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94784B - 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94784B
CN116394784B CN202310269171.3A CN202310269171A CN116394784B CN 116394784 B CN116394784 B CN 116394784B CN 202310269171 A CN202310269171 A CN 202310269171A CN 116394784 B CN116394784 B CN 1163947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re
pipeline
battery
figh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691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94784A (zh
Inventor
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mc Times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mc Times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mc Times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mc Times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691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947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94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4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94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4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16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i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e.g. cablew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005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using nozz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28Accessories for delivery devices, e.g. suppo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7/00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 A62C37/36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an actuating signal being generated by a sensor separate from an outlet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02Cooling of charging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80Exchanging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e.g. removable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该换电柜通过设置与水箱相连通的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与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使得换电柜不仅具有自循环降温功能,还具有消防灭火功能,填补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公开换电柜实现消防灭火的具体水路结构的空白。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为换电仓散热降温,相比现有技术中换电柜通过风扇散热的技术方案,水冷散热可减小换电柜整机工作过程中风扇的噪音,避免当风扇发生故障不能及时更换时,容易发生火灾的问题,安全性好、可靠性高。进一步地,通过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电池仓消防灭火,进一步增强了换电柜防火性能,提高了换电柜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电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的发展,换电柜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种专门为电动车的电池充电的新兴设备,用户可以直接将待充电的电池放进换电柜中充电,并直接换取满电的电池,从而可以满足正常骑行,这可以为用户省去充电的麻烦。
为了解决电池充电容易引发火灾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换电柜通常采用风扇对正在充电的锂电池进行散热,风扇散热的缺点在于,第一、噪声大;第二、当风扇发生故障时,容易引发火灾,导致换电柜安全性、可靠性不高。
申请人曾在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锂电池换电柜及系统》,授权公告号为CN210363432U的在先专利中提到通过水冷系统为换电仓散热降温的技术方案,但是该方案只公开了水冷系统,包括多个缠绕于所述充电器外围的水冷单元,且每个充电器至少配有一个所述水冷单元,整个充电柜具体如何实现水循环及消防灭火的,申请人在先专利并没有公开。
现有技术中虽然有换电柜内配备有水箱和水泵等消防用具,当充电仓内出现异常冒烟或者着火等情况,换电柜内的水泵将水抽到充电仓内进行喷淋灭火的技术方案,但是却没有公开换电柜内的具体水路结构。由于换电柜内空间狭小,在固定换电仓及充电器的位置后,如何有效利用狭小空间进行水路结构的紧凑设计及安装,实现有效消防,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以填补现有技术中没有公开换电柜实现消防灭火的具体水路结构的空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包括:
换电柜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换电柜本体内的水循环消防系统,其中,
所述换电柜本体包括:水箱及设置在所述水箱上方的多层电池仓,每层电池仓的背面设置有为所述电池仓充电的充电器;
所述水循环消防系统包括:为所述充电器降温的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及,为所述电池仓消防灭火的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所述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与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皆与所述水箱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换电柜的顶部与最上层电池仓之间的空间内,设有备用电池及至少一个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消防喷头;每个电池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消防喷头。
优选地,所述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包括:
循环水主管道,及,与所述循环水主管道相连通的水冷循环子管道,
其中,所述循环水主管道与所述水箱相连通,其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主管道沿所述换电柜的侧壁延伸到最上层电池仓的背面;所述水冷循环子管道与所述循环水主管道相连通,沿每层电池仓的充电器蛇形缠绕后,回到所述水箱。
优选地,所述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包括:至少一条消防水主管道,及,至少一条消防水子管道;其中,
所述消防水主管道包括:
第一消防水主管道,与所述水箱相连通,其上设置有第一高压水泵;所述第一消防水主管道沿所述换电柜的侧壁延伸到最上层电池仓的背面;
第二消防水主管道,与所述水箱相连通,其上设置有第二高压水泵;所述第二消防水主管道沿所述换电柜的侧壁延伸到中间层电池仓的背面;
所述消防水子管道包括:
第一消防水子管道,与所述第一消防水主管道相连通,沿上面预设层电池仓的充电器横向延伸,用于为所述换电柜的顶部和上面预设层电池仓内的消防喷头供水;
第二消防水子管道,与所述第二消防水主管道相连通,沿下面剩余层电池仓的充电器蛇形延伸,用于为剩余层电池仓内的消防喷头供水。
优选地,每层电池仓的背面可拆卸地固定有散热型材槽,所述散热型材槽用于承载为该层电池仓充电的充电器;
所述散热型材槽的一侧槽壁与该层的电池仓间隔预设距离,形成间隙;所述消防水子管道设置在所述间隙中,沿所述散热型材槽的槽壁横向延伸;所述水冷循环子管道沿所述散热型材槽的底部外表面横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消防水子管道一体成型铸造在所述散热型材槽一侧槽壁的外表面,每层的消防水子管道之间通过塑胶软管连通,所述消防水子管道与所述消防水主管道之间也通过塑胶软管连通,且其上设置有电磁阀;和/或,
所述水冷循环子管道一体成型铸造在所述散热型材槽底部的外表面,每层的水冷循环子管道之间通过塑胶软管连通,所述水冷循环子管道与所述循环水主管道之间也通过塑胶软管连通,且其上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散热型材槽,面向换电柜后面板的槽壁与槽底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
所述散热型材槽,背向换电柜后面板的槽壁的外侧呈梳子型,梳齿卡在电池仓和槽壁之间,所述消防水子管道卡设在所述梳齿之间;
梳柄沿电池仓的外表面向下延伸,所述梳柄的末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卡设有搁板,所述搁板用于放置电池仓的开关门电路及消防灭火电路;所述搁板的外边缘可拆卸地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封闭所述散热型材槽与所述搁板围设的空间;
所述散热型材槽的顶部设有用于防尘防水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散热型材槽固定在所述换电柜上的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水循环消防系统还包括:喷淋水收集管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用于收集换电柜喷淋后的消防用水;所述换电柜的电池仓皆以预设倾斜角度,呈内低外高形态倾斜设置在所述换电柜内;每个所述电池仓的背板和底板的连接处,皆开设有引流口;
所述喷淋水收集管路包括:
引流槽,设置在每层电池仓的背面,贴设在所述引流口的出水方向;
设置在所述换电仓左右两侧的引流管道,所述引流管道向下延伸到最下层电池仓的底部;
斜坡状的引流板,连通在所述引流管道的末端,用于将引流管道流出的水聚流到水箱中。
优选地,所述最下层电池仓中的每个电池仓的底部皆设有漏水口,用于将电池仓内的水流出到水箱中;
所述水箱上方设有过滤网,所述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和喷淋水收集管路流回水箱的水,通过所述过滤网再流入水箱。
优选地,每个电池仓内皆设置有加热滑轨,所述加热滑轨沿所述电池仓的底部向内纵向延伸;所述加热滑轨与电池底部对应位置处的滑槽相适配;所述加热滑轨用于对低温下的电池进行加热,及,对放入电池仓的电池进行限位。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与水箱相连通的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与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使得换电柜不仅具有自循环降温功能,还具有消防灭火功能,填补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公开换电柜实现消防灭火的具体水路结构的空白。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为换电仓散热降温,相比现有技术中换电柜通过风扇散热的技术方案,水冷散热可减小换电柜整机工作过程中风扇的噪音,避免当风扇发生故障不能及时更换时,容易发生火灾的问题,安全性好、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通过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电池仓消防灭火,进一步增强了换电柜防火性能,提高了换电柜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内的水路流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内的喷淋水收集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的前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内的喷淋水收集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拆掉后面板之后的后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电池仓、散热型材槽、后面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型材槽的端面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型材槽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仓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包括:换电柜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换电柜本体内的水循环消防系统,其中,
所述换电柜本体包括:水箱1及设置在所述水箱1上方的多层电池仓,每层电池仓的背面设置有为所述电池仓充电的充电器2;
所述水循环消防系统包括:为所述充电器2降温的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100,及,为所述电池仓消防灭火的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200;所述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100与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200皆与所述水箱1相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与水箱相连通的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与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使得换电柜不仅具有自循环降温功能,还具有消防灭火功能,填补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公开换电柜实现消防灭火的具体水路结构的空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为换电仓散热降温,相比现有技术中换电柜通过风扇散热的技术方案,水冷散热可减小换电柜整机工作过程中风扇的噪音,避免当风扇发生故障不能及时更换时,容易发生火灾的问题,安全性好、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通过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电池仓消防灭火,进一步增强了换电柜防火性能,提高了换电柜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优选地,参见图1,所述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100包括:
循环水主管道101,及,与所述循环水主管道101相连通的水冷循环子管道102,
其中,所述循环水主管道101与所述水箱1相连通,其上设置有循环水泵103;所述循环水主管道101沿所述换电柜的侧壁延伸到最上层电池仓的背面;所述水冷循环子管道102与所述循环水主管道101相连通,沿每层电池仓的充电器蛇形缠绕后,回到所述水箱1。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循环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泵入到最上层电池仓后,最上层的水冷循环子管道将水引流到最上层电池仓的充电器的接触面,为该层电池仓的充电器降温;然后,为最上层电池仓的充电器降温后的水,通过次顶层的水冷循环子管道流入到次顶层电池仓的充电器的接触面,为次顶层电池仓的充电器降温....以此类推,最后水流回水箱,再重新被循环水泵泵到最上层电池仓的背面,实现水冷循环降温。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管路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循环使用水箱中的水进行水冷降温,无需人工干预,智能化程度高,用户体验度高。
在具体实践中,所述换电柜的顶部与最上层电池仓之间的空间内,设有备用电池(参见图3的附图标识9)及至少一个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附图中未示出)和至少一个消防喷头3;每个电池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附图中未示出)和至少一个消防喷头4。
优选地,参见图1,所述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200包括:至少一条消防水主管道,及,至少一条消防水子管道;其中,
所述消防水主管道包括:
第一消防水主管道201,与所述水箱1相连通,其上设置有第一高压水泵205;所述第一消防水主管道201沿所述换电柜的侧壁延伸到最上层电池仓的背面;
第二消防水主管道202,与所述水箱1相连通,其上设置有第二高压水泵206;所述第二消防水主管道202沿所述换电柜的侧壁延伸到中间层电池仓的背面;
所述消防水子管道包括:
第一消防水子管道203,与所述第一消防水主管道201相连通,沿上面预设层电池仓的充电器横向延伸(如图1中的箭头A所代表的水路的走向),用于为所述换电柜的顶部和上面预设层电池仓内的消防喷头供水;
第二消防水子管道204,与所述第二消防水主管道202相连通,沿下面剩余层电池仓的充电器蛇形延伸(如图1中的箭头B所代表的水路的走向),用于为剩余层电池仓内的消防喷头供水。
以图1中的三层电池仓为例,第一消防水主管道201将水输送到最上层电池仓的背面,第一消防水子管道203将水引流到最上层电池仓的各充电器的接触面,然后再通过毛细子管道将第一消防水子管道203的水接入到各电池仓内的消防喷头中。第一消防水子管道203中的水从最上层电池仓的背面流过后,流入到顶部的换电柜的顶部,为换电柜的顶部的消防喷头供水。
第二消防水主管道202将水输送到了第二层电池仓的背面,第二消防水子管道204将水引流到第二层电池仓的各充电器的接触面,然后再通过毛细子管道将第二消防水子管道204的水接入到各电池仓内的消防喷头中。第二消防水子管道204中的水从第二层电池仓的背面流过后,流入到第三层电池仓的背面,依次为第二层电池仓、第三层电池仓内的消防喷头供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及的为所述充电器2降温的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100,及,为所述电池仓消防灭火的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200,皆设置在换电柜的背面。从换电柜的背面去看换电柜内的水路管道,是看不到电池仓内部的喷头等结构的,图1只是为了示例换电柜内的水路走向,将电池仓做了透视处理,所以将电池仓内的喷头添加上了,在现实中的后视图是看不到电池仓内的结构的。
需要说明的是,水冷循环子管道102、第一消防水子管道203、第二消防水子管道204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有多种布设方案,例如,都贴设在充电器的外侧,如图1所示。或者,为了消防供水的方便,将水冷循环子管道102贴设在充电器的外侧,将第一消防水子管道203或第二消防水子管道204贴设在充电器的内侧,紧靠充电仓的背面。或者,将水冷循环子管道102贴设在充电器的底部,将将第一消防水子管道203或第二消防水子管道204贴设在充电器的内侧,如图7所示。或者,将水冷循环子管道102贴设在充电器的底部,将第一消防水子管道203或第二消防水子管道204也贴设在充电器的底部。不管是哪种布设方案,只要冷循环子管道102、第一消防水子管道203、第二消防水子管道204是沿着充电器的接触面延伸的,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消防水子管道203或第二消防水子管道204沿着充电器的接触面延伸,在消防灭火的同时,还能起到为充电器降温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升消防效果。
另外,第一消防水主管道201,与所述水箱相连通,其上设置有第一高压水泵;第二消防水主管道202,与所述水箱相连通,其上设置有第二高压水泵206,皆是为了保证任一电池仓起火,或者,极限情况下,整个换电柜都起火时,能够最快速度将水箱中的水泵入到各个电池仓中进行灭火,保证消防效率,减小消防损失。当然,在具体实践中,也可以只用一个消防水主管道或者一个消防水子管道为所有电池仓输送消防用水,但是消防时水循环的速度和效率不会和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这样好,另外在持续用水的情况下,水泵的工作压力也会很大,会出现给水不及时的问题。
参见图2,所述水循环消防系统还包括:
喷淋水收集管路300,与所述水箱1相连通,用于收集换电柜喷淋后的消防用水。
可以理解的是,消防用水若长期积留在电池仓中,换电柜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电池容易失效且容易发生短路。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喷淋水收集管路将换电柜中的水进行收集,可以提高换电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换电柜的电池仓皆以预设倾斜角度,呈内低外高形态倾斜设置在所述换电柜内;每个所述电池仓的背板和底板的连接处,皆开设有引流口,这样便于电池仓内的积水流出。
参见图2~图4,优选地,所述喷淋水收集管路300包括:
引流槽301,设置在每层电池仓的背面,贴设在所述引流口的出水方向;
设置在所述换电仓左右两侧的引流管道302,所述引流管道302向下延伸到最下层电池仓的底部;
斜坡状的引流板303,连通在所述引流管道302的末端,用于将引流管道302流出的水聚流到水箱1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践中,所述引流管道302可以设置为管状,也可以设置为方柱状,只要能和引流板303紧密衔接即可。引流板303的材质可以为金属,也可以为塑料。
优选地,参见图2~图4,所述最下层电池仓中的每个电池仓的底部皆设有漏水口5,用于将电池仓内的水流出到水箱1中;
所述水箱1上方设有过滤网6,所述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和喷淋水收集管路流回水箱1的水,皆先经过过滤网6再流入水箱1。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最下层电池仓直接对着水箱,所以最下层电池仓中的每个电池仓的底部皆设有漏水口5,可以快速地将最下层电池仓中的积水排出。
另外,过滤网6的设置,可以滤除水中的杂质,便于水箱1中的水进行循环利用,能够避免水中的杂质堵塞管道。
优选地,参见图5~图8,每层电池仓的背面可拆卸地固定有散热型材槽7,所述散热型材槽7用于承载为该层电池仓充电的充电器;
参见图5~图8,所述散热型材槽7的一侧槽壁72与该层的电池仓间隔预设距离,形成间隙;所述消防水子管道(203或204)设置在所述间隙中,沿所述散热型材槽7的槽壁横向延伸;所述水冷循环子管102道贴设在散热型材槽7的外表面,沿所述散热型材槽7的底部横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消防水子管道(203或204)一体成型铸造在所述散热型材槽7一侧槽壁的外表面,每层的消防水子管道(203或204)之间通过塑胶软管连通,所述消防水子管道(203或204)与所述消防水主管道(201或202)之间也通过塑胶软管连通,且其上设置有电磁阀(附图中未示出);和/或,
所述水冷循环子管道102一体成型铸造在所述散热型材槽7底部的外表面,每层的水冷循环子管道102之间通过塑胶软管连通,所述水冷循环子管道102与所述循环水主管道101之间也通过塑胶软管连通,且其上设置有电磁阀(附图中未示出)。
优选地,所述散热型材槽7,面向换电柜后面板的槽壁71与槽底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这样便于拆卸散热型材槽,对放置其中的充电器进行检修。
所述散热型材槽7,背向换电柜后面板的槽壁72的外侧呈梳子型,梳齿721卡在电池仓和槽壁72之间,所述消防水子管道(203或204)卡设在所述梳齿之间;
梳柄722沿电池仓的外表面向下延伸,所述梳柄722的末端设有卡槽723,所述卡槽723中卡设有搁板73,所述搁板73用于放置电池仓的开关门电路及消防灭火电路;所述搁板73的外边缘可拆卸地固定有挡板74,所述挡板74用于封闭所述散热型材槽7与所述搁板73围设的空间;
所述散热型材槽7的顶部设有用于防尘防水的盖板75,所述盖板75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散热型材槽7固定在所述换电柜上的固定孔(附图中未示出)。
在具体实践中,所述散热型材槽7和搁板73、挡板74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一般选择不锈钢材料制成。
可以理解的是,散热型材槽7的这种一体化结构设置,便于水冷循环子管道102和消防水子管道(203或204)的水路布设,每层电池仓背面,只需要一条这种散热型材槽结构,就可以同时满足充电器降温和电池仓消防两者用水的布线需求。另外,散热型材槽的下面搁板和挡板所围设的容纳空间中还可以放置开关门电路及消防灭火电路,使得换电柜中的水路和电路隔离开来,且彼此电器隔离,安全性能高,提高了换电柜的安全性。
同时,由于换电柜中的每层电路布设都能集成到散热型材槽及搁板和挡板所为围设的容纳空间中去,使得换电柜中的元器件都能集中放置在一起,便于检修,同时还减少了换电柜内的布线占用空间,提高了换电柜内的空间利用率。
优选地,参见图9和图10,每个电池仓内皆设置有加热滑轨8,所述加热滑轨8沿所述电池仓的底部向内纵向延伸;所述加热滑轨8与电池底部对应位置处的滑槽相适配;所述加热滑轨8用于对低温下的电池进行加热,及,对放入电池仓的电池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加热滑轨8为两条,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池仓的底部。
可以理解的是,加热滑轨的设置保证了电池在低温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提高了换电柜的可靠性。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与水箱相连通的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与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使得换电柜不仅具有自循环降温功能,还具有消防灭火功能,填补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公开换电柜实现消防灭火的具体水路结构的空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为换电仓散热降温,相比现有技术中换电柜通过风扇散热的技术方案,水冷散热可减小换电柜整机工作过程中风扇的噪音,避免当风扇发生故障不能及时更换时,容易发生火灾的问题,安全性好、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通过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电池仓消防灭火,进一步增强了换电柜防火性能,提高了换电柜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Claims (7)

1.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电柜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换电柜本体内的水循环消防系统,其中,
所述换电柜本体包括:水箱及设置在所述水箱上方的多层电池仓,每层电池仓的背面设置有为所述电池仓充电的充电器;
所述水循环消防系统包括:为所述充电器降温的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及,为所述电池仓消防灭火的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所述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与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皆与所述水箱相连通;
所述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包括:
循环水主管道,及,与所述循环水主管道相连通的水冷循环子管道;
所述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包括:至少一条消防水主管道,及,至少一条消防水子管道;
每层电池仓的背面可拆卸地固定有散热型材槽,所述散热型材槽用于承载为该层电池仓充电的充电器;
所述散热型材槽的一侧槽壁与该层的电池仓间隔预设距离,形成间隙;所述消防水子管道设置在所述间隙中,沿所述散热型材槽的槽壁外表面横向延伸;所述水冷循环子管道沿所述散热型材槽的底部外表面横向延伸;
所述消防水子管道一体成型铸造在所述散热型材槽一侧槽壁的外表面,每层的消防水子管道之间通过塑胶软管连通,所述消防水子管道与所述消防水主管道之间也通过塑胶软管连通,且其上设置有电磁阀;和/或,
所述水冷循环子管道一体成型铸造在所述散热型材槽底部的外表面,每层的水冷循环子管道之间通过塑胶软管连通,所述水冷循环子管道与所述循环水主管道之间也通过塑胶软管连通,且其上设置有电磁阀;
所述散热型材槽,面向换电柜后面板的槽壁与槽底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
所述散热型材槽,背向换电柜后面板的槽壁的外侧呈梳子型,梳齿卡在电池仓和槽壁之间,所述消防水子管道卡设在所述梳齿之间;
梳柄沿电池仓的外表面向下延伸,所述梳柄的末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卡设有搁板,所述搁板用于放置电池仓的开关门电路及消防灭火电路;所述搁板的外边缘可拆卸地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封闭所述散热型材槽与所述搁板围设的空间;
所述散热型材槽的顶部设有用于防尘防水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散热型材槽固定在所述换电柜上的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电柜的顶部与最上层电池仓之间的空间内,设有备用电池及至少一个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消防喷头;每个电池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消防喷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包括:
循环水主管道,及,与所述循环水主管道相连通的水冷循环子管道,
其中,所述循环水主管道与所述水箱相连通,其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主管道沿所述换电柜的侧壁延伸到最上层电池仓的背面;所述水冷循环子管道与所述循环水主管道相连通,沿每层电池仓的充电器蛇形缠绕后,回到所述水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自循环消防管路包括:至少一条消防水主管道,及,至少一条消防水子管道;其中,
所述消防水主管道包括:
第一消防水主管道,与所述水箱相连通,其上设置有第一高压水泵;所述第一消防水主管道沿所述换电柜的侧壁延伸到最上层电池仓的背面;
第二消防水主管道,与所述水箱相连通,其上设置有第二高压水泵;所述第二消防水主管道沿所述换电柜的侧壁延伸到中间层电池仓的背面;
所述消防水子管道包括:
第一消防水子管道,与所述第一消防水主管道相连通,沿上面预设层电池仓的充电器横向延伸,用于为所述换电柜的顶部和上面预设层电池仓内的消防喷头供水;
第二消防水子管道,与所述第二消防水主管道相连通,沿下面剩余层电池仓的充电器蛇形延伸,用于为剩余层电池仓内的消防喷头供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消防系统还包括:喷淋水收集管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用于收集换电柜喷淋后的消防用水;所述换电柜的电池仓皆以预设倾斜角度,呈内低外高形态倾斜设置在所述换电柜内;每个所述电池仓的背板和底板的连接处,皆开设有引流口;
所述喷淋水收集管路包括:
引流槽,设置在每层电池仓的背面,贴设在所述引流口的出水方向;
设置在所述换电柜左右两侧的引流管道,所述引流管道向下延伸到最下层电池仓的底部;
斜坡状的引流板,连通在所述引流管道的末端,用于将引流管道流出的水聚流到水箱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电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下层电池仓中的每个电池仓的底部皆设有漏水口,用于将电池仓内的水流出到水箱中;
所述水箱上方设有过滤网,所述水冷自循环降温管路和喷淋水收集管路流回水箱的水,通过所述过滤网再流入水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柜,其特征在于,
每个电池仓内皆设置有加热滑轨,所述加热滑轨沿所述电池仓的底部向内纵向延伸;所述加热滑轨与电池底部对应位置处的滑槽相适配;所述加热滑轨用于对低温下的电池进行加热,及,对放入电池仓的电池进行限位。
CN202310269171.3A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 Active CN1163947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9171.3A CN116394784B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9171.3A CN116394784B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4784A CN116394784A (zh) 2023-07-07
CN116394784B true CN116394784B (zh) 2024-01-30

Family

ID=87018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69171.3A Active CN116394784B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947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7490B (zh) * 2023-08-18 2024-02-09 江苏恩斯特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用换电柜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50380A (ja) * 2016-09-21 2018-03-29 ニチコン株式会社 急速充電器
CN110395127A (zh) * 2019-08-27 2019-11-01 潘毅 一种锂电池换电柜及系统
CN211188863U (zh) * 2019-11-22 2020-08-07 深圳易电新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柜的消防系统
CN213374845U (zh) * 2020-07-20 2021-06-08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水基消防系统及换电柜
KR20210121384A (ko) * 2020-03-30 2021-10-08 주식회사 하늘항공 드론용 배터리 스마트 충전 관리 장치
CN215341269U (zh) * 2021-04-23 2021-12-28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消防装置的换电柜
CN215590532U (zh) * 2021-04-08 2022-01-21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换电柜
CN217366956U (zh) * 2021-08-03 2022-09-06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换电柜的消防系统及换电柜
CN218076064U (zh) * 2022-06-07 2022-12-20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换电柜的消防系统
WO2023020463A1 (zh) * 2021-08-16 2023-02-23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模组隔断式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50380A (ja) * 2016-09-21 2018-03-29 ニチコン株式会社 急速充電器
CN110395127A (zh) * 2019-08-27 2019-11-01 潘毅 一种锂电池换电柜及系统
CN211188863U (zh) * 2019-11-22 2020-08-07 深圳易电新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柜的消防系统
KR20210121384A (ko) * 2020-03-30 2021-10-08 주식회사 하늘항공 드론용 배터리 스마트 충전 관리 장치
CN213374845U (zh) * 2020-07-20 2021-06-08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水基消防系统及换电柜
CN215590532U (zh) * 2021-04-08 2022-01-21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换电柜
CN215341269U (zh) * 2021-04-23 2021-12-28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消防装置的换电柜
CN217366956U (zh) * 2021-08-03 2022-09-06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换电柜的消防系统及换电柜
WO2023020463A1 (zh) * 2021-08-16 2023-02-23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模组隔断式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8076064U (zh) * 2022-06-07 2022-12-20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换电柜的消防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4784A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94784B (zh) 一种具有水循环消防系统的换电柜
CN102416233B (zh) 储能系统灭火装置
CN211017157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105544660A (zh) 新型消防储水箱
CN215341269U (zh) 一种具有消防装置的换电柜
CN112350165A (zh) 具有液冷机构可拆卸功能的高低压配电柜
CN205245639U (zh) 冷却水循环使用处理设备
CN113675746B (zh) 一种低压智能动力开关柜
CN212262232U (zh) 智能微型细水雾灭火装置
CN218274889U (zh) 一种电池储能集装箱
CN213278920U (zh) 一种基于v型滤池冲洗自动化控用控制装置
CN213442136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充电桩
CN114973516A (zh) 一种浸没倾斜式水消防充电柜
CN210677994U (zh) 一种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冷却装置
CN111555160A (zh) 一种户外变电站
CN219487206U (zh) 一种循环水浸灭火式充电柜
CN216848872U (zh) 一种户外用具有防水功能的共享充电宝柜
CN217773072U (zh) 一种泡沫喷淋系统状态确认装置
CN218448100U (zh) 储能系统和储能电站
CN220276158U (zh) 一种储能装置及其储能模块
CN214706625U (zh) 一种配电用具有雨水引流功能的复合外箱
CN220422328U (zh) 一种具备多功能防护的控制机柜
CN210985803U (zh) 一种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的降温型电机
CN213401963U (zh) 一种开关柜的降温冷却装置
CN216752595U (zh) 一种高速纳秒级交换机用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