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90265A -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90265A
CN116390265A CN202310313124.4A CN202310313124A CN116390265A CN 116390265 A CN116390265 A CN 116390265A CN 202310313124 A CN202310313124 A CN 202310313124A CN 116390265 A CN116390265 A CN 116390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subcarrier spacing
base station
access preamb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131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田和晃
武田一树
永田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390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02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无线通信系统。该终端具有控制单元,控制小区中的随机接入过程;以及发送单元,发送应用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应用第二子载波间隔的UL数据信道,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表示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第一信息来决定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根据表示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第二信息来决定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

Description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07月14日且申请号为201780043991.3的、发明名称为“用户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被规范化(非专利文献1)。此外,以从LTE出发的进一步宽带域化和高速化为目的,还研究了LTE的后继系统(也称为例如LTE-A(LTE-Advanced)、FRA(Future Radio Access,未来无线接入)、4G、5G、5G+(plus)、NR(New RAT,新RAT)、LTE Rel.14、15~等)。
现有的LTE系统(例如LTE Rel.8-13)中,在无线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已建立UL同步的情况下,能够从用户终端发送UL数据。因此,现有的LTE系统中,支持用于建立UL同步的随机接入过程(也称为RACH过程: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随机接入信道过程)、接入过程)。
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终端根据对于随机选择的前导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来自无线基站的应答(random 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而获取与UL的发送定时相关的信息(定时提前(TA:Timing Advance)),基于该TA而建立UL同步。
用户终端在建立UL同步后,接收来自无线基站的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UL许可)后,利用通过UL许可而分配的UL资源,发送UL数据。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NR等)中,要求在单一框架中容纳高速且大容量的通信(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 Band,扩展移动宽带)、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设备或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机器型通信)等的来自机器间通信(M2M:Machine-to-Machine,机器对机器)设备的大量连接(massive MTC)、或低延迟且高可靠的通信(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超可靠且低延迟通信)等多种多样的服务。
像这样,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预想混合存在对延迟削减的要求不同的多个服务。因此,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期望容纳参数集(numerology)不同的多个用户终端(也称为多参数集等)。在此,参数集是指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两者、或任一者中的通信参数(例如子载波间隔、带宽、码元长度、CP(Cyclic Prefix)长度、TTI长度、每个TTI的码元数、无线帧结构、滤波处理、窗口(windowing)处理等中的至少一种)。
在容纳参数集不同的多个用户终端的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成为问题的是如何控制随机接入过程。例如,如何设定用户终端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结构尚未决定,期望设为适合于所利用的参数集的结构。
本发明鉴于所述情况而进行,目的之一在于,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能够适合地实施随机接入过程(例如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的用户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是与应用规定的参数集的小区通信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小区中的随机接入过程;以及,发送单元,其从支持多个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应用规定的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适合地实施随机接入过程(例如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竞争型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前导码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子载波间隔不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例的图。
图4A-图4C是示出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复用例的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现有的LTE系统(例如LTE Rel.8-13)中,支持用于建立UL同步的随机接入过程。随机接入过程中,包括竞争型随机接入(也称为CBRA: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等)和非竞争型随机接入(也称为Non-CBRA、无竞争随机接入(CFRA:Contention-Free Random Access)等)。
竞争型随机接入(CBRA)中,用户终端从各小区中规定的多个前导码(随机接入前导码、随机接入信道(也称为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RACH前导码等)中发送随机选择的前导码。此外,竞争型随机接入是用户终端主导的随机接入过程,能够在例如初始接入时、UL发送的开始或重新开始时等利用。
另一方面,非竞争型随机接入(Non-CBRA、CFRA:Contention-Free RandomAccess)中,无线基站通过下行链路(DL)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Enhanced PDCCH(增强PDCCH)等)而对用户终端特定地分配前导码,用户终端对从无线基站分配的前导码进行发送。非竞争型随机接入是网络主导的随机接入过程,能够在例如切换时、DL发送的开始或重新开始时(DL用重发指示信息的UL中的发送的开始或重新开始时)等利用。
图1是示出竞争型随机接入的一例的图。图1中,用户终端通过系统信息(例如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主信息块)和/或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或高层信令(例如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预先接收表示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结构(PRACH configuration(PRACH设定)、RACH configuration(RACH设定))的信息(PRACH结构信息)。
该PRACH结构信息能够表示例如各小区中规定的多个前导码(例如前导码格式)、表示在PRACH发送中所利用的时间资源(例如系统帧编号、子帧编号)和频率资源(例如6个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的起始位置的偏移(prach-FrequencyOffset))等。
如图1所示那样,用户终端在从空闲(RRC_IDLE)状态迁移至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的情况下(例如初始接入时)、为RRC连接状态但没有建立UL同步的情况下(例如UL发送的开始或重新开始时)等,随机选择PRACH结构信息所示的多个前导码之一,通过PRACH发送所选择的前导码(消息1)。
无线基站若检测到前导码,则作为其应答而发送随机接入应答(RAR:Random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消息2)。用户终端在发送前导码后,在规定期间(RARwindow)内RAR的接收失败的情况下,提高PRACH的发送功率而再次发送(重发)前导码。需要说明的是,在重发时增加发送功率也被称为功率渐升(power ramping)。
接收到了RAR的用户终端基于RAR中包含的定时提前(TA),调整UL的发送定时,建立UL的同步。此外,用户终端通过RAR中包含的UL许可所指定的UL资源,发送高层(L2/L3:Layer 2/Layer 3,层2/层3)的控制消息(消息3)。该控制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的标识符(UE-ID)。该用户终端的标识符例如如果是RRC连接状态,则也可以是C-RNTI(Cell-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或如果是空闲状态,则也可以是S-TMSI(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Identity,系统架构演进临时移动订户标识)等高层的UE-ID。
无线基站根据高层的控制消息,发送竞争解决用消息(消息4)。该竞争解决用消息基于上述控制消息中包含的用户终端的标识符目的地而被发送。竞争解决用消息的检测成功了的用户终端将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发请求)中的肯定应答(ACK:Acknowledge)发送给无线基站。由此,空闲状态的用户终端迁移至RRC连接状态。
另一方面,该竞争解决用消息的检测失败了的用户终端判断为发生了竞争,重选前导码,重复消息1至4的随机接入过程。无线基站若通过来自用户终端的ACK而检测到竞争已被解决,则对该用户终端发送UL许可。用户终端利用通过UL许可而分配的UL资源,从而开始UL数据。
以上那样的竞争型随机接入中,用户终端在期望发送UL数据的情况下,能够自主的(autonomous)地开始随机接入过程。此外,在建立UL同步后,利用通过UL许可而对用户终端特定分配的UL资源从而发送UL数据,因此能够进行可靠性高的UL发送。
上述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终端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PRACH)由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区间、前导码区间和保护时间(GT:Guard Time)区间构成。此外,用户终端规定了在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中能够利用的4个前导码格式(Preamble format)。
如图2所示那样,前导码格式0具有1[ms]的TTI长度,具有102.6[μs]的CP区间、800[μs]的前导码区间和97.4[μs]的GT区间,具有最大15[km]的覆盖。前导码格式1具有2[ms]或3[ms]的TTI长度,具有684[μs]的CP区间、800[μs]的前导码区间和516[μs]的GT区间,在TTI长度为2[ms]的情况下,具有最大77[km]的覆盖,在TTI长度为3[ms]的情况下,具有最大100[km]的覆盖。前导码格式2具有2[ms]的TTI长度,具有202.6[μs]的CP区间、2×800[μs]的前导码区间和197.4[μs]的GT区间,具有最大30[km]的覆盖。前导码格式3具有3[ms]的TTI长度,具有684[μs]的CP区间、2×800[μs]的前导码区间和716[μs]的GT区间,具有最大100[km]的覆盖。
此外,现有的LTE系统中,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子载波间隔(SC spacing)在前导码格式0-3中被定义为1.25kHz。
但是,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方式(5G RAT)中,为了支持宽泛的频带、或要求条件不同的多种多样的服务,预想导入多个参数集(也称为多参数集)。在此,参数集(numerology)是指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两者、或任一者中的通信参数(无线参数)的集。通信参数的集中,例如也可以包含子载波间隔、带宽、码元长度、CP长度、TTI长度、每个TTI的码元数、无线帧结构、滤波处理、窗口处理等中的至少一种。
“参数集不同”是指表示例如子载波间隔、带宽、码元长度、CP长度、TTI长度、每个TTI的码元数、无线帧结构等中的至少一种在参数集间不同,但不限于此。
在支持多参数集的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预想在同一载波或不同的载波中应用不同的参数集而进行通信。该情况下,成为问题的是在支持多参数集的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如何控制上述随机接入过程。例如,关于如何设定用户终端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结构尚未决定,期望设为适合于所利用的参数集的结构。
图3A、图3B是示出子载波间隔不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例的图。图3A所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例如序列数为839个)的带宽是1.04MHz。其相当于839个子载波间隔为1.25kHz的子载波的量。此外,该随机接入前导码中,前导码长度为800μs。
另一方面,图3B所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带宽是4.195MHz。其相当于839个子载波间隔为5kHz的子载波的量。此外,该随机接入前导码中,前导码长度为200μs。图3B所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带宽(子载波间隔)为图3A所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带宽(子载波间隔)的约4倍。此外,图3B所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前导码长度为图3A所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前导码长度的1/4。像这样,子载波间隔与前导码长度互为倒数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针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带宽、子载波间隔、前导码长度,不限于图3A、图3B所示的例子,能够适当设定。
带宽对定时精度(定时偏移估计精度)造成影响。此外,子载波间隔和带宽对容量或竞争可能性造成影响。例如,若子载波间隔变宽,则能够有效地防止因用户终端移动时的多普勒频移而导致的信道间干扰、或因用户终端的接收机的相位噪音而导致的传输质量劣化。特别地,在数十GHz等高频带中,通过拓宽子载波间隔,能够有效地防止传输质量的劣化。
因此,子载波间隔宽的图3B所示的参数集适合于高频带的通信。此外,通过拓宽子载波间隔,对于高速移动的耐受性也变强,因此子载波间隔宽的图3B所示的参数集适合于高速移动。
前导码长度对SNR(Signal Noise Ratio,信噪比)和小区半径造成影响。例如,在较低的载波频率(例如6GHz带以下)中,优先确保覆盖,与现有的LTE相同的子载波间隔窄的图3A所示的参数集是适合的。
另一方面,在高载波频率(6GHz~100GHz)中,考虑到能够应用宽带宽、和对相位噪音等的耐受性,考虑增大子载波间隔,且增大TTI长度。在前导码中,也同样地,可以认为增大子载波间隔而前导码长度短的图3B所示的参数集是适合的。该参数集也适合于利用大量的天线元件的大规模MIMO(Massive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此外,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中,数据量小,但是要求削减延迟。可以认为也适合于像这样的针对延迟的要求条件严格的服务。此外,作为另一个例子,在高速移动环境下,要求对多普勒频率的高耐受性,因此这样的TTI长度短的参数集是适合的。
此外,根据图3A所示的参数集,由于前导码的整体长度增加,因此即使在CP长度在前导码的整体长度中所占的比率为恒定的情况下,也能够延长CP长度。由此,对于通信路径中的多路径衰落(multipath fading),能够进行更强的(健壮的)无线通信。
此外,用户终端所利用的参数集也可以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或广播信息等高层信令等而半静态地设定,也可以通过物理层控制信息(L1/L2控制信道)而动态地变更。或者,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和物理层控制信息的组合而变更。此外,除了参数集之外,也可以定义多个前导码的序列或序列长度,从而对UE进行设定。
像这样,本发明人等着眼于通信环境(例如载波频率、服务类型、移动速度等)等中适合于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子载波间隔等结构(参数集)不同这一点,想到了定义支持能够与其他物理信道的参数集不同的多个子载波间隔等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例如,定义支持多个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用户终端发送具有其中一个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即,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是与应用规定的参数集的小区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控制小区中的随机接入过程,从支持多个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中发送应用规定的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像这样,通过预先定义支持多个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适合地实施随机接入过程(例如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
在此,用户终端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PRACH)由循环前缀(CP:CyclicPrefix)区间、前导码区间和保护时间(GT:Guard Time)区间构成。此外,关于随机接入前导码,其设定(configuration)至少通过子载波间隔和前导码码元的反复数而构成。即,上述一个方式中,也可以反复发送应用规定的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由此,能够提高SNR。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与参数集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规定了前导码格式。针对与该参数集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前导码格式,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随机接入过程也能够应用于竞争型竞争型随机接入和非竞争型竞争型随机接入。
(第一方式)
第1方式中,在设定支持多个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时,利用规定值(例如1.25kHz)的倍数的多个子载波间隔。第1方式中,能够与应用于UL数据信道的子载波间隔独立地设定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子载波间隔。由此,能够适当地进行时间误差估计。
第1方式中,与LTE系统同样地,能够基于1.25kHz的子载波间隔而设定多个子载波间隔。例如1.25kHz、2.5kHz、5kHz、10kHz、20kHz、40kHz…。通过像这样将倍数设定为2的乘方,从而能够使LTE系统的扩展变得容易。此外,用户终端也能够根据要求条件,选择与LTE系统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相同的子载波间隔。
(第二方式)
第2方式中,在设定支持多个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时,利用与现有的LTE系统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例如15kHz)的倍数的多个子载波间隔。
第2方式中,与数据信道同样地,能够基于15kHz的子载波间隔而设定多个子载波间隔。例如3.75kHz、15kHz、30kHz、60kHz、120kHz…。通过像这样设定,设定与其他物理信道相同的子载波间隔,由此能够在不同的信道间省略保护带(guard band)。
第1方式和第2方式中,也可以预先设定支持多个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基于规定条件而选择与子载波间隔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此,作为规定条件,可以举出参数集的种类、SNR、移动速度等。像这样,通过基于规定条件而从支持多个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中选择特定的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能够根据要求条件等而发送适当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其结果是,能够适合地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此外,第1方式和第2方式中,随机接入前导码也可以设定预先定义的带宽(一个或多个)。由此,用户终端能够根据时间误差估计等要求条件而发送适当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此外,第1方式和第2方式中,如上述那样,随机接入前导码至少通过子载波间隔和前导码码元的反复数而设定。例如,如图4A所示那样,能够通过67个子载波间隔15kHz的量的带宽(约1MHz)而构成随机接入前导码。此外,该情况下,优选反复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该情况下,在由前导码长度66μs的码元的反复而构成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中,也可以应用模拟波束成型(在RF变换后进行波束形成的波束成型方法),按每个码元扫描波束的朝向(波束扫描)。由此,能够提高SNR。
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那样,能够通过277个子载波间隔3.75kHz的量的带宽(约1MHz)构成随机接入前导码。该情况下,由前导码长度267μs的码元的反复而构成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中,不适合应用模拟波束成型,因此优选通过码元合成而提高SNR。需要说明的是,针对随机接入前导码,不限于图4A、图4B所示的例子,能够适当设定。
此外,在扫描波束的朝向的情况下,如图4C所示那样,也可以对每个前导码附加CP和GT,仅利用与最佳波束关联的前导码而发送。在此,最佳波束能够利用下行的同步信号(SS)或波束检测用的参考信号(BRS)等而预先测量。图4C的结构中,与如图4A那样反复发送前导码的情况相比,能够停止不需要的前导码的发送。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如图5所示那样,能够将具有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的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进行时间复用或频率复用。例如,图5中,示出将带宽约1MHz、子载波间隔15kHz、码元长度66.7μs、反复数4的随机接入前导码A;带宽约1MHz、子载波间隔3.75kHz、码元长度267μs、无反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B;和带宽约2MHz、子载波间隔15kHz、码元长度66.7μs、反复数4的随机接入前导码C进行复用的情况。
图5中,预先将随机接入前导码A和随机接入前导码B时间复用,将随机接入前导码A、B与随机接入前导码C进行时间和频率复用。像这样,通过将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进行时间复用和/或频率复用,能够在发送不同的结构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用户终端间抑制竞争。需要说明的是,针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复用,不限定于图5所示的例子,可以适当设定。
(无线通信系统)
以下,针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上述各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也可以分别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应用。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无线通信系统1中,能够应用将以LTE系统的系统带宽(例如20MHz)作为1个单位的多个基本频率块(分量载波)一体化而得到的载波聚合(CA)和/或双重连接(DC)。需要说明的是,无线通信系统1也可以被称为SUPER 3G、LTE-A(LTE-Advanced)、IMT-Advanced、4G、5G、FRA(FutureRadio Access,未来无线接入)、NR(New Rat)等。
图6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具备:形成宏小区C1的无线基站11、和配置于宏小区C1内且形成比宏小区C1更窄的小型小区C2的无线基站12a~12c。此外,在宏小区C1和各小型小区C2中,配置了用户终端20。也可以设为在小区间应用不同的参数集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参数集是指对某个RAT中的信号的设计、或RAT的设计附加特征的通信参数的集。
用户终端20能够连接于无线基站11和无线基站12两者。用户终端20预想通过CA或DC而同时使用利用不同的频率的宏小区C1和小型小区C2。此外,用户终端20能够利用多个小区(CC)(例如2个以上的CC)而应用CA或DC。此外,用户终端能够利用授权带域CC和未授权带域CC作为多个小区。需要说明的是,能够设为包括对多个小区中任一者应用缩短TTI的TDD载波的结构。
用户终端20与无线基站11之间,能够在相对低的频带(例如2GHz)中利用带宽窄的载波(也被称为现有载波、Legacy carrier等)来进行通信。另一方面,用户终端20与无线基站12之间,也可以在相对高的频带(例如3.5GHz、5GHz、30~70GHz等)中利用带宽宽的载波,也可以利用与无线基站11之间相同的载波。需要说明的是,各无线基站所利用的频带的结构不限于此。
无线基站11与无线基站12之间(或2个无线基站12间)能够设为有线连接(例如按照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射频接口)的光纤、X2接口等)或无线连接的结构。
无线基站11和各无线基站12分别连接于上位站装置30,经由上位站装置30而连接于核心网络40。需要说明的是,上位站装置30中,包含例如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不限于此。此外,各无线基站12也可以经由无线基站11而与上位站装置3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基站11是具有相对宽的覆盖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微基站、汇聚节点、eNB(eNodeB)、发送接收点等。此外,无线基站12是具有局部覆盖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小型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HeNB(Home eNodeB,家庭演进节点B)、RRH(Remote Radio Head,远程无线头)、发送接收点等。以下,在不区别无线基站11和12的情况下,总称为无线基站10。
各用户终端20是支持LTE、LTE-A等各种通信方式的终端,不仅可以包括移动通信终端,也可以包括固定通信终端。
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能够对下行链路(DL)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连接),对上行链路(UL)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连接)。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频带(子载波)、并将数据映射于各子载波而进行通信的多重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将系统带宽按每个终端分割为由1个或连续的资源块形成的带域、并通过使多个终端利用彼此不同的带域从而减少终端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上行和下行的无线接入方式不限于这些的组合,也可以在UL中利用OFDMA。
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DL信道,利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DL数据信道(也被称为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共享信道等)、广播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L1/L2控制信道等。通过PDSCH,传输用户数据或高层控制信息、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等。此外,通过PBCH,传输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主信息块)。
L1/L2控制信道包括DL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等。通过PDCCH,传输包含PDSCH和PUSCH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等。通过PCFICH,传输PDCCH中利用的OFDM码元数。EPDCCH与PDSCH被频分复用,与PDCCH同样地用于DCI等的传输。能够通过PHICH、PDCCH、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传输对于PUSCH的HARQ的重发指示信息(ACK/NACK)。
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UL信道,利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UL数据信道(也被称为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共享信道等)、UL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等。通过PUSCH,传输用户数据、高层控制信息。包含重发指示信息(ACK/NACK)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等中的至少一者的上行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链路控制信息)通过PUSCH或PUCCH而被传输。能够通过PRACH,传输用于与小区建立连接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无线基站>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该无线基站中,应用规定的参数集。无线基站10具备: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1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呼叫处理单元105、和传输路径接口106。需要说明的是,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103构成为分别包含1个以上即可。
从无线基站10向用户终端20发送的DL数据是从上位站装置30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而被输入给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的。
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关于DL数据,进行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Radio Link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重发控制等RLC层的发送处理、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重发控制(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等发送处理,并转发给发送接收单元103。此外,关于DL控制信号,也进行信道编码或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等发送处理,并转发给发送接收单元103。
发送接收单元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按每个天线进行预编码后而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并发送。通过发送接收单元103进行了频率变换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单元102而放大,从发送接收天线101发送。发送接收单元1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发送器/接收器、发送接收电路或发送接收装置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发送接收单元103也可以以一体的发送接收单元的形式构成,也可以由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构成。
另一方面,针对UL信号,将通过发送接收天线101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单元102放大。发送接收单元103接收被放大器单元102放大的UL信号。发送接收单元103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基带信号,输出给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对所输入的UL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Inverse 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和PDCP层的接收处理,并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而转发给上位站装置30。呼叫处理单元1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或释放等呼叫处理、或无线基站10的状态管理、或无线资源的管理。
传输路径接口106经由规定的接口而与上位站装置3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传输路径接口106也可以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按照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射频接口)的光纤、X2接口)而与其他无线基站10发送接收信号(回程信令)。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接收单元103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实施模拟波束成型的模拟波束成型单元。模拟波束成型单元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模拟波束成型电路(例如移相器、移相电路)或模拟波束成型装置(例如移相器)而构成。此外,发送接收天线101能够由例如阵列天线而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接收单元103发送DL信号(例如DL控制信号(DL控制信道)、DL数据信号(DL数据信道、DL共享信道)、DL参考信号(DM-RS、CSI-RS等)、发现信号、同步信号、广播信号等),接收UL信号(例如UL控制信号(UL控制信道)、UL数据信号(UL数据信道、UL共享信道)、UL参考信号等)。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发送接收单元103发送与用户终端所利用的参数集相关的信息。例如,发送接收单元103发送用户终端所利用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信息。作为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信息,可以举出例如用于确定前导码格式的格式的比特信息、用于表示子载波间隔的信息、用于表示反复数的信息等。
此外,发送接收单元103在随机接入时,对用户终端20发送消息2、消息4、UL许可等。此外,发送接收单元103在随机接入时,从用户终端20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消息3、ACK等。该情况下,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或广播信息等高层信令等而半静态地设定,也可以通过物理层控制信息(L1/L2控制信道)而动态地变更。或者,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和物理层控制信息的组合而变更。
此外,发送接收单元103通过系统信息、高层信令、DL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者而发送参数不同的多个竞争型资源区域的设定信息。在该设定信息中,也可以按每个竞争型资源区域而包含上述时间资源的数量、频率资源的数量、与反复数相关的参数、与发送处理相关的参数、与跳频相关的参数、资源组的标识信息、与时间和/或频率位置相关的参数、参数集、与重发控制相关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由发送接收单元103和/或传输路径接口106构成。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主要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无线基站1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必须的其他功能块。如图8所示那样,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至少具备:控制单元3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映射单元303、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和测量单元305。
控制单元301实施无线基站10整体的控制。控制单元301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构成。
控制单元301控制例如基于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的信号的生成、或基于映射单元303的信号的分配。此外,控制单元301控制基于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的信号的接收处理、或基于测量单元305的信号的测量。
控制单元301控制DL信号和/或UL信号的调度(例如资源分配)。具体而言,控制单元301控制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映射单元303、发送接收单元103,以使生成和发送包含DL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的DCI(DL分配(downlink assignment))、包含UL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的DCI(UL许可)。
控制单元301控制随机接入过程。即,控制单元301控制图1所示的随机接入过程。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生成DL信号(DL控制信道、DL数据信道、DM-RS等DL参考信号等),输出给映射单元303。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能够由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信号生成电路或信号生成装置构成。
映射单元3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将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中生成的DL信号映射至规定的无线资源中,并输出给发送接收单元103。映射单元3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映射装置构成。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对从发送接收单元103输入的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在此,接收信号是例如从用户终端20发送的UL信号(UL控制信道、UL数据信道、UL参考信号等)。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信号处理装置构成。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将通过接收处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给控制单元301。例如,接收处理单元304将控制信息、UL数据中的至少一者输出给控制单元301。此外,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将接收信号、或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测量单元305。
测量单元305实施与接收到的信号相关的测量。测量单元305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测量器、测量电路或测量装置构成。
测量单元305也可以针对例如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例如RSRP(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接收质量(例如RSRQ(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或信道状态等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也可以被输出给控制单元301。
<用户终端>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用户终端20具备: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2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应用单元205。需要说明的是,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203构成为分别包含1个以上即可。
将通过发送接收天线201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单元202放大。发送接收单元203接收被放大器单元202放大的DL信号。发送接收单元203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基带信号,输出给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发送接收单元2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发送器/接收器、发送接收电路或发送接收装置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发送接收单元203也可以以一体的发送接收单元的形式构成,也可以由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构成。
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对所输入的基带信号,进行FFT处理、或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DL数据被转发至应用单元205。应用单元205进行与比物理层或MAC层更上位的层相关的处理等。此外,DL数据之中,系统信息或高层控制信息也被转发给应用单元205。
另一方面,针对UL数据,从应用单元205输入给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或信道编码、预编码、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IFFT处理等,并转发给发送接收单元203。发送接收单元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并发送。通过发送接收单元203进行了频率变换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单元202而放大,从发送接收天线201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接收单元203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实施模拟波束成型的模拟波束成型单元。模拟波束成型单元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模拟波束成型电路(例如移相器、移相电路)或模拟波束成型装置(例如移相器)而构成。此外,发送接收天线201能够由例如阵列天线而构成。
发送接收单元203接收DL信号(例如DL控制信号(DL控制信道)、DL数据信号(DL数据信道、DL共享信道)、DL参考信号(DM-RS、CSI-RS等)、发现信号、同步信号、广播信号等),发送UL信号(例如UL控制信号(UL控制信道)、UL数据信号(UL数据信道、UL共享信道)、UL参考信号等)。此外,发送接收单元203从支持多个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中发送应用规定的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发送接收单元203接收与用户终端所利用的参数集相关的信息。例如,发送接收单元203接收用户终端所利用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信息。作为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信息,可以举出例如用于确定前导码格式的格式的比特信息、用于表示子载波间隔的信息、用于表示反复数的信息等。此外,发送接收单元203在随机接入时,从用户终端20接收消息2、消息4、UL许可等。此外,发送接收单元203在随机接入时,向用户终端20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消息3、ACK等。该情况下,发送接收单元203也可以反复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此外,发送接收单元203通过系统信息、高层信令、DL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者而接收参数不同的多个竞争型资源区域的设定信息。在该设定信息中,也可以按每个竞争型资源区域而包含上述时间资源的数量、频率资源的数量、与反复数相关的参数、与发送处理相关的参数、与跳频相关的参数、与前导码相关的参数、资源组的标识信息、与时间和/或频率位置相关的参数、参数集、与重发控制相关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接收单元203如图4A所示那样,在对随机接入前导码应用按每个码元而改变波束的指向性的模拟波束成型的情况下,在对于信号进行RF处理后进行波束成型处理。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主要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用户终端2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必须的其他功能块。如图10所示那样,用户终端20所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至少具备控制单元4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映射单元403、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和测量单元405。
控制单元401实施用户终端20整体的控制。控制单元401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构成。
控制单元401控制例如基于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的信号的生成、或基于映射单元403的信号的分配。此外,控制单元401控制基于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的信号的接收处理、或基于测量单元405的信号的测量。
控制单元401从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获取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DL控制信道和DL数据信道。具体而言,控制单元401控制发送接收单元203和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以使对DL控制信道进行盲解码而检测DCI,基于DCI而接收DL数据信道。此外,控制单元401基于DL参考信号而估计信道增益,基于估计的信道增益而对DL数据信道进行解调。
控制单元401也可以基于判定是否需要对于DL数据信道的重发控制的结果等,控制利用UL控制信道或UL数据信道发送的重发控制信息(例如HARQ-ACK等)的发送。此外,控制单元401也可以控制基于DL参考信号所生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的发送。
控制单元401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从支持多个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中选择应用规定的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该情况下,控制单元401基于参数集的种类、SNR、移动速度等规定条件,选择应用规定的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具体而言,控制单元401如图3A和图3B所示那样,选择应用规定的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此外,控制单元401针对随机接入前导码,设定预先定义的带宽。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生成UL信号(UL控制信道、UL数据信道、UL参考信号等),输出给映射单元403。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能够由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信号生成电路或信号生成装置构成。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生成UL数据信道。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在从无线基站10通知的DL控制信道中包含了UL许可的情况下,从控制单元401被指示UL数据信道的生成。
映射单元4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将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中生成的UL信号映射至无线资源,输出给发送接收单元203。映射单元4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映射装置构成。
映射单元403如图5所示那样,将随机接入前导码映射至无线资源。具体而言,映射单元403如图5所示那样,将随机接入前导码对无线资源进行时间复用和/或频率复用而映射。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对从发送接收单元203输入的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在此,接收信号是从例如无线基站10发送的DL信号(DL控制信道、DL数据信道、DL参考信号等)。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信号处理装置构成。此外,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能够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单元。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基于控制单元401的指示,对调度DL数据信道的发送和/或接收的DL控制信道进行盲解码,基于该DCI而进行DL数据信道的接收处理。此外,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基于DM-RS或CRS而估计信道增益,基于估计的信道增益而对DL数据信道进行解调。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将通过接收处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给控制单元401。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将例如广播信息、系统信息、RRC信令、DCI等输出给控制单元401。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也可以将数据的解码结果输出给控制单元401。此外,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将接收信号、或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测量单元405。
测量单元405实施接收到的信号相关的测量。测量单元405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测量器、测量电路或测量装置构成。
测量单元405也可以针对例如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例如RSRP)、DL接收质量(例如RSRQ)或信道状态等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也可以被输出给控制单元401。
<硬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框图示出功能单位的块。这些功能块(结构单元)可以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任意组合而实现。此外,各功能块的实现手段没有特别限制。即,各功能块可以通过在物理和/或逻辑上结合的1个装置而实现,也可以将在物理和/或逻辑上分离的2个以上的装置直接和/或间接地(例如有线和/或者无线)连接从而通过这些多个装置而实现。
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和用户装置也可以作为进行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处理的计算机来发挥作用。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上述基站10和用户终端20可以构成为在物理上包含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储存器1003、通信装置1004、输入装置1005、输出装置1006、总线1007等的计算机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装置”这一表达能够替换为电路、设备、单元等。无线基站10和用户终端20的硬件结构可以构成为包含一个或多个图中示出的各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不含一部分装置。
例如,处理器1001仅图示1个,但也可以为多个处理器。此外,处理也可以通过1个处理器执行,处理也可以同时、依次、或者利用其他手段而通过1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001也可以通过1个以上的芯片来安装。
无线基站10和用户终端20中的各功能通过在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等硬件上读入规定的软件(程序),处理器1001进行运算,控制基于通信装置1004的通信、或存储器1002和储存器1003中的数据的读取和/或写入,由此实现。
处理器1001例如使操作系统进行操作从而控制计算机整体。处理器1001也可以由包含与外围装置的接口、控制装置、运算装置、寄存器等的中央处理装置(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构成。例如,上述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204)、呼叫处理单元105等也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而实现。
此外,处理器1001可以将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或数据从储存器1003和/或通信装置1004中读取至存储器1002,按照这些来执行各种处理。作为程序,利用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操作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程序。例如,由用户终端20的控制单元401也可以通过被容纳于存储器1002中、且由处理器1001操作的控制程序而实现,针对其他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地实现。
存储器1002是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可以由例如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擦写可编程ROM)、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写可编程ROM)、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其他适当的存储介质中的至少一者构成。存储器1002也可以称为寄存器、缓存、主存储器(主存储装置)等。存储器1002能够保存为了实施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而能够执行的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等。
储存器1003是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可以由例如柔性盘、Floppy(注册商标)、光磁盘(例如紧凑型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OM)等)、数码多用途光盘、Blu-ray(注册商标)光盘)、可移动光盘、硬盘驱动器、智能卡、闪存存储器(例如卡、棒、键驱动器)、磁带、数据库、服务器、其他适当的存储介质中的至少1种构成。储存器1003也可以被称为辅助存储装置。
通信装置1004是用于经由有线和/或无线网络而进行计算机间的通信的硬件(发送接收设备),例如也称为网络设备、网络控制器、网卡、通信模块等。通信装置1004为了实现例如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和/或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Duplex),也可以包括高频开关、双工器、滤波器、频率合成器等而构成。例如,上述发送接收天线101(201)、放大器单元102(202)、发送接收单元103(203)、传输路径接口106等可以通过通信装置1004而实现。
输入装置1005是接受来自外部的输入的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麦克风、开关、按钮、传感器等)。输出装置1006是实施向外部的输出的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器、扬声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等)。需要说明的是,输入装置1005和输出装置1006也可以是形成一体的结构(例如触控面板)。
此外,处理器1001或存储器1002等各装置通过用于通信信息的总线1007而连接。总线1007也可以由单一总线构成,也可以由在装置间不同总线构成。
此外,无线基站10和用户终端20也可以包含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设备)、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硬件而构成,也可以通过该硬件来实现各功能块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处理器1001也可以通过这些硬件中的至少一者而安装。
(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术语和/或为理解本说明书而必要的术语,也可以与具有相同或类似含义的术语进行替换。例如信道和/或码元也可以是信号(信令)。此外,信号也可以是消息。参考信号还能够被简称为RS(Reference Signal),根据所应用的标准,也可以被称为导频(Pilot)、导频信号等。此外,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也可以被称为小区、频率载波、载波频率等。
此外,无线帧也可以在时域中由1个或多个期间(帧)构成。构成无线帧的该1个或多个各期间(帧)也可以被称为子帧。进一步,子帧也可以在时域中由1个或多个时隙构成。进一步,时隙也可以在时域中由1个或多个码元(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码元、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码元等)构成。
无线帧、子帧、时隙和码元均表示传输信号时的时间单位。无线帧、子帧、时隙和码元也可以分别使用所对应的其他称呼。例如,可以将1个子帧称为发送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也可以将多个连续的子帧称为TTI,还可以将1个时隙称为TTI。即,子帧或TTI可以是现有的LTE中的子帧(1ms),也可以是比1ms更短的期间(例如1-13个码元),也可以是比1ms更长的期间。
在此,TTI是指例如无线通信中的调度的最小时间单位。例如,LTE系统中,无线基站对各用户终端进行以TTI单位分配无线资源(各用户终端中能够使用的带宽或发送功率等)的调度。需要说明的是,TTI的定义不限于此。TTI可以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分组(传输块)的发送时间单位,也可以是调度或链路适配等的处理单位。
具有1ms的时长的TTI也可以被称为通常TTI(LTE Rel.8-12中的TTI)、正常TTI、长TTI、通常子帧、正常子帧、或长子帧等。比通常TTI更短的TTI也可以被称为缩短TTI、短TTI、缩短子帧、或短子帧等。
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是时域和频域的资源分配单位,在频域中,可以包含1个或多个连续的副搬送波(子载波(subcarrier))。此外,RB在时域中,可以包含1个或多个码元,也可以为1个时隙、1个子帧或1个TTI的长度。1个TTI、1个子帧也可以分别由1个或多个资源块构成。需要说明的是,RB也可以被称为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B)、PRB对(PRBpair)、RB对(RB pair)等。
此外,资源块也可以由1个或多个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构成。例如,1个RE也可以是1个子载波和1个码元的无线资源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无线帧、子帧、时隙和码元等的结构仅为例示。例如,无线帧中包含的子帧的数量、子帧中包含的时隙的数量、时隙中包含的码元和RB的数量、RB中包含的子载波的数量、以及TTI内的码元数、码元长度、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长度等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此外,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参数等可以以绝对值表示,也可以以从规定值起算的相对值表示,还可以以对应的其他信息表示。例如,无线资源也可以通过规定的索引来指示。进一步,使用这些参数的数学式等也可以与本说明书中明示公开的不同。
本说明书中参数等中使用的名称在任何方面均不是限定性的。例如,各种各样的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等)和信息元素能够通过任何适当的名称来识别,因此对这些各种各样的信道和信息元素分配的各种各样的名称在任何一点上均非限定性的。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信号等也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任意技术来表示。例如,遍及上述说明整体而可能提及的数据、命令、指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码片(chip)等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子、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表示。
此外,信息、信号等能够从上位层(高层)向下位层(低层)输出,和/或从下位层(低层)向上位层(高层)输出。信息、信号等也可以经由多个网络节点而输入输出。
输入输出的信息、信号等可以保存于特定部位(例如存储器),也可以用管理表来管理。输入输出的信息、信号等也可以进行覆盖、更新或追加。已输出的信息、信号等可以被删除。所输入的信息、信号等也可以发送给其他装置。
信息的通知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例如,信息的通知也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链路控制信息))、高层信令(例如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广播信息(主信息块(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SIB:SystemInformation Block)等)、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信令)、其他信号或它们的组合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物理层信令也可以被称为L1/L2(Layer 1/Layer 2,层1/层2)控制信息(L1/L2控制信号)、L1控制信息(L1控制信号)等。此外,RRC信令也可以被称为RRC消息,也可以是例如RRC连接设置(RRCConnectionSetup)消息、RRC连接重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RC连接重设定)消息等。此外,MAC信令也可以通过例如MAC控制元素(MAC CE(Control Element))来通知。
此外,规定的信息的通知(例如“为X”的通知)不限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隐式地(例如通过不进行该规定的信息的通知、或通过另外的信息的通知)进行。
判定可以通过1个比特所表示的值(0或1)而进行,也可以通过由真(true)或假(false)表示的真假值(Boolean,布尔值)而进行,也可以通过数值的比较(例如与规定的值进行比较)而进行。
软件无论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记述语言、或者用其他名称来称呼,均应当被广义地解释为命令、命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项目、可执行文件、可执行线程、过程、功能等的含义。
此外,软件、命令、信息等可以经由传输介质而发送接收。例如,软件在使用有线技术(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和数字订户专线(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等)和/或无线技术(红外线、微波等)而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remote source)发送的情况下,这些有线技术和/或无线技术包括在传输介质的定义内。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系统”和“网络”的术语可以互换使用。
本说明书中,“基站(BS:Base Station)”、“无线基站”、“eNB”、“小区”、“扇区”、“小区组”、“载波”和“分量载波”这样的术语能够互换使用。基站有时也用固定站(fixedstation)、NodeB、eNodeB(eNB)、接入点(access point)、发送点、接收点、毫微微小区、小型小区等术语来称呼。
基站能够容纳1个或多个(例如3个)小区(也被称为扇区)。在基站容纳多个小区的情况下,基站的覆盖区域整体能够被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区域,各个较小区域也能够通过基站子系统(例如室内用的小型基站RRH:Remote Radio Head(远程无线头))而提供通信服务。“小区”或者“扇区”的术语是指在该覆盖中进行通信服务的基站和/或基站子系统的覆盖区域中的一部分或整体。
本说明书中,“移动站(MS:Mobile Station)”、“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装置(UE:User Equipment)”和“终端”的术语能够互换使用。基站有时也用固定站(fixedstation)、NodeB、eNodeB(eNB)、接入点(access point)、发送点、接收点、毫微微小区、小型小区等术语来称呼。
移动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有时也用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设备(handset)、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多种其他适合的术语来称呼。
此外,本说明书中的无线基站也可以通过用户终端来替换。例如,针对将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间的通信替换为多个用户终端间(D2D:Device-to-Device,设备对设备)的通信的结构,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该情况下,也可以将上述的无线基站10所具有的功能设为用户终端20所具有的结构。此外,“上行”或“下行”等词语也可以被替换为“侧(side)”。例如,上行信道也可以被替换为侧信道(side channel)。
同样地,本说明书中的用户终端也可以通过无线基站来替换。该情况下,也可以将上述的用户终端20所具有的功能设为无线基站10所具有的结构。
本说明书中,设为通过基站进行的特定操作根据情况也有时通过其上位节点(upper node)来进行。显然,在由具有基站的1个或多个网络节点(network nodes)组成的网络中,为了与终端通信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操作能够通过基站、除了基站之外的1个以上的网络节点(例如可以考虑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S-GW(Serving-Gateway,服务网关)等,但不限于此)、或它们的组合而进行。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例可以单独利用,也可以组合利用,还可以伴随执行而切换利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例的处理顺序、时序、流程图等在没有矛盾的情况下,也可以调换顺序。例如,针对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法,以例示性的顺序提示了各种各样的步骤的元素,不限于所提示的特定的顺序。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LTE-B(LTE-Beyond)、SUPER 3G、IMT-Advanced、4G(4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5G(5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FRA(Future Radio Access,未来无线接入)、New-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无线接入技术)、NR(New Radio,新无线)、NX(New radio access,新无线接入)、FX(Future generation radio access,未来世代无线接入)、GSM(注册商标)(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2000、UMB(Ultra Mobile Broadband,超移动宽带)、IEEE 802.11(Wi-Fi(注册商标))、IEEE 802.16(WiMAX(注册商标))、IEEE 802.20、UWB(Ultra-WideBand,超宽带)、Bluetooth(注册商标)、利用其他适当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系统和/或基于这些而扩展的下一代系统。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基于”这一记载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不意味着“仅基于”。换言之,“基于”这一记载意味着“仅基于”和“至少基于”这两者。
对本说明书中使用的使用了“第1”、“第2”等称呼的元素的任意参照也不是用于整体性地限定这些元素的量或顺序。这些称呼可以作为区分2个以上的元素间的便利方法而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因此,对第1和第2元素的参照并不意味着仅能够采用2个元素,或者必须以某种形式使第1元素优先于第2元素。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判断(决定)(determining)”这一术语有时包含多种多样的操作。例如,关于“判断(决定)”,可以将例如计算(calculating)、演算(computing)、处理(processing)、导出(deriving)、调查(investigating)、搜索(looking up)(例如表、数据库或其他数据结构中的搜索)、确认(ascertaining)视为进行“判断(决定)”。此外,关于“判断(决定)”,也可以将接收(receiving)(例如接收信息)、发送(transmitting)(例如发送信息)、输入(input)、输出(output)、访问(accessing)(例如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视为进行“判断(决定)”。此外,关于“判断(决定)”,也可以将解决(resolving)、选择(selecting)、选定(choosing)、建立(establishing)、比较(comparing)等视为进行“判断(决定)”。即,关于“判断(决定)”,可以将任意操作视为进行“判断(决定)”。
“连接(connected)”、“耦合(coupled)”这一术语、或者它们的任意变形是指2个或者其以上的元素间的直接或者间接的任意连接或者耦合,能够包括在彼此“连接”或者“耦合”的2个元素间存在1个或者其以上的中间元素。元素间的耦合或者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也可以是逻辑上的,或者还可以是它们的组合。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情况下,能够认为2个元素通过使用1个或其以上的电线、线缆和/或印刷电连接,以及作为多个非限定性且非包括性的例子,通过使用具有无线频域、微波区域和光(可见和不可见两者)区域的波长的电磁能量等电磁能量,从而彼此“连接”或者“耦合”。
“包含(include)”、“包括(comprising)”、和它们的变形在本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情况下,这些术语与术语“具备”同样地,是指包括性的。进一步,本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or)”不是指异或。
以上,针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在不脱离通过专利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而规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作为修正和变更方式而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意义。
本申请基于2016年7月15日提交的日本特愿2016-140715。其全部内容包含于此。

Claims (9)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
控制单元,控制小区中的随机接入过程;以及
发送单元,发送应用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应用第二子载波间隔的UL数据信道,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表示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第一信息来决定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根据表示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第二信息来决定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通过高层信令接收表示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第一信息和表示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第二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反复发送应用所述规定的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支持: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为1.25kHz且序列数为839个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及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为5kHz且序列数为839个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规定条件,来选择与子载波间隔进行了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利用预先被设定的带宽,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
7.一种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控制小区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步骤;以及
发送应用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应用第二子载波间隔的UL数据信道的步骤,
根据表示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第一信息来决定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根据表示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第二信息来决定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
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具有:
控制单元,控制小区中的随机接入过程;以及
接收单元,接收应用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应用第二子载波间隔的UL数据信道,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表示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第一信息来决定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根据表示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第二信息来决定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
9.一种具有终端和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具有:
终端控制单元,控制小区中的随机接入过程;以及
终端发送单元,发送应用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应用第二子载波间隔的UL数据信道,
所述终端控制单元根据表示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第一信息来决定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根据表示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第二信息来决定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
所述基站具有:
基站控制单元,控制小区中的随机接入过程;以及
基站接收单元,接收应用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应用第二子载波间隔的UL数据信道,
所述基站控制单元根据表示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第一信息来决定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根据表示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第二信息来决定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
CN202310313124.4A 2016-07-15 2017-07-14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63902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0715 2016-07-15
JP2016140715 2016-07-15
PCT/JP2017/025736 WO2018012618A1 (ja) 2016-07-15 2017-07-14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201780043991.3A CN109479331B (zh) 2016-07-15 2017-07-14 用户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3991.3A Division CN109479331B (zh) 2016-07-15 2017-07-14 用户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0265A true CN116390265A (zh) 2023-07-04

Family

ID=6095317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3124.4A Pending CN116390265A (zh) 2016-07-15 2017-07-14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201780043991.3A Active CN109479331B (zh) 2016-07-15 2017-07-14 用户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3991.3A Active CN109479331B (zh) 2016-07-15 2017-07-14 用户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16851B2 (zh)
EP (1) EP3487254A4 (zh)
JP (1) JP6961591B2 (zh)
CN (2) CN116390265A (zh)
WO (1) WO20180126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93450B2 (ja) * 2015-11-12 2019-10-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8060431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ode for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operating method
WO2018084618A1 (ko) * 2016-11-03 2018-05-11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초기 접속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6455040B (zh) * 2016-11-30 2019-12-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EP3636036B1 (en) * 2017-05-05 2022-01-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723063B2 (en) * 2017-08-11 2023-08-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for message content and transmission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US11382137B2 (en) * 2017-10-10 2022-07-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obile-terminated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US10582356B2 (en) 2018-04-20 2020-03-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ynamic management of default subcarrier spacing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WO2020030741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CN111478757A (zh) * 2019-01-24 2020-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a-rnti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0196537A1 (ja) * 2019-03-28 2020-10-01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CN111988862B (zh) 2019-05-21 2022-07-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的选择、配置方法、接入设备及网络设备
US11979919B2 (en) * 2021-09-17 2024-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random access channel configur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18496B2 (en) 2007-10-26 2012-07-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yclic prefix dimension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09142437A2 (ko) * 2008-05-20 2009-11-26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프리앰블 전송 방법
US9258830B2 (en) * 2011-03-28 2016-02-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ndom acces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834639B2 (ja) * 2011-09-02 2015-1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基地局
EP3328150A1 (en) * 2013-01-15 2018-05-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KR20150113072A (ko) 2013-01-29 2015-10-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주파 대역을 위한 랜덤 액세스 채널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647816B2 (en) * 2014-07-16 2017-05-09 Newracom, Inc.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s with varying subcarrier spacings
JP2017011682A (ja) * 2015-06-17 2017-01-1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EP4199635A1 (en) * 2015-08-26 2023-06-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unlicensed cells
US11457477B2 (en) * 2016-03-29 2022-09-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20170126376A (ko) * 2016-05-09 2017-1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의 동기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61591B2 (ja) 2021-11-05
CN109479331B (zh) 2023-04-14
JPWO2018012618A1 (ja) 2019-05-16
EP3487254A4 (en) 2020-02-26
US11516851B2 (en) 2022-11-29
WO2018012618A1 (ja) 2018-01-18
EP3487254A1 (en) 2019-05-22
US20190159265A1 (en) 2019-05-23
CN109479331A (zh) 201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6023B (zh) 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479331B (zh) 用户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9479330B (zh) 用户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9076393B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076612B (zh) 终端、基站、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8124028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9076610B (zh)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及系统
WO2018124026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8088415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4423090A (zh) 终端、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系统
CN111801973B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8084208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9150486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9224876A1 (ja) 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CN112335306B (zh) 用户终端
JP7193342B2 (ja) 端末、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9225657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2470439B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基站
CN109156004B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1801974B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9193733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基地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