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91088A - 流体连接单元 - Google Patents

流体连接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91088A
CN116391088A CN202180072101.8A CN202180072101A CN116391088A CN 116391088 A CN116391088 A CN 116391088A CN 202180072101 A CN202180072101 A CN 202180072101A CN 116391088 A CN116391088 A CN 116391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onnection unit
fluid connection
protective element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21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尼·格林
米夏埃尔·欣普夫纳
托马斯·韦尔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aenkische Rohrwerke Gebr Kirchner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Fraenkische Rohrwerke Gebr Kirchner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aenkische Rohrwerke Gebr Kirchner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Fraenkische Rohrwerke Gebr Kirchner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6391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10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16L37/09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elements wedged between the pipe and the frusto-conical surface of the body of the connector
    • F16L37/0926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elements wedged between the pipe and the frusto-conical surface of the body of the connector with an inner support sleeve arranged within the pi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201/0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pipe couplings
    • F16L2201/10Indicators for correct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连接单元(10),其中,该流体连接单元(10)包括接管区段(14)、至少一个密封元件(18)以及保护元件(22),该保护元件在外部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接管区段(14)上并且包括基本上圆柱形的区段(38),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密封元件(18)在最初位置中在径向外部与所述圆柱形区段(38)重叠,其中,所述圆柱形区段(38)具有内径,该内径对应于所述接管区段(14)的公称外径(28),其中,所述圆柱形区段(38)在其外侧上接纳流体管路,并且其中,所述流体连接单元(10)还包括校准区段(26),该校准区段布置在所述接管区段(14)的自由端部处,并且该校准区段具有在朝向所述接管区段(14)的自由端部的方向上减小的外径(44),其中,所述校准区段(26)的最大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保护元件(22)的圆柱形区段(38)的外径。

Description

流体连接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连接单元,其设计用于,将不属于该流体连接单元的流体管路与另一个、同样不属于该流体连接单元的流体管路连接。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流体连接单元,其设计用于,将一个流体管路与另一个流体管路连接。然而,已知的流体连接单元具有如下问题,即布置在这样的流体连接单元上的密封单元、诸如O形环在流体连接单元与流体管路连接时可以从其底座移动,由此可以实现相对于外侧的足够的密封。还存在尝试通过用于O形环的保护元件解决所述问题的流体连接单元,然而该问题由此仅与至保护元件的流体管路重叠,该保护元件在流体连接单元与流体管路连接时可以从其底座推动或拉动密封元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流体连接单元,该流体连接单元能够实现流体连接单元与流体管路的连接,同时确保在功能上保留密封元件。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一种流体连接单元来解决,该流体连接单元设计用于,将不属于该流体连接单元的流体管路与另一个、同样不属于该流体连接单元的流体管路连接,其中,所述流体连接单元包括接管区段,该接管区段设计用于,被导入到所述流体管路中,并且该接管区段具有公称外径,
其中,在所述接管区段的外周边上布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元件、特别是O形环,所述密封元件设计用于,在流体连接单元与流体管路已连接的状态下跨接流体连接单元与流体管路之间的距离并且因此密封朝向外侧的连接,
其中,所述流体连接单元包括保护元件,该保护元件在外部从在所述接管区段上的最初位置到最终位置可移动地布置在接管区段上,并且该保护元件包括基本上圆柱形的区段,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密封元件在最初位置中在径向外部与保护元件的圆柱形区段重叠,
其中,所述保护元件的圆柱形区段具有内径,该内径基本上对应于所述接管区段的公称外径,
其中,所述保护元件的圆柱形区段设计用于,在其外侧上接纳待连接的流体管路,并且
其中,所述流体连接单元还包括校准区段,该校准区段布置在接管区段的自由端部处,并且该校准区段具有在朝向接管区段的自由端部的方向上减小的外径,其中,所述校准区段的最大外径大于或等于保护元件的圆柱形区段的外径。
在本说明书的意义上,被称为“径向”或“轴向”的方向应相对涉及由流体流动通道的纵向延伸方向限定的轴线,所述流体流动通道构造在接管区段的内部。“接管区段的公称外径”在此应涉及接管区段的那个部分,该部分设计用于,被导入到流体管路中。可能的支承肋、空隙部或贴靠斜面可以必要时被视为属于公称直径。
由于保护元件的圆柱形区段的内径可以没有径向向内指向的突出部并且流体管路可以被推到保护元件的圆柱形区段的外周边上,密封元件可以可靠地得到保护,以防通过流体管路或保护元件这样移动,使得其在流体连接单元与流体管路已连接的状态下可以不再正确地执行其功能。
特别是,所述另一个流体管路不是必须构造为管状的流体管路,而是例如可以是能与流体连接单元连接的软管或另一个引导流体的装置。因此,在所述流体连接单元的以其能连接所述另一个流体管路的那个端部上例如可以布置有螺纹、锯齿轮廓、T形件或类似物。替代地,所述流体连接单元可以对称地构造,以便能够将管状的流体管路安装在其两个端部上。
所述至少一个密封元件可以分别布置在接管区段的槽中,其槽底具有比接管区段的公称外径更小的直径。此外,所述槽在接管区段的轴向延伸方向上观察可以比增大的密封元件更宽,特别是比密封元件宽1.5至2倍,由此该槽也可以在压缩的状态下接纳密封元件。
当然也可设想,多个密封元件布置在接管区段上。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接管元件的圆柱形区段的轴向长度可以相应地调整,以便在最初位置中径向地重叠全部的密封元件。但替代地,所述保护元件也可以在将流体管路推到保护元件上之后才接触或压缩所述另外的密封元件。
有利地,所述校准区段可以与接管区段和保护元件分开或可分开地构造。因此,所述校准区段和保护元件例如可以在使用注塑方法的情况下一件式地构造并且设计用于,使得保护元件在将流体管路推到保护元件上时可与校准区段分开。
所述校准区段可以在向外指向的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空隙部。这样的空隙部可以特别是设计用于,减小摩擦面并且因此减小对校准区段和流体管路之间的相对位移的阻力。例如,所述空隙部能够基本上是矩形的。空隙部可以基本上均匀分布地布置在校准区段的周边上。
所述保护元件可以包括一区段,该区段在最初位置中在径向内侧上和/或在径向外侧上与所述校准区段的区段重叠。在保护元件的径向外侧上的校准区段的重叠能够实现防止流体管路的一个端部在被推到保护元件的圆柱形区段上时与保护元件的圆柱形区段的纵向端部直接接触并且必要时由此使保护元件移动。这特别是在流体管路的端部的非圆形的横截面的情况下可设想。
在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改进方案中,所述保护元件可以在最初位置中与校准区段耦联。保护元件的释放例如可以通过经由推动流体管路超过预先确定的力来实现。
特别是,所述校准区段可以与接管区段接合,其中,特别是校准区段和接管区段中的一个具有突出部并且另一个具有与该突出部配合的空隙部。
在此,所述突出部和/或空隙部可以在接管区段或校准区段的周边方向上完全环绕。这能够实现卡锁装置的一种简单的设计方案。
此外,所述保护元件可以包括止挡区段,该止挡区段设计用于,与流体管路的自由端部接触,使得当流体管路在接触止挡区段进一步被推到接管区段上时,保护元件与流体管路一起移动。
所述止挡区段例如可以构造为从保护元件的圆柱形区段径向向外伸出的凸缘或构造为倾斜地径向向外延伸的斜面。
所述流体连接单元还可以包括套筒和/或安装套筒,其在径向外部至少部分地包围接管区段。特别是,所述套筒可以由金属构成和/或所述安装套筒可以由塑料构成。
在此,所述套筒和/或所述安装套筒包括至少一个穿通部,所述穿通部在径向方向上延伸通过套筒或安装套筒的壁,其中,套筒或安装套筒的穿通部布置成,使得当保护元件到达在接管区段上的最终位置时从外部可看到。因此,能够检测到流体管路与流体连接单元的正确连接。
至少所述保护元件的在其最终位置中通过套筒或安装套筒的穿通部可看到的那个区段具有预先确定的颜色,该颜色与流体连接单元的通过在保护元件的最初位置中套筒或安装套筒的穿通部可看见的区段的颜色进行区分。也就是说,在保护元件的最初位置中,特别是直至流体管路完全推上并且正确地与流体连接单元连接并且保护元件已经到达其最终位置,保护元件的该区段不能通过套筒或安装套筒的穿通部看到。
特别是,所述保护元件可以设计用于,径向向内压缩所述至少一个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可以这样被压缩,以便基本上与接管区段的标称外径齐平。
此外,所述接管区段可以具有带有减小的外径的区域,该区域沿保护元件的移动方向从校准区段上的最初位置朝向保护元件的最终位置的方向观察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密封元件的下游。由此,可以减小保护元件与接管区段之间的摩擦并且使保护元件的移动变得容易。
有利地,所述保护元件的内径可以在其至少一个轴向端部处增大。因此,可以形成用于将保护元件推到密封元件上的导入斜面,而不损坏密封元件或将密封元件从其槽中推出。
所述保护元件可以具有卡锁装置,该卡锁装置设计用于,将保护元件保持在最终位置中。在此,所述保护元件可以与相应的配合卡锁装置锁紧,该配合卡锁装置布置在流体连接单元的另一部件、例如安装套筒上。
所述流体连接单元还可以包括具有多个倒钩的夹紧套筒,所述倒钩设计用于,与流体管路接合,以防止或阻碍流体管路逆向于导入方向从流体连接单元中拉出。所述夹紧套筒可以包括基环。突出部可以在其两侧上从基环在轴向方向上延伸。从这些特别是可以构造为弹性突起部的突起部,所述倒钩可以分别径向向内伸出。如果两个相对于夹紧套筒的基环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的突出部布置在基环的周边的基本上相同的部位处,也就是说两个突出部相对于基环在轴向方向上相对置,那么能够形成一种跷跷板机构。所述跷跷板机构可以允许夹紧套筒和流体管路的最初容易的连接,因为只要相对置的突出部中的仅一个被径向向外推离流体管路,相应另一个突出部可以径向向内偏移。另一方面,当夹紧套筒的所有倒钩与流体管路接合时,跷跷板机构能够实现倒钩和/或突出部的径向向外的运动,例如由于流体管路从流体连接单元中的拉出运动,从而增强相应另一个突出部与流体管路的接合力。
所有上述部件可以由塑料构成,其中,塑料可以包括例如热塑性聚砜(例如PPSU和/或PSU)。所述塑料材料在此可以是玻璃纤维增强的和/或碳纤维增强的。特别是,在其上构造有接管区段的基体可以包括PPSU,以提高其相对于热流体的温度稳定性。有利地,所述保护元件可以由玻璃纤维增强的和/或碳纤维增强的塑料制成。由此可以改善相对于负荷、特别是应力的抵抗性,所述负荷例如通过密封元件在其压缩的状态下的弹性弹簧力施加。特别是,所述套筒然而可以由金属(例如钢或铝)构成。由此能够改善所述套筒克服夹紧套筒的力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借助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流体连接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流体连接单元的基体的透视图;
图3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流体连接单元的保护元件的透视图;
图4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流体连接单元的校准区段的透视图;
图5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流体连接单元的侧横截面视图;
图6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流体连接单元的另一个侧横截面视图;
图7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流体连接单元在组装的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8示出流体连接单元的夹紧套筒的透视图;
图9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流体连接单元的安装套筒的透视图;
图10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流体连接单元的套筒的透视图;
图11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流体连接单元的基体的透视图;
图12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流体连接单元的侧横截面视图;
图13示出图12中的示图的放大细节;
图14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保护元件的透视图;以及
图15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流体连接单元的套筒以及安装套筒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流体连接单元总体上用附图标记10表示。如在图1中可看到,流体连接单元10对称地冗余地构造。因此这导致,在图1中所示的流体连接单元10设计用于,将例如构造为管的(未示出的)第一流体管路与例如同样构造为管的(未示出的)第二流体管路连接。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流体连接单元也可以构造为在面板上的连接单元,从而流体连接单元仅须具有两个冗余的对称的半部中的一个。出于这个原因,下面决定性地仅详细讨论流体连接单元10的一个半部,其中,这同样能够应用于流体连接单元10的另一个半部。
如在图1中可见,流体连接单元10包括具有接管区段14的基体12、安装套筒16、在此构造为O形环的密封元件18、夹紧套筒20、保护元件22、套筒24和校准区段26。
在图2中单独示出接管区段14。接管区段14具有公称外径28。
此外,接管区段14具有槽30,密封元件18布置在该槽中(参见图5)。此外,接管区段14包括减小外径的区域32,该区域位于公称外径28的两个区段之间并且构造成减小接管区段14与保护元件22之间的摩擦。
在接管区段14的自由端部(图2中的右侧所示)处布置有空隙部34,该空隙部构造成与校准区段26的突出部36(参见图5)接合,以将校准区段26固定在接管区段14上。
在图3中所示的保护元件22具有圆柱形区段38,该区段在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壁厚。在圆柱形区段38的轴向端部处,接片40与该区段连接,这些接片朝向保护元件22的显示区段42径向向外(在图3中倾斜地径向向外)延伸。在此,显示区段42(其功能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包括三个圆柱形的部分区段,其相应沿具有相同外径的共同的周边的区段布置。
在图4中单独示出校准区段26。校准区段26具有外表面44,该外表面具有朝向校准区段26的在图4中左边示出的自由端部减小的外径。在校准区段26的外表面44上布置有矩形的空隙部46,其设计用于减小在外表面44与流体管路48的内壁之间的接触面(参见图5)并且由此减小待克服的摩擦力。
在图5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流体连接单元10的侧横截面视图,其中,在图5中左侧示出的流体连接单元10的半部处,流体管路48刚好开始被推入到流体连接单元10中,其中,附加地流体管路48的与流体连接单元10待连接的自由端部相对于流体连接单元10的中轴线X倾斜地被切断。在图5中示出的流体连接单元10的右半部中,流体管路48已经完全与流体连接单元10连接。因此,通过附图5的示图可以更详细地阐述根据本发明的流体连接单元10的工作原理,其中,在此可以假设,附图5的左半部和右半部示出流体连接单元10的相同半部的不同的装配级。
如在图5的左半部中所示,校准区段26以接合的方式与基体12的接管区段14的自由端部连接。利用校准区段26又将保护元件22接合在其最初位置中。
在此,密封元件18通过保护元件22的圆柱形区段38径向向内压缩。在此,圆柱形区段38位于接管区段14的具有公称外径28的区段上。此外,安装套筒16与基体12连接,套筒24又与该安装套筒锁紧。此外,在安装套筒16和套筒24的内部布置有夹紧套筒20,该夹紧套筒用于通过倒钩50防止流体管路48的拉出(为此也参见根据图8的夹紧套筒20的单独的示图)。
如果现在将流体管路48如在图5的右半部中所示完全地推入到流体连接单元10中,则保护元件22与流体管路48一起移动。在保护元件22的最终位置中,保护元件22的卡锁装置52与安装套筒16的对应的配合卡锁装置54接合,使得可以防止保护元件22向后的运动,即在图5中所示的右半部分中防止保护元件22向右的运动。在所述最终位置中,保护元件22的圆柱形区段38这样移动,使得密封元件18已经与保护元件22脱离接触并且贴靠到流体管路48的内壁上,以便确保流体连接单元10或流体管路48的内部的流体流动通道56相对于外侧的流体密封。
在图6中以类似于图5的另一个侧横截面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流体连接单元10,其中,省去了流体管路48。在图6中所示的剖面的剖切平面相对于在图5中所示的剖面的剖切平面围绕轴线X旋转,使得图6的剖面的剖切平面延伸通过安装套筒16的多个穿通部58中的一个(参见图9)。因此,参照图6可以阐述保护元件22的显示区段42的功能。
如在根据图7的根据本发明的流体连接单元10的组装示图中可见,套筒24通过布置在套筒24上的开口60(也参见图10)和安装套筒16的相关的卡锁突出部62(也参见图9)的配合而与安装套筒16锁紧。在这种状态下,安装套筒16的穿通部58在套筒24的一侧上被限制。
现在参照图6,在图6的左半部中,保护元件22和与其连接的显示区段42处于最初位置中,从而通过开口58可看到夹紧套筒20。夹紧套筒20或者夹紧套筒20的至少通过穿通部58可见的区段例如可以由红色的塑料材料制成,以便说明保护元件22还没有到达其最终位置。
如果保护元件22到达其最终位置,如在图6的右半部分中所示,则夹紧套筒20的通过穿通部58可见的区段在径向外部与保护元件22的显示区段42重叠,也就是说通过穿通部58现在仅还可识别出保护元件22的显示区段42。特别是,显示区段42或整个保护元件22可以由塑料材料构成,该塑料材料具有与夹紧套筒20不同的颜色。特别是,显示区段42或保护元件22可以是绿色的,以便显示流体管路48与流体连接单元10的正确连接。
在根据图8的夹紧套筒20的单独的示图中还可以看到,夹紧套筒20具有弹性臂64,这些臂在流体连接单元10的组装状态下支撑在基体12上和/或支撑在安装套筒16上并且因此将夹紧套筒20沿一个方向挤压,该方向与流体管路48到流体连接单元10中的插入方向相反定向。由此,一方面可以实现夹紧套筒20的倒钩50尽可能远离流体管路48的自由端部与流体管路48的外周边接合,以减少或甚至消除流体管路48在流体连接单元10中的间隙。另一方面,通过夹紧套筒20的弹性臂64的预夹紧可以实现,夹紧套筒20的锥形区段66被挤压到套筒24的锥形区段68上,并且倒钩50可以更强烈地与流体管路48接合。
在此应补充的是,保护元件22在此具有止挡区段70(参见图5),流体管路48的自由端部能够与该止挡区段接触,以便在进一步将流体管路48推入到流体连接单元10中时,使保护元件22与流体管路48一起移动。止挡区段70也可以设计用于,通过与基体12和/或安装套筒16接触来限定保护元件22的端部位置。
为了在装配流体连接单元10时使将保护元件22推到接管区段14上且特别是推到密封元件18上变得容易,而在此不损坏密封元件18或不从其底座中移动出来,与保护元件22的圆柱形区段38相邻地布置有导入斜面72,也就是说保护元件22的内径的带有增大的直径的区段。
在保护元件22已经被推到接管区段14或密封元件18上之后,校准区段26可以与接管区段14连接。在此,特别是在图5和图6中可以看到,校准区段26的最大外径大于或等于保护元件22的圆柱形区段38的外径,从而即使当流体管路的自由端部应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时,流体管路48也通过校准区段26这样变形,使得流体管路48可以被推到保护元件22的圆柱形区段38上。替代地,校准区段26还可以构造为接管区段14的整体部分。在此,保护元件22为了其装配例如可以在圆柱形区段38的周向方向上具有弹性区段。
此外,在图8中可以看到,夹紧套筒20具有基环74。突出部7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三个突出部76)从基环74沿第一轴向方向(图8中向右)延伸。在突出部76的内侧上,倒钩50径向向内伸出。此外,突出部78在与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图8中向左)上延伸。在突出部78的自由端部上布置有弹性臂64。在突出部78的内侧上,倒钩50同样径向向内伸出并且在这里弹性地布置在突出部78上。由于突出部76和突出部78相对于基环74沿相反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当沿基环的周向方向观察时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所以突出部76、78分别成对地形成跷跷板机构。也就是说,突出部76和78中的一个径向向外移动,突出部78和76中的另一个可以径向向内移动。
下面参照附图11至1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流体连接单元110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是前面所描述的流体连接单元10的一种变型,从而在进一步的进程中仅详细探讨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并且关于所有其它的特征和功能参见第一实施例。因此,关于流体连接单元10的第一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所有特征、效果和优点可以同样地适用于流体连接单元110的第二实施方式,反之亦然。
在图11中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流体连接单元110的基体112的透视图。如在图11中可以看见,基体112与基体12类似地在纵向方向上对称地构造。出于这个原因,下面决定性地仅详细讨论基体112(或者说流体连接单元110)的一个半部,其中,这同样能够应用于基体112(或者说流体连接单元110)的另一个半部。
与第一实施例的基体12不同,基体112在其外侧上具有多个加强肋180,这些加强肋布置在两个凸缘182之间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基体112的轴向延伸方向延伸。加强肋180决定性地有助于即使在引入力时凸缘182也不变形。沿基体112的周向方向,两个相邻的加强肋180例如可以以45°的角度错开地布置,由此总共八个加强肋180布置在基体112上。
然而,加强肋180的数量可以任意地调整。
此外,基体112具有止挡面184,这些止挡面设计用于,保护元件122(参见图12)的相应的配合贴靠面186与其发生接触。所述接触可以特别是限定保护元件122相对于基体112的移动范围的终端位置。止挡面184在此这样构造,使得它们从基体112的接管区段114的公称直径朝向凸缘184的方向径向向外凸出。因此,止挡面184也可以用于使保护元件122并且因此使流体管路的布置在其上的端部相对于流体连接单元110的中轴线X在支承部的意义上稳定地定心。当然,止挡面184也有助于加强基体112上的相应区段。
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的是,第二实施例的流体连接单元110为了显示流体管路与流体连接单元110的连接状态可以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流体连接单元10相同的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参考图6和夹紧套筒的颜色编码以及保护元件122的显示区段来阐述,其中,颜色编码从外部通过穿通部158可看出(参见图15)。
在图12中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流体连接单元110的侧横截面视图,其中,在图12中在右侧示出的流体连接单元110的半部上,保护元件122位于其最初位置中,而在图12中示出的流体连接单元110的左半部中,保护元件122位于其最终位置中。
在示出图12中的流体连接单元110的右半部的放大细节的图13中可以看到,保护元件122在其前端部处具有局部减小的外径186,该端部在保护元件122的最终位置中与校准区段126相邻地布置。由于减小的外径186,在该位置处径向较小的保护元件122和与其相邻的径向较大的校准区段126之间形成阶梯部。由此能够确保被推移到校准区段126上的流体管路的自由端部首先被推移到保护元件122的减小的外径186上,而在此不接触保护元件并且因此必要时不会过早地移动保护元件。
与第一实施例的校准区段26类似,为了便于将流体管路推入到流体连接单元110中,校准区段126具有朝向自由端部渐缩的面144,并且校准区段126通过突起部(未示出)接合到基体112的接管区段114中并且因此固定在其上。
此外在图13中可以看到,保护元件122具有基本上沿径向方向延伸的止挡区段170,该止挡区段设计用于与流体管路的自由端部的端面接触并且因此能够更好地吸收流体管路的推入力并且传递到保护元件122上。保护元件122在止挡区段170之后朝向保护元件122的与减小的外径186相反的端部的方向以增大的外径继续延伸,从而使得其在其最初位置中可抵抗密封元件(在第二实施例中未示出)的复位力并且例如可减小或甚至防止保护元件122的材料蠕变。
在图14的保护元件122的透视图中可以看见,止挡区段170不必强制性地构造为连续的直径增大部,而是如在此示出的那样也可以由多个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肋190构成,所述肋的端面总体上有助于止挡区段170。这可以避免在保护元件122上的材料积聚并且因此降低成本并且特别是在塑料部件中改进尺寸稳定性。
图15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流体连接单元110的安装套筒116和套筒124的透视图,其中,安装套筒116和套筒124的布置结构对应于流体连接单元110的连接状态。安装套筒116包括纵向缝隙192,其基本上平行于中轴线X延伸。通过提供纵向缝隙192,在这些凸耳状的卡锁元件194之间产生,这些卡锁元件与连续的套筒相比可以更容易地弹性变形,以便安装套筒116通过卡锁元件194与相应的凸缘184连接。因此,纵向缝隙192可以简化流体连接单元110的装配,因为它们可以减少必要的力消耗并且防止损坏。
在图15中,套筒124具有开口160,这些开口基本上是D形的或在一侧是弧形的,其中,开口160的弧形特别是构造在朝向安装套筒116的一侧上。在安装套筒116上互补地设有卡锁突出部162,所述锁定突出部以互补的形状构造,以接合到开口160中,从而将套筒124与安装套筒116锁紧。卡锁突出部162的一侧弧形的形状具有如下优点,即在轴向拉伸负荷的情况下在套筒124上出现的力(例如在将流体管路从流体连接单元110中拉出时)可以比在矩形的卡锁突出部62的情况下更均匀地传递到圆形的卡锁突出部上,从而可以减小在开口160处的切口效应。

Claims (15)

1.一种流体连接单元(10、110),该流体连接单元设计用于,将不属于该流体连接单元(10、110)的流体管路(48)与另一个流体管路、同样不属于该流体连接单元(10、110)的流体管路连接,
其中,所述流体连接单元(10、110)包括接管区段(14、114),该接管区段设计用于,被导入到所述流体管路(48)中,并且该接管区段具有公称外径(28),
其中,在所述接管区段(14、114)的外周边上布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元件(18)、特别是O形环,所述密封元件设计用于,在所述流体连接单元(10、110)与所述流体管路(48)已连接的状态下跨接所述流体连接单元(10、110)与所述流体管路(48)之间的距离并且因此密封朝向外侧的连接,
其中,所述流体连接单元(10、110)包括保护元件(22、122),该保护元件在外部从在所述接管区段(14、114)上的最初位置到最终位置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接管区段(14、114)上,并且该保护元件至少在其径向内侧上包括基本上圆柱形的区段(38),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密封元件(18)在最初位置中在径向外部与所述保护元件(22、122)的圆柱形区段(38)重叠,
其中,所述保护元件(22、122)的圆柱形区段(38)具有内径,该内径基本上对应于所述接管区段(14、114)的公称外径(28),
其中,所述保护元件(22、122)的圆柱形区段(38)设计用于,在其外侧上接纳待连接的流体管路(48),并且
其中,所述流体连接单元(10、110)还包括校准区段(26、126),该校准区段布置在所述接管区段(14、114)的自由端部处,并且该校准区段具有在朝向所述接管区段(14、114)的自由端部的方向上减小的外径(44、144),其中,所述校准区段(26、126)的最大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保护元件(22、122)的圆柱形区段(38)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连接单元(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区段(26、126)与所述接管区段(14、114)和所述保护元件(22、122)分开或可分开地构造。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连接单元(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区段(26、126)在向外指向的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空隙部(46)。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连接单元(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元件(22、122)包括一区段,该区段在最初位置中在径向内侧上和/或在径向外侧上与所述校准区段(26、126)的区段重叠。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连接单元(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元件(22、122)在最初位置中与所述校准区段(26、126)耦联。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连接单元(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区段(26、126)与所述接管区段(14、114)接合,其中,特别是校准区段(26、126)和接管区段(14、114)中的一个具有突出部(36)并且另一个具有与该突出部配合的空隙部。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连接单元(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36)和/或所述空隙部在所述接管区段(14、114)或所述校准区段(26、126)的周边方向上完全环绕。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连接单元(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元件(22、122)包括止挡区段(70、170),该止挡区段设计用于,与所述流体管路(48)的自由端部接触,使得当所述流体管路(48)在接触所述止挡区段(70、170)进一步被推到所述接管区段(14、114)上时,所述保护元件(22、122)与所述流体管路(48)一起移动。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连接单元(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连接单元(10、110)还包括套筒(24、124)和/或安装套筒(16、116),所述套筒和/或安装套筒在径向外部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接管区段(14、11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连接单元(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4、124)和/或所述安装套筒(16、116)包括至少一个穿通部(58、158),所述穿通部在径向方向上延伸通过所述套筒(24、124)和/或所述安装套筒(16、116)的壁,其中,所述套筒(24、124)和/或所述安装套筒(16、116)的穿通部(58、158)布置成,使得当所述保护元件(22、122)到达在所述接管区段(14、114)上的最终位置时从外部可看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体连接单元(10、110),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保护元件(22、122)的在其最终位置中通过所述套筒(24、124)和/或所述安装套筒(16、116)的穿通部(58、158)可看到的那个区段(42)具有预先确定的颜色,该颜色与所述流体连接单元(10、110)的通过在所述保护元件(22、122)的最初位置中所述套筒(24、124)和/或所述安装套筒(16、116)的穿通部(58、158)可看见的区段(20)的颜色进行区分。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连接单元(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元件(22、122)设计用于,径向向内压缩所述至少一个密封元件(18)。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连接单元(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区段(14、114)具有带有减小的外径(32)的区域,该区域沿所述保护元件(22、122)的移动方向从所述校准区段(26、126)上的最初位置朝向所述保护元件(22、122)的最终位置的方向观察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密封元件(18)的下游。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连接单元(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元件(22、122)的内径在其至少一个轴向端部处增大。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连接单元(1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元件具有锁定装置(52),该锁定装置设计用于,将所述保护元件保持在最终位置中。
CN202180072101.8A 2020-10-22 2021-10-18 流体连接单元 Pending CN1163910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27867.5 2020-10-22
DE102020127867.5A DE102020127867A1 (de) 2020-10-22 2020-10-22 Fluidverbindungseinheit
PCT/EP2021/078846 WO2022084265A1 (de) 2020-10-22 2021-10-18 Fluidverbindungseinhei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1088A true CN116391088A (zh) 2023-07-04

Family

ID=78500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2101.8A Pending CN116391088A (zh) 2020-10-22 2021-10-18 流体连接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232735A1 (zh)
CN (1) CN116391088A (zh)
DE (1) DE102020127867A1 (zh)
WO (1) WO202208426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08066B4 (de) 2007-02-15 2013-12-05 Viega Gmbh & Co. Kg Fitting
IT1396361B1 (it) 2009-10-30 2012-11-19 Giordano Raccordo ad innesto rapido.
DE102014115092A1 (de) * 2014-10-16 2016-04-21 Stefan Postler Verbindungsteil, Verfahren zur Durchführung einer Verbindung und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Verbindungsteil und einem Rohrteil
DE102017215675A1 (de) * 2017-09-06 2019-03-07 Fränkische Rohrwerke Gebr. Kirchner Gmbh & Co. Kg Verbindungsanordnung für Roh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127867A1 (de) 2022-04-28
EP4232735A1 (de) 2023-08-30
WO2022084265A1 (de) 2022-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99267B2 (en) Quick connection arrangement for detachably connecting a medium line to a connecting piece
CN107289216B (zh) 建立并确保管路间流体密闭连接的快速连接器组件及方法
US4991882A (en) Fluid-tight connector
CN108087648B (zh) 用于联接柔性软管的系统
US8336924B2 (en) Coupling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fluid, circuit incorporating and fitting/removing it
EP2204599A1 (en) Quick connector for high pressure applications
WO2009024787A1 (en) Push-fit pipe fitting system
US20120146326A1 (en) Duct connector
EP3904746B1 (en) Quick connector
US11460135B2 (en) Coupling element for connecting a first fluid-conducting line to a second fluid-conducting line, and coupling assembly
US9772055B2 (en) Coupling for pipe elements
KR102447847B1 (ko) 파이프 커플러 및 커플링 방법
WO2004104466A1 (en) Tube coupling device
US20170336004A1 (en) Tube Connector
EP3167220B1 (en) Coupling assembly with vibration lock
CN116391088A (zh) 流体连接单元
CN115264210B (zh) 管接头
KR102174341B1 (ko) 커넥터,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커넥터 제작방법
CN108138995B (zh) 用于倒角管的具有可运动密封件的连接装置
US3542405A (en) Tubular coupling
CN108071886B (zh) 用于介质传导管线的联接装置
CN113090840B (zh) 套接组件、分体式阳接头和快速连接器
US20240183474A1 (en) Improved fitting assembly for vehicular tubes and hydraulic assembly comprising such fitting assembly
US11821558B2 (en) Fluid connector with dry break
RU2782523C1 (ru) Многокомпонентн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узе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