行靶向加固。此外,全覆盖检测对于研究边坡破坏模式和机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
模型箱、边坡模型、高清摄像机、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
其中,所述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设置在模型箱的侧边,所述模型箱外部架设高速摄像机,所述高速摄像机正对边坡模型的坡体正面,用于观测坡体的裂缝发展状况,与光纤的测量数据进行比对,佐证边坡薄弱区域;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光纤的测量数据;
所述数据分析系统用于对光纤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对边坡的薄弱部位进行预警。
优选地,所述模型箱为矩形箱体,包括底板、顶板和周围四面板,其中,所述底板和顶板为钢板,周围四面板为钢化玻璃;板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接缝处进行密封。
优选地,所述边坡模型按照缩尺比例,采用相似材料砌筑获得,其中,所述相似材料根据实际工况,确定岩性参数,据岩性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泊松比,以及相似准则,确定相似材料。
优选地,所述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包括普通光纤、铠装光纤;
所述普通光纤设置于边坡表面,所述铠装光纤在边坡内部竖向布置且与所述普通光纤在坡面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普通光纤沿坡面呈对角“X”型布设,用于测量边坡表面的应变数据、应力数据和水分数据;
所述铠装光纤包括五处竖向布置的铠装光纤,其中,呈对角“X”型布设的两根普通光纤汇交于一点,将两根普通光纤四等分,选择四段光纤的中点以及汇交点共计五个点作为所述铠装光纤布设的坡面对应点;在五个位置点先向下进行竖向钻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开挖深度,将铠装光纤布设在开挖好的钻孔里。
优选地,所述铠装光纤内部包含多股分支光纤,用于测量应变指标、地震波指标、温度、应力指标和水分指标。
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光开关和相位光时域反射仪;
所述光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相位光时域反射仪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相位光时域反射仪分别与铠装光纤、普通光纤连接,用于将所述铠装光纤、普通光纤采集的光信号进行相位解调,获得定量化的测量波形数据。
优选地,所述数据分析系统包括计算机和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器;
所述计算机用于将定量化的测量波形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和整理,获得初始波形数据并将所述初始波形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器;
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器与所述计算机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初始波形数据并对所述初始波形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对边坡的薄弱部位进行预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本发明将DAS这一新技术应用于边坡领域,主要在光纤的布设方式进行设计,为边坡灾害提供一种新型的监测预警手段,实现全域性、全天候、大容量、低成本、高灵敏度、全覆盖检测,实时可以对边坡进行健康检测,同时根据已有数据对灾害进行精准预测,从而进行靶向加固。此外,全覆盖检测对于研究边坡的破坏模式和机制有重要意义。对于边坡体破坏模式的探讨以及规律总结、评估相关地质条件下的边坡工程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布设分布式光纤的边坡模型装置整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布设分布式光纤的边坡模型装置的第一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布设分布式光纤的边坡模型装置的第二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边坡模型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铠装光缆布设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方法流程图。
其中,1-模型箱,2—钢化玻璃,3—高清摄像机,4-普通光纤,5-铠装光纤,6-光开关,7-相位光时域反射仪(Φ-OTDR),8-计算机,9-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边坡模型、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首先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缩尺边坡模型制作;本发明的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由边坡表面的“X”型普通光纤4以及边坡内部的竖向铠装光纤5共同组成,通过使用光纤代替传统的传感器和应变片,以及改变光纤的布设形式,组成新的无源监测系统,具有全天候、大容量、长距离、高灵敏、低成本等一系列优势,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设置在模型箱的侧边。
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具体边坡实例,确定岩性各项参数;
步骤二:根据岩性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泊松比,根据相似准则,确定相似材料配比;
步骤三:根据设计,预留竖向光纤布设孔洞,同时,砌筑边坡模型;
步骤四:在边坡表面布设“X”型普通光纤4,在竖向孔洞内布设铠装光纤5,将光纤与相位光时域反射仪(Φ-OTDR)7连接。
步骤五:连接整个系统,保持正常运转;
步骤六:对边坡模型施加实际工况,监测数据;
步骤七:分析数据,对边坡的薄弱部位进行预警,观察边坡表面的裂纹,结合数据,对边坡的破坏模式和机理进行总结,为后续精准支护和靶向加固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
本发明通过开展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DAS)在边坡工程上应用研究,针对DAS分布式光纤在边坡的布设方式以及不同光纤的应用,为边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供一种新的监测手段和试验平台。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还包括模型箱1,模型箱为矩形箱体,模型箱体由底板、顶板和周围四面板构成,底板和顶板为钢板,周围四面的板为钢化玻璃2,使得试验现象可观察;板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接缝处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边坡模型采用相似材料砌筑而成,根据实际工况,选用适合的相似材料,按照缩尺比例制作边坡模型。
进一步地,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主要包含边坡表面的普通光纤4和在边坡内部竖向布置的铠装光纤5。坡面的分布式普通光纤4沿着坡面呈对角“X”型布设,用来测量边坡表面的应变、应力、水分等数据,边坡内部的测量光纤主要由五处竖向布置的铠装光纤5组成,原有的坡面布置的两根光纤汇交于一点,将两根光纤四等分,选择四段光纤的中点以及汇交点共计五个点作为内部光纤布设的坡面对应点。在五个位置点先向下进行竖向钻孔,开挖深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光纤布设效益的最大化。将铠装光纤布设在开挖好的钻孔里,铠装光纤5内部包含多股分支光纤,用以测量应变、地震波、温度、应力、水分等指标。
进一步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光开关和相位光时域反射仪7;
数据分析系统包括计算机8和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器9;
光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相位光时域反射仪7的开启与关闭;
铠装光纤5在坡面进行连接,铠装光纤5与坡面原有的”X”型普通光纤4分别与相位光时域反射仪(Φ-OTDR)7连接。相位光时域反射仪(Φ-OTDR)7先将光纤收集的光信号进行相位解调,得出定量化的测量波形,再与计算机8连接,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获得初始波形数据并将所述初始波形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器9;
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器9与计算机8连接,通过接收所述初始波形数据并对所述初始波形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对边坡的薄弱部位进行预警。
同时,模型箱外部架设高速摄像机3;高速摄像机3正对坡体正面,观测坡体的裂缝发展状况,与光纤的测量数据进行比对,佐证边坡薄弱区域。
以上,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箱、边坡模型、高清摄像机、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
其中,所述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设置在模型箱的侧边,所述模型箱外部架设高速摄像机,所述高速摄像机正对边坡模型的坡体正面,用于观测坡体的裂缝发展状况,与光纤的测量数据进行比对,佐证边坡薄弱区域;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光纤的测量数据;
所述数据分析系统用于对光纤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对边坡的薄弱部位进行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型箱为矩形箱体,包括底板、顶板和周围四面板,其中,所述底板和顶板为钢板,周围四面板为钢化玻璃;板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接缝处进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坡模型按照缩尺比例,采用相似材料砌筑获得,其中,所述相似材料根据实际工况,确定岩性参数,据岩性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泊松比,以及相似准则,确定相似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包括普通光纤、铠装光纤;
所述普通光纤设置于边坡表面,所述铠装光纤在边坡内部竖向布置且与所述普通光纤在坡面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普通光纤沿坡面呈对角“X”型布设,用于测量边坡表面的应变数据、应力数据和水分数据;
所述铠装光纤包括五处竖向布置的铠装光纤,其中,呈对角“X”型布设的两根普通光纤汇交于一点,将两根普通光纤四等分,选择四段光纤的中点以及汇交点共计五个点作为所述铠装光纤布设的坡面对应点;在五个位置点先向下进行竖向钻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开挖深度,将铠装光纤布设在开挖好的钻孔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铠装光纤内部包含多股分支光纤,用于测量应变指标、地震波指标、温度、应力指标和水分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光开关和相位光时域反射仪;
所述光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相位光时域反射仪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相位光时域反射仪分别与铠装光纤、普通光纤连接,用于将所述铠装光纤、普通光纤采集的光信号进行相位解调,获得定量化的测量波形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分析系统包括计算机和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器;
所述计算机用于将定量化的测量波形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和整理,获得初始波形数据并将所述初始波形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器;
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器与所述计算机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初始波形数据并对所述初始波形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对边坡的薄弱部位进行预警。
CN202310428017.6A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Pending CN1164033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8017.6A CN116403370A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8017.6A CN116403370A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3370A true CN116403370A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15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28017.6A Pending CN116403370A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0337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7328A (zh) * 2008-09-03 2010-03-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管道滑坡表部位移监测预警方法和系统及系统的构建方法
US20130298665A1 (en) * 2010-12-21 2013-11-14 Michael Charles Minchau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strain & pressure
CN113281488A (zh) * 2021-04-29 2021-08-2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反倾岩质边坡模型试验的模拟地应力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5077683A (zh) * 2022-07-05 2022-09-20 清华大学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边坡检测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7328A (zh) * 2008-09-03 2010-03-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管道滑坡表部位移监测预警方法和系统及系统的构建方法
US20130298665A1 (en) * 2010-12-21 2013-11-14 Michael Charles Minchau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strain & pressure
CN113281488A (zh) * 2021-04-29 2021-08-2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反倾岩质边坡模型试验的模拟地应力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5077683A (zh) * 2022-07-05 2022-09-20 清华大学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边坡检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ietsch et al. Stress measurements for an in situ stimulation experiment in crystalline rock: integration of induced seismicity, stress relief and hydraulic methods
CN102736124B (zh) 基于综合参数的隧道开挖围岩动态细化分级方法
KR101927659B1 (ko) 건축물 영역에 대한 대표 지반조건 결정 방법
Valluzzi et al. Calibration of sonic pulse velocity tests for detection of variable conditions in masonry walls
KR101642951B1 (ko) Gis 기반 실시간 지진피해 예측 방법
CN109029343A (zh) 一种确定未知采空区范围和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方法
CN111273375B (zh) 一种应用于缺水地区浅埋地下工程的地质勘察方法
Appea Validation of FWD testing results at the Virginia Smart Road: Theoretically and by instrument responses
CN111125872A (zh) 一种用于tbm掘进隧道的岩爆预测方法
CN113419294A (zh) 一种多维度岩溶特殊地质综合探测方法
CN111473770A (zh) 一种基于综合属性测量的边坡状况评定方法
Barrish Jr et al. Instrumented monitoring of the Commodore Barry bridge
CN108614307B (zh) 一种利用综合物探技术的仰拱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Chowdhury et al.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on bridges: An overview
CN111173487B (zh) 区域式水力压裂的监测方法
CN116403370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KR101926304B1 (ko) 건축물 영역에 대한 대표 시추조사 자료 선정 방법
KR101926303B1 (ko) 건축물 영역에 대한 지진가속도계측기의 최적 설치위치 선정 방법
CN116434482B (zh) 一种三分量分布式光纤隧洞口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Simkin et al. Measured response of instrumented buildings during the 2013 Cook Strait Earthquake Sequence
CN113532544B (zh) 土体应变刚度和应力状态实时测试装置及其施工测试方法
Binda The importance of investigat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historic buildings: application at different scales (centres and single buildings)
CN108896397B (zh) 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屋顶绿化安全荷载评价方法
Macchiarulo et al. Settlement-induced building damage assessment using MT-InSAR data for the Crossrail case study in London
CN108625409A (zh) 土木工程建筑物基桩检测评估系统以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